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自然科学 -> 欧洲真的会放弃碳中和吗? -> 正文阅读

[自然科学]欧洲真的会放弃碳中和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欧洲真的会放弃碳中和吗?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碳排放
欧洲
碳排放交易
欧洲真的会放弃碳中和吗?
丁仲礼院士这回是真的能上神坛了,一年前就预测到了现在的情况。
作为江苏江阴人,感觉挺可惜的,因为江阴的产业升级方向之一就是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风电、太阳能光伏、动力电池这几块。欧洲佬不举环保大旗了,对新能源产业肯定有影响,这两天已经看到江阴的新能源和节能减排企业开始做新的布局,要么去投资上游原材料,进一步降低成本;要么就是去中西部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开工厂。
资本的嗅觉永远都是最灵敏的。
当然,也不必过分悲观,中国对碳中和的承诺是坚定的,新能源保底也有个国内市场,还是个很大的蛋糕。而且现在明显能感觉到,资本需要个新故事来吹新的泡沫,原来的互联网已经不香了。思来想去,能用来讲新故事的新兴产业就那么几个,新能源、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航天航空。
从欧洲人的角度,他们能用来讲故事的选择更少,集成电路、航天航空都是中美争霸,也就新能源和生物医药两个选择了。
所以说不好,等生物医药迟迟没有大的突破的时候,欧洲人就又回来讲碳中和了?毕竟新能源目前为止还是技术和投资门槛相对低,市场前景最广阔,来钱较快的项目,欧洲人突破不了其他次元壁的时候,还是得乖乖坐回到碳中和谈判桌上。
只不过欧洲离场的这回功夫,中国可能已经把欧洲甩得更远了。就跟互联网时代,没有欧洲,光靠中美,也实现了全球经济繁荣一样,新能源没有欧洲,也能活的不错。
2010年,参加完世界气候峰会没多久的丁仲礼丁院士参加了由柴静主持的《面对面》节目,接受了当时著名的公知女神柴静的采访。
柴静在采访中全程站在西方的立场上去刁难丁院士,可丁院士不卑不亢,淡定从容地用更为科学的观点反驳柴静。


丁院士给我们解释了碳排放到底是什么,碳排放权其实就是一种发展权,一种基本人权。
采访的最后,柴静已经不能够控制场面了,不能把丁院士引入她设置好的陷阱之中,只好问道:“(人类)到底能不能拯救自己,我们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
丁仲礼院士回答得也非常干脆:“取决于文化、文明。人类在应对各种挑战的时候,能不能有一种更包容,更有弹性的一种文明产生。或者是我们现有文明有一种很好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十几年前我们中国的科学家们就已经识破了西方利用环保和碳排放大做文章的意图。
其最终的意图就是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维护发达国家的利益,让发达国家一直站在人类食物链的顶端,不断剥削发展中国家,让发展中国家永无成为发达国家的可能。
碳排放只是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一种手段,西方国家之所以重视,是因为怕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跟他们争夺地球资源。
西方国家在节能减排和碳排放上面从来都没有真正做过实事。
对于此,丁院士在一年前接受“鲁健访谈”的采访时也明确地提出过,并且直接预测说:“我在这里给你预测,西方的这些国家就是放空炮的,你以为他们会真减排吗?咱走着瞧。”


果然,不得不佩服丁院士的预测,短短一年之后,他的预测就变成了现实。
西方的这些国家真的就是防空炮,真的没有做减排。
据媒体报道,德国拟修改法律草案,取消其中涉及的“在2035年之前能源行业实现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并且,这一修改已经在德国的下议院获得通过。
欧洲议会通过投票决议,通过了在具体条件下天然气和核电可被归类为可持续能源。
英国和法国计划延迟和推迟关闭燃煤发电厂,且重新启动一下燃煤发电厂。
美国最高法院:限制美国环保署(EPA)利用《清洁空气法案》来监管发电厂温室气体排放的权。
这一些曾经叫得最凶的国家,对碳排放最重视的国家,现在都一个个地毁约了,开始闭口不提环保,不提碳排放,重新启动那些被他们定义为二氧化碳排放最多,最污染环境的燃煤发电厂。
口里都是主义,其实内心都是利益。
节能减排只有中国在真正做事,即使西方国家放弃减排,中国还是会继续做下去。
因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要彻底解决大气污染的问题,从整个国家发展的整体高度去看待问题。
德国的措施是最激进的,直接就取消了碳中和的目标。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简单来说就是实现碳排放和碳吸收存储相等。
这是西方国家首先提出来的概念,宣传的理由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多会导致全球气温变高,导致物种灭绝。是英国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出来的结果。
虽然这个结果不一定科学,但是西方利用这个结果,人为定义为科学,并大肆宣传,要求全球其他国家都要少排放二氧化碳。
西方国家自己都没想到,减排居然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今年俄乌冲突的爆发,让西方国家突然发现,少了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自己今年能不能安全过冬都是个难题。
德国是首先装不下去的一个国家,真正的为德国着想的默克尔卸任之后,德国彻底变成了美国的马仔,一切以美国的利益为先,亲自毁掉了北溪二号,同时也将正在运行的北溪一号弄的半死不活。
缺少了天然气的德国这时候才发现,小丑竟然是自己,于是直接把面具撕下来,第一个宣布放弃碳中和目标。
碳中和原本就是一个伪命题,没有证据证明全球气候变暖是二氧化碳引起的。


根据竺可桢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表明,中国历史上比现在热的时候有很多次,比如西汉时期,比如隋唐时期。
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农耕社会的封建时期,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排放也没有现在多,地球的温度还是比现在高出不少。
地球温度可能是地球的地质周期,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
西方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创造出一个碳中和的概念,想限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最终,西方国家还是打了自己的脸,自己先放弃了碳中和的目标。
不出意外的话,德国应该不是最后一个放弃碳中和目标的国家,后面还会有更多西方国家放弃碳中和。
这不是已经要放弃了吗?到头来真正搞碳中和竟然还是我们。碳中和本来就是个工具而已,用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的,丁院士十几年前就看得透透的。不然你真的指望这帮欧美老爷发善心?当然是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大谈碳中和,对自己不利的时候闭口不谈,见怪不怪了。
有人说我们是不是上当了?被忽悠了?其实从大的层面上来说也不是,虽然中途做的激进的时候付出过一下代价,我曾经就是代价的一部分,但是从大体来说,还是对未来发展有利的,因为碳中和也是倒逼技术和产业升级的,只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那个能力,所以结果是被限制发展,但是我们不一样,工业体系大而全,真的能转型成功,也是一次产业大升级。这对我们是有利的。
现在欧洲老爷们有点搬石砸脚的感觉了,以后就是我们打着碳中和的旗号去恶心他们了,哪个老爷不环保的?商品加税,涨价。老爷有意见?有意见自己生产去啊,不然我明天第八航母编队就去登门拜访赔个不是好不好?
隔天就是,诶呀,你这太不环保了,输电损耗大的一匹,要不换我的设备?特高压输电,省!配一套灵敏的自动平衡设备不?我和你说,无人操作,自动启停机,秒平衡电网,稳的一匹!一年减少5个排放点指标哦!什么?你说用坏了?社会主义的东西能用坏?一定是你们请三哥来操作了,我派工程师来修,当然从工程师出门就要开始计费了,打钱,记得人民币结算啊!哦?老爷嫌贵啊?那我派第九航母编队一起过来给老爷赔个不是吧。
以上为未来美好图景,短期内实现不了。就近期来看,欧洲没有那么容易就放弃碳中和,喊这么多年的口号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已经培养了一大批环保人才,你要突然不搞了,他们可不干了,闹闹事,拉拉票轻车熟路。所以老爷们只能故技重施,换个口号先喊起来,今后看到以下这些“新发现”请不要觉得奇怪,比如什么煤电其实很干净,新能源其实并不环保,人类活动产生二氧化碳不导致全球变暖,诸如此类的宣传。
毕竟连环保少女都给“预防性通俄”了,老爷们心里门清得很。嘴上都是主意,心里可全特么是生意。


预言基于本质
国士之所谓也。
薅德儿油女孩都被打成通俄了,你说这人生呐,真是起起伏伏伏伏伏。
当初要忽悠发展中国家自断筋脉的时候,就把通贝里抬出来了,现在俄乌一打,断气了,通贝里成通俄里了,真是猝不及防。
好赖话都让西方说完了,浑身上下都是嘴,我们发展中国家都插不上话,行吧,他们爱说啥说啥呗。
我们是做保温杯的,欧洲对食品级有他自己的标准,而且标准很高,大部分人都认为欧洲对品质要求高,但仔细思考一下,很多通过标准的原材料,就得用他们的,而他们的原材料价格比国产高1-2倍,但性能指标不怎么样。奇怪在,用超过他们要求的指标的国产原料生产,也通不过欧洲的检测。
新疆棉事情发生后,恍然大悟。这套路是先抢着道德高地,用各种各样的标准做大棒,打压发展中国家,才是目的。
我们用血汗生产产品,各种各样的标准逼着去采购他们的高价原料。这样白皮才能继续享受着高福利。在发展中国家养狗,替主人狂吠,碳排放便是当时西方认为彻底锁死发展中国家的标准,但没想到中国发展了光伏,新能源,没有锁成功,这个标准便失去了价值,就可以抛弃。
柴犬当时发了个穹顶之下,从舆论的高地绑架了zf。自己不用吃工业发展的饭,却砸大伙的锅。环保是没错的,但当时大家才刚刚吃饱饭,这饱饭哪来的?卖资源(劳动力也是一个国家的资源),当时搞环保,真搞下去的话,大部分地方就不用发展了,退回到农耕吗?按我们的人均耕地,饭碗是端不牢的。
我们老家引进了百来家皮革加工厂,是珠三角,长三角过来的,夏天风一吹,非常臭。有一些村民就天天到环保局投诉,现在这些村民打环保局电话没人接。这些企业进来,我们村里有新马路,有路灯了,有新幼儿园,新小学。各种各样的商店都开起来了,镇上新开了十来家宾馆,娱乐休闲场所都开起来了。家家户户拿了几十万拆迁补偿,老人在家不用种地,下下棋打打牌,年轻人不用出远门打工,在家都能五六千一个月。
环保是什么?02年我们村有一户人活不下去,弄了顿肉,给小孩吃了人生可能唯一一顿饱饭,然后夫妻喝农药自杀。当时的环境,不靠卖资源,怎么发展经济,老百姓连口饱饭都吃不上,谈何国富民强。
没发展起来经济的地方就不要学发达地区搞环保,那不是搞笑吗?你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孩子做留守儿童。老一辈在家种地帮年轻人带孩子。
环保,人权,民主只是面具,条条框框锁死发展中国家。不要听他怎么说,看他怎么做。
当然了
不要太高看西方的道德水准
纵容纳粹都干的出来
还堂而皇之地美其名曰捍卫民主
抛弃个碳中和的口号
算得了什么呢
环保圣母都被打成通俄的反贼了,欧盟调整环保策略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它们没想明白的是,碳中和不是一项政策而是一项产业。
欧盟不要这个产业了,不进步了成不成?
可问题是它们不搞中、美还会搞,这就好像明、清不搞海运西方会搞,搞明白了就会过来打你。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是谁说停就能停下来的?
西方从本世纪开始炒作气候变化下的碳排放概念。本来冷战结束以后,美国等西方跨国公司不断向海外转移,导致美国境内空心化。转移过程中,他们也将碳排放带到了投资国,但是他们却炒作碳交易概念,以环保理念作为道义制高点,逼迫被投资国家在向跨国公司缴纳超额利润外再向跨国公司母国缴纳碳排放税。
这恐怕就是继500年前贩卖黑奴运动以来,现代历史上最文明的掠夺方式了。他们不仅不用顶着贩卖黑奴、种族灭绝的恶名,还可以站在为了全人类未来安全的道义制高点指手画脚。
针对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的丑恶目的,中国提出了碳中和概念。碳中和与碳排放不同点在于,包括西方国家在内都要实现碳的零排放,之前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相对西方较少,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就必须从发达国家手里购买相对多的碳排放指标。
现在中国提出碳中和是针对全球所有国家,包括西方国家在内也要实现碳的零排放。我们知道西方国家已经去工业化,碳排放虽然比发展中国家少,但发达国家的人、农业、煤炭等采矿业同样必须实现零排放。这样将直接打击以农业、消费和铁矿、煤矿开采在内控制大宗产品的西方国家,比如澳大利亚的煤炭和铁矿石,美国庞大畜牧业的污染和废气排放,甚至包括这些国家呼吸的二氧化碳都要包括在内。
所以十几年前,大凡提到减排,国内舆论都斥之为发达国家的阴谋,是先富压制后富的手段;19年特朗普石破天惊,声称这原来是中国的阴谋,意在压制美国的工业生产。这说明现在攻防已经发生了变化,目前是我们主攻,而西方开始防守。
以汽车为例,现在我们的电动车在宣传节能环保,巡航里程,自动驾驶,德国的传统车企却在宣传小牛皮座椅……
再过20年,西方汽车产业可能也会被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产业给抢掉份额。没有产业,欧洲失业率大增,收入水平下降,犯罪率上升……到时候,中国相对于欧洲的人均收入差距越来越小,中国在信息化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上已经远远领先于欧洲,欧洲人跑到中国就发现自己落伍了,以后就会追赶中国潮流、中国市场,排队购买中国奢侈品……
如上,这就是中国和西方最大的不同,当年面对他们提出来的碳税,中国人民用几十年的时间,从上到下,大家都在试图解决问题,而不是看着问题逐步恶化,然后想着跟问题一起过日子。
现在欧盟遇到了困难,不是迎难而上,而是投机取巧避重就轻。诚然未来俄乌危机,地缘冲突,疫情叠加通胀都是不可预测的风险,必然会给这个世界带来诸多不确性,但难道这就是欧洲出尔反尔,“躺平”的理由?
和西方文明不同,中国会欣然接受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因为中华文明的每一次跃升,都是在熵增的过程中实现的。
鹰酱气的是,他们玩的游戏,只要带兔子玩,很快兔子就会按照鹰酱的规则把鹰酱玩儿死。WTO、5g、碳中和。还好兔子的橄榄球、足球和篮球让鹰酱比较放心,不过这有什么用呢,兔子喜欢玩儿航母、导弹,连导航北斗都更准确了
欧洲放不放弃已经不重要了,中国这个是阳谋,无解,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详细说一说:
中国电力能源的组成是煤炭,水电,核电,光伏,风能。石油主要用来做燃油和化工材料,中国进口石油的大头被用来作为燃料给直接消耗掉了,这一方面呀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一方面又威胁自己的能源安全。
所以国家很早就提出了开发电动车来取代燃油车,电车的主要作用是缩减直接被烧掉的石油,让石油更多的被用来做化工原材料,那么这么大的电力需求从哪里来,不能继续用煤炭,这对环境会造成很大危害,另外也需要把煤炭留给子孙后代,水电的发展已经到达了顶峰,随着白鹤滩等大型水电站的陆续上马,国内流域的新的大型水电站,未来应该不会再开发了,现在还没有开发的大型流域就只有一个怒江了。
核电有它的特殊性,不可能作为电力的主体,那么只有光伏和风电了,而这两项无论从技术实力,配套能力上,中国都是遥遥领先,后续石油的进口量就会达到顶峰,然后开始逐年下降。
就算欧美放弃碳排放,中国也不会放弃的,因为这是中国的整体能源改革,相反中国会举起这面大旗,用这个来反制欧美。
华丽的分割线-------------------------------------------------------------
我都是手机打的字,有些人非要和我杠,那我只能上网找论据了。
下面是抽水蓄能的装机量。
中宏网6月26日电据国内首份系统总结、全面归纳抽水蓄能产业发展的《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预计,2022年吉林敦化、黑龙江荒沟、河北丰宁等在建抽水蓄能电站部分机组将投产发电,投产规模约为900万kW。至2022年底,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4500万kW左右,同时,核准规模将超过5000万kW。从较长远的时间来看,未来我国抽水蓄能建设规模将大幅跃升。随着一大批建设条件优越的抽水蓄能项目将开工建设,“十四五”期间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数量将超过200个,已建和在建规模将跃升至亿千瓦级,开发建设和服务范围将实现对大陆区域的全覆盖。考虑到在建项目的合理工期,预计到2025年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6200万kW。
关于可再生能源的占比都写到十四五规划中,占比要到全社会的50%,这不是占到主体,这是什么?
本报北京6月1日电 (记者丁怡婷)近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公开发布。《规划》明确,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3.3万亿千瓦时左右的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比2020年增长了约50%。
  《规划》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费18%左右;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和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分别达到33%和18%左右,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太阳能热利用、地热能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燃料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以上。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装机规模已突破10亿千瓦大关,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超过40%。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连续17年、12年、7年和4年稳居全球首位,光伏、风电等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凸显。《规划》强调,“十四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将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陆上与海上并举、就地消纳与外送消纳并举、单品种开发与多品种互补并举、单一场景与综合场景并举。《规划》坚持以区域布局优化发展、以重大基地支撑发展、以示范工程引领发展、以行动计划落实发展,重点部署了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风电和光伏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所以国网直接加速上马抽水蓄能电站,用来平衡可再生能源的波动。
请在喷我之前,自己找找论据。
为什么核电不能作为能源的主体的问题有两方面的原因
1:安全问题,现在商业化核反应堆刚刚发展到相对安全可靠的第四代,前面三代有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中国也是现在才开始加大核电的发展的,因为技术跟上来了。
2:核电的选址位置非常讲究,基本上用一个少一个,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不大力发展核电的原因。
还有就是光伏风电技术换代了,我直接更新换代就可以了,没有任何的风险,而且能够满足建造条件的地方非常多,但是核电不行啊,选址讲究,用一个少一个,技术更新换代了,那么老的反应堆怎么办,怎么处理,所以这就是导致核电不能成为电力主体的原因,但可以作为一个补充,法国后面也得为老的核电站头疼。我们很快就能看到。
不会。适当的时候会再拿起来。
环保议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作为标准话语权可以制定让你无话可说的贸易壁垒,这是一个很好的双标工具。白左为什么那么受欢迎,不排除一部分人真的圣母,但更重要的,他真的能赚钱。
举几个例子,显示行业的:
1.比如老美定过一个标准,叫ES8.0(能源之星,Energy Star),可能你的电脑上都能看到这个logo,反正就是说你的整机的功耗不能超过某一个公式算法的规定值。同时规定,政府采购项目必须满足这个标准,为什么,因为我要环保,你不能给我不环保的东西。当初我去评估这个标准发现一个问题,用当时几乎所有的LCD面板,想要达成这个标准,背光中必须要用3M垄断的一种膜片,叫做DBEF,否则你就是过不了。
2.前段时间有一种比较火的显示叫做量子点,这个东西,现在用的大部分都是含Cd的,Cd致癌,但是呢,现在Cd含量已经可以做到很低了,低到什么程度,就是比你每天吃的米饭里的Cd还少,你总不能去吃你家的电视吧,还每天吃一台。有段时间欧盟要限制这玩意儿,我不知道有没有具体执行,欧盟说你这个东西不环保,重金属污染。但谁家能做出不含Cd的呢?三星可以,三星的红光量子点用InP,这玩意儿没有重金属,可这InP玩意儿也致癌啊,还有说这玩意可能导致不孕不育,从一种致癌物换成另一种致癌物有什么意义?但欧盟说可以,欧盟说,你为什么不反思你自己,别人致不致癌跟你有什么关系,你自己内部那么多问题解决了吗?至于InP,我们研究清楚后,他致癌我们自然会处理,需要你来操心吗?
同志们,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想。
有没有一种可能,仅仅是可能。
中国真的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信不信,过两年他们能出个研究,说减少碳排放会导致冰河期。
碳中和的前提是保证能源供应不紧缺,然而俄乌战争导致天然气价格飞涨。
那么留给欧洲的选择就是三选一
1就是大批量重金买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然后俄罗斯越打越富越打越富,然后乌克兰就哈哈了。
2就是能源紧缺,这个冬天德国人要冻的哭爹喊娘。冷知识,德国的纬度和东北差不多,你就把东北停了暖气和供暖电力的现状套在德国身上你就知道会咋样了
3就是减排先放一放,什么碳中和我完全不知道,巴黎协定是什么我怎么不知道我签过这玩意,环保是啥我从来没听说过,烧点柴火烧点粗煤没关系的大自然母亲没那么脆弱。
欧洲人的济天下的伟大传统总是在吃饱了撑的情况下才有的,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他们可不会抱着伟大理想和人类的未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反正欧洲这几年大概率避免谈碳中和的问题,巴黎协定想及时完成肯定是天方夜谭,也就是看看欧洲各国迟到几年的问题,根据俄乌战争的时间长度的烈度,他们完成碳中和的目标可能会动态迟到几年十几年到几十年不等。
预测一下后来的舆论场面。
1.环保劳民伤财,中国种树破坏沙漠环境(已经有了这种言论),一味追求环保是对民生的不负责。
2.大自然母亲没有这么脆弱,一点碳排放不会怎样的,你们这群康米就是人定胜天的思想太严重了。
3.巴黎协定是一个虚伪的条约,本质上是东方大国借着环保优势制约其他国家发展的骗局,其他国家不执行也是情有可原。
7月5日,北约各成员国代表在布鲁塞尔总部通过了芬兰和瑞典的入约议定书。
这两个国家加入北约有个关键性问题,那就是最后得到了土耳其的同意,清除了最后一个障碍。
土耳其为什么要这件事情上阻拦瑞芬入约?
因为瑞芬一直以来支持库尔德人,并且将库尔德工人党的头头包庇在境内。
这就让土耳其非常不满,芬瑞不将这些库尔德工人党的头头交出来,宣布库尔德工人党为恐怖组织,那么瑞芬休想入约。
这本来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放弃库尔德人加入北约,瑞芬那就是人权自由民主道义全失,成为一个背信弃义的国家。
坚守人权自由民主道义,坚决保护库尔德人,为他们发声,不能加入北约,那就不加入。
所谓汉贼不两立,一如《天龙八部》里面的乔峰,内心极度矛盾,最后自杀了事。
但这是北约的大事,这是多少年来的梦想,怎么能够轻易放弃呢?
于是颇有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2022年7月1日近日,土、芬、瑞马德里会谈后,芬、瑞决定不再支持库尔德工人党,并取消武器禁运。而土耳其不再卡住芬、瑞,支持两国加入北约。
协议中瑞典向土耳其承诺要引渡73名库尔德人。
埃尔多安很兴奋,这也是土耳其多少年来的梦想,马上就可以成真了,接着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征伐库尔德人,要么赶走,要么全部屠灭。高调宣布芬兰瑞典已经信守诺言,向土耳其移交了6到7名库尔德独立组织成员。
瑞芬此时已经拿到了北约的入门证书,不想当坏人了。
瑞典法院称已经有一部分的人在本国接受了审判,不符合引渡条例,不能再把人送到土方去二次审判,因此拒绝了土方的要求。
老实的埃尔多安傻眼了。你们怎么能这样干?
这就是最近发生的事情。
碳中和就是库尔德人。
保护库尔德人很有好处,人权自由民主道义,这是宝刀屠龙莫敢不从。
但是在涉及到最关键的厉害问题时,可以“决定不再支持库尔德工人党”
然后时过境迁,或者局势发生变化。就可以“拒绝了土方的要求”
这是政治游戏。
翻脸不认,说一套做一套,任何事情都可以交易,这就是西方政治的基本特点。
所谓一诺千金,坚守承诺,这是中国独有的文化。
瑞芬抛弃库尔德人了,瑞芬又不放弃了,瑞芬入约了,埃尔多安被耍了。
碳中和有用,那就是碳中和的坚决捍卫者。如果需要烧煤煮茶,那么可以抛弃碳中和。把水烧开了,茶泡好了,又开始坚持自己从来没有放弃过,反正现在可以喝茶了,你要怎么说,那我不管。
问这个问题的人一定和老实的埃尔多安想法一致:“狗日的瑞芬,说话当放屁,进了北约,提上裤子,你他娘的就不认账了。”
主张碳中和环保的站左边,主张烧煤的站右边,于是人群分开了,只有中间几个人站着不动。
——请问你们几个到底什么主张?
~~我们既主张碳中和搞环保,又真的觉得需要烧煤来取暖发电享受工业文明…
——哦!原来你们就是欧盟啊!快来把乌克兰的军费账单给付一下…
对西方国家来说,碳中和的本质就是一场政治游戏,打着环保的幌子来实现各自的政治目的。
碳中和是不是人类历史上最不要脸的阳谋??www.zhihu.com/question/537963194/answer/3281486375?utm_psn=1705716615084191744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热火朝天的推动全球碳中和发展,尤其是主动拉中国入局,更多的想是给中国设套,有点请君入瓮的意思。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碳中和这个局,反而被中国将计就计给做的更大了,并上演了一场精彩的1v3反杀大戏。
二十年前,一部美国电影《后天》,掀起了全球对气候变化影响人来生存发展的担忧。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国内经济、金融从业人员开始真正关注起了气候变化对经济金融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年ESG的崛起,带动了国内各行各业的绿色发展。


根据美国最新公布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美国的居民有60%是不清楚碳中和到底是个啥的,他们不但不清楚,甚至也不关心碳中和对他们会有啥影响。
而只有美国的政客们才清楚,最初发展碳中和的想法之一是:通过借保护全球气候的名义,逼着中国减少产能,拖慢中国发展速度。
欧美国家也是率先提出了一堆漂亮的碳中和口号,要在2050年之前完成各自的碳中和,来达到保护全球环境的目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加大推 进环境保护和低碳发展。不只是西方发达国家,很多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宣布加入。目前已有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实现“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
中国是在2020年9月开始宣布自己的双碳目标的,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是在那一年开始,得以加速发展起来。要知道,交通领域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4左右,仅次于能源发电与供热,是碳排放的第二大领域。中国正是在新能源产业上的突然发力,成功实现了西方世界围堵中国的技术突围,美国、欧盟、日本不但没有达成做局的目的,还失去了优先抢占新能源市场的最好机会。
通过对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倾斜与支持,中国实现了在下一代能源体系的弯道超车,缩小了与西方国家之间,因为百年前错过的那场工业革命而带来的历史差距。
在碳中和发展这个局中之局,狠狠地打了的西方世界的脸。


这里还要说说在碳中和发展道路上,半路逃跑的欧美国家。
俄乌冲突之后,天然气价格暴涨,欧洲国家重回老路,开始增加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果断的把前期碳中和的宣传都抛在一边,回归到了传统的高污染高碳排放的老工业。对他们来说,安全的过冬保命才最重要。当然了,如果有人要指责他们说一套做一套,他们会立即甩锅给俄罗斯,都怪他们发动了战争,提升了物价,阻碍了欧洲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对碳中和感兴趣但又暂时没能入门的朋友,可以先在下面的链接里下载一份碳中和、ESG学习资料,答主整理好了最近几年的碳中和前沿知识与最新进展情况,欢迎收藏下载。
干货??科普总结ESG/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
¥0.00免费资料
说回美国,在《巴黎协定》上的进进出出,所表现的行为真的有失大国风范。国际市场再一次审视其对开展碳中和的真实目的,与其说是为了环境保护,不如说是为了美国最终的选举。
在不同政党更替的过程中,经济政策、金融政策、医疗福利政策都面临180度的大转弯,更别说这个碳中和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了。
从奥巴马到特朗普,再到拜登,都是如此。
2017年6月宣布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退出《巴黎协定》。懂王直接退群,不玩了。让国际市场大跌眼镜,还可以这样操作啊,脸都不要了。
2021年1月20日,拜登在就任美国总统首日,签署总统行政令,宣布美国将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起点。
其实,哪种政策对他们自己的政治站位更有利,哪种政策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选票,美国就会选择哪种政策。至于是发展碳中和还是石油能源优先,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这方面,其实联合国看得更为通透,在美国重回《巴黎协定》的欢迎致辞里,话里话外都在点着美国尽早拿出点诚意: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欢迎美国正式重返《巴黎协定》。希望其能尽快加入联合国主导的全球碳中和联盟,并为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提出具体计划。
要知道,过去几年里,美国在全球环境保护方面是缺位的。美国近年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根本不作为,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安排气候特使克里来访华,向中国方面进行更多施压。而对自己内部则毫无要求,做了很多违背环境保护的骚操作,甚至开历史的倒车。


不但美国如此,就连美国的盟友和小弟们也是这样。
就拿最近的日本核污水为例,作为亚洲的大国之一,在污染环境方面的“作用”简直无人能比。对于碳中和的领悟也只体现在中和两个字上了:把核废料跟海水中和。由此给海洋、给生物环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危害影响。


而美国的忠实盟友--加拿大,在历史性大火面前毫无作为,这场大火对全球气候破坏的影响,远远超了关停几座火电厂所减少的碳排放影响。
而反观中国碳中和的蓬勃发展,绿色经济与绿色能源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尤其是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这就让欧美看得很眼红了,做局失败还失去发展先机,着实让他们难以接受。
于是,新的一波操作又开始了:
2023年的5月份,拜登政府提出了实现碳中和的新计划:
● 减少碳排放:美国在2030年前将碳排放量减少50%。
● 清洁电力:到2035年前,实现100%的清洁电力,即所有的发电都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 新能源汽车:要在2030年前让美国的交通系统全部转向新能源汽车。
● 建筑能源:2035年前新建筑实现净零碳排放。
而其中的新能源汽车是这次发展的主要方向,做法也很简单,就是效仿中国过去几年的成功经验:政府向新能源企业提供各种补贴、税收减免和融资支持,以推广新能源汽车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快速迭代的数字化技术、产业规模优势和制度优势,在新能源的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明显增强。著名的上海特斯拉工厂、全球销量第一的比亚迪工厂、崭露头角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等让西方国家看到了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甜头。


而美国的传统车企在这一轮里几乎是完败,如今的销量排行榜里已经开不到美国车的身影了,路面上的美国车更是越来越少。发展新能源赛道,重回碳中和之局,已经成为其势在必行的重大战略举措了。
这几年,中美贸易虽然脱钩了,但是气候问题上却一直保持紧密联系。碳中和背景下的“气候合作”是拜登政府迄今唯一要与中国优先合作的领域。一方面,是美国借着环境保护与气候影响来施压,另一方面美国也是看到了中国这些年取得的成绩,来学习先进的治理与发展经验。
看到了美国的转变之后,欧盟也开始行动了起来。不得不说,西方国家在转变角色这方面,真的是丝毫不顾及大国形象,总是在打脸昨天的自己。
8月17日,欧盟正式公布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简称“CBAM”)过渡期实施细则(Implementing Regulation)。
这是欧盟新一轮“绿色新政”(“Green Deal”)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来因为全球疫情及俄乌冲突的影响,新政的实际进度已经被拖慢了好久。这一次,算是为之前的大喇叭口号补充了具体的执行方式。
碳边境调节机制的过渡期从2023年10月开始至2025年末结束,初步预计到2026年起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也就是说,3年之后,欧盟将要开始认真搞碳中和了,希望那个时候不再只是说说而已了。
对碳中和战略的放弃与重启,说白了都是西方国家的政治因素驱动。随着美国、欧洲重返碳中和市场,新一轮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如何在全球市场中保持领先优势,争夺一席之地,非常考验企业及个人的“碳中和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关注日常的积累。对碳中和感兴趣但又暂时没能入门的朋友,小手一点,可以在下面的链接里下载海量碳中和、ESG学习资料,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干货??科普总结ESG/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
¥0.00免费资料
这次的入门课可以系统全面地帮你了解最新最前沿的知识,跟紧时代潮流。关键是现在还是免费期可以薅羊毛,限期免费,冲冲冲!
欧洲有没有放弃碳中和我不知道,但是对新(绿色)能源的支持力度可是一点没有减少,只不过现在更多的从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来推进这些议程了。
张口闭口就是环保和碳中和的西方,反悔了。
今年高温和大旱侵袭了整个欧洲,按理说正是西方专家和媒体大肆鼓噪,借环保议题指责发展中国家的好时候,但整个西方的媒体却诡异的沉默,没有任何人再提环保的事情了。
不仅如此,今年欧洲多个国家还已经公开撤销了碳中和目标,开始重启燃煤,大肆向地球排放温室气体。
今年西方的媒体在发什么文章?
看看他们文章的标题吧,简直让人震惊,颠覆三观。
——“治理空气污染反而可能导致气候变暖”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碳排放和气候变暖有关!”
——“其实碳排放的危害没那么高!”
你敢信这是鼓吹环保鼓吹了十几年的西方媒体能说出来的话?
德国之声在2018年的时候,说中国的煤炭发电造成环境污染。


就算你说的是对的,但到了22年的时候。。。
你看德国之声说的啥,它说治理空气污染反而可能导致气候变暖。。。


啥东西?
你知道你自己在说啥么?
什么叫治理空气污染反而可能导致气候变暖?
所以这就是德国在2022年大规模重启煤电,疯狂烧煤排放温室气体,放弃2035年碳中和目标的理由?


环保啊,谁不环保谁就是在侵害人类的未来,这居然都能反悔的?
更离谱的是,整个欧洲联手捧出来的环保少女,在2022年因为继续鼓吹环保,反对欧洲使用不清洁能源,直接被说成是通俄份子,然后被欧洲媒体联手封杀。
当年丁仲礼院士就曾直言环保是欧美的骗局,如果形势不利于欧美,它们随时可能反悔。


结果,欧洲果真反悔了。


而这些年,我们根据西方环保议题的要求,大搞新能源,大搞节能减排。
如今欧洲突然说自己不搞环保了,那我们是被骗了吗?
并没有。
环保只是欧洲的议题而已,随时可能反悔,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秘密,别说有这么多精英出来示警,就算是普通人也看得出来。
而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后依然决定搞环保和新能源,这是有原因的。
首先就是未来的高端产业利润问题。
西方的环保议题虽然很虚伪,但说的并不是完全的假话。
人类的能源确实是有限的,这一点西方没有说错。
大概半个世纪前,人类的石油就只够烧20年了,虽然经过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20年后又来一个20年,如今人类的石油还能烧20年。
但这种石油勘探技术的提升总归是有极限的,而人类每年对石油的消耗量还在逐渐递增。
也许20年后人类还能采出新的石油,但总归有一天人类会没有石油可用。
可能是40年后,也可能是100年后。
对个人而言这个时间很长,但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这个时间其实很短暂。
一旦石油彻底耗尽,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还有煤炭,人类的煤炭也只能用不到200年了,当然也许200年后还能勘探出新的煤,但总归有一天会烧完。
从人类历史长河的角度,这只是一瞬间,人类的未来还长着呢,必须找到替代能源。
裂变核电站污染太大,电量太少,只有可控核聚变能打开人类未来,而可控核聚变这东西现在连个影子都见不到,50年来几乎寸步未进。
于民族而言,我们要认真考虑一种可能,如果化石能源都烧完了,可控核聚变还是寸步未进,这种划时代技术需要千年甚至几千年时间才能研发出来,中国怎么办,怎么度过这个空窗期?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而新能源技术的核心依托是太阳,无论是太阳能、风能还是水能,核心能量源都是太阳,只要太阳还在新能源就能运转。
而太阳还能燃烧几十亿年,支撑人类进入可控核聚变时代没问题。
一个国家只要掌握了新能源技术,就等于拥有了保底的能源,即便石油烧完了,甚至煤炭都烧完了,这个国家的城市和工厂依然还能运转,这个国家的居民还能使用汽车和空调。
一直撑到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为止。
煤炭要烧完还需要数百年,而石油烧完可能只要几十年了,所以中国集中力量发展新能源,不仅仅是听信欧洲的所谓环保议题,还有从全中国未来发展进行考虑的需求。
可控核聚变50年寸步未进,说明这种技术很有可能未来50年也是寸步不进,离真正实用遥遥无期。
一旦全世界石油枯竭,那最顶级的新能源设备制造技术掌握在谁的手里,这区别可就太大了。
新能源技术曾经全部掌握在欧美手里,它们鼓吹新能源就是想利用所谓碳排放权剥削发展中国家。
而如今新能源技术被中国弯道超车了,我们拿下了全球新能源的半壁江山。
但欧洲也不能改口,因为如果它们不搞环保了,那就没有搞新能源的逻辑支持。
而如果它们放弃了新能源,那么就等于放弃了未来的能源生产能力,把能源业最高端的一块利润拱手送给了中国。
你要是等石油枯竭那一天才开始研发新能源,而别人20年前就研发了,那最后品牌和技术当然是在别人手里,任何高端行业先发优势都极度明显。
现在中国攻克西方的高端产业有多难,到时候别人攻克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就有多难。
这个未来的产业利润,就是西方放弃环保的毁约代价。
中国从来就没相信过西方所谓的环保大旗,西方所谓的承诺一文不值。
西方鼓吹的所谓契约精神,其完整含义是要包含违约代价的,绝对不是中国式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在西方语境中,任何合同都会写明违约条款,只要违约后支付了违约金,那也算履行了合同。
毁约不代表你违背了契约精神,遵守契约精神也不代表你不会违约,只要你按合同支付违约金就行。
在新能源领域,西方的违约金足够大,放弃整个产业,把未来石油枯竭后自己国家的能源供应拱手交给别人,自己只能每年花钱购买成品,本国企业只能打打下手,供应点边角料,这是西方不可能接受的事情。
因此,我们不怕西方毁约,它们也不敢毁约,甚至它们毁约了我们乐见其成。
这次2022年西方在环保议题上的大倒退,是因为俄乌战争引发的天然气和电力价格暴涨让欧洲难以忍受。
暴涨十几倍的天然气和电力,让欧洲不得不重启化石能源,自己打自己的脸。
这是典型的违约,但只是短期违约。
短期违约的原因,是因为违约的收益超过了成本,所以西方选择了违约,而长期违约的收益目前低于成本,所以过几年欧洲能源价格恢复正常了它们一定会重启环保议题。
只要人类化石能源是有限的,那任何有能力一搏,不愿始终当产业链小弟的国家都不会放弃新能源产业,高举环保大旗,利用碳排放权顺手收割一把发展中国家那只是顺带的。
虽然一开始环保是欧洲搞起来的,但当我们的新能源技术取得巨大突破后,我们顺势把环保大旗接过来也无妨。
环保啊,为人类的未来搞环保,多正义,我们中国人最喜欢干这种正义的事情了。
除产业利润外,我们搞环保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全球气候确实在剧变,持续约1000年的全球小冰河时期即将结束,全球温度开始迅速升高。
而这带来的,可能是整个欧洲气候的急剧恶化,这会让给高举环保大旗的人面对欧洲拥有未来数百年的舆论优势。


这种气候的变化有多大,可以拿中国古都长安城作为举例示范。
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是中国的十三朝古都,从周武王姬发建都,一直到唐朝末年,这里大部分时间都是中国的首都。
汉唐盛世,就是源自于长安。
但唐朝之后,长安再也没有被当成是中国首都,最大的原因就是气候变化。
为什么长安会被当成是中国首都?是因为长安那完美的地形。
长安地处关中平原,被群山包围,易守难攻。
想攻打长安,必须先攻破萧关、散关,武关和潼关其中之一,其余部分根本无路可走,全是大山,零散猎人走一下还行,军队想让后勤辎重队通过绝无可能。
而在这四大关里,只有潼关地势还平缓点,其余三大关口全部位于崇山峻岭,看地形图就知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那种,正常情况根本不可能打下来。
所以,打长安就要打潼关,绝大多数入侵实际上也是潼关方向来的,派兵驻守潼关可以用少量的军队抵御大量的敌人,所以潼关在汉唐朝代被重金打造为军事重镇。


除易守难攻外,长安还有个巨大的优势就是地处关中平原,这里盛产粮食,可以供应大量的军队。
只要潼关不破,关中平原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给驻军供粮,你就是和潼关守军对耗100年也不可能把守军的粮食耗尽,而长安城里的百姓也有粮可吃,不会内乱。
换句话说,只要你占了长安当首都,凭借地形优势,敌军就算力量比你高几倍,也吃不掉你。
但如果你撑过了自己的弱势期,等来了援军或等到了敌军衰退之时,那长安的另一个巨大优势就出现了。
这里四通八达,长安的军队出四大关后可以直达天下精华之地。
出萧关,军队可直达河西走廊,汉朝当年从长安出兵打西域走的就是这条路。
出散关,军队可直达汉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也就是三国里刘备的地盘,当年诸葛亮和司马懿就是在散关和汉中之间打来打去。
出武关,军队可直达襄阳和荆州,占湖南湖北这个两湖粮仓,当年吴国孙权的地盘。
出潼关,军队可直达洛阳,占河南安徽等中原核心,然后席卷天下。
总之,稍微看一下地形图,你就知道这里非常适合当古代王朝的首都,简直是天选宝地,重兵驻扎在长安不仅可以高枕无忧,还能镇压天下大势。


从商朝到唐朝,历朝历代都喜欢选长安当首都,弄的现在西安城修地铁一挖就是一个王侯墓,那不是没原因的。
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近一千年来都在王朝定都的时候被抛弃了?
因为气候剧变,关中平原缺水,粮食产量大幅下降。
古籍中对长安的记载,那是“八水绕长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大水系让关中的农田可以轻易得到河流的灌溉。
“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这是对曾经的关中农田的记载,而在古籍中,长安城经常下暴雨,经常遭洪灾。
曾经的长安城护城河,极其宽阔壮观。
唐朝末年,关中平原地区温度急剧降低,降雨量骤减,八大水系的水流量越来越小。
唐末宋初,关中地区八大水系出现“水清、涸竭、断流”的记载共22次。
清朝康熙年间,曾出现过渭河在短短六十年里断流六次的记载,而渭河是关中八大水系中最重要的河流。
公元八世纪,唐朝中后期一百年的史料记载中,长安城发生37次旱灾,平均3年一次。
缺水会带来什么?
史料记载,唐朝中后期,长安城“水皆咸卤,不甚宜人”。
到了宋代祥符七年(1014年),永兴府(长安城)知府陈尧咨奏称:“井泉大半咸苦,居民无法饮用,护城河有壕无水。”
这种大量长安大量缺水的记载最终带来了什么,是水太咸不好喝吗?
如果仅仅如此,那还是可以忍的,但忍不了的是关中平原粮食产量骤降。
汉代时,关中平原能得到河流灌溉的农田数量记载为4.45万顷,而到了唐末,关中平原只有0.62万顷农田能得到河流灌溉,八大水系大幅萎缩。
缺水带来的粮食产量骤降,导致人口高达百万的长安城严重缺粮,每年都需要让运输船从黄河经渭水,把中原的粮食运进关中平原。
而到了唐末,连渭水都枯竭了,水位大降,运粮船直接就进不来,逼得唐末的皇帝每年为长安城的百姓吃什么发愁。
那效果,等于定都北京的清朝被人断了大运河,而且是永久断。
古代那交通条件陆路运粮损耗太大,大规模运粮只能靠河道,没河道等同于不能运粮。
当年定都长安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易守难攻还可以坐镇天下,更重要的是这里很适合当一个屯粮屯兵的地点。
要是粮食不够吃,全靠外运,那关中平原周围崇山峻岭的天险优势就荡然无存。
有粮的时候,把重兵放在这里,急得是敌人,他们如果不能速攻自己就会被拖死。
没粮的时候,把重兵放在这里,急得是自己,敌人只要断你运粮河道,很快你就会因没粮陷入内乱。
而到唐朝后期,渭水自己就枯了,没敌人的时候运粮河道都断了,简直是开玩笑。
唐朝的皇帝迫于祖祖辈辈都在长安城,不得不在这里坚守到朝代灭亡,而北宋的皇帝再也不愿意定都长安了,选择了定都开封。
开封那是什么地方?河南大平原上,无险可守,金兵一个突刺就兵临城下了。
定都这里就一个好处,坐在粮仓上,不愁没粮吃,旁边还就是黄河,不愁没水喝。
北宋的皇帝这得对唐朝时长安城缺水缺粮的情况怕成什么样,才会选择这种定都方式。。。
从北宋开始,历朝历代定都哪的都有,就是没有再定都长安的。
但长安城还算幸运的,毕竟就算衰退后还留下了一个西安城。
还有些人类城市,比如说精绝古城,比如说楼兰古城,降雨变少后整个城市都被埋在了风沙里,彻底消失。


西域那曾经茂密的胡杨林,枯死千年,屹立不倒。


举长安城和西域古城的例子,只是为了说明这种千年一遇的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之大,远远比你想象的要大。
而欧洲是什么情况?
欧洲这一千年来的气候好的不得了,气温极度适宜人类生存,甚至好到了不需要开空调的地步。
没错,欧洲人很有钱,但大部分欧洲家庭都没空调,因为没必要,就好像中国东北也很少有人装空调一样。
但和东北不同的是,欧洲在夏天不怎么热的情况下,冬天还不怎么冷。。。
学术上把这个叫什么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暖且多雨。
冬暖夏凉的同时,欧洲还风调雨顺。
降雨量不高,德国那边单日154毫米的降雨就受不了了,被总理默克尔称之为灾难级别的降雨。
虽然欧洲的总降雨量不大,但降雨总是降的非常是时候,刚好是农作物需要水的时候降雨。
所以欧洲普遍盛产粮食,从法国到德国再到乌克兰,都是粮仓,遍地都是肥沃的农田,供养了大量人口。
总的来说,欧洲这块地近千年来就是一个梦幻之地,气候极度适宜,还极度的风调雨顺,简直是人类梦想中的完美状态。
当千年一遇的重大气候变化袭来时。。。
别管欧洲气候怎么变,是向上变还是向下变,是向左变还是向右变。
因为欧洲之前的气候过于完美,所以最好的情况就是什么都不变,只要变,不管它怎么变,都只会变遭糕。。。
在这个生存环境变糟的过程中,欧洲人民会很愤怒,而这种愤怒会被转嫁到那些排放温室气体的人头上,因为欧洲变热了嘛。
这种愤怒非常好转嫁,欧洲政客玩的很溜,但这是双刃剑。
欧洲确实可以利用这种愤怒迫使那些发展中国家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使用,但未来有一天欧洲敢不搞环保,我们就可以反过来利用这种愤怒让欧洲内部思想混乱,除非欧洲同意买我们的太阳能发电板。
所以,西方是否反悔不重要,因为不管他们怎么做我们都不会亏,取得主动的核心原因是我们的新能源产业实现了弯道超车,所以才可以稳坐钓鱼台而心中不慌。
另外,无论西方是否反悔,无论环保是不是搞得好,这都不会影响未来几十年欧洲气温会持续大幅升高,气候会剧烈改变的事实。
一千年前的欧洲气候怎么样,我们很快就能看到了,同时也能看到一千年前的中国气候。
中国地盘大,从南到北几千公里,其实不怎么怕这种气候改变,因为哪边气候好去哪边定居便是。
欧洲一个国家就那么丁点大,一旦气候剧变,跑到没地方跑,只能咬牙硬挺。。。
不可怜,因为历史在循环,千年一变而已。
未来一段时间在小号发文:
公号:海中青木(ID:haizhongQM)
原文:西方反悔,不搞环保碳中和了,我们被骗了吗?
欧洲放弃碳中和这个事情一点不意外,意外的是他们自己放弃了碳中和却还是照样会对域外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碳排放税,这个才是有意思的地方,我不知道他们到时候会不会脸红。
一个前提:目前世界上所有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全部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
很遗憾,人类几百年没找到第二条路。
这个前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工业化必然导致污染。等工业化之后,可以通过更严格的环保要求,付出提高成本的代价后,降低污染。注意,做不到无污染。但是不用担心,地球有自洁能力,只要污染低于这个水平,就可以视为无污染了。
但是正如上面说的,降低污染需要提高成本,而且现在看这个提高的成本相当不低。所以实际在历史上,人类用的办法并不是这个,而是转移重污染工业。死道友不死贫道。
欧洲,吃了第一波工业化的红利,也吃了第一波污染的亏。
因此,欧洲国家是真心实意的希望搞好环保,在这方面,他们比大部分国家都要真切。
但是,我们都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欧洲对环保的高要求也是建立在不影响,至少不会非常明显的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前提下。
近几十年,欧洲虽然逐渐失去了世界中心的地位,但是欧洲整体的经济水平始终保持在高位。哪怕金融危机时期的“欧猪五国”,民众的生活实际上也没有降低多少。
这种习惯让欧洲人产生了错误了认识,他们以为生活本就应该如此。所以,他们把很多东西的指标提的非常高。他们其实就是中国那个被全网嘲讽的“把空闲的房子租出去”的心态。
所以,欧洲所设立的种种标准都是要建立在高水平生活的前提下的。如果失去这个前提,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你问欧洲会不会放弃碳中和。
我换个大家更加能体会的问题吧。
你本来月收入10000,每月房贷5000。现在你失业了,只能找到月收入3000的活,而且目前看一时半会只有这水平了。你会怎么选择?
丁仲礼院士早就看穿了白皮的虚伪!!!
碳中和现在其实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光伏发电技术,现在的技术发展已经明确了,最终光伏发电技术的成本会低于所有化石能源,生产光伏电池的原料主要就是氧化硅和焦炭,大头的成本就是能源也就是电,而光伏电池本身就是用来发电的,甚至都不必再提高多少发电效率,电池的成本就会螺旋式下降。
而光伏利用的就是太阳能,是地球上绝大部分能源的来源,且在可见的将来,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经常有科幻小说写可控核聚变实现了会怎样怎样,而现在我们就是在直接利用核聚变能,且还是太阳系内最大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虽然能量释放方式浪费了点,但同样也意味着,在可见的将来,这能源是用不完的,不会短缺。
之前所有的矿石能源都有一个缺陷,就是用的越多,开采量越大,燃料成本就会上升,我们现在为什么常常会闹电荒,很大的原因就是煤炭涨价,电厂负担不起了,就不愿发电了。而只要还依赖矿石能源,那用什么什么就会涨价,最终能源涨价,造成生产生活成本上升,经济发展就会受限于能源供应。而太阳能电池不会有这种困境,甚至用的越多会越便宜,尤其是加上储能系统后更是如此,因为储能系统的规模越大,单位成本肯定越低。
新一代的能源革命已经在眼前了,人类可以摆脱化石能源的限制,直接利用清洁而无穷无尽的太阳能,而欧洲在光伏技术上已经落后,再拖延一下,就会被彻底甩开了,到时候中外新能源技术的差距可能会比当下的芯片技术差距还要大。
何止是美国,欧盟虽然不明牌放弃,但撤火的事照样没少干。
环保、气候、碳中和这类话题,一直以来都充斥着全球的政治博弈,而美国是这场大戏里最不确定的因素。美国的放弃或是坚持,从来都不是“willing to do”而是“have to do”,政治诉求永远是第一位。
1 限制——“我们可以发展,但你们不行”
长期以来,西方世界环保主义的“虚伪性”一直饱受诟病。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同频完成“碳中和”目标本来就具有不合理性和胁迫性。
不合理在于,他们呼吁为自己200年的发展中对环境的破坏买单,却要求我们同频承担责任。胁迫性在于,他们制定许多门槛和指标,如果不达标,就压缩你的发展空间。
他们一边贪恋传统能源带来的便利,一边恐惧工业革命对环境的伤害。
他们既享受了工业革命的利益,又站在环保的道德制高点职责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过度排放问题。
本质上还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令西方世界恐惧,环保问题逐渐被政治利用,成为抑制发展中国家前进步伐的冠冕堂皇的借口。
中国汽车的海外市场拓展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2023年1月5日,欧盟通过并在正式实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即CSRD,通过ESG评价企业的限制性门槛)。如果供应商没有ESG披露的报告,欧盟的采购商可能会因法规惩罚而不敢购买中国的货品或者即便是购买了也存在着退货的风险。
根据中诚信报告显示,2023年,逾三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相关报告,整体披露比例低于全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从ESG三个维度的级别分布来看,2023年汽车行业环境维度(E)表现主要集中在C级别,占比59%,是三个维度中表现最糟的。
在欧盟的游戏规则下,很多国内企业的ESG得分距离达标要求还有差距。由于政策实施缓冲期的存在,当下影响有限,但2年后这一短板会被成为阻止进入欧盟的一个致命威胁。
如果想进一步扩展出口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必然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完成ESG升级之前,中国产品的出口路径有待疏通。
ESG确实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同时了解起来确实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答主正好发现了一个宝藏内容,可以帮我们系统性的了解ESG、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里面整理好了ESG系统学习的资料、最新的政策导向以及热门研报内容,还有职业转型的各类信息,能帮咱们省下好多找资料的时间,带你快速入门ESG,紧跟市场前沿,反正是免费的,先拿走再说~
2 否认——“我们可以耍赖,但你们不行”
当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力量逐渐强大,甚至已经有些失控,西方世界开始慌张了。于是他们露出了无赖的嘴脸。
《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发布了一份报告,报告称全球约90%的过量碳排放源自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应对世界气候问题,这些发达国家应向低碳排放国家支付总计170万亿美元的补偿金,其中美国就需要支付80万亿美元。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说,有关研究成果印证了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负有法律义务和道义责任。
然而美国开始甩锅,并表示“不会支付任何气候赔款,无论什么情况都不会”。
美国不仅想要推掉这项赔款,还试图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让中国充当“替罪羊”,承担不合理的责任。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该为全球气候赔款。
此外,西方国家出现集体的“环保主义退潮”,但他们从来都是双标,自己卷土重来却依然高标准要求别人。


英国政府将新燃油车销售禁令的生效时间从此前设定的2030年推迟到了2035年。同时宣布大幅放缓淘汰燃气锅炉计划,并不会对北海油气开采设限。
欧盟曾承诺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至少55%,然而在2022年的“断气”危机面前,欧洲多国却走起了回头路,将目光转向了此前一度计划淘汰的煤炭。
美国更是为保护传统能源巨头利益,在2023年6月其最高法院判决美环境保护署无权在各州层面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限定。
拜登政府在签署《巴黎协定》时承诺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14亿美元气候援助,但实际拨款不足10亿美元。
3 反击——“你们还在摇摆,我们已经弯道超车”
对于环保议题,美国民主党人、左翼势力支持,共和党人、右翼势力反对。随着美国执政党的更替,碳中和、碳达峰的概念时有时无,左右摇摆。
相比之下,中国在过去十年积极采取行动来履行承诺。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显示,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2年下降了超过51%,截至2022年底,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5%。
如今,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车行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620万辆,产销量已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在中国,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


西方社会想通过“碳中和”遏制我们发展,但我们却在工业化、城镇化历史任务尚未完成的背景下开启降碳进程的,并切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ESG的评价框架下,我们在风能、太阳能、锂电池、新能源车等方面有了定价权,由此创造了更具有活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进步的同时推动相关行业的就业。
对于传统能源、工业、交通运输等耗能排碳的主要环节,我们推动绿色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通过这种新旧动能转换的方式,充分激发企业技术活力,以及公司治理能力。
新的产业带动新的就业,ESG的背后不但有企业的机遇,更有个人职业发展的机遇。如何在全球市场浪潮中保持领先优势,实现个人职业目标,非常考验个人的ESG能力。对ESG感兴趣但又无从下手的朋友可以从下面链接获取海量ESG相关资料和职业信息,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所有资料全部免费,有兴趣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
我国于2020年9月22日,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CO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于2023年7月25日发布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其中包含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进一步规范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工作。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浪潮的带动下,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狠狠地打某些人的脸。
方方和柴静们,在不断的搬起中国的石头砸西方的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自然科学 最新文章
海南一村民被眼镜王蛇咬死,多名消防员和村
有哪些不起眼的牢底坐穿兽?
美国耕地面积比中国大,可为什么粮食产量不
如何看待同济大学2024国家科技三大奖颗粒无
假如航母被蓝鲸全速前进撞一下会怎么样?
你见过最狠的SCI评论是什么?
蒙古是个怎样的国家?
为什么屠呦呦再三落选院士?
如何评价未明子的庶政学(MMPP)?
为什么人类进化得如此脆弱?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1-29 22:21:00  更:2024-01-29 22:29:44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