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
天天财汇 -> 设计艺术 -> 为什么苹果仍坚持刘海(灵动岛)设计,而其他公司却在努力打造100%屏占比的手机? -> 正文阅读 |
|
[设计艺术]为什么苹果仍坚持刘海(灵动岛)设计,而其他公司却在努力打造100%屏占比的手机?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为什么苹果仍坚持刘海(灵动岛)设计,而其他公司却在努力打造100%屏占比的手机?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手机 苹果公司 (Apple Inc.) 刘海 为什么苹果仍坚持刘海(灵动岛)设计,而其他公司却在努力打造100%屏占比的手机? |
殊途同归,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在朝着真全面屏的方向发展。 只不过,安卓阵营这边,采用了一套前置相机有重大缺陷的真全面屏方案,率先实现了100%全面屏的完美感官体验,但牺牲的屏幕素质和前置相机体验,却也饱受诟病,被市场证明,步子迈的有点大了,自小米MIX4后,还在坚持的也只剩下中兴努比亚了。 |
|
而苹果在追求用户全功能完美体验的同时,Face ID集成的人脸识别传感器、安全模块,都无法做到完美隐身,所以干脆连同前置相机一起露在外边,做成刘海、灵动岛这样的异形屏,虽然说外形感官上不是100%的完美,但好在屏幕素质和前置相机都没有缩水。 而从刘海屏到灵动岛的转变,正是苹果逐步扩大屏占比,向真全面屏趋近的过程,从iPhoneX到iPhone12系列,硕大刘海的屏占比宽度约为机身的三分之二,到iPhone13得到改进缩小,到iPhone14Pro系列上更进一步缩小为感叹号挖孔的灵动岛屏幕,虽然取名叫灵动岛,但和安卓阵营的挖孔屏形式,本质上已经完全一样了,无非是挖孔的形状、大小不同,内置功能略有差异罢了。 安卓挖的是单圆孔或双圆孔,灵动岛挖的是药丸孔+单圆孔,安卓使用前置相机集成人脸拍照解锁+指纹解锁,安全性略差,苹果使用单独的红外识别3D人脸解锁,安全性更好。 |
|
所以苹果要实现100%的全面屏,除了要解决屏下镜头的问题,还要解决集成屏下Face ID的问题,在技术上的难度更大,如果要是砍掉Face ID,又会丧失iPhone的重要辨识度特征,所以在屏下感光技术尚未获得突破的情况下,保持现状是更好的选择。 因此,这个问题,最后值得讨论的是:真全面,是不是非屏下感光技术不可? 实际上,在国产手机,还有着自己的设计思想、理念的年代,vivo早在18年就推出了 NEX系列可升降镜头的真全面屏手机,这在苹果神话如日中天的年代里,或许不是一个最佳的市场方案,但今天看来,也不失为一个兼顾屏幕、前置相机体验的完美选择。 |
|
但在手机行业,已经被苹果设计语言深度影响固化的今天,屏下超感光技术的突破,就是目前唯一的,最完美的真全面屏方案了。 |
刘海、灵动岛,里面有什么?果子为啥要坚持做刘海、灵动岛? 搞清楚这两个问题就可以了~ |
|
果子从 2017 年的 iPhone X 开始采用刘海屏设计,在这个刘海里有〔红外镜头、泛光感应元件、距离感应器、环境光传感器、扬声器、麦克风、700万像素摄像头、点阵投影器〕,主要就是这 8 个元器件。 我们也可以把苹果的 Face ID 理解为一套〔系统〕,由这些元器件组成 Face ID 的物理基础。 |
|
苹果在 iPhone X 的发布会上演示过 Face ID 的工作原理,也谈到了 A11 神经网络引擎的一个强大之处 —— 使 Face ID 身份认证功能能够快速识别人脸。 点阵投影仪投射 30000 多个点在人脸上;红外镜头和泛光感应元件则可以通过深度摄像头实现人眼瞳孔的特征定位;AI 芯片 A11 的深度学习则用于估算人眼视线方向;系统将接收的数据进行 3D 建模。 苹果为 A11 搭载了神经网络引擎,它具备深度学习能力,可以对用户面部的一些变化(长胡子、戴眼镜等)进行动态跟踪并实现自适应识别,这样就可以让人脸识别有更强的适应性。 到了 iPhone 12 这一代,搭载 A14 仿生芯片拥有16 核神经网络引擎(iPhone 11 搭载 A13 仿生芯片是 8 核神经网络引擎),Face ID 系统已经可以很好的支持口罩解锁了。 以上内容说的就是〔苹果的刘海里有什么〕,那么苹果为啥非要搞个〔灵动岛〕? 因为灵动岛本身就是〔缩小的刘海〕~ |
|
从最初的〔刘海屏〕开始,到 iPhone 13 那一代,苹果一直在缩小刘海的面积,然后到了 iPhone 14 Pro / Max 用了支持灵动岛的 “药丸屏” —— 其实开孔方式是「圆形 + 药丸开孔」: |
|
用特殊方法让两处挖孔中间的屏幕显示颜色〔网图 侵删〕 圆形开孔是前置摄像头的位置,药丸开孔是一部分 Face ID 组件的位置,主要是点阵投影、红外传感器。 只不过苹果把这两个开孔在日常显示时用黑色连接成了一个 “大药丸”。中间连接屏幕部分,也会被用于显示隐私指示器(目前带刘海的 iPhone 会显示在右上角)。 |
|
所以苹果现在是把最初〔由 8 个元器件组成的刘海〕里的一部分元器件放在了屏幕下方,但是……点阵投影、红外传感器、前摄,目前没办法都放在屏幕下方,只能采用挖孔。 所以这个〔灵动岛〕是给不得不挖孔的方式做的〔美化〕~ 通过一些交互设计来弱化挖孔的存在。 所以这当然是一种妥协的方式,也是在进化为〔无挖孔~真全面屏〕之前的一个过渡。 以上内容说的是苹果为啥要搞〔灵动岛〕,所以小伙伴们应该可以看明白这玩意不像大多数安卓机那样就一个前摄那么简单吧~ 那么苹果为啥非要用 Face ID ?用一个前摄,开一个圆孔,再加上屏下指纹不行么? 也不是不行,只不过 Face ID 是基于用户面部特征的生物识别技术,有优秀的动态识别的能力,其安全性可以达到支付级别,优势还是很明显滴。 另外苹果做的一些东西也会与其硬件生态领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就是说手机上的一些东西并不是简单的只给手机使用~ 比如 AirPods Pro 2 ,它支持个性化空间音频技术: |
|
连接 iPhone 后会用原深感摄像头扫描用户的耳廓,为每位用户量身定制专属空间音频体验。 再比如 Vision Pro~ |
|
我们可以看到这款产品的按钮设计借鉴了Apple watch,而核心功能和技术上也有一些 iPhone、iPad、AirPods 的东西。 Face ID — 3D 立体形象,这之间的技术应该是相关联的。 就好比苹果布局多年的〔空间音频〕技术,谁能想到苹果 AirPods 耳机里的空间音频技术是那么多年以前就开始搞了? 现在苹果的手机、平板、电视、蓝牙耳机等硬件产品,还有 Vision Pro 都在〔空间音频〕这条链上,包括苹果的 Apple Music 都算是一个完善的、强大的音乐产业链。 最后,我想说的是所有手机厂商都在向着〔无挖孔~真全面屏〕努力。但目前为止也仅有少数厂商坚持在做屏下摄像头,因为受限于技术的原因,现在的屏下摄像头还无法在暗光下获得高质量照片,也不能应对多种视频场景。 之前就有过网友拿着新买的某屏下摄像头手机,在需要进行面部识别认证时多次无法通过的尴尬场景…… 所以单挖孔也好,小药丸、灵动岛也罢,都是一种过渡而已。 按照果子的更新惯例来看: 2023 年:iPhone 15 全系大药丸+灵动岛;2024 年:iPhone 16 / Plus 大药丸+灵动岛,iPhone 16 Pro / Max 小药丸(点阵投射器放置于屏下)+灵动岛;2025 年:iPhone 17 全系小药丸+灵动岛;2026 年:iPhone 18 / Plus 小药丸+灵动岛,iPhone 18 Pro / Max 单孔屏(保留前摄);2027年:iPhone 19 全系单孔屏;2028年:iPhone 20 / Plus 单孔屏,iPhone 20 Pro / Max 真? 全面屏!2029年:iPhone 21 全系 真? 全面屏! |
|
|
说中置腰圆设计是配合灵动岛的设计肯定是扯淡的,而且这个蛋扯得有点大,灵动岛肯定是配合腰圆做的UI层面的设计,赋予中置腰圆设计一个故事。 对于手机来说,一整块无缺陷屏幕设计一定是手机厂商未来追求的方向,这个点我觉得没有疑问,问题是,这个需求目前的刚需性不足,而妥协过大。 最早的真全面屏是vivo的NEX,用的是机械结构可升降前置相机设计,这个设计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机械结构对手机密封性的破坏,导致日常可靠度下降,尤其是当一台手机使用周期达到三四年的时候,风险会随着使用迅速攀升;另一个则是机械结构对于内部空间的占用,这么大的空间,留给相机、电池或者散热明显是更好的选择。 而后续出现的前后双屏设计是同样的道理,结构可靠度下降,空间占用太多,这不符合手机发展的大潮流。 另一个方案是屏下相机,这个方案解决了结构可靠度和空间占用的问题,但妥协的前置相机的素质又成为了新的不可接受妥协,在如今这个视频成为主流信息传播媒介的时代,这同样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我们看各家屏幕设计的演变,逐渐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第一是不能够在结构可靠性和空间占用上妥协太多,除非你妥协后得到的东西足够有吸引力,所以机械结构的真全面屏废了,但机械机构的折叠屏手机火了。 手机是取舍的艺术,舍是一部分,取是另一部分。 这个大方向安卓手机在坚持,从刘海到挖孔,从大孔到小孔,缩减下巴的宽度,缩减边框的宽度,做四面等宽设计,等等。 这个大方向苹果同样在坚持,我们看从iPhone X到iPhone14 Pro,刘海的面积逐渐缩减,最后缩到屏幕里面做腰圆设计。 当然,在前置组件对屏幕占用缩减的这个大浪潮里,苹果的选择远较安卓阵营来得保守,而这种保守的核心,是设计和功能的平衡。 苹果一直在坚持Face ID的设计,做支付级人脸识别,3D结构光本身的应用前景其实不只是支付级的人脸,安全只是这个设计的第一个,或者说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真正落地的东西。 只是未来一直不来,关于3D结构光的强应用在人脸支付之外,一直找不到新的落地场景。 所以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这个未来到底能不能来? 如果能,那么也许未来各家都得学苹果,把这条往前走了的路缩回去。 但如果不能,也许Face ID未来也会和当初的压感屏一样,从苹果开始彻底退出手机行业的舞台。 很多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一个方向性的误区,习惯于从结果倒推原因,苹果做某个设计,那一定是这个设计是合理的,且必然的。 但实际上,对于手机来说,很多的决策其实并没有那么强力的支撑,有的也许只是阶段性技术限制下为了量产做出的妥协性选择。有的甚至只是A or B,然后选择了A,仅此而已。而如果存在另一个相似的平行时空,也许选择就是B了。 苹果卖得好,所以我们看到刘海屏或者前置双挖孔,它就是对的。但反过来,如果苹果做前置单挖空+屏下指纹,是不是就卖不好了? 很显然不是的。 当厂商影响力足够强大的时候,它是能够教育市场的,让市场认可它的选择,而不是它去选择市场认可的选择。 直角中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苹果从iPhone6开始,把直角中框改成了户型设计,这个选择很好理解,大屏导致机身尺寸的增加,其对手感的影响需要人体工程学设计来平衡。 但到了iPhone12,它退出去了,退回去的理由是什么? 当然,大家依然可以找理由,比如缩减屏幕正面投影的视觉观感,尤其是视觉边框宽度。但这个是必然的刚需么? iPhone 6之后,也有很多厂商做出直角中框设计,最典型的是老罗的锤子T1,我们且不考虑老罗本身的成与败,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大家会因为老罗选择了这个设计,而去证明这个设计的合理性么? 另一个有意思的案例是华为从Mate30开始做的瀑布屏设计,这个设计在今天的手机上我们已经看不到了,但华为巅峰的Mate40 Pro就是这个设计,你说它对还是不对? 其实对不对不重要,Mate40 Pro刷新了华为旗舰机的影响力高度,如果不是制裁导致的供货问题,必然也会刷新销量高度。 但这个设计给到别的厂商,你说能不能成?是对,还是错? |
看了这么多高赞回答,都是在东扯西扯。 原因很简单:苹果认为基于3D结构光的Face ID是目前最佳的交互方案,而目前没有合适的技术可以完美替代正面开孔的方案。 就这么简单! 那些正面单开孔的安卓机,包括屏下摄像头,哪个支持人脸支付。虽然有很多宣称支持人脸解锁,但都是毫无安全性可言的2D人脸识别,解锁就是闹着玩的,支付更是连碰都不敢碰,手机厂商也不傻,真给用户带来巨额损失了,这官司能打到死。 指纹识别,本身就是已经被时代快要抛弃的产物了,受限制太多,比如出手汗、手脏、识别模组脏等等因素,安全性也远不如人脸解锁和虹膜,虹膜解锁的稳定性相比人脸差一些,解锁失误率太高。 所以现阶段,要想踏踏实实的实现可用于支付级别的人脸数据识别,就老老实实的像苹果和华为一样,在前面开几个孔,这是目前唯一的方案。以后随着供应链技术的不断更新,真全面屏会实现的。 |
既然其它公司那么努力,那么像样的产品到底在哪里呢? 有兴趣不妨看看大厂近期的UI更新,是不是都很懂灵动岛和实时活动的价值呢? |
|
|
|
年货红包,一般能有几块钱,最高9999! |
|
广告 2024京东年货节京享红包 01.17 11:06 - 02.06 00:00 领取京享红包享受更多优惠 去领取? 成年人的世界不是凭努力分配,而是要看效用的啊! 努力和追求,也是要讲技术和成本的啊! 折叠屏玩了五六年了,为什么折痕还那么明显?为什么折痕周边手指触摸的凹凸感依然强烈?为什么铰链最起码的180度无死角悬停都做不到? Android智能手表也玩了这么多年了,为什么基本的60fps动画切换都基本没有,Android手机那都144Hz刷新了啊!这些手表的屏幕亮度又有多高呢?难不成手表都在室内用呢? |
|
Android平板咋不支持外接6K显示器呢?不是号称生产力吗?为什么不支持同时前台运行8个app,不是小窗多app玩的很溜吗?为什么不和iPad Pro跑的分呢? |
|
不讲技术,不讲逻辑,不讲成本,不讲效应,光说努力有何用?难不成你为别人的努力买单? 你看下面这个概念机,再完全去掉黑边,大概就是苹果追求的真全面屏了!很显然,即便是苹果这种不缺钱,不缺“技术”,不缺想象力的公司,它当下也拿不出这一样的手机! |
|
但是如果纯粹从观看的视觉角度来说,苹果倒是已经有了这样的产品,只不过那玩意叫Apple Vision Pro! |
|
|
|
排除技术因素和量产成本以外,真正好的设计其实就是确定的!有什么理由变来变去呢? 哪怕是到了今天,iPhone的整体设计依然是延续了2017年iPhone X的设计!如果你今天看到iPhone 14系列觉得设计还不错,那么基本就可以认为苹果早在2017年就已经找到了最优设计了! |
|
而时至今日,2017年的iPhone X就已经有了的R角设计,也基本没有其它厂商玩得起呀!你以为Android外观变来变去,是真的不知道R角的优势吗? |
|
|
|
到如今的灵动岛,软硬件R角早就玩得炉火纯青了!注意iPhone四个角的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UI!没有硬件的R角,软件怎么学怎么尴尬! |
|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iPhone的刘海屏也不怎么样啊!是的,这就说到我最开始提到的技术因素了! iPhone未来理想的状态,必然是真全面屏,超窄边框。但是量产这样的iPhone,需要技术迭代,也需要量产工艺的改进。 |
|
当年苹果在iPhone X这么个小刘海里面实现的东西,可谓是满满的黑科技!这里面塞进去的元器件一定可以惊艳到你,从左到右,红外相机,泛光照明器,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扬声器,麦克风,前置摄像头,以及点阵投影仪。 |
|
用户每次拿起iPhone,会有30000多个红外点打到脸上。通过读取这些点就可以绘制脸部的深度图和2D红外图像,而这些数据则被用来创建一个2D图像和深度图序列,在进行数字签名以后,最终会被发到安全隔区验证。 当然,这些点正常是看不到的。但是如果是晚上使用Face ID,稍微注意一下刘海屏,其实是可以看到有小红点的。 |
|
而至今苹果依然坚持不移到屏下的摄像头,愣是让iPhone成就了极致的自拍能力。总听说Android手机各种后置拍摄牛掰,可是前置自拍却基本干不过iPhone这个12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啊! 更不用说iPhone前置摄像头一样可以Apple ProRAW、Apple ProRes、4K 60fps杜比视界HDR视频拍摄了吧! |
|
而什么叫技术进步呢?或者说什么叫技术驱动产品开发呢? 第一代iPhone X用上了Face ID人脸解锁模块,迭代了一代以后,iPhone XR就用上了Face ID模块! |
|
iPhone 11的Face ID人脸解锁依赖A13的神经网络引擎提升,解锁速度直接提升30%! |
|
iPhone 12以后机型直接支持了戴着口罩的人脸解锁,而且还是支付级别的,本质上就是可以依赖更小的人脸区域采集更多的特征点实现人脸识别! |
|
从iPhone 13开始,已经做到把听筒上移至边框下方,缩小了刘海的尺寸。是的,这里的进步仅仅是让刘海变小!而iPhone 13这一代的听筒开孔其实还是比较明显的。 |
|
到了iPhone 14这一代,听筒开口已经很小很小了。 |
|
而iPhone 14 Pro这一代更是把环境光传感器移到了屏幕下方,造就了更小的灵动岛。这玩意吧?真正用上了,就知道有多好用了。随着大量的app适配,如今灵动岛是真的相当灵动了啊! |
|
|
|
而Face ID人脸解锁的安全性嘛?即便是和苹果自家的Touch ID指纹解锁相比,那也是50倍的安全性啊! 反观Android这边,这些年从背部指纹识别到侧边按钮指纹识别,再到屏下指纹识别,安全性到底是降低了还是提升了呢?而少部分屏下摄像头的手机,前置拍摄的效果就不用多说了吧! 当然,我并不是要评价谁好谁坏,而是想单纯聊聊大家做事方式上的区别。苹果这边一直都有着长期的规划,有一个确定的产品进化路线图,技术达不到的咱就先不做,老老实实做技术研发,技术成熟了再应用到产品上。这叫啥?这就叫技术驱动设计,技术驱动产品创新!比如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 |
|
比如灵动岛交互。 |
|
而Android这边,很多时候都是先立一个Flag在那,然后玩了命的往上靠。比如就是要做120Hz高刷,就算是显示一张静态图片也要120Hz刷新,就算GPU压根没能力8ms、16ms渲染一幅画面,也一样8ms刷新一次屏幕。 高刷屏、5G网络带来功耗增加怎么办?加大电池呀!电池大了充电速度跟不上怎么办?做超级快充呀!超级快充机身发热严重咋办?做一个可选的充电模式甩锅给用户选择呀! 这叫啥?这叫水多加面,面多加水!想到哪做到哪!做不到的就各种妥协!妥协过分了咱就推倒重来!比如,刘海屏的新款Android手机!再比如,越来越直屏化的Android曲面屏手机! Latest Answers 如何选择最合适的苹果手机?关于iPhone到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iPhone 15到底有哪些升级? iPhone 15 Pro到底有哪些升级? 2024年苹果电脑MacBook Pro M3/M3 Pro/M3 Max选购指南,尺寸、芯片、内存、存储空间选购建议一应俱全。 苹果电脑M1/M2/M3芯片全面解读,Apple Silicon M系列芯片终极篇! |
题主活在平行世界吧? 早期很多安卓厂商都把 iPhone 刘海当作痛点, 结果要么是升降摄像头这种大幅增加结构件复杂度的方案, 提升重量和成本, 降低可靠性; 要么是以牺牲画质为代价的屏下摄像头方案. 顺带还要放弃掉结构光人脸识别, 转向较慢且较不安全, 搭配需要用户主动交互的屏下指纹方案. 安卓这套屏下指纹的方案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就是严重限制了锁屏/常量显示画面的交互设计. 要么允许用户在未解锁的情况下接触到更多的信息(牺牲一定安全性), 否则锁屏下进一步查看/执行操作都会被指纹解锁给挡住. 更不用说戴着手套时候的交互. |
|
至于牺牲前置摄像头质量, 就意味着切掉相当一部分女性的市场, 而这块在国内就是一个很坚固的走量且具有利润的市场. 至于真全面屏所谓的观感, 也不过是手机软硬件设计体验的一部分. 比如说 iOS 17 引入的 StandBy 界面, 除了音乐播放和照片, 其他界面都没法观察到刘海. |
|
而这套功能, 在安卓手机上完全没有像样的对手. 因为大部分安卓手机的所谓 30-50W 快充底座, 都是竖屏的设计. 而且做了全屏熄屏显示, 外加各种自定义交互的厂商, 基本上屈指可数. |
|
而苹果能做横屏, 是因为 MagSafe 具有磁吸能力, 且支架为横屏留出了空间. |
|
而且官方不仅做了系统 App 横屏组件的适配, 让第三方也能通过 Widget 去显示到 Standby 界面, 可以说大幅度加强了这个功能的实用性. 回过头来看所谓的「无刘海手机」, 在背上诸多代价之后, 换来了「真全面屏」之外, 带来了什么有意义的功能和交互吗? 没有 |
|
于是最近我们看到了很多保留着挖孔, 然后在奇怪的地方放上药丸的设计. 实际上这样的设计, 在 iPhone X 的时候已经存在了, 只不过受限于当时的刘海面积太大, 边上空间有限. 所以只适配了系统的来电、定位、热点、录屏、录音等实时性提示. |
|
而如今安卓手机为了实现这一套类似的机制, 颇有种棚户区搭铁皮屋的感觉, 因为不同机型的边框 R 角、摄像头的位置和大小不同, 基本上都是见缝插针一样加盖. |
|
这样的设计, 考虑到本身作为信息提示元素, 第一眼看上去就觉得乱, 让人觉得迷惑. |
|
作为对比, 苹果在 iOS 17 以及 WatchOS 10 都在不断强化灵动岛和锁屏界面的功能, 比如如今的 iPhone 可以在锁屏下显示 Watch 的骑行运动数据, 等于说成了一个码表. 用过之后就知道, 这玩意感知极强, 比扭过手腕看手表方便太多, 而且人离开单车, 带上手机就行, 不需要单拆码表/Garmin 手表. |
|
而 WatchOS 10 支持匹配并校准蓝牙的单车功率计, 直接放到手表和手机上显示. |
|
所以到了如今这个阶段, 比起功能和视觉效果的兼顾的灵动岛、实时通知、熄屏显示、standby 显示, 码表显示, 「真·全面屏」反倒是那个感知不强的设计. 当然不是说真全面屏完全没意义, 对于折叠屏内屏来说, 由于需要做到极窄边框, 以及可能有较多的横屏需求, 一个能隐藏的内屏摄像头能减少安全区面积. 但对于直板机来说就意义不大, 感知不强. |
在真全面屏手机问世前,很多人都觉得真全面屏非常重要,是极致的追求,是完美的体验。 但是当真的屏下摄像头手机出来后,却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追捧,没有取得销量上的成功。 无论是之前的升降式,还是小米mix系列,或者滑盖式等,都没有取得销量上的爆火。 其实现在大家也不朝着这方向发力了。国内还在坚持真全面屏的,主要是努比亚/红魔。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追求一整块完整的屏幕,那现在可以考虑一下努比亚的机型,有着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屏下摄像头技术。 |
|
之所以真全面屏机型没有大火: 一方面在于要做到真全面屏,会导致前置自拍能力的下降,而自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大于完整屏幕的刚需功能。 另一方面在于,取消前置摄像头的挖孔,对大多数人来说,意义没那么大。 甚至顶上有个刘海,有个药丸,对日用体验也没有影响。因为大家日常使用手机时,人眼会自动聚焦到关心的内容上,而不是整块屏幕。 这时候挖孔和药丸/刘海是不会影响到使用体验的。 而iPhone之所以要做刘海/灵动岛,是因为Face ID是的人脸识别解锁iPhone的核心卖点之一,其可提供更安全的解锁和隐私保护。 苹果用Face ID取代了其指纹识别,在没有更高阶且方便的解锁前,是不会放弃Face ID的。 |
|
要做到Face ID,单一的前置摄像头无法实现。这是iPhone X时介绍Face ID的一张图,其构成除了普通的前置摄像头外,还有红外摄像头,以及点投影仪等。后来这套模组的体积虽然一直在变小,但主要实现该功能的模块不变的话,就没办法继续缩小了。 |
|
安卓厂商绝大多数没有用Face ID的方案,而是选择了屏下指纹识别的解锁方案。 从技术上来看,其实后者的实现难度更低,也更适合拥有低端到高端全机型的厂商选择。 从视觉美观上来看,挖孔还是比药丸/灵动岛好看的,当然更好看的是一整块屏幕。 但实用角度上来看,就各有优势了。 所以感觉这里苹果的坚持没啥问题,灵动岛虽然被吐槽,但UI动效做的确实不错,且带来了差异化和辨识度,相比于自家上一代有了明显的进步,其实也是一种成功的设计方案。 |
还有人记得iPhone 7当时通过震动马达模拟实体按钮按下去的反馈吗?以及现在已经被抛弃的3D touch? 怎么看苹果这么做都是在为当时即将成熟的屏下指纹铺路(通过马达震动来模拟屏下指纹模块的按压反馈)。可是当iPhone X出来却选择了face ID, 牺牲屏占比, 在前置面板塞下那么多3D传感器我想绝对不仅仅是为了做生物识别那么简单, 毕竟Face ID对比屏下指纹识别没有绝对的优势。 Face ID真正的场景应该还是试水AR/VR。 这个趋势这两年很明显了,MeMoji这些已经开始初步成型了, 最终肯定是要将用户脸部建模做到实时分享的。苹果的每次技术选型当然不是为了当下,而是未来。我想放下屏下指纹识别那刻,苹果就已经想好AR/VR领域才是未来了。 ---------------分割线--------------- 我看评论到在讨论Face ID和屏下指纹识别孰优孰劣。我的看法是各有优劣, 选择自己适合的就好了。但是这并不是这个回复想讨论的东西,Face ID在AR/VR领域是不可取代的,我想这才是苹果一直坚持的原因 |
这个说法,即不真实,也不准确。两个点: 1、并没有看到其他公司在努力打造 100% 屏占比的手机 现在屏幕没有开孔的,应该只有中兴旗下的努比亚还在坚持了吧? 其他家规模搞的大一些的也就小米 Mix 4 出了一代,然后就不再提这回事了,其他家放弃的更早。 还有一类是折叠屏三星还在搞内屏还在用屏下摄像头手机,从评测来看,部分情况下还是非常明显的可以看到,反而是努比亚的其实做的还不错。 |
|
为啥大部分厂商都不搞屏下摄像头了? 因为实际上消费者的反应就是大家不愿意为了看似很美好的真全面屏而牺牲屏下拍照效果和屏幕显示效果。 因为技术限制,屏下摄像头的进光量会远小于非屏下的摄像头,让本来感光元件和进光量就不大的摄像头效果更加雪上加霜,而这个技术限制,至少目前没有什么可量产的解决方法。 试过后,大家就放弃了。 之前海有过类似升降摄像头的设计,包括下图这种部分弹出,或者一个区域整体向上移动的,但现在也都不做了,同样是问题超过了收益,比如机械结构复杂,增加了故障率,成本更高,消费者并不愿意为这个额外买单,增加了厚度,影响了整体设计等等,这些都让这些全面屏的尝试不再进行下去。 |
|
2、苹果同样受技术限制,而且 FaceID 比单纯摄像头更复杂,但也一直在改进提升屏占比 在屏下摄像头的技术上,苹果和其他厂商一样也受限于技术,而且苹果的刘海屏/灵动岛更复杂 类似刘海屏里面包含了红外摄像机、前置摄像头、点阵投影仪、麦克风、距离传感器等元器件。 |
|
苹果的 FaceID 不仅仅是解锁级别的,而且是支付级别的,而 Android 平台的面容 ID,基本都是用来解锁,但并不支持用来支付的。 深感摄像头确认存在注视着设备的脸部后,其中的点阵传感器可以投出非常密集和细小的点,从而来进行立体的识别,进而保障安全性。 对比指纹解锁的 1/50000 重复率来说,FaceID 结合算法后的重复率是 1/1000000,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但相应的,比相机之外更多的东西,要放到屏下也更复杂。 |
|
不过苹果并没有放弃屏下摄像头和 FaceID 的努力,一直都有相关的专利在注册,类似 23 年的屏下 FaceID |
|
还有屏下指纹专利 |
|
不过稍微了解下就会知道,专利并不代表会进行实际研究和生产,实际研究和生产,也不代表会量产,量产也不代表会发布。 但是从这些专利来看,至少苹果也一直在关注这个事情。 另外,苹果在灵动岛和刘海上,确实一直是在缩小屏幕上非屏幕区域的面积的。 |
|
同时在边框上,也一直在进步的。 比如即将发布的 iPhone 15 ,边框也会成为有史以来边框最窄的 iPhone。 |
|
因此,苹果也一直在努力提升屏占比,只不过根据自己的产品和风格,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完) iPhone 快充充电头和充电线购买可以参考我这篇几千个赞同的文章或精简版: 2023 年苹果 iPhone 快充充电头(充电器)和快充充电线选购攻略和推荐( iPhone 14 系列适用 ) 2023 年 iPhone、iPad 充电器(充电头)/无线充电器/充电宝/充电线(数据线)选购指南(精简版) iPhone 和 iPad 快充充电宝购买可以参考我这篇几千个赞同的文章: 快充充电宝哪个牌子好?2023 年苹果手机iPhone/iPad快充移动电源推荐 |
如论如何,苹果总是在做创新性的事情,或者说很多创新的idea都是来自国外,比如苹果的灵动岛,元宇宙,大模型。 这里要说句比较丧气的话,国内很多都是在紧跟国外的脚步,这可能也算是一种卡脖子吧,创新的后腿。在苹果灵动岛出来之前,国内一直都在追求屏占比,甚至有的将摄像头放在左上角或者右上角,甚至右下角的都有,讲真,这种地方挖孔,我是很不喜欢的。尤其是底部挖孔放摄像头,那个拍照就非常尴尬,很不好用,曾经我用同事这样的手机拍照片,把我搞得都犯尴尬了。 |
|
国内就目前来看,很多手机还是在屏幕中间挖孔的,圆孔或者长孔,倒还是符合我们的对称审美。但真的在这上面玩花样的,还真的就没有。直到苹果手机在iPhone 14上搞出了灵动岛,一下子就把这块区域给玩活了,对,不仅是玩火了,更重要的是玩活了,让很多手机厂商眼前一亮,用户也是一样的,原来这块区域还可以这样子玩,终于上面单调的挖孔有了几分色彩,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这种创新性的设计和系统软件玩法,苹果的确是原创,也非常符合苹果的设计美学-对称之美,而且收到了很多用户的追捧,甚至有的用户就是为了体验一下灵动岛,而更换手上刚买的iPhone 13。在苹果设计的基调不需要改变的情况下,灵动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呢,这也是创新,保底也是交互创新。 |
|
再就是苹果的影响力很强大,即使在国内,国产手机再强大,依然有很大一批用户是苹果的忠实粉丝,苹果出什么东西,他们都说好,比如那个擦布,再比如那个拔卡针,在我们看来这样鸡肋且很贵的东西,很多人就是要去买。 再就是产品设计的延续性。苹果喜欢挤牙膏,当然它的挤牙膏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创新。要知道创新是很难的,苹果搞出来的这么一个交互创新,可以继续在这上面做文章,挖孔区域变大之后,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可以把前置摄像搞的更好,植入更多的视觉传感器,做AI,做人脸识别等等,这些是灵动岛创新设计带来的硬件堆叠的可能性。 |
|
为什么一定要追求屏占比呢?灵动岛的出现其实不影响屏占比,从使用的角度来看,灵动岛完全利用起来了,这块区域被激活了,屏占比是不是提高了呢。 @知乎数码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设计艺术 最新文章 |
有哪些对你很有冲击力的设计? |
「英语流利说」的使用体验如何? |
为什么设计院出的图纸一堆错误? |
保时捷中国总裁首度回应「米时捷」:或许好 |
为什么很多JRPG游戏战斗中可操控角色一般是 |
设计师都觉得宋体很难看吗? |
如何评价 Na?ve UI? |
二月二龙抬头文案有可以参考的吗? |
你有没有遇到哪些设计是冤枉设计师了,吐槽 |
有什么小众文案适合发朋友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