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
天天财汇 -> 家居生活 -> 华为的 HiLink 模式,相比小米的智能家居的生态布局,哪种模式胜算更大? -> 正文阅读 |
|
[家居生活]华为的 HiLink 模式,相比小米的智能家居的生态布局,哪种模式胜算更大?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2015年12月12日,华为联合海尔、BroadLink等数十家企业发布智能家居战略,打造HiLink Inside模式,而小米也在智能家居领域有所布… |
三年前(2017年)我挖了这个坟,最近突然又被挖起来了。现在看来当初的看法都是没错的。本来这个话题没太大讨论的价值,大部分人都能感觉到华为这种模式行不通,只是有的人看见华为脑筋就转不过弯了。我推荐另一个更有意义的话题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273199 |
![]() |
实际上华为hilink ,小米米家并没有本质区别。小米的智能家居平台一样是开放的,一样是米家制定标准,小米一样也提供硬件方案。华为智能家居app里有第三方账号接入,米家也有,而且比华为的多得多。 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小米从一开始就自己直接间接的打造爆款产品,华为直到现在还在做着一统天下的春秋大梦 时隔2年再回头看这个问题十分因吹斯挺 华为的商城里支持hilink的目前有体重秤x1,美的电风扇x1,净美仕空气净化器x1,电动窗帘x1,九阳豆浆机x1,晾衣架x1,欧普吸顶灯x1,统帅空调x1,欧普变色吊顶灯x1,智能插座x1。总计10款,其他都是华为自家的wifi产品。小米那边呢,懒得统计。 现在才回答这个问题有点马后炮了,但是2年前我肯定也是这么认为的:能成功的肯定是小米的模式。 华为的模式我做个简单而准确的比喻——直钩钓鱼。因为做智能家居最小的障碍就是技术问题,最容易实现的就是出一套标准。高中生查查资料就能用开源硬件鼓捣智能家电,公司几个人合计合计就能出一套标准。华为出一套标准+开源硬件+嵌入式OS这就相当于直钩,对家电企业来说吸引力为零。任何一个成规模的企业都能弄一套出来。有人居然认为家电企业会对华为的标准和方案感兴趣,真的拿衣服啊。这群家电企业肯为华为站台公开谈合作显然是借对方炒自己一把而已。“老子好歹也是名牌大厂,你华为算老几啊跟着你玩?”所谓合作顶多就是出个定制版应付一下罢了。华为美的轰轰烈烈的合作成果就一个售价高达1499的电风扇 |
![]() |
其实每个成规模的家电企业都会有“未来实验室”这种部门。智能家居技术门槛很低,每家都能做,因此每家都心怀鬼胎想做那个领导者,想抢占智能家居的入口和中枢。世界上货币那么多种,没有一家能独大。 小米的模式完全不同,小米更像一个DARPA(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传说中的现实神盾局)。通过投资扶持一些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来让他们加入自己的阵营支持自己的标准。依托小米这棵半大不小的树这些“乌合之众”只要努力搞研发讨好消费者就能活得滋润。当然这样也就失去了当上智能家居“领导者”的机(huan)会(xiang)。 如今小米已经是世界最大智能家居品牌,有些人肯定特别不爽,然而你不能光看见小米吃肉喝汤忽略了小米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承担的巨大风险。直钩钓鱼没人上钩的 |
小米生态链公司都是创业公司,和小米是股权关系,起步时候一无所有,全靠产品力,所以第一个产品都天天埋在一起开发,发不好就没机会了,是生死战,干不好一票兄弟一年两年白忙活。 华为拉的都是大牌,本来就有自己的地,活的舒舒服服的,锦上添花的事情。 你说这能一样吗? |
这么说吧,三年前美的就跟小米搞过合作,但也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这本身就是个垂域和平台之间的博弈。 搞个智能家庭的平台很难?别闹了,协议都是现成的,随便包一层出个硬件谁也能搞出来。 所以站在海尔美的的角度上,必然不想受制于平台方,但影响力和线上运营经验又没有平台方强,所以都是试水性的合作,美的基本上把国内所有做智能家庭平台的全合作了一遍,包括小米阿里华为等等。 合作这东西,谁稀缺谁就是爷。 互联网厂商有运营能力有渠道,确实有一定稀缺性,但你做不出来家电啊,我能做出来家电也是我的稀缺性,你不找我合作你还能找谁? 所以就形成了典型的二维博弈模型: 喜欢A厂产品反感平台B | 喜欢A厂,平台无感 ------------------------------- | ------------------------------- 喜欢平台B,厂商无感 | 喜欢平台B,反感厂商A 你们看到很诡异的合作(上下游还略带竞争的两家),其实都是这么回事。 厂商想抢左下角那部分用户,平台想抢右上角那部分用户。如果他俩不合作,就只能分别维持左上和右下两个角上的用户,而合作,就可以增加一些用户。 直白一点解释,比如美的与小米合作,一些本来还在犹豫买什么空调的米粉可能就会买美的的,同样他可以吸走阿里、华为各家的用户,销量会增长。 反过来,一些不相信平台而相信美的的用户,有可能会因为美的而开始使用平台的智能生态。 但是,你可以很容易看出来这个合作不可能长久,最后必然一拍两散。 因为厂商不可能愿意如此受制与平台,因为一旦平台垄断了,就可以分分钟推广自己的竞争对手。这东西就是先上分点红利,然后马上踢开自己做。 反过来厂商作为相对垄断的一方,反倒是各家智能平台都接一份,只要销量上去了就好,还可以根据出货量控制智能平台的大小,防止平台扶植自己的小弟。 所以你就会看到这个: 美的智慧 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好像在智能家庭这个事儿上,还是厂商腿稍微粗一点。 所以,结论是,这种平台与家电厂商合作的模式根本就是短期行为,必然会死掉的。 小米的模式才是对的,必须破釜沉舟,自己搞,才能把事情搞成。 传统竞争是真刀真枪的干,互联网厂商竞争是还没开打就先捅自己三刀,看谁能挺过去。 看准了方向,就看谁效率高,谁对自己比较狠。 不好意思,小米在智能家庭领域又领先友商五年,慢慢追吧。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一个生态系统成功与否,取决于能给这个系统组成者带去多少利益。 小米生态链布局,2013年,为了解决小米手机、小米盒子、小米电视间的通讯和协同工作,参考Apple Airplay提出了MiLink。2014年以 @孙鹏 为首的几个小米早期核心创业者启动小米智能硬件计划,MiLink成为连接所有小米生态链和加入小米AIoT策略的所有智能硬件产品的基础协议,并逐渐壮大和成熟。 @科技大悟说 的回答, 小米最初的想法和华为一样,开放MiLink,找传统厂商合作,共同开发智能硬件,小米提供接入模组,提供云计算,传统厂商生产重新定义的产品。但是,没有一个已经颇具规模的硬件企业愿意把自己的未来掌握在一个和自己不相干的对象手上,即使当时还不知道这些数据未来能做什么。现在也一样,更何况大家都知道这些数据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之后发生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赶上了全民创业,小米通过投资,挖掘到有创业精神的,认可小米价值观的,不甘平庸的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创业团队,小米们传播小米方法论,和生态链团队一起定义和研发产品,开放供应链,随后,生态链的产品一波接着一波发布上市,恰如其分的产品定义,优秀的工业设计,加上小米打通供应链,消费电子级别的制造工艺,充分话题和流量等等,款款上市款款爆品,小米生态链的风光,一时无两。 如今,小米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物联网智能设备公司,小米生态链孕育出一批优秀企业,部分企业已经成功上市,小米的生态链模式成功是快速按需调整,应运而生的,小米生态链的成功是可以给生态的组成者带去利益的。 2015年12月12日,华为&荣耀发布智能家居战略:打造“Hilink inside”生态模式,赵明在发布会上讲道:“华为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与合作伙伴共建一个开放的智能家居生态。在智能家居领域,聚焦做连接,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建各品类控制模型和统一协议标准,让家电之间可以互相对话,不会考虑进入传统家电的垂直领域抢夺合作伙伴的市场。” 四年多过去了,打开华为商城,可以很容易发现充斥着众多对小米生态链产品设计的致敬的产品,活脱脱一个翻版的…… 这注定是一个长跑,谁能给合作伙伴带去更多利益,谁将会跑的更久更远。 |
利益相关:上游芯片原厂 说实话华为挺难的,现在华为只能在国内打拼,国内智能家居的格局基本上已经定了,阿里系和小米系,然后还有个涂鸦可能会成为搅局者 前几年华为的商业模式过于封闭,已经把很多有意愿的方案商劝退了。去年华为醒悟了,找了六七家方案商,每家都画了个大饼,实际上都没能完成目标 而且华为一边请芯片原厂帮忙推客户,一边又在暗戳戳的自己推海思的芯片,谁还愿意帮你做事啊。前几天华为消费者BG还有个产品经理放下身段来加我微信,让我帮忙一起推客户。 我只想说,excuse me? |
时至今日要不是因为看了这个问题我都不知道华为还在智能家居方面有布局,囧~ |
这个话题特别想回答,我从历史的背景和前因后果给大家剖析,需要你有点耐性去看完。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都能看清问题的所在。 这事得从2014年小米开始智能硬件计划开始,当时还没有生态链,小米最初的想法就是和一年前今华为启动hilink计划一样,找传统厂商合作,共同开发智能硬件,小米提供接入wifi模组,传统厂商提供产品。当时最先谈的是美的,后来有苏泊尔,九阳,等等。后来为啥这种被人认为强强联合的合作方式并没有最后落地与转化?原因不说不知道,一说都能理解,强强合作,真的会更强吗?也许未必,强强还意味着势均力敌,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当时就出现类似情况,传统厂商做了多年硬件产品,产品线齐全,面对物联网的大势所趋,肯定不愿意把数据掌握在小米手上,同时,以手机出身的当时小米,以高品质,厚道的价格标准,也实在头痛看不上传统厂商低质的产品。经过挫折后,小米快速转变策略。启动生态链模式的尝试。 2014年年中,以智米,华米,紫米等生态链公司成为首批生态链队伍。以小米的标准,复制小米的模式,从零起步,吸纳专业人才,成立特种部队,为米粉打造高品质,价格厚道的产品,并接入小米智能模块。 2015年开始,生态链的产品一波接着一波上市,款款爆品,每一场发布会的预热,都让传统厂商的高层们彻夜难眠。如今,随着89家生态链公司的成立,和米家各款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不仅仅接入物联网设备超过6000万台,小米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物联网智能设备公司,也证明了生态链的模式成功落地。 如今回头再看华为Hilink模式,其实我走着小米曾经验证过走不通的路。也许有人说,换成华为可能走通。带有这种想法的人或许是外行,如今几乎很多传统厂商都在搭建自己的智能模块,海尔有,美的有,而且他们启动的时间也已经两到三年,如今我们似乎看不到他们的声音,也就证明他们的模式还在摸索之中。也从另一面看出,他们与华为合作的模式,更多属于政治任务或者一种不抱希望的尝试。 对比小米生态链模式,每家公司都是创业公司,他们都只抱着勇往直前,全心投入的坚持,我想大家也会看清楚谁的成功更大! 无论产品,模式,还是信任,我想在知乎上每一个聪明的人都会得到答案。 |
我对华为的HILINK模式还是比较熟悉的,和华为相关的负责人聊了几次HILINK,同时也和几个知乎朋友聊了聊智能家居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先下结论,目前鹿死谁手还很难说,两者都在自己的战略布局上取得了成功,华为在1+8取得巨大优势,小米在X方面取得巨大优势,随着华为加强N,小米加强1+4,二者摩擦的火花将会越来越大,接下来可能才是二者碰撞较量的开端!大家可能对我的话很疑惑,目前优势在谁手上好像很明显啊,你为什么会这么说?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不得不从二者的战略布局上来讲。 首先说华为的生态布局,华为贯彻的是1+8+N的战略。 |
![]() |
华为自始至终的战略就是1+8作为流量入口,+负责连接后面的N,其中+为HILINK。从目前来看,不得不说华为公司的执行力很强,短短三年左右的时间,1+8都做到了目前顶尖水平,华为的1+8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和华为的战略投入有很大关系。和华为的工作人员聊了聊,他告诉我华为目前的主要精力放在了1+8,因为华为认为这9个入口是个人工作娱乐必不可缺的东西,而华为同时可以借助1来发展8,从而做到1和8的相辅相成,构成个人流量入口的完整的生态体验,所以华为在前期强化1+8而弱化N。 大家可能觉得我在胡扯,那么请你现在静下心来想一想,华为自从开始打造生态,战略布局是不是最开始就定为1+8+N?华为这些年是不是在打造1+8?华为的主要投入点是不是在1+8?这几个方面是不是给你较强的感知?华为的N是不是投放不明显?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用过了很多华为HILINK的东西,也和相关负责人有深入的沟通。他们目前采取的战略就是先行发展1+8来打造最难完成的护城河,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来等待N的市场成熟,而后进行大规模投入。 前面我说过,华为的1+8取得了成功,现在给大家罗列一下成果。 首先说1,也就是手机。华为手机目前全球出货量位居第二,这也是华为最大的流量入口,为后面的8做好了铺垫准备。为什么说1为后面的8做好了铺垫准备?后面的8包括耳机,平板,手表,笔记本等,这些大部分都是和手机配合使用,并且和手机构成个人工作娱乐的生态。 |
![]() |
广告 华为 HUAWEI P40 Pro 麒麟990 5G SoC芯片 5000万超感 京东 ¥6488.00 去购买? 小蓝星 2021 潮流手机清单 TOP3 其次是8,这个就比较丰富了,我简单罗列一下并且说明一下生态方面的建设。 |
![]() |
平板方面:华为目前国内平板出货量已经达到市场第一,最近发布的MatePad系列具有较强竞争力。华为的平板业务为单调的平板市场注入活力,以前说起平板,大家想到的可能就是ipad,甚至有部分人认为平板=ipad,大家可以看出苹果在这方面的成就,如今华为平板为安卓平板生态带来活力,并且取得不俗成果。华为之所以这么做,最重要的还是给用户打造比较完整的生态体验,并且把握住流量入口。华为系设备间的多屏协同,有多好用,这个不需要我再重复赘述了吧? |
![]() |
广告 华为平板MatePad Pro 10.8英寸麒麟990影音娱乐游戏办 京东 ¥3299.00 去购买? PC方面:华为的笔记本业务同样给PC产业带来活力,华为的Matebook系列在轻薄本中的市场份额一直在增长,老牌PC厂商联想也非常重视华为进入市场,联想最近发布的几款笔记本同样十分具有竞争力。这方面华为没有透露太多数据,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华为是在手机厂商中做笔记本业务做的最为出色的。 |
![]() |
广告 华为(HUAWEI)MateBookX Pro 2019款 英特尔酷睿13.9英 京东 ¥8999.00 去购买? 耳机:华为发布的Freebuds3 ,在千元价位也十分具有竞争力,并且取得了不俗的销量数据。基于麒麟A1自研芯片,打造和自家手机的低延迟,高稳定效果,为自家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打造完整的生态体验。最近发布的nova7和Freebuds3 的配合收音,更是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
![]() |
广告 【京东仓次日达】华为真无线蓝牙耳机FreeBuds3跑步运 京东 ¥999.00 去购买? 手表:华为的Watch系列,历经周折,经过碰壁之后,走出了自己长续航,数据准的路,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高端智能手表的市场方面,华为应该是第二的存在,逊于苹果。功能的完整性,数据检测的准确性,为手机提供支撑,同时也为后面的智能家居做好准备。只有数据检测够准确,手表才能准确判断你的各种状态,从而为智能家居发出正确指令,让你无感知的享受智能家居的便利。 |
![]() |
广告 HUAWEI WATCH GT2(46mm)曜石黑 华为手表 运动智能手 京东 ¥1488.00 去购买? TV:华为的电视系列是作为家庭中枢的存在,为手机的个人业务进行延伸,从而抓住消费者的个人以及家庭入口,华为对于电视系列也是极为重视,所以华为密集且连续的发布各个价位段的电视,力求快速占据市场。华为的电视系列属于一战成名的存在,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估计华为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的电视业务会发展的如此顺利。上述手表,耳机,华为都是几经波折,屡次碰壁,经历三代才取得成功,而华为的电视业务是出道即巅峰。 荣耀发布智慧屏先行试水,着重宣传画质以及音质。友商说荣耀虚假宣传,情况愈演愈烈,最后一发不可收拾,无奈之下双方都有拆机比拼的意思。而一些自媒体更是看到这一巨大流量,当即就直播拆机比试。最后直播拆机结果表明,荣耀无论是音质,画质,做工等都远超对手。五次拆机,结果全部KO对手,华为系电视业务一战成名。华为系各个价位段电视均极具实力,高端电视和索尼有来有回。 华为系TV业务虽然名声大噪,但是由于入场较晚,总体出货量不多。 |
![]() |
广告 华为电视智慧屏V55i 55英寸人工智能液晶彩电4K超高清 京东 ¥3999.00 去购买? 音响:这个业务,华为也是几经波折,直到最近的soud x才让大家知道华为的音响实力如此之强,正式打开高端智能音箱之门。同样的,由于定位高端以及入场时间较晚,华为的音响市场份额还是较低。 |
![]() |
广告 华为(HUAWEI) 帝瓦雷联合设计Soundx小艺人工智能语 京东 ¥1999.00 去购买? 眼镜以及车机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华为目前成果较少。 至于N的市场的理想状态是什么?这一点我以前和大佬 @Oxygen 聊了聊,我和他的看法一致。 目前的N的市场并不成熟,你所看到的还只是一个一个简单剥离的点,这些点没有连成线,没有形成面来给你打造最为完美的生态体验。 理想中的生态体验是怎样的?早晨醒来,你不需要说话,你不需要发出任何指令,各种智能家居就能判定你的状态,知道你醒了,自动拉开窗帘,而不是定时拉开窗帘,或者发出指令拉开窗帘。你起来了,下床了,早餐已经自动做好,吃完早餐,出门了,各种智能家居自动给你打扫房间等,出门的时候手机已经给你规划好了路线,预算好了时间。工作到该回家的时间,手机会提醒你回家,把回家路线规划好,时间预算好,你回到家里,各种智能设备自动运行,不需要发出指令,等你睡着后,各种智能家居自动停止或者开始运行。这一系列过程不是定时或者发出指令,而是基于你的状态,自动调整。 华为N方面的布局也非常弱,和竞争对手相比,实在是不够看。 说完华为1+8+N的战略布局,我们再来谈谈小米的战略布局,小米的战略布局同样也在自己的定位中取得巨大成功。 小米奉行的战略在前期为Ai+loT理念,后期,也就是2019年11月,小米首次明确战略为1+4+X,这个战略布局是不是很眼熟?不过其中有细微差别。 先从前期讲,小米奉行IoT战略,并且多以投资入局方式建立合作,这也和雷军个人有一定关系,雷军作为天使投资人,本身就极为擅长投资,并且具有一定眼光。小米前期在一些资金规模不大的领域,技术含量不高的领域凭借自己大企业的优势以及资源进行狂风暴雨般的收割,打造了一款又一款爆品,这些爆品多为个人或者家居生活用品。 在这里注重讲一下几个爆款,因为战略方面就如上述所说的情况一样简单,没有太多好讲的,而且小米也没提出太为详细的战略,总体布局类似于农村包围城市,用爆款的点来连成线,来形成面,从而占据整个智能家居市场。 Ai+loT战略,在Ai方面上,小米推出小爱音响,这个是讲所有智能家居连接起来的中枢,小米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小爱同学在出货量以及操作多样性上面都遥遥领先。国内智能音响出货量方面,2019年小爱智能音响位居第一。 |
![]() |
广告 小米(MI)小爱音箱 Pro 黑色 小爱同学智能音箱 智能 京东 ¥299.00 去购买? 在loT战略上,相信我不用多说,大家都很熟悉,小米打造了很多爆款。 小米台灯,不仅设计好看,本身做工也是优秀,对比其他不思进取的厂商,好太多了。 |
![]() |
广告 小米 米家台灯工作学生学习智能led台灯阅读写字灯卧室 京东 ¥139.00 去购买? 米家声波电动牙刷,也有很多人买。 |
![]() |
广告 小米(MI)米家声波电动牙刷T100充电式自动家用软毛智 京东 ¥37.99 去购买? 其他的还有很多爆款,比如米家电水壶1A,米家电动螺丝刀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继续分析模式。 通过这些爆款产品,我们可以看出,小米在loT方面优势巨大,并且实现了前期定下的Ai+loT目标,无论是小爱,还是各种智能家居,都完美诠释了Ai+loT。现在明白我所说的华为和小米都成功实现自己战略目标这句话了吧? 在Ai+loT方面,小米取得巨大成功,在2019年小米调整自己的战略目标,将目标定为1+4+X,需要保持x的优势同时加强1+4,给用户打造完整体验。 首先说1,这个不太需要多说,小米手机最近几年在中国市场份额萎缩的厉害,最近有复苏迹象。 接着说4,分别为电视,智能音箱,路由器和笔记本。 电视小米出货量较高,取得了不俗的市场份额,同时上面我也说了,由于小米唯一的优势为性价比和大尺寸,造成华为系电视出道即巅峰,小米送了几波人头,以后冲撞将会更加猛烈。 智能音箱在前期小米就非常重视,属于Ai方面,作为枢纽,在战略布局上取得巨大成功,目前出货量也非常高。 小米的路由器就一言难尽了,不稳定,小问题也比较多,市场以及口碑表现不太好,具体参见 @松果煲粥 大佬的相关回答。 小米的笔记本,什么表现不需要我多说吧? 其实到这里还没结束,因为好戏接下来才要上场。 通过华为和小米的战略目标,我们发现,他们是在智能家居的两端分别突破,一端农村包围城市,以广泛的loT占据市场;一端在城市深耕,打造自己以手机为中心的个人消费品生态链,如果说现阶段有能力谈手机生态的厂商,除了苹果,另外一个肯定是华为。 当各自都完成自己战略目标之后的下一步是什么?小米在2019年提出1+4+x,华为将要加强N方面的布局。 在这一情况下,双方的HILINK模式和投资自己搞的模式究竟谁能获胜? 这个方面对于大家电来说,两种模式都不可行。 首先说HILINK模式,大家电品牌,比如美的,海尔,格力,在中国乃至国际市场耕耘多年,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有着广阔的线下市场。没有足够的利益,人家凭什么和你玩?把命脉交在你手上?搞个智能控制,难嘛?我自己也可以搞,我为啥要跟着你搞?家电品牌做智能控制唯一的劣势在于流量入口,在于这些家电品牌的手机,平板,电视,智能音箱等业务几乎没有或者市场表现不佳,没办法给用户形成完整的生态体验。但是我体量大啊,我品牌够硬啊,我这个行业技术壁垒存在啊,你想搞我?很难!基于上述原因,你可以看到华为和美的布谷合作的产品是布谷的智能控制接入HILINK模式,中心还是在于布谷的智能控制,这种模式对于大家电品牌来说没有足够的利益。 小家电产品,对于HILINK模式还是比较欢迎的。小家电产品,谁的品牌力能够有华为高?小家电产品谁能够有华为掌握的流量入口多?既然如此,为啥不抱上这个大腿?虽然要利益分配,但是能够获得更多的销量,很高的知名度,更广的渠道覆盖范围。这个属于合作共赢的局面。 接着说小米的投资入局模式,小米的投资入局模式对于小家电品牌来说有足够的利益,能够抱上大腿,能够获得资金以及流量支持,小米和厂商形成利益共同体,二者方才能够同心齐力打造一款又一款爆款。至于大家电,小米和华为面临的困境是一样的,人家可以自己做平台做智能控制,没必要跟你玩,把流量入口交给你。格力,美的等体量大,核心技术强,渠道覆盖广,有足够的体量和小米对抗,并且能够取得优势,但是这些家电同样也面临一个问题是周边产品少,他们同样没有手机等电子产品,没办法给用户以完整的生态体验h所以你看到格力做手机,想给用户打造全方位的生态体验,然而格力手机做的并不怎样。 对于大家电,小米和华为面临的困境一样,老牌厂商由于利益关系,都不怎么搭理这两家。所以你可以看到,和华为小米合作的产品就是面子上过家家。小米有自己做的想法,但是面临的困境也不小。大家电不同于小的家电产品,大家电对于资金规模有要求,对于技术有要求,这两方面小米不可能像其他小家电产品一样迅速成功并且冲击,老牌厂商深耕多年的技术壁垒,老牌厂商的资金规模足以形成较深的护城河。后来者可以后来居上,但是所要投入的成本是较大的,以目前小米的实力,还不足以后来者居上,一方面是由于小米是上市公司,这么烧钱的投入,短期见不到利益,股东不会同意,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资金规模较大,小米摊不开,贸然摊开,极有可能现金流出问题。 写了这么多,也差不多该结束了。 总体看法就是各自在各自的战略布局上取得成功,后续在不足之处加强的过程中的碰撞可能会更加激烈。究竟是华为的打造个人完整生态体验能够取胜还是小米的农村包围城市能够取胜?让我们拭目以待! |
这里好多回答竟然是两年前的! 这个问题竟然是五年前的! 2020年的今天,小米智能家居的生态布局已经很厉害了,厉害到华为要跟着小米的步伐亦步亦趋,仍旧还差很远。 小爱同学让“智能“进阶 如果说之前“电器联网“模式的“智能”是初级版,那么有了语音助手加持的智能家居就到了新的阶段。 |
![]() |
小米的小爱同学智能音箱,与百度、阿里的两家智能音箱占据前三,占据了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且在19年1-4月,小爱智能音箱的销量排名第一。 这个有触屏功能: |
![]() |
广告 小米(MI)小米小爱触屏音箱 白色 爱奇艺视频|QQ音乐 京东 ¥249.00 去购买? 而下面这个功能更强大,包含红外、蓝牙网关等额外的功能,构建智能家居建议买这一款,基本上啥功能都有了,可以完美作为家里的控制中心不需要额外配件: |
![]() |
广告 小米(MI)小爱音箱 Pro 黑色 小爱同学智能音箱 智能 京东 ¥299.00 去购买? 目前的小爱同学,已经有蓝牙、红外、Wifi等多种控制模式,即使家里的老电视、旧空调、乃至遥控电风扇,也能够使用小爱同学来控制。 额外补充一个,小米智能音箱增加了一个地震预警功能。这本来是在小米手机上有的功能,现在已经添加到小爱音箱里了,感觉很不错。 |
![]() |
为什么说小爱同学让智能进阶? 比较早的时候,我购买了一台小米台灯,一款能够联网控制的台灯。这个台灯的功能、颜值具佳,已经使用了四五年了。 |
![]() |
广告 小米 米家台灯工作学习智能led台灯卧室床头灯语音调光 京东 ¥159.00 去购买? 在没有小爱同学时候,通过手机上的软件能够随时随地控制这款台灯。躺床上的时候,就能通过手机关闭台灯,不必为了关灯再下床去;而有了小爱同学,我在每晚临睡时候,手机一丢,叫了句“小爱同学,帮我关闭台灯”,随着小爱的“好的”,台灯便熄灭; 智能音箱,进一步改变了人与设备的交互方式。互联网使得能够随时随地用“手”来控制设备,而智能音箱,能够进一步解放双手,仅仅需要一句话便能完成。 所以,如果想要构建自己的智能家居,先买一个小爱智能音箱吧! 华为跟着小米亦步亦趋,却难以成型 瞎说无义,是不是亦步亦趋,我摆出一些证据,那么曲直自在人心。 1. 2017年6月小米开售声波电动牙刷,时至今日销量火爆, |
![]() |
广告 米家 电动牙刷 T500 成人声波震动 APP智能护齿 小米 京东 ¥199.00 去购买? 2019年10月华为开售声波电动牙刷; |
![]() |
2. 2017年5月,小米发布空调伴侣,且以黑白两色为主, 2019年7月,华为开卖空调伴侣; |
![]() |
3. 2015年,小米发布空气净化器,在雾霾严重的两三年进入千家万户, 2019年,华为开卖空气净化器; |
![]() |
4. 2016年,小米发布了一款智能台灯,并获得红点奖, |
![]() |
2018年,华为发布了一款与小米台灯相似度极高的台灯,甚至连宣传图的摆拍位置都一模一样; |
![]() |
5. 2019年1月,小米发布台灯Pro, 2019年5月,华为发布与之外形相似的台灯; |
![]() |
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就不展开了。 这些证明了一个事实:米家智能产品多爆款,惹得友商眼睛馋。 除此之外,米家还有好用的智能电热水壶、智能空调、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电饭煲、洗碗机、油烟机、冰箱...... 简直是:种类丰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 这些设备大部分都是智能的,能被小爱控制! 而生态方面,小米除了大量的自主设计外,很早就开始采用合作的模式了,小米也和美的空调、奥克斯空调有合作,除此之外早在2018年,就跟“宜家”全球战略合作,宜家全系照明产品接入米家生态,可以被小爱控制! 小米的策略很明显,你做的产品行你上,你不行我自己上!你要非得上那就咱俩一起上! |
![]() |
再来个非常可爱的“小爱同学”吧~ 看完了别忘记点个赞! |
![]() |
0 小爱同学官方微博内容 2020年04月更: 看评论区某些人的尬吹,都以为华为智能家居要崛起了呢,不再跟随小米了。 今天定睛一看! 这个洗手机,左边小米出这款联名洗手机已经好久了,哪知道现在华为连这都山寨(右边)。 |
![]() |
你还觉得这是巧合? 这个是小米联名款的和华为山寨款的,那小米原版和华为山寨原版的呢? 是这样的,左边小米先出好久,华为出了右边。 |
![]() |
你说华为跟着小米做洗手机,干嘛设计都跟随的这么像呢?跟随一款就算了,还有脸跟着跟随第二款小米的洗手机。就这样的企业,有些用户还指望引领潮流?一些人前一段时间还在疯狂维护华为,现在华为的做派是反手就是啪啪啪打这些人的脸。真的是悲哀。 感谢阅读,欢迎点赞和关注! 苹果的产品中哪些细节让你突然有感动的感觉? |
肯定小米啊,我楼下华为店的智能家居屋。 我还以内我看错了,看了几遍,确认拍图留念。 |
![]() |
|
华为的 HiLink模式,出发点是做行业标准,小米则代工自营打造生态闭环。 华为找的全是一线大厂家,比如美的,科沃斯。 小米找的全是二线厂家,比如创维,长虹或者自营。 但问题就来了,格力,美的这种品牌,会安安心心给华为当小弟? 所以格力有自己的智能家居,美的有自己的美居APP,科沃斯有自己的APP。 除非这个行业有翻天覆地彻底的洗牌,让每个大厂都不单打独斗,华为的 HiLink才有前途。 这两年华为也学乖了所以自己搞了自营品牌720,找京东方A代工荣耀电视。 自己一搞发现比小米还性价比,不伺候那些爷了。 |
在2020年,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显而易见 在智能家居和AloT领域,小米是中国行业龙头 |
![]() |
全球最大的物联网智能设备公司 AloT和手机、互联网业务并列小米三大支柱业务 |
![]() |
而华为,似乎刚刚在智能家居领域蹒跚起步 甚至只能向小米亦步亦趋的进行拙劣模仿 小米:王者之路 但是具体分析,智能家居这个概念,我个人认为还是噱头居多 在现阶段主要还是传统家电加互联网AI为主 |
![]() |
智能家居理想图 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小米打造了以智能音箱为核心的智能家居体验 从2019财报来看,电视是小米整个AloT 业务的亮点 作为中国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品牌,电视可以极大扩宽小米的业务范围 (小米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在乐视垮台之后,通过互联网收入补贴硬件,进而获得了便宜、大屏这一部分市场) 智能家居天然需要一个入口,小米认为是小爱同学,或者是手机和智能音箱搭载的人工智能 小米最大的优势是什么?通过初始投资扶持起了一批极具竞争力的小米生态链企业 从紫米、石头扫地机器人到米家品牌,小米杂货铺的产品,总是物美价廉,有着小米品牌的背书,又总是能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爆款产品 |
![]() |
广告 小米 米家LED智能台灯1S 护眼读写阅读卧室学生床头折 京东 ¥179.00 去购买? |
![]() |
广告 ZMI紫米20000毫安PD45W快充10号移动电源/充电宝适用于 京东 ¥299.00 去购买? 华为:最具威胁的挑战者 而华为呢?我们可以发现,在2019年之前,华为没有在智能家居和泛AloT领域发力 华为终端甚至只专注于手机领域,但是在2019年,华为向loT进军的速度明显加快 华为目前的AloT战略是什么?1+8+X 无论是华为还是小米,手机永远是第一入口 而这个1,就是手机 8是什么?PAD、个人电脑(PC)、智能电视、车载智能屏幕、智能音箱、耳机、眼镜、手表 1+8是华为亲自打造的产品线,也是未来华为智能loT领域的护城河 X是华为 Hilink体系希望争取的合作者,包括海尔、美的等传统家电巨头 放在2020年来看,华为在1+8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手机:华为和荣耀今天已经占据国内市场40%左右,这也是华为领先小米的地方 而且华为还是在高端手机市场上少有的突围者,P和Mate两大旗舰用户群,实际上是中国最有消费能力的一群人 PAD:华为在国内市场超越了iPad,成为国内市场第一,先后推出M6、MatePad系列等多款具有竞争力的平板 PC:以屏幕为突破点,主打全面屏和轻薄本领域,体验取得了巨大成功 |
![]() |
华为的多屏协同打造出最佳的全家桶生态 智能电视:华为在2019年推出第一款智慧屏,随后快速进击该领域,多产品迭代,在2020年甚至发布了售价近两万元的旗舰产品 作为客厅中心,电视的超大屏一直是第一入口 |
![]() |
华为发布的旗舰智慧屏 同价位荣耀智慧屏和小米电视多次拆机对比,似乎显示华为在小米最擅长的领域:性价比上击败了小米 不过单纯论市场,华为还是一个追赶者 车机系统:这部分华为刚刚起步 智能音箱:与帝瓦雷合作,华为Sound X,小米在语音助手(小爱同学)领域的深耕,华为无法在短时间内追平差距,只能另辟捷径,和音箱巨头帝瓦雷合作,做音质最好的智能音箱。 耳机:华为的Freebuds耳机经过三代更迭,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产品线 眼镜:华为推出的VR Glass,但是VR这种产品,比智能家居的概念还要脆弱,潜在用户群太少,是一个不成熟的蓝海市场 手表:华为在试水手表领域之后,发现安卓体系下的智能手表几乎没有生态可言,随后推出被认为是“大号手环”的华为GT系列,长续航、身体健康、好看;反而成为又一爆款 但是华为的X呢?和家电企业合作的产品呢?几乎没有 华为的Hilink想做平台,想做标准,可是传统家电巨头本身就有自己的渠道、品牌和资金链;他们不需要和华为合作,就可以自己进军智能家居,那么,为什么要把平台和标准交给华为?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华为当然可以通过研发投入、工程师团队来强力掌握1+8,进而撑起生态护城河 |
![]() |
广告 HUAWEI WATCH GT2(46mm)曜石黑 华为手表 运动智能手 京东 ¥1488.00 去购买? |
![]() |
广告 华为( HUAWEI)FreeBuds3 无线蓝牙耳机 双耳立体声 京东 ¥969.00 去购买? 可是一家公司不能生产所有产品,华为与传统家电的合作,还在路上 智能家居下半场 华为进入一个行业,似乎就会在一个领域掀起改革,多代产品快速更迭,自研芯片,差异化竞争;华为总是可以快速在一个行业做到龙头 而小米,拥有敏锐的战略眼光,却因为互联网思维而形成不了强有力的护城河,也经常因为没有足够利润和行业前景放弃产品线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似乎是小米这十年来的生动写照 小米是最早的互联网手机厂商,也曾经做到国内市场第一,可惜好景不长,先后被OPPO、华为超越 比如笔记本,小米是最早进入笔记本行业的手机厂商,也曾经在PC掀起鲢鱼效应,但是很快便陷入沉寂 比如平板,小米在搭载骁龙660的平板4之后便再也没有推出新的产品 比如电视,又是凭借性价比、互联网做到市场第一,然后被华为猛烈攻击 对比小米和华为的智能家居体系,我们会发现,小米赢在了自己的生态链伙伴公司,在2020年回首,小米有着非常成功的战略策划,保证了小米在AloT 领域的成功 但是在小米手机市场份额年年下滑的情况下,如何在手机市场反攻,是小米的最大隐患 毕竟,现阶段,脱离智能手机的智能家居,真的是无根之水 但是在现阶段,小米生态链无论是企业布局还是市场份额,都远远超过华为的Hilink模式 我甚至认为华为的Hilink模式几乎是一个失败的商业模式 华为目前的优势在于1+8领域的成功 小米胜在小米生态链企业,可是小米生态链有什么非常强大的生态壁垒吗?似乎还没有 但是正如前文所述,智能家居就像AI、5G、VR等一系列概念一样,是美好的行业前景,是潜力无穷的蓝海市场,是说给投资人听的好故事;但是,距离产品落地,商用市场大规模爆发,还有一段距离 小米是非常成功的互联网行业领袖,华为是极具威胁的追赶者 智能家居的下半场,谁能获胜,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
![]() |
Apple store 为例,米家app目前8.9w个评分,4.5分; 美的,5593个评分,4.0分; 友商,1907个评分,2.5分。 智能家居整个生态不是一天建成的,小米对比的是Apple HomeKit 而且远远领先。 |
不请自来,看了几篇高票的回答,基本都是一边倒的华为。其实说穿了这和以美国为首的老牌第一国际与新兴的第三国际的矛盾没什么区别,都想称霸,但是因为身份地位、势力高低不同,所以采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国内厂商就像一盘散沙,谁都不服谁,华为想拉一票人自己做武林盟主,标准我来定,以后你们跟我混,打狗撵鸡都由我来指挥,一副中国物联网舍我其谁的架势。不过华为是行业老大哥,它有胆量这么做,也这么去做了,陪他一起玩儿的也还有几家,可以说,如果真的成功了,对整个行业来说,的确也算的上是件好事。不过,讲真,华为真的有这么大的号召力?我对此持保留态度。 再来谈谈小米。比起华为来,小米没有那么大的体量,一个才成立六年多的公司,人微言轻,就像暴发户一样,总是会被老牌的势力鄙视(或者称为嫉妒),人家也不会和你一起玩儿,所以小米就只有自己玩儿了。 总结一下二者的优缺点,华为方针的优点是掌控了大局,如果真的确定了在协议制定上的话语权,不可谓不是一记釜底抽薪,可能直接让小米翻不了身。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时间。如果华为在短时间内拿不下这个话语权,越往后拖日子就会越难过,除非它放弃大厂骄傲,和小米对飚硬件。而小米缺的恰恰也是时间,而且这个过程不能算短,能否在这个不短的时间内保证自己不死掉,我想这才是小米目前应当考虑的问题。 华为和小米分别选择的不同道路,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之所以这么选,也是结合了自身实力的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最终谁胜谁负还是要交给市场来做决断。另外,中国是个盛产墙头草的国家,在这上面,自然也不逞多让,华为想确定中国物联的霸主地位,至少在打败小米之前,不才认为是很难做到的。而小米,却在一点一点残食着这个王国的基石。 |
嗯,我想这是两种不同方式的生态路线吧,不妨看看华为商城的HiLink销售区域。 华为推广的是HiLink协议,开放接口,连接合作伙伴的产品。长远来看,这种方式给消费者的品类选择会更多、更广。从品质保障上来看,我觉得专业的厂家做专业的事情,会更靠谱,包括后续的维保。从竞争的角度来看,专业厂家在本领域应该会做得更深入、更有前景。 HiLink从2015年底发布,进展还是很明显啊,现在华为商城都有这么多品类了。 |
![]() |
|
![]() |
|
![]() |
|
真TM服了,一堆花粉来我这质问我懂不懂华为这套是什么东西?你们的回答不都说了吗?包括云、等等,云和数据就是合作者最忌讳的东西,我的回答主要讲的就是这个,拜托能不能好好读读再评论?幼稚园儿童也来上知乎了…… —————————————————— 智能家居的单品,其实谁都可以搞。但是一个APP统管所有智能家居,以及各智能家居间的联动,这个才是痛点,在这方面,小米取得的成绩已经遥遥领先了。 魅族、华为、海尔这种联合多加厂商一起搞智能家居的方式能不能成功?我不太看好,小米也说自己的智能家居是开放的,WiFi模块很便宜,欢迎采用。但是你见过有多少别家厂商在用? 智能家居,必然会用到云服务,必然会获取用户数据,可以说,谁掌握了大量的用户数据,谁就会成为未来的赢者。 现在,再小再山寨的手机厂商也不愿意刷别家或第三方的ROM,为啥?一来这是为别人送钱,二来自己用户的数据就被别人掌控了。只有阿里云OS靠巨额补贴,能获得一些合作。 所以,拉帮结派这种方式我不看好,各怀心思,谁也不愿意自己的用户数据被别人知道,谁都想用自己的标准,如何团结合作?魅族海尔很早宣布合作,搞出什么了吗? 只有阿里是一个可能需要重视的对手,采用云OS的OTT盒子靠大额补贴,取得了很大市场份额(不过现在也被骂惨了),手机一般,合作的大都是些准山寨,大洗牌来临的话,很多也会倒下。 但是智能家居爆发之时,产品数量会远远多于手机,再加上高单价的家电加入智能家居,补贴也不是那么好玩的。 未来,智能家居要形成优势规模,要让别的厂商加入你,还是必须自己先把用户规模做大,必须的!所以小米的百货商店模式是必须的,至于什么标准、什么名字、拉谁来站台?这些都不是问题。 现在的智能家居距离爆发与成功的那天还很遥远,但姿势正确,动作敏捷的还属小米! |
2017年8月1日08:16:14,这个问题现在应该不必细讲了,目前为止,小米全面领先。 |
这是大型打脸现场? 目前看是小米遥遥领先吧 华为败的地方恰好是他成功的地方 1.华为手机 华为手机的受众很大一部分是中年之上的大叔或成功人士 属于那种我觉得这个牌子的手机高端,所以我买了 但这部分人真心对智能家居不是很感兴趣,这些人有车有房有装修 你让他扒了重新搞?有点难度 但小米不一样 就算是你不用小米手机,小米的产品大多面向年轻化的群体 这个群体愿意尝试便宜好用的东西 所以,单受众来说,华为给自己树立了高端,但智能家居确也败给了高端 因为智能家居永远是平民化的 2.芯片 华为的麒麟系列芯片是国产芯片的护城河,这个说法是对的 但相对来说,智能家居的芯片并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 在这方面,不会出现卡脖子的情况,除非某一天小米被高通断供了 但目前来说,大概率不会出现的,毕竟高通持股小米,小米也算是高通亲儿子 甚至如果某一天真的美国政府让高通断供小米OV等,大概率高通会把技术下放小米 所以,在智能家居层面上,先起跑的那个占优势 尽管是摸着石头过河,后面的是摸着小米过河,但毕竟不同于智能手机,先发的那个企业是有制定标准的优势的 |
三年了 现在看到这个问题才知道hw有这玩意.... 更新:看了问题日志才知道这nm五年了 xswl 两周后再更新一下:这居然是我被赞和阅读过最多的一条(虽然只有9个赞1个喜欢)两周被阅读量一千多(对于一个小透明来说好多啊)。果然纸糊是又收到广告费,开始胡乱推荐某厂的相关问题了? |
15年的话题,17挖过一次,20年又挖一次,现在23年又挖出来了,就这还能天天喷小米捆绑华为营销 |
我个人更看好小米模式 无他,我举个例子大家看一下。 2019年末酷安流行买20元的海尔空气盒子,这玩意还挺精致的 |
![]() |
图源酷安 欧阳寻卿 但是要使用它,首先要下载一个海尔空气盒子APP,然后去海尔智家绑定接着在去空气盒子APP里使用。 这就说明了传统家电大厂在软件方面的不作为,或者说对于集成度不够重视。 然后是海尔系的各种APP,明白我意思吧。 |
![]() |
这就是华为Hilink模式的弊端,由于家电是传统大厂制造,所以在适配方面两个大厂互相碰撞总会出现问题。 或者是说在产品制造方面,肯定不如小米投资初创集团那种宛如亲兄弟一样没有隔阂感。 小米的生态链产品,大多来源于创业或者OEM厂商,这也就代表了小米可以自由的向他们去阐述自己的需求和标准。 而华为呢?假设华为联合海尔出了一款空调,那么这款空调怎么去贴牌,销售渠道是海尔线下还是华为线上?在软件控制方面是华为主导还是海尔主导? 我记得美的前几天出了个电饭煲,有个新模式可以给之前的电饭煲OTA一下。 按照华为的品性,不论是贴牌还是联名肯定是贴华为牌的(例子是和帝瓦雷联名的音响),那么假如华为和美的搞出来一个电饭煲,请问这个新模式的OTA是美的负责呢还是华为负责呢? 那堆什么一流厂商定标准四流厂商定贴牌的能不能仔细看看小米iot平台的标准? 目前的情况是,小米标准、阿里标准、各大厂商都有自己的一套协议并存,不要吹你家华为标准好伐? 我知道肯定有说硬件的,小米智能家居的wifi 蓝牙芯片模组,最贵还不到20块。 |
智能家居这一块你想做大只能自己搞,和别人合作是不现实的,别的大厂又不是睿智会为你做嫁衣。家电三巨头早就说和华为合作了,看看合作出了什么结果。 先看格力,华为智能家居上面一个都没有 |
![]() |
再看美的,美的最多但也就这么多了,而且大部分停产了。 |
![]() |
最后海尔 |
![]() |
还有个第三方平台接入,但都是用的别人的智能家居平台账号,相当于免费引流。而且只支持部分品类,更有甚者如京东旗下的小京鱼只支持智能插座里的一个型号。 |
![]() |
|
二更: 为了华为的HiLink,特地买了华为音响(小艺),但用了一阵子…被我给淘汰了 |
![]() |
换上了原来几十块钱的小度音响,感觉智商完全不在一个级别,学习能力真的…小度对华为来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
![]() |
音箱的智能方面,华为的小艺就是个傻子……小度(百度)、小爱(小米),甚至连你没听过的小雅(喜马拉雅)都可以秒杀它……音响音质方面:华为要秒杀其他几个牌子的音响;空气净化器的功能,个人觉得华为的全效720 HiLink,比小米的强。CADR指数、APP功能等都可以。 |
![]() |
我宁愿手动控制,也不想再用华为的智能音响了,有时候真的会被它蠢哭了 |
补充(2020/5/3): 几年时间过去,智能家居领域好像还是没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华为在自家产品内部的生态上取得了巨大的提升,但hilink平台仍是不瘟不火。至于米家,似乎也没有看到什么原答案假设的“取得现象级的巨大成功”的苗头。 总而言之,洗洗睡吧,再等几年再说 lol (p.s. 看到很多嘲讽hilink生态产品抄袭米家的。且不说hilink是个平台而不是具体的产品,米家产品当年被嘲讽抄袭的难道少吗?烂泥地里撕扯打滚就没必要了) 现状(2017/8/21): 华为发布HiLink协议搭建平台,并且承诺自己不会碰家电,不会跟合作伙伴争利(敲黑板)是在2015年。时隔两年之后HiLink终于开始实打实地上一些产品了(HUAWEI HiLink生态产品_华为商城)。 第一批上架的产品只有可怜10款。不过据说“目前加入华为HiLink生态的智能家居品牌数量超过100家,品类超过50种,型号超过300款。” 既然品牌数量超过100家,那后续的产品至少也会有几百款吧。所谓雨后春笋,第一棵笋冒头了,剩下的还会远吗? 猜想:【米家是HiLink崛起的契机】 1.HiLink仅靠自己恐怕很难成功。家电领域各路诸侯各怀鬼胎、相互不服、重口难调,智能家居前景又不明朗,华为真要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应该非常不容易。 2.然而如果有一天雷布斯的米家真的取得了现象级的巨大成功,那么传统家电厂商必然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同时又因为各自为战而无力抗衡。在这个时候全心投入HiLink平台也许就会成为最佳的战略选择。 3.所以很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如果米家没有取得大的成就,那么HiLink也起不来;如果米家崛起了,HiLink也会随之崛起,并成为米家的有力竞争者。 4.换句话说,HiLink虽然格局很大,但很难成;米家起步相对顺利,但若大成很可能会助力HiLink成势,并为自己培养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当然上述推断有一个很大的漏洞。那就是智能家居的平台远远不止HiLink一家,哪家平台能做大还是要看自己的造化。 |
这下面的评论告诉我什么叫打脸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