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股票书籍 -> 股票操作学 -> 香港股票市场介绍|香港股市历史 - 股票操作学 -> 正文阅读

[股票书籍]股票操作学  香港股票市场介绍|香港股市历史 - 股票操作学 [第2页]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6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股票操作学: 香港股票市场介绍|香港股市历史 - 股票操作学

   1986年3月27日港股收市后,香港、远东、金银及九龙四个交易所正式停业,由他们联合组成的联合交易所于4月2日开业,成为香港唯一的证券交易所。

  新的联合交易所成立,消除了四会时期彼此恶性竞争,造成上市公司素质参差及报价不统一的问题。同时运用电脑交易,取代过去公开叫价的传统买卖方式,使每一件交易都有完整可依赖的记录,买卖双方都可以查寻。香港政府的监管工作也比较方便有效。由于交易秩序公开化,增强了外国基金对香港股市良好的形象,使港股真正迈向国际化。

  1986年9月间,联交所加入“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此不但提高港股的国际地位,同时也加速吸取国外资金,使香港的亚太金融中心地位,更为巩固。在这段时间内,外国金融机构纷纷前往香港开展业务,香港的经济成长也很快,使港股进入第三波多头行情。

  第三波多头行情(1985~1987)

  港股于1985年结束长达近两年的探底的盘整(在W区域)于1985年初开始回升。这段多头行情有下列特色:
  ①成交金额大暴增:平均比前一波段增加三倍余。1987年10月2日之成交值,高达港币54.1亿元。
  ②股价指数再创新高点:1987年10月1日达历史性高峰3949.73点。
  ③在1986年10月1日至1987年10月1日这12个月期间,股价平均上涨89%。
  但是这场多头行情,却受外来的大利空冲击而瓦解。1987年10月16日黑色星期五,美国股市突然反转大跌108.35点,引发了世界性股市大地震。因时差关系,当日港股仅跌45.44点。第二天为周末休市。10月9日周一一开盘,港股即猛挫。收市大跌420.81点。港府即时决定自周二起休市五天,以减缓跌幅。但10月26日港股居然暴跌1120.70点,创下了香港股市有史以来最大的跌幅,幅度高达33.33%。换言之,100元的股票,一天中就跌掉33.33元。一口气跌到1987年12月7日的1894.94点才遏止跌势。

   1988年与1989年港股在1000点上下盘旋,而那时正好是台湾股市日趋热烈之际,香港股票上市公司家数及总上市股票数量与金额,均大大多过台湾;然而台湾股市成交量却十倍于香港。在1989年之后,港股才正式展开真正的大多头市场行情。

  香港股市第四波多头行情(自1989年迄今):虽然香港股市曾经多次受到大陆政经局势变动的冲击,但大体而言,由于中国大陆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一直往前走,从未出现港人所忧虑的回头车情况。因此1997年香港归还祖国的时间已逐渐接近,但香港同胞的心情却反而慢慢轻松。很多移民到美、加、澳、新等地者,在取得护照后,又纷纷打道回港。这也是自1989年以后,香港经济因港人信心恢复而繁荣起来,并为1990年以后的一波大多头市场储蓄了潜力。

  从1989年下半年,股市先跌后坚。进入90后代,香港股市持续繁荣,股价指数于1991年突破4000点大关。随后于1992年4月间,突破5000点大关,并于同年6月突破6000点大关。虽然在6000点关卡曾遭受不少压力,股价指数在6000点上下振荡。但以客观的利多条件而言,6000点不是港股的大压力带,反而是未来大疯狂行情的储备能源地带。犹如台湾股市当年在4000~8000点之间的振荡,然后一口气突破10000点大关卡。分析香港90年代股市多头市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及经济繁荣政策的持续执行,并落实成果,振奋香港人信心。自邓小平先生主政后,中国不断推行各项经济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准不断提高。1992年邓小平先生南巡对中国大陆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大陆改革开放更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大陆经济前景展望美好。在欧洲方面,经济与政治的远景被各国所看好。欧洲经济的振作,对香港、大陆、台湾等地以出口为经济导向的地区更为有利。尤其是对中国的改革开放看好,使亚洲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新的焦点。这一方面从美欧人士竞相学习中文的情势,即可窥得一斑。这些都是使香港的人心稳定,进而产生信心的原因。而港人对香港有信心,首要反映的地方,就是股票市场。

  ②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使得香港工商业竞相前往大陆投资,今天深圳地区的繁荣,已达到了令人难以想像的程度。中国大陆雄厚的劳动力,与香港有效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效力的结合,使香港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大提高。香港股市上市公司获得能力的增加,反映了港股股价之偏低,因而吸引了香港本地及来自台湾、日本及欧美等地的资金。

  推估香港股市各上市公司本益比,如香港本地恒生指数到达10000点时,其平均本益仅15倍左右,到12000点,才不过17倍。这个数字比台湾股市5000点的平均本益比还低很多。

  ③自1990年以来,香港房地产急速上涨,港府为了压抑房价,采取多项金融措施,降低房屋货款的比率。港府为了稳定港币,使其不致升值太快,同时刺激产品的外销,繁荣经济,自1990年以来,一直采取降低银行存款利率的措施。可是货币年增率仍维持高档,导致资金注入股票市场。当然这也有预期通货膨胀的心理因素在内。

  ④大陆股票市场在90年代初期,仅开放深圳及上海两地,设交易所,但大陆股市的热烈,已超过香港与台湾等地。大陆股市的热烈,影响了大陆经济与社会关系最密切的香港股市。香港将在1997年回归祖国,因为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稳定实施,使港人信心逐渐增加,香港股市众多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跟大陆有密切关系,甚至是大陆企业投资设立,或大陆企业股票在香港上市。大陆股价的飚涨,与香港股市具有相当程度的互动关系,在比价的情况下,香港股票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从另一个角度着想,香港有识之士已经了解到对1997年以后香港的经济社会状况,应予以乐观寄望,否则就会失去商场上获利机会。因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政府没有理由去搞垮香港繁荣的经济及相当有秩序的社会制度。相反地,大陆必然会尽力去维持并进一步发展香港的经济,因为香港是跟广州一样,是大陆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的一面镜子。香港的前途,关系到大陆经济改革的前途,甚至未来台湾与大陆关系的改善。从世界来看,大陆为了通过改革开放,获得世界先进工业化国家的新的且是良好的印象,香港问题处理是重要的课题,也是关键。这种观念自1990年初,开始广泛地在香港中产以上的阶层播种,进而使香港一般人逐渐接触到这些观念。也因为这种观念逐渐深植香港工商业及中产以上阶层,香港自1990年后,房地产大涨,股市也大涨,这些不但对香港好,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极大的喝彩与鼓励。

  ⑤台湾的资金涌入香港:对台湾工商业而言,他们对香港的看法相当极端。一为走在香港人之前,在1990年之前即看好香港的前景。另一种还是沉迷在过去的观念里,不过自1990年之后,随着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这一阶层的观念已经明显改变。目前台湾工商业看好香港前途者,已跃居多数。这也说明为保台湾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香港工商业、房地产及股票市场。

  在海峡两岸未正式通航之前,香港不但是两岸人员与物资的转接站,也是大多数台商回大陆路投资的桥头堡。台商对香港近年经济的繁荣,贡献至大。将来如果两岸正式通航,台湾工商界仍然会以香港为重要中介地区,来处理两岸的经贸关系。换言之,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三地日趋密切的经贸关系,必然是一股推动香港经济发展持续不断的能源。

  在股票市场方面,台湾股市经过1987年到1990年疯狂大飚涨之后,不少股市资金已转往香港股市发展。台湾过去四十年经济改革成果卓越,积存了将近一千亿美金外汇,民间财富之多,在亚洲地区仅次于日本。但台湾的资金在本地没有很好的投机出路,除了股市以外,就是房地产而已。投机的渠道少,但台湾人投机的心思却极浓,有人说中国人好赌,笔者认为台湾人是其中顶尖者。在台湾投机渠道太少,无法满足台湾投资的需要,现时台湾股票市场激情已过,一般的股价明显比香港高,因此香港股市成为台湾股市资金新的出路。只是目前尚停留在大户级阶层,一般台湾股市投资人很少介入港股,但也因为如此,透显出未来台湾资金投入港股的潜力。

  以上是概略性地对香港股市的展望。香港股市在70年代曾经是亚洲第二大市场,那时台湾股市每天成交金额少则一、两千万美金,多则五千万美金,股票上市公司不过百来家。但是这种情况在80年代中叶就改变了,台湾股市通过电脑自动交易(到1992年为止,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股票集中交易制度),成交速度不但快,而且更公平合理,因而吸引了大量民间游资投入股市。到最高峰时,台湾股市曾出现一天成交金额将近2000亿新台币(当时的汇率约70亿美金)的记录。而香港股市成交量值始终无法有突破性的成长。1990年全年成交值为2887亿余港币,平均每日成交值约为12亿港币,还不到2亿美金。到1992年中,台湾股市已陷入长达三年低靡情况,但每日平均成交值仍超过9亿美金,仍然远大于香港股市。但是1989年台湾股市发的高烧,虽然曾经出现过暴跌之降温行情,但如一盆旺盛的炭火般,余火仍然会延续一段时间。这也是台湾股市在1990年激情之后,仍能保持每天200亿新台币的成交值,股市虽然跌,也仅系盘跌的局面,并没急速整理的原因。而成交值也没有降至百亿元之内,电脑交易制度(AUTOMATCHING SYSTEM)普及台湾各大城镇,优良设备的证券公司是重要的原因。

  反观香港,到笔者执笔之际,仍然沿用有电脑之名,无电脑之实的“电脑辅助交易系统”。这套系统美其名为“电脑”,但跟1989年采用此系统之前的人工操作的老方法相比并无多大的改进,只是香港联合交易所交易大厅没有黑板了,而出现了一排排整齐的电脑终端机,电脑终端机后面仍坐着各号子的场内经纪人。但证券公司及交易所交易大厅内的电脑终端机并不负有自动交易的使命,只是当黑板运用,给证券公司经纪人查看股市行情买卖资料,以及给证券公司在交易所交易大厅内的经纪人查看地公司客户买卖的指令而已。真正的交易还是要通过场内经纪人们当面的决定。当场内经纪人在电脑终端呆帐上收到客户买、卖的指令后,便将指令输入交易所交易大厅的电脑,在交易大厅各号子经纪人的电脑终端机上,即会立即显示上述指令。有意者可以打电话给对方场内经纪人进行交易。
香港这套电脑辅助交易系统,缺点很多,不但对增进交易速度无多大助益,也未能革除证券经纪商不公平的交易行为:

  ①电脑系统只是当作电视机来用,并没有自动交易的功能。所以成交速度不能提高。客户下达的指令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在股市行情热络之即,会急死客户,同时造成交易大塞车。使香港股市成交量无法大幅度提高,减缓了股票人口成长率。

  ②由于没有用到电脑铁面无私、又能正确迅速执行交易指令的功能,香港股市仍充满着黑盒子,及不公平、不公开、不公正的交易状况,使投资人裹足不前。因为香港联合交易所交易大厅内一切交易行为,没有“依次排队”的规定。甲客户在早上九点一开盘就挂牌2.5元买进某股1万股,虽然是挂第一位,理论上不见得买得到。因为卖方如果不喜欢卖给你,只有干瞪眼。而下午收盘前才以同样价钱挂进乙客户,是通过另一家经纪商挂进的,卖方可以选择这一家成交。如果换成卖出也是同样情形。换言之,香港股市连“公正、公平、公开交易系统”的初步——依序交易都办不到,就不必说其他了。这种不公开不公平的交易特性,为大户做手及经纪商不法交易,提供了机会。这也是目前不少香港中产以上阶层,不愿涉足股市的原因。而台湾投资人已习惯台湾又快又公平的交易制度(往往一个指令,在30秒钟之内完成,客户电话不挂掉就可以知道交易搞定否),不能适应香港股市这种牛步又充满疑问的交易方法,否则在1990年初期,港股就已经吸引大量台湾资金了。

  在香港股市这节暂告一段之前,我们必须提醒香港当局,一定要采用真正的自动对盘交易系统,才能提升香港证券市场的国际地位,同时吸引更多的香港及香港以外地区资金的投入。而香港经济未来的发展,股票市场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谈到香港股市,跟香港前途一样,住在香港的“香港中国人”,看法分歧,内心或多或少有疑虑,连一些外国经济专家也评论不已。瑞士经济学家法柏宣称,香港经济活力在1995年之前会消退,股市和不动产市场可能会立刻大幅回档整理。一些港人也怀疑香港回归祖国后,能否保持香港既有的面目,是否会因此而走下坡?

  我们的看法不是那种是或否的猜测,而是以实际条件来评估它未来的演变。首先我们假设造成香港经济萎缩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①中国大陆改革开放政策有变化,步调放慢了,甚至有走回头路的情况。香港人才与资金外流加速,工商业自然萧条。
  ②海峡两岸问题明朗化,台湾民众和台湾的工商业,不必以香港为中介站,而直接与中国大陆发生密切的关系。
  ③香港的人才与资金继续外流,使香港工商业陷入人才断层,资金不足、投资意愿低落,因而港股欲振无力。

   我个人认为以上三种假设状况出现几率很微小,原因如下:

   ①在世界潮流及中国本身主、客观环境的影响下,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政策及相关措施,是不可能终止,甚至开倒车了。包括中国大陆的领导阶层,及大多数中国人民,都了解中国要追赶并超越世界先进工业化及高度经济发展国家,必须加强改革开放政策。不但要使已经决定的计划落实,且要以更开阔的胸怀,更智慧的头脑,继续研究新的在益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措施,并积极推动之。换言之,当今中国的主政者及广大人民,已不允许政策走回头路,我们从近年来最高领导人的谈话,以及党、政、军、农、工、商各阶层的热烈响应,就可以肯定中国大陆大步向前迈进的步伐,是不会停止的。因而上述假设第一项,也是最最重要的一项,是不存在的。

   ②将来海峡两岸因对话而协调,以三通作为祖国统一的第一步,则香港的地位有人认为会因此失色。我们的看法正好相反,理由如下:
  A、香港100多年接受英国式的管理,以及具有自由港的经济与社会形态,是中国唯一早就具备亚洲金融及经济中心地位的。套句西方人士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游戏规则”话来说,香港的这一套制度,包括教育、政治、金融、工商管理、企业经营、行政、交通运输等这些东西的“香港游戏规则”,已使香港不但有西方的经、社形态,且香港的中国人也兼容了西方法理的观念。这种社会文化不是任何人可以马上学会的。而香港因为有了这一套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不会因为海峡两岸直接交流,而失去它的活动能力。因为在十年前,海峡两岸仍处于极端敌对情况时,香港的经济仍然有傲世的成果,仅这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的分析。

  B、香港于1997年重回祖国版图,这对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而言,是极大的事情。这是划时代的胜利。正式结束了曾因清朝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屈辱时代。香港通过近百年的建设,已成为“东方明珠”,中国政府自己都在极力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当然没有理由去使这颗明珠失色。相反地,1997年以后香港会发挥其与大陆日益密切的经贸与社会关系,并扩展到内地的腹地,使香港的资金与技术更容易与大陆雄厚的人力资源及物产资源结合。而香港与大陆之间关系的更密切,会提高香港的经济活力。如果运用得当,香港将会持续了发展,并对中国经济现代化,做出巨大的贡献。

  C、无可讳言,海峡两岸的直接交流,会减少香港机场的台湾旅客人数,但是因为很多因素,台湾工商业仍然不会抛弃香港中介的角色。其中部分原因是台湾与大陆某些问题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的属于政治层面,有的属于工商利得,有的是因为财税的考虑。正如前面所述,香港的经济不是靠台湾一家而发。香港1997年地位确定,并且完全遵照中国政府当初的承诺去经营之,则西方的财团企业将消除疑虑,以香港为发展大陆经贸关系的重要基地。香港将因回归中国,使其地位的重要性得到另一里程碑式的突破。

  D、自80年代开始,香港中产以上阶层对1997年有疑虑,因而大举往外移民;曾经有一度,香港出现事求人,很多金融界与工商企业找不到中、高级管理人才。但是这种情况自1990年以后逐渐改观。由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区,经济连年衰退,公司行号相继裁员。到1992年,加拿大国内失业率已逾10%,美国失业率将近8%。连世界著名的电脑巨人IBM,也大量裁员。过去认为是金饭碗的职位,在90年代初期,反而成为最无保障的工作。香港人移民地区优先次序为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不但是第一志愿,也是移民人数最多的国家。但是加拿大经济不景气,人浮于事;同时税赋极高,香港人创业不易,就是找个混饭吃的工作,也极不容易。至于开创新事业,更是困难。在房地产方面,加拿大房地产业自1989年以后,就自高峰下滑。平易跌幅在20%以上(温哥华市除外,该市房地产一枝独秀)。中国人到那里都喜欢先买房子,如果是1988年以后移民加拿大购屋者,大都吃亏了。很多移民加拿大的子女,大学毕业后,就是学理工的也不易找事。而香港自1989年以后,政局日趋稳定,社会需要人才甚殷。为了找合适的人员,港商不惜花钱找人才公司,前往加拿大征求中高级职员。在这种情况下,旅加香港移民,开始陆陆续续返回香港。在我们修订本书(1994年)时,很多已获加拿大移民局批准的港人,拿到签证后反而左右为难,去报到么,生活艰难,不去报到则花费二、三年,好不容易拿到签证,心又不甘。很多港人为此尽量拖延报到,而不少人干脆放弃,继续留在香港。加拿大的房地产及工商业景气日趋下游,反观香港的房地产与股市,自1989年6月以后,止跌回升。香港股市在1992年曾多次突破6000点大关,上升幅度高达100%。而房地产升幅更是惊人,平均涨幅均超过1倍以上。香港的经济在90年代一开始,就展现强劲的活动力,这其中固然有不少是台湾与大陆的产品,透过香港为中介站交流所带来的业务,但大陆开放政策的加速推行,香港本身的工商业与广东,尤其是深圳等地的密切关系之增进,是重要原因之一。基此,怀疑未来香港资金及人才外流的想法,是不切实际,没有认清潮流去向的老观念。而这种忧虑不存在,以香港股市的条件,当然有继续合理调整价位的潜能。

  笔者在1989年香港股票还在二、三千点徘徊时,就告诉台湾与香港的友人,要注意香港股市尤其要注意“大陆概念股”(系指中国公营企业在香港投资设立公司的股票或中国的大企业股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买卖)。那时笔者前往香港购屋,当时香港的房地产很不景气,价格平均下滑二、三成,很多房子有行无市。某次宴会上,笔者即很诚意地将对港股的看法告诉香港友人,同席有一位上市公司负责人,及一位大企业的负责人(该企业股票已于1992上市)。当他们听到我说香港股市在两、三年内可达六千点时,彼此相视而笑,他们的眼神中明显透露出不以为然的想法。我深信他们一定认为我这个台湾佬,不懂香港股市,大放厥词。不过我不以为忤,忠言逆耳,不听也罢。今天笔者执笔时,港股曾多次突破七千点大关,虽然压力不少,但前景仍佳。如果当年席间那几位香港大老板,还记得笔者的话,相信一定会有特别感触的。

  有人会问,为何你认为香港股市会好?也许更有人以笔者多年处在投机气氛全世界第一位的台湾股市数十年,已染上了一脑袋纯投机意识,赌性太坚强,才认为香港股市还会上涨。对于有这种看法的朋友,我很谅解,因为以当时香港人的心理状况,听了我对香港股市及半道看好的议论的反映,是很正常的事。事实上笔者看好香港股市,完全是以正统的“基本分析”的观点,所作的研判:

  ①在亚洲地区,香港股市仅将于东京,已有上百年历史。台湾股市不过30年(自1962年台湾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至1992年),其他如马尼拉、曼谷、新加坡、吉隆坡等地的股市,比台湾股市还年轻。但是以股价指数及成交量而言,香港近40年来,成长速度缓慢(与台湾等地比较)。可以说香港股市只是青少年期。因为以香港地区独特的条件而言,正常的成交量值应该在10亿美金以上,而目前只有一半而已。以香港上市公司高达434家,上市证券种类769种,上市公司股份面值1 857 989百万元(1991年前资料),仅以这些数据,香港股市距离“热”、“大热”“暴热”的境地远得很,只能以一个“冷”字来形容。由此可以断言,香港股市真正热起来时,成交值应该五倍于1991年平均日成交值,即每日成交值应在20~30亿美元之间,折合港币约150亿元以上,而1991年平均成立值仅30亿港币。换言之,香港股市未来的空间很大。

  ②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先后在广东深圳及上海设立证券交易所,虽然一切还谈不上规模,仅为初创,但股市热度之高,可以说已冠全世界。大陆中国人之热衷股市,令人叹为观止。以目前中国大陆已上市的A股或B股而言(截至1992年8月以前的资料),上海与深圳股市之飚涨,买股票的人,不问价钱,股份愈炒愈高,本益比可能高达几百,相形之下,香港股票太便宜了。而香港股票中的中国企业发行的股票,其价格更为便宜。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后,虽然仍系一特区形态,但经济、金融、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更为便捷。香港股市之热闹必然可期也。




  ③香港股价偏低,从上图可以了解香港股市股价之偏低的状况。香港股价指数6000点时,本益比约9~11倍。到8500点才13倍(关于本益比请阅本书第十章第五节)。日本东京股市在最高峰38915点时, 上市公司本益比约60倍,至1992年夏天,股价指数下跌60%,但本益比约略估计还在25倍以上。至于台湾股市就更可观了。台湾股市在1990年2月5日最高点12495.34点时,平均本益比之高,令人不敢相信。到1992年夏,股价指数跌至4000点边上,平均本益比仍高达50倍。与香港邻近地区股价的情况比较,香港未来股市上涨空间之大,在亚洲地区应是非常突出的。笔者分析,香港股市在1997年前后,有机会达到18000点大关。如果一切状况良好,包括国际情势稳定,中国改革开放继续加强,无回头之迹象(这一点本应可以肯定者),香港本身经、社情况良好,则台湾过去创下的12495.34点的纪录,香港股市仍有机会刷新一下。因为到12000点时,香港股票平均本益比大约在17~20倍之间。以世界热门股市投机性而言,一旦股市气氛烧热,令人不相信的价位会一个个冒上来。同样,当股市反转下跌,进入空头市场时,令人不相信的低价也会不断出现。笔者认为以香港股市特性,当平均本益比突破25倍时,才是真正需要特别小心的价位。而在25倍之前,均系买股票长抱的阶段。

  以上简单介绍并分析了香港股市。但是香港股市有待改进之处很多,如果这些缺点才能修正,则香港股市的热潮将提前到来:

  ①建立真正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制度:如前面所述,香港股票集中交易制度,仍停留在30年代人工黑板交易的范围.虽然已经用电脑终端机替代昔日的黑板,但是真正交易的完成,还是要以人工来做。仅这一项,流弊就甚多。以目前香港股市形态,交易所的股东是由各经纪商出任,因此交易制暖就是在保护经纪商及大户利益的前题下,以表面上似乎正当的理由,来维持既得利益者的获利制度。这种有利于经纪商及大户的交易制度一天不改,香港股市的成交量值就不会有所突破,香港股票市场的股票族就无法普及化。我们很高兴香港联合交易所准备采用自动对盘系统,但是据说却以“避免为大盘所垄断”为由,欲采用以固定数量而非挂盘全数来自动对盘交易。主空虚点子事实上还是站在经纪商的立场而发的。世界先进国家采用的自动对盘制度,都是以先来先交易,先挂先交易,有秩序地自动交易。如挂在头牌卖出股数为2万股,则在同一价位上,要等这头牌挂出的两万股都卖光,才可以轮到下一位挂牌卖出者交易。买进盘也一样,挂在前面的人,可以优先以交易所准许的价位(如有些交易所限制上升或下跌的幅度)买进。如10.2元到11.2元之间,挂出的股票只要买者要买,挂在前面的人就可以交待经纪商,以一定的数量(如10万股)从10.2元一路买到11.2元。可能在10.2~11.2元之间,挂出的股票很多。到10.6元,这10万股就进齐了。当然这种无限制全自动对盘,对大户而言是有其方便的一面,但是股票买卖风险对每个人都一样,问题是买卖时要买卖得到,而且交易要快速,机会均等。这跟香港联合交易所采取有限制的对盘制度相比较,利多于弊。其实香港经纪商可能已习惯老方法,不知全自动对盘对经纪商更有利。因为成交量快速提高,等于经纪商的佣金也按比率快速增加。经纪商的主要收入是买卖佣金,这有何不好,即使会削去一些旧制度的既得利益,可是算盘打下来,还是多赚佣金重要。台湾股市的规模比香港小(指上市公司家数),但台湾股市在1990年创下当日近两千亿新台币(折合美金76亿余元)的纪录,以1992年新台币与港币的汇率1:3.1折算,等于640多亿港币,可以赚多少佣金,一算即知。如果香港采用全自动对盘,则来自于台湾、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地区的资金将倍增。今天台湾等地很多资金不愿进入香港就鉴于香港股市的交易制度太落后、不够透明、交易速度太慢。这些问题一旦改进了,资金必然大量注入香港股市。

  ②香港证券公司(经纪商)如果能多为客户设想,投客户之所好,不妨参考台湾证券公司的做法,设置宽敞的交易所,完善便捷的全套电脑资讯系统,则香港股票族的人口应该可以大幅度提高。中国人有一个通病,如不喜欢电动屠宰后的冷冻肉类,喜欢买新鲜肉,这就是当面看到东西才肯买的习惯。目前香港股票族很可怜,除非向资讯公司订电传资讯,否则得不到较详细的证券交易资料。大部分的香港股票族都是在家中打电话跟经纪商联络,而到了经纪商的现场,硬体设备少得可怜,往往只有一、两台电脑终端机,每人轮流去按代号,查看股价。这种情况比60年代台湾股市还不如。香港经纪商为客户提供的硬体服务太少了。当然香港人稠地少,办公室租金高,无法跟台湾经纪商仅交易所就超过4000平方英尺相比,但是1000~2000平方英尺应该可以做到的。如果这一点能办到,香港股市的繁荣必可期待。

  中国大陆股市才在发芽阶段,未来的前途无可限量;而已经长大成人的香港股市,只要稍微加点营养,增加些体能,必可飞跃向前,在2000年之前,香港股市可再一次照亮这颗“东方明珠”。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6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股票书籍 最新文章
三段三阶理论
股市技术分析实战技法
波浪理论
亚当理论
筹码分布
江恩理论
亚当理论
炒股秘诀
股市技术分析实战技法
富爸爸投资指南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3 18:55:44  更:2021-07-03 22:20:07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