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股市论谈 -> 调整结束,牛市继续 -> 正文阅读

[股市论谈]调整结束,牛市继续[第13页]

作者:巴菲厄姆小林奇
首页 上一页[12] 本页[13] 下一页[14] 尾页[3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跌的有点凶,热门板块全都沦陷了。    我对手里的票有信心,所以选择硬抗。    
    今天这种盘面很多人都扛不住了,我看很多大V都怂了。    决不在暴跌的时候卖股票,别人恐惧我贪婪,这话说起来容易,实际很难做到。    
    今天这种盘面很多人都扛不住了,我看很多大V都怂了。    决不在暴跌的时候卖股票,别人恐惧我贪婪,这话说起来容易,实际很难做到。    
    来啦来啦
    先聊聊宏观形势和大盘,给大家打打气。    

    近期市场回暖,人民币坚挺,说明人们对后市比较乐观。    中金说四季度的不确定性在逐渐消除,意思就是说川普基本已经凉了,世界秩序有望拨乱反正,重回正轨。    

    川普表面上是一个强人,他的雄心是想改变美国、改变世界、干掉中国,继续维持绝对的霸权,但是现在看来并没有达到目的,他只是一个搅局者,并没有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反而弄的一塌糊涂,美国人自己都受不了了。    有人说民主党更难对付,但是民主党毕竟有浓厚的普世传统,也更讲规矩,不会动不动就掀桌子,会在一个比较理性的框架内同中国竞争。    

    当然中国现在已经放弃幻想,这还得感谢川普,现在国内思想空前统一。    不管你是来硬的还是来软的,不管谁上台都不怕。    中国的特点是讲究道义制高点,后发制人,具有惊人的耐心,巴不得你切香肠,你切我也切,甚至希望你快点切,因为那样才能更早解决问题。    拖更不怕,过几年六七个航母编队往那一摆,谁还敢轻举妄动?有人如果拎不清形势,想浑水摸鱼,一定会死的很难看,比如印度。    

    也就是说,当今世界没有任何力量能让中国的财富毁灭。    房市和股市大崩盘,老百姓的财富被洗劫一空,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    

    有人说你扯这些干嘛,跟炒股有什么关系?我认为有关系,大大的有关系。    有恒产才能有恒心,看清了大形势,才有信心长期持有人民币资产,才会相信芯片产业一定会有大发展,新能源一定会引领世界,茅台酒会越来越供不应求。    国运上升,就会有一大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那么你长期持有这些企业的股权,就能分享成长、分享财富。    

    大格局才能赚大钱。    
    关于板块和个股:

    1、疫苗

    还会不会有行情,我现在不太敢确定了,这个事已经政治化,很多事情搞不清楚。    如果不考虑新冠的短期因素,有些比较优秀的公司,比如智飞和康泰,是有长期投资价值的。    

    2、风电和光伏

    原来我比较看好风电,但是光伏表现的太好了,隆基成了大明星。    

    3、游戏传媒

    早都不关注了。    

    4、新能源汽车

    我去年重点聊过,现在应该看的更清楚了吧,这确实是一个战略性方向,是一个颠覆性的行业机会。    国家的意图是要打造一个世界级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前途无量。    最看好的还是宁德时代,很多人看好比亚迪,我怎么觉得被特斯拉越拉越远了,国内整车企业有点让人不放心,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好的弯道超车的机会,这要是还搞不好,那就太说不去了。    但斌重仓特斯拉,真是赚到了。    

    5、喝酒吃药不用说了吧,已经说的太多了。    调味品也不错,从技术看正在波段底部。    

    6、创业板50

    如果说上证50代表了传统蓝筹,那么创50就代表了新兴行业的蓝筹,50个成分股质量极高,我认为这个指数极具长期投资价值。    
    大家多看看林园和但斌的东西,他们都是久经考验,是有真本事的,从理念到选股都值得我们学习。    老林一根筋,这些年只搞医药,重仓片仔癀,看片仔癀的流通股东,他旗下好几个基金赫然在列,今年赚到手软。    但斌的思路比较开放,从茅台到腾讯,从新东方到特斯拉,全球配置。    
    英科医疗又涨回来了,似乎可以说明三季度的业绩很不错。    今年全年大概七八十亿,明年有人已经看到两百亿,有点夸张,但是欧美这个样子,迟迟控制不住,疫苗也不是短期就能解决问题,明年需求应该还是有保证的。    现在市值三百多亿,上个月最低砸到两百多亿,就算是周期股,这个估值也低的有点离谱吧。    这个事怎么看?如果说市场永远是对的,市场总是理性的,是不是不太好解释?
    再聊聊新能源汽车。    

    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关系,就相当于智能手机和传统手机的关系,都是行业的颠覆性变化,堪称一场革命。    电动汽车的市场容量深不可测,这么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这么确定的投资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去寻找哪些公司会成为赢家,赶紧上车,共同分享巨大的行业成长红利。    

    美国的传统汽车搞不过德国和日本,但是特斯拉横空出世,开始苹果式的逆袭,中国传统汽车全面落后于欧美日,想借着电动汽车弯道超车,同时还可以减少石油的依赖,所以中美两大国是最积极的,是造车新势力的代表。    德国和日本传统汽车搞的好,反而转型慢了,也没出现什么新势力,但是丰田大众奔驰宝马这些大公司实力强劲,技术积累深厚,转型顺利的话不可小视。    将来新能源汽车的世界格局就是中美德日四国演义,因为市场够大,应该都活的很好。    

    近几个月新能源汽车涨的很猛,很多人又开始恐高了。    但是如果眼光长远一点,格局大一点,就会看到现在只是开始,远不是结束。    

    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以后汽车就相当于一个智能终端,完全自动化,人被彻底解放。    

    科技的力量真是太强大了。    
    华为不造车,但要给你当司机。    

    秘密研发6年、团队规模超过2000人!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终于亮出了王牌。    

    名为ADS的“高阶”自动驾驶方案即将在2022年Q1登上量产车,可让消费者在“自家车库”到“公司车库”之间,全部实现自动驾驶。    

    你没看错,就是日常通勤的驾驶任务全部交给汽车来做——这就是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功能。    

    如果能够实现量产,ADS将直接碾压现存所有L2和期货L3级系统,是典型的“高维打低维”做法。    不得不说,华为出手确实很有分量。    

    刚刚过去的北京车展上,ADS方案以PPT的形式进行了简单展示,但具体包括哪些功能、驾驶责任如何划分、背后拥有怎样的技术细节等关键问题都没有披露。    
    我来聊聊zy边界问题,尽量客观中立,这个问题两国都带着情绪,很少看到客观的评论。    不知道这个帖子能不能存活。    

    先谈谈历史背景:

    1、先说东段。    xz高原和阿萨姆平原之间是喜马拉雅山的南坡,短距离内有巨大落差,峡谷纵横,丛林密布,降水量极大,夏天像热带雨林,冬天则大雪封山,环境恶劣,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只有少量原始部落在这里生活。    很多年一直是xz和印度之间的缓冲地带,两边都没有实质占领和管理这个地方。    英国人来了后就不一样了,英国人想消除模糊地带,确定一条明确的边界线,最后他们做到了,这就是著名的mkmh线,走向基本是沿着喜马拉雅山的分水岭。    

    1913年的xml会议和m线的问题非常复杂,充满了阴谋和欺骗。    结果就是英国人一通操作,搞出一个条约,xz政府正式签字,北洋政府全权代表“草签”。    从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再到新中国,中国的立场一直是说这个条约是非法与无效的,理由一是xz只是地方政府,没有签约的权力,二是中央代表的草签不是正式签字,不具有法律效力。    印度则争辩说当时的xz是有独立的外交权的,而且北京政府也签了字,是有法律效力的,所以指责中国耍赖。    

    我们平心静气的说,这个事如果交给一个完全中立、不带倾向的第三方法庭来判决,那一定是印度胜诉。    

    但是中国是不能承认的,除了作为谈判的筹码,这里的要害是xz的地位问题,如果条约有效,那就相当于承认xz的独立地位,这才是最要命的,所以打死不能承认。    13dl从另一个角度也说过这个问题,他是说给印度听的,他说要是否认xml条约的有效,那不是同时否认了当时xz的dl地位吗?

    不过有两个地方需要特别说明,一个是西边的达旺,那是六世dl的出生地,有一个很大的寺庙,明确受xz政府管辖,划给印度是没道理的(这可以看出当时的xz政府有多糊涂),英国人后期曾经说过这个地方也许要重新谈判。    印度独立后立场僵硬,断然不容谈判。    还有一个是东边的瓦弄,1910年清朝曾经派军队入藏,有一部就到了瓦弄,还立了一块碑。    

    2、再说西段。    跟东段不同,西段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条约,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线。    这里是一片荒凉的高原,无人居住,是真正的不毛之地。    喀什地方官员李源鈵于1894年曾经到这一地区勘察,在喀喇昆仑山口和空喀山口立了界碑,这可以说明当时中国政府的态度,中国现在的主张仍然没有超出这个范围。    英国人对这一地区进行过多次勘察,内部提出过好几条建议性的边界线,只有一条在1899年向清政府正式提交,叫马继业线,但是清政府没有答复,这条线是把阿克塞钦一分为二,大部分划给中国,小部分划给印度。    这些线里最激进的就是约翰逊线,一直划到昆仑山,把阿克塞钦全部划给印度,印度独立后就说这是正式的边界线。    

    虽然两边有各自的立场,但都没有实际管辖,连人都没有,更不用说军队了,这里实际上也是一个模糊地带。    公平的说,中国的主张更有力,比如xj牧民时不时到这里放牧,有一条古时的商路,立过界碑,等等。    但是因为边界并不明确,细节上就很复杂,比如英国人定期到羌臣摩河谷打猎,是不是具有一定的国际法上的管辖时效?

    当然最重要的是,新中国刚一成立,解放军就推进到了这一地区,建了哨所,实际管起来了,并在1954年修了一条公路。    印度对解放军的动作一无所知,直到公路通车,才知道中国人来了。    

    既然帖子没删,那就继续聊。    

    3、边界争端是1959年正式引爆的,在那之前双方遮遮掩掩,一直没有提上正式日程。    到了1959年xz出事,dl跑到印度,两国关系急转直下,边界问题也随之引爆,双方的分歧终于公开了。    

    中国是不承认m线的,但是有证据表明,中国政府当时事实上打算接受m线的基本走向,个别地方也许要微调(比如达旺),当然表面上m线是非法的,要换个说法,用新条约代替。    西段以当时实际管辖为准,中国提出一个说法,说是存在一条1959年7月的实控线。    虽然两边立场不同,我说藏南是我的,你说阿克塞钦是你的,这都没有问题,有分歧不要紧,大家坐下来谈。    谈的时候双方维持实控线不动,不要试图单方面改变现状。    

    印度的立场非常强硬,意思是不存在分歧,边界已经明确确定了,东段就是m线,西段就是约翰逊线。    并且引经据典,说是这些边界都存在上千年了,符合两个民族漫长历史中的习惯界线,又有近代的条约,所以都是印度神圣的领土,既然领土是神圣的,怎么能容许谈判呢?而且不承认中国提出的1959年7月份的实控线,印度说这是中国单方面的想象中的一条线,实际并不存在这样一条线,西段有一千多公里长,零星的几个哨所怎么能确定一条精确的线呢?(这一点其实印度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大家现在可能无法想象,当时的尼赫鲁政府就是这么牛气,这么霸道,对中国完全是居高临下的姿态。    东段还可以理解,毕竟有个条约在那,但是西段的的确确没有明确的界线,约翰逊线只是个别人单方面的一种主张,怎么能瞪眼睛硬说这就是正式的边界呢?

    (中国政府奉行的是现实主义,特别尊重实际控制。    据说当时中情局有一个秘密报告,也说中国提出的实控线是一条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不错的边界线。    )

    有分歧不要紧,大家坐下来好好谈嘛,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什么都可以谈。    可是印度连分歧都不承认,既然没有分歧,那就没什么好谈的。    印度的意思实际上是说我说边界在哪里就是哪里,而且不能谈判只能接受,这种僵硬的态度很罕见。    不谈也行,不承认实控线也行,问题是印度连现状都不想遵守,命令军队突破中国说的实控线,建立固定的哨所,实际是用武力单方面改变现状,这就是当时有名的“前进政策”。    

    这就太过分了,口头上怎么说都行,付诸实际行动就不一样了,性质就变了。    还有更过分的,印度坚持说m线是合法的,但是又说有的地方画的不好,不符合分水岭的原则,于是跑到线的北边找分水岭,说北边这条线比较合理!这样就出现了一种很搞笑的局面,本来中国说m线是非法的无效的,但事实上却严格遵守这条线;本来印度说m线是合法有效的,实际上却并不遵守,越线向北推进。    比如印军第七旅奉命到克节朗河建立哨所,军官们从地图上看到那个地方确定无疑是在m线的北边,于是向上级提出质疑,上级答复说不要管什么m线不m线,把那个地方占了就对了。    

    说到这里已经很清楚了吧,实际上当时印度把中国逼到墙角了,中国已经没有回旋余地,要么接受印度对现状的改变,要么只能打回去。    

    那么中国打完了为什么又退回来了呢?那是因为中国的目的本来就是制止印度的蚕食,逼印度回到谈判桌,并不想单方面改变现状,不想用武力单方面贯彻自己的领土主张。    











    4、在1950年代,印度是不结盟运动和第三世界的领袖,代表着美苏之外的第三势力,国际威望很高,尼赫鲁受到普遍的尊敬。    尼赫鲁是律师出身,思维敏捷,擅长辩论,或者说擅长诡辩。    对当时两国的争端,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印度是有理的一方,zg被看成是好战的、扩张成性的、不知妥协的一方,特别是西方国家,一边倒的支持印度。    倒是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看了双方公布的资料,看出一些东西。    

    苏联的态度很微妙,当时中苏关系已经有了不好的苗头。    赫鲁晓夫根本不听北京的解释,他说那么荒凉的地方,多一块少一块有什么关系呢。    这话很不负责任,他为什么不问是非,为什么要这么说?那是因为中苏也有边界问题。    果不其然,1964年中苏第一次边界谈判,刚一开始就谈崩了。    黑龙江是两国的界河,国际惯例都是以中心航道为界,苏联说不对,边界是在江的南岸,整条江包括江中的岛屿全是苏联的!而且不能谈判,这就是正式边界。    苏联的态度几乎就是印度的翻版,而且更霸道,更不讲理。    区别是苏联手拿大棒,印度手里拿的却是烧火棍。    

    62年那场仗的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谁也没想到印度那么不经打,简直是一触即溃。    阿萨姆民众开始逃亡,新德里一片混乱,美国大使说“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见识公众士气的瓦解”。    瓦弄失陷后,第四军军长吓坏了,还在逃跑的路上就给内阁发电报,请求内阁赶紧向美国求援。    尼赫鲁给肯尼迪写了一封亲笔信,请求美国出动空军直接同解放军作战,可是还没等美国答复,中国就单方面宣布停火,战争结束了。    尼赫鲁写信的事后来被记者捅了出来,舆论一片哗然,印度的大国形象、尼赫鲁的光辉形象瞬间崩塌。    

    英国有个驻印度的记者,当时也认为是zg侵略了印度。    后来他回到英国,研究英国和印度的一些资料,才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中国才是有理的一方,尼赫鲁把水搅浑了。    70年他写了一本书,详细说明了中印争端的来龙去脉和是非曲直。    这本书在英语国家影响很大,基辛格第一时间读了这本书,马上推荐给尼克松,他后来跟周总理说到这个事,他说看了这本书才发现中国是讲理的,是可以的打交道的。    这个事可以说明当时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是多么的深,不过日久见人心,后来很多国家慢慢的摸透了中国政府的脾气。    

    仗打完了,中国的目的只达到了一半,印度的前进政策停止了,但是仍然拒绝谈判,尼赫鲁去世后立场更加僵硬。    1978年d公跟印度人谈话,说只能互相让步,东边我让一点,西边你让一点。    1987年,印度任命了一个强硬好战的陆军参谋长,在东段大举增兵,越线占领桑多洛河谷(紧挨着克节朗河),中国反应强烈,战争一触即发,d公跟美国人说“要教训一下印度”,据说印度好几次在最后一分钟才撤销了进攻的命令。    那时美苏都不支持印度,中国军事力量也正在低谷期,最后终于没打起来。    
    最后一篇被删了
    卖掉了最后的一点长春高新。    正常调整不是这样的,从走势看,这家公司有麻烦了

    林园独家回应:我们并未减持这只中药龙头,只是对基金规模做了调整而已


    “三季度,我们没有减持这只中药龙头。    只是因为我们将一些规模较大的基金做了拆分。    实际上我们并未减持。    ”10月24日,根据市场报道的,林园投资29号私募基金退出了某中药龙头前十大流通股东席位的消息,《红周刊》第一时间联系到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先生,林园也向《红周刊》记者做了独家回应。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不说明任何问题,我们的很多基金没有出现在前十大流通股东席位中,但仓位总和是很高的。    以前十大流通股的数量做猜测的是穷人思维”,林园补充说。    

    林园投资旗下的基金并未减仓这只中药龙头,只是将一些十几至二十亿元规模的基金进行了分拆,所以退出了前十大流通股的席位。    “我们将一些基金进行了一拆四或一拆五,虽然财报显示有些产品不再位列前十大流通股东,但实际的份额并没有发生变化。    ”
首页 上一页[12] 本页[13] 下一页[14] 尾页[3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股市论谈 最新文章
低位割肉,高位抢筹重复的小散命运!
11月,我是亏货,还是赢家?
我的短线成功率在80%以上。。。
如何用易经预测股市!百分九十的人都不知道
股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股市小白个人记录
我想放弃上学,做一个职业炒股人,现在很迷
仅仅记录一下自己,有时间的朋友也坐下来可
开贴讲缠论
请在这轮牛市中总资金翻了超过十倍的同学分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8-01 16:42:06  更:2021-08-01 18:33:29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