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
天天财汇 -> 股市论谈 -> 180万满仓实盘 -> 正文阅读 |
|
[股市论谈]180万满仓实盘[第9页] |
作者:又见小包子 |
首页 上一页[8] 本页[9] 下一页[10] 尾页[7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geoself1 2017-11-18 01:58:15 我们的风格越来越近了。 低估,价值,成长都很重要。 这么好的贴子,收益率也挺高,天涯上这么多人就不识货。 今天有人称为小股灾,近百股跌停,大家都太关心股价市值的变化了,所以股价涨了才高兴,跌了则沮丧,真是大错特错。 看电视剧,有句台词说的真好,痛苦和快乐往往是在一起的。 股票价格不跌,估值不吸引人,很多的场外资金是不会进场的。 投资者应该把自己想像成大股东,股价可以用筹码和资金堆到天上去...... ----------------------------- 我们是来赚钱的嘛,不是来过瘾的,自然会非常类似。 这市场,你把它看做赌场,把企业股份看做筹码,那你自然就是在赌。 你把它看做投资企业平台,那才是真的投资。 话说这平台真不错,给你排上数千家企业,动动鼠标就不用管了,就能成为优质企业的股东,一大群打工仔每天起早贪黑给你打工,你在家躺着就可以享受企业发展盈利。 还有更舒服更不劳而获的事情吗? |
很久没有看过其他板块个股了,周末为了寻找深市打新市值标的,颇花时间看了看。 发现两市共计已经有3400支股票了。 周五成交额来看,小于2000万的越来越多。 放眼全世界股市来看,很少有像中国股市这样强烈喜欢炒小、炒新、炒差的。 从来都是大盘股溢价,小盘股折价,唯独中国相反。 随着沪股通深股通的开通,外加国外资金的大比例进入,还指望像过去那样是很不现实的。 美股走牛多年,港股近几个月也开始走牛。 这个走牛说的是指数,其实是少数大盘股的牛气冲天,而更多的小盘股一直趴在地上无人问津。 A股市场不可能永远这么古怪,最终发展必将符合大多数股票市场的客观规律。 还死死抱着绩差小盘股的股民,早晚会被彻底收割,赶出市场。 幻想如07年大牛市全面爆发,不是说没有可能,不过概率太小了。 当然,小盘股一样会有牛股,大盘股一样会有熊股。 不过在3400多支个股里寻寻觅觅,恰巧找到牛股并重仓持有到最后,这个概率能有多大呢?能超过1%吗? 未来未必会有完善的退市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市场自动调节,会有无数个股几乎零成交,价格完全无意义,所谓仙股是也。 随便看了看个股,很多虽然跌了很多,不过即使现价腰斩了再腰斩,也还是贵,到十分之一的价格差不多。 个人认为,这次国内股市是国民最后一次大规模提升资产的机会了。 真如美股港股,太成熟了,其实机会很少。 什么叫成熟市场,就是市场自我调节能力极其强大,强大到远远超出你的判断能力。 且行且珍惜吧。 |
今日又莫名再创年内新高,293.2万。 而超级重仓兴业银行比近几个月最高点跌幅还有将近5%,这是怎么回事? 仔细一想,一是新股收益,二是平安银行的强势表现。 也就是说如果兴业能回到上一高点,现在净资产应该310多万了。 因为始终贯彻满仓原则,新股开板后从来都是第一时间再买入。 所以,每次下跌后再回到前一高点,都会再创新高。 当然,就不和招行啊,平保啊,茅台啊什么做比较了,那纯粹是自寻烦恼。 自己净资产能越来越高就行了。 |
@geoself1 2017-11-20 15:06:41 买了点广汽转债。 ----------------------------- 手够快啊!不过意义不大,还没便宜到发指的地步,离债性保护区还远,也谈不上非常安全。 不敢重仓的标的,其实都没意义,说明还不够放心。 |
@geoself1 2017-11-20 15:06:41 买了点广汽转债。 ----------------------------- @又见小包子 2017-11-20 15:34:56 手够快啊!不过意义不大,还没便宜到发指的地步,离债性保护区还远,也谈不上非常安全。 不敢重仓的标的,其实都没意义,说明还不够放心。 ----------------------------- @geoself1 2017-11-20 22:02:14 看看成交量就知道了,在破位时有很多日内套利盘,一旦破位,会有大量的量化交易。 ----------------------------- 转债的价值是债+期权,其中债的价值只有80多元。 转债终究是正股的影子,正股走势不好,转债跌幅一样会巨大。 如果不是很了解一个转债背后的企业,大跌去抄,尤其在110以上的位置抄,都是很危险的。 |
打开账户一看,宝信、水晶转债各中一个,最近共中12个。 估计以后融资很少会采用增发的形式了,基本都会发转债解决。 短期问题不大,接盘主要是债券基金等机构。 问题是几年后,如果转股,那就是天量了。 那时的接盘方可就是场内资金了。 近期来看,场内老转债的溢价高的没道理,新转债大量上市会极其压低这个溢价,甚至出现折价,那才真是机会来了。 投资其实和双十一大采购一样的道理,货比三家,不打折不买。 |
@米多發 2017-11-21 18:07:45 增发的形式要恶心,发转债的形式不错 ----------------------------- 证监会还是做了不少工作的,我始终认为中国股市是最容易赚钱的市场. |
今日收盘再次新高,297.4万。 原以为要明年才能过300万整数,看来今年就能实现。 如果保持持仓完全不变,大致600到700万以上,才是下车的时间。 具体发生时间就不知了。 忘了谁说的了,说市场里,傻子占比能达到80%,而股价其实就由这80%的傻子投票决定。 所以忽然躁狂忽然抑郁,看起来极其不可思议没有任何逻辑。 费心思去猜这后面发生了什么,那是不可能有什么结果的。 我当然也是傻子之一,肯定不比其他傻子更高明,既然知道自己傻,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投票。 反正以近几个月来看,我有限的操作都错的离谱,都让自己的真金白银的资产轻易损失掉了。 还好,没有天天在屏幕前盯盘操作,不然肯定会以爆赔收场。 |
@geoself1 2017-11-20 15:06:41 买了点广汽转债。 ----------------------------- 你对转债的理解不对啊。 以可转债给出的票面利率,债的价格怎么可能上100?所以才有那么多跌破100元的转债。 而这个期权值多少钱,是很难说的。 如果期权价值那么确定,当然去买正股,怎么会买溢价的转债? 洪涛转债、海印转债都跌跌不休,轻易跌破100元。 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溢价太高转股无望嘛。 转债这个东西,最有利的地方是知道最多能跌到多少。 即使转股无望,又不能强赎,最多也就跌到80多元的债底。 而正股一旦经营恶化,跌起来是没有底的。 知道最多能跌多少,也就大致放心了,至于能赚多少,那就只能交给运气了。 |
今日收盘净资产303.5万,年盈43.55%。 净资产总算又跨越一个百万整数。 虽然兴业在银行股里涨幅居后,不过也马马虎虎吧。 如果总比较来比较去,那就永远也不会高兴了。 昨晚仔细看了看,觉得光大银行和交行已经非常有价值。 虽然经常做错,不过为了跑赢平均收益,还是得继续换股。 不过今天没有成功,完全没机会。 除非兴业能向今天民生一样,忽然大涨,才有更好的切换机会。 实在没机会,那就这么着吧。 今年分化太严重,不仅行业分化,行业内也一样分化。 强者恒强,冷热不均,一不小心就犯大错误了。 下半年是我最难的半年,始终不能成功切换获利。 现在只希望兴业有机会大涨,或者其他银行股大跌,给我获取额外利润的机会。 |
@喜丰豪 2017-11-22 20:34:09 楼主算很牛的了 ----------------------------- 不能以收益论牛不牛。 我一哥们儿前几天打电话给我炫耀收益,说:“今年也就一般般,也就60%吧”。 我也没说什么,不过我还是认为他对股市的认识完全错误。 谁都有狗屎运的时候嘛,自己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就行了。 |
今日收盘298.8,由300多万变成了200多万,感觉少了好多银子啊。 转债市场越来越不平静,这几天的小康转债又给我上了一课。 应该总有转债会破发的,即使破发跌破100面值,有些转债仍然谈不上便宜。 转债对于大多数散户,应该了解很少。 我想很多人都不知道债券和权证一样,可以无限T+0操作吧?没有印花税,且向下有限向上无限,绝对短线过瘾的极品选择。 110以上的转债,基本随着正股走。 跌到100左右,开始债性占主导,越来越像固守产品的走势。 或许,未来的标的就是转债了。 当然,需要先套死几批人,等到他们绝望割肉,机会就来了。 毕竟现在的转债价格,毫无吸引力。 市场大跌,虽然我的平银损失惨重,我却没什么感觉。 估值低的东西,早晚会涨上去,估值高的才天天提心吊胆呢。 |
今日收盘300.5万,勉强重上整数位,年收益42%。 准备兴业换到光大和交行,感觉这两天会有机会。 感觉嘛,完全不靠谱,所以自然也没机会做什么事情。 深市市值买了一些金融街弥补,不过还是觉得太贵,应该是个不靠谱的操作。 其实就按之前仓位配置,完全不动就很好了。 主观总是那么活跃,虽然没对过几次,还是每次都跃跃欲试。 其实就算持仓大涨翻番什么的,我也不会多高兴。 投资这块就那么回事,自己能做的其实也很有限,最终还是得交给运气。 最近做什么都意兴阑珊的感觉,毫无乐趣。 需要找一个挑战自己的有意义的事情。 |
周末整理了思路,觉得下一个大机会是在转债。 我估计现阶段的战略,满仓银行加打新会让我大致再翻一番,也就是上500万。 届时转债市场应该会变得巨大,随着打转债,越来越多的散户对转债有所了解。 现时各种债一路下跌,意味着转债的债底也会越来越低。 而转债这个东西对于散户还是太复杂了。 散户连市盈率和市净率都不关心,自然也不关心期权的价值,能知道个溢价率就已经很好了。 大量散户冲入自己不了解的区域,一定会被收割。 那时或许会出现绝佳的投资机会。 未来的转债市场,就是我的好标的,一切顺利,至少再翻一番,也就是过千万。 之后就完全不知道了,也许是期权吧。 毕竟现在的期权市场,每年稳健获利10%还是不算太难。 途径设计好了,剩下就看运气了。 投资来说,资产跨数量级增长是很难的。 很多人可以做到赚几倍,做到十倍乃至几十倍的人就极少了。 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因为赚几倍以后,自我膨胀,觉得之前的途径可以一直反复下去。 孰不知,市场是动态变化的,同样的模式前几年可以成功,后几年就未必喽。 二是想赚10倍以上,完全不冒险零风险是不可能的,总会有运气不好乃至各种黑天鹅小概率事件出现,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 太多不可预期的事情,“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奇妙的运气呀,有意思。 |
印象中很久没有吃过跌停了,今天终于吃到一个。 第一次新股开板当日没走,也是第一次吃到新股跌停。 新股其名曰:一品红。 今日收盘净资产298.8,再度破整数。 最近的连续大跌,或许是基金抱团开始动摇了吧,谁知道呢。 反正抱团取暖这事很无聊。 不管什么样的市场,最终一定大多数参与者赔钱,少数人赚钱。 你去抱团,除了心理安慰就没别的了。 好像年末总是要跌一跌,除了基金抱团抢跑这个原因,还有就是很多人都一定要年终结算,如果赚够了目标就先跑出来,等明年再说。 这个事情实在很滑稽。 另外很多人连生活费都扔进股市了,年底用钱地方多,也需要从市场拿出钱。 各种原因吧,没人知道真相是什么。 |
@靠股票养自己 不用问仓位问题了,都说永远满仓了。 |
对我来说在银行股上面,最大的风险是踏空的风险,而不是考虑损失多少的风险。 目前银行的现价估值,很难长期大幅套牢。 所以会始终满仓,甚至加一些杠杆。 投资的流动性体现在资金应该尽可能的,不断往收益最大的方向去。 空仓相当于资金流向年化5%的地方,持有银行股不算打新至少都有10%以上的年化收益。 在我没有找到能大于银行股收益的标的前,自然会始终满仓。 |
@geoself1 2017-11-28 18:13:39 必须点赞。 在包子兄的大智慧面前,仓位控制无疑是耍小聪明,搞不好有时聪明反被聪明误。 ----------------------------- 太过捧杀我了,大智慧我是肯定没有的,连小聪明都未必有啊。 这一点,好多好多年前我就了解了。 |
嘉澳转债,今天干净利索的跌了17.74%,101.02收盘。 其实现价还是有点儿贵。 转债市场未来大有机会啊,不过应该散户参与度还是不高,等所有散户都中过转债,开始热爱转债积极参与的时候,才是有意思的时候。 当年市场对权证的热爱程度,我还有印象,那简直是狂热到极点,一个权证一天能换手10遍,T+0嘛。 转债同样T+0,无印花税,交易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波动又不逊于正股,我不信散户会不热爱不迷恋。 等着看精彩大戏,哈。 |
今日收盘291.3,年盈37.8%。 近期市值损失还是很大的,好像每年年底都是如此,就算给明年留些上涨空间吧。 今年号称是价值投资大年,大小盘股走势截然相反。 那长期来看,价值投资一定能大胜吗? 不一定!价值投资有个很难解决的死穴,企业估值。 别说离着企业十万八千里的小散,就算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总会计师也无法给企业一个精确合理的估值。 最多能算出一个破产清算价格,就是企业立刻散伙,能卖的都卖了,然后把资产减负债,剩下的分分了事。 关键是这个企业不会立刻进行资产清算,也不会把清算价值分给股东,它还要继续经营。 既然继续经营,那就得看未来收益预期。 可是...谁能知道未来呢?别说10年8年,就算明年也有那么多的不可知因素。 即使柯达、诺基亚、雅虎这样的行业巨头,不是说倒闭就倒闭了吗?它们风头正盛的时候,谁能提前预知它们的未来呢? 当然,这些大巨头都是比较的高科技,发展跟不上变化以致衰落了。 不是说高科技新未来不好,而是你提前押不上微软google腾讯之类。 所以,价值投资的方向越传统越好,最好能几百年都存在。 所以我只敢持有国内银行股。 只要目前体制继续,银行股尤其大银行股是不可能倒闭的。 连小小希腊银行出问题,世界都恐惧不已。 而如果世界第二经济体的大银行倒闭,那绝对是全球金融大风暴,什么现金债券房产全完,更别说所谓成长股了。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那么坏账呢?要知道,大约90年代,国有四大行已经理论上资不抵债。 靠剥离、上市、注资等手段才度过危机。 中国政体下,政府的能量是极其巨大的,大不了全民买单。 也就是通过通胀等手段,稀释坏账。 这种情况下,你即使空仓手里一把现金又有什么用? 不投资一定死,投资也不一定活。 那相对来说,还是满仓投资吧,别管是房产还是股市,起码还有活的概率。 至于那些无脑乱买,那根本就不叫投资,连投机都算不上,只是赌大小,久赌必输,就不讨论了。 多算者多胜,少算者少胜,不算者不胜。 算了其实也不一定赢,但总归赢的概率大了那么一点点。 月末,随便写写对于价值投资和满仓的理解。 |
另外,再补充几句。 正常社会是一定不能让社会蛀虫过多的,也就是不事稼穑躺着赚钱的食利者。 一定会通过各种手段封堵蛀虫们的机会,所以肯定没有一种手段是能一直持续不被封堵的。 典型的就是这两年,我发现几乎不存在传统上的低风险收益机会了。 应对之道就得未雨绸缪,始终寻找新的收益点,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那些所谓“职业股民”,当然不属于食利者这种社会蛀虫,基本就划在赌徒行列吧。 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就靠这些赌徒捐献真金白银了。 |
@geoself1 2017-12-03 09:04:58 包子兄,我最近的投资思维又上了一个台阶。 多学习多思考,总是会有自己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以前觉得研究公司重要,现在觉得研究自己也很重要,天人合一的投资思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公司,一起成长获取收益,才会双赢的局面。 ----------------------------- 《孙子兵法谋攻篇》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相对来说,“知己”比“知彼”还是容易些。 成年以后,最应该知道的就是自己何处比别人厉害那么一点点,何处远远不如别人。 然后选择自己擅长的地方和其他人比拼,结果总会好那么一点点吧。 |
高智商人士兼高情商的很少见,一般会有自负、爱炫耀等等缺陷。 我有两个高智商同学,智力水平属于千里挑一以上的级别。 上学时都是超级牛人,也都以省内前几名身份进了清华,他们自然也有前面说的高智商通病。 毕业后,一个选择出国,现在在google做技术工作。 另一个进了机关,始终郁郁不得志。 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未必是他们深思熟虑的选择,也许只是无数个偶然。 去google的,比拼的基本就是纯智力,他的发展可以预想不会太差。 不过应该也不会太好。 须知天外有天,google里智力超人绝对不在少数。 而去机关的,大家都知道,未来不能说和智力完全无关,却也关系不大。 他不得志太正常了,谁会喜欢一个骄傲自负目空一切的人呢? “知己”这事,正常应该在30岁之前完成,40都不惑了,50连天命都知道了。 |
@靠股票养自己 朋友很关心我的仓位啊。 帖子开头就说明了,永远满仓。 前面写过波动本身不是风险,账户的市值只是一个数字。 我在意的是证券代码后面的公司是不是一直在给我赚钱。 时间是我的朋友,如果公司一直在赚钱,每天净资产都在增加,我的权益自然也天天增加,那我为什么要担心市值变化呢? |
今日收盘292万。 中2个华能水电,年内第21、22签,今年打新事业应该划上句号了。 这几天的转债都不再申购,最后出的3个差不多个个赔个盒饭钱,手里还有一个。 转债破的比我想象的还快,宁波银行转账只要你打就能中,每个账户必中一个,我是放弃了,你敢打吗? |
@diligent2012 为什么放弃呢?向楼主请教,转债即使破发也应该是暂时的,死拿着等涨高了卖可以么,我还在申购呢 ======================================================================= 溢价还是太高,出来后大概率破发。 而且市面上很多90多性价比更高的转债,要多少有多少,何必申购呢? 这次历史经验也没用了,之前没有这么大量集中供应转债,势必会压低转债估值。 后面还多得是呢,现在还不是入手的时机。 能发转债的公司要求是很高的,赖帐不还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拿3年以上是不会赔本,不过资金效率为零啊,100元拿3年货币基金也有112以上吧。 几年前我还大量买过80多元的转债呢,跌破90并不稀奇。 资金也是有尊严的,效率不高的地方就不用去了。 |
这轮转债,我最担心的就是公司到最后欠债还钱。 所以未来大量介入前,一定要考虑这个因素。 现在还早呢,要等鬼故事满天飞,大腿雨刷刷下的时候再进入。 |
本周收盘净资产288万,年收益35%,从高点下来损失比较惨重。 最新的蓝思转债,绝对能满足你对中签的期盼,顶格申购每个账户中3.3签。 溢价那么高,破发的概率太大了。 闭眼申购,中了就赚钱,在转债市场是不行的。 债市的参与者一般都比较精明,算得门清。 对手如此强大,互摸口袋变得很难,只有到期收益才是真的。 不过,归根结底,转债和A类都是好东西,都是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 区别是一个看多一个看空。 牛市来了,持转债者爆赚,熊市来了,持A类者爆赚,如果一直横盘,至少不会亏损。 本金不亏损,始终是投资的真谛,不过大多数人都理解都是错误的,以为不亏损就是割肉利索,结果割来割去亏损巨大。 还有一种人认为不亏损就是绝不割肉,等待以后涨回来解套再说。 问题是,一定能涨回来吗? 不要亏损本金,实质是指买入标的前就得知道最多能跌多少。 转债和A类都是这方面的绝佳品种,亏损有限收益无限。 牛市来了,大致能跟上平均收益,没有牛市不亏损或者亏损极其有限。 多年这样下来,才是真正的复利前进。 做到这点,靠仓位控制是不行的。 仓位控制其实是个虚假概念,我们最多能做到的是仓位适当分散。 比如50%转债、50%A类的配置。 牛市来临转债大赚,A类不亏。 熊市来了,转债保本,A类大赚。 不牛不熊,转债和A类都能保本。 这才是旱涝保收,不预测的态度。 凡是靠预测的,实质都是赌博。 从13年到16年这5年,小盘股收益极其可观,5年的胜利让你以为掌握了投资真谛。 其实也不过是恰逢顺风顺水,万一后几年反向呢? 投资终究是一个极长期的活动,甚至可以说是终其一生,5年10年的经验根本都不算什么。 虽然写的东西很少人看,还是写写吧,就当是对自己的鼓励和警醒好了。 |
今日收盘289.6万,年盈36.7%。 上面有朋友说我不实盘。 既然是实盘贴,肯定一直实盘嘛。 很多账户,懒得贴图而已。 况且一般根本没有任何操作。 和大家经常看到每日持仓都有变动的实盘,完全是不同的风格。 说说持有。 持有等于什么?我的看法是持有等于买入。 意思是持有期的所有价格,都是你愿意买入的价格。 因为涨跌停板制度,所以根本不用看盘。 如果涨了10%就需要卖出,只能说你买入的价格完全没有任何安全边际。 跌了呢?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价格越低价值越高,根本没有割肉止损的概念。 说说K线。 近期或者历史的高点低点,近期的最大市值或者最低市值,从行为心理学来说,都会形成“锚点”。 而最基本最初级的心理学研究,都会告诉我们尽量避免锚点带来的影响。 而K线,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给我们带来无数“锚点”,进而严重影响心理。 对投资完全是有害无利的。 举个投资例子,A和B都是初始本金100万进行投资。 过了一段时间,都到了200万。 区别是A到过300万然后又跌到200万。 而B的200万就是市值最高点。 A和B的投资收益完全一致,而心情迥然不同。 A明显不如B高兴。 因为300万这个“锚点”影响了A。 说说盯盘。 从来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盯盘能提高收益。 投资是为了让自己不因贫穷而被迫做不喜欢做的事情。 人生苦短,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 既然盯盘无法提高收益,那么坐在电脑前看着K线发呆就是徒然消耗生命。 学习工作生活乃至投资,都应该讲究效率。 低效或者无效的事情还是少做为佳。 |
关于上面的补充。 既然不用看盘,乃至K线完全无用。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花大时间大精力盯盘甚至复牌呢? 这源自于一个穷人思维。 穷人思维认为自己所获得的一切财富都应该用劳力换取。 在证券投资上也是如此认识,潜意识里认为最终盈利的根源是自己的努力。 所以很喜欢学习“技术”,学好了,靠自己的“技术”盈利。 而富人思维呢,是认为自己出了资本,自然应该获利,所以躺着赚钱天经地义。 上大学时,我经常旷课,属于比较不学无术的那类。 有个朋友和我一样不学无术逢考发慌那种,不过他不每节课都老老实实去坐着发呆。 我问他既然不听课,跑去上课干嘛。 其人回复:那样比较有充实感...很久很久以后,我才明白了他的思维模式:学生就应该去上课,至于上课有没有学到东西,那个不重要。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固定思维模式,这些模式让你和其他人一模一样,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运转。 而仔细想想,对个人来说,这些天经地义的模式除了把你困在窠臼里,其他意义就呵呵吧。 呵呵,随便写写就离题万里了,差评差评。 就算这些题外话和投资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点联系吧。 |
周五收盘净资产281.4,年盈32.8%。 计算净资产和年收益着实没有意义,顶着实盘名那就算算吧。 原来我都不算的,一般也就了解个大概盈亏就够了。 每天都计算一番盈亏的,我是实在理解不了。 如果每天都需要结算,那每小时需要吗?每分钟需要吗?每秒呢? 上周持仓略有调整,无非是卖出一些兴业,买入了一些交行和华夏。 一共也就不到30万的调整。 单一行业,单一重仓,肯定不是正确的投资行为。 这一点我是心知肚明的。 不正确的投资理念,即使几年下来收益很好,也肯定是错误的。 唯结果论,以结果反证过程合理性,是极不科学的。 人生还是很长的,接触了股市,大多数人会一直或投资或投机下去。 最后总共几十年的投资生涯,长路漫漫需要不断提升认识,其中某几年的表现那根本不值一提。 |
今日收盘286.45,年盈34.3%。 感觉华能水电就不会有很多板,果然上午就早早开板了。 在板上卖出所有的2000股,每签只能赚到2390元,应该是打新以来赚最少的一次。 放在2个月以前,5000元还是应该有的。 新股发行数量减少,收益也下降,看来18年能有5%的打新收益就不错了。 打新这块一直相当于持仓的一个安全垫。 现在安全垫变得很薄了,持仓也要更小心才是。 近几天一直慢慢做切换动作,一共换了60万的兴业持仓到交行、民生和华夏银行。 不到0.8的市净率,也是一个很好的安全垫。 打折的东西,总是折扣越大越好。 未来会继续适当分散到这几个银行股。 跑赢平均收益实在是太难的事情,可是贪心又总是驱使自己不断尝试,最终只能寄希望有好运气了。 |
又是一个平平淡淡的投资年度。 最终收于284.14万,年收益33%。 明年如何,还是不知道,道不知啊。 当然,希望18年账面上是盈利的,毕竟看着好看一点儿嘛。 |
|
首页 上一页[8] 本页[9] 下一页[10] 尾页[7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股市论谈 最新文章 |
低位割肉,高位抢筹重复的小散命运! |
11月,我是亏货,还是赢家? |
我的短线成功率在80%以上。。。 |
如何用易经预测股市!百分九十的人都不知道 |
股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
股市小白个人记录 |
我想放弃上学,做一个职业炒股人,现在很迷 |
仅仅记录一下自己,有时间的朋友也坐下来可 |
开贴讲缠论 |
请在这轮牛市中总资金翻了超过十倍的同学分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