| |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
天天财汇 -> 股市论谈 -> 借基投股:傻呆理财实录 -> 正文阅读 |
|
[股市论谈]借基投股:傻呆理财实录[第9页] |
作者:真诚谦逊有容乃大 |
首页 上一页[8] 本页[9] 下一页[10] 尾页[2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沪市成交额 2021-03-12 381,964,281,221.50 2018-12-11 85,404,123,352.10 2015-06-08 1,309,917,537,553.00 周期的力量,当前的位置,等待的时长 |
2020-07-07的793,638,372,424.80亿,沪指突破3288点,确认趋势。 |
本轮周期高点,两市交易额合计突破3万亿,似乎是合理的观察指标。 |
对新闻类短期信息的关注逐渐减少,感觉对于基民,这些是无效信息。 只有周期趋势和点位,大体决定账户资产金额,构成偶尔调仓的理由。 |
信息的质量或含金量,大众媒体<专业媒体,日报<周刊<月刊<季刊<专著,专业写手<成功的长期操盘者。 |
对于持有股票或基金的人来说,回撤一定会发生,没有办法避免。 进场前,重要的是先管理好自己的心理预期。 ——查理.芒格 |
这就是国人祖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里,对于收益波动的“预”。 我的预案没有止损,因为不直接操作股票,这事由专业的基金经理操办更合理。 我的预案也没有止赢,只考虑市场极度亢奋或收益翻倍后,分批兑出本金,调仓续投; 由于是长期策略,不预设具体操作时间点,只需留意市场亢奋度和总收益这两个指标。 不止损,就不考虑回撤吗? 按道理不用考虑,但我心是肉长的,免不了恐惧。 在训练到长时间不看账户前,得经常给自己做心理按摩。 按摩工具有这么几个: 洪灏年度预测的沪指底部,今年是2900点,对应收益10%+; HS和YH历史最大回撤26.69%和25.62%,对应收益10%+; 周期顶部沪指大概率超越前高,对应收益150%+; HS和YH任期年化收益22.72%和27.99%,对应5年收益300%+。 发生最大可能回撤,尚有盈利兜底; 满仓锁仓到节点,有机会改变命运; 慌乱之下交出筹码,可能踏空行情。 傻呆理由,似乎充分。 |
2018-06-01开始投基以来, 只在去年底兑现储备账户中本金1万的519736和本金2万的519772,收益都略超40%; 50封闭组合,只向储备账户转出2万多的收益,没有取用一分; 30存转组合,建仓后没转出过一分。 耐心和定力,总体在增强。 |
从股基和债基来回倒腾, 从小额尝试到大额投入, 从小仓位股基到满仓股基, 再到满仓锁基股基,锁仓时长从2个月到9个月; 中间经历过分立账户和增设账户。 一路曲折走来,大体符合学习进步曲线。 |
2020-04-30,《Nature》发布 |
2020-04-29,《Nature》发布 |
科技产出和GDP都是产出增量数据,中美之间两个指标的差距都在迅速缩小,中国赶超大概率出现在5-10年之内。 之后可能出现存量反超,这取决于中国能否保持增速领先。 如果最终中国实现存量反超,但后来增速又落后,两国会再次进入均势,但趋势相反。 |
要相信趋势和时间的力量。 |
体系是一回事,纪律是另一回事。 严守纪律,短期很痛苦,长期有收获; 前提是,体系的最顶层逻辑是正确的, 它决定了坚守的方向是正确的。 以最简单的一致体系,消弥市场短期的无绪性,获得确定性。 我的逻辑是专业胜业余,更胜自己。 我只需为TA们提供本金和时间,然后等待和收获。 |
今年以来,4支主基 收益-6.48%、-1.89%、-1.03%、-5.31%, 年化-30.32%、-8.84%、-4.82%、-24.85%。 |
终于开始持续不看账户了;对短期涨跌的关注继续减少;现在想的更多是长期的安排。 本来的设想是519712守本金,519772多创收,二者超出100万本金的部分,分给519736;每基1账户,等519736也超出100万,各账户超出100万的部分转入30组合即519732,待519732每月付息超出工资收入,辞职退休。 这样虽然稳妥,但可能需要我再工作10年甚至更长时间。 现在的想法是,收益翻倍后可适当增强进攻性。 519712超出50万即开始向519736分出,等后者也满50万后,2基超出50万的部分,都向30组合的519732分出;519772不再向519736分出,达到100万后逐步转为519732,与30组合的519732共同产出每月现金流。 这样,每月收息可能在5万左右甚至之前超出工资,加快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就是不工作的收入持续稳定超出支出,200万519732即可实现这个目标。 另有519712和519736做兜底保障,会更稳妥。 |
更正:这样,每月收息可能在5“年”左右甚至之前超出工资。 |
去年今天,是过去2年以来唯一的累计浮亏日,值得记住。 2020-03-23大概率会我投基生涯的最后一个累计浮亏日。 本金安全,永远最重要,切记! |
下次操作,得等到何时? 可能一年,二年,或更长。 即便五六年后翻倍,又何妨? 年化收益15%,对我,已经够香。 超过我亲身经历的,十二年持房收益水平。 |
想按小时赚钱的人,是钟点工; 期望按月得到报酬,是打工族; 耐心按年领收入,是职业经理人; 能等三到五年再收获,是老板! 说得好像在理,容易生产点击量。 其实,计时收费的高收入工种也有。 国际会议同声传译,5000RMB/小时; 国际律所合伙人,1000USD/小时起…… 不过,换个角度,做到这个份上,人力投资费时又烧钱。 不花时间,不费力气,不冒风险,赚大钱? 我,想都不敢想。 |
耐心包含智慧,耐心就是智慧。 耐心要求谦逊,耐心需要培养。 |
前天资产创近期新低,较2月10高点回撤超18万(15%),浮盈尚余21万(25%)多。 但我现在已经不像去年,没什么紧张焦虑,只是淡淡等着。 这里面,既有收益安全垫的作用,也有学习的效果。 |
2018年开打贸易战,股市狂跌加动荡,没能挺住,第二年初收益刚起步,就交出筹码。 2019年贸易战火烧得正旺,心有余悸,没敢再上车,错失50%以上收益。 2020年疫情爆发,终于战胜恐惧,基本全年满仓锁仓,取得近50%收益。 现在想来,大小周期律在那,好公司在那,优秀基金经理也在那,怕啥? |
今年以来,4支主基收益-4.74%、-1.65%、-1.03%、-3.86%。 |
总资产1,065,267.54,累计收益250,500.45,累计收益率30.75%; 当年收益-32669.66,收益率-2.97%,年化收益率-12.59%。 50封闭组合资产715,277.07,收益215,277.06,收益率43.06%; 30存转组合资产298,435.03,收益11,894.42,跑赢存款-5.22%。 |
华尔街有老交易员,也有猛的交易员,但是没有又老又猛的交易员。 |
近期,对于是否调仓,内心纠结很多。 甚至,曾经打开账户,准备操作。 但是,最后,还是管住了手。 贪婪和恐惧,真是心魔。 去年,最长锁仓9个月。 今年,怎么也得熬过1整年。 未来,希望每笔至少锁2年,意味着明年3月前保持不动。 最好,坚决执行预案,不动摇。 对自己,不能要求太高; 但要多赚,又不能不要求高。 理财和生活一样,少不了矛盾和烦恼,吃得消就好。 |
按照四等分的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标准,近1年、近2年、近3年和近5年的业绩排名: 519712,一般(61%)、良好(47%)、良好(25%)、优秀(7%); 519772,良好(37%)、优秀(13%)、优秀(13%)、优秀(1%); 519736,优秀(20%)、优秀(16%)、优秀(11%)、优秀(1%)。 大体代表HS、YH和WC的业绩。 我的仓位安排意图求稳,但从业绩记录看,似乎是逆势操作。 |
选基标准,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的风格。 走长期满仓锁仓路线,不必在意短期表现。 当然,再稳的基,5年业绩必须保持优秀;否则,只稳不健,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 目前,我处在风格初定阶段,需要有稳定的收益来验证策略。 风险厌恶型的HS作为压仓者,虽然近1年业绩一般,但3年处于优良之间,5年仍属优秀; 我会继续持有,观察他近期表现是风格转换,还是能力下降,一两年后决定是否减持。 自称不择时的YH,长期业绩极优,担当提高收益的重任,让我放心。 WC虽然各阶段业绩都优秀,但我认为他有某种择时倾向,所以先让收益50%的他下场,等到总收益安全垫增厚到一定程度,能舒适接受这种风格后,再接回他的仓位。 |
按照四等分的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标准,2020-2016各年度业绩排名: 519712,良好(39%)优秀(14%)优秀(16%)优秀(23%)优秀(23%); 519772,优秀(18%)优秀(10%)良好(33%)优秀(14%)良好*(37%); 519736,优秀(24%)优秀(10%)良好(41%)优秀(4%)优秀(24%)。 * 519772成立于2016年11月,2016年业绩以同为YH管理的519732代替。 连续5年排名,3基都属优良,519712和519772波幅相差不大,519736波幅最大。 它们近5年阶段排名分别是7%、1%、1%(详见829楼),都远高于任一年度排名。 由此可见,它们都属于长跑基,适合我的策略。 |
110011近1年、2年、 3年、5年阶段排名 优(3%)优(7%)优(2%)优(4%) 2020-2016年度排名 优(6%)优(5%)良(37%)优(1%)优(4%) 果然名不虚传! 连续4项阶段和5项年度共9项排名,8项是优(均10%以内),最差1项是良(37%)。 任期头3年(2013-2015)过后,业绩迅速改善,在极高水平稳定发挥。 将来可以考虑的调仓目标,慢慢等它走出业绩顶部,短期与我无缘。 |
投基头1年半,吃够了追涨杀跌、盲目择时的苦头。 去年开始执行傻呆策略,力求避免单基追涨杀跌,也避免追高涨基杀低涨基。 虽然没能取得很高收益,好歹熬出了2020全年40%的成绩。 追涨杀跌已能避免,盲目择时还待杜绝。 |
519712年报节选 2020 年本基金收益率 37.23%,从现任基金经理管理至 2020 年年底,年复合收益率 27.53%。 虽然本基金 2020 年仍获得了不低的绝对回报,但相对于同类基金的收益率并不理想。 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投资框架对于估值较为重视,希望找到比较充分的安全边 际,这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和持股周期。 组合配置上多以低估值公司为主,而对于高品质 的企业及高景气度的机会配置较少。 其中,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对于 2020 年业绩拖累明 显。 原因是我们研究了不少经历了 20 多年的市场化竞争从而发展起来的龙头房企,公 司文化和激励稳健积极,从企业家到管理团队优秀且稳定,并且在经历了多轮周期后依 然持续地发展,所以我们首先是选择优秀的公司和团队。 其次,更重要的原因是价格,不 少房企都是明显低估的。 所以房地产行业投资并不是“破圈”,仍然是基于明确绝对收益框架下的选择。 但利率下行的市场并未过多关注价值低估型的标的,而是更关注长期确定性和远期现金流空间,从而影响了组合的投资业绩。 过去一年显然是我们不断反思并完善投资框架非常好的机会。 |
519772年报节选 本年度,本基金净值上涨 63.15%,跑赢基准 45.52%,规模从年初的 74 亿上升到年底 161 亿,基金经理目前合计管理规模超 350 亿。 我们的管理规模是有序扩大的,一方面为了维护持有人的利益,我们的基金较多时候处于限大额申购的状态。 另一方面较大的管理规模又给我们更宏大的视野。 2020 年是我们投资理念、投资框架更加丰满的一年,在过去的报告中,我们也曾有过阐述,总结如下: 1、我们的组合管理要理性纪律,平衡对冲,尽力兼顾多个基金评价指标。 2、我们投资的企业要兼顾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些企业应当尽力为他们的客户,股东,合作伙伴创造更大的共赢。 3、我们应当通过深度研究,尽力找出最具代表性或性价比的公司进行个股集中投资。 在团队这三个“尽力而为”的驱使下,相较于过去,我们的组合涉足的行业较为分散,而个股较为集中。 |
519736年报节选 2020 年国内经济年初经历疫情冲击后持续复苏,货币政策层面虽然中期开始转向,但总体延续稳健略宽松货币政策,同时监管层延续房住不炒政策,引导企业融资成本下行,鼓励科技创新。 A 股市场虽然在二月初和三月底受疫情影响短期大幅回调,但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结构性牛市状态。 从板块来看,大消费和新能源成为全年最强市场主线。 在行业层面,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食品饮料、医药涨幅遥遥领先,大金融板块涨幅垫底。 本基金全年保持中性略高仓位,坚持自下而上选择具备竞争力的细分子行业龙头公司,上半年逐渐减持医药器械和医药服务相关标的,加仓物流服务类相关标的。 下半年逐渐减持房地产开发类龙头个股,加仓石油化工和计算机相关标的。 全年来看本基金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
2021-03,满仓第15个月,11个月正收益。 这是第4个负收益月份,前3个是2020-03、2020-09和2021-02。 这也是第1次连续2个月负收益,经历最大回撤,足见市场调整的深度。 7年股市周期,离顶部尚远。 国运大周期,继续上行。 |
2021-03-24收益215,644.69(沪指3367.06) 2021-02-10收益401033.30(沪指3655.09) 2020-08-31收益230723.32(沪指3395.68) 这波回撤的金额(185388.61)、幅度(15.22%)和时长(6个月24天),都创下2018-06-01开始投基以来的最高记录。 |
上行大趋势下,最大风险是踏空。 综合持仓成本沪指2600以下,够低,甚至可以说,幸运地抄到了底。 既如此,只需静静等待! |
总资产1,092,989.82,累计收益278,222.73(34.15%),盈亏平衡点2597(沪指)。 50封闭组合资产734,885.26,收益234,885.25(46.98%)盈亏平衡点2371(沪指)。 30存转组合资产305,330.28,收益18,789.67,跑赢存款1.78%。 |
相比2021-03-24的近期收益低点215,644.69(26.47%),回血62578.04(7.68%)。 |
2020年收益 价值十一年 34.60% 爱睡觉的木头熊 约40.00% 又见小包子 12.37% 往事如风983 约24.00% 本帖50封闭组合 约40.00% 以金额加权,50封闭组合100%时间满仓70%时间锁仓,实际70%执行策略。 在此情况下,仍取得40%的收益,幸运地赶上或超过上面的各位高人。 他们都有10多年经验,除如风资产250万外,资产都超500多万。 我会努力坚守策略,但幸运会延续吗? |
今年以来,4支主基收益-2.46%、1.56%、1.40%、-1.83%。 |
股票投资长期收益,等于公司的资本回报率,所谓赚公司自身价值的钱。 这个等式,多长时间有效? 反正不是一两年,感觉至少持满一个股市周期,才能扯平市场波动的影响。 低买高卖,赚情绪或行情的钱,也是收益来源。 其中,最确定的行情,是股市周期的行情,低点到高点三年左右。 股市赚钱,不外乎这个来源。 第一个,我完全不懂,所以让专业人士代办。 第二个,我幸运地在低点入市,次低点满仓长持。 |
我经历了几乎A股市场所有的熊市,经历了7轮以上市场跌幅超过50%的情况。 像2008年金融危机,我们一股都没卖,大盘跌了65%,我们的回撤也非常大。 包括像白酒危机的时候,塑化剂、反腐的时候,龙头白酒跌了60%多,多的跌了80-90%。 我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交流,我说当年你买龙头白酒,100多买和200多买,看起来差了一倍,但如果一直持有到今天,哪怕你300多、500多买都会很高兴。 但是在当年,的确是非常难受的。 当年我有两个很大的客户,2013年塑化剂事件,龙头白酒跌到180的时候,他们就受不了了,我就带他们去茅台镇调研,他们去了之后非常有信心,这样的公司肯定没有问题,但是继续跌,跌到150的时候,他们又没信心了。 跌到120-130块的时候,他们实在受不了,就把钱拿走了,所有的投资都是事后看容易,但过程中是非常难的,我想这两年大家应该能体会到这样的世事变幻。 ——但斌,2021-03-19 |
2020-02-03,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也是因疫情封城后的第一个交易日。 当时,主账户已经满仓,子弹已经打光。 储备账户只剩1万现金,全部买入。 沪指下跌7.72%,我接近裸奔。 零卖出,逆势加仓。 后来,得到犒赏。 这日子,难忘! |
我个人认为至少在我从业这29年当中,我们看主办市场他的PE一般在60倍以上容易发生股灾。 15年顶峰的时候是85.7,其实包括08年也是如此,60倍以上容易出股灾,30倍以下通常来说是个历史大底,其实股市的高低和波动最终取决于股指。 如果股指足够低,其实再大的风险也能够扛得住,我们发现往往历史大底出现的时候,发现利空也不跌,几次利空下来它都不跌,往往这个位置是转折。 ————但斌,2021-03-28 |
由于怕亏,从投基之始,在筛选基金时,一下优先考虑稳健度,并据此安排仓位。 随着市场调整告一段落,适当增强进攻性,似乎是合理的选择。 有去年违背长持原则调出519736的教训,接下来的任何调仓,应当先定预案稳步推进。 首先,储备账户当作备用现金,必须求稳,应当继续锁仓持有519712,直至因生活需要取出,或者疯牛到来时清仓。 其次,30存转组合本意是比照存款设计,追求519732的稳定现金流与519697的稳定收益平衡,加上目前收益仅和存款持平,所以也不适合调整,应当继续锁仓,直至疯牛到来或者收益翻倍后清仓519697,或者到原存款到期日2024-01-26再考虑调出519697。 如此以来,只有50封闭组合适合考虑调仓。 目前收益稳定在40%以上已经7个月,最高收益64%,可以等到收益翻倍或者满仓2年后调仓,届时抗回撤能力可确保不再浮亏。 正在观察的调入标的,除了老相好519736,还有005827和163406。 这3支基操盘手都经历过2015年股灾,5年业绩排名都在前1%;尤其是519736和163406上轮顶部操作业绩突出,适合冲击大概率到来的疯牛行情。 届时,逐步把50组合的2基扩充成5基,仓位均等,做到攻守平衡。 再往远处,2023年储备账户清空后,根据情况,作为承接50组合转出收益的指数基金组合。 |
股市交易的机构化和指数化,似乎是大趋势,需要逐渐适应。 |
收益比较 阶段 今年以来 近1月 近3月 近半年 近1年 2020年 519712 -3.32% -2.72% -5.61% 5.79% 29.25% 37.23% 519736 6.15% -1.32% -0.64% 19.02% 61.64% 55.98% 差距 9.47% 1.40% 4.97% 13.23% 32.39% 18.75% 年化 35.63% 16.8% 19.88% 26.46% 32.39% 18.75% HS很可能是在去年2月后减仓并增持地产,所以近1年差距32.39%高于2020年差距。 但是,今年以来差距35.63%,却高于近1年差距,说明反思调整效果尚不明显。 不过,把今年以来、近3月、近1月差距连续起来看,似乎调整正在见效。 抱团股经过回调,也比非抱团股涨的多,机构定价能力就是强。 高手的学习能力,肯定高于凡人。 继续观望。 |
距离上次调仓30%已满4个月,期间少赚3万; 经验是杀高求稳也是错误的,收益高的可能走更高。 距离上上次调仓40%已超15个月,9个月少赚6万; 经验是,杀低追高是大忌,收益低的随时可能走高。 锁仓长持,才是投基正道。 |
2005年8月25日,汇添富优势精选混合基金成立,该基金发售募集时时一共有8533人认购;截至2020年12月31日,当初的客户仍有236人持仓,其中151人在15年中从未减过仓。 汇添富优势精选自成立以来的回报率达到1887.10%。 也就是说,只有不到3%的人,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汇添富优势精选混合基金18倍的净值增长。 https://www.yicai.com/news/101014849.html |
今年以来,4支主基收益-2.99%、-0.98%、-0.45%、-2.27%。 HS与YH的差距在缩小,与WC的差距也在缩小。 均值回归?瞎猜无益,拿稳要紧! |
这轮牛市走完之前,一定要保持满仓状态。 具体来说,即使谨慎调仓,也要采取转换方式。 这样做,可以避免由于调入标的限购,而降低总仓位。 调整至此,中期踏空的风险,可能加大。 持续满仓的逻辑,在于上涨概率高于下跌。 如果把时间拉长到5-10年,这个逻辑确定性可能更高。 |
总资产1,079,415.33,累计收益264,648.24(32.48%),盈亏平衡点2605(沪指)。 50封闭组合资产725,495.52,收益225,495.51(45.10%)盈亏平衡点2378(沪指)。 30存转组合资产301,270.19,收益14,729.58,跑赢存款0.42%。 |
沪市成交额 2021-04-09 3064亿 2020-07-07 7936亿 2018-12-11 854亿 2015-06-08 13099亿 去年7月,不像牛市高点,更像起点。 想一想,2015年你有多少钱,现在你又有多少钱? 如果当年你舍得投13099,如果你同样看好行情,现在又会投多少钱? 周期的力量,得慢慢展现。 |
昨晚趋势奶爸分享了他的两个认知转变: 一是用更长的眼光,看更大的趋势,做更大的周期; 二是容许更大的收益曲线波动率。 对于他的第一个认知,我基本领会,开始融入实操。 我努力去看7年左右的股市周期,20年左右的房产周期,以及更长的国运周期。 对于他的第二个认知,我近期才有所体会,还没进入实操。 随着持基经验和对基金收益数据分析的增多,我发现从统计上看,即使在优秀基金经理之间,低波动率对应低长期收益,是个规律或者大概率的事情。 重仓低估标的,大概率降低标的质量,HW已经在最近的年报中认识到这一点; 在市场高度不确定时,降低仓位避险,也会失去市场反弹时的获利机会,所谓盈亏同源。 从复利原理讲,这降低了长期意义上的本金数额,从而减少复利。 HS去年的一般收益,跟这点也有关系。 |
HS的日常波动率,近期有所增大,不知是否跟他认知转变带来的风格转换有关。 两周后的季报持仓,应该会有体现。 作为最爱,不会轻易分手。 即使不相爱到永远,也不至于两年的基准线都达不到吧。 |
还有那么多人热衷打新股获高利,说明制度供给仍然不足,全面注册制任重道远。 |
从高手的言论看,市场上还有相当数量的低估或估值合理的票,而指数已经落到去年底下方,长期机会大概率高于风险。 要相信专业的力量,时间的力量。 |
根据支付宝数据,自算的基金(经理)排名。 目前,还是看好三剑客,还会按照这个顺序配置仓位。 |
理财结果预估(7年) |
2020-04-13在天涯开帖记录投基情况,发在经济论坛,当天累计收益2万。 1年后,累计收益23万,知足。 感谢天涯! |
价值十一年今年以来收益10%以上,实盘公布在那,随便抄。 隔壁往事如风,1月底入场近期离场,不到3个月赚5%左右。 去年底被我清仓的519736,今年收益也有2%。 反观自己,今年以来亏4%,该做何想? 3-4个月,放在至少7年的周期里,无关痛痒。 不论心中有多痒,手上有多痒,都要学会止痒。 恪守能力圈,严格执行策略,永远是唯一出路。 答案就在帖子首页,那是初心。 不忘初心,才能走远。 |
|
|
牛市的特点是无理由普涨。 只有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已不是牛市; 同样,只有白马股上涨,还不是牛市。 前些年人们对房价上涨有多坚定的信仰; 未来的某个时点,他们对股价上涨就有多坚定的信仰。 只不过,一轮房产周期是20年,一轮股市周期7年; 中国人没有经历过一轮完整的房产周期,但见证过多轮股市周期。 2015年股市顶部的中国人,不比2007年顶部的中国人理智; 情绪,市场永远不会少,区别只在于会被调动到多高。 同样一批人同一个市场,2015-06-08能掏13099亿买股,2018-12-11却只掏854亿; 相差15倍的交易额,除了情绪,还能用什么解释? |
自从去年初满仓,HS始终第一重仓,而且一直只加不减。 但他的收益一直最低,实在熬人。 要他稳,又要他多赚,就是要鱼和熊掌兼得,有门吗? 所以必须选择,为此反复斟酌,好几轮。 至少现在,还是守住了求稳的初心。 20%+的长期年化收益率,对于新基民,应该知足。 经验告诉我,策略的有和无,以及策略的执行度,与收益率高度相符。 贪婪和恐惧,不那么容易克服。 |
今年以来,4支主基收益-4.77%、-2.47%、-1.66%、-3.83%。 |
满仓锁仓是原则,攻守平衡是技巧。 股票高手们说,纪律胜过技术。 对我来说,管住手重于攻守平衡。 |
总资产1,062,750.14,累计收益247,983.05(30.44%),盈亏平衡点2627(沪指)。 50封闭组合资产713,647.93,收益213,647.92(42.73%),盈亏平衡点2400(沪指)。 30存转组合资产297,274.32,收益10,733.71,跑赢存款-0.91%。 分析: 1、总体盈亏平衡点,仍在洪灏预测的年内低点2900下方(尽管洪首席说应将预测作为指南针而不是施工图,我还是禁不住当图纸用)。 2、50组合满仓15个月,盈亏平衡点处于大概率历史大底下方,基本安全。 3、30组合建仓7个月,还在战略亏损期。 4、入市时机,决定战略亏损期的长短。 50组合2900以下满仓,7个月收益突破40%,最后浮亏日出现在满仓后第3个月;30组合3400以上建仓,要结束战略亏损期(跑赢存款30%),估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
经济周期理论主体虽然说叫经济周期理论,实际上它是一套社会发展理论。 在这个经济的运动过程中,不完全是经济问题,它还包括社会制度、政治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包括在经济周期的运动中如何进行人生的规划。 ——周金涛 |
我们都为日常的杂事而分心过多,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机会对全面的形势进行调查,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但是我们又不得不经受一个又一个焦虑的折磨。 |
满仓锁仓,就是策略里的长期持有。 可是,多长时间,算得上长期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始终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 一年前确立的策略,没得到全面执行,原因就在这里。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案不确定, 会给临时择机行事的小聪明,留出发挥空间。 既然求稳,所选基金持有2年可确定不亏钱,那么拿住2年,可算作长持的及格线。 唯一例外,就是2年内出现系统性大泡沫,此时可兑现本金。 按此标准,目前持仓,只有本金2万的1支养老基达标,就这,还是因为有3年封闭期。 超过1年的,也只有本金20万的519712和本金1万的其他养老基。 本金80多万的总盘子,达标比例不到3%。 就这,还经常琢磨这调那调。 好不害臊! 据说,目标越专一,越容易实现。 那就管住手,先达到2年及格线。 简一目标:持有2年。 管不住手,说啥都是扯淡。 |
Social science has already confirmed through multiple experiments: human beings have an almost inexhaustible ability to deny what they see or hear if it doesn't confirm to their preexisting beliefs. 成人的世界,谁也改变不了谁。 改变自己认知,才有相应行为。 这注定是痛苦的,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 但它是获取财富及其他美好事物的代价。 |
519732持仓情况 2021-03-31 三花智控 8.28% 万 科A 7.69% 荣盛石化 7.21% 三环集团 6.36% 紫光国微 6.06% 法拉电子 4.53% 山东赫达 4.43% 恒瑞医药 4.11% 海康威视 3.35% 裕同科技 2.99% 2020-12-31 三花智控 9.50% 万科A 9.26% 保利地产 6.19% 紫光国微 5.77% 中南建设 5.49% 华宇软件 5.30% 顺丰控股 4.95% 裕同科技 4.12% 金地集团 3.49% 春风动力 3.22% |
519772持仓情况 2021-03-31 海康威视 9.56% 美的集团 8.20% 顺丰控股 7.77% 视源股份 7.35% 芒果超媒 7.31% 中天科技 6.35% 三环集团 5.98% 顾家家居 5.44% 荣盛石化 4.73% 绝味食品 4.72% 制造业占比67.17% |
519736持仓情况 2021-03-31 荣盛石化 9.03% 海康威视 8.10% 东方雨虹 7.43% 中公教育 5.59% 绝味食品 5.45% 顺丰控股 5.13% 贵州茅台 4.80% 桐昆股份 4.57% 制造业占比61.94% 紫光国微 4.50% 视源股份 4.37% |
继续执行策略,持满2年才可考虑调仓。 对应日期: 2022-02-28,519712 2022-09-01,519697 2022-12-11,519772 |
2019年,换手率>300%,并且股债来回倒腾,收益<10%,严重跑输股基平均数35%。 2020年,全年满仓股基,但是换手率>100%,收益>40%,仍跑输股基平均收益46%。 2021年,迄今锁仓未动,希望能坚持到年底,到时看看收益能否赶上平均水平。 上一层的日期,只是长持及格线,希望自己能超越及格水准。 合理的期待是,先练到及格水平,再争取优良成绩。 |
致谢:微信公众号“定投从零开始” |
根据上图,股基收益中位数 2020一年 46.83% 2019-20 98.68% 2018-20 60.61% 2017-20 75.65% 2016-20 59.38% 2015-20 128.03% 2014-20 178.65% 2013-20 215.82% 2012-20 230.10% 2011-20 151.14% 2010-20 161.14% 2009-20 342.15% 2008-20 115.51% 2007-20 381.94% 2006-20 974.28% 2005-20 1008.02% 2004-20 1027.52% 2003-20 1233.74% 2002-20 1168.39% |
收益比较 中位数 519712 519772 519732 519736 2020一年 46.83% 37.23% 63.15% 51.95% 55.98% 2019-20 98.68% 108.69% 157.35% 122.29% 146.76% 2018-20 60.61% 107.81% 128.94% 107.99% 107.30% 2017-20 75.65% 135.88% 235.33% 175.59% 176.94% 2016-20 59.38% 142.25% --------- 175.73% 183.69% 2015-20 128.03% 230.00% --------- 341.00% 371.24% 2014-20 178.65% 436.77% --------- 465.06% 2013-20 215.82% 402.15% 注: 1、519712成立于2012-08-03,HS于2015-09-16接管。 2、519772成立于2016-11-11,一直由YH管理。 3、519732成立于2013-09-04,YH于2015-08-15接管。 4、519736成立于2014-05-09,WC于2014-10-22接管。 |
“金融市场蛋糕还未彻底开发,服务水平亟待提升、一片蓝海。 ”平安银行援引的数据显示,约40%个人用户未使用信用消费,近50%个人用户没有投资理财习惯。 “截至2020年底,中国个人金融资产已达205万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 。 ”麦肯锡发布的《未来十年全球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的趋势及制胜战略——准备迎接加速变化的未来》指出,以个人金融资产计算,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第二大在岸私人银行市场。 未来5年,预计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仍将维持在10%左右,2025年有望突破33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非储蓄/现金配置占比将从2020年的51%进一步提升至54%。 此外,对标世界发达经济体,中国居民的金融资产占比明显偏低,预示着未来财富管理市场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中国人最常用的财富管理产品是什么? 房地产。 据央行统计,2019年中国居民的住房资产占总资产的59%,而金融资产占比仅为20%左右;与美国的24%、71%相比,资产配置仍存在优化空间,这预示着未来财富管理市场拥有巨大发展前景。 但是,房地产黄金时代正在远去。 http://www.eeo.com.cn/2021/0422/485725.shtml |
2019年房产变现,2020年股市获益,接下来会继续幸运吗? 赌注已下,后路留足,听天由命吧。 |
按计划从30存转组合取现1065.625,这是第8次取现。 尽管每月取现,资产还是从294000增加到303,943.8。 这笔现金,来自519732每月定期强制回赎(0.5%)。 相当于20万本金中,至少30%买了高息存单。 |
分立帐户,对稳住心态很有帮助。 开始时,投资的钱和日常用的钱,都放在一个支付宝账户,号称随用随取。 但是,受制于贪婪和恐惧的凡人心态,基金涨了不舍得花,基金跌了不愿意取用。 2019年底,分出现在的战略储备账户,开始时称作日常流动账户。 一共投入72400,作为工资以外的生活备用金,不论涨跌,随取随用。 结果去年底取出其中的519736和519772,本金3万,收益40%+,感觉好有成就。 目前还有3万本金的519712,收益25%+;1万本金的养老基,收益35%+。 因为今年7月和明年1月,分别有5万和10万的3年期存款到期,基本不必动用储备。 原来账户称作50封闭账户,意思是不论涨跌,满仓不动,尽量锁仓,以高收益为目标。 但是3支基放在一个账户,能看到有的涨多,有的涨少,不利于管住手。 于是去年底分出一个账户,称作50复利账户,给519772专用。 老账户只留519712守本,称作50元初账户。 但是分账过程中,把519736清仓了,懊悔很长时间。 去年看到行情走好,50组合收益过40%,于是提出30万5年期存款。 新设了30存转账户,买入10万519697和20万519732,都是灵活配置型稳基。 既然比照存款设立,所以只要在原存款到期日前,本金有所增加,就算理财成功。 这样的目标,让心情安定不少。 工资和生活用钱,一律放在微信零钱通账户中,与理财资金完全隔离。 这样的安排,确实有利于长持基金。 |
今年以来,4支主基收益-1.28%、1.28%、1.22%、-0.63%。 总资产1,098,335.88,累计收益284,634.42(34.98%),盈亏平衡点2574(沪指)。 50封闭组合资产739,667.18,收益239,667.17(47.93%),盈亏平衡点2349(沪指)。 30存转组合资产305,199.36,收益19,724.38,跑赢存款1.73%。 114天后,今年收益再次转正,但距2020-02-10高点(401,033.3)尚远。 |
世界格局的演变,不一定需要很长的时间。 从历史上看,20-30年就可能出现重大变化。 1892年以前,美国还是二流国家。 作为世界中心的欧洲诸国,这一年才把驻华盛顿外交代表的级别从公使升到大使。 可是20来年后,美国就成为了世界大战结局的决定性力量。 同一时期,俄国人声称“远东事务在欧洲决定”,却在1905年的远东战争中惨败给日本。 |
普鲁士统一德意志成为欧洲老大,也就三五十年内的事情。 19世纪的工业技术,传播扩散都能这么快,二十一世纪呢? 200年前英国竭力限制技术向欧陆和北美扩散,最终失败。 现在美国想靠围堵保持技术优势,成功概率可能也不高。 守成比创业难,富而生惰,好像是普遍规律。 |
从历史经验看,持续生产能力,决定大国长期竞争结果。 这显得很唯物或者物质主义,但可能接近事实。 以开放促改革,提升市场效率,是观察重点。 全面开放之日,或是竞争结果落定之时。 由于选票政治,美国内部可能继续侧重分配而不是生产,包括知识生产。 8000亿军费,对财政拖累和海外利益的平衡关系,边际趋势可能逆转。 一国的消费,不可能持续高于生产能力。 |
N年复利表 |
N年复利表 |
888楼自算HS、YH、WC在2016-20的5年回报是142.25%、175.73%和183.69%。 对应上表,他们此间年化回报分别超过19%、22%和23%,相差不大。 这5年期间,大盘3年下行2年上行,多数时间处在熊市。 他们任期年化回报23%、27%和31%,高于这5年水平,原因就在于此。 WC以31%拉开差距,跟他2015年68%的业绩相关,因为HS、YH是在高点后上任的。 要知道,当红一哥ZK年化回报是24%。 |
自算N年增值倍数表(1%-40%) |
|
首页 上一页[8] 本页[9] 下一页[10] 尾页[2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股市论谈 最新文章 |
低位割肉,高位抢筹重复的小散命运! |
11月,我是亏货,还是赢家? |
我的短线成功率在80%以上。。。 |
如何用易经预测股市!百分九十的人都不知道 |
股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
股市小白个人记录 |
我想放弃上学,做一个职业炒股人,现在很迷 |
仅仅记录一下自己,有时间的朋友也坐下来可 |
开贴讲缠论 |
请在这轮牛市中总资金翻了超过十倍的同学分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