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自然科学 -> 像施一公这样的大牛科学家,与高校普通生物老师、科研人员的差距在哪里?思维上吗? -> 正文阅读

[自然科学]像施一公这样的大牛科学家,与高校普通生物老师、科研人员的差距在哪里?思维上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大学生物老师都做过多年博后,自己的研究领域应该非常了解了,那他们的差距在哪里?为什么只有施一公成为施一公?
一个跟科学有关的问题,下面三分之一的答主是匿名。这样的盛况好像只有在讨论某教的时候才能看到。
评论区有一个发言很有典型性,如下:


我看完这个发言之后想说,先别管CNS怎么想,你自己有没有脑子?如果有,会不会独立思考?你独立思考的结论是什么?依据又是什么?很多吹捧CNS的人,恐怕连一篇都没看过。我读博的时候也发过PNAS, CNS级别的文章也读过上千篇。CNS怎么了?上面垃圾文章一样不少。尤其是CELL,越来越多几十个作者,几百个figure的富士康式的搬砖文。一看,9成都是中国来的。拿起一个topic,里里外外都做死不留一点余地,看到的都是99%的汗水,没有一丁点的天才火花的闪现,读着都痛苦,难以想象把它们作出来是什么感觉。
施一公能大量地发表顶尖期刊论文,我看有如下一些原因:
第一,他本人既聪明,又勤奋。做结构的人多的是,能做到普林斯顿正教授级别的也没几个。
第二,敏锐地觉察到大风向的变化,美国对结构生物学的研究支持力度在逐渐减弱。而中国对于科研成果的渴求在增加。对于中国绝大多数领导和决策人来说,科研成果=论文数量,顶尖科研成果=CNS论文数量。从而毅然回国。
第三,中国对顶尖科研成果的渴求成就了施一公。施教授回国前,中国发一篇CNS都要连篇累牍地报道很久的。施教授一出手,简直把CNS当成自家自留地在灌水,顿时被社会各界惊为天人。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他们的先进仪器,国外同行连做梦都不敢想。
第四,结构生物学恰好是一个可以用砸人砸钱高度流水作业大规模发论文的行业。不信?万瑞雪小妹妹在2015年7月到2016年底的一年半时间发了6篇科学。理智地想想就很容易明白,什么领域能让一个在读博士生平均三个月作出一项顶尖发现?只有两种可能,一个是爱因斯坦的奇迹年又重现了,一个是这些发现的含金量有水分。
施一公发现了一个他占了领先地位的方向,又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占据了别人望尘莫及的资源。于是冷冻电镜加结构生物学成了像车间流水线一样高效的CNS论文制造机器。问题是,能够用相似套路大批量制造的东西,还算科研,还算创新嘛?就连牛顿和爱因斯坦似乎都做不到这样的高效率。我们的施一公老师做到了。
施一公做的事就是不断地为结构生物学充实数据,这个工作对于他的领域来说, 显然是有益的,也的确需要人来做。但是这个工作的性质的确是体力活的程度大于创新的程度。国家的科研经费是有限的,花几个亿买冷冻电镜,那么其他方向就会少几个亿。这么做值得吗?恐怕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而且从别的答案里看,这个几个亿的投资似乎成了他们组的禁脔,“想什么时候照就什么时候照”。别人要照,排队吧。这样一种对纳税人付钱的科研设备的使用合理吗?
另外,从整个科研的大环境上,这么做的害处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么有效的发论文流水线的衬托下,其他任何研究几乎都黯然失色。一面是CNS级别的不停地灌水,一面是苦苦挣扎几年都未必能发一篇JBC。如果你是领导,给你同样的经费,你是会冒险支持有风险的创新,还是走上一条可以稳妥发论文的老路?相信任何一个不打算自毁前程的领导都会选择后者。
匿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
很多人不是不明白,而是不忍心。

“10月15日,傍晚8点左右开始写、通宵,第二天早晨10点完成一篇按照《细胞》杂志格式的论文,包括abstract, introduction, results, discussion,仔细阅读一遍后于下午4点半完成网上投稿。这篇文章最终发表在12月份《自然》的子刊《结构与分子生物学》上(电子版于11月10日发表)......”
我大学时的同班同学都知道,那时我的英语不算好(英语四级考试仅为“良”),写作尤其糟糕。初到美国之时,对英文环境适应得很差,读一篇JBC的文章要五、六个小时,还常常不理解其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心里压力极大。
很幸运,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攻读博士学位时,1991年4月遇到了学兄和启蒙老师John Desjarlais。听了我的苦恼后,John告诉我,“Spend 45 minutes every day reading Washington Post, and you will be cruising with your written English in two years”(每天花45分钟读《华盛顿邮报》,两年后你的写作能力会得心应手)。
这条建议正合我意——我原本就对新闻感兴趣!于是,我每天上午安排完第一批实验后,都会在十点左右花一小时的时间阅读《华盛顿邮报》,主要看A版(新闻版)。刚开始,我一个小时只能读两、三个短消息或一个长篇报道,中间还不得不经常查字典看生词。但不知不觉间,我的阅读能力明显提高,1992年老布什与克林顿竞选总统,我跟踪新闻,常常一个小时能读上几个版面的消息或四、五个长篇报道,有时还把刚看到的新闻绘声绘色地讲给师兄师姐听。
阅读直接提升了我的英文写作能力。看完一些新闻后,我常常产生动笔写自己感想的冲动。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游泳队取得了四金五银的好成绩,美国主要媒体纷纷指责这是中国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但没有任何检测的证据,完全凭美国运动员的感觉。
此事让我很气愤,我生平第一次给《华盛顿邮报》和《巴尔的摩太阳报》(The Baltimore Sun)各写了一封信,评论报道的不公平。没想到两天后《巴尔的摩太阳报》居然原封不动的把我的信刊登在“读者来信”栏目,同事祝贺,我也洋洋得意。受到此事鼓励,我在此后三年多的日子里,常常动笔,有些文章发表在报刊上(大部分投稿石沉大海),也曾代表中国留学生写信向校方争取过中国学生的利益。有时还有意外的惊喜。
95年的一天,一位朋友打电话告诉我:今天出版的《巴尔的摩太阳报》上有我的评论文章!我急匆匆赶到街头买来5份报纸,果然,在A版的倒数第二页,以15x15厘米的篇幅发表了我一个多星期前寄给报社、本以为不会发表的一篇抨击吴宏达的文章。
以上是简述我个人英文写作提升的一段过程。但是,科研论文不同于读者来信,有其专业特点、甚至是固定格式。1994年,我第一次完整地写科研论文,感觉很差。好不容易写完的文章,连我自己都不愿意读第二遍;勉强修改之后,交给了老板Jeremy Berg。他拖了三周没看我的文章,我实在忍不住了、去催他,上午9点,Jeremy告诉我:今天看!
11点,我去他办公室催,秘书拦住我,说Jeremy正在办理重要事务,两点前不得打扰。我心里惴惴,不知Jeremy在干什么。下午一点半,Jeremy急匆匆过来找我,拿了一叠纸, “This is the draft. Please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We can aim for a Science report.”(这是初稿,你看看如何,我们可以试试《科学》)我仔细一看,天啊!一共7页,四个多小时Jeremy已经把文章的整体写完了,只是缺少Method和references。让我郁闷的是,他根本没有用我的初稿。
其实,写文章贵在一气呵成。我也沿袭了Jeremy的风格。2006年10月,在我们处于劣势的激烈竞争中,有两个课题面临被scoop的危险,我曾经两次、一晚上赶一篇文章。
10月15日,傍晚8点左右开始写、通宵,第二天早晨10点完成一篇按照《细胞》杂志格式的论文,包括abstract, introduction, results, discussion,仔细阅读一遍后于下午4点半完成网上投稿。这篇文章最终发表在12月份《自然》的子刊《结构与分子生物学》上(电子版于11月10日发表)。另一篇,10月18日,晚6点开始写、通宵,第二天早晨8点完成,上午9点半完成投稿,最终发表在12月15日的《细胞》上。当然,能通宵完成一篇文章,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研究领域非常熟悉,对文章整体的大概思路已经深思熟虑,所有的Figures都事先做好了。这些前期工作即使全身心投入也需要3-4天。
从1994年自己写第一篇科研论文的艰难到现在写起来得心应手、驾轻就熟,我总结出如下经验:
1. 要写好科研论文,必须先养成读英文文章的习惯,争取每天30-60分钟。刚开始可以选择以读英文报纸、英文新闻为主,逐渐转为读专业杂志。我会在近期专门写一篇博客文章介绍一套行之有效的增强读专业杂志能力的办法。
2.写科研论文,最重要的是逻辑。逻辑的形成来自对实验数据的总体分析。必须先讨论出一套清晰的思路,然后按照思路来做图(Figures),最后才能执笔。
3. 具体写作时,先按照思路(即Figures)写一个以subheading为主的框架,然后开始具体写作。第一稿,切忌追求每一句话的完美,更不要追求词语的华丽,而主要留心逻辑(logic flow),注意前后句的逻辑关系、相邻两段的逻辑关系。写作时,全力以赴,尽可能不受外界事情干扰(关闭手机、座机),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拿出第一稿。还要注意:一句话不可太长。
4. 学会照葫芦画瓢。没有人天生会写优秀的科研论文,都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学习别人的文章要注意专业领域的不同,有些领域(包括我所在的结构生物学)有它内在的写作规律。科研文章里的一些话是定式,比如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 we performed …”,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former, but not the latter, hypothesis …”, “Despite recent progress, how …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 等等。用两次以后,就逐渐学会灵活运用了。在向别人学习时,切忌抄袭。在美国一些机构,连续7个英文单词在一起和别人的完全一样,原则上就被认为抄袭(plagiarism)。
5. 第一稿写完后,给自己不要超过一天的休息时间,开始修改第二稿。修改时,还是以逻辑为主,但对每一句话都要推敲一下,对abstract和正文中的关键语句要字斟句酌。学会用“Thesaurus”(同义词替换)以避免过多重复。第二稿的修改极为关键,再往后就不会大改了。
6. 第二稿以后的修改,主要注重具体的字句,不会改变整体逻辑了。投稿前,一定要整体读一遍,对个别词句略作改动。记住:学术期刊一般不会因为具体的语法错误拒绝一篇文章,但一定会因为逻辑混乱而拒绝一篇文章。
这套方法行之有效,我对所有的学生和博士后都会如此教导。我的第一个博士后是柴继杰,1999年加入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实验室。继杰当时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很差。我对他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每天花半小时读英文报纸”。难能可贵的是:他坚持下来了!经过几年的努力,2004年继杰已经能写出不错的grant proposal,2006年他的第一篇独立科研论文发表在Molecular Cell上,随后相继在《自然》发表两篇、在其它一流学术期刊发表十多篇论文。写作能力开始成熟。
发表论文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要明白:论文只是一个载体,是为了向同行们宣告你的科研发现,是科学领域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在科研论文写作时,一定要谨记于心的就是:用最简单的话表达最明白的意思,但一定要逻辑严谨!其实,中文和英文论文皆如此!
因为他创造性的把富士康的流水线引入清华,并加上清华从入学就开始的洗脑,造就了很多坚守在生物实验室一线生产线的张全蛋。
从这个角度,他的贡献和郭台铭一样。
从我博士到博士后的经历来说,各种小中大牛都算见过了,施一公我不了解不妄议,就从个人观察那些大牛老板们,基本都是各方面的强者:
ps, 个人对大牛的定义是院士或者类似级别的
1. 聪明,反应快,看问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要害。记忆力强,比如半年前听过某学生的工作汇报,期间无交流,半年后再次见面可以立刻想起上次进展如何,略过背景介绍直接讨论工作。所里哪怕只有一面之缘的学生或者工作人员,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名字和课题。多线程工作大脑不会死机,不同工作穿插进行不会出错。
2. 勤奋,工作狂常见,基本没法顾及家庭。体力好精力旺盛,好奇心强,哪怕年纪很大了依然接受新生事物。有的人天赋异禀,几乎不需要很多睡眠就可以恢复体力,比如我老板常年只需要四个小时左右的睡眠。
3. 出身名门,或者师从名师,初出茅庐时有人提携有人铺路。
4. 会交际,擅说服他人,社交场合长袖善舞,懂得整合各路资源。这一点最为关键,是区分大牛和中牛的分界线,一个特别聪明勤奋的老板要当个有稳定产出的中牛不难,要成为可以随意调动极大资源的大牛,人际交往能力排第一。
5. 坦白说,真正的大牛一般不push,有招牌在,学生或者薄后只会打破头往其门下挤,只要每年多招些人,internal competition 是最好的push。
首先,11g确实很强,40岁拿到普林斯顿的终身教授。他就是单纯的能力强。这是天赋,没有的就要差一截。
其次,能力之外,11g的选择都挺正确,而且运气也不错。比如,选择回thu,thu给买了一堆电镜。除了这个,还有一层楼的confocal。运气之处在于,thu正好要大力重建生物系,11g有资源有能力,不起飞才是新闻。而且,11g也收了几个nb的学生。
最后,11g经常去跑圈健身,身材保持的很好,从而精力旺盛。这是多年的习惯使然,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ps.,我知道11g争议很大,但是他的强大还是要承认的,一个不强的人怎么有争议?
我是做生物分子动力学模拟的,一个理想的蛋白结构是我们这些下游科研人员工作必须的原材料 如果你常逛rcsb就知道大部分的蛋白结构上传的时候都是半成品或者极多错误 但是施教授组的质量就一直很好 别觉得电镜只是拍个照这样简单,结构学没意义 对于科学而言 蛋白结构有很大意义 现在的疫苗,小分子药 大分子药 未来给诸位治病用的还未发现的药物 了解结构都是重中之重 在座真的一个有资格评价施教授的都没有 真的 闭嘴吧
其实有些大老板之所以成就比别人高,不一定是他们多聪明、多有本事,而是他们更善于从学生身上敲骨吸髓地榨取剩余价值。
施一公是动手能力与表达上(写论文以及演讲)是非常厉害的。
不过自从去年出现了疑似室温超导。
我则更看好,互联网上的复现者联盟的人。
这些人里,有多人很普通,但是都是大牛。
这些人是真正的科学家,是真正的科研人员。
尤其是每个人都能发挥其所长,通过协作弥补自身的短板。
这种才是理想的科研。
现在把两个代表列出来。
第一、侯小明
侯小明是复现者中的天花板。
其快速抖动的倒立悬浮,一度被认为是造假。
但是其删除视频后的声明,似乎指明了室温超导的天花板。
第二、洗老师
洗芝溪?www.zhihu.com/people/yao326yao


把话撂在这,诺贝尔奖得主近期就会出现在广州的五山路的某个大学。






上面的动图是复现了侯小明同学的现象。
观察洗老师跟施一公的对比。
洗老师不会炼丹,这方面的动手能力不强。
但是动仪器测表征跟施一公差不多。
洗老师跟施一公相比的话,估计就是资源少一点。英语差点。其它的那都很不错的。
更新20170512
这次浙大冷冻电镜中心成立又见了施先生一面,每次看到他作报告都觉得这个人应该是从心底里热爱科研吧~
结构生物学被黑又不是两三天啦,然而事实说明一切,放上一张施先生的PPT


你说我们结构狗是在搬砖,笑问当今生物学哪个实验室不是在搬砖?虽然真的不是付出了一定就有收获,但是你如果想好好走在这条科研的路上,无论你组会展示的DATA多么好多么棒,能替你立下里程碑能让你获得更好资源的都只能是PAPER。哦,我又跑题啦~
-------------------------------------------------------------------------------------
虽然并没有什么人搭理我的评论,但是也确实我又开始跟人争论。这是我正式踏入实验室读研究生的第二个年头。流水线这种模式被大家骂惨了,包括我身边的朋友都纷纷替我打抱不平。也许我的想法也是特别的智障,但是至少我们实验室是定期更换所谓的‘岗位’。而且每个人都要单独思考1到2个课题不定时汇报实验计划,并不是只负责好自己这一块,例如我主要是养细胞纯化蛋白这块就好。而且我们各个小块是几乎隔几天就要互相分析结果互相讨论实验卡住的原因的。如今狂筛条件这种东西应该很少很少存在了,其实要说砸钱,做生物哪个实验室不是狂砸,那么那么多数据最后经常是没有人来分析的,拿到自己需要的那部分就草草了事发了文章,所以搞生物信息学应该是接下来的王道(纯粹我自己胡说八道)。我歪楼歪大发了...以后这么一板正经的问题我还是不来回答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我不能因为自己是结构狗就要求别人来理解我的理想。接着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好,毕竟等跟我导师说的一样十几年后蛋白结构沦为一个工具时,我还需要抱紧各位的大腿讨饭吃。
评论酸的我都不忍直视。
来歪个楼。 有幸听过几次大牛的报告。 得出的结论就是: 1.他非常尊重学生,整个报告过程中一直在强调自己学生的付出努力以及了不起。说句实话,在国内很多老师连最后报告的时候一一介绍下做出贡献的学生的名字都做不到呢。 2.不知道你们是从哪里听到他说让学生别读PAPER,有次他来浙大一直在强调大家一定要读文章独立思考,养成每天至少花几个小时在阅读及思考上。 3.富士康流水线员工会定期更换岗位来培训其他工作能力?哦,他的实验室会。
也不是说多么多么崇拜他,只是那些连名字都要匿了,恐怕压根没听过他报告也没去过他实验室的人却在以讹传讹,让我略不爽。
说生物赚不到大钱没毛病,认为结构生物学就是花钱买电镜然后拍照片水论文的人是什么鬼?解析蛋白结构什么时候变这么简单了?
我抖个机灵说一点。
大家看看11g教授的cv,他的博士阶段导师是Jeremy M. Berg。2016年新上任的Science editor-in-chief。
这个职位在科学界的分量,不用说的了吧。。。
施一公是大牛没错,CNS发的多也没错,但不是每个大牛都像施一公这样管理实验室,本人的导师也是大牛,和施一公完全两类人,非常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鼓励学生自己探索。施所在的结构生物领域的确竞争非常激烈,同一个蛋白好多组同时在攻关,估计这也导致了施流水线式地管理实验室。
对11g流水线式科研吐槽的很多了,但是我想从另一面说,这也许是历史的进程
看看现在生物学培养学生的困境吧:培养周期长,产出效率低,努力程度高,成果回报低,优秀的学生很难获得相称的职位
还记得现代工业取代传统手工业的时候吗?我们这代人回忆起来总觉得是科技进步、社会进步。然而当时每一个手工业作坊都聚集了能工巧匠。而机器的到来,不再需要考量人的技艺是否精湛,只需要工人能熟练操作机器,传统的工匠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大概也像现在吐槽11g一样吐槽机器的发明让社会不需要培养技艺,只需要培养熟练工,毫无美感。可是他们无法逆转这样的潮流,最终是机器大规模代替了手工生产,而能获得工作的那些人只需要操作机器,不再需要全面的技能了。
再看最近的一次科技革命,自动化生产和大规模数字化又代替了单纯的人工操作,现在的工人又不像几十年前那样吃香,而成为了底层的劳动力,而信息技术相关职业又一路吃香。诚然,现在有一部分还是信息技术无法完成的工作,但这样的趋势已经无法逆转。已经没法抛弃数控机床回到普通机床,再抛弃普通机床回到手工业生产的时代了。
很多人评价11g训练学生是培养不全面的、单一的能力,几百年前的手工业者看几十年前的工人,也觉得他们只会操作机器的能力,而看见现在我们现在的码农们,不更是只有单一的只会和电脑打交道的能力的人吗?
所以11g的暂时成功和特点都是他试图带来生物科学研究模式的“工业革命”。而他究竟能不能长期成功呢?也像前面的例子一样,取决于这一模式能否推广建立起整个运作体系。比如,如果他更多的学生进入了中国的科研机构,大家都应用起这样的模式,发了更大量的paper,然后这些人又开始招学生来组成团队,循环往复,那么以后职位的需求也并不要求全面的人才,有没有全面技能的学生的出路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能形成这样一个链条,那么生物学研究的工业革命可能到来,而如果这样的机制能够大幅提高效率的话,生物学研究的新高度也可能到来。
大家觉得应该培养全面的研究者,觉得11g压榨学生,这还是因为目前大家认为只有成为PI才能算成功找到职位,而不全面培养的学生很难担任PI,但是PI制不是必须的呀,国外也有不是PI制而是固定职位的研究人员平等地长期一起工作的机构,在这种组织结构下,每个人只专长几项技能不一定是不可取的。而如果这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机制,运作体系保证了从这个制度中培养的学生能够找到职位找到出路,参与的人也并不觉得自己只会专门的一些技能有什么问题,甚至他们个人在训练中可能还觉得更轻松,这并不一定是对研究者不利的,反而可能减轻大家的负担。你看现在的我们,谁会care自己会不会造电脑呢?会用就好了嘛,有会造的人造啊。而在这样的体系形成之前,能否保证他培养的学生的出路,是11g能够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个人认为他目前还是能够保证他的学生出路的,这也是推广这种模式的前提,而如果在体系形成之前11g就不能保证他的模式培养的学生有好的出路,到那时他个人的影响也就到顶了。
有人会说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岂不是让phd干保安、工人都能干的活吗?长期的影响其实不用担心,因为当这个职业的门槛更低的时候,优秀的人自然会流向其它的行业。就像说不管高考考6门课还是考打游戏,考上清北的估计还是那些人一样,当生物研究要求高的时候,科研体系对劳动力的需求会使得大学持续忽悠优秀学生入坑,而当门槛低的时候,夸张一点,想象保安和工人能大量参与生物学实验的时候,那么这个领域对优秀学生还会有吸引力吗?自然会有更吸引人的工作来给优秀的学生做。这是领域内自发的资源优化配置,比劝退一万遍都有用。
但是短期呢?确实也像工业发展一样,像下岗潮中的工人一样,有许多在新的体系成形之前培养出来的、和流水线体系不一致的这部分学生会遇到更激烈的竞争——这也就是反对施一公的学生以及国内外和施一公竞争的组面临的现状。所以反对施一公的人也不是嫉妒,只是对一种与自己的立场相背的制度的自然抵触。而如果施一公的模式真的普遍了,现行模式的学生、研究者甚至研究组有更大可能在竞争中被淘汰,这也就是有一个阶段的“阵痛”吧,不过不会长,最多涉及到10年期间的一批phd学生吧,而人类历史上每一次进步都是有这样的人的。不过施一公也不一定能成功,人类的工业更替还要依靠资产阶级推翻当时的政权呢,不支持施一公模式的大佬也不少,施一公也不是想成就能成的,只是中国是一个相对合适的土壤,如果生物学研究的流水线式科研得以普及,那必然最先是在中国。施一公回国不仅是中国得了施一公,也是施一公得了中国,施一公现在的强势地位也是因为他和中国体系与需求相互一致,中国的学生情况和科研体系能让他大展拳脚,而他带给中国的学术资源和利益也让中国愿意投入给他,形成正反馈。
所以题主的问题类似于,“为什么把他调到北京去了呢?为什么是他呢?为什么是北京呢?他和普通官员的差距在哪里?为什么是他改变了中国呢?”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科学是一个无限发展的未知世界,很多自然现象等待去探索。
有些人把自然中存在了数千年的现象,用所谓的科学一套,解释不了,就说不科学。
这样根本就没有一丁点科学精神。只是一些打着科学幌子,不学无术的科学混子。
这样的人只是懂得几个现有的科学名词罢了,发现未知世界休想。
浅显的科学,也应该用现有的科学道理去解释自然现象,解释不了就去完善科学。
高深一点科学就应该去用科学原理推演未知的世界,然后去发现,仍至去创造。
没有差距,只有方向不同。在很多领域,甚至于生物学的其它细分领域,他也不会比别人知道得更多。他的思维和你的思维也是一样的,地位上平等的,擅长领域是不同的。你会有很多思维领域比他强,他也会有类似的情况。
没什么区别,都进不了教科书
看到许多回答不屑施一公,认为是不对的。
要钱的能力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美帝有的组就因为搞不来钱,科研项目做不下去。和政府打交道也是如此,能够搞来资源做科研,才是大佬本色,自己搞个小作坊做的不错,顶多是一个很不错的小老板。
另外说符合现在要出CNS的要求,前提也是得自己能发啊,是人都知道多发CNS能评院士,能发的也不多啊,或者说有人认为他的工作只能发pnas的水平,其实能不停的发pnas也挺牛了。
我们评价一个人,不要看他是不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好人,而要看他做出什么贡献。施一公前后,生物方面也就邓宏魁,王晓东,庄小威等几个华人称得上做的是世界顶尖,搞了这些东西,好歹和颜宁又弄出一个世界顶尖,学生不高兴?恕我直言,学生总会不高兴。不如看看人很好的饶毅教授,回国这么久,在北大生科又做出了多少施一公一样的“政绩工作”?
如果你是校长,是用施一公这样的大佬还是一个水平不错的一般教授?各位不平,还是因为各位还是学生,等各位成了老板,领导,就会发现当年的自己多幼稚,勇士最终都会长出鳞甲的,因为这里不是斯巴达,靠情怀是活不下去的。
我在科研圈干了十多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清晰的认识到,科学家之间的差距比人和狗之间的差距要大。
我自己是普通985本科出身,考研到了c9高校,博士毕业之后,在外面混了好多年,才以引进人才的名义回了博士的母校。相对于我的同学而言,我是非常幸运的了,甚至也有些年轻的学生、老师以“仰望”的方式看我,但我自己却深刻地知道,自己与那些真正的大佬差距到底大到了什么地步。所以,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帽子而自喜,相反时常陷入深深地自卑中,因为我无论怎么努力,差距都是在增大而不是在减小。
当我们还在为了冲击顶刊而焦头烂额的时候,大佬们已经开始制定未来国际领域的发展方向了。当我们还在为了一个基金难受的时候,大佬们已经开始谈自己的计划很便宜只需要几十个亿而已。当我们还在为了一两个外校保研的学生玩命的抢夺的时候,大佬们的手下随便的一个一年级本校保送硕士,就吊打我们博二、博三的学生。
谁能告诉我,上面的这些差距是可以靠努力去弥补的?
无知者无畏。当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我也觉得杰青、院士没啥厉害的;当我博士毕业的时候,我觉得“四青”是人生终极成就,杰青、院士只是“四青”年长几年而已;当我拿到了帽子,我才知道,“四青”只是杰青手下干活的大总管,而无数个杰青是为某一位院士提出的方向而努力的。
然后,我想表达的最后一个意思是,11g已经走在了我们领域这些大佬的前面。
差距在于施一公有一个老乡叫做王晓东,而他们没有。施一公有两台冷冻电镜,他们没有。施一公有一圈清华的廉价劳动力,而他们没有。
其他都一样。
能力肯定是有的,不过主要不是科研能力
有点类似包工头,把任务分下去,自己负责管理
本人是普通二本的本科生。研究生都还不是,自知见识浅薄,不过我也想从我所见所闻所做说说自己的看法。
施一公先生在学术上有如此成就,肯定自身有过人之处。但是之所以差距这么大,我觉得最重要的,一方面是管理模式,一方面就是钱。
作为一个普通学生,对于所谓管理模式问题,限于水平和见识,不能多说什么。不过已经有很多人提这件事了,至于这种模式好不好,我觉得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不好。
还有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钱。我们学校实验室的设备和条件等都比较差。我曾经和无数个老师说过,咱们系怎么这么穷啊,咱们专业怎么这么穷啊,老师们全部都是和我相视苦笑,说,还行还行。事实上,所谓还行,就是不行。我亲眼目睹我们系一位留美博士(这种资历在我们这样的学校已经算很不错了)去要项目,我觉得,这位教授所要的项目做起来对我们系乃至于我们学校都是非常好的,然而系领导的态度是,十动然拒。其实说穿了,还是穷啊!这年头,没有经费的支持,没有大量科研经费往里砸,就是爱因斯坦转世来搞生物,想必也不会出什么太大成果。
唉,说来说去,更像是牢骚,不过,都是实话。
成为模式以后就成为生产线了,不成为生产线几乎不太可能保证效率。把科学做成生产线,是转化高手啊,不创业可惜了。
因为他的设备nb
掌握了巨量资源,然后人又不蠢(当然何止是不蠢,团队集合了圈内一票精英,比在这里嘚啵嘚的我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出成绩是应该的。
蜜蜂会为蜂后搭好王台,可以没有蜂后,但不会忘了为蜂后搭建王台。
其实说施一公牛这件事,按我的判断目前还不能定论。施一公发表的文章数很多,研究成果有一些,肯定比一般的研究狗水平高了不少。但要说大牛,毕竟行业大牛都是要有重大成果的。什么是重大成果,就是或者真实推动了科学发展的(这个肯定没有),或者对我们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比如发现巨磁阻就造出了硬盘)。施一公目前的研究价值最大的成果还处在二期临床中,且价值不明。。。。当然,我是希望中国能出一批大牛的。
起始平台高,资源好、视野宽,看到的都是最新的成果和前沿领域,因此更容易成功。
等成了大牛、院士,那么上述条件不断加倍,所以加速度越来越快,理论上只要他们愿意,后来人是无法超越的。
100年前爱因斯坦横空出世那种科学家,现在几乎不太可能了(数学、理论物理或许可以吧,我不太清楚),科学进入了系统化工程的时代,仅靠个人无法完成,资源是最最最重要的因素。
说到施一公,他还是很聪明和勤奋的,毕竟是在美国就成功的人,和很多国外学习,回国实践成功的人相比,难度要大。
最大的差别是资源的调用。
学术积累,人脉积累,超高的运气,最后才是思维上或者说智商上可能的差异
因为施够狠,能把成百上千的年轻人推粪坑里眼都不眨一下,你行么?
论文灌水不灌水我不知道,一个真正的高端科研人员应该是研究未知方法而不是用已知的方法去做同一件事。
正所谓说,大牛让无数科研所兴高采烈,又有事情做了,低端是做到科研做到让人无路可做。
就科研而言我觉得周志华很棒呀
我感觉最大的不同是在态度上吧。我来实验室小半年了,跟导师没说过几句话,听他说的最多的话是:你们好好想想怎么编,怎么忽悠人。
我就讲一个我的某个老师的故事吧。
调查的时候发现两棵树,一模一样的两棵树,一个在开花,另一个果实已经成熟了。
嗯,貌似没有什么不对的。
来,背一遍物种形成的条件。
发现问题了吗?
生殖隔离了有木有。。。
这只是,一般的普通博士生中比较杰出的一个,四十岁前评上了副教授。
这样的敏锐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施一公和其它人的差异只会更大。
我写一篇不敢保证能发表的论文得半年,要毕业的师兄写一篇得一个月,我们老师写一篇本领域高水平的SCI要一个星期,施一公写一篇nature可以一个通宵写出来(他自己博客里说的)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自然科学 最新文章
海南一村民被眼镜王蛇咬死,多名消防员和村
有哪些不起眼的牢底坐穿兽?
美国耕地面积比中国大,可为什么粮食产量不
如何看待同济大学2024国家科技三大奖颗粒无
假如航母被蓝鲸全速前进撞一下会怎么样?
你见过最狠的SCI评论是什么?
蒙古是个怎样的国家?
为什么屠呦呦再三落选院士?
如何评价未明子的庶政学(MMPP)?
为什么人类进化得如此脆弱?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1-26 14:30:00  更:2024-01-26 14:37:12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