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自然科学 -> 中国什么地方最安全不会地震? -> 正文阅读

[自然科学]中国什么地方最安全不会地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中国很多地震带,什么地方是可以不受这些地震带波及的?
注意,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只有相对安全的地方,以下讨论的都是相对安全的地方,毕竟有陆地的地方就可能发育断层,就可能产生地震。
更新一个图:哪里不地震非常直观:颜色为淡黄色及其以下更蓝色的地区就基本上不用担心破坏性地震了(除了西安所在渭河盆地,这个地方在历史上发生过华县大地震,然而在最近几十年非常平静所以在图中呈现蓝黄色,这地方是例外)


1961年-2017年全国>ML3.0地震频数分布图
再看看历史地震资料库。
我选用USGS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震目录,筛选出20世纪至今的我国大陆及其周边范围内震级大于5,震源深度小于50km的具有破坏性的地震,得到如图结果。


图中清晰反映了我国地震带的位置以及几乎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区。而这些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的空区,实际上都在地块的内部。结合我国断层信息系统的数据,查看我国断层分布图:


这个图中红色为全新世活动断裂:意味着全新世以来发生过地表破裂性大地震,这是最危险的断裂 橙色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危险性次之 紫色为早中更新世活动断裂,现今活动性不强
下链接为我国断裂带分布,若提示证书有误可以无视,网站正常。
ArcGIS Web Application?data.activetectonics.cn/arcportal/apps/webappviewer/index.html?id=684737e8849c4170bbca14447608c451
明显的少震区对应了断层稀少的地块内部:鄂尔多斯地块内部、华南地块内部、阿拉善地块内部、塔里木地块内部等等。拿鄂尔多斯地块作为例子,鄂尔多斯地块位于华北克拉通的西部,是华北克拉通的核心地质单元之一,其周缘和其他地块摩擦拉张碰撞等形成了汾渭地震带和内蒙古地震带、六盘山地震带等等,但是内部因为构造稳定没有大的断裂带,无法孕育大的破坏性地震,因此鄂尔多斯地块内部的地区(如延安榆林等陕中北地区)是几乎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区。


相似的地方还有,贵州中部、湖南中部、浙江大部等地。
如果使用我国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来看,可能又更加直观:


不过因为地震资料库来自于20世纪至今,有一些地震周期较长的地区在地震分布图上呈现空区实际上并不是不能发生地震的地区,如秦岭东部-大巴山地区,在USGS的分布图中处于没有地震的位置,但是实际上该处历史上也有较大地震发生,如788年竹山-安康6.5级地震、1556年华县8.25级地震等。还有北京东北部这些地方虽然在图中是空区,实际上也是地震带,平谷八级地震就在这里。
综合而言,我国发生破坏性地震几率最少的几个省份包括贵州大部分地区(除了和云南交界以外的地区)、湖南大部分地区、广西北部、浙江大部分地区。此外还有陕西中北部、重庆(不包括荣昌和渝东北)、黑龙江北部等地。
当然对应我国大城市周边地震构造和历史地震,我也有总结,不过目前拖更严重,但是可以参考参考:
我国省会城市和部分大城市周边地质构造历史地震及其发震能力评估总结(未完结仅供参考)625 赞同 · 86 评论文章
事实上,没有绝对安全、绝对不会发生地震的地方,地震可能在任何地方发生,因为断裂带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区别仅仅为是否活动、活动性有多强而已。
下图表现的是地震发生时的瞬间最大加速度,可以理解为地震的大小——越红的地方发生地震时的级别可能越大。


换言之,我们不能理解为,白色地区不会地震。
下图仅仅是有仪器观测以来的中等以上地震的总结,虽然有些地方没有看见地震记录,但他更可能是比较小不配进入这个图,或者恰好处于两次大震之间的轮空时期。


换言之,我们不能认为,历史破坏地震记录的空白区没有发生过地震,或者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只能说“根据历史经验,空白区发生地震的概率较低”。毕竟我在地震概率极低的贵州中部都遇到了4.6级,在地震概率很低的江汉平原也遇到了4.2级。虽说都不是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但同样造成了建筑损毁和人员伤亡。
下图是中大型断裂带分布图,不同时代的地表、地下和推测断层的汇总图。这张图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但也要注意:图上仅仅体现主要活动断层,对于次一级的活动断层没有很好的体现。然后近地表岩石接近于一个刚体,它可能随时产生新的断裂带并引起地震,因此这张图同样不能说“没有画断裂带线条/虚线的地方,就最安全不会地震”。
当然,标注为红色的全新世活动断裂带,周围的地震概率会更大。紫色和橘色是更新世活动断裂,现今有可能突然活动引起地震,概率较低,但仔细区看,是可以在它们周围找到历史地震的;灰色为前第四纪活动断裂,当代活动的概率很低。


面对地震的安全性,只能说相对,不能说绝对;而且一般要引入概率思维,不能100%打包票说哪里会地震哪里不会地震。更何况,大地震的波及面积巨大,影响甚广,实际上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
塔克拉玛干腹地的活动断层也不多,地震概率低,但一方面这里没法住人,另一方面它被天山昆仑山地震带夹持,会受到地震波及。
四川盆地中部的活动断裂带较少,地震概率较低,但由于靠近强震带,受波及明显。
鄂尔多斯盆地内部,那里看起来是真的稳。所有的发震构造,都形成在它的周围并持续活动释放应力,内部又是个前寒武克拉通,刚性地体稳如老狗,内部只有规模很小的断裂带偶尔晃一下……
但是,真是如此吗?






看,号称中国最安全的鄂尔多斯盆地,其实也有很多历史地震的。
所以,还是不要抱有什么幻想了,接受一定的地震概率吧,然后尽可能忘记它。
四张图无论哪张,扫一眼就清清楚楚。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图片来自网络
1961—2017年中国3级以上地震分布


图片来自网络
1914—2014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分布


公元前2300—2007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分布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地理不咋的,那就对着下图看


图片来自网络
PS:不曾想到这篇回答会这么火,真心感谢各位知友的厚爱。
能火当然是好事,可只可惜,本人不是干这个的。


本人的强项是情感咨询,提供的是“从寻到选,从恋到结,从家到业,从少到老”的全程服务,是为大家谋幸福的。
所以特别说明一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圣情南鹊
1735 次赞同
去咨询
这样说吧
有核电站的地方大概率不会地震,或者说大地震
因为前期选址的时候,考虑并且避开了了地震这个因素
再更,我说的是我国的哈。(而且题目说的也是中国什么地方最安全不会地震)
受宠若惊啊,突然火起来了
重庆应该不容易地震,或者说比较扛震,虽然512震感也很明显,但没有造成什么损失,因为整个重庆城相当于都是建立在一块大石头上的,如果你看过重庆修楼房挖的基坑就会明白,完全就是从一整块石头往下开凿,非常坚实,密度非常高,所以只要建筑结构做牢固,不用担心底盘松动、垮塌、流失的问题。
北方盖房子都要夯实地基,在重庆基本上没有这道工序,石头你怎么夯?不需要夯。在重庆开挖地基经常是需要用到爆破的,要么就是拿电锯切割,特别费劲!密度决定质量,质量决定稳定性,王阳明先生说得之不难失之必易。重庆挖地基真的很难很难,很多建筑工地忙活了一年合着就挖了个基坑。这些基坑开凿出来的石头拉到路桥工地就能修边坡和挡墙。


我最早来重庆是修高速公路的,很多桥桩基坑和隧道挖掘都是需要爆破的,施工非常的困难,所以高速公路的造价比平原地区要高很多,进度也要慢很多。下图是重庆双碑隧道施工现场,这完全就是在一块巨石上面穿个洞,结不结实你想象一下。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时我在27楼,震感极其强烈,感觉楼都要连根断裂了,如果地基不是这种地质,结果真的很难说,汶川之所以损害严重,你发现没有整个那条线的山体都是风化岩,很松的那种,一震就垮了,泥石流了,所以形成了那么多堰塞湖,这感觉就像是在一块拿破仑面包上盖房子,无论你怎么夯实,也改变不了脚下大面积土地松软的现实。前两天刚从川西回来,走熊猫大道经过映秀镇(512重灾区),一路上的山体全是那种很松散的岩土,一旦遇到暴雨或是地震,很容易就滑坡或是泥石流了。
重庆周边偶有地震,比如泸州、宜宾,但都是围着重庆转,震不到重庆来,因为重庆就是一块天然的大石头,特别坚硬,压的实实的,地震可以摇动它,但不会对它的结构造成损害,所以只要上面的建筑够结实,就是非常安全的,为什么重庆修这么多高楼,一方面是因为土地稀缺,另一方面可能跟这个地质结构也有关系。


我之前住在重庆大坪,当时在修地铁,那个地铁站据说是在地下150米,我就在附近的一栋高层建筑上,每天都能听到地下放炮的声音,进展特别缓慢,可以想象那个地铁站有多坚固,绝对是理想的防空洞。
下图是我一个朋友住的小区背后的崖壁,长度有几百米,高度约二十米,等于是从一整块山体切割下来的,真的就是一整块石头,密度非常高的,可以想象一下,只要生根足够深,楼房建在这样的地质基础上肯定是非常牢固的,要多大的地震才能把这样一块巨石给震碎?只要这块石头是完整的,楼房质量足够好,地震无非就是整体晃动几下,但不会出现松动和垮塌的问题。


另外重庆不仅扛震,还不担心缺水的问题,两条江在这里交汇,所以从安全这个角度来说,重庆能带给我很大的安全感。
精彩重庆 " 数字重庆 " 重庆城市资讯门户?www.showcity.cn/cq


我之前对中国部分主要城市受地震影响情况进行过简要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华中地区的武汉、长沙、南昌,西南地区的重庆、贵阳,以及济南和三亚,都属于受地震影响较小的城市。
原文链接:
学业规划研究:我国主要城市受地震影响分级129 赞同 · 7 评论文章


以下是原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目标城市选择
在兼顾了城市地域分布的广泛性(包括地质活动构造区分布)和城市本身的重要性(政治、经济、城市市区人口规模等)的情况下,我选择了41座城市作为观察样本:内地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中心城市、5座计划单列市(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4座地级市州(苏州、珠海、三亚、西双版纳)和一个新区(雄安)。由于资料获取原因,港澳台地区城市暂不列入观察名单。
二、观察角度:历史地震统计、潜在震源区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经过初步了解,我计划从历史地震统计、潜在震源区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三个角度来对目标城市受地震的影响程度进行观察。其中,历史地震统计是观察过去所发生的地震情况(包括震级和频率),而后两者则是从地震震级和地震基本烈度的角度去考虑地震所可能造成的影响。
(一)历史地震统计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我们先来通过历史地震统计来直观了解我国各地的地震频率差异。上图是我国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2000年间的历史地震震中分布图,可以直观的看到,各地的地震发生次数是有很大差别的,其中,青藏高原及边缘山区、云南中西部、天山山区、秦岭山区、华北大部、长白山山区、台湾、福建东南部等地属于历史上的地震多发区,而东北大部、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内部、四川盆地内部、东南丘陵区域、贵州、海南南部等地则属于历史上地震较少发生的区域。
当然,由于上图的统计范围较大,不能排除因年代久远造成的大量统计缺失,我们还可以把1949年-2000年间的地震震中分布图拿来进行对比: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与第一张图相比,地震多发区的整体的分布是较为一致的,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属于传统地震多发区的山西和山东在建国后的地震频率有所降低,同时本就属于地震少发区的湖南更是成为了这几十年间唯一没有发生过4级以上地震的省份(不含直辖市)。
再补充两张从震级角度进行区分的历史地震统计图(图片来源均为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官网),用于比对研究:
首先是公元前23世纪至公元2010年间中国及临近地区破坏性地震(震级≥4.7)震中分布图。图中绿色的点表示1912年前发生的地震,红色点表示1912年到2010年发生的地震。


然后是1970-2010年间中国及临近地区中小地震(2≤震级≤4.6)震中分布图。


在历史地震层面,我们结合上述图示信息,对41个目标城市简单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历史地震影响很小的城市:青岛、哈尔滨、上海、福州、武汉、长沙、深圳、南宁、三亚、重庆、贵阳
第二类是历史地震影响较小的城市:雄安、济南、郑州、沈阳、西宁、苏州、杭州、宁波、南昌、珠海、成都
第三类是历史地震影响一般的城市:石家庄、呼和浩特、大连、长春、西安、兰州、南京、合肥、厦门、广州、拉萨
第四类是历史地震影响较大的城市:北京、天津、太原、银川、乌鲁木齐、海口、昆明、西双版纳
(二)潜在震源区
潜在震源区的划分同样是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要方法,能够体现出现阶段科学家关于区域地震构造背景信息的最新认知。
进行潜在震源区划分的基础信息是活动构造,我们先来看几张关于中国及周边区域的活动构造图: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图片来源: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官网
与我们的直觉不同,除了像喜马拉雅山、天山、横断山、祁连山、秦岭等高大山脉外,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平原内部也会广泛存在断层;此外,除了板块边缘地带之外,板块内部还会继续划分为若干活动块体,他们之间以及各自内部也有活跃程度不一的地质活动。下面我们来根据中国及邻区潜在震源区划分图对目标城市进行分类:


图片来源: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官网
潜在震级较低(≤6)区域有:石家庄、雄安、济南、青岛、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福州、深圳、三亚、武汉、长沙、南昌、重庆、贵阳
潜在震级较高(≤7)区域有:北京、天津、太原、郑州、呼和浩特、沈阳、西宁、乌鲁木齐、上海、苏州、宁波、合肥、厦门、广州、珠海、南宁、海口、成都、昆明、西双版纳、拉萨
潜在震级高(>7)区域有:西安、兰州、银川
(三)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在这一部分内容中,首先我们需要区分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两个基本概念。
我们平常听到有关地震的新闻中出现的数字通常是地震震级(简称震级),例如近期土耳其地震的7.8级,日本3.11大地震的9级等等,它是用以衡量地震本身所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地震所释放的总能量会随着震级的增加而指数式增长,我们可以通过下图来尝试想象一下: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地震烈度(简称烈度)是指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由于不同区域地面的地形地貌以及地下的地质结构差异,造成同样震级的地震在不同区域所造成的破坏会有所不同,烈度就是用于描述地震对地面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的指标。结合每个区域历史地震情况所给定的数值就是基本烈度,可作为建筑物抗震能力设计的参考。狭义的烈度仅用于衡量实际发生的地震的破坏程度,因此我们日常讨论某地可能受到的潜在地震影响时所谈及的烈度,通常就是基本烈度。下图是编制于1990年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可以让我们对各地的基本烈度有一个直观了解:


图片来源: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官网
2001年后,有关部门在制作地震区划图时突破了用基本烈度作为建筑设防标准的传统做法,直接给出了工程抗震设计所需的部分关键参数,其中之一就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作为外行,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其能够作为衡量烈度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越高,该区域建筑物的抗震要求也会越高。我们可以在下列网址中查询到中国各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https://www.gb18306.net/
经查询,41个目标城市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情况如下(基准地址均为各城市的传统中心城区):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3的城市:海口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的城市:北京、天津、太原、呼和浩特、西安、兰州、银川、乌鲁木齐、昆明、西双版纳、拉萨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的城市:郑州、厦门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的城市:石家庄、雄安、青岛、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西宁、上海、苏州、南京、合肥、杭州、宁波、福州、广州、深圳、珠海、南宁、成都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的城市:济南、武汉、长沙、南昌、三亚、重庆、贵阳
三、分级与结论
(一)对目标城市受地震影响的分级
我主要依据各城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数据,并结合了对各地历史地震统计和潜在震源区分类的主观赋值,对各城市受地震影响进行了简单量化(存在主观误差),并根据最终积分将各城市的受地震影响情况分为了七级(级别越低,受地震的影响越小):




(二)结论
结合前述分析,关于我国主要城市受地震影响的情况,我的初步参考性结论如下:
1. 海口、银川、西安、兰州等地受地震影响相对较大;北京、天津、太原、乌鲁木齐、昆明、西双版纳、呼和浩特、拉萨等城市也都会受到地震的一定影响。
2. 华中地区的武汉、长沙、南昌,西南地区的重庆、贵阳,以及济南和三亚,都属于受地震影响较小的城市。
3. 与大众印象中的情况有所不同的是:海口受地震影响较大,但距离不远的三亚受地震影响很小;成都(仅指主城区)受地震的影响不算很大;西双版纳和昆明受地震影响程度差不多;福州和厦门受地震影响程度差不少;距离北京天津不远的雄安受地震影响程度显著低于京津。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多数主要城市受地震影响不大,在采取合理的建筑抗震设计的基础上,我们无需对主要城市受地震的影响而过度忧虑。
最后,如果朋友们所关心的城市并未被纳入我所选择的目标城市的话,可以通过上文提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查询网址对城市的地震动参数进行查询,并结合历史地震统计地图和潜在震源区划分图,就可以对相关城市受地震影响的大体情况作出简要了解了。通常而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数值≤0.15且不属于历史地震多发区的城市,受地震的影响都不会大。
参考网站:
1中国地震局-地震频道
https://www.cea.gov.cn/cea/dzpd/index.html
2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https://data.earthquake.cn/
3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
https://www.eq-cedpc.cn/index
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https://www.gb18306.net/


雨辰师兄
8 次咨询
5.0
中国政法大学 法律(法学)硕士
6174 次赞同
去咨询
先看咱们国家发生过的地震:
下图是1970年到2010年, 统计的中国及邻近区域震级在2.0到4.6的中小地震分布.


中国及邻近地区中小地震震中分布图
下图展示了自1900年,咱们国际及邻近区域震级大于5.0 的大地震分布. 浙江省历史上从未发生过6级以上大地震.


自1900年, 震级大于5的地震分布
以上可以看出,中国地震带主要包括:东南沿海及台湾地震带, 华北平原两侧, 太行山东麓、山西中部盆地, 渭河盆地, 西藏新疆地区, 云南省等.
下图展示了中国及邻国的主要断裂带分布.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应力和能量积累引发地壳运动和断裂,导致地震波传播,最终导致地面产生震动。所以, 越是邻近断裂带的区域, 发生地震的概率就越高, 下图的断裂带也比较好的吻合了上面两个地震发生的历史数据.


中国及邻国的主要断裂带分布
GPS数据显示的中国及邻国的地壳运动, 灰色代表没有数据区域. 地壳的运动会导致较高的应力积累,进而影响断裂, 并引发地震.


GPS数据显示的中国及邻国的地壳运动
再看预测:
基于历史数据, 断层数据, 还有GPS数据, 推测的全国范围内, 发生地震的概率图, (图在评论区),颜色越深, 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越高. 可以看出: 重庆、湖南、广西、江西、浙江、湖北、上海、福建发生地震的概率都很低。
双击屏幕,知乎会让更多关心地震的人看到此回答。
参考信息:
(http://air-worldwide.com)
要分析某个区域未来是否会发生中强震(5级以上),主要看以下几点:
(1) 是否存在活动断层;
(2) 历史上,是否发生过中强震;
(3) 参考地震动区划图。
下面逐一展开:
对于活动断层,主要看距今约10万年来是否活动,若还在活动,就称为活动断层,发生地震概率就大得多。
下图为中国大陆地区1:400万活动断层数据


从上图可以大致看出,我国活动断层主要集中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活动断层分布较少地区为江西、湖南、贵州,内蒙古、海南等省份;陕北、塔里木盆地等地区。
注意:由于中强地震复发周期较长,通常为数百年到数千年,因此就算周边地区有断层经过,也不必过于惊慌。但要注意房屋建设应该远离活动断层,至少远离数十米到数百米。
同时,我们还应参考历史上大地震的分布,如下图:
中国大陆公元前2022年到2016年4.7级以上地震的分布(Ran and Wu, 2019)


从上图看,我们可以看出,四川盆地内部,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在过去的3000年尺度内地震相对较少。
华南历史地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这与上图活动断层分布能对应起来。
注意:由于地震是一个能量积累-释放的过程,因此刚发生过大地震的地方,如汶川,反而是最不容易发生大地震的。我们应该特别小心那种数百年-数千年前发生过大地震,但后面一直未发生大地震的区域。
最后,由于我们目前仍不能预测地震,把房屋建设得足够坚固才是硬道理。
国家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绘制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房屋建设若都能严格按照这些区划图标准进行,地震对我们造成的损失就能大大降低。
2001年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2015年版的大家可参看如下网址:中国地震动参数历代区划图
上图区域颜色越深,代表地震设防等级越高,房屋就应该建设得越牢固。
关于全国GB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有兴趣的同学可私信笔者查看,这个国标精确到各乡镇。
关于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见下表:
如若最大峰值加速度为0.1g,那么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


参考资料:
http://datashare.igl.earthquake.cn/map/ActiveFault/introFault.html
Ran, H., & Wu, G. (2019). Seismicity around late Quaternary active faults in China.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09(4), 1498-1523.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做建筑设计的时候,结构抗震规范是结构的核心规范,里面根据国家地震局的相关数据,对各大城市给出了抗震烈度要求。
6度最低,数值越高地震可能性越高。我贴下面大家自己看。家里要是自建房的,一定要先看看所在城市的地震烈度。


(越红越危险)
1.京津冀以及附近地区
北京: 8度区
天津: 8度区
三河大厂局部: 8.5度区
石家庄: 7度区
太原: 8度区
天津:8度区, 局地7.5度区
济南:6度区
青岛:7度区
2.西三角地区(512大地震后的热点区域)
可能这里和很多人认知的不太一样, 看数据就好了.
成都市:7度区
重庆市:6度区
西安市:8度区
绵阳市:7度区
德阳市:7度区
绵竹市:7.5度区
江油市:7.5度区
都江堰: 8度区
雅安市:7~7.5度区
汶川县:8度区
北川县: 老县城8度区(地震后因为山体不稳定加上废墟规模过于庞大已经被永久废弃保护起来了), 新县城7.5度区(从安县划给北川新建的新北川县城)
西昌市:9度区(全国最高设防烈度)
康定市:9度区(全国最高设防烈度)
3. 西南地区
昆明市: 大部为8度区; 呈贡东部, 东川为8.5~9度区.
贵阳市: 6度区.
西昌市:9度区(全国最高设防烈度)
康定市:9度区(全国最高设防烈度)
攀枝花市:7.5度区
丽江市:8.5度区
大理市:8度区
遵义市:6度区
4. 华东
上海市:7度区
南京市:7度区
杭州市:7~6度区
宁波市:7度区
苏州市:7度区
无锡市:7~6度区
合肥市:7度区
宿迁市:8度区
徐州市:7度区
扬州市:7.5度区
镇江市:7.5度区
绍兴市:6度区
湖州市:6度区
嘉兴市:7度区
5.华南地区
珠三角全部地级市都是7度区...
湛江7度区
阳江:7.5度区
三亚:6度区
潮州:8~7.5度区
汕头:8度区
海口:8.5度区
6. 东南地区:
台州, 温州, 衢州, 丽水, 南平, 宁德, 三明, 龙岩全部是6度区
福州,梅州是7度区.
泉州漳州厦门都是7.5度区
台湾大部分是8.5度区...
苗栗-台南这一圈都是9度区...
高雄独善其身是8度区
7.东北地区
深大哈长四大金刚:7度区
鞍山赤峰:7~7.5度区
铁岭抚顺:7度区
齐齐哈尔:6~7度区
松原:8度区
6度的都给大家圈出来了,7度基本上也很安全。在9度区的朋友,不要住太高,不要住平房,房子要买好一点的,新一点的,命要紧。
重庆、湖南、广西、江西、浙江这五个省份的历史地震频率是最小的,湖北、福建、上海、内蒙、吉林、黑龙江较次之。
相对来说,南方大部分省份都没有地震带分布,或者是处于地震带边缘的,地质相较稳定,发生地震以及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无地震就说明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小,只会感到强大地震的震感而已。


此图为中国的强震及地震带分布图。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有5个主要地震带
1、台湾及附近海域。
2、西南地震带,西藏、四川、云南。
3、西北地震带,甘肃、青海、新疆天山。
4、华北地震带。
5、华南沿海地震带。
地图上看,地震带在中国第二台阶向平原过渡很多,黄河以南到华南广大地区没有地震带。
地震形成的主要原因:
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德州此次发生的地震属于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火山地震有时也相当强烈。但这种地震所波及的地区通常只限于火山附近的几十公里远的范围内,而且发生次数也较少,只占地震次数的7%左右,所造成的危害较轻。
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发生的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次数的3%左右,震级很小,影响范围有限,破坏也较小。
诱发地震: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如陨石坠落、水库蓄水、深井注水)而引起的地震。
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因此此次德州地震如何研判成因?
从地震发生带来说,德州不处于地震高频发生的地区。其位于郯庐地震带西侧,这片地方不是一个明显的地震带,属于相对来说属于地震频率比较弱的地方。
据相关资料显示,郯庐地震带是郯庐断裂带上多发地震的一部分,近南北向向分布。
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常以破坏性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不过,这样巨大地震的原地复发周期一般都很长,甚至长达几千年。因此,不用很担心。
中国空间站。
引言:天涯网络版,各省哪有不挨灾?
各省自然灾害挨个数数:
北京:沙尘暴
上海:基本没有, 偶尔会台风擦边
天津:地震带边缘
重庆:基本没有自然灾害
河北:部分地区处于地震带边缘
山西:旱,地震带
山东:古时候有过黄河改道, 现在治理的不错了
河南:黄河溃堤, 洪灾.
安徽:好地方基本没有自然灾害
江苏:好地方基本没有自然灾害
浙江:台风 正面登陆的不多
福建:频繁台风登陆
广东:频繁台风登陆
台湾:非常频繁台风登陆, 泥石流, 位于地震带上
江西:好地方基本没有自然灾害
湖南:好地方基本没有自然灾害
湖北:长江洪峰年年有, 近年治理的不错
四川:地震带, 泥石流
贵州:地震带, 泥石流
云南:地震带, 泥石流
广西:地震带边缘, 泥石流
西藏:地震带, 雪灾
青海:地震带
宁夏:干旱, 地震带边缘.
新疆:地方太大, 部分地区干旱(本来就是沙漠), 雪灾, 大多数地方都是好地方
甘肃:干旱
陕西:部分地区干旱, 地震带边缘.
内蒙:部分地区干旱
辽宁:地震带边缘, 雪灾
吉林,:本来就很冷, 不适合过去人类生存
黑龙江:本来就很冷, 不适合过去人类生存
  基本上有河流经过的省份都会有洪灾,但是三峡建好以后洪灾已经有相当多的应对手段可以控制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都得益。
  广东前几年的雪灾是因为成本的原因,基础设施设计上就没有防雪,几十年一遇的雪灾出现其实在北方都不算什么,更多是人祸。
  另外黄河流域古时候到现在气候变化还是很大的。河北、山西、陕西、河南过去都是降水非常充沛的地区。
这位童鞋应该是长江流域或是南方气候宜人之地的朋友,对江苏、安徽、江苏、湖南、重庆、浙江情有独钟,感觉到的都是惬意,那么真的是这样吗?这些地方都是传说中的桃花源?


一、我国的自然地形地貌
  我国自然地形地貌,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我国的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
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与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交汇处。我国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太平洋西岸,东海、南海列岛,直线距离不过4000~5000公里,却经历从喜玛拉雅山海拔8000以上到我国黄海、东海、南海海拔负150~负180米以下的东海延伸大陆架,直到海拔负2700米以下的中日大陆架分界线的冲绳海槽。
  整个国土陆地及海域面积清晰的分为三个阶梯。






二、我国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地质灾害是指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据统计,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300-400人死亡,经济损失100多亿元。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每年都在200亿元以上,人员死亡约1000人。
地震是破坏性最大的灾害,并可以诱发一系列其他地质灾害。据统计,上世纪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达260万,占各种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8%。
崩塌、滑坡、泥石流——全国有350多个县的上万个村庄、100余座大型工厂、55座大型矿山、3000多公里铁路线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严重危害。
地面塌陷——除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甘肃、宁夏、新疆以外的24省、区、市都发现岩溶塌陷灾害,其中以广西、湖南、贵州、湖北、江西、云南、四川、河北、辽宁等省市区最为发育。黑龙江、山西、安徽、江苏、山东等省则是矿山采空塌陷的严重发育区。
地面沉降——全国共有上海、天津、江苏、浙江、陕西等16个省。
地裂缝——出现在陕西、河北、山东、广东、河南等17省(区、市),共400多处、1000多条。
  突发性地质灾害不仅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也引发了严重的公共安全问题。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灾害群测群防和减灾防灾工作。但是,由于技术手段和认知水平的瓶颈,很多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还无法满足大范围的信息发布以及决策支持,并且很难进行有效地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工作。因此,进行科学有效的地质灾害评价、监测、预警和及时的灾害信息发布,构建完备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对降低地灾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减少对生态地质环境破坏意义十分重大。


三、我国地质灾害的分类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齐全,除现代火山灾害外,其它地质灾害都相当严重。按破坏型式、动力作用、物质组成和破坏速率可以划分为10大类31种:
地震:天然地震、诱发地震
岩土位移:崩塌、滑坡、泥石流
地面变形: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
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渍)化、冷浸田
海洋(岸)动力灾害:海面上升、海水入侵、海岸侵蚀、港口淤积
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坑道突水、煤层自燃、瓦斯突出和爆炸、岩爆
特殊岩土灾害:湿陷性黄土、膨胀土、淤泥质软土、冻土、红土
水土环境异常:地方病
地下水变异:地下水位升降、水质污染
河湖(水库)灾害:淤积、塌岸、渗漏
  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及其危害程度与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格局和新构造运动的强度与方式,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水文地质条件等)、气象水文及植被条件,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及其强度等有着极为密切关系。
表1:主要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统计
损失分类灾害类型年均经济损失(亿元)备注直接破坏现有设施(Ⅰ)崩塌、滑坡、泥石流36第Ⅰ类的年均经济损失共约55亿元/a地面塌陷4.39地面沉降1地裂缝0.4地震10瓦斯爆炸0.1坑道突水3造成社会产值减少(Ⅱ)冷浸田30第Ⅱ类的年均经济损失约为55亿元/a土地盐渍化25破坏环境,损失资源(Ⅲ)土地沙化45第Ⅲ类的年均经济损失约为156亿元/a水土流失96煤层自燃15Ⅳ海水入侵8合计274此数据反映平灾年份的经济损失


全国自然灾害分布简图




全国的地质断裂带




全国泥石流、地震、火山分布




长江流域滑坡、泥失流强度分布
















  躲开了天崩地裂,还要抛却,现代科技核电站(核污染)!以及自然恶劣之地:沙漠+荒漠化。才能找到我们传说中的桃花源记~!






四、哪里是世外桃源?
  桃花源,没有天灾地震,还需要有桃花,有水,才能适宜生活(不仅是生存)!让我们看看我国广阔的地土哪里植被最多?哪里雨量充沛?哪里气候宜人?














若论适宜我们生活的中国最安宁之地——桃花源,看综上图示,简而述之,即天灾与地害,以及生活宜居程度。因我们生活在陆地上,故而地质灾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巨大,天灾次之。
地与天:
地震是破坏性最大的自然灾害,并可以诱发一系列其他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据统计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占各种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8%。因此地震是第一大自然灾害。若论我国地震分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在23条地震带上。
  天灾即台风及沙尘暴,沙尘暴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部、北部、地区。台风分布在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及各岛屿,偶而影响到中南地区、中部地区。
生活宜居程度:
宜居生活,必备水、空气、温度、湿度、植被程度、土地肥沃度、辐射污染等。
水资源,可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图、以及降水量图示,北方及西部地区先略之。
  空气,看寒潮行进图,北方有极寒之地。按新新出现的雾霾,分布在北方及中东部大部分的大城市,以及北方,尤其是华北平原整个地区。至于负氧离子则为奢侈之求了。
温度,对照一月、七月全国气温对照表,可见除东北极塞地带,其他都适宜(标准按每个人个体不同的承受能力计)
湿度,对照干湿区分布图、北方及西部为干旱地区。
  植被程度,看图可以得出中部、东部、南部及东北地区(除极寒地区)为优先。
土地肥沃度,看荒漠化、沙漠分布图,凡之皆先略。
  辐射污染,现在仅可从核发电站分布一窥,尽量稍远之。
  我之言(申明此以下为我一己之言,希愿抛砖引玉)  
  如此而论,我们的桃花源在哪里?逐项细细而论,若以省区划分,则无一省区是历史上无任何自然灾害之桃花源!若论到地市一级,或论省级行政区之一部地区,则有几处可商榷。看到此,可能会有朋友,说自己的家乡即是无任何自然灾害的世外桃源,或村,或乡镇,亦或县区,都是OK的。不是缘自“谁不说咱家乡好”之由,而是的的确确会有这样的地方,请道来,彼此学习,开阔知识。
  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之间地区的中东部,包括河南西南部——南阳襄阳之间,古称之隆中,诸葛亮卧龙之地。
  长江、珠江两大流域之间狭长地区的中西部地区,包括云南中东部——贵州西南部——广西东北部——广东北部——湖南南部一线。还有东北地区之吉林中西部、东部之浙江之中部,大上海地区(包括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地)等。
我爱我家,家乡最美!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桃花源,亦或是自己的故乡,亦或是向往之地,不论哪里,只要有心,有情,有爱,处处是人间天堂。愿南水北调,三峡工程、三北防护林、退耕返林、退田还湖、治理盐碱地、治淮、治太湖等多项国家地方工程顺利进行,使祖国各地都成为我们心中的有桃有花也有源的世外花园。祖国富强,视目以待!
可以找一些直观的图,例如:看看你的城市是否在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说一个大家可能没太想到的地方——香港,我还在做设计的时候,香港建筑结构设计是不考虑地震的,水平作用只考虑风荷载。
不过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问了香港的同事和朋友,当地还是有震感的。
另外,据我们这行的前辈说,重庆以前也不考虑抗震的,后来《抗规》更新后才划分到了6度区,虽然是被划分到6度区,只能说下限是6度区。更多情况下从结构概念设计中,低烈度区的抗震设计——抗震构造>抗震计算
其实对于居民安全而言,单纯谈地震发生意义不大,应该综合考虑地震+场地+建筑才是。比如,同一个地区,小县城的自建房的抗震能力显然是不能和现代商品房相比的。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和喜马拉雅山两大地震带,是一个地震频发国家,非要找出地震很少最安全地方,非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和浙江莫属。
1、地震带分布看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东部受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影响,西南和西北都处于欧亚地震带上,全球大陆地区的大地震中,约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
我国约有20多条地震带,地震分布很广。有记载以来,我国除贵州、浙江外,其他省份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60%的省份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


2、从地震历史纪录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地震国家,拥有长达3000多年地震记载的史料。公元前1831年至公元1969年间发生在我国的破坏性地震(M>=4.0)。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长江中下游省份和东北地区,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发生过大地震。


更多地理,请添加作者15012687929或关注公众号FengTea159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自然科学 最新文章
海南一村民被眼镜王蛇咬死,多名消防员和村
有哪些不起眼的牢底坐穿兽?
美国耕地面积比中国大,可为什么粮食产量不
如何看待同济大学2024国家科技三大奖颗粒无
假如航母被蓝鲸全速前进撞一下会怎么样?
你见过最狠的SCI评论是什么?
蒙古是个怎样的国家?
为什么屠呦呦再三落选院士?
如何评价未明子的庶政学(MMPP)?
为什么人类进化得如此脆弱?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1-19 21:47:36  更:2024-01-19 22:19:09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