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工程技术 -> 为什么感觉很多中国城市都不怎么好看? -> 正文阅读

[工程技术]为什么感觉很多中国城市都不怎么好看?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这个问题是看到长沙的城市宣传照有感而发,觉得并不怎么好看,但不知道怎么描述是怎么个不好看法。这个不好看主要从宏观的角度,而不是微观的个体的看待,所以什…




提名一个,长沙一线江景房,湘江世纪城,湘江边一线几公里,高度一致,像门板,丑的想打人,感谢领导审美,毁得很彻底
世界各地的街道风格不一样。
1,欧洲的特点。
欧洲无论大城市还是小镇,那种欧洲古典风格非常突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沧桑的老房子,逼仄的街道,尖顶的教堂,街上人很少,显得古老又清冷。




下图是德国法兰克福,整个西欧的物流中心,德国90%的股票在这里交易。也是整个欧盟的金融中心,图中最高的那个楼是欧元总部,右下角的教堂是国王大教堂。


然而整体来看,没有几栋高楼,还没有我们一个小区多。绝大部分街道是下面这样的。




下面是巴黎。


下面还是德国。


欧洲国家非常富裕,尤其是北欧,但欧洲百姓一般都是开小排量的窄距车,重要原因就是街道太老太窄,车子太宽大的话,很多地方过不去,也不好停车。
欧洲历史上老打仗,一战二战把欧洲犁了个遍,神奇的是,这些老房子居然保留下来了。
中国有很多地方模仿欧洲小镇,但这么大规模的,而且完成度高的,一个也没有。历史感也模仿不出来。
下图是上海某别墅区,猛一看很像欧洲,


但它完成度太差。这地方我观察好几年了,好像永远都在施工,永远都灰尘扑扑,一下雨全是泥。
旁边还有烂尾楼,不像是安静住了几百年的样子,没有历史感。
2,美国的特点。
我小时候,媒体上说美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高楼大厦,灯红酒绿”。
美国大城市确实都是密集的高楼,又高又密,规划得特别好,街道非常规整,加上那些建筑又高,视觉冲击力非常强。站在街道上,一股压迫感扑面而来。完全满足我这个乡下土鳖对于城市的幻想。




这是芝加哥,看起来高楼林立,美国摩天大楼的故乡,比纽约早,也是全球第一个有天际线的城市。
但这样的地方只有一小片,出了这个区域就全是独栋的house,你也可以叫它小洋楼,或小别墅。又低又矮,非常开阔。
远看就是下面这样,


美国百姓并不住在高楼里,周围都是低矮的独栋大 house. 美国人都是住郊区或乡村的,靠四通八达的交通把城市贯通起来。
下面是洛杉矶,好莱坞所在地,天使之城。


远看就是下面这样的:


下面是西雅图,高楼林立。
西雅图这个名字就好听,又是雅,又是图。


远看是下面这样:


如果仅把高楼区域当做城区的话,美国城市没有中国城市大。北上广的城市面积是纽约芝加哥的几十倍。
美国百姓都是住郊区或者乡村的,这种高楼大厦都是办公楼,不是用来居住的。




到了下班时间,所有人都赶着回家,路上全是车。到了晚上,大城市的市中心就冷冷清清的,一个人影都没有。虽然市中心也是大楼大厦,灯火通明,那是因为美国人不关灯,其实里面没人。假如你晚上在美国的市中心看见聚集了一群人,赶紧跑。尤其是黑人。
美国靠极其宽阔的高速公路把城市和农村连接起来。




平时都早上去城里上班,晚上下班回乡下。到了周末,全都在乡下呆着。上午睡觉,下午家庭活动,去教堂做礼拜,去超市采购一周的食物,或者全家在门口草坪上洗车,或者去湖边钓鱼划船,晚上做家庭晚餐。
城里空无一人。
到了周一,继续回城里上班。
欧洲人喜欢小排量的窄车,美国人就喜欢大排量的宽距车,SUV和皮卡特别受欢迎。
3,中国的特点。
中国现在房地产火爆,可以看到很多围墙围起来,里面是整排整排的高楼,风格一致,很远就能一眼看出来,叫小区。
名字一般取得洋气,都叫“加州阳光”,“巴黎风情”,“香槟城堡”,“普罗旺斯”。






出了这个圈,外面是老旧的“赫鲁晓夫楼”,就是所谓的“老工房”,有地方叫“筒子楼”。


下面这个楼看起来很眼熟是吧,其实是俄罗斯的。我有个俄罗斯朋友,她发过来她家的照片,跟下面一模一样,连外面的白杨树都一样。


下面这个楼看起来更眼熟是吧,也许你还住着这样的楼,其实是乌克兰的。


下面这些楼,如果不是有俄语,我说这是北京你都信。




下面这个才是中国的,和上面的不说是相似吧,只能说一模一样。


受苏联影响,朝鲜也有很多这种楼。


有人拿下面的照片忽悠我,说这是美国。


然而左下角那些红色的赫鲁晓夫楼出卖了他,这肯定是中国。也不会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他们经济发展停滞,不可能有那么多新的高楼,尤其是美式风格的高楼。
看这些楼房的高度和密度,经济应该不差,至少是省会级别。左上角还有雪山,没有植被,那么我可以确定,这是乌鲁木齐。
这种红色的赫鲁晓夫楼不光北京多,看起来又老又旧。其实所有中国城市都多,只是集体经济发达的地方更多。


这是上海的金融中心,陆家嘴。看看右边那红色的屋顶,一排一排的,全是赫鲁晓夫楼,也就是老工房,也叫“老破小”。因为位置好,价格还不便宜,这种老破小咱想住还买不起。
其实住里面也不舒服,里面的居民都在等拆迁呢。原来有个同事,就住陆家嘴,拆迁后补了N套房,一下子成千万富翁。
很多人纳闷:陆家嘴还有老破小?我看见的都是东方明珠和高楼大厦啊。
回答:当然有啊,你看图就知道了,还不少呢。


人民广场周边也差不多,右边全是老破小。
您还别瞧不起这种楼,在计划经济时代,只有国家单位,国企或事业单位才有钱盖这种楼,是作为宿舍使用的,这种楼通常还是成片出现。能住这种楼的都不是一般人,他们不是国家干部就是国企职工,很让人羡慕的。
我有个富裕的亲戚,在县城就住这种楼,问他做什么工作的,他说“在机关工作”。我一直以为他是开机关枪的。
2005年左右,我从乡下来到北京,太阳刚下山,就到处找地铁。那时候我还没有手机,更没有导航,到处瞎转,就转进了一个大院,顿时一股肃杀的气氛扑面而来,仿佛里面还在闹革命。后来回想,那是一片红色的赫鲁晓夫楼,整齐严谨,估计是个国家部委。
我一辈子的梦想就是能住进下面的赫鲁晓夫楼。




下面是我们镇上的房子,风格非常明显,两层的赫鲁晓夫楼。


这是不是就是中国的全部了呢?当然不是!
前面说了,老工房虽然老,但那也是机关干部才能住的。小区虽然到处烂尾,但也都是几百万。能住老工房和小区的人,比例并不高。
中国最广大地区是下面这样的。






中国的城市都是这三种房子混在一起。
4,日本
日本建筑有极简主义风格,非常整齐,颜色的饱和度也低,较为整洁。
日本因为起步较早,这些高楼其实都很老,至少比中国的高楼要老,但看起来都非常新。
外部整洁,没有阳台,没有空调外机。街道不宽,中间没有行道树隔断。






民居也是独立的house,叫一户建,一片一片的,全都是独立的小房子,没有小区和围墙。






我看其他回答提到一个点:
日本街道上的分道线任何时候都是清晰的,而中国的始终处于磨损状态,或者有很多泥灰。
















http://Itchyfeetcomic.com
大城市还凑合,我就想问18线小城市也遍地高层住宅,又丑又压抑,这样的规划是哪个天才发明出来的啊?
你去国外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是美国欧洲日本,还是泰国马来西亚巴西)看看,只有大城市才遍地高层住宅,小城市都是带院子的独栋或者四五层的花园式公寓。
我离开大城市,回到小城市,图什么?不就是图慢节奏、空间宽敞、亲近大自然、有烟火气的安逸生活吗?你让我回到小城市,还住18层、26层、33层的鸽子笼?我是不是贩剑?
规划密度太高+垃圾设计+垃圾规划。
*个人观点
中国大陆大多数城市有着崭新的基础设施、平整的马路和比较新的建筑。这些确实能让城市更加宜居。
但是这并不能对一个城市好看与否起到较大作用。中国的香港,大街上有很多破败的、60年代的建筑;中国的台北,放眼望去一大片铁皮屋顶。但是这却不影响这些城市的“好看”。
对于中国大陆的城市,我不会说这些城市完全都是“难看”的。
但是减分项确实多。
首先是居民小区。从上个世纪建起来的赫鲁晓夫楼,到现在的各种商品房小区,这些建筑都是千篇一律、缺少个性的。一个小区几十幢楼都是一个样,旁边小区几十幢楼又是一个样,但远看这些小区又大差不差。
日本也有成片的居民住宅“团地”,也是一大片一大片的,但是这些“团地”占比并不如国内居民小区这样大,很多团地也并不是一大片,而是几幢楼。所以人们提到日本的住宅肯定第一反应是“一户建”、“tower mansion”而不是团地。
说到居民小区又不得不说居民小区外边那一圈玩意儿。国内大多数居民小区喜欢在临街的一圈建设“门面房(门市楼)”作为商业建筑。这些建筑甚至没有居民小区内部的住宅楼有个性,但是不同的商家喜欢用各种广告牌来遮盖一下。
但明显地,一些地方要求广告牌风格颜色统一,一些商家的广告牌审美也很不在线--毕竟这个招牌不知道能用多长时间,就不用心搞。也许之后生意会倒闭,也许之后还会再装修,还会换招牌。
作为对比,中国香港很多商铺仍然保持着60-80年代的装修风格、使用着数十年前的霓虹灯招牌。这些招牌造价在当时可以买一个房,所以商家会用心地找专门的书法家、写字人,根据自己生意的特点精心设计招牌。这些霓虹灯招牌也成为了香港的一张名片。


香港的霓虹灯招牌


香港的霓虹灯招牌


经过精心设计的霓虹灯招牌


森美餐厅的霓虹灯招牌--在当时的价格可以在香港买一幢楼


大阪的霓虹灯招牌
门面房的兴起也说明国内缺少真正独栋的小商业建筑。日本、韩国等大多都是独栋的小商业建筑,这些建筑各有不同,共同组成一个又一个街区。
从复制粘贴的居民住宅、再到风格统一的“门面房”与招牌,不难看出第一个减分项是“没有个性”。
其二就是缺少层次与和谐。
这里说的主要是商务区而不是住宅区。
国内商务区的摩天大楼建设起步比较晚,所以使用的建筑设计比较新颖。国内新建的摩天大楼很少有日本、美国那样方方正正的盒子楼。


上海市
浦东高层建筑单独拿出来看,一个比一个精致,一个比一个优雅。
但是他们组合在一起,天际线就感觉有点稀。虽然上边我们刚说完没个性不行,但是这些建筑风格差异确实太大了。不紧凑,风格差距还很大,这确实是个减分项。


东京新宿,方方正正的建筑较多。


东京新宿,建筑密集且风格差距不大。


香港中环,建筑紧凑,虽各有风格,但差异远不及上海。
提到摩天大楼又不得不说近几年国内非常流行的东西:LED。
LED本身当然没什么问题,作为大楼的装点是可以作为加分项的。香港很好地把内透和LED结合起来,使得夜景更加绚丽。


中环夜景,LED作为点缀让夜景更加生动。


东京新宿的LED点缀较少,但是内透极其震撼
但是滥用LED就不对劲了。


青岛灯光秀--实际上这东西在很多城市已经常态化了。


青岛灯光秀--实际上这东西在很多城市已经常态化了。
很多城市的大楼外墙都变成了大屏。你能看出这些建筑本来的形状吗?
而且显示的图案颜色饱和度很高,就这图案自身而言也并不好看。
这些灯光打开的时候往往是华灯初上之时,关闭的时候社畜也差不多下班了--留下黑漆漆一片。
本该装点大楼的LED喧宾夺主,把大楼变成巨大的大屏,掩盖住大楼本身的设计美,掩盖住内透美。
总的来说,一个城市的精致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一个城市要想精致,既要注重和谐,减少不协调的建筑和丑得出名的建筑;又要充分发挥个性,展现出一个城市的活力、创造力和烟火气。
关于审美和粗糙就不提了,这个基本是共识;但是城市不只是这些技术上的问题,实际上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非常复杂,相对应的当前的城市理论并不能完善地把各方面照顾周到。从古典时代的轴线到现代主义的光明城市到当今主流的城市意象到雅各布斯的复杂性,理论发展到了解构技术的阶段,当代城市理论相比权威的规划更强调关注城市的复杂性,让生活去适配这个复杂性,并且保持美观与安全,能完成这些基本可以算是符合当代城市的审美了。所以即使是很多广受好评的城市也各有各的问题,总的来说,一个当代城市的好坏,在于其呈现给人的丰富度。丰富度是“养”出来的,一个出色的规划,加以年月,再加上持续的产业活力,最终可以带来一个好的城市;中国大多数城市其实吃亏在“太年轻”上。
城市美不美我提出两个直观的感受作为判断:一是城市是否有一种故事、游戏的代入感;二是城市是否与自然充分融合。此外就是基本的产业和交通等基础设施是否完备。拉斯维加斯怎么看都不能算是一个出色的设计,但是这并不妨碍其成为一个好的城市,因为它本来就是为了娱乐而生的,就好像游客去《西部世界》玩,就算城市很简单,但是冒险感、探索感会超越这种单调;同样的例子还有九龙城寨、罪恶城市等等,比如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即使犯罪率再高,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一个“好”的城市。自然是另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人天生亲近自然,利用好自然资源,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的下限。最近很火的《周处除三害》,阮经天在夜晚开车往来台北和台中的道路、不断出现的海与山,形成了他黑色生命中一个个亮色的片段;《堕落天使》中金城武带着杨采妮骑摩托车奔驰在九龙海底隧道,让香港这个城市又多了一个夜晚的标签。


《西部世界》中简化的西部小镇,却没人会觉得乏味


九龙海底隧道,夜香港的意向之一
就我去过的一些城市分析一下,首先是京都。先不论其历史和文化,街角不断转变的风景、狭小的街道、路边五花八门的小店,小尺度的城市造成了极强的游戏探索体验;鸭川穿过城市,配合到处嵌入的园林,又为城市带来了强烈的自然因素,尤其是河流衍生出的步行、嬉水、餐饮等等功能,满足城市功能的同时,将丰富的自然体验带入城市生活。抛开文化习俗等因素,阻止一个人生活在京都的问题似乎就剩下是否有合适的产业集聚。


京都


鸭川和其水边丰富有层次的活动,好的条件自然会发生故事,这里是《半泽直树》紧张职场斗争中晚上放松的地方
再来看一下南京。南京以其分区式的《首都计划》广受好评,这样的规划很好的利用了南京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并赋予了不同的主题,我至今仍记得第一次来南京,出火车站看到玄武湖以及蜿蜒的明长城扑面而来的震撼。(南京好久前去的了,印象非常好,细节不太记得了。)


南京是国内大城市中规划最好的城市之一,而且是难得的有“历史”的城市


城市东南角鸟瞰,《首都计划》是由当时顶尖的规划师、建筑师制定的百年大计
再看一下广受好评的纽约。纽约作为世界第一城高大上是无疑的,但是纽约的问题也很多,很多美国人都表示不喜欢纽约,最大的问题就是密度太高了。高密度在后现代审美中已经不是问题了,甚至是一个值得褒奖的点,但这仍是与人的本性相冲突的:你可以说这种生活很酷,但是不能说这种生活就很舒服。纽约需要也拥有大量丰富度去舒缓高密度,但这种丰富也就是相对欧美城市来说的,实际上远没有国内城市那么有烟火气,再结合糟糕的环境与治安,城市生活总体不能算很舒心。纽约与自然的结合也谈不上多好:哈德逊河太宽了,只剩下堤岸后的亲水活动场地,而没有鸭川、新加坡河等的亲切感;中央公园则太老式了,老式公园的问题就是与城市生活脱节,而其市中心的公园系统呢,设计功能上非常出色,但是人太多了。当然纽约的尝试是首屈一指的,不管是高线公园,还是哈德逊河一众码头的改造,都很好的提升了城市品质。


纽约在城市设计和审美上,绝对是最前沿的


哈德逊河码头改造,纽约作为景观都市主义的起点之一,在对自然的融合上也是走在最前面的


布莱恩特公园是很好的案例,但也确实反映出纽约的人太多了
说完纽约再来说说我生活的上海。本来上海街区的烟火气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交通组织在国内来看也算比较好的,但是现在底商的迁出、过于强调租界风格的文化、华而不实的改造与绿地,总体呈现了一种领导想当然的城市生活;上海的自然景观是较差的,原本大量的河道要么填了,要么驳岸硬化了,缺乏与城市的紧密结合,当然现在都在调整,但是就像之前说的,河边的绿地作为几年间大建设的产物,功能非常单一,只能说需要再“养”几年,重新生产出城市的丰富度。


目前上海的城市空间往往有商业气息重、停车贵、人多的特点
那么要达成这样一个好的城市,技术上应该如何实现呢?
系统性的,要提供一个“养”的环境。打个比方,生态环保行业解决问题可以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其中生物方法的微生物就是养出来的,你要给他适当的环境,然后慢慢培养,他最终可以解决物理和化学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很多城市更新,作为上层强推的项目,本质仍是资金充裕情况下的建设行为,就好像物理化学方法,简单粗暴但未必效果到位;而由下层机构、业委会来执行城市更新却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虽然业委会可能老土、审美普通,但是业委会会有一个各方博弈的过程,一旦经历了博弈,出来的成果就往往是一定程度上和谐的、有故事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提供的就是一个合适的温度和环境,并适当给予引导,最终“养”出一个丰富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
宏观的规划上,需要强调一个分区以及从自然出发的规划思路。分区除了功能上的便捷合理以外,还可以更好的利用城市的自然资源,而利用好了自然资源,一个城市的景观就会有最基础的保障,城市居民也有一个可以放置内心的地方。微观的规划上,应当强调人的自由度和安全感,包括丰富的选择(酒馆、咖啡、店铺)、合理的性价比(房租、停车费)、清晰熟悉的环境(丰富的标识系统)等,这是从末端为丰富的城市生活提供支持。
其实说白了,城市应当带给人们快乐,让人们有在其中生活、探索的欲望,并且做好必要的保障;这是当代城市所应体现的时代精神,也是丰富度、自然、产业的本质内涵。
————————————————————————————————————————
评论提到应该说说欧洲城市,那就来说说巴塞罗那。巴塞罗那的城市景观在现代大城市中基本是保三争一,没办法,故事太多了,集中了欧洲一路发展下来的城市规划、天才而热烈的西班牙和加泰罗尼亚艺术传统、深厚的地中海文化和风光、活跃的产业经济以及时不时的大事件激励,可谓buff叠满。巴塞罗那的方格网规划作为经典,不只是填满了整个城市,单个方块也规范了内外功能、转角细部、沿街立面等,在整个城市建设过程中这个大框架始终得到了尊重,为城市今天的出彩打下了基础(想象一下国内城市如果规划成这样的方格网该多么单调粗糙)。巴萨到19世纪仍是被城墙包围的山地内陆城市,伴随城市发展最终延申到了地中海边,城市也在与自然的融汇中实现了魅力的释放。从老城向海走,整齐却有变化的活力街道、时不时跳出来的奇特建筑,丰富的美食和商业,再到海边三十年来从不过时的城市空间,真正的城市教科书;吃完晚饭走在海边,空旷大气但是细节丰富的海岸线,人们在灯光球场打球,在海边发呆闲聊,城市伴随着浪声,慢慢隐入地中海的夜色。


巴塞罗那老城,经典的方格网布局,与巴黎规划并列现代城市规划头排;值得注意的是,高迪等一干大师的设计作品,全是结合在这个方格网中的,真正的建筑与规划的和谐


米拉公寓鸟瞰


米拉公寓也是在规划的红线内建造出来的,对我国规范的制定和执行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东西


对角线大街将城市延申到了地中海边,Barcelona Forum,如何从各种维度上活跃滨水空间的教科书案例


屹立海边苍凉孤傲,Barcelona Forum就是一个个大师作品加上经典空间组织堆起来的


那年走在海边,回酒店的一路上看着打排球的、散步的、发呆的


如果说高迪已经太出名以至于说出来显得乏味,那么可以了解一下米拉莱斯,巴塞罗那不缺天才,城市的美丽跟这里的人和故事息息相关
天津




























个人观点是,除了CBD区外,全国GDP前15的大城市里,只有苏州是做的比较好的,虽然苏州老城区里大多都是我们常说的“现代建筑”,但严格的限高、古城肌理的保留、统一的黑瓦白墙,都使得苏州老城区充满江南地域特色的传统氛围






苏州
这种规划与保护,非常有欧洲城市的老城区的感觉,能让人体会到一座城市对历史的尊重


爱丁堡


阿姆斯特丹


罗马/梵蒂冈


佛罗伦萨


巴黎


巴塞罗那


德雷斯顿


维也纳


苏黎世


布拉格


伊斯坦布尔
(图片侵删)
至于其他的多数中国大城市(除了泉州等),无非是少数留存的古迹+仿古,老破的住宅楼,城中村or棚户区,新修的二三十层的住宅楼,工厂区,再加上比较光鲜亮丽的CBD写字楼区,千城一面。
无论是土地制度、城市管理者当局,还是地产商、建筑设计师,乃至国民审美水平,都是造成现今局面的原因。
中国的多数大城市,整体来说不仅没有特色,美学水平上也不高。哪怕是香港、重庆这种,城市整体来讲(不是单局部区域或者单自然景观),我也仅认为是有特色、现代、繁华、震撼而已,还算不上“很高的美学水平”。其实就算是做现代建筑,能像日本那样精致一些就好了(而这归根结底还是要靠经济发展)
各个楼体上的各种大字宣传海报红色标语。
各个大路上分割车道的绿化带栏杆。
各种公园,河边,湖边的防护网围栏格挡墙
各个小区之间毫无联系,完全不同风格的小区围墙围栏。
人行横道上阻拦视野的绿化树木
这些东西有好处,但也让城市不怎么好看。
因为“中国开发商”这个神奇物种,赤裸裸剥夺了中国人在城市自建房的权利,中国开发商的特征就是搞批发的,批发出来的建筑堆填出的城市能好看吗?他们本质上和珠三角流水线上产电气元件的一样。只不过废元件丢到角落里没人看见。建筑明晃晃的丢人现眼罢了
大街上要是迎面走来十胞胎,跟见了鬼似的能不吓人吗
马列是工业革命的副产品(流水线上不小心出的次品),批发是工业化、现代主义的本质,唯活生生的人 和 有“不动产”之谓的建筑不适用批发,但是草包非得在这两项上秀智商下限,“人多力量大”“光荣妈妈”批发人——批发好了就光荣迎接59-61;玩大发了就批发建筑了,继续玩大发呗
工业化的结果 即批发的结果是产品极其便宜,批发人 人贱,批发房子竟然能批发出房贵,也是颇为黑色幽默
不请自来,建筑从业者,国内一线大院五年经验,现在德国工作,参加过一些重大的地标建筑投标,在gmp的时候也参加过一些国内城市核心区设计竞赛,也参加过小镇改造设计。
以我个人的体会,来谈一下这个问题。
城市和建筑可以看作是社会各方意志的角逐和碰撞,最后成为物质实体,虚拟意志的实体化。在这一整个过程中,决定最后面貌的是,是整个链条上的各个经手人的知识经验和想法,以不同的权重因子决定最后的走向。
1.决策机制。
这个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规划的同行的工作常常会称为“带着镣铐起舞”。一个城市怎么建设,地标建筑怎么选,背后真正决策者,其实都是各级权力机关一二把手。比如举个例子,王国平之于杭州,再举个例子,北大景观教授俞孔坚出了一本书叫做《给市长们的信》。有人会说,那国外也是这样,确实,但程度大大不同,背后的原因,估计混过几年社会都有体会,不再展开,所谓外行领导内行。甚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查,比如各级住建部的头,是什么学历经历出身。影响嘛,比如土地出让方式,新城位置选择,交通干线规划,城市旧区对待方式,天际线的抉择,这些都是决定城市面貌的关键,以什么价值作为主要导向。在政绩评估的体制下,很少有真正以城市的质量和长远发展为第一要素的,因为真正科学长远的规划,有时候和gdp会冲突,和资本会冲突,或者出效果太缓慢。
2.土地出让机制。我国的土地是公有制,土地在城市里以小区的形式一大块一大块出让。由于围墙封闭小区等原因,造成城市一块块区隔和不连续。曾经拆围墙的政策试行过,但无疾而终,也许不适合国情和贫富巨大不均的发展阶段,这个清华有个学者提到过,偷井盖的成因。而且一块块出让的模式,也有利于开发商操作,节省了手续,加快了城市建设。一切好像都有理,但是客观的造成城市空间的结果并不好。小区在一公里一公里见方的建筑完全一致,作为一个整体,隔壁又一块另外一个面貌一个整体,这样造成城市面貌不连续。举个例子对比东京,土地私有,出让一小块一小块开发,就算每块不一样,由于点小,最后也是有趣和统一的,有点像草间弥生的点彩。但如果不同的块太大,就会造成不整体和不连续,而每一大块的住区它的丰富度和建筑信息又非常少,走一千米,都是一个样,没有变化。而且由于毛细血管支路不足,一千米见方的所有车辆都集中小区出入口,涌入城市,交通也是有问题,所有的东西都放大一级,造成尺度过于疏离。尺度决定了人在城市的感受。
3.缺少历史建筑,缺少各时代建筑风格的混杂。天津租界,上海里弄,青岛洋房,都是城市不千篇一律的重要元素。国内历史保护做的最好的,应该算苏州,新城另外辟新区建设,园林巷弄的老城区完全保留。各时期的历史建筑,是城市个性的关键。这又不得不提北京城的梁陈方案了,说也没用,历史的北京城已经差不多都没了,历史建筑的魅力和美,是需要时间养起来,像陈年的酒,但历史建筑和街区也非常脆弱,不恰当的开发,更新,都会破坏真实的美,但国内的话,完全拆除也不在少数,假古董也不在少数,像济南车站这种拆了,被骂了又建回来,真的是哭笑不得,这样的愚昧不能更多了。这事g20的时候杭州北山路也发生过。但看看今天的北京,还是挤不下要在雄安辟新区,要是曾经留下了整个古城,旁边建个新城,其实也不是大问题。有些财富,没了就没了,
4. 建筑建设周期和建筑预算。建筑周期的偏短和建筑预算不足造成了很多建筑廉价和盲目。并在很大程度上说是资源的浪费。这个就等于你买一件廉价的家具不断换,和买一个很贵的家具传家,一个道理。我们的结果是廉价和质量差不断换。我曾经在15年更新过08年的建筑,建筑的设计年限50年,重要建筑甚至是百年,而短短六七年,这个建筑已经要大改了,为什么,盲目建造没想清楚就建了,城市更新大腾挪,不顾尊重现有布局,没有严格策划,严格论证就上了。再比如有一段时间,朋友创业的方向是帮忙整改失败对商业综合体,因为有段时期万达式的开发非常流行,但最后牛吹了钱骗了商业活不了,一地鸡毛。就比如八九十年代时候穷,建的苏联式的建筑质量都很差,基础设施,建筑结构其实都不达标,所谓老破小,但是更新是很难的,本身骨架不够好。我在德国现在住的楼是七几年的楼,质量用材都很好,只要定期维护,换些电梯门窗什么就好,结构完全没问题,电水等走法也都合理。虽然拆了建,gdp是不断计入,但很多时候,新的东西没有情感链接,我们城市建设抹平了太多人的记忆了。就像整天整容,整的连你亲人都不认识了,这种变化和割裂,我觉得并不健康。
写的多了,无用的牢骚,希望我们的城市能越来越好。
我目前住在杭州,是全国公认的优美城市,庆春路和延安路是比较知名的逛街好去处,我们看看卫星图和街景图情况:










应该说杭州已经做的不错,街道也很美丽干净吧。然后再打开谷歌地球,随手选法国的里昂胡乱找个定位,卫星图和街景如下:










好!我宣布中国城市完胜!
都不好看,一股苏联味,人都是燃料,用来加速机器运转,没有生活体验。
曾在Google Earth上看过迈阿密,简直无敌,惊为天人!
下面开始播放节目,请各位坐稳扶好,拿好手中的爆米花和可乐。


迈阿密就在佛罗里达州的这个框框里


继续放大


再放大,整个城市已可见雏形


选择框框继续放大


继续放大


放大





错乱又不失美感
总结来说,我个人观点就是,一个城市是否漂亮,从宏观来说需要整体规划,微观来说需要建筑审美,两者缺一不可。
城市内部其他部分:








城市天际线:


实景图如下↓↓↓↓↓↓↓↓↓


天际线是这样的
游艇俱乐部:




实景图如下↓↓↓↓↓↓↓↓↓


迈阿密海滩:




实景图如下↓↓↓↓↓↓↓↓↓


海边度假:


以及,正在度假的你们:


总之虽然没去过这里,但你说她不美我是不信的,我是要杠两句的,而且是杠就是我对那种。
仅以此为例,绝不是崇洋媚外,单纯只是很欣赏。
国内漂亮城市:
国内很多城市也很漂亮,单纯只说我去过的城市里面,前三我认为最有美感的要数杭州,深圳,青岛。多的说不了,单说一个方面吧。以我个人审美来说,一个城市的美,离不开毗邻江河湖海的点缀,它就像画笔一样,平添了许多色彩。
杭州倚靠着西湖,拥抱着钱塘江,绿化完善,城内的东河、贴沙河治理融合的是那样恰到好处,感觉不到一丝违和感;运河承载着历史,迎着夕阳,飘着货船,又是一番古朴且不失质感的美。
深圳年轻帅气,朝气篷布,西边临着珠江入海口,红树林生态象征着现代城市与自然之间和谐;东边的大小梅沙海景别具一格。城市内各大大小小的公园数不胜数(查了下好像公园数量1200多全国第一),如同这个城市的肺。天好像永远是蓝色的,太阳好像一直是灿烂的,映着这个高楼林立的城市,美。
青岛给我的印象是干净、整洁,城市布局紧凑又不显繁乱,到哪里都感觉整整齐齐的。滨海公路沿路景色给人的感觉仿佛在画里一样,轻松且优雅,有点意大利的感觉?这里生活气息浓厚,这个城市美的同时又显得很有舒适度,包容性。
结尾:
要说差距,我认为还是有的。我们的城市前期整体规划欠缺,毕竟这是历史和时代所造成。近阶段来看,也竭力在做优化,该拆迁的拆迁,该绿化的绿化,发展新区,布局合理,已经追赶的差不多少。但房屋审美来说,我们就是盖楼盖楼盖楼,可能是为了刺激经济别无他法,要不然我们也是人均一套小别野,而不是现在的高楼林立所给人的那种枯燥乏味。
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能打造成现在这样不失美感,而且还是千万人口级别的城市,不得不点赞。不能小看人口,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口。一个城市既要服务于人(经济),又依赖人的供养(发展),而且必须得有一个平衡点,才能使一个城市和谐,美丽。人口越多,这个平衡点越难找,。
那么发达的迈阿密,才45w左右的人口。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工程技术 最新文章
大妈吐槽年轻人卧铺挂帘不让人坐, 12306 回
如果地铁取消安检,你还会坐地铁吗?
五一假期首日火车票今日开售,12306 回应开
阿姨吐槽年轻人卧铺挂帘子不让坐,如何看待
为什么大家都说飞机餐不好吃呢?
“天然良港”需要怎样的条件?
为什么有些进入航天院所的人干几年就离开了
为什么在广东江浙沪的厂里几乎没见过东北人
刘慈欣为什么会保留自己当过电工的黑历史呢
为什么近年日本从工匠精神的代名词变成了造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4-04 12:13:06  更:2024-04-04 12:18:24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