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
天天财汇 -> 时尚穿搭 -> 专家称随着全球温度上升,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将由原本50 年一遇变为 20 年甚至 10年一遇,有何影响? -> 正文阅读 |
|
[时尚穿搭]专家称随着全球温度上升,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将由原本50 年一遇变为 20 年甚至 10年一遇,有何影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2023年是最暖年,也有强寒潮、强降水。去年夏天华北黄淮地区的高温天气、12月全国型的强寒潮天气、京津冀地区极端暴雨也令人印象深刻,全年的平均气温更是… |
其实不用看极端高温,就是极端天气来说,频率是明显增加的。 例子不用举太远,我们就看看23~24年冬天吧。 |
|
今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冬季偏高0.3℃,属于正常偏暖冬,但是整体上空间分布很不均衡:华北,江淮,东北地区除吉林,青藏高原等地属于冷冬,江南地区属于正常冬,华南,西南,西北地区和吉林属于暖冬。整体上本次冬季属于气温较低的厄冬。 而最关键的是,大家如果凭感受来体验这个冬天,多数人都会疑问:啊?今年正常冬? |
|
这就得从时间分布来看,今年冬季气温起伏很大,气温方差巨大,有三次大规模偏暖和大规模偏冷过程,其中偏暖过程都是历史较为罕见的回暖。而三次偏冷过程也对应了三次强寒潮,分别是1215寒潮,0121寒潮,0221寒潮,这几次寒潮强度在历史上也是数一数二的。 所以说对于变暖带来的天气变化,我们可以从今年冬天中窥之一二:虽然整体气温还是稍微偏暖的,但是天气的离差变得越来越大了,在冬天里暖和甚至热到暮春初夏的情况也有,冷到各种雪灾冰灾的天气也有。 |
|
从降水来看,23~24冬天华北,江南一带的降水显著偏多,特别是后冬以来南支槽的活跃,导致暖湿气流显著偏强,出现了多次雨雪冰冻过程。 所以,如果放到夏天,同样的,气温或者天气的方差离差变大,各类极端的天气就更容易出现,无论是极端的高温,还是暴雨,台风,或者夏季异常低温(一般情况下出现概率比高温低),都在慢慢变多。 反正现在看到某某天气几十年一遇,天气记录各种破已经司空见惯了,估计以后更多。 |
全球变暖是事实,温度升高跟碳排放有很高的正相关。 50年也好,10年也好,这种长周期的预测,往往具有很高的误差。可以确定的是去年到今年春天的厄尔尼诺现象,而其对全球气温的影响通常发生在其发展后的第二年,也就是今年2024年,所以,相对2023年,今年的极端天气会更加频繁。另外,极端天气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光是咱们国家。 至于其影响,全球变暖会增加地表蒸发,一方面,增加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引发更强的冷热空气对流,和寒潮降温,暴雪的发生;另一方面,也会加剧干旱, 干旱又会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去年加拿大的山火,今年贵州的山火等等都是一些例子。尤其是加拿大2023年的森林大火,这是迄今为止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大火。具体情况可以看这个回答:加拿大林火过火面积已超韩国国土面积,美媒称污染前所未有。 另外,气候变暖也会使得海冰的减少愈发严重,2023年2月南极海冰创下了仅有的1.79百万平方公里的历史最低海冰记录,而海冰的减少, 又会进一步促进气温的上升。 至于全球变暖,根据联合国的数据,G20国家的人均排放平均为7.9吨二氧化碳当量,而最不发达国家的平均排放仅为2.2吨,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排放为4.2吨。所以,发达国家应该对全球变暖承担更多的责任。 另外,全球来看,收入最高的10%人口排放量占据了近一半(48%)的排放量,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居住在发达国家。而全球人口的底层50%仅贡献了12%的总排放量。所以,不禁想起之前卡戴珊家为了美观一天白费五吨水…富人对减排应该有更大的责任。 再比如:美国的人均排放量基本是全球平均水平两倍以上。而印度的人均排放量则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 |
关普通人屁事! 地球爆炸也是0.00001%的权贵阶层引起的,少特么贩卖焦虑了,要死赶紧死呗。 全世界宣传,不要吃鱼翅,不要买象牙饰品,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问题来了,普通工薪阶层,你们是平时拿鱼翅当饭吃吗?你家的椅子上有象牙雕刻吗? 全世界宣传,要节约用水,水是生命之源,美国富豪家的游泳池是24小时的流动水,还是恒温的,这个游泳池一天浪费的水够上百个家庭用一天的,恒温消耗的电费够几百个家庭一起开空调一天的,明白吧。 人民的富豪,在美国,在新加坡,人家买的别墅都是几个亿,几十个房间,上百位佣人,他们一个人一年消耗的资源,够成千上万人用几年十年不止,最后还要呼吁你们去节省,放TM狗屁呢。 |
其实不止是高温啦,其实大家最近这些年都感受得到,极端天气事件——像是什么雪灾、干旱、洪涝、台风、暴雨、高热之类的,的的确确是在频繁地发生。 就好像……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极端天气这个词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常态。 现在,我们不得面临更热的热浪、更干燥的干旱、更大的风暴和更大的降雪。 而且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只是在我们国家,在全球都是这样呢。 既然题目主要提到的是高温的影响,那我们就着重来看看极端高温事件的影响叭。 首先一个就是高温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方面,随着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出现,夜间最低气温也会变高,这对于人体健康尤其危险——因为身体无法从持续高温中恢复,从而增加心脏病发作和死亡的风险。 另一方面,当气温很高、体力消耗过大时,就会有中暑的风险。 特别是,当空气湿度(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较高时,酷热带来的危害会更加严重。随着温度的升高,空气中的湿度也会增加。高湿度会阻碍人体自然降温,使人感觉温度更高。 然后……就更恼火了。 还记得这两年常上新闻的“热射病”嘛?很多人都因此而死……。 而且,如果所居住的建筑的结构和材料是那种容易导致热量滞留、通风受限的,那……居住在其中的人患高温相关疾病的风险也会更高哟! 然后第二个影响是空气质量差可能是伴随酷暑而来的另一种危害。 毕竟,在一些地区,停滞的大气条件会使得潮湿的空气和臭氧等污染物滞留在地面附近。 第三个影响——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带来压力。 因为酷热会导致人们更多地使用空调,从而使电网不堪重负并引发停电(然后停电反过来又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交通基础设施也很容易受到极端高温的影响,可能会导致道路服务设施的弯曲和融化、列车故障和车轮的变形之类的呢。 |
对于2023年6、7月份的高温,大家都印象深刻。我国多地遭遇极端高温天气,华北地区连续多次出现高温,实属历史罕见。7月5日,北京南郊观象台的最高气温达到40.9℃,为23年的第四个40℃的高温日。在这一轮极端高温中,京津冀以及山东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突破了当地历史极值。 |
|
|
|
我们都期待温暖宜人的夏季,但有时高温会变得极其严重甚至带来危险。连续的异常炎热天气被称为极端高温事件。极端高温是指温度显著高于某一地区的季节性平均气温,其定义因地理位置、具体时间和环境条件而异。在某些情况下,湿度高的极端高温不仅令人不适,更是一种生命威胁。据数据统计,每年有许多人死于高温,更多人因此罹患重病。 全球范围来看,自20世纪初以来,年均气温持续上升,并预计到本世纪末还将继续攀升。记录显示,史上最热的16个年份中,有15个出现在2000年以后。 |
|
随着人类向大气中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全球气温将持续升高。未来热浪将更为频繁、强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这可能导致与高温相关的疾病和死亡案例增加,特别是在未采取适应措施以保护自己免受高温影响的人群和地区。即使极端高温的轻微增长也可能导致死亡和疾病的显著增加。 如果不采取重大减排措施,预计极端炎热天数到2050年至2100年间将会翻倍。这意味着潜在的热浪季节将延长,如果极端高温集中出现在特定区域,可能会使当地难以应对。 随着极端高温事件越发普遍、强度加剧且持续时间拉长,科学家们预期由高温引发的死亡和疾病数量将会增加,特别是对儿童、老年人、经济弱势群体以及慢性健康状况因高温暴露而恶化的个体来说。 气候变化进程中,炎热天气逐年增多。例如,在东亚的很多城市,一年中可能有多达40天以上的气温超过35°C。同时,夏季平均气温的上升将使得最热的日子相比以往更加酷热,一些地区的居民可能会经历比近几十年来高出约3、4C的夏季气温。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出了明确的信息:人为造成的气候危机正在使全球极端天气恶化。 报告得出结论,目前世界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 1.1 摄氏度,正处于 1.5 度临界阈值的碰撞过程中,《巴黎协定》各国一致认为这是避免更严重影响的理想极限。 除非温室气体排放量得到迅速削减,否则情况将会变得更糟。 历史上的热浪显然是由人类排放造成的,研究人员现在可以确定地将其与气候变化联系起来。 在全球范围内,人类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引发了更强烈、更频繁的极端炎热天气。 即使气温上升只有 1.5 度,一些极端天气也会更频繁地发生,而世界只有在未来温室气体排放量非常低的情况下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如果变暖超过这一基准,极端高温事件将变得更加强烈和频繁。 地球变暖意味着更多的极端高温事件 随着全球气温上升,发生 50 年一遇事件的几率从每年 2% 增加到每年近 80%。50 年事件是指气温超过 1850 年至 1900 年 50 年基线期间仅出现过一次的水平。 只要大气变暖一两度,几乎整个地球的天气就会变得热很多。 气候危机加剧了干旱和火灾的风险。当我们谈论气温升高1.5度时,世界很多地方会面临更频繁且严重的干旱情况。比如,在加州、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地,持续的干旱加上破纪录的高温天气,使得野火季节显著延长,而且引发的火灾破坏力更大。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这种有利于野火发生的极端天气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有关。 与此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地上的降雨强度明显增强,而人类活动是这一变化的主要推动力。要知道,大气每升温一度,其能容纳的水蒸气量就会增加大约7%,这就意味着更多的水分可能会以强降雨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像哈维飓风这样的灾害,科学家们分析认为,正是由于气候变化提高了降雨率和风暴可能产生的降水量,从而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洪涝灾害。 随着地球温度每上升一度,强降水事件将不仅更加频发,而且强度也会增大。这意味着那些原本百年一遇的大暴雨,到了现在可能几十年就会发生一次。在未来几年里,季风降雨很可能对南亚、东南亚、东亚以及西非等地区带来毁灭性的影响。这些地区的气候模式也将变得更加无常,可能会出现连续数年洪涝严重后又紧接极度干燥和酷热的年份,形成一种“旱涝交替”的局面。 更频繁的热带风暴和台风,过去40年间热带风暴的强度增长不能仅用自然因素解释,人类活动加速的全球变暖是一个关键诱因。随着全球气候继续变暖,这类风暴预计将会变得更加强烈,不仅最高风速会上升,而且由于海平面不断攀升,沿海地区遭遇洪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
2023年7月27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警告,“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的时代已然到来。”除了气温升高,海洋温度也创下了有记录以来同期的最高水平:基于长达173年的数据集,2015年至2022年是有记录以来海洋最热的八年。 实际上,气候变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全球沸腾”,还有洪水、山火、干旱等极端天气。 去年6月极端高温的北京,有两站三天累计降水量超过700毫米,远超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极值541毫米,而河北邢台市临城县赵庄梁家庄站累计降水量达1003毫米。连续的强降水引发洪涝灾害,已经造成北京河北两地20人遇难,6人失踪,仅河北省就有超过54万人受灾。其中,河北涿州受灾极为严重。以位于涿州的北京西南物流中心为例,有近百家出版社及中盘的库房安家于此及周边,2018年西南物流中心及周边仓库发货码洋超100亿元,因地势低洼,许多仓库严重进水,图书被泡。 随着全球变暖加剧,未来中国地区的极端高温事件将显著增加。过去50年一遇的高温热浪会成为10年一遇的事件,变得更为频繁。而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关于气候变化,我们可以从了解其前因后果开始迈出第一步,并用自己的行动来减少碳排放、适应气候变化 |
如果极端高温天气和极端低温天气常见了,那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那些需要考虑温度效应的结构,应该考虑更大的温差了。 一般结构都会热胀冷缩。现在结构设计时会把夏季可能的最高气温下结构伸长变形,以及冬季可能的最低气温下结构收缩变形计算清楚,并通过加强结构刚度把变形抗住或者设置滑动支座把变形释放掉。无论是抗住还是释放掉,依据的都是现行规范统计出的温差数据,如果极端天气太频繁,温差超过了设计时取的温差,结构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对于采取硬抗措施的结构,温度应力过大结构就扛不住了,就可能出现开裂、压碎等破坏,甚至会出现垮塌;而对于采用滑动支座释放的结构,可能变形超出预期,结构会从滑动支座处滑落,也可能出现垮塌。 另外对于建筑用的胶、防水树脂等有机材料,过高和过低的温度都会引起其性状改变加速老化,这也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 目前环境变化已经引起警觉甚至带来实际问题的有很多,例如北京地下水位的变化就是一种。 南水北调等因素导致北京地下水得到了补充,地下水位上升并不全是好事,有些建筑原本用的好好的,但地下水位上升后,就面临着建筑抗浮问题,特别是有些地下车库,原本地下水位很低,没有考虑地下水问题,随着地下水位的上升,不仅要考虑上浮问题,还要考虑地下室水压问题,有些底板和侧壁会随着地下水位上升而开裂,不仅带来漏水的烦恼,还会影响结构安全。 |
让本来能糊弄30年的劣质高层楼房加速墙皮脱落...... |
建议以后中国中小学课程加上古生物历史 最起码了解一下石炭纪,三叠纪的历史 各种古生物的历史 然后再有资格谈论人类社会 连动物世界都不了解,没有资格谈人类社会 |
这几年已经感受到了。再这样下去极端时候会不会变成常态呢。冬天冷死夏天热死。洪涝灾害频发,龙卷冰雹不断。沙漠里多来几次洪水,鱼米之乡来个旱灾。防灾都不知道要准备防什么了。越来越多的地方不再宜居,气候难民也成为常态 |
“随着全球温度上升,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将由原本50年一遇变为20年甚至10年一遇”这个其实很早就有人在提了。 例如,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于2022年8月23日的报道[1],时任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曾称: 由于全球变暖程度加剧,极端高温、极端强降水等事件出现频率加快、周期缩短,原本50年一遇的变为20年甚至10年一遇。全球气温每上升1℃,导致极端降水强度增加7%。未来每0.5℃的增暖,都会显著改变极端温度事件等的发生频率。 周兵还指出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出的原因是: 气候变暖会改变全球的海洋和大气环流形势,并通过海洋和大气、陆地和大气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影响局地气候。气候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更易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 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频率升高有诸多影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AR6 Synthesis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23,指出[2]: 自2008年以来,极端洪水和风暴每年迫使超过2000万人背井离乡。[...]例如,在这种变暖水平下,全球旱地的9.5亿人将经历缺水、热应激和荒漠化,而全球遭受洪水威胁的人口比例将增加 24%。当升温达到1.5°C则将带来更多和更严重的极端高温、危险的湿热天气、极端降雨和相关的洪水、热带气旋、野火和极端海平面事件;而升温幅度超过1.5°C时,与气候临界点相关的风险(例如冰盖不稳定或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丧失)将会更高。 另一方面,极端气候变化的出现还会加剧现有的不平等,因为弱势群体处理气候风险的能力相对较低。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受气象灾害影响深远的国家。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无疑会对我国的治理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加强科学防范、环境治理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参考^https://v.ccdi.gov.cn/2022/08/22/VIDEcIOFpqNttOPYMbnbeEsm220822.shtml^https://www.ipcc.ch/report/sixth-assessment-report-cycle/ |
以后专家出来搞预测需要签对赌协议,赌错了钱归公众,赌赢了钱归你。我反正不掏钱,因为我才不会说自己是专家。公众受你误导理应赔钱。 郎咸平先把预测比特币不值钱的亏空补上 |
谢邀。 “我国极端高温事件由原本50 年一遇变为 20 年甚至 10年一遇”这种结论,听上去有些像专家们吸引眼球的发言,但其实是有数据支撑的。 从1961年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不管是全国平均气温还是全国平均高温日数,在近些年来都呈现波动式上升的趋势。从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全国平均高温日数历年变化图(下图)中可以看出,在2000年之前,1978年的平均高温日数一枝独秀,高出其他年份很多。而进入2000年,平均高温日数则几乎每隔5年就有一次小高峰,且均超越了1978年,2017,2018,1019三年更是连续超过了12天。 这非常明显的说明,高温天气确实越来越频繁了。 |
|
而上图中没有显示的2022年和2023年,更是我国破纪录的“最热年份”。 2022年的平均高温日数超过了12天,持续高温事件持续了64天,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超过2013年的62天);35℃以上覆盖1680站、37℃以上覆盖1426站,均为历史第二多(仅次于2017年,分别为1762站和1443站),40℃以上覆盖范围为历史最大;高温极值站数262站,已超过2013年(187站)和2017年(133站)。 2023年的数据则更为惊人,全国平均气温10.7℃,较常年偏高0.8℃,为1961年以来最高。13个省(市、区)的年平均气温创下1961年以来历史最高。全国共有127个国家气象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了历史极值。新疆吐鲁番三堡乡更是在2023年7月录得我国新的高温极值,52.2℃。 |
|
2023年也是全球最热的一年 而即将到来的2024年,气候学者普遍预测将比2023年更加炎热。我们正亲身经历着比2017~2019更恐怖的“三年连热”,而这也不过才过去了几年而已。 因此,频繁的高温事件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事实数据支撑的。 此外,除了极端高温事件,随着全球气温上升,寒潮,暴雪等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今年春节前,因遭遇极端寒潮而造成的艰难春运想必大家还心有余悸。上一次这样的寒潮天气发生在2008年,更早则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了。 全球气候变暖,确实已经是个刻不容缓,不能再被忽视的大问题了。再这样下去,人类恐怕真的要面对来自大自然的疾风骤雨了。 |
极端高温和低温交替出现,南方居民冬季采暖需求凸显 大家好,我是 @神秘老伯爵 ,知乎”知势榜“家居生活品类上榜答主,在重庆市从事家居暖通类行业(说白了就是个卖空调的)。 利益相关,我今天要推荐南方地区的居民,安装冬季家庭供暖系统。因为全球平均温度变暖,在最近几年带来的是冬夏季极端气候的频繁交替出现。暖年也有严重寒潮,冷年也有极端高温。反而比以前更加厉害,更加令人难以忍受。 我在重庆市居住了14年了,以前重庆的夏季虽然炎热,还没有那么长的特别高温的时段;冬天呢,虽然湿冷,凑合用空调制热,也能过得下去。 但最近两年,重庆夏季的极端高温日,越来越长。以前40℃左右的极端高温天,持续1周左右最多了,现在,要持续2周到20天,40℃气温下,很多空调的室外机位置都有55℃以上,好多都趴窝歇菜无法正常制冷了。 冬季呢,则频频出现寒潮。2023年年初,重庆出现了3天以上的0℃左右寒潮,主城区大部开始下雪了,当时我在朋友圈发布了在南方工作以来第一次用户结冰预警。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因为在南方设计采暖系统,水管是不会考虑防冻的,但真的出现长时间零下的气温,水管就有冻裂风险。 2023年年底到今年,重庆市的极端寒潮出现了2次,每次都让主城区气温低于3℃。而且持续时间很长,第一次持续了一个月以上,导致用户取暖需求暴增。这和全球平均气候统计的2023年暖冬,厄尔尼诺年,完全不是一回事。夏天倒是足够高温了,冬天反而更冷了!第二次寒潮从2月25日以后出现,气温从20℃左右骤降到4℃以下,到现在还没有结束呢。 说实在的,南方的冬季以前没有那么难过,在2010年之前,网上很少有讨论南方冬季”魔法攻击“的内容,但这两年南方的冬天是越来越难过。 所以,南方居民在冬季家里安装取暖系统的需求,就大大增加了。 但实际上南方选购家庭取暖系统,存在一些问题: 1.用户对取暖设备和系统完全不了解,两眼一抹黑。不像北方人用了一辈子的冬季供热,对各种产品都很熟悉。这就导致购买取暖系统时,不知道怎么选择。 2.南方做采暖设备和系统服务的很多商家专业性不佳,设计粗糙,无法满足用户的具体需求,导致购买后体验不佳。甚至存在”安装后不热,频频漏水,取暖费暴高“等种种问题。 因此,今后南方用户需要选购冬季家用采暖设备和采暖系统。要做好功课,最简单的办法是关注本人了。从2018年,我就在知乎不断的回答关于家用暖通方面的问题,并且帮助不下几百位知乎网友解答了购买空调/地暖/暖气片/壁挂炉/空气能等方面的各种疑问。 所以,有采暖需求和疑问,找我就对了。 |
|
神秘老伯爵 254 次咨询 5.0 44073 次赞同 去咨询 |
跟新冠疫情一样。 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儿。 但是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 大家只能无奈的接受黑暗的未来。 极端高温各种恶劣天气就是来源于碳排放。 碳排放其实也尝试着控制了,结果大规模的断电停工停业。生活受到了严重威胁。 怎么办? 未来人类和各种恶劣天气走向共存,将是大趋势。人类社会各种美化,刻意淡化恶劣气候变化的声音将会大规模泛滥。 因为这是人性决定的。 地球控制人类数量的目的,必将会达到。 作为群体,无法控制。 但是作为个体,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是可以做到的。 |
这还是保守的说法。 我更愿说这是“新常态”。 以后年年都出现这样的极端天气,大家就会见怪不怪了。 人类怪不得别人。大肆排放温室气体,破坏生态环境,史上最热月份、季度、年份接连出现,一旦越过地球村能承受的阈值,生态系统的崩溃并不遥远。 人类的行动太迟缓了。一盘散沙,没形成合力,环境问题政治化,最终会反噬自己。 总是看到天文学家的研究,说在距地球多少万光年的地方发现可能适宜居住移民的星球。 关键是,地球环境还能支撑多久呢? |
我发现很多人对于XX年一遇有误解。 我们这一篇就来讲讲什么叫XX年一遇吧。 20年一遇不是说你每隔20年就遇一次。而是说理论上,平均,20年遇一次。这两个词很重要,理论上,平均。 这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 我们知道世界上很多的事情都是随机的。比如天气。 但大部分的随机事件,他其实也是有一个预期值的,预期值是指理论上的平均值,跟历史上的平均值有不同,因为历史上发生的次数,不管有多大,总是一个有限的数字,不可能达到理论平均值,总是在理论平均值附近波动。 不过实际应用中,我们很多时候就把历史平均值当作期望值。 OK,有了期望值。那么随机事件一般都是围绕期望值,做正态分布。 |
|
这个图的意思是,68.3%的样本,发生在距离期望值1个标准差的范围内。 具体举个例子说,比如某地夏天(假设持续90天)每日平均温度是25°,一个标准差是2°(举例的,并不一定是2°),那么某地的夏天,就会有90×0.683≈61" role="presentation">90×0.683≈6190\times0.683\approx61 天的时间,温度在23-27°之间。当范围扩大到3个标准差之后,也就是会有 90×0.993=89.73" role="presentation">90×0.993=89.7390\times0.993=89.73 天的时间,温度在19-31度之间。那超过31°的时间呢,就是(90-89.73) ÷" role="presentation">÷\div 2=0.135天。当因为0.135天不到一天,它所代表的含义是,平均一年才有0.135天的机会超过31°,那也就是所7年才有一天,这也就是所谓7年一遇。 那些所谓10年一遇,20年一遇,百年一遇,都是这么算出来的。 但实际上,我们也说了,期望值我们并拿不到实际上的理论值,我们只能用历史平均值来顶替,标准差也不是理论值,也是历史数据算出来的。 天气的情况肯定是一直在变化的,不可能保持不变,那么用历史数据来计算所谓的XX年一遇,放到现实中,就是会不准,但我们其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所以,这些年全球变暖,平均温度肯定是在一直上升的。我们还在用过去几十年的平均值,来计算XX年一遇,那就会出现今年来一次20年一遇,明年来一次50年一遇,这种情况不合理,但没办法。 “根据观测数据和科学研究,随着全球温度的上升,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都在迅速增加,原本50年一遇的变为20年甚至10年一遇” 这段话其实背后的含义就是,短期内的平均值(也就是正态分布中的期望值,就是中间点)已经在提高。 某一个温度,如果用长期历史平均值来看,可能偏差有6个标准差,那么它发生的概率就极小。但如果用短期平均值来看,可能偏差只有3-4个标准差,发生概率变高了。 |
说实话全球气候问题前景极不乐观,因为: |
|
|
勤劳一点多看看天气预报还有中气爱…… |
郑州大水是昨天,湖北冻雨是今天,2024以后就是后天了。 为什么没有明天,我们会有明天吗,我真的很好奇?? |
|
当时负面评价是:灾难的制造,只会使无知的观众给予肯定地认为,夸张了全球变暖,变成是一个民主的“恐吓策略”。(《纽约杂志》评) 疫情、传染病流行、天灾频发,地震、火山、洪水,欢迎观看惊悚纪实影片《地球反击战》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时尚穿搭 最新文章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