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股市论谈 -> 借基投股:傻呆理财实录 -> 正文阅读

[股市论谈]借基投股:傻呆理财实录[第20页]

作者:真诚谦逊有容乃大
首页 上一页[19] 本页[20] 下一页[21] 尾页[2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目前,
    50复利组合浮亏33.13%,需涨49.54%回本;
    30组合浮亏19.06%,需涨23.55%回本;
    生活账户浮亏15.04%,需涨17.70%回本。    
    问题都不大。    

    将来兑现本金后,
    大部分余钱还是该投股基,
    但是需要考虑投入方式。    
    按照沪深300的PE百分位定投,
    可能是合理的做法。    
    把最长投入周期设定为10年,
    周定投的话最小份是1/500。    
    70%以上不投,
    60-70%之间每周投1份,
    50-60%之间每周投2份,
    40-50%之间每周投4份,
    30-40%之间每周投8份,
    20-30%之间每周投16份,
    20%以下满仓。    
    现在PE百分位是24.39%。    
    现投各基经理现任公司职务
    001216 张清华 多资产投资业务总部总经理、固定收益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
    001256 王克玉 投研总监
    001714 袁芳 权益投资部投资副总监
    161005 朱少醒 副总经理、权益投资部总经理
    163406 谢治宇 副总经理兼基金管理部投资总监、研究部总监
    166002 周蔚文 权益投决会 /投资总监
    519736 王崇 权益投资副总监
    仅519712经理何帅没有担任公司高管
    备选各基经理现任公司职务
    001716 何肖颉 权益投资部投资总监(袁芳上级)
    002593 张啸伟 权益投资部权益投资总监助理兼高级权益基金经理(朱少醒下属)
    110011 张坤 副总经理级高级管理人员、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
    162605 刘彦春 副总经理
    仅161903经理黄兴亮没有担任公司高管
    我的投资能力肯定低于这些人,
    所以我没有理由自己折腾,
    包括自己择时。    
    2018年毛衣战,千股跌停过,基金平均亏20.43%;
    2019年,基金平均涨38.55%,2018-19持续满仓锁仓累计赚10.25%;
    我在2018年6月入市,拿到平均2650的便宜筹码,拿住的话,到2019年底会赚更多;
    但我当时认知不够,没坚持住,2019年大部分时间重仓债基,错过了股市行情。    
    2020年疫情爆发,也千股跌停过,但后来上涨,全年基金平均收益51.91%;
    我汲取了上年的教训,50组合全年满仓,但没能持续锁仓,最终收益39.49%;
    不仅如此,在疫情后的黄金坑,我还用当时的全部闲钱加仓,多赚了点;
    年底兑现储备组合的519772和519736,虽然金额不高,但10来个月收益率超40%。    
    到2021-2-10,50组合录得64%的最高浮盈,新高只是时间问题。    
    如今浮盈又将归零甚至转负,只是重复过去,丝毫不值得恐惧。    
    我赌,一切下跌,都将以上涨结束。    
    抗不住跌,经不起涨,就该玩别的,免得坏了心脏。    
    轻踩单车,
    惬意巡航。    
    坐河边草地,
    听鸟叫虫鸣,
    看鱼翔浅底,
    吹晚春煦风,
    沐不炽骄阳。    
    试问这世界,
    何曾因吾等忧惧,
    改变它的运行方向?
    2022-4-25
    单日浮亏40975.38(4.77%),创开帖以来新高,但跌幅不及2020-2-4;
    收益创阶段新低,降到10139.48(1.25%);
    回撤创新高,年度回撤26.62%,历史最大回撤32.09%。    
    权益基金平均最大年度回撤
    2008年51.60%
    2011年23.97%
    2018年20.43%

    只差超越2008年的51.60%了。    
    可那年是沪指2007-10-16极顶回落的延续,
    刚经历过从2005-6-6的998到6124点的疯狂,
    2007-12-28收于5262点仍然处于滚烫的温度。    
    也就是说,
    2008年的起点位5262是那轮起点998的5.27倍。    
    而当前点位2928,
    回调始于2021-9-17的3723,
    只是本轮起点2440的1.53倍。    
    考虑到周期因素,
    当前的调整更可能新一轮大牛的前奏。    
    所以,
    现在远不是担忧的时候,
    而是充满希望的黎明前夜。    
    根据一季报,2022-3-31本人8基组合重仓股票
    药明康德 3.17%
    宁德时代 2.55%
    贵州茅台 2.30%
    海康威视 1.96%
    长春高新 1.69%
    宁波银行 1.60%
    扬农化工 1.23%
    东方雨虹 1.20%
    隆基股份 1.13%
    海尔智家 0.93%
    保利发展 0.93%
    爱美客 0.92%
    韦尔股份 0.85%
    国联股份 0.84%
    爱尔眼科 0.77%
    2022-4-26
    收益创阶段新低,降到7081.73(0.88%);
    回撤创新高,年度回撤26.89%,历史最大回撤32.35%。    
    短期涨跌,
    只受市场情绪影响。    
    只要不卖出,
    亏盈都是浮云。    
    50组合2020-2-4现浮亏,
    第二天就转盈并在2021-2-10冲高到64%。    
    短期改变的是价格,
    不变的价值即公司的长期现金流创造能力。    
    股票越跌越便宜,
    割肉离场的专业度不高者越多,
    专业度高者捡便宜货的机会越多。    
    我选的基金经理,
    是顶级职业高手,
    所以我没有担心的理由。    
    之所以浮盈冲高后还会转亏,
    只因为入市时间不够长,
    收益安全垫不够厚。    
    别忘了,
    复利=本金x收益率x时间,
    只有时间拉得够长,
    平均收益率才能持久超越低风险资产。    
    换句话说,
    股票投资长期平均获利高于存款和债券,
    是对承担波动风险的奖励或溢价,
    总体上风险与盈亏匹配。    
    毕竟,
    持有时间最长的006295,
    也没够3.5年最短周期,
    目前浮盈20%+;
    50组合满仓不足2年半,
    现在浮盈10%+。    
    这可是底部哈
    股谈有多个预测帖,
    往前翻几个月或几年,
    目测准确率高不过50%。    
    还有个现象,
    这些帖主不爱晒实盘,
    翻到前面年末年初的日子,
    找不到当年赚几个点的数据。    
    洪灏:我觉得,就是说一般见底它是有一个过程的,就是说底它不是一个点,它是一个过程,那么它会围绕相对于低部位置,它会不断的震荡的。    所以我觉得大家特别纠结,因为大家买都想在最低点全仓杀进去,但是我认为,在我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我认为投资千万不要这样做。    投资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说让自己的资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头有一个稳定的、持续的收益,同时我们把这个风险控制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那么这个我也觉得才是大家应该花力气的重点。    
    什么时候我们见到一个最终的底?我一直是这么说,对于今年的展望,我们一直都是说略低于3200点和略低于3800点之间,这是最可能的区间。    那么如果情况变坏了,比如说之前我们见到的俄乌的冲突,新冠疫情的复发等等,那么这样的话它可能就在3000点或者3000点略微低一点点这样的水平。    现在我们回过头去看,其实在去年的12月,我们在3700多点见顶之后回落,这一波回到了三千零几十点这样的水平,所以它大致是符合我交易区间的预期的。    所以我认为现在也没有必要去改变交易区间的预测,因为它还是经过很多思考的。    
    http://www.chinacef.cn/index.php/index/article/article_id/8962
    洪灏近年预测上证区间(上年11月-次年10月)
    2022年 略低于3,200至略低于3,800之间,最坏情况略低于3,000
    2021年 2900-3600
    2020年 2700-3200
    2019年 2000-2900,底部最可能2450,极端跌到2000的概率是1%

    2018-6-3入市,
    起初头脑简单,
    只想抄底暴富,
    无策略无体系,
    关注预测较多。    
    比较来比较去,
    感觉洪灏靠谱,
    后来确实如此。    
    但是这种预测,
    不能帮我赚钱,
    于是转变方向。    
    以具体历史数据为基础,
    综合分析基金和股指数据,
    寻找高确定性的获益途径,
    形成帖子开头的傻呆体系。    
    看长远,
    看大面,
    看总体估值,
    看国运趋势,
    少关注事件。    
    疫情会过去,
    顺便进行准战时演练,
    提高可能的统一战争胜算;
    乌战会结束,
    总归对咱有利,
    了解热战该怎么打,
    知道金融战如何应对。    
    中美经济周期在向下区间交汇,
    等于是做极限压力测试,
    可能有利于最终对决。    
    我不懂具体股票,
    但我相信自己的宏观判断。    
    今天市场给面子,
    暂时不必裸泳。    
    其实现实中,
    我喜欢裸泳的畅快感觉,
    游到水深人少处经常扯掉泳裤。    
    连跌6个交易日,
    明天终于不用再记录最低收益和最大回撤。    
    不过,不排除还有新低的可能性。    
    科学或者理性的预测,
    是给出相应预测值的分布概率。    
    现在股票总体很便宜,
    拿住长期赚钱的概率极高。    
    按照股票对国债1.5倍公允收益率计算,
    手头筹码的合理价格应该至少翻倍,
    耐心等待均值回归就好。    
    当然,
    均值回归后,
    大概率还有泡沫,
    还得交由基金经理去驾驭。    
    即使经过近期大跌,
    组合整体仍然免于浮亏,
    延续2020-2-5以来持续盈利的纪录。    
    锁仓时间最长的养老基是基中基(FOF),
    今天显示的收益才是前天的阶段新低,
    它们是否安好呢?
    50元初组合中的006295,2019-3-7锁仓,收益27.92%,单利年化8.89%;
    储备组合中的5支养老基,2020-2-7锁仓,收益18.70%,单利年化8.40%。    
    经过历史性暴跌的底部,还有这样的浮盈,香不香?
    以我的智商和懒度,够香。    
    赚时间的钱,历久弥香。    
    2022-4-26,上证收于2886.43,复盘如下:
    组合总收益7081.73(0.88%),创2020-2-5以来新低,盈亏平衡点2861。    
    50封闭组合2020-1-8满仓至今,总收益56278.10(11.26%),盈亏平衡点2594;
    其中,50元初组合20年12月兑出275908.61(初组本金的55.18%),收益157219.34(70.16%),盈亏平衡点1696;
    50复利组合2020-12-11以50元初组合兑出的资金建仓,收益100941.24(-36.59%),盈亏平衡点4552。    
    兑本组合收益-49196.37(-15.95%),盈亏平衡点3434;
    其中,30存转组合2020-9-1建仓,收益-65556.99(-23.40%,)盈亏平衡点3768;
    战略储备组合收益16360.62(40.10%),盈亏平衡点2060。    

    从持仓收益率和盈亏平衡点看,
    50元初组合<战略储备组合<50封闭组合<兑本组合<30存转组合<50复利组合
    基本经验:
    1、建仓点位越低,长期收益越高;越跌越买,才能多赚。    
    2、低位用闲钱重仓,才能多赚,否则只赚收益率。    
    3、牛市高位务必兑现本金,把持仓成本降到零以下。    
    基金吧的骂声少了许多,
    有点万马齐喑的感觉,
    情绪底部了?
    我不知道。    
    老婆说要是没满仓有余钱该多好,
    现在的形势连她都敢加仓,
    我说她这是事后诸葛。    
    要不是疫情复发,
    要不是乌战开打,
    说不定收益翻倍了呢。    
    既然周期顶部迟早要来,
    只有提前下注,
    才能避免踏空。    
    如果等得起,
    多付些时间成本,
    比踏空少赚更划算。    
    横有多长,
    竖有多高,
    信否?
    2022/4/29
    50元初组合 406571.41 182480.02
    50复利组合 188406.86 -87501.75
    50组合小计 594978.27 94978.27
    30存转组合 230030.64 -50116.2
    战略储备组合 47108.1 18854.94
    合 计 872117.01 63717.01
    总资产 872117.01,总收益63717.01(7.88%),盈亏平衡点2824(沪指)
    今年收益-243292.19(-21.81%)

    兑本组合收益-31261.16(-10.14%),兑本点位8888(沪指)
    50封闭组合收益94978.27(19.00%),盈亏平衡点2561(沪指)
    盈亏平衡点
    2021-2-10 2452
    2022-4-15 2911
    2022-4-22 2903
    2022-4-29 2824
    历史低点到本月15日,累计跑输沪指459点,平均每周跑输7.65点
    本月15日(历史高点)至今2周,跑盈87点,本周单周跑赢79点
    情绪反转了?
    算数就是耍着玩,
    别把自己当神仙。    
    2021年中美宏观数据(2021年美元)
    购买力平价GDP:中国/美国=30.18/25.35万亿=119%
    名义GDP:中国/美国=17.72/23.03万亿=76.94%
    国债:中国/美国=3.49/29.62万亿=11.78%
    军费:中国/美国=2090/8010亿=26.09%
    https://usdebtclock.org/
    实时数据
    美国联邦政府负债304197万亿(近3个月每天增加46亿)
    美国联邦政府税收41243万亿
    美国联邦政府支出62523万亿
    美国联邦政府赤字21280万亿
    不当家,
    不知柴米贵。    
    皿煮政体,
    不论谁当家,
    少花钱很难,
    多收税更难。    
    大周期,
    拐点已现,
    看如何收摊。    
    50组合满仓28个月,
    本轮锁仓7个月。    
    今天绿道上,
    男女老少各种人各种车,
    山地,公路,旅行,折叠,还有童车。    
    第一次被小朋友们喊“爷爷好”,
    很新鲜好奇妙。    
    然后接到单位办公室通知,
    虽然我没完成量化任务,
    但是因其他工作优秀,
    特例认定考核合格,
    工资四年免降。    
    混到爷爷辈了,
    在乎的东西越来越少,
    钱越来越少可不好。    
    只要不买在高位,
    只要挑头部机构稳产基,
    按个人偏好适当分散,
    无脑持有3.5年以上,
    基本可以稳赚。    
    止盈止损,
    抄底逃顶,
    都是瞎操心,
    经过4年实操,
    依旧不能完全淡定。    
    这就是人性,
    总担忧不确定性,
    导致自己不能充分利用不确定性,
    也不能放心地让他人帮自己利用不确定性。    
    可喜的是,
    已有显著改善,
    本轮锁仓7个月,
    经历了最大回撤,
    没有动摇傻呆决心,
    曾经的手贱毛病貌似治愈。    
    年底权益基金规模及当年加权收益率
    2006年 996.09亿 116.04%
    2007年 4568.19亿 124.06%
    2008年 22183.55亿 -51.60%
    2009年 9780.61亿 69.29%
    2010年 15813.87亿 1.23%
    2011年 14909.09亿 -23.97%

    基本规律:
    当年收益大涨后,第二年规模上量;
    当年收益大跌后,第二年规模减量;
    当年收益平稳,第二年规模平稳。    
    年底权益基金规模及当年加权收益率
    2017年 17457.08亿元 10.68%
    2018年 17785.16亿元 -20.43%
    2019年 15154.65亿元 38.55%
    2020年 21227.97亿元 51.91%
    2021年 48115.18亿元 4.56%

    这是和我有关的几年数据。    
    2021年底规模是2018年底的270.54%,
    2008年底规模是2005年底的2466.32%。    
    假如此轮同等增幅,
    顶部基金规模是44万亿,
    对应沪指顶部15000点。    
    哪怕等10年,
    也值得。    
    而且,
    现在还没亏钱,
    满仓时间长的组合,
    在当前底部也跑赢存款。    
    2018年-21四年,
    权益基金加权收益75.11%,
    按今年平均浮亏25%算,
    目前还浮盈30%左右。    
    也就是说,
    新一轮行情,
    我并没有错过太多,
    假如2007年行情再现,
    以目前2842盈亏平衡点,
    平均还有5倍左右上涨空间,
    我只需要以时间换这个空间。    
    上市公司没怎么变,
    社会资金没减少甚至增多,
    变的只是股民的情绪。    
    2018-6-3入市前,
    我不关注股市涨跌,
    07年的史诗级行情及后来灾情,
    也是后来听人说多了才回想起片断,
    比如那年高中同学向我大荐某某牙膏股,
    工行储蓄所里老太太只要求买基金但不知道买什么基金。    
    人们只所以关心股市涨跌,
    只是因为自己手里有股票。    
    现在,
    我多多少体会到一点手中持股心中无股的感觉。    
    历史会轮回,
    现在情绪有多低,
    将来就会有多高。    
    押上十几二十年工资赌房的人,
    会押上更多资金赌股。    
    用闲钱提前卡位,
    不二的法门?
    2022/5/6
    50元初组合 399235.33 175143.94
    50复利组合 185606.59 -90302.02
    50组合小计 584841.92 84841.92
    30存转组合 225307.5 -54839.34
    战略储备组合 46681.41 18428.25
    合 计 856830.83 48430.83
    总资产856830.83,总收益48430.83(5.99%),盈亏平衡点2832(沪指)
    今年收益-258578.37(-23.18%)

    兑本组合收益-36411.09(-11.81%),兑本点位8921(沪指)
    50封闭组合收益84841.92(16.97%),盈亏平衡点2566(沪指)
    深圳的侯安扬,最近持续情绪低迷;
    上海滩的林奇,表示后悔没多留现金;
    广州的价值十一年,声称基金经理管的不是自己的钱,买股很随意;
    咱们坛里的如风,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再一次机会……
    我,要去骑车兜风喽
    沪深300目前10.88倍PE,PE百分位19.42%;
    沪深300目前1.22倍PB,PB百分位2.93%。    
    拿住就好。    
    一直跟踪缘近h的帖子,每个交易日打卡。    
    他的长线是3支证券股,2018-10-24建仓,目前平均收益8.838%。    
    他的目标是本轮收益15倍,而且自称是很保守的目标。    
    我不理解他的体系,但敬佩他做事的定力。    
    他说过只要有一个人看,他就每天发帖。    
    就冲这股劲,我每天上去打卡共勉。    
    我也跟踪价值十一年、往事如风、北京小包子等实盘散户的长期业绩,
    验证高级散户和顶流机构(也是我自己借力打力)的水平高低,
    也就是验证个人高手与专业团队之间的能力高低,
    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这4位高手,无一例外认为自己胜过基金,否则就不自己玩了。    
    这是在不成熟市场狂割韭菜攒出的信心,还是个人能力的确突出?
    要知道,
    为了保护投资者,
    基金受到股票总仓位、持仓集中度(双10%)等限制,
    做出同等业绩的难度大大高于散户,
    同等业绩的含金量高出很多。    
    如风刚刚说,他2005年入市,17年60倍。    
    同期,权益基金平均10.72倍,的确远逊如风。    
    我跟踪的2020-21两年,只是例外?
    还是表明市场结构在变?
    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我满仓才2年多,
    将来的表现,
    才有意义。    
    今年以来创造的纪录

    单日最大回撤(2022-4-25):-40975.38,但-4.77%跌幅低于疫情后首日2020-2-3
    单月最大回撤(2022-1):-103869.71,幅度-9.31%
    单月第二大回撤(2022-3):-90749.56,幅度-8.97%
    单月第三大回撤(2022-4):-48966.53,幅度-5.32%
    年内最大回撤(2022.1.1—2022.4.26):-299927.47,幅度-26.89%
    历史最大回撤(2021.2.10—2022.4.26):-396951.57,幅度-32.35%
    2020-2-3,
    疫情后首个交易日,
    创造傻呆以来单日亏损幅度纪录,
    也是傻呆以来唯一的累计浮亏日子。    
    挺过那一天后,
    接下来的4-8五个月,
    50组合连续盈利累计217490.85,
    其中7月单月获利73684.06(12.38%),
    最后在2021-2-10冲顶321,227.18(64.25%)。    
    这样的行情会重现,
    关键是等到那一天。    
    我在静等花开,
    已经不用坚持。    
    董承非是择时高手,
    在我去年买入163402后奔私,
    发行第1支带自己名字的私募基金,
    募得的7亿资金中有自己的4000万,
    估计是拿出自己全部身家的相当部分。    
    咱是凡人,
    虽然小仓位傍董总被甩,
    但重仓的大佬们不嫌弃,
    就算烧高香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离牛顶还远,但需要未雨绸缪,不然可能乱阵脚。    
    一直考虑顶部操作预案,目前思考结果还是分批操作最合理。    
    生活账户本金10万,本是生活备用金,考虑分5批止盈。    
    总资产涨到15万即收益50%,兑现1/5即卖出3万;
    余下资产涨到16万即收益100%,兑现1/4即卖出4万;
    余下资产涨到15万即收益150%,兑现1/3即卖出5万;
    余下资产涨到12万即收益200%,兑现1/2即卖出6万;
    余下资产涨到7万即收益250%,兑现全部即卖出7万。    
    既避免等待太长时间影响手头宽裕度,
    也避免过低止盈而卖飞,
    总收益15万(150%),
    改善2-3年生活质量。    
    兑本账户本金30.84万,也分5批兑现,清零长期持仓成本。    
    总资产涨到60万即收益100%,兑现1/5即卖出12万;
    余下资产涨到60万即收益150%,兑现1/4即卖出15万;
    余下资产涨到54万即收益200%,兑现1/3即卖出18万;
    余下资产涨到42万即收益250%,兑现1/2即卖出21万;
    余下资产涨到24万即收益300%,兑现全部即卖出24万。    
    总收益60万(200%),
    未来5年生活费用无忧,
    利于主账户50组合长期傻呆。    
    50组合如果在2025年前满足条件,执行以下5步预案,否则继续傻呆。    
    总资产涨到200万即收益300%,兑现1/5即卖出40万;
    余下资产涨到180万即收益350%,兑现1/4即卖出45万;
    余下资产涨到150万即收益400%,兑现1/3即卖出50万;
    余下资产涨到110万即收益450%,兑现1/2即卖出55万;
    余下资产涨到60万即收益500%,兑现全部即卖出60万。    
    总收益200万(400%),
    加上前面兑现的累计收益,
    奠定凡人版财务自由初步基础。    
    组合基金经理任期平均业绩年化20%左右,
    如果保持历史平均业绩,
    50组合2025年底收益200%左右,
    2028年底达到400%。    
    如果2025年前迎来大牛,
    收益400%的概率不可忽视。    
    如果这个概率实现,
    由于均值回归的规律性,
    后面几年的收益空间提前透支,
    适度止盈就有了合理性。    
    定力,是练出来的。    
    入市头2年,
    几乎每天操作,
    操心多亏害怕少赚,
    结果大幅跑输傻呆收益。    
    不说别的,
    曾经几十次定投,
    没有1次持续到最后。    
    今天在微信生活账户上,
    兑现了本人第1支全程定投基——217011,
    虽然,它是纯债基,每天投200,总额不足2万。    
    但是,这是本人的新起点。    
    长期傻呆,
    持续定投,
    似乎都能做到。    
    如果上证上行到10000点且与基金同步涨幅:
    在10000点一次性兑现,落实收益230万;
    按照上面计划分批兑现,在10000点时累计兑现103万,持有资产202万,浮盈215万;
    分批兑现账面少赚15万,但为继续上冲留了202万筹码。    
    如果上证上行到15000点且与基金同步涨幅:
    在15000点一次性兑现,落实收益390万,但一轮冲到的概率降低;
    按照上面计划分批兑现,在15000点全部兑现,落实收益275万;
    在10000点分批兑现后,一直持有到15000点全部兑现,落实收益316万。    
    总体上,分批兑现更利于执行。    
    毕竟兑现本金后只持收益待涨,不论将来分批或一次兑现,底气都更足一些。    
    2022/5/13
    50元初组合 410829.88 186738.49
    50复利组合 192153.73 -83754.88
    50组合小计 602983.61 102983.61
    30存转组合 232494.62 -47652.22
    战略储备组合 47990.06 19736.9
    合 计 883468.29 75068.29
    总资产883468.29,总收益75068.29(9.29%),盈亏平衡点2822(沪指)
    今年收益-231940.91(-20.79%)

    兑本组合收益-27915.32(-9.05%),兑本点位8889(沪指)
    50封闭组合收益102983.61(20.60%),盈亏平衡点2557(沪指)
    当前盈亏平衡点2822,
    历史高点是2022-4-15的2911,
    历史低点是2021-2-10的2452。    
    江心微语说白马不死牛市不来,
    莫非白马去年初升仙,
    又在上月刚死过,
    否已极泰未来?
    看基金历史收益数据,
    不买贵持有3年以上,
    赚钱几乎是确定的。    
    迄今唯一的验证结果,
    006295今年3月7日满3年后,
    最低收益27.92%,
    现在又回到33.46%。    
    验证自己的预期,
    是很有魅力的事情。    
    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42亿元,同比下降0.2%。    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124807亿元,增长0.8%。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下降11.1%。    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6916亿元,下降8.4%。    

    1—4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397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5.4%。    商品房销售额37789亿元,下降29.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2.2%。    
    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57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4%。    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4.8%。    

    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0%(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    从环比看,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下降7.08%。    
    1977年起,我国经济连续45年正增长。    
    4月份的下滑数据,表明利空预期阶段性兑现。    
    今年还没过半,政府肯定会花大力气让全年数据转正。    
    对于持股,接下来大概率有大机会。    
    敬畏周期,顺势而为。    
    资本周期,受价值规律支配。    
    买在估值底部,才能确保长期胜率。    
    今年收益,
    本人现投组合-20.79%,
    价值十一年-13.59%,
    差距缩小到7.2%。    
    2017-21五年收益,
    本人现投组合185.38%,
    价值十一年178.18%;
    2019-2021三年收益,
    本人现投组合171.54%,
    价值十一年95.27%;
    2020-2021两年收益,
    本人现投组合73.94%,
    价值十一年30.71%;
    2021年收益,
    本人现投组合8.40%,
    价值十一年-3.29%。    
    向定投从零开始,
    学到了选基标准和收益目标,
    分享到丰富的专业数据和分析,
    差不多每天在公众号给他打赏1块钱。    
    从草堂股客,
    学到极度分散和随机漫步理论,
    分享他凭二十年经验所做的分析,
    差不多每天在公众号给他打赏2块钱。    
    感谢这个世界和这些人!
    我看到,
    股谈加杠杆的某些人,
    已消失在天涯。    
    房观加杆杆的某些人,
    还在咬牙硬撑。    
    借贷,
    通常月还,
    或者到期还;
    收入,
    如果每月有,
    并且一直有,
    而且高于还款,
    不会有问题。    
    如果收入减少,
    甚至没了,
    但还款不能少,
    只能割肉离场,
    或者破产赖帐。    
    2021-2-10到2022-4-26,
    50复利组合回撤49.56%,
    创下单一账户回撤纪录,
    重回高点需涨98.26%,
    也就是翻倍复位。    
    教训是全仓1支基(519772),
    并且赶上爆雷。    
    分散持基,
    等于分散持股,
    就是分散风险。    
    如果以本人全部资产,
    在最高点全仓买入519772,
    并且在最低点割肉,
    实亏60万,
    够惨;
    如果贷款,
    更惨。    
    我关注的几个公众号,
    趋势交易的奶爸、腾腾爸、林奇,
    常年阅读量都是10万+,
    最新阅读量分别降到6.8万、6.9万、4.1万。    
    取关的人当中,
    追涨杀跌的,
    有多少?
    只要我愿意,
    轻易可从银行拿到50万+,
    但我守住了不用银行钱投资的底线。    
    我想多赚钱,
    可我更怕承担过大风险。    
    承受能理解且可承受的风险,
    获取与风险水平对应的收益,
    就是帖子开头的理财目标。    

    
    系里又添一位海归,
    目前海归共三位,
    分别来自港美英。    
    省属院校,
    非主流专业
    ……
    2022/5/20
    50元初组合 419630.92 195539.53
    50复利组合 196131.98 -79776.63
    50组合小计 615762.9 115762.9
    30存转组合 237648.72 -42498.12
    战略储备组合 49201.84 20948.68
    合 计 902613.46 94213.46
    总资产902613.46,总收益94213.46(11.65%),盈亏平衡点2818(沪指)
    今年收益-212795.74(-19.08%)

    兑本组合收益-21549.44(-6.99%),兑本点位8868(沪指)
    50封闭组合收益115762.90(23.15%),盈亏平衡点2555(沪指)
    2022-4-26低点至今,
    总收益从0.88%回升到11.65%;
    50组合(满仓28个月)收益从11.26%回升到23.15%;
    30组合(满仓20个月)收益从-24.44%回升到-15.17%;
    50复利组合(满仓17个月)收益从-36.59%回升到-28.91%。    
    总体规律:买点越低,持仓越久,收益越高

    前阶段设想的兑现计划过于复杂,违背简单易行的原则。    
    按照生活备用金—>兑本组合—>封闭组合顺序,以10万本金划段,分批兑现更合理。    
    生活备用本金10万,
    涨到20万(收益100%)清仓,累计兑现收益10万(100%)。    
    兑本组合30万本金,
    涨到75万(收益150%)卖出1/3,兑现收益15万;
    剩余部分,涨到60万(收益200%),卖出1/2,兑现收益20万;
    剩余部分,涨到35万(收益250%),清仓,兑现收益25万;
    兑本组合累计兑现收益60万(200)。    
    50组合本金50万,
    涨到200万(收益300%),卖出1/5,兑现收益30万;
    剩余部分,涨到180万(收益350%),卖出1/4,兑现收益35万;
    剩余部分,涨到150万(收益400%),卖出1/3,兑现收益40万;
    剩余部分,涨到110万(收益450%),卖出1/2,兑现收益45万;
    剩余部分,涨到60万(收益500%),清仓,兑现收益50万;
    50组合累计兑现收益200万。    
    满足条件前,持续满仓锁仓。    
    这是先给自己划个饼。    
    包括社保缴费在内,工作到退休的工资总额,不会超过上面的累计总收益270万。    
    兑现条件越晚满足,由于离退休更近,收益超过退休前工资总额的概率越高。    
    赚到退休前的全部工资,就是我理解的财务自由——不工作维持现有生活。    
    《牛头已经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在这波牛市里面让利润奔跑吧》,
    是缘近H在股谈的第一个帖子,
    大约2年的存续期间,
    每天点击量超1000。    
    《上证万点见(我回来了)》,
    是他目前在更的帖子,
    目前存在大约1年,
    每天点击量不足100,
    估计最近点击量更少,
    持续回帖的减到2人,
    我是其中之一。    
    他的逻辑大概是做大周期那种,
    在这一点上和我的路数接近。    
    他执行体系3年半目前收益10%左右,
    我的50组合执行体系2年半目前收益20%左右。    
    信心需要物质基础。    
    大跌后不被甩下车,
    离不开收益安全垫。    
    1周后的6月3号,
    投基经验将满4年,
    攒出一些长持经验。    
    瞧瞧持仓最久的单基或组合,
    心理会更加踏实。    
    满仓超3年的,
    目前浮盈30%+,
    最低位也有20%+;
    超过2年的,
    目前浮盈20%+,
    最低位也有10%+。    
    半年后,
    所有组合满仓2年,
    收益都可能转正;
    1年半后,
    所有组合满仓3年,
    收益都确定转正。    
    老组合带新组合,
    总体持续正收益,
    概率应该不太低。    
    资金从房市向股市转移,
    即从收益洼地向高地转移,
    是投基的长期逻辑之一。    
    房市近期的低迷,
    是暂时还是长期?
    很多人还没下定论。    
    对房价走势彻底丧失信心,
    需要长时间积累的物质基础,
    需要大众亲见投机者的惨状,
    就像找对象避开炒股的一样。    
    大势既定后,
    大概率迎来资金转场洪流。    
    2020年的时候,记得有租客回不来小区,因为物业不让非本小区业主进入,就有小伙伴发狠,说一定要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哪怕被封,也要封在自己的房子里,3年过去了,不知当年发狠话的那位租客,买了房子没有,现在都出政策了,快买,可以在家14天都不会有人赶你了,对了,你得先算算每月还房贷后生活费还剩多少,够qiang菜的吧,呵呵。    
    出处:http://bbs.tianya.cn/post-house-780217-46.shtml
    虽然上证指数已经连续反抽了两天,个人认为这个位置不能快速突破3153,则继续走下跌ABC的可能性大,突破了就还能再向上冲一段,但从历来筑底的经验来看,未来日线二浪回踩是难以避免的,早踩还是晚踩罢了。    
    http://bbs.tianya.cn/post-stocks-2188843-81.shtml
    尽管无聊,
    我斗胆猜测,
    能保住无亏“金”身。    
    我的目标是基金长期收益中位数,
    我的建仓成本在长期中位以下,
    只要我能做到长期持有,
    目标实现就是大概率。    
    这个目标是5年翻倍,
    以本金加权来算,
    在2024年底第1次翻倍。    
    如果提前翻倍或者涨更多,
    那是超额收益,
    后来可能还回去,
    所以设计了兑现方案。    
    兑出的资金,
    会根据市场估值情况,
    再次投入,
    追求确定的复利。    
    生活中,
    不喜欢快,
    不喜欢紧张,
    总以时间换空间。    
    就拿自行车这事来说,
    我需要折叠自行车用于4+2,
    但市售车型基本是城市或公路定位的,
    设计导向是追求速度或性能,
    速比不适合我偏野外的使用场景。    
    好不容易在去年淘到一款24速的旅行版,
    偏偏内变速器和脚踏都出重大质量问题,
    我无法接受返厂修理,
    最后作为二手卖给车商,
    目前用16速的过渡。    

    
    2022/5/27
    50元初组合 411221.77 187130.38
    50复利组合 191994.39 -83914.22
    50组合小计 603216.16 103216.16
    30存转组合 232726.46 -47420.38
    战略储备组合 48385.43 20132.27
    合 计 884328.05 75928.05
    总资产884328.05,总收益75928.05(9.39%),盈亏平衡点2862(沪指)
    今年收益-231081.15(-20.72%)

    兑本组合收益-27228.11(-8.83%),兑本点位9002(沪指)
    50封闭组合收益103216.16(20.64%),盈亏平衡点2595(沪指)
    最短的基钦周期是40个月左右,
    洪灏的最短周期是42个月左右。    
    上轮底部是2019-1-4,
    依据这个最短周期推算,
    5-7月见底概率最大。    
    2440以来,
    上个回调低点在2020-3-24,
    然后在2020-7-6确认升势。    
    如果2022-4-26是近期大底,
    同样间隔对应的起升日是2022-8-8。    
    高人们说第三季度走出底部震荡,
    可能指的是这种情况。    
    算着玩,
    切莫当真,
    顶多是指南针。    
    本轮锁仓满8个月
    50组合满仓29个月
    如果考虑7年周期律,
    上轮高点在2015-6-15,
    本轮虽然有各种扰动,
    但高点大概率在不远处。    
    不远是概数,
    可能几个月或者一两年。    
    今天,
    投基经验满4年,
    明天升入小学毕业班。    
    执行锁仓傻呆策略超3年的,
    只有006295这1支独苗,
    39个月收益35.01%,
    单利年化超10%,
    且在市场底部。    
    不买贵,
    持满3年,
    不再亏钱,
    这是最大经验。    
    不论单基或组合,
    都要复制这个经验。    
    迄今只兑现1.2万收益,
    明年可能兑现翻倍收益。    
    如果市场不给,
    咱就等到初中再说。    
    想想很激动,
    明年小学毕业时,
    将有6支基持满3年,
    包括最爱的何帅519712。    
    50组合整体也将满仓3年,
    基中50元初组合现在持有收益率超90%,
    到明年该是多么可人的样子。    
    先嗨到这,
    找老婆讨点奖励去。    
    今天还有个值得说的好消息,
    体重终于创下疫情以来的新低,
    大概率扭转了近2年的震荡上升状态。    
    减重50斤,
    用时10年,
    也是慢活。    
    道理很简单,
    管住嘴迈开腿。    
    我只喜欢懒散的玩,
    不喜欢为运动而运动,
    所以重点放在管住嘴上。    
    尽管饮食蛋白比例提高,
    但食量减少了一半以上,
    时间长了体重就下来了。    
    投基,大概也是这样。    
    基本选中湾湾产功学社折叠车,
    24速前后避震7000左右,
    旧车置换得添3000多,
    很大一笔非必要开支。    
    老婆设的条件是基金收益创新高,
    我自设的条件是生活账户翻倍兑现。    
    花小钱随便,
    花大钱严管,
    简称抓大放小,
    量入为出不是错。    
    自从房产兑现和基金有收益以来,
    花钱力度明显加大。    
    出门住五星,
    换车花20多万,
    小钱门槛提到1000
    ……
    需要高度警觉!
首页 上一页[19] 本页[20] 下一页[21] 尾页[2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股市论谈 最新文章
低位割肉,高位抢筹重复的小散命运!
11月,我是亏货,还是赢家?
我的短线成功率在80%以上。。。
如何用易经预测股市!百分九十的人都不知道
股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股市小白个人记录
我想放弃上学,做一个职业炒股人,现在很迷
仅仅记录一下自己,有时间的朋友也坐下来可
开贴讲缠论
请在这轮牛市中总资金翻了超过十倍的同学分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31 23:58:02  更:2022-06-04 00:09:45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