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问我那一对择时量化指标的兄弟越来越多,问我数据对不上之类的问题,整得我也很烦,今天统一做回答:我是希望你们能理解这对量化指标的为什么可以择时,怎么用来择时、指导仓位,而不是把重点放在狭义记录上,当做所谓“公式”去量化。今天就再讲一下。 一、原理 资金水平永远是短线思考的第一维度。资本市场的构成本质就是资金,同样短线市场这个子系统也是需要资金维系系统运转的,资金多与少决定系统如何运转,参与资金越多机会也就越多,反之则越少。不好理解的话,可以把短线生态比作一个池塘生态,水多的时候水草丰盈、鱼虾蟹繁衍生息,水少的时候就养不起这么多个种类,只能残酷竞争有限的水资源,水越少竞争越是你死我活…或者谁都活不了,最终整个生态就会崩塌。水就好比资金,做短线,最首要问题就是感知短线资金水位究竟处于怎样的水平,是在上升、平衡还是下降。而影响短线市场资金水平的无非是内因和外因两种,无论内外因,其共同指向就是赚钱效应,是资本逐利性本质所决定的。所以择时系统就必须是围绕赚钱效应变化建立的,而赚钱效应变化就是通过一段时间的短线股整体形态体现出来的,监测形态整体变化的指标就是监测赚钱效应变化的指标。这就是那一对择时量化指标的原理所在。 二、怎么用 资金水位上升期所对应指标双双在警戒线之下,提高仓位;平衡期对应指标在警戒线上下震荡,摸索着节奏可以降仓试错;下降期对应指标双双高于警戒线,倾巢之下无完卵,那么休息就可以了。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很多,但是能做到的人却很少,主要问题是上升平衡下降在快速且隐秘地不断转换,界限模糊又很难界定,所以很多人没有办法建立起一个可描述资金水平的量化择时系统,基本上都在追求一个高胜率的择股公式,以求一劳永逸的路上越走越远。但哪有一成不变的赚钱手法,资本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在变。我不反感公式选股,但绝大多数只讲公式不讲公式何时适用的,都是科技与狠活,利用的就是亏得麻木时抓救命稻草的心理。只有在择时前提下的择股,部分围绕量能而创的公式才能提高胜率。 三、需注意的问题 1.交易时间每个小时要做一次记录,提高2个监测指标灵敏度,可以在9:30、10:30、11:30…时点做手记。持续跟踪关注我的兄弟应该看见过我发的手记,小时记录很有用,更能精确地监测瞬息万变的短线情绪变化。比如周四收盘2个指标都降至平均值之下,但周五一开盘瞬间双双升至警戒线之上,那么周五休息就可以规避风险。 2.可以为2个指标加上一些“组件”,比如两市成交额、昨日涨停指数成交额之类的辅助数据,用以更加精确监测变化。但也要注意成交额构成,比如从周三开始的两市成交额连续维持9000亿+,是市场增量资金涌入吗?不是,反倒是从蓝筹大票涌出的。再比如,昨日涨停指数成交额突然放大,也并不代表短线市场有增量资金,相反可能是前一天涨停数量较多或炸板数量较多或某几个盘子较大股引起的。 最后,再原文贴一遍这2个指标,里面每一个字我都斟酌过,感兴趣详见我8月底的帖子。 指标是什么? 指标1:断板3日内股价折半率,即所有连板断板后3日内股价从首板前一天收盘价到连板后最高价折半的股占断板3日内股的比例。 指标2:断板3日内触及跌停率,即所有连板断板后3日内出现触及跌停(含接近跌停9%以上)的股占断板3日内股的比例。 这2个指标能说明择时里的什么问题?如果这2个指标一段时间里连续很高,说明亏钱效应很大,连续很低,则说明赚钱效应很好。最关键的是这2个指标确实是非常容易出现连续高、连续低的情况,原理就是2020年那篇文章里说过的:赚钱效应、亏钱效应就是一场由点带面的情绪传染,形态传染是最本质的情绪传染。当某只高位股出现剧烈亏钱效应,持有同类高位股的交易者就会开始谨慎,卖出的欲望会更强烈,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高位股出现剧烈亏钱效应;当某只高位股出现赚钱效应,持有同类高位股的交易者就会开始乐观,买入的欲望会更强烈,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高位股出现显著的赚钱效应。回忆一下大港、川润开始跌停到现在的这段时间是不是这样形态传染的。这2个指标相当于定义了究竟该不该做的一个交易环境。 为什么这么设置? 对超短来说,指标敏感度很重要,最好能第一时间定义该不该做的时点,否则是没有意义的。2日内、4日内我都曾经监测过数据,2日太短、4日过长,3日是最适用的。2个指标有互补关系,连板高度高的3日内不可能折半和连板高度低的3日内不容易跌停的情况都会被其中一个指标涵盖住。 怎么用? 断板3日内股价折半率今年平均是37.5%、断板3日内触及跌停率今年平均是43.9%。这2个指标其中有一个高于自己的年平均数,即为不可做,只有同时低于自己的年平均数,才为可做。这个看个人风险偏好了,为了方便我个人是把2个指标都调节到40%。 老规矩,点赞要破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