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
天天财汇 -> 股市论谈 -> 借基投股:傻呆理财实录 -> 正文阅读 |
|
[股市论谈]借基投股:傻呆理财实录[第21页] |
作者:真诚谦逊有容乃大 |
首页 上一页[20] 本页[21] 下一页[22] 尾页[2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尤其是换车, 虽然考虑到实际用途和耐用性, 选了最低端的丰田机械4驱燃油车顶配, 并且为了保住投基本金使用全额贷款, 但还是超出1年劳动收入的上限。 兑现投基收益之前, 月光的感觉, 很不美好。 |
2022/6/2 50元初组合 431167.54 207076.15 92.41% 50复利组合 199423.5 -76485.11 -27.72% 50组合小计 630591.04 130591.04 26.12% 30存转组合 242642.03 -37504.81 -13.39% 战略储备组合 49975.64 21722.48 76.89% 合 计 923208.71 114808.71 14.20% |
投基史开启第5年,周报增加一项内容 持有收益率=收益/当前本金,其中当前本金=原始本金-兑现资金 当兑现资金超过原始本金后,持仓成本(本金风险)降为负数 |
50元初组合和储备组合持有收益率高, 一是因为买在低位且持有期长, 二是因为在相对高位兑现收益。 |
2022-5-27, 基金对标的沪深300收益率, 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3.33倍, 仅低于2016-2-1的3.47倍, 也就是说沪深300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底部。 这个比率的历史低点, 是2007-10-16的0.46倍, 意味着当时牛顶估值水平, 是2022-5-27的7.24倍。 假设下一牛顶泡沫水平打对折, 那么沪深300将涨到目前的3.62倍; 再假设基金没有超额收益, 只是跑平沪深300涨幅, 那么在这个牛顶, 我的基金资产将达到333万, 对应收益252万。 如果2007年的泡沫再现, 我的基金资产将达到668万, 对应收益588万。 天哪! |
都说, 出来混, 迟早要还的。 中房美股日债, 会不会是例外? |
我手里拿的, 相当于沪指2798点的筹码, 所以不担心会浮亏很多, 更不担心会实亏很多。 |
即便沪指跌破2440, 大概浮亏12-13%, 大概承受得住。 相比向下, 向上的空间, 更值得想像。 关键是, 我能等多长时间, 去换取这个空间。 |
价格围绕价值,周期性波动,是普遍规律。 价值规律和周期律,是投资基本原理。 微观周期,交给基金经理判断。 我只做大周期择时,行不行? 要看结果,得耐心等。 |
持有房产12年4倍, 平均年化12%, 已经兑现。 因为是老破小, 赚到买入时近10年工资。 借基持股, 本金加权满仓才2年。 其中50组合封闭运作, 国运转衰之前不取出。 其余40万本金灵活操作, 先考虑兑本后择机再投。 下个聘期2029年结束, 届时刚好满仓投基10年, 如果实现15%年化目标, 本金4倍收益270万, 赚到起步时20多年工资。 这个计划, 不纯是痴心妄想。 |
组合基金经理生涯年化平均20%, 10年6倍赚400万, 这是理想状况, 上面是中庸状况。 对于通过自行择时, 超越基金经理, 不抱奢望。 |
以最短周期计算, 今年5-7月前后见底概率最高, 后年6-8月前后见顶概率最高。 对于愿意等10年的人, 2年不是事。 |
微信生活账户, 目前本金10万浮亏5%, 资产与支付宝投资账户差不多10倍差距。 昨天行情, 生活账户涨2500, 投资账户涨22000, 本金的意义对比明显。 复习下基本公式: 复利=本金x收益率x时间 |
持有最长的006295, 持有收益率近40%, 但本金只有2.5万, 累计收益才1万。 第一重仓519712, 持有收益率27.04%, 虽然持有时间短了1年, 但本金始终在10-40万之间, 累计收益11万。 机会来临时, 得敢重仓。 |
接下来, 很可能回调。 但是, 如果着眼长期复利, 则不必在意。 关注的时间范围, 与秉持的策略相符, 可以减少情绪浪费, 避免损失真金白银。 |
做事情, 遵循基本原理, 就会八九不离十。 基本功最重要, 技巧属于锦上添花。 而且, 技巧依靠直觉, 只能功到自然成。 |
复利公式——>是数学原理 价值规律和周期律——>获利方法论 基金历史数据——>操作依据 概率——>分散持仓 |
以很高的价格, 背多年按揭贷款, 买数年后交付的期房, 房价上涨预期得多么强烈。 股市大牛阶段, 刷信用卡取现买股, 股价上涨预期得多么强烈。 投机的人性基础, 差不了多少。 跌出机会时, 捂紧钱包的, 大概率还是这批人。 我希望, 自己不是其中之一。 |
今天凉爽,4+2搞起。 下午1点出家,8点晚餐后返家。 4轮往返20公里,2轮往返35公里。 绿道沿河,全程封闭,遇大路下穿。 老婆自称忘记时间, 随骑随停随看随拍; 我自带折叠凳, 等她时傻坐。 此等行乐, 是否过分? |
只有傻呆情怀, 赚钱不一定靠谱。 最终赚钱概率, 得靠分析数据。 2022-4-26阶段底部, 50组合只剩10%多的收益, 颠跛2年多, 这点回报值不值? 首先, 颠跛时间不够长, 傻呆要想稳赚, 怎么得拿够最小周期3.5年。 2022-4-26底部, 对应的上一个同级别底部是2019-1-4, 这期间如果持有组合8基不动, 平均收益98.44%, 接近翻倍, 够不够香? 我只赚10%, 是因为我的能力或认知没到位。 我明白重仓的意义开始满仓时, 已经错过了2019年55.95%的收益; 我明白能力圈的含义开始锁仓后, 2020年没能坚定锁仓跑输20.77%, 2021年手贱病减轻但仍跑输5.65%。 复利叠加之下, 8基组合2019-1-4到2022-4-26的收益是这样的 (1.5595 x 1.6056 x 1.0840 x 0.7311)-1 = 98.44%; 50组合2020-1-1到2022-4-26的收益是这样的, (1.3949 x 1.0275 x 0.7311)-1 = 4.79%, 累计收益之所以超过10%, 是因为2019年有点积累。 总结下来, 满仓时间不够, 锁仓定力不够, 选基能力不够。 但努力方向, 已经清楚。 |
2022-4-26, 总收益险些转负, 又当何解? 最主要的, 50组合和储备组合10%+的收益, 被30组合浮亏带崩。 30组合2020-9-1建仓时, 已经错过2019年和2020年的大涨行情, 而50组合至少吃到了2020年的行情。 小周期底部到来时, 30组合微薄的收益安全垫很容易被熊市击穿。 |
好在整体设计上, 直到50组合有40%+的收益安全垫, 才建仓30组合, 总体上避免了浮亏。 30组合在沪指3450建仓, 现在从后视镜里看, 是建在了高位。 但在2020-9-1, 我的着眼点是7年中周期。 当时的总体估值属于合理, 在7年中周期后半段的泡沫期, 大概率还有相当获利空间, 我正等着时间来验证。 小周期底部, 30组合20-30%的浮亏, 有50组合收益覆盖, 实不足惧。 |
今天, 006295, 持满39个月, 全程锁仓不动, 目前收益率40%, 上月最低点收益率20%。 3个月后, 将达到3.5年最低傻呆期。 虽然是偏债混合基, 届时也能验证体系。 |
沪指底部抬升过程 2005年 998 2008年 1664 2013年 1950 2019年 2440 2020年 2646 2022年 2863 |
目前属于熊市末期是市场大部分资金的共识…… http://bbs.tianya.cn/post-stocks-2188843-81.shtml |
2022/6/10 50元初组合 442116.58 218025.19 97.29% 50复利组合 206060.16 -69848.45 -25.32% 50组合小计 648176.74 148176.74 29.64% 30存转组合 248714.52 -31432.32 -11.22% 战略储备组合 50931.15 22677.99 80.27% 合 计 947822.41 139422.41 17.25% |
长期投资保命要诀: 留足生活费; 使用长期资金; 不加任何杠杆; 分散持仓。 |
目前, 4个投资账户,2个正收益,本帖每周记录; 生活账户5支股基,2支翻红,本帖不记录。 赚不赚钱,赚多少钱,都只是时间问题。 |
关注的公众号: 达叔看市;价值十一年(价值投资) 趋势交易的奶爸(趋势投资) 宁南山(国运大周期) 缘近H(长周期K线) 定投从零开始(基金) |
大涨随时可能到来, 但我无能预测短期行情。 唯有持续满仓, 才能不错过每次大涨。 尽管也不能错过每次大跌, 但总体还是涨的超过跌的。 2019-1-4到2022-4-26, 小周期2个同级底部之间, 沪指从2440涨到2863(17.34%), 仅此单利已经超过存款; 如果持有现投8基组合, 同期收益98.44%, 单利30%, 复利20%。 这就够了, 不必朝三暮四。 现在的关键, 是把过去的如果, 变成将来的现实。 唯有, 满仓锁仓, 继续傻呆状。 |
2015-6-12沪指5178, 2022-6-10沪指3284, 7整年下跌36.57%。 7年前在最高点买沪市股票, 到现在加权平均跌36.57%, 比长期存款少赚60%。 如果在平均以下, 会少赚更多。 |
7年周期节点过去了, 下个高点还有多远? 我不知道, 我只会傻等, 反正现在赚的不比存款少。 |
经过粗略计算, 目前总体加权建仓点位在沪指3000上下, 而现在盈亏平衡点在2800, 说明2年的加权持仓期间, 跑盈沪指200点左右, 感觉还行。 |
4个账户, 迄今累计收益13万, 其中何帅管的519712和519697收益15万, 也就是说所有其他基金加在一起收益是-2万。 一方面, 近2年何经理业绩突出, 但另一方面, 这2基仓位最重, 持有期也最长, 加权仓位和持有期远超其他基金。 |
复盘过去, 我这样的小白, 2019-21连续3年获利。 即便处在7年周期的上升段, 出现去年的震荡和今年的回调, 也是正常。 今年的情形, 放在3.5年周期中是熊底, 放在7年周期中是牛市回调, 总不至于3700就是7年牛顶吧? 并且这种理解与经济周期明显不对调, 我们的宽松周期貌似刚拉开帷幕。 |
如果看得更远, 咱们零利率的时候, 国运会真正逆转。 届时, 经济内生和外在的动力, 都已衰竭。 这种情形, 日欧已经经历, 美国正在经历。 |
Nature科研产出数据 中美比例 2020.12.1-2021.11.30 82.35% 2021.3.1 - 2022.2.28 89.31% 一个季度之后年度科研产出占比提高6.96% 中美科研产出比已超出2021年名义GDP比例76.95% 这是衡量国运的关键指标 |
如果将国家比作公司, 科技实力如同公司业务的护城河, 财政状况如同公司的现金流。 财政方面, 咱们也比美丽国乐观。 有人可能说咱们政府隐性负债, 但咱们政府也有大量资产——国企股份、土地矿产资源等。 形势逼急了, 新一轮国企改革, 是个潜在选项。 扯多了, 算是给自己长持找理由, 做事情多少得有理由哈。 |
出现回撤后, 要经过更大幅度上涨才能回到原点。 既然如此, 为什么不择时呢? 我的答案是, 我不会择时。 会择时而不择时, 就不该在这傻呆, 而是去精神病院长呆。 这个问题就好比, 上北清复交大概率有更好的生活, 为何不上呢? 基金经理们大多出身北清复交等院校, 如果TA们不择时, 原因也只能是TA们不会择时; 如果TA们会择时, TA们肯定会去择时, 我就没有必要再择时。 如果我择时, 逻辑何在? |
前些日子大跌, 让我不择时的信念有所动摇。 如果认真反思, 择时念头在大跌后产生, 恰巧证明这是事后诸葛的小聪明。 投资只能做到模糊的正确, 而且这种模糊的正确, 我也比不过职业高手。 |
中/美产出比例 年份/科研/经济(名义GDP) 2015年 36.96% 60.6% 2016年 40.46% 59.9% 2017年 46.35% 63.1% 2018年 55.73% 67.4% 2019年 67.31% 66.7% 2020年 68.94% 70.4% 2021年 84.37% 76.95% |
2022/6/17 50元初组合 451623.75 227532.36 101.54% 50复利组合 208664.47 -67244.14 -24.37% 50组合小计 660288.22 160288.22 32.06% 30存转组合 253038.68 -27108.16 -9.68% 战略储备组合 51679.56 23426.4 82.92% 合 计 965006.46 156606.46 19.37% |
今天到山里纳凉, 返程路上有车辆排长队, 走近才明白是加油6.6元/升, 相邻的中石油加油站只有1辆车在加油。 就在N年前, 我也为省10块钱跑城外加油, 为省10块钱通行费绕小路向村民交3块买路钱。 能力有限人又懒, 不奢望高大上的财务自由, 日常生活不为钱焦虑, 就很满足了。 |
50组合满仓至今, 2年半收益32%, 存款的话不到10%, 收益金额相差10万多, 让我可以少工作1年。 去年2月10号, 收益到过64%, 金额相当于3年工资。 那时沪指3700, 将来呢? |
50组合建仓点位2850左右, 接近今年4月26日的低点2886, 这天整体微盈0.88%。 可以看成, 今年低点我又满仓了, 不过这次本金从50万增到80万, 加上生活账户的10万累计90万。 沪指2019.1.4到2022.4.26的小周期内, 现投组合资产翻倍; 如果持续锁仓, 那么从2022.4.26到下个小周期低点, 翻倍概率不可小觑; 2025年的某个时间, 有可能赚近100万, 10年工资啊 值得期待哈 |
世界三大泡沫, 中房美股日债, 都现破裂迹象。 |
2022/6/24 50元初组合 463669.6 239578.21 106.91% 50复利组合 212099.29 -63809.32 -23.13% 50组合小计 675768.89 175768.89 35.15% 30存转组合 259710 -20436.84 -7.30% 战略储备组合 52126.76 23873.6 84.50% 合 计 987605.65 179205.65 22.17% |
今年收益-127803.55(-11.46%) |
内部,房资转股趋势继续。 外部,资金流入趋势继续。 但是,都没到爆发期。 |
长期宏观策略,要看大趋势,忽略短期微观波动。 若水三千,吾只取一瓢,能看懂拿得住的那一瓢。 |
算术娱乐(支付宝数据-2022.6.25) 主投8基经理从业年均回报 001216 16.59% 001256 16.33% 001714 23.89% 161005 20.74% 163406 21.44% 166002 18.14% 519712 21.92% 519736 22.62% 平均:20.21% 年化回报20.21%对应长期收益(复利) 第1年 20.21% 第2年 44.50% 第3年 73.71% 第4年 108.82% 第5年 151.02% 第6年 201.75% 第7年 262.73% 第8年 336.04% 第9年 424.16% 第10年 530.09% |
阶段回报 主投8基 近1年 近2年 近3年 近5年 001216 -18.09% 45.41% 116.04% 205.08% 001256 -10.03% 26.95% 72.75% 84.75% 001714 -12.68% 31.66% 118.56% 186.25% 161005 -16.73% 13.11% 61.09% 86.02% 163406 -18.04% 21.14% 72.00% 129.31% 166002 -6.52% 20.57% 62.88% 99.51% 519712 13.34% 43.19% 94.92% 183.92% 519736 -12.28% 23.29% 76.78% 129.14% 平均:-10.13% 28.17% 84.38% 148.75% |
定投回报(每周一定投) 主投8基 近1年 近2年 近3年 近5年 001216 -7.22% -1.58% 26.55% 85.66% 001256 -4.01% -1.48% 17.06% 42.51% 001714 -4.29% -1.05% 25.66% 75.84% 161005 -6.19% -8.15% 8.41% 36.03% 163406 -7.94% -8.08% 12.37% 50.02% 166002 -0.74% -0.94% 12.40% 42.56% 519712 8.04% 15.37% 33.11% 73.15% 519736 -2.41% -2.99% 15.92% 50.71% 平均:-3.01% -1.11% 18.99% 57.06% |
50组合, 满仓时间最长, 也才区区2年半。 目前2479的盈亏平衡点, 可确保极大概率不再亏损。 2年前此时, 结构牛市进行中, 不久后看到复利曙光。 当前新一轮行情正在孕育, 可能在未来2年跨过复利奇点, 迎来复利朝阳。 |
生活账户收益转正。 3月初投的5万, 目前收益6%, 抵消当时已投5万12%的亏损, 把盈亏平衡点拉低100点。 抄底水平不高, 胆子也不大, 算是怡情了。 银行4.35%的消费贷, 放那里愣是不敢用, 只取一小瓢5万, 作为暑期消费备用金, 2个月净成本200块, 手头宽松心里不紧, 挺值。 虽说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但百万筹码再添一点, 只要用了银行的钱, 就会影响傻呆心情, 不利行稳致远哈。 |
曾有朋友回帖祝我慢慢变富, 其实如果我能执行好本帖体系, 获取15%左右的长期年化收益, 对我的能力来说, 已经是致富速度的极限。 头几年过后的显性复利, 才是最值得追求的东东。 |
不得不说, 各种谈房产的, 很少有人谈估值, 这可是违背投资常识的。 市中心大量老房, 月租千元报价60万, 妥妥50倍市盈率或2%收益率, 大致相当于沪指万点的估值水平, 有何投资价值? 即便自住, 也得考虑使用成本和拥有成本之间的差距吧。 |
4月26日见底以来, 组合累计上涨20%+, 前天资产再次站上百万。 持有最长的006295, 收益恢复到近50%。 短期涨这么多, 出现昨天那样的调整, 或者接下来继续回调, 都不意外。 过山车坐多了, 习惯就好。 即使今天再跌, 本月也将创下单月收益纪录, 并且很可能是两位数。 |
上半年即将结束, 50组合满仓30个月, 本轮锁仓9个月, 双双创纪录, 我再次战胜自己。 如果今年全年锁仓, 将创下15个月锁仓纪录。 我的最低目标是锁24个月, 也就是一直傻呆到明年10月份。 按照我的体系, 虽然越能躺越能赚, 但是躺得住真得很难。 好在, 我已度过最难阶段, 貌似进入无痛阶段, 甚至还有些享受。 |
6月收益94585.05,创下单月最高纪录; 同月收益率10.36%,不及前年7月的14%; 收益增多,是因为本金增多。 向上行情中,重仓很重要。 |
今年3月收益-90749.56, 同月收益率-9.79%, 都是单月最大亏损纪录。 |
2022/7/1 50元初组合 469271.7 245180.31 109.41% 50复利组合 215200.31 -60708.3 -22.00% 50组合小计 684472.01 184472.01 36.89% 30存转组合 263100.37 -17046.47 -6.08% 战略储备组合 52876.02 24622.86 87.15% 合 计 1000448.4 192048.4 23.76% |
2021年至今18个月收益 2021-1 64327.71 2021-2 -42081.21 2021-3 -48167.5 2021-4 23740.18 2021-5 18193.89 2021-6 20164.7 2021-7 -19717.04 2021-8 -20502.83 2021-9 -27939.15 2021-10 13206.91 2021-11 25632.73 2021-12 16980.7 2021全年 23839.09 2022-1 -62578.98 2022-2 293.61 2022-3 -90749.56 2022-4 -48966.53 2022-5 41290.73 2022-6 94585.05 2022上半年 -114960.80 |
基金总体偏重成长股,所以熊市时杀跌重,牛市时上冲高。 50组合满仓时盈亏平衡点在2800,去年初降到最低点2200,最大落差600点。 如果在2019年大底2400满仓,估计落差能上1000点,可惜我没有实操前半段。 今年4月26日的底部,总体盈亏平衡点2860; 假如组合重现上个小周期的表现,盈亏平衡点可能降到2000左右; 对应的兑本点位可能降到6000上下。 等待验证。 |
生活账户收益转正。 去年8月底, 初始半仓建在3500点上方; 今年3月初, 在相对低位补半仓, 如今盈亏平衡点降到3400下方。 如此操作, 背离傻呆大方向, 浅尝辄止即可。 |
傻呆是主基调, 一直到兑本, 能呆住就好。 |
我知道, 很多同事和熟人有空置房产。 我看到, 大量房产正在建造, 有的现在已经停工, 包括某大的项目。 现在, 没人睡大街, 先不说质量, 至少人人有的住。 现在空置的, 和将来新建的, 会不会命运多舛啊。 |
我居住的地级市政府所在区人口百万左右, 安居客上租金4000以上的房源共5套, 其中包括3套4000的, 都是精装豪装, 有的带车位。 我算过, 假如现住的老房拆迁, 补偿款加上装修费, 怎么也有百万。 这笔钱如果能取得年化5%的投资收益, 就可以租住本市最贵的房子, 还省去了装修的操心费力。 这笔钱如果能取得年化3%的投资收益, 就可以住上我最喜欢地段的房子, 月租不到3000。 实际上, 我满意现在的住处, 不希望近期拆迁, 但是政府要拆, 我阻挡不住, 得想后路。 |
经过长时间的交流, 老婆也认可赚钱才是硬道理。 住得好, 不一定非得拥有; 如果拥有成本很高, 在财产不巨多的情况下, 其实不划算。 假如将来被拆迁, 至少要尝试租住高端房产, 体验之看再考虑买房。 手头宽松, 稳定现金流, 轻松生活值得拥有。 |
随着房价见顶, 有些从业者好像改了风格。 本市新区的某些小区, 似乎出现了以租为主的趋势。 从同一小区看, 30多套出租房源, 不少装修风格接近, 明确鼓励长期租住, 貌似在走优质优价路线。 房价过高接盘刚需枯竭, 买卖投机路线不再通畅, 优质优价出租赚稳定收益, 或许是房市转向成熟的标志。 |
2022/7/8 50元初组合 465000.28 240908.89 107.50% 50复利组合 212529.6 -63379.01 -22.97% 50组合小计 677529.88 177529.88 35.51% 30存转组合 260456.47 -19690.37 -7.03% 战略储备组合 52461.01 24207.85 85.68% 合 计 990447.36 182047.36 22.52% |
006295, 锁仓满40个月, 是第1支达到40个月或3.5年最低锁仓目标的基金。 目前收益44.45%, 单利年化13.34%。 傻呆策略, 初见实效。 |
519712, 2018-06-06开始第1轮买入, 2019-02-18第1次清仓。 2019-02-20开始第2轮买入, 2019-09-19第2次清仓。 2019-09-25开始第3轮买入, 2020-02-07第3次清仓。 2020-02-10开始第4轮买入, 2021-09-29起锁仓9个月。 连续持有29个月锁仓9个月, 目前持有收益率38.47%, 累计收益119113.52。 |
房市出清, 大限终到。 买房人交钱了, 但房子没出生; 继续还贷, 等于买空气; 不还贷, 银行会追债。 全款买期房的, 更是全额销金。 银行放贷了, 但抵押物没出生; 看中的利息收入, 结果本金不保。 天下没有不破的泡沫, 只是时间问题, 股市也如此。 高潮时, 至少兑本, 是兜底之策。 |
2022/8/5 50元初组合 458348.72 234257.33 50复利组合 208632.27 -67276.34 50组合小计 666980.99 166980.99 30存转组合 257686.64 -22460.2 战略储备组合 51748.29 23495.13 合 计 976415.92 168015.92 |
4周不看账户, 所谓远离市场, 入市4年头一次, 感觉自己又有进步。 以后不再每周记录, 只在重要节点记录分析账户。 根据我对周期的理解, 本轮3.5年周期低点最大概率在今年4月, 下个高点最大概率出现在2024年6-8月, 行情会在此之前启动, 我要在享受中傻等。 |
今年避暑之旅完全在河北进行, 坝上4地——康保、沽源、张北、塞罕坝, 兼具海拔和纬度优势, 的确凉快。 共住21天, 日均房费不超200, 累计支出没过万元。 虽有疫情限制, 但我看好的每个住宿地, 都出现了房源紧张不能续订的情况。 疫情限制解除后, 消费恢复可能不是问题。 |
某天早上一打眼, 住的农家院一字排开正好10辆车, 30万以上的8辆。 财务自由是一切自由的物质基础, 此言不虚。 |
Nature科研产出数据 中美比例 2021.3.1 - 2022.2.28 89.31% 2021.4.1 - 2022.3.31 92.30% 年份/科研/经济(名义GDP) 2015年 36.96% 60.6% 2016年 40.46% 59.9% 2017年 46.35% 63.1% 2018年 55.73% 67.4% 2019年 67.31% 66.7% 2020年 68.94% 70.4% 2021年 84.37% 76.95% |
经过反复思量, 综合考虑资金和收入状况, 进一步明确了分步兑现步骤。 包括生活账户在内, 目前累计投入90万本金, 总体盈亏平衡点2700左右。 计划每次兑现10万本金, 以100%收益为兑现起点, 每隔50%收益率兑现一笔。 具体而言, 生活账户10万本金, 收益翻倍即全部兑现。 兑本账户30万本金, 收益150%(资产75万)时兑现1/3; 收益200%(资产60万)时兑现剩余1/2; 收益250%(资产35万)时兑现剩余部分。 此时,累计兑出110万,全部本金无忧。 此轮周期沪指破万,上述计划大概率可达成。 即使沪指没破万,7000多点即可兑出全部本金。 50组合50万本金, 收益300%(资产200万)时兑现1/5; 收益350%(资产220万)时兑现1/4; 收益400%(资产150万)时兑现1/3; 收益450%(资产110万)时兑现1/2; 收益500%(资产60万)时兑现剩余部分。 此轮周期沪指走到15000点,上述计划大概率可达成。 这种行情可欲不可求,能兑现到哪步是哪步,因为本来50组合就着眼长远。 此轮周期如果沪指破7000,50组合可赚100万; 如果沪指破万,50组合可赚150万; 如果真破15000点,按上述计划兑现可实赚200万。 如果不出现大行情,就继续拿着慢慢稳赚。 |
我是凡人, 已经步入人生后半段。 人性的弱点, 在我身上一点不少。 经过4年投基实操, 尽管这些弱点有所减轻, 但我毕竟没有经历完整一轮极端行情。 本小贪大利, 偷鸡不成反蚀米, 这种贪性肯定还在我骨子里。 我已投入全部闲钱, 开始过着月负生活。 如果不在适当获利后兑现, 面对可能暴涨的行情, 很可能克服不了贪性。 分批兑现可能少赚, 但我继续持仓会有逐步增厚的物质基础。 执行自己深思熟虑制定的计划, 比行情到来时现做决定更加稳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本金稳健增值, 重要性超过短期收益率。 以目前的资金量完全傻呆, 长期收益仅可满足家庭开支, 如果不工作本金没有增值空间。 本金增值1倍达到200万左右, 收益的1/2可完全用来增值, 不工作而维持生活开始有可行性。 本金增值2倍达到300万左右, 收益的2/3可完全用来增值, 这时不工作而维持生活开始有财务冗余度。 我这种相对简单的生活, 300万本金是财务自由的宽松起点, 达不到咱就继续上班, 反正赚钱压力越来越小。 |
1个月没看账户, 也没看个基涨跌, 居然忘了多基代码。 这样的状态, 其实更符合帖初策略—— 把钱交给专业人士, 慢慢赚时间的钱。 傻等是投基基本功, 似乎越来越找到要领。 |
跟超级散户比收益的心思, 也淡了很多。 只关注自己的目标,长期跑赢或者跑平股基平均数; 年头年尾看看实现程度,就足够了。 搞私募的林奇, 意识到自己难以超越公募, 所以把钱基本都投到公募基金, 所谓打不过就加入。 但林奇怎么说也是高人, 他还是要炒公募基金, 通过择时获取更高收益。 艺高人胆大,无可厚非。 我知道我是谁,所以只能一直抱大腿。 说实话,真能抱牢抱稳大腿,大概率不后悔。 |
Nature科研产出数据 中美比例 2021.5.1 - 2022.4.30 94.70% 2021.4.1 - 2022.3.31 92.30% 2021.3.1 - 2022.2.28 89.31% 年份/科研/经济(名义GDP) 2015年 36.96% 60.6% 2016年 40.46% 59.9% 2017年 46.35% 63.1% 2018年 55.73% 67.4% 2019年 67.31% 66.7% 2020年 68.94% 70.4% 2021年 84.37% 76.95% |
虽然今天是周末兼假期, 但我没有动力打开账户。 每日每周每月每季数据, 既然无序没有规律, 何必去关注。 大小周期, 会按内在规律展开。 理性选择是, 统计上确保组合不背离大势, 然后安心静等专注生活。 在统计上, 8-13支基金随机组合, 是兼顾收益率和确定性的最小数量范围。 目前的8基组合, 虽然处在这个范围的最下沿, 但这些基金不是随机挑选的, 而是刻意区分的, 应能弥补数量上的些许不足。 锁仓满2年后, 再考虑调换, 也无妨。 这个时间点, 距今还有14个月, 早着呢。 |
杆杆是中性的。 如果是正收益,杆杆会放大收益; 如果是负收益,杆杆会放大亏损。 所以动用杠杆的人,都是自信者。 而自信和自负的界限, 永远是模糊不定的, 因为只有个人可以界定自己的能力圈, 并且得到验证前没有确定的范围; 更一步讲, 能力圈这次得到验证, 不意味着下次还会得到验证。 这使得谨慎保护本金安全, 成为必需。 |
本金安全护栏: 1、估值水平 2、持仓分散度 3、资金闲余度 |
央好放水增加不少, 社会取水减少很多。 如此一增一减之间, 周期底部迹象明显。 大概率会继续放水, 放到大家信心爆棚, 催生各种资产泡沫。 微信零钱通是货基, 收益头回低于1.5%。 钱是很多也很便宜, 就是大家不大敢用。 这情况可能是机会, 基金经理们比我懂。 |
说点实事 同事03年起租住公房, 本月被集中清理搬家, 累计支付租金15万+, 租房19年后净身出户。 我03年起也租公房, 跟这位同事做邻居。 07年花10万买房, 在同幢另一单元。 自住15年后, 节省租金远超房价, 净赚房产免费续住。 我还在07年花13万, 买入同小区的老破房, 供岳父母住到19年卖掉。 持有12年节省租金抵买价, 卖价39万可视为净赚3倍。 必须说明, 07年买房时, 我没有理财意识, 后来情况出乎意料。 但是过往这些幸运事, 提示财务规划的重要性。 |
就我同事圈看, 房产是吞金巨兽。 不论职级高低或工龄长短, 已经被房产掏空或待掏空的, 占相当比例。 和我同龄的教授是双职工, 第二套改善房首付得向父母借。 重金引进的80后高阶教授也是双职工, 因为买新的大房有贷款, 能看出手头不宽松。 明年退休的男同事, 感慨攒钱200万对儿子在帝都买房帮不上大忙。 后年退休的女同事, 为购买大跃层改善房向银行借首付。 房价越涨, 越担心上车晚, 越卯足劲攒钱借钱上车, 推动价格上涨。 当上涨趋势运行到极致, 经过一番震荡后, 开启新的趋势。 这个趋势, 可能是名义价格的明跌, 也可能是跑输通胀的暗跌。 |
货币数量给定的情况下, 有东西贵就有东西相对便宜。 过去吸金最多的房产, 如果因为供给过剩导致涨价预期反转, 不再吸金甚至开始吐金, 资金会流入收益预期较高的资产。 周天王十几年前预言,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上台阶, 无形资产将在2020年代取代有形资产迎来大繁荣, 这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有形资产主要是房产, 无形资产主要是股权, 股权主要体现知识财富, 知识财富包括科学技术和管理技能。 其实大城市房价相对高,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知高能者集中在那里。 |
一直在进行心理建设, 目标是把基金当存款拿着, 只需做到不买贵且足够分散, 留出至少3-5年不取用的闲余度, 就像以前买房住着一样, 不去想短期的交易。 可咱是凡人, 难以克服贪婪和恐惧, 总有主动操作赚取超额收益的冲动。 起初, 既收不住心也管不住手。 现在已管住手10个月不动, 今年全年锁仓的小目标有望实现。 于是, 又定下新目标, 明年继续锁仓不动, 只按兑本计划兑现本金。 这要求不断进行心理建设, 不时敲打内心深处的小魔鬼, 逐渐把能力圈意识渗到骨髓里。 就能力圈而言, 自己跟基金经理比, 简直就是高纯度傻瓜。 对我来讲, 傻到点傻到位, 真正傻呆不动, 就是知行合一。 |
今天入手电动折叠车1辆, 纯踩、助力和纯电3种模式, 花掉8500块, 用年息4.35%的信用贷。 目前和老婆共4辆折叠车, 2辆常年放车里, 2辆放家里。 膝盖受损伤必须降低骑车强度, 又割舍不掉户外活动的爱好, 幸好可以借助技术手段。 |
今天开学上网课, 疫情还会有金融后果。 满仓静等即可。 |
最近常去远郊的水库边傻呆, 绿道骑行一圈近20公里, 我喜欢的几处水边, 人少开阔有树荫。 坐自带的折叠凳, 有时把脚泡在水里, 听着音乐忘掉杂事, 两三个小时就过去了。 年轻时盼望的生活状态, 场景从乡野换到了城市。 |
傻呆是零操作,要求满仓加锁仓。 主账户50组合, 前年是傻呆第1年,基本满仓但调仓2轮,赚39.49%,落后目标12.42%; 去年是傻呆第2年,完全满仓但调仓1轮,赚2.75%,落后目标1.81%; 今年是傻呆第3年,如果完全满仓加锁仓,会超越目标吗? 经历和适应3.5年最小股市周期,才能找到自己节奏? |
只要不买在高点, 满仓锁仓达到最小周期, 大概率能赚到股基平均数。 年化15%, 1个小周期(3.5年)60%, 2个小周期(7年)150%, 3个小周期(10年)300%。 没辙了, 就连算数, 都透着傻气。 |
|
首页 上一页[20] 本页[21] 下一页[22] 尾页[2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股市论谈 最新文章 |
低位割肉,高位抢筹重复的小散命运! |
11月,我是亏货,还是赢家? |
我的短线成功率在80%以上。。。 |
如何用易经预测股市!百分九十的人都不知道 |
股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
股市小白个人记录 |
我想放弃上学,做一个职业炒股人,现在很迷 |
仅仅记录一下自己,有时间的朋友也坐下来可 |
开贴讲缠论 |
请在这轮牛市中总资金翻了超过十倍的同学分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