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
天天财汇 -> 设计艺术 -> 为什么少有设计院能够实现真正的BIM设计,还是死守着CAD这样的二维生产工具? -> 正文阅读 |
|
[设计艺术]为什么少有设计院能够实现真正的BIM设计,还是死守着CAD这样的二维生产工具?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为什么少有设计院能够实现真正的BIM设计,还是死守着CAD这样的二维生产工具?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设计 建筑 CAD 建筑设计 BIM 为什么少有设计院能够实现真正的BIM设计,还是死守着CAD这样的二维生产工具? |
本科读建筑的时候就是个技术控,甚至有点唯工具论,当时接触到bim这个体系的时候,立刻被它背后所代表的生产力进步打动了,坚信BIM必然就是建筑工程行业的未来,于是一头扎进了这个领域 毕业之后进入一家资历比较老的BIM咨询公司工作,那个时候主要的工作就是revit翻模。其实我不讨厌翻模,对于热爱研究技术的人来说,翻模并不是一定枯燥的,一方面在研究建模技术技巧的过程中,我基本摸透了revit背后的各种数据类型、图形原理。另一方面精细的翻模必须要在了解设计原理和构造的前提下完成,因此我在翻模工作中也积累了很多深化设计相关的经验,并且开始脱离唯工具论的思想。 当时我对行业的理解是: 一切的基础是模型,阻碍BIM落地实现的主要矛盾是高质量模型的获取难度。 当时的我认为,有高质量的模型支持,各种先进功能基本就能落地使用,而解决这一障碍的方法一方面是工具的完善,主要是revit等工具的迭代以及二次开发的丰富,另一方面是需要更多真正懂技术的人进入这个行业,因为光是用软件找个高中生学一个月他也会来,但真正高质量同时高效率的建模,那必然是要由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来完成的,BIM只是工具,用工具的人才是关键。 这一观点直到我参与了一次正向设计技术路线研发的项目才发生改变。 当时公司和设计院合作,要在一个大型项目上进行全周期的正向设计尝试,挑了我们一帮愿意钻研,技术功底也扎实的小伙子直接搬到设计院里参与设计。从初设阶段开始,设计院的设计师们就在revit上工作,搬过去的时候初设完成,只知道设计师们苦不堪言。我们这帮BIM工程师直接从深化设计开始接手,第一个目标是直出报建图。我们在设计和建模的同时,还会梳理工作中的难点痛点,以及整理相关插件开发的需求和业务逻辑,公司的研发部门会根据我们的需求进行对应的插件开发,目的是打造标准化的正向设计插件产品。 设计经验需要积累,插件开发需要周期,但是我们都挺过来了,在第一次完成出图之后,我松了口气,觉得起码流程摸明白了,后面的路就好走很多,但谁知道真正的难关才刚刚开始,后面才是地狱。 把我们拖入地狱的就是很简单的两个字: 更改 完成第一轮出图后,紧跟着来的是数量多,频率密并且幅度大的更改。主设评审之后是一波更改,院内评审之后是一波更改,甲方评审之后是一波更改,报建不通过是一波巨大无比的更改。这种更改设计师已经习以为常了,他们用cad进行图纸更改是勉强跟得上这种更改节奏的,但我们不行。BIM模型本身就是一种比平面图纸信息量更大更精密的数据体系,它的更改成本远高于cad图纸。不是不能改,但这种反反复复的大量更改显然是难以承受并且毫无意义的。 后来这个项目终于告一段落,但是在持续数个月的高强度加班后我的身体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不得不辞职休养,我也开始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 模型是基础这点是不会错的,无论是从初设开始BIM介入还是反复跟随设计更改,目标都是为了在更早阶段中获得高质量模型以方便其他应用的展开。但是真的只要工具进步和人员素质提升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恐怕不是的,当时参加项目的人员素质不论专业能力还是工作态度及体力都已经算是豪华阵容了,背后的研发团队也已经带来了很大的工具效率上的提升,但是在那工作量面前都是杯水车薪,最后都还是做了一部分模型质量上的妥协才能及时完成。我想此前或许我没有注意到一个更高层次的问题: 某种意义上,BIM所代表的高质量设计的思路,和国内的建筑行业的主流需求是相悖的 工程行业有个不可能三角:高质量,短周期,低成本。BIM模型先不说信息方面的录入,光是三维建模这一点,就注定了它要比平面图纸更加追求高质量,因为它们哪怕只是几何信息都不是一个量级的。国内的建筑项目,主流就是高周转,对甲方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所以这个三角形里甲方第一追求就是短周期。而对设计院来说,本身投标竞争就愈发激烈,设计费又万年不涨,设计院要活下去,就必须降低开销,一个人要掰成两个用,每个人都超负荷工作,所以低成本是设计院的首要要求,一个项目上是不可能投入太多人力的。 甲方要短周期,设计院要低成本,那么来到最没有话语权的设计师这边,很明显只能放弃高质量,一切以按期交付以及不过劳死为前提。至于设计里有问题?洒洒水啦,要更改我就更改,没发现就施工解决啦,人生多美好为什么要和自己过不去呢。 No Silver Bullet IT行业的这句名言其实也适用于建筑工程行业,由人组成的庞大而漫长的流程其本质只会比软件工程更加复杂,所以没有银弹,BIM也不可能是银弹。它是更先进的方向但它不是神话,它突破不了这个三角形的限制,多快好省地变出来一个高质量模型。而当对设计质量的追求低到一定程度时,BIM会变得毫无意义——传统平面设计模式会在这个主场上把BIM吊起来打。 这就是我作为一个bim工程师这几年对BIM难落地的一些思考,但我觉得应该还是片面的。BIM确实是一个很广阔的技术体系,我的职业经历和所处位置让我只能有这样的视野,就像我从只是咨询公司到设计院里参加了一次项目我的看法就会发生变化一样。 现在我已经不直接参加工程项目了,在一个研发部门里撸代码,我所看到的BIM和之前又有很大的区别,也引起了我的一些其他思考。但是还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就不献丑了,等我捋明白再说吧。 |
这个回答被踩惨了。。。。 感谢两位大佬赠送的专业徽章。 看了很多回答,很多回答者都是培训机构或者BIM培训师写的回答,和我当时没学习看到的BIM宣传一样,看的我热血沸腾。 说实话,当时我就是看了宣传,好好的活不干了,辞了职都跑来学BIM,论决心,当年还是比较大的。希望想去脱产学习或者以相对比较大的代价去学习BIM的,可以稍微看看我的“一家之言”,希望对您有所解惑或者帮助。 我写的回答也相对其他人而言“硬核”点,因为我花了一年多处于脱产的时间去认真学习了,并且熟练掌握了BIM运用的一部分内容,公司也拿了一个项目,从中标到竣工结算全过程吃住在项目上在我们当地的建筑科学院BIM分部的指导下实际运用了BIM 先拿这个玩意镇个楼,表示我是真干过BIM并应用于实践的。我2012年参加工作,2016年上半年开始接触BIM,虽然一直都是在施工单位工作,但是都是BIM的使用者,所以还是有些许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假装被题主邀请过了吧[大笑] 其次,我已经于2017年脱离BIM行业,以下回答权当抛砖引玉,可能会有时效性,毕竟是几年前的经历和视野,不足之处,请各位多多指正,键下留情。 |
|
我实践的这个项目投资2.5个亿,我在组里的定位是BIM商务经理。 先说一下背景:2015年年底我们省出了一个红头文件,大概意思就是只有用BIM才能接项目的这么一个事情,具体不细说,截图一小部分: |
|
所以我们公司紧急抽调项目上各类专业能力强的人员组成了公司的BIM中心,人均重点本科学历,人均年龄34岁,组长和主任均为985硕士及高级工程师职称,公司对组内人员的专业要求也较高,最后公司划拨专项资金用于BIM应用于人员、设备配置。 接着紧锣密鼓的就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培训,主要使用软件为Revit、3DMAX、lumion、广联达系列的BIM算量模型、BIM5D等主流BIM软件,培训结束,熟练掌握了各个软件的操作,取得相对专业程度较高的中国建筑业协会颁发的BIM工程师证书,期间我们组长还参与编制《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编制本公司的BIM实施纲要,然后2016年7月开始进行实际应用。 2017年提交成果,当年获奖,获奖后我们解散。说一下原因: 1、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 我们实施的细度非常的细,但是是建立在我们中心日夜加班赶制模型、解决问题上的,电脑我们是一万多一台的高配,不好意思,按我们的细度电脑带不动,不是我们要做这么细,而是不做细,BIM功能运用只能流于表面,也就是很多朋友的看到的,做几个PPT,做几个视频糊弄糊弄外行。我们组8人,人力成本一年在一百多万,设备是10万,还有软件费用,用的正版,按照摊销一个项目也得有差不多8万左右,项目部还有自己的团队,这样下来一年200多万往上走了,但是收益真的很难说,比如我商务这块,做出来的东西建设单位审计方根本没有懂软件的,有些东西审计不认可;至于技术方面,只要细度达到,的确可以为项目提供指导,问题在于,实际生产中除了复杂的钢结构外,我们花2-300块一个买的PKPM、智多星盗版锁这类模架计算和结构复核的软件一样也能解决遇到的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用BIM去解决呢?他的优点仅在于能够以更加明了的方式解释问题而已,以前的软件计算结果虽然不够直观,但对于得出来的结果,作为一个科班出生的土木从业者也能看得懂,再去看待BIM时,他的低性价比就凸显出来了。 2、各类产品交互困难 比如revit是国外的产品,钢筋的锚固等细节的东西不是按照咱们国内设计标准来的,这就造成量的不准;revit经过了汉化,但仅仅只是汉化(英文转换为中文),并不是代表里面的建筑标准就成了国内标准,包括里面的算量规则,我们国家有自己的清单计价规范,比如小于多少面积的孔洞不进行扣除,有的只计算投影面积,超过多少米层高的支模架计算超高费等等,国外的软件都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所以,一看到某些公司宣传片中闪过revit的工程量清单,声称用该软件给自己节约了多少成本或者进行了材料管控,我就知道是假的,因为这根本无法实现,就算是你连一颗螺丝钉都建族画好,这么做现实吗?电脑的内存条CPU爆了没? 大家都知道BIM不是单指一个软件,而是各类软件的综合运用,而软件厂商不同,造成交互十分困难,比如我把revit导入BIM5D软件中,会造成大量的构件丢失,而无法弥补,为此我们大费周章找来了软件供应商的工程师进行二次开发,并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那么既然连构件都丢失了,又怎么去谈精确的运用呢。 3、人力资源 BIM的运用最终还是要投入到实际使用,而项目上已经有了一套班子,不可否认的是,建筑工程并不是搞原子弹,不需要大量的高精尖人才来进行实际施工,所以导致很多项目部的人员都是一些以前的年龄比较大但是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员,他们无法运用电脑,或者说现场本就配备人员不足,更加不可能让现场的技术人员去兼职BIM技术,所以BIM需要另外一套班子来做,这就导致人力成本增加,而做BIM的运用还真不能使用一些实习生,因为他们对结构对图纸的理解不深刻,BIM不单单只是建个模型而已,想要用到实际生产中,你还真只能请理论与实践能力都较强的人员来进行运用,这就是人力资源的问题。 4、市场情况 北上广深这类超一线城市我们不加入讨论,因为他们企业在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人才十分集中,企业实力强,有资源有能力有政策扶持去做这个事情,但是其他新一线二线城市呢?现在的市场浮躁的很,根本沉不下心去做这个事情,大家普遍要求的是快点做完快点交付使用快速回笼资金,而不是搞这些见效慢的玩意,而且目前市场上挂靠现象非常之严重,我可以说大部分1个亿以下的项目,都是私人老板靠走上层路线拿建筑公司的资质去接的项目,这就导致他们以成本为重,不舍得投入人力物力去做这些事情。其次,一些小的建筑公司,没有实力去完成BIM中心的组建和人员培养,但是市场总归是市场,一张大饼不可能就分给中字头,人家民营企业也要生存,也要分一杯羹,所以BIM只能在极有限的项目中进行运用,即不差钱难度大的项目进行运用,才能发挥技术与经济回报相结合的效果。但是单靠这些项目,是否能将BIM推广全国,使其运用普及,我个人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综上所述,16年的时候,我们省BIM喊的非常凶,17年平静,18年彻底停在表面,也就是很多朋友看到的,牛皮吹的震天响,我们BIM运用的如何牛逼,但实际上大家都懂,互相给面子捧个场而已。而我们8个组员,不是说不看好BIM,BIM一套用下来,我们知道,这个很有用,但我们的解散,主要是不看好市场,目前短时间内,BIM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于是我们纷纷散开,毕竟我们也还是要恰饭的,不可能靠理想过日子。但BIM想要推广下去并且普及运用,还需要大批的专业水平高的先驱者以及政策的强力扶持以及具有远见卓识的不差钱企业前仆后继才有可能实现,在下庸俗,先溜一步,告辞告辞,祝好。 回到题主的题上来。 设计院也会遇到我上述情况中的某些问题,况且,设计院做好了,是不是愿意把成果给其他单位共享?毕竟要做出满意的产品,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比如revit,是从一个个细微的“族”开始干的,二者设计院分工明确,结构建筑电气消防等各个专业都有专业的设计师,他们如何把自己的文件交汇成一个综合文件,就算技术上做得到,电脑硬件能不能吃得消,这都是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 好了,我的回答到此结束,虽然没有做BIM了,但是还是关注着行业的发展,望各位专家指正。 |
BIM这个东西,已经被市场搞坏了,bim是怎么发展到现在这种地步的呢,大概是2013年,那个时候bim刚出来,好高级哦,我才毕业,也学了一些bim,那个时候bim收费是8块钱到15块钱,那个时候我当时那个设计院的大师些领导些去参观了高大上的项目,发现人家用3D画图,当时那震撼的表情啊,然后回来就号召我们几个去学了bim,然后大师些出去接项目,谈个住宅,30块钱顶天了,大师些说我们帮你们做个bim嘛,开发商说好嘛,设计费就再加10块钱,40块,大师些满心欢喜回去了,因为设计费涨了1.33倍,然后回去把bim外包出去,给外面那些建模公司,给多少钱,5块钱一平,而建模的都是什么人,人家根本不看专业,都是一些大专、中专学历的人,经过了一个星期培训就上岗的人,我有次对接的一个说是烹饪学校学厨师的人,但是受不了厨房那个热,就出来培训了bim,然后就开始建模了,他们拿到cad图,连图也不用看懂,连线槽线管都不认识,还给他解释半天,他还是不懂,然后就开始翻模了,你可以想象这些人建模的水平是什么,要经历多少个项目后才能做得好。 然后这些bim模型做好了,给出来,可想而知,最后甲方看都不看,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也看都不看,bim模型本来是辅助指导施工单位施工的,但是实力差的施工单位不会看,实力强的施工单位不想看,而是自己另外做一套bim模型出来,自己根据模型对碰撞问题,对的,设计院这些bim模型,最后就是根本没人看,最大的用处,就是去评了一些软件公司赞助举办的奖,各种全国奖国际奖,然后就就截一些高大上的图片用于投标,用于给开发商展示项目,开发商对外宣传,也用这些突破展示项目,因为这些3D图片好看啊。 接下来市场继续发展,bim费用跟到设计费打折,以前可以收10块钱,后来猛降到4、5块钱,再猛降到1、2块钱,最便宜的有8毛钱,反正翻模的都是些培训出来的大专中专生,他们的劳动力价值很低的,有些人给他开2、3千的工资他都干,上次有个bim建模公司的人说,他开公司,最大的成本是请人吃饭,其次是房租,再其次是配电脑,成本最低就是那些建模的人。反正就这么低,他降到8毛钱,设计院2块钱接回来的bim也愿意分给他做,反正最后甲方是不得看那个模型的,反正最后施工单位也是另外拿自己的模型去对碰撞问题。 还有些设计院在做正向设计,就是直接用bim画图,然后导出cad平面,这项在交通行业、水利行业是很成熟了,然后推广到建筑行业,然后这些建筑设计院发现,再建筑设计行业做正向设计,真的没有cad画得快啊,一是revit操作起来复杂,二是协同网络太慢,在开发商高周转的今天,用bim正向设计简直是犯罪,有个大型设计院,接了个正向设计的bim项目,画到一半全盘改用cad重新画,而bim模型则用来对外展览了。人家交通行业、水利行业用得好,是因为人家的设计项目是设计-施工-运营总承包,人家背后的甲方爸爸都是以安全为主,从来不玩高周转,所以人家交通水利设计院接回来bim设计,可以通过bim模型从施工和运营里省钱出来,而建筑设计行业,谁能做到把施工、运营都包下来?如果包不下来,做bim才2块钱就是亏的,正向设计就是浪费时间的,没办法最后只能分包出去,而分包出去的质量就没得控制了,最后做出来的东西没人看,这就是现在建筑行业bim的市场,大家都在用,大家都知道没什么大用,但对外吹起来,还是说自己用得很好。 |
这两年是不是BIM设计,在很多一线城市的设计院都不是最大的问题,更让中层头疼的是那个在领导的酒席间弥漫着,伸手抓又抓不到的东西:数字化。最近跟一位朋友聊起设计院转型的困境,不经意间解开了一个我心里藏了 4 年的疑问,把我的想法和你分享一下,权当跟你聊个天。 1 4 年前,有次参加了一个线下活动,一位来自天津某家设计院的设计师,问了我这么个问题。 他说,老孙你看,现在 BIM 软件还不算成熟,BIM 的流程也不成熟,各家都在摸索,那我们公司为啥要赶这班早车,去给别人趟雷呢?干嘛不等过几年,人家摸索出来路线了,我们去交流一下,用的啥软件,配什么人员,走什么流程,搬过来直接用不好吗? 当时听他这么问,我本能是反对的,心里想的是,如果大家都不摸索,都等着别人,那行业怎么往前进步呢? 可具体到他和他所在的设计院,不可能用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废话来回答他,这个问题,就一直埋在我心里。 4 年之后,就在前几天,有位朋友跟我说,他有个设计院的客户,是个小领导,让他给出出主意,说最近院里的发展到瓶颈了,项目没有以前那么好拿了,院里换了新的领导班子,交给他办个事,几年之内能不能把院里的数字化、智慧化给做起来,我这位朋友觉得这个话题太大了,就来跟我聊这个事。 说来也巧,就在他找我的同一天,我收到另外两个人发来的私信,大体上都是问类似的问题,企业发展遇到瓶颈了,要搞智能设计、智慧建造什么的,手里啥资源都没有,问我咋办。 看来今年很多公司都存在这个问题:想转型,没头绪,不知道成本控不控得住、时间来不来得及,也不知道该招什么样的人。 我和这位朋友聊了很多条建议的路线,最后自己都给否了,否着否着,我突然就想起 4 年前的那个问题,有些事一下子就想通了。 2 我朋友说的这家设计院,咱们就叫 A 院吧,也是一家大院,在特定专业领域排名很靠前,前些年从来不缺业务,基本上项目从来不会断,对外说是可以做 BIM 正向设计,实际上因为活儿实在多得忙不过来,所谓 BIM 都是外包给咨询公司,设计师们才懒得去学 BIM,领导也谈不上多重视。 今年这不是大家日子都不太好过嘛,他们就请来了国内一家数字化转型方面很成功的设计院的领导,咱们叫 B 院吧,请人家来交流交流转型心得。 正好那位领导我也认识,他们交流完之后,我私下还问了他,感觉怎么样? 他跟我摇了摇头说:现在起步做数字化,不能说不行,只是难度太高了。 好,目前一个实际的案例就摆在眼前,正是 4 年前那位小伙伴问我的问题,在 4 年之后的验证: A 院在数字化方面因为前些年没做啥准备,所以比较落后,而 B 院且不说常规的设计项目,就光是数字化方面的业务,都超过了 A 院的全院产值。现在 A 想要跟 B 取经,咱不说弯道超车,就说大体赶上,在 B 院愿意倾囊相授的前提下,你觉得都有哪些困难呢? 困难不少,咱们一条条来盘。 下面 A 和 B 的对话是虚构的,咱们主要为了说明问题。 先说软件。这两个院主营业务都不是普通房建项目,市面上常规的 BIM 软件跟不上需求,于是 B 院就说,你得买软件,软件还不便宜,买了软件还不算,你得自己养人,做内部定制开发。 A 问,那得养多少个开发者呢? B 院说,这么多专业,每个专业你得配三五个吧,加起来怎么也得几十个人,一算账,搞个三五年,这笔支出太大了,而且是几年之内完全看不见成果的支出,此路不通。 B 院说,我们开发好的软件,可以卖给你,A 院有点犯难:都是国有大院,买你们的成果,大领导面子有点过不去,这不是承认自己落后了吗? 退一步讲,可以买你们的软件,那不配开发人员,总得配使用人员吧?现在设计师都忙着搞生产,年底奖金可是跟着项目数量挂钩的。 用 BIM 搞个项目,是,服务质量更高、成果更好,拿一堆大奖,可到了年底一数,一共做了两个项目,到手奖金还不如其他同事凑合着干了五六个项目拿得多,这搁谁谁也不愿意呀。 软件买回来,也是不小的一笔钱,最后设计师不配合,出不来成果,那这成本不也打水漂了吗? 于是就这个问题,A 又问 B,那你们怎么解决人员积极性问题的呢? B 说,咱一开始说了,我们有大量开发人员,就是为设计师服务的呀,设计师软件用得不爽了,就提需求,一边提一边改,效率也可以提高,而且数字化相关的项目这不挣得多嘛,有经费当然就可以跟上奖惩制度了。 这对 A 来说又有点挠头了,我们还没通过数字化挣到费用呢,这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吗?再说了也不能就胡乱提高 BIM 的奖金吧,这也不符合国企的规矩呀。 那到这儿,咱们不说数字化转型,就说传统设计转 BIM 设计,目前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全员换软件的方式,这类似于 B 院的做法,那就得解决开发的问题,解决设计师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这两道关得想办法过去。 还有另一种模式,就是建立专门的 BIM 部门,这个部门是不背产值的,软件不好用,标准不统一,这些问题咱们不靠开发,靠人力,这个部门就是专门帮设计师解决问题的,让设计师在转型的过程中不至于太难受。 这也不算凑合,前面和德国的 Weiwei 聊,专门有 BIM 协调员帮设计师解决各种疑难杂症,这在国外都是很成熟的模式,国内我知道有几家大院,这么做出来的成果也是很不错的。 当然,这种模式也要解决一些问题,比如人员留存。 很多内部做 BIM 服务的,一开始可能水平一般,做上几年,不仅软件问题熟了,对设计师的需求也熟了,能干好这个活儿的沟通能力也不会差,可毕竟是个后勤部门,总不能比老设计师们待遇还高吧?总不能在设计师前面升职吧? 可人往高处走,外面的咨询公司、软件公司,现在正缺这样的人,动不动待遇翻个倍,人就走了。 即便是有这些困难,还没有说到问题的核心。这些困难要解决的,都是能不能让大家把 BIM 设计给做起来。 可别忘了,领导给这位朋友的任务,可是几年之内把智慧化给搞出来,建模画图的改变只是开始,离智慧化可还远着呢。 能在领导的任期之内,把事情做成吗?有没有成本可控、风险可控的成熟方案呢? 有,但是很难。 3 是先转型,还是先创收,这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转型不成就没创收,没有创收大家就没有积极性,哪怕这创收可以晚一点,但话是不是得说到前面,投入多少?晚几年? 问题跟着就来了,转型成功的案例有呀,这条路不是走不通,B 院不就挺成功吗?他们是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呢? 为了把这事儿说清楚,咱们在互联网行业借个时髦的词来用:窗口期。 为啥互联网公司都 996?都搞补贴大战?抢的就是这个窗口期。 比如早期互联网公司,获客成本几乎为 0,甚至都没有获客成本这么个词。出来个新公司,大家口口相传,互相打个广告,用户量就蹭蹭往上涨。 艾瑞咨询、华为开发者联盟和有米云联合发布的《2022 年移动应用运营增长洞察白皮书》,给了这么一组数据,2014 年,头部互联网公司每新增一个活跃用户,成本是 67.6 元,这个数字到了 2021 年,达到了 572.3 元,七年时间差不多涨了 10 倍。 也就是说,2022 年的一家公司,和七年前的公司相比,一样聪明、一样努力,付出的成本就要高 10 倍。 这公平吗?不公平,但市场就这样,窗口期关闭,还想做事,就得拿出不公平的投入。 设计行业不是 To C 的,但数字化这个事,一样有窗口期,我编一个词,把它叫做 5%进度的窗口期。 2010 年,一家公司拿出个翻模的方案,加上点营销和关系,就能让「没见过世面」的甲方眼前一亮、竖起大拇指——项目不大,响应一下国家号召,你去做吧。 咱们假设数字化转型彻底成功的进度是 100%,刚学会翻模的进度是 5%,那么在 2010 年,这 5%就能让这家企业把投入的成本收回来,是花在做研发上,还是花在激励 BIM 人员上,两条路都可以接着往下搞。 到了 2015 年,这家企业搞定了二次开发,提升了效率,再包装包装,进度又往前推进了 5%,又拿到一笔钱,接着投入。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招人、尝试新技术、搞开发,就这么 5%接着 5%地往前推。 当然现实世界没有这么理想化,还是会有磕磕绊绊,但总体上大环境好,不赚钱的时候亏的也不多,至少领导在外头有了面子,谈项目的时候多些子弹。 那我们回到 2010 年的那个时间点,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这 5%实在太小了,无论是赔是赚,都不值得尝试,折腾半天还不如多拉两个项目实在,于是决定你们先玩着,我等等。 而到了 2022 年,一家企业想要往 100%的进度追,可是一口气吃不成胖子的。先完成 5%的进度,只会翻模,市场不认——甲方早就见多了智慧平台大数据云计算IoT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了。 市场反馈回来的收益是 0,也就是这 5%的成本是硬生生砸进去,没有回声。 再 5%,还是没回声,再 5%,即便中层耐得住寂寞,高层耐得住吗?再等这任期可都要满了呀。 假设你是 A 院那位朋友,一咬牙说:只要能把路径摸清楚,大不了咱们下决心,B 院投入了多少,咱也投入多少。追嘛! 可把这个窗口期想明白了你就知道,窗口期过了再想追,相同的投入是追不上的,只能比 B 院当年试错成本还要更高的花钱。 这道理说穿了也不难理解,BAT 当年起家的成本几乎是 0,今天想复制一个腾讯,要花的钱比它今天的市值可还要多多了。 4 钱有窗口期,人也有窗口期。 有幸去过 B 设计院,聊起他们当年刚做 BIM 的时候,哪里有什么领导牵头、高层指示,那时候连 BIM 这个词都没啥人提,更别提什么信息化、数字化的方法论了,很多新的三维软件出来,一群年轻人就趁下班的时间琢磨,靠成就感发电。 有家公司的老板和我说,当年请几位设计师出去玩了一圈,回来就念这个人情,几位设计师就硬生生做了两版方案,二维的做完了,晚上加班再单独做一版三维的,没啥实际用处,就为出去汇报时候出几张三维图,好看点。 后来这几位设计师,全是这位老板下面的骨干二把手。 还是这位老板,前段时间我们评测了个新软件,他看着不错,他自己现在不接触技术了,就让下面的人去学一学,试试怎么样。 结果人家半开玩笑地说:领导,学会了加工资不? 当然,现在还是有很多年轻人愿意学习、愿意卷,但总体上来说,十年前那种看见个新软件,一群人就如饥似渴地翻论坛、找破解、查资料,单纯以搞出点成果为乐的大环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了。 这可不是说什么人心不古,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样子。真追问到底,就得问问十年前的房价多少钱?培训班多少钱? 所有东西都涨价,不能指望只有年轻人的耐心不涨价。 换个角度说,十年前,设计是设计、施工是施工、甲方是甲方,地位分明,职业路径也相对明确,转行不容易,除了少数的尖子往上游跑,大多数人老老实实能混口饭慢慢升迁,也没多大动力转行。 这两年,我们进步学社里 Dynamo 和二次开发成了最受欢迎的课,并不是市场上的绝对职位数量多了,是企业之间的职业路径壁垒变薄了。设计师可以换个公司去做产品经理,工长可以换个地方去做研发。 一个岗位不开心了,学点新东西,换个赛道,甚至换个城市的,大有人在,说到底也是信息发达,大家不相信五年十年之后的饼了,我不要「事成之后忘不了兄弟」,我要明天工资就翻个倍。 什么?你说二开都过时了,咱招就招纯开发的大神? 咳咳,传统工程企业养不起这样的大神,人家都去搞元宇宙啦。 5 说了这么多,悲观吗? 不,并不算很悲观。 每个时代都有无数的窗口在关闭,同时也开着无数新窗口,任何时间点想做没做的事,往后数上个十年,都会有无数人遗憾地拍大腿。 复制 BAT 是不可能了,但你可曾见过有哪一年,大家集体悲观,没有新的公司、新的业务冒出来呢? 即便到了 2022 年,打心眼里不拿数字化转型当回事的企业还多得很,所谓数字、智慧都还没有一个彻底的定论,现在考虑转,绝对还算得上先进分子。 还是那句老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这么说有点空,那我就隔空给那位 A 院的朋友,以及类似的团队,一点可行的建议吧。 ? 第一,降低期待。 打个比方:一款竞技游戏在市面上已经流行了 5 年,这时候你刚开始玩,尽管比起刚流行的时候,你能找到更多现成的战术指导和训练方法,但要是想入局练一练就跟世界冠军 PK,是不是太不靠谱了? 企业也是一样的,先把心态放平,不要上来就盯着其他人已经投入了十几年的成果,非要来个三年追上、五年赶超。跟领导沟通,自下而上先有个共识,转型这个事不好搞,不像外面说的那么简单,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把所有告诉你「只要怎么怎么样就能很快搞定」的声音关在门外。 没有人说,到了 2025 年数字化转型还不成功的企业都得倒闭,除了极少数的企业,未来大家还都是一边摸索一边干。 ? 第二,控住成本。 如果领导着急,五年等不了,可以有些加速的成本投进去。但有些成本风险太高,要再三考虑。 比如重复造轮子就是很高的成本,尤其是大型 IT 平台、基础工具的开发,很多传统企业因为跨着行,根本就不知道开发这些东西的成本大概要多少,数量级可能都猜错两个 0. 不开玩笑,真的有人来问我,500 万能不能开发出一个全自动出施工图的自主图形引擎协同 AI 平台,还是写成了正式计划书的那种。 过去十几年,你观察与 BIM、数字化相关的技术,凡是那些认真的开发公司,都只能在一个细分领域做到顶尖,少说也长出来几十个细分领域了,可见做大做全这件事在建筑业有多难。 要说现在比十年前环境好在哪里,毕竟有那么多人试过错了,尤其是那些在商业竞争中活下来的公司。 不了解的领域,优先尝试市场化的软件,每个功能背后都可能是无数「先烈用户」提过的需求,迭代了几十次才是今天这样,何况现在不少公司服务挺好的,付了钱你还可以继续提需求。 有些有远见的企业,会觉得买了软件,将来做大了还要搞开发,为啥不一开始就自己搞呢?可以回顾一下前面说的「5%进度的窗口期」,买来软件先用起来,花了钱让人家先给你服务起来,这是平滑过渡的成本,当然比十年前贵,但比十年后便宜。 至于领导的面子,这就是留给中层的沟通问题了,没有通解。 如果面子真的很重要,那就能满足多少就满足多少,加到成本里去吧。 ? 第三,抓大放小。 看完第二条,别误会,我的建议是「平滑过渡」,并不是建议数字化的未来全都建立在外包和采购上。既然是后起追赶,当然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抓住核心的 60%,剩下的可以先放放。 基础建模可以外包吗?可以。 但至少部分项目要自己能做,可以以年为单位,逐渐提高自己团队完成项目的能力和比例,至少在建模外包的同时,提高用模、用数据的能力,提高和外包公司提需求的能力。 软件可以采购吗?开发工作可以外包吗?当然可以,而且必要。 但任何一家数字化转型的公司,都会有越来越重的 IT 成分,那 IT 人才,尤其是懂工程、懂 IT 的双修人才,就得好好留住,还得好好设计他在不同阶段到底做啥事。 传统企业可能没有合适的岗位,这一点实际上也是很多有能力的传统企业中层,正在努力突破的内部沟通难点之一。 还有一类被忽视的是组织型人才,也就是不画图也不写代码,能根据企业现状,在上百款软件里挑出适合的几款,知道什么信息是大忽悠,知道当前阶段该招什么样的人,能把各流程环节组织起来的人,这样的人现在连个证书都没有,只能去有经验的企业挖了。 怎么把数字化搞起来,别信一篇文章、一次专家分享,不是写文章的人不认真,也不是专家都骗人,是这个话题太大、内容太杂、变数也太多,一个有话语权的内部专岗才能把这摊事支撑起来,随时应变。 最后,数据是核心,不能让,必须一开始就留在自己手里。 数据不光包括图纸、文档、模型、样板、企业构件库,还包括模型里的数据、结构化成为表格的数据、上了云随项目移交出去的数据,甚至包括标准、方法、工作时长、优化手段、沟通妙招等等知识类的数据,当然财务数据也算,但目前业务财务一体化都做得不太好,先放在一边。 这些数据本来就在所有员工的硬盘里,所以这里说的「留在自己手里」,确切来说是组织和整理起来,放到一个可以留存的统一平台,根据业务逻辑和平台功能尽量让数据的积累自动化一些,不够自动化的地方就靠人工补,并且做好未来换平台数据迁移的准备。不少公司很看重私有化,其实可迁移比私有化重要。 别期待数据能马上发挥价值,很多人说数据是石油,可现阶段对于很多传统企业来说,数据只是没啥用的原油,炼油的方法还没掌握呢。 但别等到炼油方法成熟了,再重新积累原油,因为到那时候,又是一次「进度窗口期」关闭带来的 10 倍成本增长。 |
首先声明:非利益相关,本人目前已经转行基础教育培训,主攻中高考数学和英语。 既然BIM厉害得上天,为何推广阻力重重呢? 为什么说BIM厉害得要上天呢? Autodesk在2002年最初提出的BIM定位:承载建筑数据+进行协同的平台。GSA在2003年对BIM进行了展望:承载建筑信息平台用于后期运营,贯穿于全生命周期。 1. BIM代表了业内人士对建造管理的美好愿景。 2. BIM的出现,是继CAD之后的又一次大变革,必将最终取代CAD,就如当年CAD取代绘图板一样。 3. BIM将颠覆整个建筑行业,前景无比辉煌。 4. BIM是建筑发展的大趋势,建筑的未来是BIM。 5. BIM带给设计师很多扩展和优化的空间,强大的参数化可以让设计师们站在更高的地方去思考自己的设计。 6. 将来的施工员必须要掌握BIM技能,才能不被行业淘汰。 ………… 真的感觉是厉害得要上天啊! 在本狮看来,更多的是各种利益相关的培训机构(部分高校教师也参与其中)把BIM给吹上天的!不吹得很厉害,你怎么会心甘情愿掏钱去学习呢? 有个培训班随便讲个建模七天五千,后来慢慢了解才发现赤裸裸的诈骗,退一步说,学了后用都没地方用,时间一长也就忘了。 “我现在是大二土木工程的学生,一个普通二本,现在我们系每学期组织学习BIM,差不多1500,考的证叫bim二级什么建模师。” (格式问题,此处为引用某大二学生的话。本人老司机一枚,可以参见本人其他回答。) 为何推广阻力重重呢? BIM愿景属于建筑行业的的理想状态,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国内的应用阶段主要是停留在三维建模,各类协会拼命宣传BIM的优势,很多BIM培训也就是教你如何应用软件建模。 BIM在项目中的应用主要有:二维翻模、碰撞检查、综合管线优化、工程量计算、漫游动画…… 为何BIM的推广会阻力重重呢?下面看看相关各方是怎么看的。 对项目而言 虽然在推广BIM时,都会提到可以降低项目的造价。 但项目造价与很多因素相关,包括:建设地点、设计方案、建筑材料、设备选用、市场因素…… 使用BIM节省的项目投资无法直接体现,连当事人都无法说清楚的,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从本质上来说,BIM三维建模跟CAD二维建模是没有区别的,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罢了,它们本身都是不会创造价值的,只是方案的不同表现形式罢了。 三维的优势就是可以让设计和施工人员更清晰直观地进行设计和施工,也可以让其他项目相关人员的直观地感受项目。 对业主而言 所以在无法看到直接效益的情况下,业主的积极性不会很高的。 不是只有三维才能发现问题,看二维图纸也同样可以发现问题。 设计质量的问题不可能让业主给设计方买单?业主支付了设计费,那么设计方就应该提供合格的图纸。所以他们会要求乙方用BIM,但是不会愿意为乙方使用BIM增加费用。 反正都是低价中标,招标书里写了BIM要求,就算不增加设计费,还是会有很多设计院抢着来投标的。 对设计方而言 设计费未增加 采用BIM势必要增加人力物力投入,利润下降。而各BIM咨询公司在市场上又竞相压价,通过对员工降薪以及降低模型精度等方式来节约成本,又使行业陷入了恶性循环。 效率低,设计周期延长 当年能迅速推广CAD,是因为其较于传统绘图板带来了极大的效率提升。 BIM软件平台没有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对人不友好,抬高了使用门槛;不够简化,延长了设计周期。所以采用三维建模反而使效率下降了,没有效率的生产工具必然没有市场。 要不然设计院就不会出现抓壮丁的情形了,各部门为完成产值要求,都不愿意派熟练员工去参与,基本都让新员工顶,但新员工专业技术不熟,去专职搞BIM的话,必是无根之木,而对于有技术追求的设计人员来说,是不愿意成为翻模员的。 即使是翻模都已经很费力了,目前国内的设计环境太过恶劣,所谓的BIM正向设计就是个伪命题(设计费不增加,设计周期不延长,设计人员不愿意参与)。 对施工方而言 施工没有因为BIM而产生革命性的变化,没有对项目周期或者项目成本起到决定性作用。 施工单位没有人可以短时间内把建模做完,而项目进度要求又特别快,进度快的前提下人员有大量事情做,现在大量项目的人员配备都不能达标,基本的工作都做不完,谁还会有闲心做这种事? 所以现场施工部门其实很反感BIM,尽管配了顶级的电脑,但几乎都是用来积灰。 对专业人员而言 BIM目前只是作为绘图工具,学会即可,或者说等全面推广后再学也行,不建议专业人员全身心参与。要不然多年后,你会发现与专业已经渐行渐远了,只会建模和忽悠,沦为翻模员或者软件平台销售员。 精通专业知识才是当务之急,发现设计问题和优化设计方案是通过从业者的专业知识进行的,而非建模手段。这些过程对于资深设计师而言,在二维图上也能进行,因为其核心是设计师们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所以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了。 当然,如果你说你专业技术很牛,BIM建模技术也很牛,不需要你不用操心。 可既然你都这么牛了,你还在一线跟年轻人抢食吃,是不是有些跌份啊?这么牛的人都没有被提拔,你是留下来等着过年么? https://mp.weixin.qq.com/s/3GbCCOU7zdEOvo1mipA9ew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设计艺术 最新文章 |
有哪些对你很有冲击力的设计? |
「英语流利说」的使用体验如何? |
为什么设计院出的图纸一堆错误? |
保时捷中国总裁首度回应「米时捷」:或许好 |
为什么很多JRPG游戏战斗中可操控角色一般是 |
设计师都觉得宋体很难看吗? |
如何评价 Na?ve UI? |
二月二龙抬头文案有可以参考的吗? |
你有没有遇到哪些设计是冤枉设计师了,吐槽 |
有什么小众文案适合发朋友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