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
天天财汇 -> 股市论谈 -> 好像只有股市可以聊 -> 正文阅读 |
|
[股市论谈]好像只有股市可以聊[第10页] |
作者:kulese |
首页 上一页[9] 本页[10] 下一页[11] 尾页[6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蚂蚁给中国穷人挖了深坑,但被国家给制止了 1 很多使用「支付宝」的用户,在使用借呗、花呗,提前透支消费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他们的钱来自于哪里。 在透支消费的穷人、年轻人的心里,或许会把掌控支付宝的「蚂蚁集团」,当做是一家掌握了硬核互联网科技的大型银行:只要有人愿意借款消费、创业,「蚂蚁集团」账面上的自有资金,就如同有源之水,永不枯竭,哪怕供13亿人借款,也不在话下。 现在,对于蚂蚁集团的迷思,被彻底打破了。 从马云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炮轰央行、银保监会开始算起,在短短的几天之内: 第一,「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被央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监管约谈; 第二,银保监会和央行共同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三,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星夜叫停估值高达2.1万亿元的「蚂蚁集团」上市IPO计划; 第四,打着文艺和消费主义旗号的借呗、花呗的广告,被连夜从地铁站、公交站、机场、LED广告牌上,集体消失; …… 一连串的变局,世人才明白过来,「蚂蚁集团」在利益抱团资本的裹挟、资本市场大开绿灯,火速上市之际,马云自以为成功上岸、逃出生天,于是大放厥词。 也只有当马云公开炮轰国家金融体系,触动了国家最高决策层出手制止,「蚂蚁集团」的真实面纱,才暴露在我们面前。 在此之前,它一直隐藏在科技、大数据、普惠金融的旗号下,号称为得不到传统银行支持的中小企业、穷人、年轻人们,提供金融资助。 实际上,「蚂蚁集团」只通过1-2%的自有资金,撬动了50-100倍的资金杠杆,放贷超过了2.15万亿元的贷款,将穷人、年轻人、中小型企业和创业者,拖入隐形的次级贷款金融危机的黑洞之中。 2 首先我们来看,在2018年之前,借呗、花呗平台上,能够贷出去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第一眼大家都会觉得,借款人是在向「蚂蚁集团」借贷,而不是在向银行借贷,对前者有还款义务。 但是仔细一想,更不对,暂且不说「蚂蚁集团」的资产负债表上,货币现金根本不可能有万亿之多,哪怕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所有公司账上的现金累加起来,也不可能达到万亿之巨。 所以,这种想法,对了一半,错了一半。 对的一半是,只对「蚂蚁集团」有还款义务。 错的一半是,「蚂蚁集团」的钱,几乎全部来自于银行。 原来,在2018年之前,借呗、花呗的经营主体公司,账上只有38亿元现金。 但是,以这38亿元为抵押,1:2的贷款比例,从银行贷出来76亿元,形成了114亿元的原始资金池。 114亿元的借贷额度,一在借呗、花呗上线,在营销广告的刺激下,瞬间被销售一空。 于是,所有借款人对蚂蚁集团形成了114元的债权。 蚂蚁身上养着互联网、金融的双料精英员工,当然不会傻到等到114亿元债务偿还之后,才开始第二轮贷款的资金,发放出去。 他们将114亿元的债权,进行了资产证券化。 这个名词(ABS),虽然听起来很深奥,但是做法却很简单。 无非是将债权,打包成为一种可以公开发行的证券(比如:债券、理财产品、抵押品),然后通过银行、证券、哪怕是支付宝平台自己的渠道,进行二次销售。 购买了此类证券的投资者,将现金让渡给了蚂蚁,手中持有的无非是包装成证券产品的债权。 在证券产品没有到期前,投资者的现金在蚂蚁手中,可以自由使用。 于是,蚂蚁身上又被注入了114亿元的现金,所付出的代价,无非是第一轮放贷的债权被包装成了证券产品而已。 于是,第二轮114亿元的放贷资金,又完美地被哄抢一空,蚂蚁手中又有了第二轮的债权。 紧接着,第二轮资产证券化,又融到了第三轮的114亿元,形成了第三轮的债权…… 如此循环往复,无限膨胀…… 当然,在实践操作中,114亿元的债权,不可能在资产证券化后再融资到等额的114亿元的,而是会打折,比如9折、8折;甚至会将证券化产品分层拆分,不同层次的融资折扣不同。 但是大致原理是类似的。 由于借呗、花呗的注册主体公司,都是在重庆。 根据原主政重庆的黄奇帆的回忆,「蚂蚁集团」对38亿元的自有资金,一共形成了40轮的资产证券化,放贷额度接近了4000亿元。 杠杆率超过了100倍! 只要稍微具有金融管理和风险意识的人,很容易判断出来: 这不就是2008年引发全球金融海啸的「美国住房次级贷款」的翻版吗? 在2008年之前,美国的房地美、房利美2家地产贷款公司,趁着美国房地产的大牛市,以极少的自有资金,反复从银行贷款,发放给完全不具备购房能力的穷人、黑人、社会边缘人群,然后将买房者的贷款债权,进行资产证券化,包装成理财产品,再在金融市场出售,二度融资……循环往复。 泡沫最终被鼓吹到无限大,直到崩盘,几乎摧毁了美国的金融系统和股票市场,间接引发了中国出台4万亿元的基建的经济刺激计划…… 余威犹存,人人谈之色变。 自那以后,国际上对于放贷业务的监管,强化了统一的、权威的、联合行动的巴塞尔协议。 什么是巴塞尔资本管理体系?简单点说,就是银行的信用,需要用真金白银的自有资金来支撑。 比如,国内银行对企业发放10亿元贷款,就意味着拥有了10亿元的风险加权资产,协议要求资本充足率要求为11%,这笔贷款产生的净资本消耗为1.1亿元。 银行发放一笔10亿元的贷款,如果要维持资本充足率不变,至少要用1.1亿的资本金去匹配,剩下的8.9亿才可以额外通过外部的负债来满足。 这是过去近40年,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全球金融体系后,全球整个银行体系运行中得出的基本结论。 银行放贷需要约束,否则根本无法遏制其过度扩张的冲动。 银行一旦经营失败,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一旦倒闭,国家可能不得不动用纳税人资金来救助,从而引发道德风险。 一针见血地说,放贷企业,会在经济好的时候风控扩张拼命赚钱分红;一遇到大型经济危机,则被动躺倒,高喊着「大而不倒」,逼着国家出钱注入来买单。 蚂蚁集团,本质上干的也是通过高杠杆,撬动100倍的银行资金,放贷给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赚取利差的生意。 举例来说,假如因为蚂蚁集团打着科技的旗号,而不是传统金融的实体,而不加以监管,那么放贷出去的利率是18%的年化收益,而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成本只有年化4-6%的利率,那么一来一去的利差,就几乎是无本万利的12-14%的年化收益率。 再加上100倍的杠杆,那么年化绝对收益就能达到12-14倍。 以38亿元自有资金来计算,一年之内就能净赚456-532亿元。 再将第一年的净利润,转化为第二年的自有资金,再次进行40轮的资产证券化,循环往复地放贷,第二年再赚多少?你自己算。 然而,潜在的风险,都遗留给了借款消费者、在资本市场购买了资产证券化理财产品的投资者。 一旦经济波动,或者放贷不精准,引发了坏账,会形成连锁、放大的雪崩效应,从而给我们国家的社会稳定、金融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如果马云以为不可能,那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就是最好的教育材料。 毕竟,当年的美国购房者,还有房产作为抵押,那蚂蚁集团除了号称拥有虚拟的征信记录外,掌握了借款者的任何抵押资产吗? 放任蚂蚁集团在银行体系外野蛮生长、无限膨胀,带毒瘤的肌体扩大到一定程度,给我们社会带来的冲击,一定会高过2008年住房贷款次贷危机给美国的重创程度。 3 于是,主政重庆的黄奇帆,在2018年,初步对干着比传统银行更狂飙突进的放贷业务,却完全不受监管的网络放贷,进行了小试牛刀的监管。 限制ABS循环周转次数不超过4次;贷款资本金放大不能超过2.5倍不变;两个环节叠加杠杆比在10倍左右; 借呗、花呗的小额贷款公司主体资本金分三年增加至300亿元。 在初步监管之下,蚂蚁集团调整了资产证券化的循环次数,约束在4次之内,然而,刚刚把一个魔鬼关进了瓶子,又有一个魔鬼被释放了出来。 蚂蚁们找到了一家又一家银行,将自我放贷的模式,更改为和银行联合放贷的模式,或者把自我角色调整为所谓的:助贷。 根据蚂蚁的说法,平台充当的角色是征信、风险控制、消费场景,等,为银行提供服务,产生实际放贷的主体是银行。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资金不是自有资金,更不是基于自有资金循环放大的证券化融资资金,而是来自于银行的资金。 假如花呗、借呗的年化利率是18%,那么银行放贷出了资金,为资金成本和违约风险,得到的收益是4%-6%,剩下的无风险利率12-14%,全部由蚂蚁来吃下。 在新的合作模式中,蚂蚁通过轻资产、大数据的模式,几乎没有任何风险,完全是利润,而银行出具了海量的资金,只获得了可怜的4-6%的收益,承担的却是经济波动、借款违约的系统性风险。 放贷规模达到了万亿元级别,那么违约率的突然攀升,绝对不是借款人个体的因素,而是社会经济的整体性波动。 这种模式将再次放大金融风险,并且将这种风险,全部转嫁给国有银行和金融体系,危险程度不亚于100倍的杠杆。 根据最新的招股说明书,「蚂蚁集团」的2.15万亿元的信贷余额规模中,只有2%的资金是自有资金,98%的资金来自于4次循环的证券化产品融资、合作的放贷银行。 以蚂蚁平台10亿+的个人用户、8000万+的商家用户,在网络宣传、移动互联的病毒式裂变模式下,信贷规模还会爆炸式增长,会将所有银行卷入这套体系中去。 央行、外汇监管局、银保监会、证监会,早就注意到了蚂蚁集团的狂飙突进之举,正在事实上地绑架我国的金融系统和社会运行秩序,酝酿全方位的、系统性地监管措施。 然而,蚂蚁集团也有备而来,毕竟马云见过了大风大浪,才成为了今天的中国首富。 他一方面赶在监管新规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尚未落地之时,全社会对蚂蚁的商业模式一知半解之时,火速在上海交易所的科创板、香港联合交易所,寻求IPO上市,圈钱到账,顺带让各路权贵资本变现,赚得盆满钵满; 另一方面,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面对着央行、财政部的多位主政官员,炮轰了监管体系,一哭二闹三上吊,要挟监管层对蚂蚁科技集团特事特办,甚至废除国际通行的监管协议:巴塞尔协议。 这才是马云演讲的真实目的。 刀光剑影、指桑骂槐、表面是哭闹、实质是要挟。 加油门上杠杆后,在悬崖边奔驰,高速的无风险收益,全归企业所有; 坠崖的系统性崩盘风险,要借款穷人、银行金融系统、全体社会承担。 4 在本次外滩演讲,以及蚂蚁集团的IPO之前,花呗、借呗的广告,早就铺天盖地,在地铁、公交站、机场、人流密集的LED广场,循环播放,不断洗脑。 引发舆论强烈不满的是下面这则广告文案。 一个37岁的施工队队长,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精打细算,捉襟见肘。 虽然凑不出几百块钱,但是为了女儿的生日,也要在花呗平台上贷款。 从表面上看,这则文案,以爱心为幌子,戳中了中年男人心中的软肋,再穷也要过一个仪式感的生日。 然而,广告传达出来的消费主义、道德绑架,却让人心生厌恶。 如果一个父亲,穷得连几百元钱都拿不出来,心里想的不是跟女儿坦白生活的不易,富有富的过法,穷有穷的方式,却要通过消费主义洗脑之后,借款而来的生日晚宴,才能表达出爱心,这不是爱心绑架,是什么呢? 一个高利贷的平台,不谈利率,不谈风险,却专门给你讲情怀,讲责任,讲关爱,讲体面,这本身就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 他们弄出来各种消费的仪式感、促销节,已经赚的够多了,而现在,甚至想把一个穷人家庭未来的收入全部赚入囊中。 放贷就是放贷,和亲情不会有任何联系。 它只是想吸干穷人的最后一滴血,同时还让穷人感觉愧疚。 中国上一个,借钱给女儿过节日的父亲,杨白劳。 这是旧中国著名的《白毛女》的故事。 我们新中国之所以要提及它,是因为新中国可以把「鬼」变成人,父亲不需要借高利贷给女儿过节日了。 然而,现在有科技公司不停地讲述这个故事。 难道是要将自己化身成为新时代的黄世仁? 和此类似的借贷广告,还包括: 鼓励年轻人,借贷消费,游历到4个城市不断搬家; 连创业的九死一生都不谈,鼓励年轻人借贷创业; 鼓励尚未自食其力、养活自己的毕业生,借款环球旅游…… 你在用花呗,给女儿过个生日; 我在用借呗,裸辞后旅行流浪; 他在支付宝,买了蚂蚁上市的战略配售基金; 我们都没有光明的未来。 但是,蚂蚁有,马云有。 5 本来,如果不是马云志得意满,得意忘形,蚂蚁集团的上市计划,就功德圆满了。 他的炮轰,终于让央行、银保监会,抛出了酝酿许久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因为,已经到了忍无可忍,必须要强力监管的时候了。 国家重拳出击,将网络小贷业务纳入国家层面的监管,而不再纵容割据一方、水泼不进的野蛮生长态势。 A、原则上禁跨省展业; B、个人单户网络小贷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30万元,不得超过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对法人或其他单户网络小贷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100万元; C、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D、网络小贷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跨省经营网络小贷不低于50亿; E、网络小额贷款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 一夕之间,「蚂蚁科技」,终于要退化为「蚂蚁银行」,全面接受放贷业务的监管。 但是细细想来,让人后怕的是,蚂蚁集团和马云,作为业内人士,早就收到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初稿,明明知道监管的重锤即将落地,他们却依然火速推动蚂蚁集团的上市。 如果市场不知情,在他们的宣传下,IPO上市之时,融资和定价的标准,就是高速成长的科技公司,市盈率可以达到50-70倍区间; 如果在监管新规落地之后,杠杆被打掉,放贷的规模被严格约束掉,就算市盈率不能降低到和传统银行一样的个位数,在原有的基础上,腰斩也不为过。 到时候,蜂拥而入的投资者,一旦买入「蚂蚁集团」的股票,就将迎来万劫不复的亏损境地。 所以,在马云被国家约谈、监管意见稿落地之后,蚂蚁的上市被再次暂停,股民们逃过了一劫。 然而,在蚂蚁财富平台上,被5只蚂蚁战略配售基金的广告砸晕了头的投资者,就没那么幸运了。 他们被蚂蚁集团的名头给忽悠晕了,不知道在战略配售基金中,只有10%比例仓位是可能配售在蚂蚁集团上,90%以上的资金是配置在A股其他股票上的。 一旦买入,还至少锁定18个月,不得赎回。 蚂蚁的上市被否定了,几百亿的资金已经申购出去了,现在只能等待1年半的时间,在A股的泥潭里,买了个锤子,买了个寂寞。 6 长久以来,无论我们身处哪行哪业,总是对监管层,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在人们的印象中,监管层总是给行业的发展,制定一条又一条的红线,画地为牢地约束着企业的扩张、市场自发的生机。 然而,最近这些年来,随着地产巨擘、科技巨头、金融大鳄,开始掌控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社交娱乐沟通,他们渐渐露出了垄断者的獠牙。 他们开始推翻原有的市场规则,游走在创新和破坏的边缘,裹挟着产业链上下游的社会主体,绑架着上亿的用户。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依靠市场自发调节的力量、行业的自律精神,根本无法制约他们。 能够制约他们的,除了国家的监管层外,别无他法。 在蚂蚁集团突破监管无限放贷的业务上,在否决蚂蚁集团突击上市的决策上,监管层展现了专业的能力、果决的魄力、前瞻的眼光。 现在的大多数人,体会不出来,重拳出击的监管层,为何要小题大做; 只有岁月的风云逐渐远去,未来以回顾历史的眼光审视今天,我们才能明白,当时的一诺,就是日后的千金。 最后,明哥强烈建议你,关掉你手机上所有的网贷功能,包括且不限于:借呗、花呗、360借条、XX白条…… 如果你已经身为父母,请检查你子女的手机,在他尚未自食其力的年龄段,关掉所有的网贷功能。 ---------------------------------------------------------------------- |
引用这篇文章,不是要说明蚂蚁金服的问题,而是其中有一点要大家注意。 中国央行一般都有一个规律,经济不行了,突击放松管制,疯狂发放贷款。 然后,经济回暖了,马上强调其中的金融风险,收缩放贷规模,降杠杆。 虽然,总体杠杆率一直提高,但是,央行其实是非常害怕债务危机的。 这次小额贷突击监管,本质年轻人借钱太多,已经还不起了,不能再借给他们了。 关键是不能让小额贷,通过地下渠道跟银行勾结起来。 否则,大量债务还不起,结果全是银行坏账,银行大规模倒闭,钱让少数人赚了,政府最后出来收拾烂摊子。 如果说国企和地方政府的贷款坏账,还有利于社会稳定,那么这种小额贷肯定是不利于社会稳定的。 我国政府所有的政策出发点只有一个,社会稳定。 从监管小额贷,我们可以看到钱要开始收紧。 这个前提下,股市大概率是要到头了。 全世界股市都是资金市,没钱全都是扯淡。 |
技术上看A股还没有卖点,先观望一下。 |
早盘跌出卖点,全部出了,后面如果能涨出买点,再接回来,赚了2%多一点。 |
现在选不出值得投资的股票,所以一直在用300etf跟踪大盘,赚个平均收益。 |
@草堂莲心 2020-11-13 20:08:02 K兄,说说这两天的逃废债,他们哪来的那么大的胆? ----------------------------- 政府支持的,市场化改革,打破刚性兑付。 企业债这次应该有一轮大规模违约。 |
@u_103673253 2020-11-14 12:11:03 债券市场违约会引发股市连锁反应吗?债市规模好像比股市大很多吧? ----------------------------- 100万亿,不足40万亿企业债。 |
@sealong2009 2020-11-15 22:04:17 K神是否就RECP和TPP说几句? ----------------------------- 昨天写的RCEP文章,没有发出去。 这个东西短期是个利好,主要大家预期它比较像刚加入WTO,希望能给咱带来繁荣。 但是,中长期看这个东西没啥大用。 我国的经济结构和体量,跟20年前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现在需要高端科技,只能靠自己研发。 还需要广阔的市场,问题是东南亚市场太分散,而且已经被我们占领差不多了。 到是能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搞点农副产品,有利于粮食安全。 |
今天的上涨,尾盘涨出了买点,没办法只能买。 之所以用系统交易,就是避免人为的判断。 我们自己的感性判断,错的更离谱。 |
其实周末包商银行二级债券违约,而且是彻底违约,本息都不还那种,对市场情绪打击挺大。 好在加入RCEP的利好比较大。 现在资金面不算紧张,情绪面起伏不定。 太难搞了。 |
“贫困的青年”是全球现象 年轻人的贫困化是一个全球现象,在主要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日本 的“平成废物”还未远去,“令和猛男”已经流行。 “猛男”是对“令和”一代沉迷于二次元“宅文化”的讽刺,比起平成低欲望一代的废,令和更是缺乏社会生活的废宅。 2018年度日本“宅经济”市场持续增长,2019年也将保持涨势。 其中动漫市场在2018年达到2900亿日元,规模同比增长了108.2%。 “宅经济”的蓬勃,却是年轻一代经济处境持续恶化的“恶之花”。 不是年轻人愿意宅在廉价的二次元里醉生梦死,而是他们窘迫的经济水平走不进昂贵的三次元现实生活。 201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因为经济低迷,有近七成人表示想把钱用来「储蓄」,却也只是想想而已。 实际上,在20多岁的日本年轻人中,有六成是没存款的。 连储蓄的能力都没有,在财富的阶梯上一步也迈不开。 不要被天价手办、氪金周边晃了眼, “宅经济”本质上是三次元生活的廉价替代, “平成”“令和”无缘高尔夫、旅游、登山,不是他们对阳光草坪、异国风景失去了兴趣,是早早陷入了贫困境遇教会了他们因陋就简。 美国 青年的境况也并不比日本好,在储蓄方面,情况也不乐观,三分之二的年轻人没有养老储蓄。 更为明显的迹象是,美国年轻人的经济独立性明显下降。 在新冠大流行之前,美国青年与父母同住的占比已经高达47%,这是是自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最高比率。 而在上世纪后半叶,与父母同住的年轻人的比例都在35%以下。 疫情导致回家“啃老”的年轻人创历史新高 欧洲 的情况可能更糟,体现在长期高位的年轻人失业率。 欧盟的年轻人平均失业率常年高于20%,南欧国家更是达到了令人乍舌的40%,只有德国等少数国家控制在10%以下的健康水平。 青年人贫困,是全球发达经济体的普遍显现。 贫困是现实对年轻人的毒打,像日本这样打出了平成、令和两代的两代,选择了二次元的逃避。 某种角度看,中国年轻人的“假名媛”和“凡尔赛体”多少还有些对财富憧憬,比起彻底逃避现实的苟且要健康一些。 前浪们恣意嘲笑“无能的后辈”,却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新知达人, 这届年轻人,穷得只剩下装X了 赢在房价的前浪 是高增长成全了“前浪”们的财富快速增值,而不是“前浪们”自我标榜的更勤奋、更吃苦耐劳。 和那些先行一步的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一样, 经济的高增长带来的资产高速升值,创造了个人和家庭的富裕。 这在中国尤为显著。 1996-2015的二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迅猛的时期。 在此期间,政府财政收入增速长期高于GDP名义增速,其中1996-2012年财政收入增速亦长期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20年间,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了19.6倍,名义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仅分别增长8.6倍和7.7倍。 很明显,居民收入在整个经济分配体系中居于不利的地位,如果仅仅靠“吃苦耐劳”赚得的工资收入,富也富不到哪儿去。 大众产生先富起来的幻觉源于另一个经济现象——资产快速增值。 跑赢一切经济指标的是居民住房价格,住房的快速升值在很大程度上补偿了居民收入增长滞后的分配短板。 新知达人, 这届年轻人,穷得只剩下装X了 ▲ 2000-2017年全国平均房价 房价上涨跑赢一切的现象在中国如此显著,无外乎两个原因。 其一,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从无到有的横空出世,居民手上的房产从纯粹的使用价值变成了可以计价的市场价格 ,直接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 接下来的房价快速增长阶段,又让“1”后面的零增加了很多。 也正因为从无到有的低起点,至少在房地产启动的前十年里,这个市场几乎没有门槛。 你是万元户也罢,打工人也好,零首付、低利率、放贷宽松再加低房价(当时看也不低,但现在回想一下呢?),买房并不需要特别高的收入门槛。 厂长可以买,工人也可以买;教授可以买,宿舍管理员也可以买;胆大者多买,胆小的少买。 所以买房,就成了城市居民最普遍的投资行为——尽管很多人在买的时候并没有投资意识,但这无关紧要,谁也不能否认买到就是赚到的事实。 其次,中国居民始终缺少房产以外的投资渠道。 除了股市,就是房市,最后剩下的就是各种储蓄。 股市虽然发育早,却一直病病歪歪,艺高人胆大的才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机会。 而相比之下,房市就只要胆大不要艺高,技术门槛很低。 至于储蓄,资产价格快速上升的背后是大量货币入市,没有竞争的储蓄利率根本不可能跑赢资产的价格上涨。 省吃俭用的存钱党成了不折不扣的Loser,虽然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 最终的结果是,房产占了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的80%。 有没有房、有几套房决定了财富等级,工资差距的仨瓜俩枣反而无关紧要。 中国人家庭财富占比 你别看你是西装革履的某某总,还真不见得比保安大哥的身家。 人家靠拆迁启动第一桶金,在买菜时顺手再捋个两套新房,三五年后就是妥妥的隐形富翁,而你一个总经理的年薪能换几个平方?这不是都市传说,而是一线城市常见。 由此可见, “前浪们”今天可以笑傲“后浪”的财富优越,和他们引以为傲的“吃苦耐劳”“阅历丰富”真没太大关系。 还有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吃苦耐劳的吗?可是不准买房、不想买房的他们赚到了什么? 有了资产的积累,金融服务来了,后面的金融新工具诸如私募、信托、各色理财产品都在向“行走的房票们”招手。 赶上了这些豪华跑车的,实现财务自由不难。 就算错过了,有事没事就跑两步的房价也足可保证阶层不下滑。 总之,房地产启动了二十多年的资产盛宴,城市里的六零大爷、七零大叔基本都赶上了主菜,八零大哥也吃到了点心。 九零往后,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 高房价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财富标杆,打工人的收入绝对值、增速在房价面前匍匐。 输在起跑线的后浪 为“后浪们”算算账。 家庭出身在“钱途”起点上的权重越来越大。 做一辈子白领打工人,每年净存十万元再加稳健型理财,整个职业生涯也就四五百万,相当于一线入门级房子一套。 当年要是爹妈一狠心,多吃三五年老干妈拌饭多攒了一套,就顶了娃一辈子吗? 这就是年轻一代的心境和处境——财富要么唾手可得,要么可望而不可及。 责怪高房价其实也没什么道理,再强调一下,如果不是房产增值,爷叔阿姨们也分享不到多少财富。 是经济增速骤减,把年轻人推到了悬崖边缘。 资产价格的快速增长已经结束,至少在房市如此。 中国经济进入了吃存量的时代,属于年轻人的财富增长空间能有多大?梦还可以做,但也就是梦而已。 看懂了存量游戏的新规却又不甘心的,就想着“傍大款”、“求包养”。 前浪可以骂这是龌龊,却不能否认,家里没矿的后浪在新游戏里还真没什么特干净的路可以选。 再剩下的就是华丽丽的胡思乱想,创作得不到“星云奖”的幻想文学“凡尔赛体”。 这是野心的灰烬,好笑吗?很好笑。 可是,真等年轻人彻底放弃挣扎和幻想时,就笑不出来了。 “昭和男儿”揶揄“平成废物”时还挺欢乐,面对“令和猛男”时已经自顾不暇。 当创造财富的能力下降了,没有人可以从受益。 爷叔阿姨们不要以为看上去很值钱的房产会保障幸福的晚景,当年“昭和男儿”们也曾自信满满,今天大都晚景凄凉。 资产的价格只是一堆数字,如果没有真实的财富增量支持,无异于冰山上的凤凰——冰山融化了,凤凰也就飞走了。 因此,在围观“凡体”、“假名媛”时,请前浪们不要光顾着说教式的自我表扬,不要沉浸在虚幻的“想当年”,其实我们也只是“正当年”罢了。 真正要做的是让当下成为“当年”,一样的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一样的为社会经济解开枷锁,让年轻人有闯荡和创造的空间,在财富的增量中收获他们的未来。 这是前浪的义务,也关乎前浪的未来处境。 总之,收起云淡风轻的纯天然有机白日梦,人间没有什么岁月静好的未来,只有野蛮生长的活力才是通向幸福的道路。 |
科技进步靠得肯定不是老头,那些改变世界的科技公司,都是由年轻人创建的。 如果年轻人的梦想变成了买房,那么就香港化了。 这个问题给每个国家的现象不一样。 香港年轻人走向街头,法国和美国的年轻人也走向街头。 日本的年轻人反而窝在家里。 文化不同,同样的社会问题,年轻人采取的行动不同。 美联储疯狂的印钱,各国央行跟进。 导致的结果是经济没怎么变好,资产价格反而暴涨。 美国和欧洲还好,有比较完善的租客保障制度,租房不付房租,房东都不能驱赶你。 在美国、加拿大等国,你要是发现一个房子没人住,偷偷住进去。 房主非但不能武力驱赶你,还得付水电等费用。 直到法院判决,再到执行,至少要1年,关键是如果偷住房子的人要是贫困人口,那么大概率房主打不赢官司。 对租客和偷房子的贫困人口进行保护,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常态。 我觉得可能那些没有人住的房子,在欧美国家,会被贫困人口长期占领。 |
仔细的说说这个RCEP吧。 RCEP是我国和东盟共同主导的,日韩和澳大利亚加入进来,完全是捡便宜来的,当然我们也有拉他们入伙的必要性。 我们从建立RCEP目的就能知道为啥要搞。 说明白了,就是要多拉一些小伙伴分散火力,躲避美国贸易战的围堵。 拆解一下世界工厂的整个产业链大家就明白了。 澳大利亚产羊毛、煤炭、钢铁,日韩产高端电子元器件,运到国内。 我们工人便宜,不怕污染。 羊毛最后变成了衣服,高端电器元器件加上国产的外壳,还有电路板等中低端元器件,变成了苹果手机。 最后这些东西,卖到了全世界,主要是美国和欧盟。 为啥我们非要把东西卖给美国和欧洲呢?因为我们需要美元,进口粮食、能源和资源,人民币人家不收。 现在美国要跟咱们贸易战,从中国进口的要征高额关税。 那么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进口,美国人说了不征关税。 于是,我们只能把羊毛加工成布料,中低端元器件加工出来,然后运到越南、马来西亚、印尼,布料和元器件在东盟变成衣服和苹果手机,再出口到美国。 其实98年金融危机以后,我们加入WTO,就是从东南亚把组装的工作接手过来滴。 现在美国贸易战,我们得把这些工作还给东盟。 美国为啥要退出TPP,甚至要退出WTO?本质原因是工作都外流了,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不涨,总人数一直在萎缩。 大量的美国人从中产,变成了穷人。 现在美国穷人不干了,整天上街,美国政府感受到了沉重的政治压力,这也是特朗普上台的根本原因。 从这里讲,拜登上台也只能采取跟特朗普差不多的政策。 区别在于拜登会圆滑一些,把话说的漂亮一些,从民主党的利益讲,下手可能会更狠。 原因是我们现在不肯开放的领域,比如:互联网和金融,都是民主党背后的金主。 相反,共和党背后石油、军工、基础工业部门,跟我们冲突更小。 下面说说RCEP的其他好处。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扩大我国经济的体量,完善经济结构。 说人话,欧美都开始搞贸易壁垒,我们联合起周围的小伙伴,在东亚地区加澳洲,组织起一个比较完整的闭环经济体系,澳洲的能源资源,中国的中端技术、市场规模和人口优势,加上日韩的高端技术,面对东亚各国巨大的市场和人口。 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地区把经济搞活越,更多的人口参与到采掘、生产加工、运输和最终消费,经济规模就做大了,经济结构更加复杂。 经济结构越复杂,参与的人口越多,经济稳定性越好。 我们改革开放,完全是沾了这个光。 尤其是当我国的地位在东亚整体经济中占了主导,那么人民币就可以放开管制自由流动,从而成为一种国际货币。 日元为啥可以全面流通,就是由于它对应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 那么,RCEP究竟有多大的作用。 就区域经济讲,可能作用不大。 泰国、印尼、马来等国,其实发展的比我们早,只所以搞不起来,还搞出了危机,就是他们的体制和文化有问题。 我们与这些地区的合作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这么多年都没搞好,不是搞个RCEP就能搞好的。 另外,搞这个东西最主要目的是冲破美国围堵,把产品生产地变成东南亚国家,绕过美国关税。 这些国家的工人和社会环境,能支持生产吗?搞港口转运,完全不在这些国家生产,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美国人傻吗?去年年底,没有新冠的时候,美国就开始对越南加关税了。 最后,希望区域经济能搞好,消化一下国内的过剩产能和劳动力。 也希望美国反应慢一点,对东南亚保持温和,我们继续迂回赚美国人钱的计划可以继续。 |
|
首页 上一页[9] 本页[10] 下一页[11] 尾页[6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股市论谈 最新文章 |
低位割肉,高位抢筹重复的小散命运! |
11月,我是亏货,还是赢家? |
我的短线成功率在80%以上。。。 |
如何用易经预测股市!百分九十的人都不知道 |
股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
股市小白个人记录 |
我想放弃上学,做一个职业炒股人,现在很迷 |
仅仅记录一下自己,有时间的朋友也坐下来可 |
开贴讲缠论 |
请在这轮牛市中总资金翻了超过十倍的同学分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