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设计艺术 -> 谈谈对20年之后的建筑行业的预期? -> 正文阅读

[设计艺术]谈谈对20年之后的建筑行业的预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想听听各位前辈们对20年后的建筑设计行业的期待和预期 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之前的内容删掉了,也没啥用,现在只是想单纯的听听各位前辈们聊聊对建筑设计…
原始问题描述中有如下一段:
“我几乎把全网的劝退文都看了一遍,但感觉对我没什么作用,那些劝退的理由无非就是天天画图,天天熬夜加班,工资也不多,时薪低的离谱,还不如个码农,确实现在这个行业也不怎么值钱,但真正做到顶尖的设计师有几个,真正把建筑当成艺术品来设计的有几个?中国人的美育教育几乎为零,但如果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怎么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努力把甲方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审美能力画出图纸,做出模型,这是多有意思的事情啊,我相信自己能做到。”
那就再多看几遍。
有梦想是好事,但有梦想不是不动脑子的借口。
最后说一遍:我不劝退,我劝的是一上来就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的,再多看看、多想想。绝大多数劝退的人,出发点大概也和我一样,其实都和你是“一边儿”的:我们并不是在否定你的梦想和志气,而是希望你能有更全面的信息,做出更合理的判断。如果你注定想要去趟开未知的战争迷雾,那估计没有人会嘲讽你的勇气;但若是你还非得计较我们已经点亮的地图和你以为的不一样,恐怕没多少人会和颜悦色地再给你掰开揉碎了解释。
我认识的“天赋异禀的建筑设计师”可能比你认识的人类总数都多,他们每个人打开建筑设计的方式都不一样,但往往靠的是“喜欢”和“真诚”,而不是“赌气”或“自负”。
二十年后?可能性太多了,需要更多的creative minds去发现和拓展,而这些人甚至都不一定是建筑师,但一定是一些genuinely interested in Architecture/Built Environment的人。你是这样的人吗?
20年后的建筑行业?
在下一年一年预期:
2022年,房地产民企100%倒闭,房地产央企存活。建筑设计类型里,居住建筑基本消失。擅长居住建筑的成熟建筑师走向公共建筑领域。公共建筑的落地性和建筑品控明显上升。多米诺效应让央企大院的公共建筑水准变高。
2023年,地产崩溃彻底结束。体育中心、大型医院、全民健身中心、公园、城中村改造等大型公益项目在强大的推力下突飞猛进。epc与顶级设计院联合,国内的明星事务所不断崛起。真正的新一代国际级建筑大师开始崭露头角。
2024年,红火的大院、院士、国际明星建筑师之年。大部分从事建筑行业的普通从业者失业。高精尖建筑人才开始感慨时代属于中国建筑师。
2025年,双碳政策严格落实。建筑工程上下游产业大复兴。头部大院日子开始滋润。绿色建筑技术和参数化紧密结合落地。各种性能模拟、环境模拟软件技术成为日常工作必须。进一步加速普通加班打工人灭亡。
2026年,建筑业洗牌结束。海外顶级名校毕业,国内顶级名校毕业、各种央企院门生、绿色建筑领域顶级公司、顶级外企员工掌握知乎话语权。劝退派彻底转业。
2027-2032年,全电能时代、虚拟现实时代彻底到来。建筑行业转向新生产力推动下的新建筑模式。走向新建筑宣言被某位中国著名建筑师提出。建筑师向全面环保、关爱弱势群体与超级摩天楼、超级海底楼、超级航天建筑两个方向分化。
2033-2037年,可控核聚变商用成功。新电能革命到来。能源实现无限化。建筑从遮风避雨转向与自然融合。传统建筑学专业灭亡。人居环境设计学整合了新的人居价值观。
2038-2042年,世界命运共同体基本实现。在我国的引领下一个大同世界向崭新的时代迈进。人类设计能力普遍提高。专向的专业划分消失。社会分工重新整合。绿色建筑、装配式工艺实现100%vr虚拟自动化。建筑成为每个受过教育的市民的基本能力。
就酱,再接再厉,绝不改行。
最近做旧改,接触到1956年,1980年-1990年,2002-2006年,近年2020年以后的工程图纸。
1956年代的图纸,都是手绘,建筑面积不大,绘画非常好,图面会有俄文或者英文,设计师真的是一笔一划在设计。
1980—1990这个时期,以多层高层为主,产权人主要为各种国企,设计院主要为各省院。没有外国的设计,有一部分是香港的和内地联合设计,主导还是国内。我感觉这个时期,设计师很受人尊敬,因为手绘图纸比现在打印的还干净。
2002以后这代,混合各种类型,类似的布局立面,同质化比较多。
近年的项目竣工图,面积挺大,也还是集中在北京院、部院、建科院、各省院,少量在维拓筑博等私企,有部分是外国方案和国内施工图设计联合。至于清华,因为主要是商业旧改,比较少遇到。总体活都被大院包圆了,面积很大,动辄7—10万平。图面眼花缭乱,但是,因为是旧改,也需要对原有建筑消防和布局进行核算。你猜最怕遇到谁家的图?
虽然面积很大,但是绘画图面感觉很急躁,什么都在着急,因为图虽然是电脑画的,虽然也是按公司内部绘图深度标准做的。
我猜按和当时房价比,现在铁定不如当年。数一数过去得五十年了。至于BIM的图,图面看起来特别干净冷漠,就和白吉馍一样。
20年后,普通设计工作AI完成,艺术性定制的人工设计建筑作品会非常昂贵。但是现在大多数的设计师可能等不到成长就完蛋了,因为某些原因,某些人不给他们成长的机会。
设计不是艺术,也不是美。设计是科学,有科学的流程,有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建筑设计之所变成而今这样,正式因为缺乏这个认识。
乔教主是产品经理不是设计师,如果设计师把设计当作创造艺术品和美,那么就是自杀行为,区别只是怎么死。
凡是认为设计是艺术是美的都是走错路了。所以他们才熬夜加班改图没钱。建筑没有灵魂,建筑也没有精神,更没有意义。建筑就一堆硅酸盐,金属材料,木头,建国以后不准成精。所以国内的建筑就是很唯物的水泥钢铁木头的堆砌而已,没有任何超自然灵魂、精神、意义。国外有没有不知道。
精神、意义、灵魂都是人才有,物质不过是人心灵投射的工具而已
研究人有没有科学,当然是有的。人类学,民族学,认知科学,心理科学,神经美学等等,这些是建筑设计的理论基础。
当然很多设计师不承认这点,而是把锅甩给市场,扯什么中国缺乏美感素质差,扯什么因为中国缺乏美育教育,所以设计怎么。完全就是菜做的难吃,还怪食客舌头有问题。你见过哪个餐馆这么甩锅吗?这种甩锅导致大部分设计师意思不到问题在哪里,自然也无从优化改进。
设计师一旦有,我设计很好,就是顾客素质太低,所以怎么怎么,这种设计师就彻底完蛋了,完全不会有任何进步的可能,只剩下自我感动!顾客素质低,你素质高应该降维打击呀,除非你两个不在一个维度!既然不在一个维度,要么换个市场,要么适应顾客的维度。自我感动不过是自己骗自己而已。
设计是从现状达到渴望,满足需求的一个过程和一种手段,如果仅仅是从艺术和美出发,那么就会被局限在非常非常狭窄的范围内。
如果设计师能够从艺术和美里面跳出来,就会发现一个广阔的多大天地。设计师只有首先放下自我的主观,以空杯心态,去了解人们的需求和渴望,才能洞察到设计的契机和方向。而我们很多建筑学教育干的恰恰相反的事情,过多的培养的学生的自我意识。导致很多学生在学校里自我仪式非常膨胀,然后到了工作岗位上被甲方毒打几次后,这种学校里培养过强的自我意识不堪一击的被粉碎后,就开始走入另外一个极端,自暴自弃的困在图纸上,一边熬夜刷图心理一边画小人咒甲方。这种状态,怎么可能洞察甲方渴望和需求呢?怎么可能做的好设计?
未来社会肯定是需要设计,需要更美好的生活,需要更高的效率,需要更舒适的环境,但是这些不是艺术,也不只是美!所以用旧的方式,是没法满足这样的渴望和需求的。
所以未来我们需要的是研究人,以人为本,了解他们情感,洞察他们的渴望和需求,以科学的方法去帮助他们达成目标,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这才是建筑师存在的意义!
建筑师要学会观察和倾听,不要过分夸大建筑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要意识到,达成目标需要很多人很多环节的协作。技术和知识只是这个过程中一部分,沟通协调更重要!以专家的知识和技能,空杯心态,注重协调和沟通,讲科学用科学,才能营造一个好建筑。
对于建筑师被甲方要求多版方案,其实很多人有没有想过这是设计流程不科学的导致的原因?建筑师就没想过甲方改图是因为蛋痛吗?
建筑设计真的没有评价标准吗?
回到科学上来,就能找到出路。
不鼓励也不劝退,闲来无事看了下你和其他老司机的对话,说两个对你真的以后发展会有利的点:
1.首先最重要的是你要磨炼心性。我读高中甚至本科低年级的时候跟你一样是个很多事爱上头的小孩,喜欢和人争论,当年知乎还不怎么火的时候就经常跟人扯皮。心性真的是极为重要的,不是说你的某一项才华(不管是建筑设计还是写代码)特别突出就能让你功成名就,等你真的开始运作一项基本的产业闭合链(最简单如等你上大学从老师那接私活),开始和各方人打交道你就会明白了。
2.学会从你厌恶的人或者事中学到点东西。任何事情的优势和劣势都是能够相互转化的,让你觉得引以为傲的东西可能会毁了你,你觉得哪个地方被坑了反而这个坑可能会让你思考新的发展模式。这个虽然对你来讲现在是很难理解透彻,但你即使学了建筑也别总抱着“读名校,去大牌公司,独立执业做作品”的一根筋思维,这里面的坑非常非常多,哪怕你去哈佛读建筑也根本代表不了任何东西,永远记得优势和劣势会相互转化,多思考,多虚心请教。
高一的小朋友没有骂你的想法,就是闲聊。很欣赏你的这种勇气,年轻一代人真的需要这样的理想,我心里是支持你的,但是有些话,也想在这里跟你讲一下。
本人本科美院学规划的,也是五年,拿的城市规划的学位,但是没过评估的那种,虽然不是建筑,但是周边毕竟有建筑专业的同学,【从美院/双非院校/过评估双非/211/985/新四军/老八校都有接触了解(这种顺序是综合考虑了就业等各方面认可度的,不接受反驳和质疑,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我也不反对别人的认知),毕竟今年也已经毕业8年的老学长了,看了不同院校毕业的学生的情况,真的,其中心酸,难以言说,今天你正好说到这里了,跟你说说美院建筑的实际情况。也大概聊聊你这么长的问题。
美院体系跟建筑体系的相似之处是,都有8所历史原因形成的系统内名校,美院的八大美院,建筑的老八校。
美院系统随着后面中央工艺并入清华之后,唯一一所本科类工艺美院,就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了,对,我母校。
建筑后续发展出来了新四军,虽然新四军的说法,很多人不认可,哪四所院校也有争议。
但是,你去看看建筑学科的排名,基本也就知道,建筑行业现在的等级和圈层划分了,甚至出了国家赛道和地方赛道这么一说。不知道话说到这里你能理解多少。多了在这里也不太好说了。
针对你的这一番言辞,跟你讲一下,有赞同欣赏你的地方,也有提醒你的点,毕竟你还小,真的还有很多可能性,但是要坚持下去真的很难。当然你可以选择你的人生,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我以后是一定会学建筑的,去美院学,我不相信中国不需要更美更有艺术价值的建筑,也不相信一群学理工的人能真正找到他们设计建筑的乐趣,找到建筑的灵魂,我也不忍心中国的顶尖建筑都写着外国人的名字,你们劝退就劝退,不就是工资少点,活多点,累点,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去美院学建筑可能在未来是一种出路,因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越来越迫切。“
首先说说艺术,这东西,我相信有天赋这么一说,但是芸芸众生,在拼勤奋,努力和教育这一步上,很多人已经输了。尤其是教育和努力的方向上,好的老师,让你少走的弯路,真的不知道是多少年的努力/勤奋和汗水才能换回来,一世的努力真的抵不过几代人的积累。
真的见过基础好的,家境应该也是很好了,(我猜测,不一定准)年纪轻轻已经在国外搞个展,搞联名产品了,就是工艺美院一个学造型艺术的师弟,后来又去德国读的艺术硕士还是什么,就不太清楚了,朋友圈有看到,但是没联系了。
我觉得,你要想走美院这条路搞建筑,就是基本要放弃纯艺术的个人造诣了,除非你在高考前,将美术造诣提高到一个社会认可的标准,因为学了建筑,你几本就没有了课余时间,你的5年都会被专业课折磨,反复蹂躏,
你可以看看徐腾博士本科时候拍的《好吧,拜拜》,你们年轻人如果学了建筑应该有些共鸣,(最好是大学2-3年的时候在看吧,现在看可能没有共鸣。)
不用成大师,就是在某个小圈子小有名气就可以,不然你去美院学建筑,你的美学素养都得不到认可,你如何说服别人说,你的设计就是好的?
可能你们会骂我说什么太理想主义,太天真,等到了社会上遭到毒打就会转行,后悔当初说的话,我相信自己不会,中国需要再多几个是艺术家的建筑设计师。别骂我,我只是一个很有梦想的年轻人
理想主义是好的,能帮我们在现实的世界中,指引前进的方向,本人应该也算是个理想主义者,只是到了这个年纪,发现要现实点,可能才不会那么痛,才能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可能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慢慢物化,也是在追求极致的美好,但是明白了很多事情要一步步实现。“理想是有的。。。(《好吧,拜拜》中刚子说的话)。
其实很期待,你能在若干年后,实现你的理想,就是你需要自己一步步规划好自己的道路,沿着理想的灯光,或快或慢的向前走。希望等你建成你理想中的建筑的时候,可以跟你坐下来有一个长长的谈话,听你讲一讲你的故事。一辈子很短,有这样的期待也是很美好的事情,因为你不知道惊喜那一天会到来,也不知道从何处去期盼。
现在所谓的好建筑不过是千篇一律的方块大楼,千篇一律的曲线,我不希望未来的建筑都是这样,也不希望建筑设计师们都是为了省一点点预算而把作品变得庸俗,多没意思。
好的建筑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是多少团队的心血,有很多开发商也是愿意多出成本去完成一些美好世界的理想的,王澍老师的很多理想不也实现了吗?
我几乎把全网的劝退文都看了一遍,但感觉对我没什么作用,那些劝退的理由无非就是天天画图,天天熬夜加班,工资也不多,时薪低的离谱,还不如个码农,确实现在这个行业也不怎么值钱,但真正做到顶尖的设计师有几个,真正把建筑当成艺术品来设计的有几个?中国人的美育教育几乎为零,但如果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怎么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努力把甲方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审美能力画出图纸,做出模型,这是多有意思的事情啊,我相信自己能做到。
你瞧不上的大多数建筑行业从业者(包括规划,风景园林我不清楚),在坚守的,应该年轻时候也是有你一样的理想吧,不然应该早就转行了。
要把建筑当成艺术,首先你要可以有建筑来做,有建筑做的前提是你是设计师,你是设计师能盖章,就要先把一级注册考了,之前是9门,8年周期,现在我不太清楚,毕竟没有关注最新消息。这是现实。
我也相信自己不会放弃
能有建筑做还要做成,给你举几个例子,贝聿铭,扎哈,王大闳(贝聿铭同学),你可以看一下这几个大师的家境,和他们成名作品的背后的故事,贝聿铭是从小住在那里的,怎么有了苏州博物馆,扎哈的消防站,能建成,需要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积累,王大闳的《银色的月球》里面有多少的无奈和心酸,要做成一些事情,真的不是你自己放弃不放弃的,要看好多的外界因素。
銀色的月球?book.douban.com/subject/3190274/


这个书我是在《半层书店》买到的,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长这么大我没有一次食言过,说下次一定能考第一就一定会努力到第一名,说减20斤就一定能减下来,我相信我自己銀色的月球长这么大我没有一次食言过,说下次一定能考第一就一定会努力到第一名,说减20斤就一定能减下来,我相信我自己
还是上面讲的,很多事情不是你决定的就一定OK,减肥这个事情,可以自己决定,建筑这个事情,你总不能自己一砖一瓦的去自己动手吧。
别骂我,谢谢!
理想总是好的,现实也要考虑。祝好!
1.
我去年在一家十分设计导向的地产公司做设计管理。领导是一个对美非常偏执并且设计能力真的蛮牛逼的人。他之前在万华,你可以去查一查这家公司,万华的代表作——麓湖。
去年以及今年以恒大为代表的这类高周转地产相继爆雷以后。除了中字头的国企还在拿地以外,万华是极少数逆势拿地的民企之一。
其实你说的一部分是对的,随着中国步入中产的人群增多,比如你父母,对于美的需求意识确实在觉醒。美的产品不会没有市场并且会越来越有市场。
营销导向的这波地产公司大概率是回不去以前的盛况了,万华这类小而精的公司maybe会越来越多。所以如果你真正有货有天赋的话,市场一直在那里,maybe还越来越大。就算现在,那些做住宅的跑量的很中庸的设计院可能没活干,头部那些事务所其实也并不怎么受影响,章明缺活干吗?
所以如果你最终就是一个打工的,那这些劝退的哥哥姐姐的话你就挑着听听。假如你的目标是当老板当独立的设计师,那这些劝退的哥哥姐姐的话你一句都不用听,这里面都是被剥削阶级,一个老板都没有。屁股决定脑袋,假如俞老师看到你这个题目有兴趣回答一下,他的答案绝对跟这些哥哥姐姐的答案不同。
2.
再说万华,很遗憾,麓湖大多数的乙方都是外国事务所。中方设计师很少很少。包括我去年呆的这家小地产,我的乙方也没有一家中方设计单位。但是其实我接触下来的感觉,这些外方事务所也并没有在设计水平上有什么质的差别。和国内的现状一样,规模越大的公司水平越参差,越精的公司老板操刀的可能性越大越可能出精品。
所以为啥非要用老外呢?还是缺点民族自信心。
未来20年,如果中国成功在西方围堵下存活并且国力继续增强的话,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可能会越来越强。国籍可能会越来越有份量,maybe会对自己的民族创造力更有信心。maybe那时候你不仅可以在国内做项目了,还能收到巴基斯坦,孟加拉,菲律宾(maybe not,这国家太亲美了),俄罗斯等国的设计邀标。就像今天的我们邀请老外一样。我有个本科同学在外交部,全世界建大使馆。maybe你可以跟着一带一路的步伐,全世界建码头火车站飞机场。
这都是我胡说的,但就像我今天再N刷的肖申克的救赎里说的,人总得有点希望不是!
3.
今年我又换了一份工作,在一家科技公司做AI画图,审图的产品。主要负责需求端和产品端。
目前国内在AI设计这个领域尝试的科技公司越来越多了,但目前都还在探索的过程中,没有哪家真的做出市场认可度很高的类似AUTOCAD REVIT这类跨时代的新产品。但这是趋势,现在没有,二十年后肯定有了,不,三五年后可能就有了。
20年后,设计这部分50%可以由AI完成了,施工图的部分搞不好90%都能AI完成了。淘宝京东可以输入需求一键生成模版设定内的设计图纸双十一一键下单了(btw,现在已经有这服务了)审图老师审图公司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五个人能做现在20个人的工作了。所以如果你只能中庸的话,可能会发现找个现在专科生能干的活都费劲了。当然不代表建筑师就没活干了,20块钱可以买块电子表的现在机械表还是有广阔的市场。人脑和手工maybe在那个时代才能体现价值。maybe一套”纯手工绘制图纸”也成为奢侈品了。
Anyway,20年后的建筑设计市场只留给最优秀的那批设计师了。中庸,可能没饭吃了。
4.
有梦想特别棒!Think big, then, Do big.
如果连想都不敢想,那就根本什么都不可能干成。图灵如果不敢想,人类就不会有计算机。十几岁都不敢想,还有什么时候敢想?
BUT, 不能空想,还是要多了解一下什么是建筑设计。美不是建筑唯一的标准。方盒子也不代表不美。成为一个成功的建筑师需要的也不仅仅只有才华,这个世界一直都不缺有才华的建筑师。但是成功的凤毛麟角。要做好最终中庸的准备。
但,或许你就成功了呢!那我到时候就翻出这个答案,发朋友圈,”2022年5月4日,21:06,我给第XX届普利兹克得主留了句言,或许改变了他的一生”


力尔莫斯
142 次咨询
4.9
10054 次赞同
去咨询
这里只谈“建筑行业”中的“建筑设计行业”。
把“建筑设计”当做一个产品的话,我习惯把这个产品的供应商也就是设计单位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国企大院,他们依附于各级地方政府,地方性的国企大院一般来说他们的业务边界就是他们所依附的地方政府的权力边界,这个很好解释,西南院在川渝地区极为强势,但是在西北的则是西北院,在湖北的是中南院,还有各大城市市院。他们是吃财政饭的,从属于地方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的体系,所以只要固定资产投资还是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那么他们的项目来源就不会没有。
可见的20年内,这一类的业务可能会是顺着前一个阶段的固定资产投资到了一定的瓶颈,效益到了一定的边际,会有业务转型,毕竟不可能一直有文化馆、学校、医院、产业园去盖,但是旧城更新为代表的存量空间设计应该会有一定的市场,又或者也有变数,比如两年前的疫情让各地掀起了一股盖医院的热潮,这都是财政主导下的项目,是地方国企的项目主要来源。
第二类是私企设计单位,私企大院其实主要集中在上海和深圳,北京广州杭州成都,说来说去私企大院的项目是主要跟房地产商产生关联的,当然财政体系也会溢出一些项目给私企设计单位,但主要还是以地产商的商住、商办项目为主的,2015年以后房地产大跃进,头部房地产企业都在全国范围内扩张,而私企设计大院基本上也是在这一时间内在各大城市开了分公司的。可以说房地产行业(不是整个建筑行业)的兴衰决定了私企设计单位的兴衰。
目前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处于强监管的通道,因为今年的经济增速保5.5%比较困难,所以目前各地都出台了一些宽松政策,属于阶段性的宽松阶段,但是“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的大趋势是成为政府推进“住房公共事业类”的行业,这个行业有两个特征:01、规模缩水,对应的是前些年的扩展过度、杠杆率太高的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缩水了,那以住宅为主的私企设计院也一定会缩水,当然房地产行业最后会形成几个大的龙头,私企设计院也一定会形成几个大的龙头的;02、利润缩水,同样是跟房地产行业一样,房地产行业成为了政府推进“住房公共事业类”的抓手,那规模可能很大,但是利润是不可能太高的,就跟市燃气集团、污水处理集团、公交汽车集团一样了。
第三类是垄断性国企建筑设计类企业,这一类设计单位一般没有地区的限制,不想跟地方政府走的很近的地方大院,出了权力范围就要考虑从地头蛇嘴里夺食了,这一类单位一般没有什么地区的限制,但一般有业务的限制,比如盖高铁站的是中铁第X勘察设计院、盖水利设施的是长江勘察设计院.......诸如此类的,归根到底的是央地的财权和事权的划分,高铁站从属的铁总,水电站从属的三峡集团或者水利部,这都是中央的事权,对应的更多是中央的财政能力,说白了就是有些业务是中央出钱,有些业务是地方出钱,第三类说的就是一些中央出钱做的建筑类设计业务。
这一类恐怕顺着一带一路的纵深推进,业务量会慢慢增大,这一类行业在全世界都处于价廉物美的状态,当然规模大和利润高,利润高和待遇好,这些都是两码事。
———————————————————————————————————————
看题主的大标题我回答了以上我的答案,但是看题主具体的描述说的跟标题大相径庭,对于具体的描述中说的类似“要做出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建筑,要在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成为标杆”这样的追求表示赞赏,我分享一个小故事:
今天上海徐汇滨江的宜人景色已然成为了这座东方大都会的一张名片,而2014年落成的徐汇滨海的龙美术馆则是徐汇滨海及其重要的文化建筑,龙美术馆的落成我想对于主创建筑师柳先生应该也是设计生涯的一座里程碑建筑,柳先生应该也算是上海建筑设计圈中的大佬级人物了。我刚念硕士的时候,有一个带设计理论的老师在课上给我们同学分享了一个关于龙美术馆的小故事。龙美术馆与2011年设计2014年竣工,作为徐汇区的重要文化建筑在建筑审批方面是有些绿色通道的,而此时的徐汇区的一把手就是柳先生在TJ大学的硕士同学。
我以前也曾愤世嫉俗,但工作过几年后我已经对现存的建筑和解了,要知道一个建筑的诞生是多少工作人员日日夜夜的付出,要知道的建筑的诞生背后是多少复杂而又现实的社会关系,何况是一个口碑良好,极具艺术价值的建筑呢?他背后又是多少工作人员的付出、是多少社会关系的沉淀,是多少基本社会结构的反映呢?
最后引一王家卫《一代宗师》中宫宝森的话:“人活这一世,能耐还在其次。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而你又怎么知道你会成为“面子”而且是最顶级的“面子”呢?
更个新,马岩松访谈片段,讲到了理想主义,讲到了现实性,有兴趣的最好去看原片:
马岩松:只有任性,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成功的建筑师485 播放 · 1 赞同视频

?
完整版:
腾讯视频-中国领先的在线视频媒体平台,海量高清视频在线观看?m.v.qq.com/play/play.html?vid=o303300bg3l&coverid=mzc002000zad81b&columnid=84842&url_from=share&second_share=0&share_from=copy&pgid=page_detail&mod_id=mod_toolbar


原回答:
感觉你应该挺喜欢艺术的,那就推荐你看这个视频:
足够优秀就能被发掘么??xhslink.com/bUII2g


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 是英国成交价最贵的当代艺术家,国际公认的英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1995年,达明安·赫斯特在伦敦泰特美术馆获特纳奖。作品优秀就一定能赚钱?绝对误解
别以为你创作了优秀的艺术,就一定能赚很多钱!
其实这两者并不相关。
因为很多伟大的艺术家从来没有卖出过一幅画,梵高就是个典型。
而且我觉得,很多艺术家可能相信,只要你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你就会被发掘。
这是我最近才意识到,很可能不会发生的事情。
我想有相当多的艺术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就消失了,绝对是非常优秀的艺术家,但是现实如此,哎!
也就是说,不管你多有理想,要实现理想首先得有钱吧,没有钱也得有金主吧!
纯艺术是如此,何况建筑学还得靠工程技术,你又不能单凭灵感完成创造,可不就得在客户的意志下改改改。
你当别人是因为没有建筑理想才劝退么?
人家是因为没有钱,没有话语权,没办法实现理想才放弃的!
当然,有钱一切都好说,如果钱不多,先养成点赞的好习惯!


我对未来的计划:高考第一名,上最好的建筑学专业,毕业后,虽然工作很难找,但是我免费加班,全年无休,卷死同届毕业生。只是找到工作还不行,要进有名气的大院,我以名校毕业且能力特别强击败了其他竞争者。虽然大院有很多比我资历深的高工、注册师前辈,也不能光给他们画楼梯大样、节点大样,我得是项目负责人,最起码得是个主创,才能把控我的设计意图。通过非常卷,过了几年我就是项目负责人了。通过几年的努力,我特别强的能力也展示出来,所以只有我挑项目,没有项目挑我。我先挑一个听话的甲方来做业主,这样他就不能老对我指手画脚,修改我的设计意图。再找一个懂得审美的市长,不去定那些辣鸡的方案,最后再叫听话的甲方找一个靠谱的施工方,不要老实做错出变更,经过一顿骚操作,我极具想象力的艺术作品展示了出来,我开创了一个新的建筑学派,建筑学史因为我要改编。
哎呀,怎么下啤酒雨了!
刚学建筑学的时候我和你想法类似。但是现在觉得,建筑学≠建筑行业。除非你是富二代or官二代,意味着你可以自由设计你家的项目,否则你只能先融入这个行业,再谈个人理念。你可以把建筑设计当做自我表达的方式,或者说精神输出的方式,但你充当的应该是统筹、协调各部门的角色,而非要求相关专业为了你个人的审美喜好来搞项目。至于你说,倘若这么想永远成不了大师。emmmm我只是认为,建筑大师不仅仅有好的审美和设计感,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们会在了解并接受现实的基础上尝试解决问题,而你现在只是臆想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再强制用形式去回应。你觉得形式很重要,所以去美院学建筑,是否考虑过形式背后的逻辑?这个出发点就是不合适的。
另外,好的建筑师应该善于倾听和交流,而不是以一种无知者无畏的态度来表示不屑。
初心很棒,广涉猎,多学习。只是个人看法,我也是个初学者。
奥对了,除了大器晚成的康,你知道的建筑大师几乎全是非富即贵的家庭背景噢。那么对大师们讲的半艺术半玄学的东西,你又信几分呢?你是相信所谓的灵感,还是相信项目和资金的暧昧来源呢?妹岛和世金泽美术馆中标,那可是她的议员daddy从废标方案中捞出来的噢。
——————————————————
首先建筑学不是艺术,你跑到美院去学建筑学,本身就有问题。以你这样对建筑学的理解,你在中国是很难生存的,无论去设计院还是事务所。
麻烦好好理解建筑学再喊口号吧。建筑学是建造,是服务业,不是你个人理想的输出地。拿别人的设计费搞个人理想,世上没这样的好事情。
建筑是 服 务 业。
高一是吧,你留着这个问题别删,不需要20年,8年后见。人各有志,自承其重。P.S.我这些年听到理想碎裂的声音和对生活无力的哀嚎叹息跟野蜂飞舞似的,不差你一个。
我见到过的最触动我的建筑不是你说的那些方方块块,而是建在气候恶劣的地区的改造居民楼,为了省钱而顶着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帽子。
毫无美观可言,但又的确是我心中很美的。
只是我太怯懦,被美学吊打了五年就放弃了另一种可能。
大学5年,建筑设计从业12年。
先说结论:看你的言辞,外人说太多也不一定能听得进去,建议找个设计院或事务所实习半年一年体验下吧,短短几个月可能还不太行。
一个建筑的建成,靠的是上下游多个产业链相关团队无数次协作完成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耗费心思去研究落地,而不是旁观者虚无缥缈的空想。一个高达模型还要耗费精力拼很久,何况是一个巨大体量的建筑,涉及到民生,消防,安全,成本等等,每一词背后都牵扯到一系列问题待解决。掰开揉碎了就是很多琐碎,责任和压力,具体放到建筑设计上,尤其是到了项目负责人阶段,这个角色承接了内部外部多部门多专业的压力,信息以及负能量,可能一天几十个电话好几个腾讯会议,各种各样的难题需要解决,有强大的内心和协调能力还不一定能很好的消化掉,年复一年,光靠远观时的热爱能支撑多久呢?最后可能只剩疲惫和厌倦。
另外赞同楼上,建筑设计在国内还是偏工科,美院建筑设计目前还是少数,培养方式也不太一样,慎重。
hh学理工的熬夜肝图,把天马行空的艺术搞落地,到头来还要被歧视吗,混口饭吃好难啊。
预期就是市面上已经落成过的建筑会越来越透明化,各环节的人都难长期赚到不错的利润。
市面上还未落成的建筑会越来越往不透明的方向发展,卷死创新,因为不透明才有钱可赚。
至于艺术,我是真不懂,我就略懂你们的艺术出来了,怎么给他建模建出来、还符合上下游各种需求、最终能差不多还原艺术。
回想一下自己高一的时候,如果已经有了知乎,能早点看到这些劝退文该有多好啊!!!
正回答一下,
@宫乘风
说的蛮好的,工作几年后心态才逐渐放下,不再把建筑当做艺术品来做,建筑师也只是众多职业中普通的一个。
但是,还是心有不甘,因为还是没有想象到工作中建筑师是这么低微的跪舔式的服务。你再也没有办法告诉甲方,这个地方就这么做,听我的因为我是建筑师。你需要列出五到十个方案,反复对比论证,最后由甲方挑选一种。
说到底,还是建筑学不存在所谓的标准。这不仅让建筑师迷茫,也让业主迷茫,最后只能改来改去,方案对比来对比去,最后实在业主也累了不想折腾,时间也没有了,也就定下方案来了。这也就是建筑这个行业为什么这么累。
我记得杭州有家事务所做投标,据他们自己说前期做了一百多个概念方案,最后挑出来一个进行深化投标。
KPF在上海某项目投标,也是现场摆放了一百个建筑强排方案的3d打印模型。
没错,这种做法是会提升中国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对于不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对于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不就是内卷嘛,不就是白白浪费生命嘛。
我13年刚读书那会也问了个类似的问题,可以对过去十年大家的预测对比参考,虽然预测这玩意没法准确的,但还是能有所启发。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652242
先说预期,由增量发展到存量竞争,慢慢回归理性,由原来的以量取胜转变为质量为王。
之前的时代不知道笔友们有什么感触?笔者从业也有十几年了,当初刚步入社会的时候进设计院还是蛮简单的,只要你是建筑本科毕业就可以。进去之后也是一些十分重复的工作,画图纸,改图纸(毫无新意),你要不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有志青年,并且意志坚定、自律力极强,你就是在你里面混日子。有朋友可能会说下班之后再努力呗,建筑行业猝死的例子不需要我再给大家找了吧。而且一个新项目设计画图也不是建组讨论进行头脑风暴,一看地质勘测报告与之前的项目类似的直接将原有的方案拿过来修改一下就是个新的项目。这就是原来以数量取胜的时候,市场够大,只要摊子铺得够大就能盈利!
但是这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进入设计院的门槛越来越高,相信整个建筑行业也是,大量的裁员,裁掉的就是那些可有可无的员工。存量时代的到来,倒逼这个行业要向节约化、高质量化的方向发展。这个时候可能很多朋友会焦虑,自己怎么办?给大家举个例子,在这个人人都可以用手机拍照的时代,那些真真会拍照的摄影专业人员,不仅没有失业,而是越来越值钱。所以越是这个时候就应该深耕一个行业,扎实自己的基础学习更多的知识来提升自己,当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你的面前就没有所谓的行业周期问题。
总结一下,建筑行业以后不会再回到之前那样,但是你问还有前途吗?我的回答就是这需要看自己,你行,世界都在对你说“行”!


想知道20年之后国内的建筑行业的的状况,看看现在发达国家就知道了:城镇化已经达到饱和点,城市建设量极低,建筑师普遍只能到发展中国家去竞争做项目。
去年以来,建筑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率和薪酬水平都不理想,知乎上很多毕业生的提问都反映出这个问题。更有很多当年高分入读建筑的高材生,暗自后悔当初选错了专业。就拿建筑专业最为吃香的清华大学为例,近几年以来的建筑专业报考热度,明显已经下降了很多。而东南大学的建筑系,去年居然第一志愿未招满。
最近,土木专业位列第一的同济大学换了新的校长,细心的人发现,新来的郑校长居然不是土木专业出身,这打破了同济大学多年的惯例。郑校长的专长,是计算机网络与结构体系的大师,这是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转变。
以后的中国经济,还是得靠计算机和数字经济来支撑转型,而不是继续在老路上搞房地产。昔日最为炙手可热的房地产与建筑,明显已经成了牛夫人的角色,接下来的时间里,应该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角色了。
无知可以,但是一定要听取别人的建议。
1.建筑遵循的是坚固、适用、美观。这里的美观指的是看得过去,高一点的标准是基本符合城市文化面貌与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放哪个国家都一样。
2.以上这点告诉我们,建筑是以人为本的,而物质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绝大部分建筑必须先满足功能上的需求再考虑艺术性。
3.普遍的建筑艺术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之所以有些优秀建筑能很有艺术性,这是城市综合环境导致的,说明城市发展过程中,规划者认为在此时此地此刻需要一个突出的艺术性建筑,在规划层面上它的艺术形式本来就是一种功能。
4.你所厌恶的当代中国城市状况恰恰是符合中国经济与现代文化发展状况的,并不需要那么多艺术性的建筑,现在建筑主要还是为社会生产服务。
5.我个人认为,建筑的精妙正在于其空间功能的组织与实现,以及空间文化的传承与表达。脱离功能与文化的空间形式作品难以得到过多的认可。你过度强调建筑艺术性的观点我难以认同,可能你真正学了五年之后也会很厌恶自己的这种观点,不过我建议你考虑做游戏或者动画类的设计,这可能更适合你。说实话美院建筑学同学很多都去了这些行业。
建筑学发展年史:
2020-2030年,房地产发展式微,城市发展加速步入存量发展时期,城市更新与乡村建设成为重点,一大部分与城市微更新和乡村建设相关的建筑师脱颖而出。设计重心关注城市存量功能调整,乡村建设功能性的规划建设。
2030-2040年,建设技术发展迅速,绿建,BIM技术逐渐在国内成熟应用,城市发展加速进入技术导向,规划层面智慧城市领域开始成为主要战场,建筑层面以绿建为代表的高级建筑信息技术与构造开始被普遍使用。
2040-2060年,空间文化的争论与复兴,中国城市建设的文化属性备受质疑,中国空间文化究竟是什么被广泛讨论。一大部分具有独立东方空间表达的建筑师出现,这是中国普利兹克奖的井喷期。20年内至少3人获奖。
想报建筑学的同学们注意了,建筑学未来一定是一个收敛型行业,城市建设巅峰期已过,如果各大院校建筑学依然存在并且毫不改制,这行只会越来越卷。不过好处就是一个人在这行发展,和互联网行业中年遇到瓶颈不一样,不论是收入还是工作环境一般是会越来越稳定的。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设计艺术 最新文章
有哪些对你很有冲击力的设计?
「英语流利说」的使用体验如何?
为什么设计院出的图纸一堆错误?
保时捷中国总裁首度回应「米时捷」:或许好
为什么很多JRPG游戏战斗中可操控角色一般是
设计师都觉得宋体很难看吗?
如何评价 Na?ve UI?
二月二龙抬头文案有可以参考的吗?
你有没有遇到哪些设计是冤枉设计师了,吐槽
有什么小众文案适合发朋友圈?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1-19 23:03:00  更:2024-01-19 23:22:30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