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上图我们可以明确看到沪综指在MACD极强形态下的两个重要特征: 第一,失去“顶部背离”的意义,对于持续时间较长的极强形态其“结构”意义也有明显的减弱。 “顶部背离”意义的失去具体来说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时的MACD顶部背离特征完全失效,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此时的上涨力度。也就是说,顶部背离后不对应下跌,反而继续上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投资者认为背离会出现“背了又背”的主要原因,也是很多人诟病技术分析失灵的主要论据。事实上脱离大级别稳定性的判定而谈顶部背离,就如同离开运动谈物质一样的形而上学。对应在上图我们用红色方框在MACD标注的区间就能充分说明这个问题;二是真正重要的顶部拐点MACD指标往往并不能有效捕捉。也就是说,指标并不背离,反而出现了下跌。这在60分钟区间初期的阶段性高点上表现得十分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力度衰减过快,而MACD灵敏度不高导致的。 “结构”意义的减弱主要是因为此时指数往往在上涨的主升浪当中。一般来说,指数至少会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双平台上涨结构,而极强形态对应的则是两个平台之间的这段上涨。多数情况下,这段上涨的内部结构特征并不明显,而且失去力度的结构判断往往也不够精确。同样的例子我们回归到2014年11月初行情启动时上证综指同样出现了这种15分钟到60分钟MACD极强形态的传递过程。其一分钟K线上的视角如下图所示。我们以上分析的结论也是完全正确的。投资者可以自行验证。
第二,均线系统成为判定拐点的重要准则。特别是对应级别的55线是重要支撑位。 简单来说,每次指数回抽55线,都是非常好的做多时机。反过来说,当大级别处于极强形态下,其调整所引发的幅度往往也是在55线处为止。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我们以沪指2014年11月行情刚启动时状态来分析。考察“月线-日线”这个对应级别我们可以发现,当时月线已经正式进入MACD的极强区域,那么日线的回调就会在55天均线附近止步。实盘的情况也是完全精确符合这个判定。
由于上述级别周期非常大,我们往往难以找到更多的例子,但各个级别的同构性保证了这种应用仍然是有效的,投资者可以以此类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