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
天天财汇 -> 股市论谈 -> 180万满仓实盘 -> 正文阅读 |
|
[股市论谈]180万满仓实盘[第7页] |
作者:又见小包子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7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自由嘿嘿 2017-05-28 10:20:29 由炒流动性变成炒确定性;再由炒确定性到炒流动性;……周而复始,A股就这尿性! 刚刚看到上句,转发过了! ----------------------------- 这个周而复始是始终存在的,不过周期和峰值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规律。 历史不断重复,不过不是简单重复。 想靠择时或者趋势去吃肉,历史证明除了少数运气爆棚的人,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说到这里,再次强烈推荐《漫步华尔街》这本必读书。 A股市场各种情况,在华尔街历史上都能看到。 证券市场数百年历史,不知有多少聪明才智超群的天才试图发现其可供操作的规律,最后都折戟沉沙。 还是那句话,人贵有自知之明。 在错误的方向上下功夫,只能南辕北辙离题万里。 |
明天开始出去度假一个月,期间除了打新不会关注市场(其实现在也是一样的状态啊)。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立刻一头扎进去,要先从大的方向考虑下。 大的方向没有问题,然后才是深入,在一厘米的宽度内深入到一公里的深度。 那么如何确定这个大方向呢?人云亦云随大流吗?确定方向问题,其实人类一直在做这个工作,这就是“方法论”!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他的观点是,先观察,再实验,再归纳,最终得以对新的事实做出预言和解释。 从这个时期,在科学认识的道路上,西方已经超过了东方。 我们的春秋时期,虽然百家争鸣,却没建立一个科学的认知态度。 诡辩术大行其道。 二十世纪,西方科学大发展时期,开始正式对方法论进行研究。 这个时期,提出三个问题。 一,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可证实的东西,无法证实的东西不是科学。 二,科学方法必须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 无论你用数理逻辑还是其他什么,论证过程必须是科学的。 三,科学的统一。 一切自然科学,应该有一个共同的规范,大家在这样一个规范下进行交流。 这三条,基本奠定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 不过还是不够完善。 再之后,是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在波普尔看来,科学不是可证实的东西,而是可证实为错的东西,可证伪的东西,可谬的东西。 可错的意思也是可检验的意思。 科学家们总是在找反例来批驳自己,而伪科学家们老是在找正面的例证试图证实自己。 所以这是科学家和伪科学家的一个区别。 进入现代,那可就更复杂了。 决定论认为一切事情都是有因果的。 量子力学的出现,让决定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关于方法论,就到此为止吧。 再进一步,已经超出了我的理解范畴。 对于我来说,近代科学方法论就足够了,已经足够让我在方向的选择上有所依据。 写这些东西,看起来和投资无关。 认为无关,诸君就一笑了之吧。 认为有关,能思考个那么几分钟,我辛苦打字也就值了。 :-) |
@自由嘿嘿 2017-05-28 17:13:00 激素上升原因开始话多 先说我看第一本经济类的书,记得是初中2年级,在图书馆借武侠小说看的无聊时 无意中借了本红色资本哈默的传记,这本书对我这个当时经济小白来说, 有颠覆性,启蒙性,关键性是作用哈哈!看后第一次我就建议我那个股迷爸 马上去外面找旧房子买,等拆迁哈哈! 股迷爸不听我的,人小没权威性啊!后来不了了之啊! ----------------------------- 这个太牛了。 。 。 初中啊,就这么有经济头脑。 对比下,我那时就是傻子。 |
@自由嘿嘿 ==================================== 那么小就有投资的理念,而且天生知道追求确定性。 实在实在太令人惊叹。 所以,你要不富,才是太奇怪的事情。 我是08年后,通过读《穷爸爸富爸爸》,才有了一些最基本的投资理念,然后慢慢完善中。 我是标准后知后觉的人,醒悟的实在是太晚太晚。 不过醒悟的再晚,也总好过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挣扎。 |
@自由嘿嘿 2017-05-28 17:36:01 话说现在我最大的感受是普通人发财的路越来越窄! 靠普通工资就是混吃等死啊! 满眼都是资产泡沫,到处都是坑! 这种时候大家为了发财都是走邪路,骗子满地都是啊! ----------------------------- 这个很有同感。 所以最近不是很流行“阶层固化”的概念嘛,想通过努力上一个阶层,是越来越难。 之前上个大学,就简单上个阶层。 现在呢?就算你清华北大毕业,工资才有多少?你结婚吗?买房吗?一旦买房,就是把自己牢牢绑死,每月的还贷就压力山大。 哪儿来的闲心去想投资的事情。 然后晃晃悠悠,一辈子也就过去了。 创业?其实创业失败的人,远比创业成功的人数多的多。 留学移民?以我所见,移民欧美澳的普通人,那生活压根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可以说一样苦哈哈一辈子。 以我的眼光,10年前觉得遍地黄金,到处都是赚钱机会。 今天,真的看不到太多。 |
前面有朋友说现在一样机会很多,只是我是看后视镜开车,才会觉得现在机会少。 这个说法我是真不能同意。 前些年年证券市场里我能很简单的看到可转债、债券还有银行股等等的巨大投资机会,确定性是非常非常高的。 现在呢?除了持银行股打新,我是看不到其他确定性比较高的机会。 还有前些年的房产市场,我虽然看不到能涨多少,不过我知道不会跌多少,上涨空间还是有的,房价当时相对合理不算离谱。 我最后的房产投资是11年,买了5套,现在上涨3到4倍,远远超过我当时的预期。 现在的房产呢?我虽然不会卖,不过也真不敢买,上涨空间完全看不到。 即使前些年你什么都看不懂,就买相对可靠的信托,10%的收益到处都是。 现在呢? 也许我还会发现新的机会,也许真的就没机会了,至少没有暴利的机会。 |
嘿嘿兄弟,如果你以后发现比较确定的投资机会,万望一起交流啊。 有时候敝帚自珍藏着掖着,最后也就真成破扫帚了。 大多数投资机会,容量还是够的,公开交流无碍。 只有少数投资机会,是那种容量非常有限,不能分享的东西。 更何况,天涯论坛现状反而非常安全,混迹这里的人大多数会对“确定性”这个东西嗤之以鼻,觉得自己天生就是赌神。 哈哈 |
度假马上要结束了,已买27日返程机票。 其实想想在家状态和度假并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就是心情吧。 在外面会更放松更无可事事。 即使在外面,打新还是不能忘的,最近运气不错。 今年已经11签了。 至于股市还有市值,应该新高了,大致应该230多万吧。 完全没关心,反正多关心也不会给我带来更多收益。 有时间精力,关注些别的事情更好。 说实话,还有什么比这种躺着赚钱的感觉更美好呢? |
@把握打底搏击长空 2017-06-24 15:33:56 一签都中不到,楼主究竟是几点打新,有固定时间吗 ----------------------------- 这种问题... 仔细想想就能得出结论,任何时间打新,中签概率都几乎是一样的 |
接触过一些富人,总觉得他们并不开心,时刻处在一个忧虑的状态中,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 而我辈穷人,相对富人可就是典型的穷开心。 富人在度假圣地买豪宅买游艇,却几乎没有时间享受,即使抽时间去了豪宅开着游艇出海,还得不时接打电话指点江山。 无数个电话中,总有那么一个不是很尽如人意,立刻人就萎靡了,开始唉声叹气。 我记得是马云还是谁来着,说如果再来一次,绝不选择现在的生活。 财富这个东西,差不多就行了,追求财富太过,陷入拜金泥潭,到最后忘了初心是什么。 我的财富观,就是追求相对的自由,可以相对保持人格独立,思想独立。 不为五斗米折腰做孙子。 至于多少财富可以实现这个“相对自由”,那就因人而异了。 |
17年上半年又是波澜不兴的结束了。 恰逢周末,我又出外一个月,对市值多少概念不够精确。 也就未能免俗的计算了一番。 目前净资产241.77,上半年盈利35万,收益率17%。 在没有达到期望值的情况下,也就不会买卖,统计收益率其实是非常没有意义的事情。 另外,在没有大额融资的情况下,波动本身不是风险,风险是永久损失。 下半年展望: 当然还是天知道地晓得,反正我是不知道。 那有什么是知道的呢?从现状来看,打新的黄金期应该结束了。 这个黄金期是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收益极高,大致有25%的样子。 下半年或许年化收益会降到10%以下。 打新这块收益降低,真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不过呢,能有接近10%的年化额外收益,仍然是一件非常非常爽的事情,怎么也还能算白银期。 现在持仓还是兴业银行+平安银行,之前的中行换兴业,终于有了额外收益,大致在3%左右吧。 下半年希望有很好的换股机会。 |
老婆曾经问我,这辈子做过什么特成功特得意的事情? 我想呀想呀,惭愧极了,搜肠刮肚把整个人生过了一遍,还真没有一件拿锝出手特成功的事情。 你要玩嘴皮子,说什么娶到你啊或者活着就是成功或者。 。 。 那是另一码事。 有什么事情我下得功夫比较多,能超越平均水平呢?我想应该是编程、围棋、篮球,还有读书(主要是历史、诗词歌赋,其他就五花八门了)。 下得功夫最多的这几样事情,居然也没有什么能拿出手可说的事情。 编程是职业水平,应该比绝大多数从业人员要好。 围棋大致比地方强豪略差一点的水平。 读书吧,读的足够多,看了就忘,很多也就留个印象。 编程吧,个人的力量越来越微不足道,现在能说真正的高精尖技术,都不是一个人能做出来的。 看看alphogo,那都是一个团队在做,而且最重要的是数学,数学建模后编程实现那是简单至极。 从小开始学的编程,和英语一样,都是个简单工具而已。 出去散步,路过围棋培训学校,驻足良久,特想免费带几个学生。 我早就知道成为强手所需要的必然路径,虽然自己懒得那么做吧。 去博物馆,看见大学老师在做义务讲解员,也很想报名做个志愿者。 审视自己,确实就是一个社会寄生虫。 一辈子也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至少是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投资和赚钱这事,其实本质不就是为了改善生活、解放自己,可以随个人喜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嘛。 所以呢,不用下太大功夫,不然很容易舍本逐末,偏离最初的目的越来越远。 上面这些想法,是做为一个“人”一定会有的,这是人类基因决定。 也就是马斯洛层次理论的第四层和第五层。 偶然想到这些,随手写下来。 说不定转过身就忘了,嘿嘿。 |
geoself朋友说得很好,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因果关系不能倒置。 我确实比较无聊,这一点没错。 上面朋友可能是觉得我的收益太普通,市值波动不够大。 我也懒得打字说明了,之前应该谈过这方面我的理解。 “欲速则不达”,投资终究是个长跑,没到终点,一切还都是未知数。 |
人类天生有一个自我合理化心态,这种心态会不停告诉你,你目前的想法和选择是最好的。 遇到事情,这种心态就会立刻启动,收集一切线索去证明比自己成功的人都是因为一些客观因素而侥幸成功,自己要是有同样的客观条件,只会比他们更好。 所以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喜欢嘲笑学习好的学生是书呆子,在单位上班喜欢背后说某人只会拍马屁所以才升职。 这种合理化保护心态保护机制是基因里带来的,人人多少都有,很正常。 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稳定,减少自杀率。 同时也有些人克服或者说抑制了这种机制,变成了成功者。 还有一种经典的穷人思维,认为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一定是“充分条件”。 意思就是只要你采取了这个方法,,就一定会成功。 如果发现有用了这个方法却失败的例子,或者发现有用其他方法成功的案例,就得意洋洋的认为自己才是更厉害更高明的那个。 这种思维,归根结底,其本质还是因为不拥有理性思维,不会用概率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我看到大多数股民都激情洋溢,要么兴高采烈骄傲一时,要么低沉压抑什么“没有长夜痛哭的经历不足以谈炒股”。 感性思维在恋爱、文学、艺术等领域绝对是最重要的,在投资领域,应该是多余的。 尽量用最理性的方式来思考投资或者投机,确实也并不能保证最终一定成功。 不过增大成功的概率,那是一定的。 而纯粹靠感性来投资投机,也有成功的,那个概率就相当相当小了。 今天我的新股有可能开板,早早坐在电脑前,闲来无事,那就写几行东西回答下上面某位朋友的质疑吧。 |
离大肉签华大基因只差十几个号,可惜了。 唉! 今日收盘净资产246.46,年盈39.66(19%)。 除了没中大肉签,其他都还不错。 现在持仓几乎不变,还是兴业+平安。 |
没有嘿嘿同学那么好的运气,希望本周两个大盘股能中一个,小骨头也好过没有。 年初从中行换到兴业,当时换的时机不算很好。 不过计算了一番,现在换回去会多3万多股中行,也就是多盈利10多万或者说5%。 再等等,虽然佣金万二不算高,还是尽量减少换股的交易成本摩擦为好。 现在是越发不喜欢那种大牛市了,提心吊胆没准什么时候就进入暴跌模式。 就算一下子达到卖出目标价,拿着现金也很为难,不知道投向何方。 市场稳定就耐心打新加拿分红,市场波动大就会给你换股的机会。 |
中小创即使再腰斩一次,仍然是天价啊。 看K线觉得是低位,看估值仍然不可思议。 所谓成长一旦被证伪,给多少倍市盈率呢?又给多少倍市净率呢?没有成长性的企业,市净率超过1.5就是博傻。 最近新高复新高,难道开始估值回归了吗?先和国际接轨再说吧。 今日收盘259.7万。 希望周五能中秦皇岛港! |
@geoself ,恭喜恭喜,运气相当不错啊。 港股没有打新福利,而且红利税太高,比A股低20%到30%都算是合理的。 B股一直是洼地,有耐心的话分散一些资金进去,谨慎选择行业,最终肯定有收益,只是不知道这个收益何时能兑现。 我是先做的地产,后做的银行,自己随便找了个逻辑。 4元多买的金融街,6元多买的万科。 现在还是持有兴业+平安银行,现价翻番之前基本都是安全的,万一还能向上,那就进入泡沫阶段了,也是最难的阶段。 目前就非常简单了,持有+打新,耐心等待双击。 |
@自由嘿嘿 @geoself 两位其实都有些小激动,要淡定啊。 最近门票行情不错,每天我都挺开心的看看市值。 可是仔细一想,不对,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既然不卖出,把情绪搞那么上下起伏是很危险的事情。 对于我的持仓来说,大致还得现价翻倍才会考虑卖出,这么说离目标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中间过程肯定不会一帆风顺,我还是别瞎开心了。 而且,我现在8个账户,最近这么一涨,打新市值又冗余太多了,还得继续找账户,这可是件麻烦事。 相对市值上升来说,中新股更让我高兴。 卖出新股后总是会立刻再买入,这样持有的股份越来越多,未来总会把这块收益兑现给我。 历史可以借鉴,不过不会简单重复。 也许后面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大牛市,也许现在就是一个顶部,这根本无从预测。 波动本身,既不是风险,也不是收益。 很多人就是不理解这个道理,试图驾驭波动,最后却反而被波动所驾驭。 巴菲特所说的“不要亏损”“不要亏损”“不要亏损”,意义绝不是大多数人所理解的止损。 本帖标题,最重要的就是“满仓”不动。 我几乎没见过靠不断短线进出赚了大钱的,我所见能赚几倍利润的全都是长年满仓不动。 我从很多方面去理解股市,最后的答案都是一个:满仓不动,是概率上的最优解。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公司要稳定,不要破产”! 两位,最后再强调一次:波动本身,既不是风险,也不是收益。 一定要淡定啊。 |
又是周末,最近市值增长还是比较快的,很不习惯。 8个账户眼看又不够用了。 今日收盘267.47,年盈61.03(29.5%)。 新股7月还未开胡,比较遗憾。 |
市值这点儿波动,真的只是账面好看,其实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好处。 唯一的实质性好处可能就是打新市值增加,或许能多中那么一两签吧。 波动不是风险,也不是收益。 真正的风险是永久损失的可能,至于“股灾”那种群体性恐慌其实根本不算事,除非你加了比较大的杠杆。 奉劝在我帖子里有杠杆的朋友,算算手上的个股跌到什么价格会爆仓。 那个爆仓的价格是真的不可能到达吗? 除了杠杆爆仓,还有什么是真正永久损失的风险呢? 我列举一下我能想到的真正风险: 1. 退市。 别以历史经验来简单判断未来,之前A股很少退市不意味着未来仍然如此。 之前满仓数支ST股爆赚,未必未来不会爆赔。 2.沦为仙股。 新股这个发行速度,不可能不影响股市生态。 业绩乏善可陈或者历史有较大污点的个股,很有可能会接轨美股港股,股价掉到极低,长期每日几乎无成交。 3.行业覆灭。 很多行业终将不复存在。 想想柯达,从鼎盛下来到消亡也没几年。 4.频繁交易,乃至频繁割肉止损,高买低卖。 这个简直就是韭菜中的韭菜,不被市场消灭就太奇怪了。 等等等等吧。 这些才是真正永久损失的风险。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先考虑风险,再考虑收益。 减少了风险敞口,利润自然会有。 至于利润能有多大,那是另一码事了。 历史可以借鉴,却绝不会简单重复。 国内证券市场历史很短,前20多年所谓经验很有可能现在就是毒药。 小心谨慎,不是说有风吹草动就空仓或者止损。 祝朋友们好运! |
一周结束,净值269万 运气不错,中签绿茵生态,年内第12签。 |
散户是不能被教育的,只能被消灭的。 成熟市场的散户都消失了,去哪儿了?其实都是被消灭了,一茬茬的灭。 最后只剩下专业机构尔虞我诈。 想让散户管住手不交易是非常非常难的事情。 而且越是老股民,越是危险。 长期泡在A股,自以为对市场已经了然于胸。 孰不知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老经验总有一天会失效。 A股市场终将会成熟的,希望我在那时还活着。 |
@geoself 2017-07-22 19:24:45 好公司,好价格,长期持股,分红再投资,这是我目前能够领悟到的投资理念。 ----------------------------- 其他好说,好公司最难判断,现在好不代表未来一样好啊。 |
再补充下,在证券市场大多数人最终一定亏损,这是铁律!!! 所以最终我自己也大概率会在亏损的人里面。 唯一能做的就是谨慎再谨慎,小心再小心。 我始终满仓几乎不交易,其实也是谨慎的一种态度。 交易就有可能犯错,不交易就是尽量减少自己犯错的概率。 大多数人,从小到大都没有任何过人之处,唯独在股市却能自信满满的天天交易。 为什么大多数人喜欢频繁交易做短线?就是因为再愚蠢的人短线也不会次次都错,总会对上那么几次,然后习惯性忽视概率,认为自己是短线圣手天下无敌。 这就是所谓“迷之自信”也。 我不认为自己能择时,也不能逃顶猜底,自然也不能仓位控制。 我也不认为自己能凭公开信息找出那种真正的好公司。 我能做的,就是尽量选择最大的确定性。 剩下的,就只能交给运气了。 |
@geoself @自由嘿嘿 二位说得真好,必须得点赞。 指望国内工资还像前20年那样大幅增长,不是不可能,不过怎么说也是小概率事件了。 国人是太不把钱当钱。 10万美金,在澳美欧都是一笔巨款了。 北上深收入已经非常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了,所谓发达国家一般也就月薪4000美元的样子。 两口子都上班,家庭年收入10万美元就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个别职业会超出这个数字,不过家庭年收入20万美元是很难很难达到的。 而且,20年前就是4000美元这个数,现在还是,20年工资几乎没变化。 美国还好,物价比较低,欧澳日物价都太高了,所以美国人还是滋润,剥削着全世界来享受低物价。 反映到股市,就是总市值越来越大,现在总市值比07年那简直高太多了,虽然指数确实没涨。 这20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真是笑傲全球。 所以想靠资金推动来个07年那样的全面大牛市,难度还是太大了。 我是不相信未来有全面大牛市,所以自然不敢持有绩差股。 如果以07年为鉴,等待大牛市资金翻个几番,就太刻舟求剑了。 就目前这新股发行速度,最大的可能还是逐渐和成熟市场接轨。 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抓住06到07年的大牛市,不然资产会10倍于现在。 那时太幼稚毫无财商,真是没办法。 其实很多真正的大牛都在天涯出没过,可惜当时我没抓住重点,遗憾。 兄弟们可以看看这个帖子: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flag=1&idWriter=0&Key=0&idArticle=181517&strItem=stocks 这人现在赫赫有名,他的操作都是真实的,绝对不是吹嘘。 有意思的是,随便翻翻,就在里面看到了隔壁的“iamsiileboy”同学的回复,能这么早看到那篇帖子,真的是运气太好了,可惜他完全没领悟到帖子里的道理。 大牛的理念现在仍然不过时,现在看还是能给我很多启迪。 再次遗憾,当时错过。 |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7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股市论谈 最新文章 |
低位割肉,高位抢筹重复的小散命运! |
11月,我是亏货,还是赢家? |
我的短线成功率在80%以上。。。 |
如何用易经预测股市!百分九十的人都不知道 |
股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
股市小白个人记录 |
我想放弃上学,做一个职业炒股人,现在很迷 |
仅仅记录一下自己,有时间的朋友也坐下来可 |
开贴讲缠论 |
请在这轮牛市中总资金翻了超过十倍的同学分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