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股市论谈 -> 好像只有股市可以聊 -> 正文阅读

[股市论谈]好像只有股市可以聊[第7页]

作者:kulese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6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8年来罕见,公司内部人士在这轮暴跌中狂抛股票

    作者:莱克西

    来源:金十数据

    3月份美股暴跌时,有一群投资者准确把握了股市触底时机,但是现在他们并没有在9月的这轮暴跌中逢低吸纳。    相反,他们正在疯狂抛售,对于那些买入的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不祥的信号。    

    内部人士狂抛,标普500指数或将迎来08年以来最糟糕的9月

    标普500指数成份股公司的高管和管理人员过去四周非常忙碌,都忙着抛售自己公司的股票。    抛售的范围和增速如此之大,以至于机构的内部交易指标显示,企业高管和管理人员的抛售速度是2012年以来最快的。    

    除了估值以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会影响内部人士的抛售决定,但标普500指数即将迎来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糟糕的9月,在这样的背景下,内部人士的抛售行为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他们可能是对自己公司业务最了解的人。    标普500指数周三下跌2.4%,从9月2日的纪录高点回落至9.6%,而从年线来看,2020年迄今,标普500指数几乎持平。    

    RNC Genter资本管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Dan Genter表示:

    “他们在用脚投票。    这并不是说他们的公司未来不会做得很好。    但在相对价值的基础上,我们不会做得很好。    ”

    根据彭博社收集的证券交易委员会数据,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企业内部人士上周抛售出了价值约9.75亿美元的股票,比前一周翻了一倍多。    买入股价的价值增加了约10%,至1100万美元。    

    本月抛售自家公司的高管包括微软首席财务长胡德和康宁公司首席执行官Wendell P. Weeks。    

    整理发现,前几周许多热门科技股的高管和董事都纷纷减持股票,详细看下图:

    抛盘的激增明显与3月份逢低买入的心态背离。    当标普500指数一周熔断3次,已史上最快速度跌入熊市时,企业内部人士大举买入股票。    现在从估值角度上来说,标准普尔500指数比三周前便宜,但没有3月份那会这么便宜,便宜到能让内部人士抄底。    

    现在标普500指数的预期市盈率为21倍,比9月2日的水平低了2个点。    9月2日,股市的估值连续五个月上涨60%,推高至互联网泡沫以来的最高水平。    

    Fiera资本集团负责全球资产配置的投资组合经理Candice Bangsund表示

    “今年3月份美股大幅回落,加上市场预期经济会走出低迷,全球经济活动会恢复如常,这显然是一个买入良机。    这要感谢政策制定者及时而果断的反应。    ”

    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公司都从3月的低点强劲反弹,而经济数据显示复苏放缓,政策制定者的刺激方案停滞不前,疫情有卷土重来的趋势,加上美国的大选,这些风险都足以威胁萌芽中的经济复苏。    

    所以公司的高管和管理人员都处于一种犹豫不前的状态,在等待一些确定因素的出现。    

    热门基金净流出,意味着下跌仍在继续

    除了内部人士悲观抛售之外,热门基金如标普500ETF-SPDR和纳斯达克100指数ETF(QQQ)最近一周都遭遇资金净流出。    而QQQ遭遇了自2008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最大的资金流出。    从历史数据上看,大量资金流出会让纳指在未来几周内继续下跌。    

    垃圾债市场也遭遇了同样的大笔净流出,据彭博社收集的数据显示,iShares iBoxx高收益公司债券交易所交易基金是追踪美国垃圾债券的最大ETF,本周一净流出10.6亿美元。    这是自2月份冠状病毒引发抛售以来规模最大的净流出。    与此同时,高收益债券的息差录得了3个月来最大涨幅。    

    种种迹象表明,至少在大选之前美股不会恢复升势,更可能的场景是继续下跌。    

    ---------------------------------------------------------------------------------------------------------------

    3月美股下跌,公司高管们不可能跑得了,因为当时疫情影响的突发性暴跌。    美股的连续熔断,买盘根本不够。    现在大量科技股创新高,吸引了大量的新韭菜。    

    公司的业绩在未来几年都不会好,现在不套现,傻吗?经济创二战以来最差纪录,把股市拉这么高,还不就是为了出货。    那些大资本同样没有能跑得了,主力被埋在里面,才会有自救行为。    

    全世界的二级市场,都一个德行,没有啥新鲜的事情。    这里不存在阴谋,都是阳谋。    经济数据、公司业绩,都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但是股价就是涨。    跟不跟看你的定力,能不能赚钱,看你的能力。    

    只要没有财务造假,没有强制买卖,就是好股市。    至于让投资者都赚钱,你想得太多了。    一桌人赌博,怎么可能都赚钱?
    中国消费的残酷真相:可能不会有报复性消费了

    粤开奇霖研究

    今年的奢侈品市场,在整体消费都低迷的大环境中,显得特别亮眼。    一线大牌纷纷提价,专卖店限流,门口排了很长的队,和门可罗雀的很多品牌形成鲜明对比。    想必很多读者都看过这样的报道,或者有亲身体会。    一些观点认为奢侈品卖得好,主要是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前几年在讨论消费的时候,就经常提到它。    

    支撑这个观点的一个重要论据是,国际经验显示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时,就会进入消费升级阶段。    

    2018年开始,消费升级就提得少了。    因为当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从维持多年的两位数降到了8%,拼多多的快速崛起和上市甚至引起了是否出现消费降级的讨论。    

    如果不是今年奢侈品卖得好,可能消费升级这个词也不会再度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但与此同时,我们又确实看到,疫后经济复苏阶段,消费又是恢复最慢的。    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早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到8月才开始转正。    

    看待这种消费分化,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套用国际经验,认为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就会出现总量层面的消费升级。    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人均GDP是有名义和实际之分的,用不同年份美元所核算的人均GDP差异很大。    考虑到这个因素后,人均名义GDP8000美元和消费升级没有必然联系。    

    第二,GDP在不同国家内部的分配是不一样的,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占GDP比例在不同国家分化很大,高的如埃及2015年达到了85.3%,低的如冰岛2014年只有45.5%。    因此即使名义人均GDP相同,不同国家的居民实际购买力也会大相径庭。    

    从增长放缓后必然出现分化,来解释更为合理。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大家都能分得一杯羹,但是当经济增速中枢下移后,新增的盘子小了,竞争自然会变得激烈,市场份额如此,收入分配也是如此。    再加上资产和债务分布的不均衡,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消费分级,高端商品和低端商品都有自己的忠实拥趸。    

    不断下滑的消费增速

    消费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实物性商品消费,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月度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的就是实物性消费。    另一个是服务消费,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指标来衡量,考虑到服务不像实物商品那样可以储存,它的生产基本对应着即时的消费需求,因此我们这里用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来衡量服务消费的变化。    这个指标公布的时间比较短,2016年12月才开始有,但也能满足我们的研究需要了。    

    新冠疫情把今年绝大部分的经济数据砸出了一个大坑,消费数据也是如此。    为了方便观察数据的波动,暂时先不考虑2020年的情况。    

    实物性商品消费方面,可以看到2017年年初开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就一路走低,剔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速下滑得更快。    

    服务消费方面,也是这样,只不过时间稍晚一点,2018年开始下滑的。    

    除了客观的消费增速外,也有偏主观的统计指标,显示居民消费意愿在下滑。    比如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月度指标——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意愿分项,也在2019年年初见顶。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庆幸的是在国内得到了很快控制。    随着4月初武汉解除离鄂通道管制措施,国内经济开始修复,各个终端需求逐步好转。    相比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消费恢复的速度要慢得多,也是二季度GDP最主要的拖累。    这一方面确实和出于对疫情的担忧而减少在外消费有关,但它也能说明居民的消费意愿并不强,毕竟很多商品消费是可以从线下转到网上的,但我们并没有看到实物商品网上零售的大幅回升,刨掉疫情造成的深“V”,最新数据实际上还处于有统计以来的低点。    

    种种迹象表明,2018年以来中国的消费并不强劲,并没有出现之前预期的消费升级所带来的消费增速回升。    新冠疫情又让消费变得更加乏力,目前还在拖累经济恢复。    

    M型社会和消费分级

    日本趋势专家大前研一在他的著作《M型社会:中产阶级消失的危机与商机》里,描述了日本社会由原来以中产阶级为主流,转变为富裕和贫穷两个极端,中产阶级逐渐消失的事实。    M型社会的两端,正如哑铃的两端一样,改变了市场商机和营销法则,高端奢侈品和大众化品牌,都成为众多营销者的关注对象。    

    除了日本外,美国、香港和台湾等地,都已步入M型社会。    在M型社会里,面向占社会少数的富人群体的奢侈品,以及面向占社会大多数的中低收入人群的大众化品牌,都有自己的坚实拥趸。    

    其实最近几年,中国消费在整体增速下滑的同时,也开始出现分化。    

    先来看房价和房租这对反映购买力分化的指标。    中国购房时的高首付比例,对购房者的现金类资产规模有一定要求,尤其是在房价较高的一、二线城市。    房价变动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反映消费能力变化的指标,因为房价涨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会反过来压制消费。    但可以用它来衡量居民购买力,毕竟在付首付的时候,是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钱的。    

    房租变化则可以反映租房者的购买力,尽管有很多特例,但从平均意义上讲,购买人群拥有的资产规模要大于租房的人群。    

    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各城市中住宅价格同比上涨城市的占比,要远大于房租同比上涨城市的占比,前者多数月份在85%以上,而后者大部分时间都在30%以下。    也就是说房价同比上涨的城市,要远多于房租同比上涨的城市,不同资产规模人群的购买力出现了明显分化。    

    购买力的分化,直接体现在消费上,一些高端消费品的表现好于这种消费品的整体。    

    一是看大件可选消费——汽车。    2018年二季度至今,多数月份的汽车销量同比是负增长的,市场各方对此也进行了很多讨论。    但是我们看到,相同时期以BBA,即奔驰、宝马和奥迪衡量的豪华车销量同比增速,大部分时间都在两位数,销售情况要比汽车行业整体好得多。    

    二是和整体消费低迷相对的是,皮包等奢侈品的价格今年逆势大幅上涨,以LV、Chanel和Gucci为首的奢侈品牌掀起了涨价潮。    根据胡润百富杂志的统计,路易威登Speedy皮包2019年的价格为10900元,而各种型号的Speedy包最新价格在13100元左右,今年涨幅达到了20.2%。    Chanel经典款女包的年内涨幅更大,达到了28.4%。    

    和高端消费品销售火爆同时出现的是,一些以中低收入人群为客户群体的品牌,近年也有较快发展。    

    一是拼多多的活跃买家数,今年上半年增加了近1亿人,二季度末达到近7亿人。    谈到消费分化,必须要谈到的一个企业是拼多多,它的崛起速度令人咂舌。    尽管现在正逐步向高线城市攻城夺地,但它的客户群体仍然以农村和低线城市为主。    

    从活跃买家数看,连续五个季度增速在40%左右,有大量的新增买家开始使用拼多多。    2019年年末时拼多多的活跃买家数为5.85亿人,到了今年二季度末的时候就涨到了6.83亿人。    

    根据拼多多的财报,2020年二季度时,单个活跃买家的年均消费额为1857元,同比增长27%。    这个增速远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以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同比增速,一部分消费开始被在拼多多上的网购所替代。    

    二是名创优品在中国快速发展。    如果说拼多多是大众化消费在线上迅猛发展的代表,那么名创优品则能说明,面向大众的线下消费同样发展迅速。    

    名创优品2013年进入中国,供应链直接和头部工厂合作,商品单价以10元-20元居多,最高不超高99元。    在价格低廉的同时,保证商品的外观和质量,产品流转和和更新周期快,每7天上一次新货。    

    低价策略让名创优品迅速扩张。    百度地图搜索显示,名创优品全国门店数已达到1898家,其中四个一线城市最新的门店数分别为北京135家、上海124家、广州124家和深圳97家。    

    一边是高端消费品火爆,一边是面向普通大众的品牌或门店也迅速扩张。    这反映了中国出现消费分化的事实,高端的和大众化的品牌,都有自己的市场。    

    为什么会出现消费分级

    消费是人的自主行为,在有消费能力的时候,自然会增加消费,对品质也会有更高的追求。    消费分级或者说消费分化,从根源上来讲,就是居民的消费能力出现分层,一部分富裕群体有能力购买更多的奢侈品,而更多的人是去追求性价比,更加偏爱大众化品牌。    

    一些长期的变量,比如储蓄习惯、保障体系不健全等,这里就不讨论了,因为这些长期变量是一致存在的,很难说它们会突然导致消费分级。    这篇文章里,我们重点分析短期的变量,包括收入分配和资产差距的扩大,以及低资产人群的负债率更高这三个因素。    

    先来看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各个群体,无论是企业家还是工人,都能搭上时代的列车,分得一杯羹,因为增量的盘子在做大。    但是在经济增速放缓后,新增的蛋糕变小了,围绕这部分蛋糕的竞争会变得激烈,结果自然是分化。    这种竞争其实就是产生M型社会的根源,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衡量收入分配的指标,一是基尼系数。    2019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还没有公布,最新数据是2018年的,截至2018年,中国居民的基尼系数已经连续3年回升。    

    二是居民收入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比值。    在一个收入分配比较均衡的国家或者地区,居民收入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差距不大。    但是在一个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国家,高收入群体会让很多低收入人群感到“被平均”,中位数和平均数有差距。    而且收入分配越不公平,两者的差距越大,即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比值越小。    

    我们看到,中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口径的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比值2016年以来整体在不断下滑,反映了收入分配的差距在拉大。    

    再来看不同群体持有资产规模差距的扩大。    相比于收入分配,资产分布不均等更为严重,富人群体持有的资产比例更高。    

    一是根据招商银行的私人财富报告,可投资产超过1千万的高净值人群,从2006年的18.1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197万人。    这些高净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资产总规模,从2006年的5.2万亿,提高到2018年的61.0万亿,占全部个人持有的可投资产比例,同期从20.0%上升到32.0%。    

    二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4月发布的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结果,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均值为317.9万元,中位数为163.0万元。    两者相差154.9万元,表明居民家庭的资产分布不均。    

    这个调查还显示,资产规模最低的20%家庭,持有的资产仅占全部家庭资产的2.6%,而资产规模最高的20%家庭持有资产占比达到63.0%,其中资产规模最高的10%家庭持有资产占比达到了47.5%。    

    相比于收入,财富分化更大,也符合国际规律。    2009年到2018年主要国家中除法国外,成人人均财富基尼系数都在提高。    而且这些国家的成人人均财富基尼系数都在60%以上,远高于收入基尼系数,这意味着财富分化问题本身就比收入分化更严峻。    

    最后来看债务压力。    衡量居民部门的偿债负担,通常喜欢用居民杠杆率,即居民债务余额/GDP,但这个指标没有充分考虑到GDP在各个国家内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用债务余额/可支配收入更为客观。    中国以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口径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测算的这一偿债指标,已高于美国、日本和法国。    

    从这个角度出发,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近年中国的消费增速不断下滑了,沉重的债务压力,让中国人不得不变得节省。    

    从结构的视角来看居民债务,可以发现资产越少的人,债务压力越大。    上文提到的中国人民银行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结果显示,资产规模越低,有负债家庭的资产负债率越高。    

    房贷是中国家庭的主要债务来源,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2015-2017年新购房有负债的家庭中,收入越低的家庭,债务收入比越高。    收入最低的20%家庭债务收入比为13.7,收入最高的20%家庭债务收入比也有1.8,都要比城乡调查口径下的2017年债务收入比1.1更高。    

    总结一下,经济增长放缓后,新增的蛋糕变小,围绕这部分蛋糕的竞争加剧,结果自然是收入分化,而财富的分化会比收入分化更大。    加上债务压力更集中在低收入和低资产的人群手里,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呈现M型。    少数富人群体有能力去消费更多的高端消费品和奢侈品,占社会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人群追求性价比,大众化的品牌也能得到青睐,整个社会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并存。    

    消费分级也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常用的物价指标CPI,衡量的主要是大众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最近两年受猪肉的影响也很大,CPI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化的能力是在不断减弱的。    

    今年四季度CPI同比会继续走低,核心CPI同比可能已经触底但不会有大的反弹压力。    如果只盯着CPI和核心CPI,而忽视了消费分级背景下,一些供给短缺而又符合消费升级方向的商品和服务,比如优质的医疗和教育资源,以及一线城市房产在涨价的事实,可能会误认为货币政策还有很大的宽松空间。    货币政策应该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考虑物价,在防风险、稳增长和治通胀中平衡。    
    最近研究北京的房子,发现一个问题:普通老百姓要住的房子,挂牌价在下跌,成交价也在下跌;二环内的私产四合院,三环内的别墅,四环内的豪华社区大平层都在涨价。    

    这从侧面印证了贫富分化严重。    几千万的房子在涨价,200-500万的房子在降价。    房地产在未来会变得和以前不一样,全国普涨的情况肯定没有了。    甚至同一个城市内的房子,不同区域的,不同性质的房子,也会分化。    国外的一个是事实是:核心位置的豪宅一直涨,比如:伦敦市内的豪宅。    原因是稀缺,有钱人追逐,就像名画艺术品一样。    

    而普通老百姓住的房子,大概率涨不起来了,因为价格太高,收入买不起,部分2线,大部分3线,几乎所有的4、5、6线城市都会下跌,而且是长期下跌。    如果收入能持续增长,10年以后,某些人口流入城市房价还能上涨,大部分城市没戏了。    除了不吃会饿死的饭,再好的东西,当你买不起的时候,也只能放弃。    在a股就表现为:茅台和海天酱油一起大涨。    

    我的观点在上一个帖子中其实已经写得很清楚了,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是经济增速越来越慢的结果。    经济增速慢,就业不充分,普通人靠打工赚钱,就业市场不景气,普通人的竞争力下降,导致工资不涨。    工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例下降,普通百姓就相对越来越穷。    资本和技术相反,经济增速下滑,机会变少。    资本追逐新商业模式,还有哪些新技术。    参与到新技术研发的人,参与到资本投资的人,就变得稀缺,这些人自然收入就高。    这是市场化运行的结果。    其中,政府货币超发仅仅是推波助澜,不是决定性因素。    

    不好的消息是,人工智能进步很快,普通工人,甚至律师、分析师、医生等高收入职业,都会被代替。    资本家未来都不愿意剥削咱们了,呵呵。    

    不用担心,旧的工作被代替,同样会带来更多新的工作和职业。    人们从体力劳动和重复的脑力劳动中摆脱出来,去搞一些更具创新的工作,难道不好吗?


    过去的房地产市场相当于股市大牛市时期,所有股票都涨,无论是优质的还是垃圾的。    现在大牛市走完,开始分化。    优质的股票还有上涨的可能,垃圾的大概率要跌。    大牛市顶部大家都懂哈?只不过政府控制核心城市房价,可能不跌而已。    至于那些中小城市,政府也管不了。    很多小城市价格腰斩,跌70-80%,也没有买盘,将成为常态。    
    祝福大家中秋团圆,合家欢乐!

    祝福大家中秋团圆,合家欢乐!

    祝福大家中秋团圆,合家欢乐!
    “中国芯”遭遇烂尾潮:六个百亿级项目坍塌

    新闻来源: 瞭望 于2020-09-30 18:14:38 大字阅读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 “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高端产业上视角存在局限,缺乏判断产业前景和团队实力的专业能力,容易成为冤大头。    ”

    ◆ 有的产业方瞄准政府的资金、土地等资源,周旋于多地抬高价码;有的产业方包装得高大上,但实际上缺少核心技术,团队也不完整

    ◆ 仅2020年上半年,国内就有接近20个地方签约或开工建设化合物半导体项目,合计规划投资超过600亿元,这些项目的可持续性引发业界担忧

    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分布于我国江苏、四川、湖北、贵州、陕西等5省的6个百亿级半导体大项目先后停摆,业界担忧,造芯热引发烂尾潮,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延误芯片产业发展大好机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实地走访发现,各地正在努力盘活停摆项目,尽可能降低损失,但由于涉及多方合作等方方面面复杂问题,一些项目重启难度很高,处置并不顺利。    

    半导体停摆项目内部人士反思,半导体产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且我国在该领域起步晚、基础弱,有的项目因不可控因素而停摆无可厚非。    但是,有一些看似个案的停摆项目背后,种种违背半导体产业发展规律的盲目冲动值得警惕。    一些地方政府或缺少专业研判能力,或被扭曲的政绩观驱使,轻率介入产业、危害产业的行为值得反思。    

    明星项目人去楼空

    造芯热引发烂尾潮

    厂区杂草丛生,厂房还是未完工的毛坯状态,办公场所早已人去楼空——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德科码(南京)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德科码”),这个堪比南京台积电的“明星公司”规划投资30亿美元,今已沦为欠薪、欠工程款、欠借款的半拉子项目。    

    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规划生产电源管理芯片、微机电系统芯片等,一期拟投资25亿元,但项目实际到资额仅为2.5亿元,后续由于股东情况变更,目前这部分投资对应的股权由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下属平台接手。    

    “被股东”的政府平台也不希望项目烂尾,千方百计寻找投资方,但出于资金需求量大,叠加知识产权、技术转让等环节多方合作的复杂性,以及出于南京德科码项目遗留问题的顾虑,目前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人。    

    南京德科码的法定代表人李睿为一直以“寻觅投资人”为名难觅踪影,多次作为被执行人无视法院传票逾期未到庭,目前已经被限制高消费及限制出境。    


    ▲ 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京德科码项目厂区内外杂草丛生,记者从铁围栏向内看去,厂房还是未完工的毛坯状态 潘晔摄/本刊

    记者梳理发现,最近一年多来,半导体项目烂尾事件频频发生,仅其中规划投资达到百亿级别的大项目就有6个,涉及我国东南沿海、中部、西南、西北地区的5个省。    

    在四川成都高新区,格芯(成都)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格芯”)已停业,占地七八百亩的厂区用长达几公里的绿色钢丝网围着,除了入口处有一名保安值守外,厂内空无一人。    该公司2017年由美国芯片代工企业格罗方德和成都市政府合作组建,规划投资90.53亿美元,当时被称为“格罗方德在全球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生产基地”。    

    在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规划占地面积约2000亩的陕西坤同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坤同”)陷入困境,核心高管尽数离职。    该公司2018年成立,原拟建设第6代柔性屏生产线。    

    在江苏淮安,当地曾经的重点项目德淮半导体有限公司迟迟未能开工。    该公司2016年成立时规划总投资450亿元,2018年对外宣布“德淮半导体项目一期正式投产”,2019年底开始有员工通过省长信箱、起诉等方式讨薪。    目前公司处于“半停工”状态,当地政府部门组建了相关工作组介入公司,推进相关盘活工作。    

    在贵州贵安新区,昔日的“明星企业”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芯通”)仍在破产清算。    2016年,贵州省政府瞄准了对产业生态要求极高的服务器处理器(CPU),投入数十亿元资金与美国高通公司合作组建华芯通。    3年后,华芯通在商业上难以为继,宣布关停。    

    在湖北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总投资高达1280亿元的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举步维艰,濒临破产。    2019年12月,该公司为首台高端光刻机进厂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如今,这台“全新尚未启用”的光刻机已被抵押给银行。    

    0元大股东巧玩空手套

    半导体产业前景诱人,引发各地投资建设热情高涨。    记者采访获悉,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投资基金等方式为上述停摆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有的投入数千万元的研发资金,有的花费数亿元购买技术授权,还有的在建设厂房、发放工资、购买技术授权等方面合计用去数十亿元。    

    一些本应主导投资的产业方大股东或“0”出资,或出资极少,或以收取巨额技术授权费等各种隐蔽的方式变相收回了出资。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如此巨额投入并未带来“卡脖子”难题的突破,一些只是重复的产能建设。    

    截至停摆,成都格芯的运营主体只是一座制造工艺为180纳米和130纳米的芯片代工厂。    这座工厂接收了美国格罗方德公司在新加坡工厂的技术和旧设备。    

    华芯通2016年投资服务器处理器时,我国在该领域已有国家部署的攻关项目,且已取得成果。    

    陕西坤同在2018年计划进入柔性屏领域,当时国产龙头企业京东方和维信诺已实现第6代柔性屏生产线量产。    

    项目停摆还带来人才损失。    这些大项目的技术团队少则百人、多则上千人,其中既有经验丰富的成熟人才,也有半导体及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    

    曾被停摆项目挖走员工的某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国半导体产业人才本就十分紧缺,很多被停摆项目挖走的人才经历两三年甚至更久的蹉跎,很难再跟上原有团队技术发展,成为产业的直接损失。    

    盘活困难重重

    产业信心打击大

    一位接手了其中一个停摆项目的招商干部表示,“我们千方百计地帮项目寻找投资人,陆陆续续在一年多时间里对接了十多家战略投资人、财务投资人,但资金需求量大,还需要平衡各方诉求、利益,很少有项目能谈得拢。    ”

    “被执行人名下无银行存款、车辆、房产等可供执行财产。    ”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法院就南京德科码项目的资产价值进行了评估,认为因被执行人未支付相应工程款,其在建厂房未完工,这部分几乎没有处置价值。    



    据法院反馈,南京德科码涉及劳动争议类案件共有54个,建设工程案件1个,其他服务类案件1个,涉案金额共计3500余万元。    

    记者采访这些停摆项目所在的地方政府获悉,尽管各地正在努力盘活停摆项目,尽可能降低损失,但这些项目大多涉及一系列复杂问题,而且剩余价值不高,处置难度很大。    

    “基本上没做其他工作了,主要精力就是做清算。    ”华芯通的一位内部人士说,项目的失败对整个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是一个打击。    

    政府轻率买单

    芯片虚火引担忧

    “贵州当时在大力发展大数据,需要一些标杆项目。    ”内部人士反思,贵州省与美国高通合作建设华芯通是“各取所需”。    

    华芯通办公楼外观十分气派,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以往还不时接待各类参观,但这里自始至终没有生产厂房,研发和运营则放在北京和上海。    

    “从产业基础、经济实力、人才资源等要素看,贵州做服务器处理器门槛较高。    ”一位内部人士说,项目难以为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单是受高通方面的影响,也和芯片的市场推广、投资回报率有关,跃进式贸然闯入的商业模式风险较大。    



    ▲ 华芯通办公楼外观十分气派,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在周边简陋的建筑中格外显眼 向定杰摄/本刊

    更有地方政府因为对产业缺少了解而成为冤大头。    

    “许多类似项目都要求政府零地价、代建厂房和大量奖补等。    我们认为该项目的要求不算苛刻,还能带动上下游产业,没想到产业方的资金、技术、团队都出了问题。    ”

    一位引入上述某停摆项目的地方政府负责人说,“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高端产业上视角存在局限,缺乏判断产业前景和团队实力的专业能力,容易成为冤大头。    ”

    由于我国半导体产业基础薄弱,在各地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的背景下,拥有技术优势的产业方成为稀缺资源。    一位政府招商人员告诉记者,有的产业方瞄准政府的资金、土地等资源,周旋于多地抬高价码;有的产业方包装得高大上,但实际上缺少核心技术、团队也不完整,如果一些地方政府轻率介入产业很容易被蒙蔽。    

    大项目的停摆,是否能让政府官员在产业投资方面变得冷静一些?记者询问一位地方招商项目投资公司的负责人,他说:“我所接触的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都很自信,总体上比以前小心一些了,但依旧不能称专业理性。    ”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芯片相关企业的数量在今年上半年增长迅速。    截至7月20日,我国共有芯片相关企业4.53万家,仅今年二季度就新注册企业0.46万家,同比增长207%,环比增长130%。    



    北京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晶介绍,半导体产业吸引了许多国内企业参与,在一些细分领域,甚至有近百家企业扎堆竞争。    尽管如此,这些企业的毛利率远低于国际水平,该领域的大部分高端市场也要依赖国际企业供应。    

    朱晶表示,从具体的项目上来看,继前些年大硅片领域出现大项目扎堆后,化合物半导体等领域又出现类似情况。    仅2020年上半年,国内就有接近20个地方签约或开工建设化合物半导体项目,合计规划投资超过600亿元。    并且,这些项目有八成落地在国内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普遍是些半导体产业基础薄弱、没有相关项目建设经验的地区,这些项目的可持续性再次引发业界担忧。    

    强化统筹布局

    攻坚“卡脖子”难题

    受访业界人士表示,半导体产业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许多成功项目的背后都有地方政府的身影,但半导体产业的专业性,也对地方政府的投资决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一些政府部门助力“中国芯”突破“卡脖子”难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在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在今年7月登陆科创板,其14纳米制程的芯片代工技术代表了中国大陆自主研发集成电路的最先进水平;长江存储在今年4月宣布研发成功128层QLC3D?NAND闪存芯片,以短短3年时间实现了从32层到64层再到128层的跨越;长鑫存储的动态随机存储芯片正处于产能爬升的阶段,搭载该芯片的国产内存条一上市就受到热捧。    另有寒武纪、华大九天、上海微电子、江丰电子等企业在芯片设计、设计工具、设备及材料等各个领域取得进展。    

    地方政府如何助力“中国芯”涅槃重生?

    多地政府官员表示,一是有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半导体大项目成长周期很长,从组建到盈利至少需要十年时间,这就需要地方政府不折腾、不争论,一届接着一届干,保证项目和产业发展的持续性。    

    二是具备了解产业规律、敢于科学谋划的专业干部队伍。    半导体产业专业性很强,一支专业化、敢担当的干部队伍能够在谋划产业的过程中,差异化选择细分投资领域,坚持市场化运作,向资本方、专家学者和领军企业借智借力,实现政府、专家、企业、市场各方的良性互动、稳健运行。    


    另外,半导体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国内的半导体项目大多由来自海内外的人才团队共同组建,在技术、供应链、市场等方面也离不开国际合作,投资项目的地方政府需要不断熟悉产业投资和企业经营的国际化规则,从法律等层面防范合规风险。    

    业界人士还建议国家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统筹布局,集中优势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重点支持当前已经迈过技术和量产难关的半导体项目做大做强。    

    芯片泡沫开始爆破,在股市上也已经开始反应,前期暴涨的芯片ETF已经跌幅超过25%。    

    泡沫吹起来的时候,肯定是有很多浑水摸鱼的。    等爆掉了,还是会剩下很多用心做企业搞技术的。    

    希望祖国科技越来越发达,人民越来越幸福。    

    a股没有短线买点,中长线处于空头行情,大家安心过节。    
    台积电的最大股东是谁?

    在2020《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台积电以346亿美元的营收排名全球第362位,净利润达到114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台积电净利润率高达33.1%,位居全球第一,比苹果、微软、伯克希尔、辉瑞等企业都要高。    

    可以说,无论是市占率、净利润率、市值,还是技术实力,台积电都是行业第一。    如今,台积电“断供”华为已经没有悬念,华为是台积电第二大客户,为台积电每年的营收贡献也很大,台积电自然不愿放弃,但是面对美国的出口管制,台积电也无可奈何。    

    台积电“断供”华为已成定局,其背后的最大股东浮出水面。    一方面,台积电也要用到美国的相关技术和设备,尤其是EUV光刻机,其中的重要零配件光源系统就来自美国。    此外,台积电的大部分股份被美国资本持有,这一方面或多或少都会有影响。    



    台积电的最大股东究竟是谁?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目前,台积电共有280亿股股份,其中260亿股已经上市。    据公开资料显示,台积电的个人股东持股比例不足8%,所以大部分都是由机构来持股。    

    截至2019年底,台积电的最大股东是花旗托管台积电存托专户,持股20.5%;第二大股东是台湾行政院发展基金,持股6.4%。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台积电最大股东并不是花旗银行,因为这种存托凭证ADR属于可转让证书,是可以公开交易的股票和债券。    



    所以,台积电的最大股东应该是台湾行政院,持股6.4%;金融机构持股近3%,个人股东持股不足8%,外国机构及外国人持股78%,这部分持股非常分散,其中大部分是美国的投资机构、基金,以及其他国家的基金,当然,美国资本还是占了很大比例。    

    ---------------------------------------------------------------------------

    日本和韩国的大型跨国企业,基本上也是这个情况。    没有欧美大财团参股的企业,是不可能把生意做到欧美市场的。    这是由欧美财团主导下的国际化,它们赚不到钱,是不可能让出自己家的市场给你的。    欧美对中国的封锁政策,只会越来越严格,不要有任何幻想。    
    a股今天早盘有短线买点,我买了短线半仓,这种跳空比较麻烦,能不能赚到钱,不好讲。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6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股市论谈 最新文章
低位割肉,高位抢筹重复的小散命运!
11月,我是亏货,还是赢家?
我的短线成功率在80%以上。。。
如何用易经预测股市!百分九十的人都不知道
股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股市小白个人记录
我想放弃上学,做一个职业炒股人,现在很迷
仅仅记录一下自己,有时间的朋友也坐下来可
开贴讲缠论
请在这轮牛市中总资金翻了超过十倍的同学分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31 23:58:02  更:2021-08-01 08:08:14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