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
天天财汇 -> 工程技术 -> 深圳和上海有何区别? -> 正文阅读 |
|
[工程技术]深圳和上海有何区别?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深圳和上海有何区别?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上海 深圳市 深圳同城 深圳工作 深圳生活 深圳和上海有何区别? |
1.深圳是一个只有浦东的上海。 2.深圳是北京的飞地。深圳离政治最远,也离政治最近。深圳的发展始于政治,深圳的发展也归功于放下政治的包袱。上海则恰恰相反。上海的发展始于外来文明的冲击以及最大程度上远离了政治的影响,但上海发展到今天也离不开政治的不断加码。 3.上海是吴语区的中心,本帮菜、西餐、日料在中国大陆地区最高水平的代表。深圳是潮汕人的第二故乡,湖南省的第二省会,川菜以及江浙菜在华南地区的首席代言城市。 4.一个地方是否宜居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我自己的感觉是:深圳和上海的气候都还不错。上海的冬夏都不长但很难受,深圳的夏天漫长而炎热。基本的生活配套方面,两座城市都做的很好。绿化方面深圳要好于上海。高等教育、医疗、商业方面上海要明显强于深圳。 5.承载文化的是人,而不是那些古老的街道与建筑。我并不觉得今天的希腊人和古希腊文明有什么很强的联系。上海的人文底蕴不是靠外滩那些西洋建筑堆砌起来的,而是靠那些传承在每一代上海人身上的上海记忆和上海精神。深圳只是没有明显的主流文化,或者说是没有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但这都不等于没有文化。上海像一轮明月,让你一眼就能看到她。深圳像一片繁星,没有哪颗星星特别耀眼,但当他们汇聚在一起的时候,一样动人。 6.上海就是上海,她有鲜明的特点。当别人提到上海人、上海菜、上海的夜晚、上海的生活方式,我脑海中会有一个很具体的印象。并且未来的上海是怎样的我是有一个明确的想象的。但是深圳还处在成长期,很难说深圳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很难说深圳人是怎样的一群人。深圳的未来等待这一代新深圳人来创造。你们会参与到塑造深圳未来的过程中。 7.上海有一群混的不错的小弟弟,深圳有两个关系微妙的邻居。(上海和深圳在其所处的城市群中的地位不同) 8.“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主要说的是深圳在文化上的包容。这一点深圳做的比上海要好。至于其他方面,上海、深圳这两座城市共同用高房价、快生活节奏等等很多东西挤出了不适应这里的人。 9.深圳很年轻,上海面临着比较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上海的节奏就比深圳慢。上海能给你的好需要你拼命奔跑去获得,而深圳本来就是一个奔跑中的城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每个人的人生的节奏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10.虽然这个问题讨论的是两座城市整体上的区别。但是还是想多说一句废话:比较这两个城市的区别不是比高低,当然更不是比下限。这种比较不会有什么结果且没有意义,只能引来互相的地域攻击。上海和深圳都是中国最优秀的城市,这两座城市都几乎足够能承载每个人对未来的梦想以及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上海是近代中国百年奇迹,深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的奇迹。中国足够大,容得下上海和深圳这两座城市。中国还不够大,需要更多像上海和深圳这样的城市。我爱深圳,也爱上海。并且为中国有这两座可以被称作奇迹的城市而感到很骄傲。 |
|
凌晨 在宝安机场 写下以上的话 |
补充个真金白银的,说说深圳对人才入深户的现金补助政策 只要你是国内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落户深圳应该是一线城市中最简单最快的了,本科以上的相当于直接送户口还送钱。最重要的是:本科未满30周岁、硕士未满35周岁、博士未满40周岁,入户就补贴现金,直接打到你银行卡;本科:15000元 未满30周岁;硕士:25000元 未满35周岁;博士:30000元 未满40周岁。 最新好消息:落户龙岗、龙华、宝安的本科(包含本科)以上人才,补贴可以领取双倍,就是说本科有3万,硕士有5万,博士有6万。但是要先后申请,先申请市级的,再申请区级的。 这个现金补助,可以全流程网上申请、审核及发放,申请人无需到现场提交任何纸质材料。你想想,平时想弄个10多块钱的红包还要发朋友圈积多少个赞呢。这个送你3万—6万现金,不用你求爷爷告奶奶,不用你跑断腿,最重要的是还合法不扣税,干嘛不要呢。 拿了补贴也不用给我发红包,要感谢我的话,请关注我点赞我就行啦。谢谢您。 上面的补助只是普通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最简单的补助。如果是更高级的人才,最高补助可以达到1000万元。 再更新一个,在深圳工作或者生活的女士的健康福利,希望帮助到有需要的在深女士。 最近好多名人去世,有些患恶性肿瘤去世的,真是人生无常。其实,疾病有时候是可以早期筛查的。比如:深圳的免费两癌筛查。 宫颈癌和乳腺癌是女士的头号杀手,深圳每年都会有针对女士的免费两癌筛查。因为好像各区的时间都不统一,所以到底什么时候我也不清楚,而且有些区好像还有名额人数限制。 但是各区可以免费筛查的资格都差不多: 在深圳居住或者工作6个月以上的女士,年龄在30周岁-60周岁的都可以申请女性免费两癌筛查。无论你是深圳户籍,或者是非深圳户籍,都可以的。 因为好像各区时间不同,具体详细情况,各位有需要的女士可以去就近的社康服务中心或者公立医院咨询。 这个是深圳政府的福利,千万不要去非公立的各种妇科医院咨询,有需要的话请去附近社康或者公立医院咨询。 。。。。。。分割线。。。。。。。 再补充下关于深圳29元重特大疾病保险的东西,希望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去年29元/年的深圳重疾补充险涨价了,2019年是30元/年,现在个人可以买了,我也是今天下午才买,到6月30号截止购买,错过要再等一年!关于这个政府性的保险优势,怎么购买,怎么理赔,我在微信公众号写了一个比较详细的版本,有需要了解的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从来在深圳。) 在深圳的朋友们,如果你们今年因各种原因没买这个保险,明年,请少喝一杯奶茶,或者请少买一次皮肤,请为自己和家人买这个保险。希望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患重特大疾病住院治疗的话,很多时候日均一两万的医药费,你会发现钱根本不是钱,连续一个月就30万到50万的总费用了。我一般都对亲朋好友说,这个29元的保险是全宇宙性价比最高的保险。 有些人所说的每人15万的额度是指:被保险人患重特大疾病使用《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药品所发生的费用。如果单药费都需要15万的话,其它费用加起来很有可能也不止15万了,总费用起码超过30万了。 患重特大疾病住院的话,所需的费用不单单指药费,还有手术费,检查费,住院费,床位费,护理费等等各种费用。 我再发一下这个重疾险的参保条件、赔付额度和赔付方式,希望帮助到还在犹豫或者有需要的人。 参保条件 深圳所有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一档,二档,三档),不分户籍,不分年龄,无论是否已经患病,都可以依照自愿原则参加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 赔付额度一 在同一社会医疗保险年度内,参保人住院时发生的医疗费用,按《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规定属于社会医疗保险目录范围内、且应由其本人自付的部分累计超过1万元的,超出部分由承办机构支付70%。 (这个部分报销额度上不封顶,已经有案例最高赔付了70多万,这个都是网上可查的) 赔付额度二 在同一社会医疗保险年度内,患重特大疾病使用《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药品所发生的费用,由承办机构支付70%,支付金额最高不超过15万。 赔付方式一 参保人在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可刷社保卡即时结算赔付,应由重疾补充保险支付的费用,由保险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支付,参保人仅需支付应由其个人支付的费用。 参保人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目录》内药品可刷社保卡即时结算赔付,应由重疾补充保险支付的费用,由保险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支付,参保人仅需支付应由其个人支付的费用。 赔付方式二 参保人在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自费购买《药品目录》内药品的,可到社保经办网点合署办公的保险窗口申请现金理赔。 。。。。。。分割线。。。。。。。 再补充个医保相关的。 关于深圳29元保一年的重大疾病补充保险 假如大病住院医保范围内总费用为100万,个人只需自付3.7万,当然这是理论值,但实际也差不了多少。详情如下: 深圳政府的“29元保一年的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完爆各大保险公司的重疾险种,29元保一年,患了重大疾病(比如恶性肿瘤),出院结账时医保卡自动报销,还不用联系保险公司理赔,性价比全宇宙最高。如果来了深圳,买了社保却没有买这个29块的重疾险,就是太浪费了,喝个网红奶茶都快29块了。如果还没买的或者还不知道的,每年5月或者6月的时候记得买。这个保险是政府发起,不以盈利为目的重疾补充险种,而且没有等待期,可带病投保,患了重大疾病(比如肿瘤)也可以每年继续买,不像保险公司的患病之后就不能继续买重大疾病保险了。 深圳一档二档的医保,住院的话医保范围内报销 90%,29元一年的大病补充保险可以报销个人自付1万元以后的70%。也就是说,如果投保人患了重大疾病,如果住院总费用为100万,假如这100万都在医保报销范围内,首先医保帮你报销90万,减去自付1万,大病补充医保可以报销另外9万中的70%,就是补充医保可以报销6.3万,也就是说,如果买了这个29元的医保,假如大病住院医保范围内总费用为100万,个人只需自付100-90-6.3=3.7万。 当然这是理论值,因为大病住院,有些费用是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还有些进口药医保的报销比例会下降或者医保完全没有报销的,不在医保的报销范围也就不在29块补充保险的报销范围。 不用再联系保险公司理赔,一般是直接医保卡内自动结算的,有可能住院期间要联系下该医院的医保科认定个大病啥的。 购买方法和时间: 可以公司统一买或者个人自己买,价格都一样29元保一年。 因为这个不是公司必须强制购买的险种,大部分国企事业单位可能会统一购买,但是很多私营公司可能不会帮忙购买。公司购买时间是5月1日到5月31日,个人是6月1日到6月30日。个人自己买的话,在深圳社保公众号买就行。 。。。。。。分割线。。。。。。。 别的不说。说说深圳投诉渠道的效率和态度。个人亲身体验 第一个例子,大排档晚上把桌子摆出行人道,晚上12点客人喝酒吹牛声太吵,吵了我一个星期,忍不住打了投诉电话,是当时晚上12点多打的,10多秒就有人工接听,问清楚在哪个地址等情况后,说有人会跟进这个事。当时以为估计又会扯皮了,但是没想到电话后的第三天,相关部门回电话说已经通知整改了那个店,叫我继续观察,有新情况直接打他电话,分别给了他们部门的固定电话和一个手机号码,手机号码不知道是不是私人的。特别要表扬的是,相关部门人员的电话语气态度非常好,简直比那些银行理财骚扰电话还好。一个月后,该宵夜档倒闭了。 第二个例子,投诉附近经常有废气异味,打电话投诉后,一周内已经有三个电话来告知异味的处理情况,叫我继续观察,有情况马上打电话投诉,并且给了一个手机号码,我说记不住,他还把手机号码发我手机上了。同样的是,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态度非常好。 其它地方。。。我从没感受过政府部门会有这种效率和态度。。。 |
背景:上海人,大学毕业去了美国。大学以及之前都在上海生活。 我从美国回国后就在深圳、东莞工作了三年,去过大中小三类型的企业,主要做电商设计。 先说说各自的优势: 深圳:1、全球做硬件的圣地,供应链体系非常完善。 2、年轻人多,深圳几乎没有养老负担,在教育,医疗,文化上负担少。 3、市场经济程度高,做事只要有价值,大家能转到钱,大家就愿意干。 4、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三大根据地之一。大中小型创业公司极多。(杭州的优势:阿里带动的小企业。北京的优势:基础最好,大型互联网企业大。) 5、深圳以及周边城市都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国家政策就是鼓励发展,先试验,出了问题往回退。(这点非常重要) 上海的优势: 1、国有资本的重点,很多人不理解上海是经济中心的定位。感觉无非是外资银行多。其实不然,最有价值的国有资本都是在上海的。他们做海外投资,稳定外汇市场,管理国内重要的金融市场。是稳定中国经济的重要阵地。 2、城市发展程度极高,上海是中国所有城市里城市化率,管理,配套设施最完善的阵地之一。这也让最多的外资,外国人长期在上海扎根,也客观上让上海更国际化。 3、上海本土文化注重契约和管理(几代上海人都是双职工家庭有关)。上海人相信,只有通过好的管理,好好工作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因此上海人有较强的履约意识。 4、医疗,教育在国内都是数一数二的,生活满意度较高(除了生活成本高以外)但是交金,入户后能享受到很好的医疗,养老保险。 5、政策上将高新科技,制造业放在上海。芯片,大飞机,航天都是中国2025计划的重点。尤其是高端制造业,上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两者的劣势 深圳:1、城市发展时间短,基础设施发展不全。医疗,教育随着时间推移,养老、医疗会是巨大的挑战,现有医院完全不够。 2、相较于长三角,珠三角缺少优质大学。深圳人才主要通过广州、成都输送,但质量和数量远不及上海和北京(只是描述客观事实,勿喷) 3、深圳城市扩容可能性极小,城市GDP和人口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深圳无法借地,只能往高层发展,但是也非常有限。前两年深圳一直在发户口,希望能成为直辖市,问广东借地。但随着大湾区的政策,深圳转直辖市的可能性非常低了。 4、政策上由于是改革开放实验田,所以就不可能成为金融中心,不能成为国家经济投放的地方。因为创新也代表不稳定,不安全。 上海:1、城市对创新的包容度不高,尤其是模式,政策,行业创新的包容度很低。及其的不适合创新,政府管理严格,地方政策细,标准严。比如幼儿园,在上海就很少有民办,而外地很多,也发展出了很好,很大型的集团。但上海作为幼教培训的重镇,就发展不出好的幼教集团。这些事在各个行业都存在。 2、上海本地人危机意识不强,更追求生活,因此冲劲并不强,更追求安稳的工作,创新,创业氛围不强。 3、上海与中国其他地方文化差别大,导致商业模式出不了上海。上海人有独特的海派文化,城市化西方化的生活观,所以上海成功的产品,往往去到全国就买不好。并且,也导致上海和周边长三角很难形成珠三角的亲密关系。 4、上海人很少出上海工作生活,因此对中国的理解是片面的,中国对上海的理解也比较局限。 5、没有蓝色的海,哈哈,这点纯粹的吐槽。上海周边只有泥潭和黄海。(不要和我说碧海金沙,去看看真正广阔无垠的海就知道差多少了。 最后说一下我的感受: 两个城市没什么好坏之分,我之前觉得上海不鼓励创新,创业。但是理解上海的责任了,我也能清楚。“上海不是上海人民的上海”这句是俞在上海做市委书记时说的。其实就是说,上海需要负责的是整个国有资本的安全,高效。维护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所以上海一定是大而保守的,生活在上海的上海孩子如果想安稳的生活回相对容易。但如果是想做点事儿的上海孩子,上海安全,稳定,保守的天性天然就是桎梏。 深圳的定位,注定是自由,热血,激情的,但就像一个年轻人,身体处在生长期,吃垃圾食品,不关注未来都没什么问题。但随着城市步入中年,如何精细化管理,补足基建短板是未来深圳要去学习的。 ———————————2/2补充————————— 感谢各位的认同,这是我没想到的。通过大家的回复,也让我思考了些新的点。对于大家关心的问题这里统一回复。 1、你觉得哪个城市好? 上海和深圳完全不同的类型(和上海竞争关系的是香港),对中国都是缺一不可的。我只希望尽可能客观分析两者的区别,而不是优劣(好比最好的汽车和卡车对人类的意义不同,没法比较)。 从个人选择来说:深圳非常迷人,年亲人多,机会多,绿树多,海蓝。我热爱深圳。上海繁华,稳定,配套设施完善,我的家人,朋友都在这里,所以我回来了。 2、深圳GDP为什么不能超过上海? 这是中国宏观经济决定的。中国的经济是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也可以叫做“逆周期调控”这是全球都在做的。但是我们有一个法宝:极其强大的国有资本。 强大到什么程度呢?我们说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占GDP差不多50:50。但是注意,这是国有企业,而不是国有资本。类似腾讯、阿里这些企业国有资本都是占大头的。保守估计国有资本能占70%左右。 这么大量的国有资本,只为了做一件事:确保国家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 上海就是承接了这样巨量的国有资本,火箭、大飞机、芯片、高科技制造业、海外投资这些保本、增长快的项目都在上海(阿里、腾讯、华为这种互联网企业,对国有资本来说是锦上添花,但是波动大,体量又不够大) 上海的任务就是保证国有资本平稳,快速增长。 这就很好理解了为什么GDP上海不会低于深圳。因为一旦如此,说明国家资本占比开始减弱了,国家钱少了,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降低,做逆周期调控的手段就少了。 (以下为补充: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经过了98亚洲金融危机;08世界金融危机;18贸易战。但一直没有出现大范围的金融危机,大家手上钱没有说一瞬间就一文不值,不会说哪一年物价突然飞涨。主要是基于宏观调控,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索罗斯做空了英国、泰国但在中国惨败,就是中国政府拥有强大的国有资本。 3、深圳的教育、医疗、养老问题 深圳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也预计到未来这方面的压力了。所以有大学城,有港大医院,从外地拉了很多知名大学办研究院和分校。 中小学教育,幼教也是大力发展民办。但问题是这些行业的核心是“人”。好的医生、教授、专家能否愿意去深圳是需要时间的。 目前来看,10年左右,深圳一大批定居的人口,会到50-60岁。随之而来的是医疗和养老。对前几批人(80年代到深圳,当时30多岁),深圳的处理是回老家生活。但未来越来越不可能,因为孩子,朋友都在深圳,回不去了。所以医疗最为紧缺。 教育这是要往重质量发展,目前主要做的事通过各种手段满足需求。但是好坏没法保证。未来如何提高质量是重点(但又涉及到本土能否培养人才) 最后,深圳是我非常喜欢的城市,是一个中国人通过自己双手,通过创造价值让自己和城市变得更好的缩影。 如果是中国是个家,经济上说:深圳就像个年轻人,目标就是往美好的方向大胆冲刺,哪里觉得有希望就冲一下。 上海的任务就是用好家里的钱,做一些长期为家好,但比较枯燥的事情(好比是:记账算钱,买房还贷款)。如果孩子冲错了,家里遇到捣乱的,上海要稳得住,不让家里一蹶不振个。 |
滴滴公司出过一份大数据。九点半以后北上广三地打车热门起始地点都是酒吧饭店商场之类。深圳的比较清奇:科兴科学园。 就是一圈写字楼无数码农拼命的地方。 |
没啥区别。 实话说。 深圳上海这两个地方随便一个地方你能呆下去,另外一个地方也能。 你能在深圳拿到的薪酬,在上海一样能拿到,反之亦然。 对个人来说,这两个地方没啥区别。 能有啥区别呢? 气候?文化?饮食?包容性?这些从来不是一个人决定呆在哪里的主要因素。说这些都是马后炮,给自己的选择加个借口而已。就像当年我从上海跑到深圳一样,我对自己说上海气候太差,冬天太冷。但实际上,这根本就不是我离开上海的根本原因。工作才是。当时深圳一家公司开出的offer比上海公司要好一些,所以我就去了。很偶然的。 我在深圳呆了10年,如果现在上海一家公司有足够吸引我的条件,我觉得去上海也没什么啊。 当然上海户口或许不好拿吧。深圳相对户籍更容易获取,买房可能也更容易。从生活的角度来说,或许深圳更亲民一些。纯粹从房价的角度来说,你在深圳有房子,那你就可以在上海有房。两地的房产差价并不大。不过两地都限牌,沪牌和粤B牌要是能互转就好了。否则车牌是个问题啊。在一个地方长期呆久了,你就会有很多沉没成本,这也是很多人维护自己所在的城市的原因。总要给自己的选择找点理由嘛。自我服务意识就是说的这个啊。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对普通人来说,城市和城市的差异,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大。在哪儿,你也就是呆在你的一亩三分地,每天重复着家庭公司的两点一线。周末不加班了就周边转转而已。 上海更小资吗?跟你有毛关系?你想小资在深圳就不能小资了吗? 上海更繁华更国际化吗?跟你有毛关系?你的护照签注页能用完吗?你去哪儿是从上海走还是深圳走,不就是个机场选择的问题吗?这都能让你们比来比去? 说到底,不要靠城市给自己贴光。要让自己有选择城市的自由。 |
上海商委某领导说: 我有个同学,创业做剧毒药剂混合机器人,我说服他把总部从深圳搬到上海。一年后他搬回深圳了,问他为什么,他说: 1、招不到人。招10个人,上海来应聘的才5人,深圳20人。 2、相关企业少。上下游企业,在深圳边上的小城镇多得很,上海没有。 3、融资环境差。深圳天使人多的是,好项目半小时就能敲定融资,上海做不到。深圳政府专门成立基金跟投,如有人给你投1000万拿10%股份,政府基金也跟投1000万且只拿5%股份,未来你还可以用比较优惠的价格赎回股份 。 4、扶持政策差。他创业初期,深圳扶持他300万,3天到账,上海只扶持大企业,那种企业需要扶持吗?说是奖励更适合。 5、领导不重视。他的机器人卖给医院,上海医院问生产批号什么的,这种前沿器械标准都没有,领导多次协调,只有仁济医院试买了一台。深圳某区领导亲自带队,当场训斥相关委办局,当场就批一家医院一台,第二年就列入政府采购清单。 6、配套政策缺位。深圳给企业租赁公寓,价格比上海低得多的多,而且以后可以买。上海只租不售。 个人感受: 作为上海人,看到这个现实其实是很难受的。特别反感有些上海人过度自信,认不清现实。无疑,即使是错失互联网红利,目前上海仍是领先,然而如不改变姿势,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深圳赶超。 10.17更新 感谢大家热烈讨论,无法一一回复,说明几点个人观点 1、很多人质疑第五点,指出权大于规则。我觉得没必要过度解读,因为我们都不清楚细节,我从领导话中猜测是该产品比较前沿,没有相关的标准,所以拿不到生产批号,瓶颈在此。人家深圳领导带队调研,掌握的信息多过我们,会不会是该产品已经通过其他国家更严格的标准并出口?人家位高权重,乌纱帽爱惜得很,没有相关材料支撑的话估计不会轻易放话。 2、谢谢有很多仁兄指出以偏盖全,且缺乏数据支撑。我接受指正,这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我也只是反映一个侧面。 3、我认为我说的创业环境是比较重要的一根主线,因为科技是进步的源泉,现在深圳的高新产业布局十分全面,在下一个技术浪潮中,受益度可能远高于上海。 4、反驳一些观点:一是国企多和强,这点认可,但是国企这种掌握资源和政策的单位放哪不强?民企拼命要和国企合资,因为国企有资源,民企有活力啊。上海受益于此也困于此。二是金融中心,上海只是聚集了一些金融机构而已,记得看到知乎某人回复上海香港差距中提到:哪个金融中心的利率和汇率没有市场化?还有法律不健全,如某单位某报说股市已经到底了、不会跌破多少点,然后狠狠跌破,这在香港股民是可以起诉并大概率胜诉的,还有金融人才数量、交易额等等,总之,上海还差得远勒。三是上海远大于深圳,没有可能被赶超,上海比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香港大多了吧~ 5、创业环境只是表象,关键是深圳政府的作为。有没有人讲讲上海的效率?杭州的房产证从市民把材料送进窗口,多久出来?一个小时,上海多久?理论上15个工作日,当然实际是3-4天。大佬拍台子了,委办局去杭州学习去。政务全国排名多少?16名(省和直辖市的排名哦,丢人!) 不说了,希望上海人能多说的批评的东西,什么I love SH宣传片赞歌多看多听没什么用。 11.1更新 经乎友提醒,基本确定文中所指就是WEINAS自动配药机器人,我觉得可以先了解一下再评论。 毕竟这个级别的领导(深圳),都精明的很。上海仁济医院不是试用了一台吗,这就符合规范了?上海媒体清一色的正面宣传,咋不见其他医院有动作,真的是有规则必依,还是庸政懒政?这个外人不足道,希望卫生条线的兄弟出来说说。 |
看到说“深圳有互联网龙头上海没有所以深圳科技完爆上海”的高赞回答,不禁为某些知乎er狭隘的认知面感到担忧。曾几何时互联网居然成了衡量科技实力的“唯一标准”,感情上海在全国领先的航天重工,生物医疗不叫科技,基因工程,疾病临床研究,核动力推进系统也不叫科技。天天张口闭口就是腾讯阿里,有多少人去了解过获得100多项科研奖项的上海生物研究所和研发了长征号系列运载火箭的上海航天院? 2020年1月26日,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国的今天,我们可以看看上海的生物医药力量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
|
|
|
新型病毒突然出现,大家手足无措的时候,上海率先破译基因组揭示它的本质;测试方法过于缓慢,很多人无法确诊的时候,上海率先研制出首个通过国家检测的快速试剂测试盒,而现在,得知武汉疫情的严重,上海又派了三批共400多位重症和呼吸科精英医生驰援武汉,抗争在第一线。 科技实力不是靠喊口号,不是靠搞噱头,科技实力体现在生死攸关的国民大事上。 |
常住上海,只去过一次深圳。 那是去年的四月初,周五加班很晚之后睡得,周六一早我就去机场飞深圳了。 下机之后出了机场,我感觉我成了整条街的焦点——满大街的短袖中就我一个穿着橘色羽绒服的二愣子。 我觉得上海和深圳的气候差距还是挺大的 |
一个例子说明深圳和上海城建的内在区别 |
|
. |
|
|
比起上海来说,深圳可能更像一个完整的资本主义社会,因为它包含了大面积的贫民窟(城中村),而上海因为缺乏了这部分过渡,所以准入门槛会更高。很多深圳人诟病城中村的脏乱差实际上是让外来打工人有一个居住属性的家,如果没有这部分外地流入人口就会降低的很严重。 你在上海不可能在k11或者淮海路上看到脏乱差的自建房,但是在深圳的coco或者万象城对面就是老旧的自建房,甚至你住在皇庭v的顶级套房里面也能看到楼下有各种乱七八糟的自建房,就是那种打开窗户能和对面楼的小伙伴握个手的房子,能想象窗外是另外一扇窗户吗?就是这种环境孕育出了一堆一无所有的人在996奋斗 住在这种城中村抬起头来居然还能看到村外有一栋又一栋豪华的写字楼,这种距离财富很近的幻觉席卷着每一个深圳人,所以我也不奇怪我接触的大多留在深圳的朋友都只会约我聊搞钱这件事儿,这事儿放在上海人看来其实是不可思议的,明明穿着人字拖大裤衩住在贫民窑的逼居然天天想着赚钱创业暴富,但我理解他们,因为深圳这座城市升腾起过太多精神图腾,都是那些从一无所有积累起来的财富 |
本人坐标上海,但是在深圳待的时间要比上海多。做的是半导体产业。说一下自己对这两个城市针对个人所在行业的不同体验吧。 上海的优势: 高端技术人才多,假如你想开一家高技术的公司,上海你是没法绕过去的,你看看半导体和互联网公司,绝大多数都会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这里的人,绝大多数比较小资,就是上上班,业余时间各种休闲,很少去独立创业的。大多数人对技术和金融比较热衷,绝大多数这个行业的人都把时间花在了技术和投资上。再者,上海的公司整体是比较轻松的,没有深圳累。 上海的缺点: 这里是玩金融和大规模集团军作战的地方,不太适合创业者,特别是智能硬件的创业首先,这里相关的产业链不够健全,本地公司收费都比价贵。再者,本地以大外企和大公司多,这样公司不会给创业公司多少机会的。还有就是政府对创业者的态度远远没有深圳给力。 深圳的优势: 深圳是个神奇的地方,深圳是投机者的天堂,是冒险家的乐园。这里我见过很多靠投机和冒险发家的人,后来有很多也在冒险中输的身负分文,接着找一份工作上班的,接下来图谋东山再起。这里的有中国最年轻的人群,平均年龄是中国所有城市中最小的,做电子产品的天堂。只要你想做一个电子产品,来深圳肯定是对的。全世界的电子产业都绕不来这里。在这里,电子产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做出来。在这里,你能随处被称为老板,因为这里老板太多了,特别是小老板。这里只讲成本和优势,你只要有很少的优势和特点,就会能很快的找到客户。再者,深圳市政府是中国所有市中对人才最支持的,非常优惠的落户政策,便宜的人才房,不干预市场的态度,都会让你在冒险中有比较大的保证。 深圳的缺点: 在这里你要是想做一点高端技术研发的话,招一些稍微牛逼一点的人还是比较困难的,这里的机会多,造就了很多人跳槽特别快,虽然工资拿的不低,但是积累的确不够,再者这里是主要做电子产品组装为主,对技术的需求也没有那么的深,这就造成了这里很多工程师是杂而不专,比较浮躁。假如你只是想过的小资一点,这里也不是很合适,普遍公司加班强度要大,特别是以大疆,华为,腾讯为首的这些高科技企业,加班强度不是一般的高。很多小厂的加班不比这些能给钱多的大企业少。 总体来说,假如你想做金融或者想做小资,就留在上海吧。过过日子,上上班,投投资,挺好的。假如你想草根逆袭,喜欢冒险,想创办一家自己的公司,那就赶紧来深圳吧。这里会给你机会的。 |
税收数据不容易造假,而且能反映很多经济信息,所以可通过比较上海和深圳的税收,来发掘两座城市各自的经济细节。 目前中国的税收,除去关税和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及消费税后,主要有三个大头,从重到轻依次是: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这三个税种的税收量要比其他税种高出一层级,北上广深诸市均不例外。 2018年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正是对准了这三大主体税种,尤其是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所以它们的税收增速较往年有不小回落,是正常的。 |
|
图上可以直观感受到,深圳不仅税收规模比上海差得远,仅为上海的一半左右,主体税种的增速也低于上海——当然,准确说是深圳的企业所得税增速明显低于上海,其他两大税种相差无几。 企业所得税是根据企业利润征收的,不过深圳企业所得税增速偏低倒不一定说明2018年深圳企业的盈利水平比上海企业差。因为2018年针对企业所得税还出台了两项重磅优惠。 一是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截至2018年底,深圳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万家,而上海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仅有约9千2百家。2018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4.17%,而上海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约3.98%。所以整体来说在科技研发方面,深圳企业享受到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强于上海企业。 二是提高小微企业标准。在小型微利企业标准边缘上的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而深圳的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远高于上海(注意是数量不是产值)。提高小微企业标准,意味着从比例上讲深圳会比上海有更多企业享受到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然后问题来了:既然主体税种是上海增速更快,可上海2018年总税收的增长率仅为6.1%,不如深圳的7%,那是什么税种导致了深圳的增速反超上海呢? 当今国内除三大税种以外的税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房地产相关税种。 |
|
据路边社消息,2018年上海房价真实地下降了20%至30%,房地产交易的降温也反映在税收上。而另边厢深圳,一番操作猛如虎,房价连降18个月,每平暴跌1千多元……转头就报告房地产相关税收增加四分之一? (?Д?≡?Д?) 看来深圳虽然房价降了,但是房地产交易依然很频繁——甚至是更频繁。 不过,深圳与上海比较特殊,房地产相关税种在这两个城市的税收中所占比重没有其他地区那么大,所以不足以解释深圳总税收增速反超上海。 原来深圳和上海都是重要的口岸城市,这俩市由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加消费税足足跟三大主体税同一量级,因此不能忽略。2018年1至11月,深圳的海关代征部分税收同比增速为14.7%;而上海2018年的海关代征部分税收增速仅有——0.14%,是的,我也检查了三遍才敢相信,没有算错小数点! 猜测大概是因为上海原本进口贸易就很发达(多年贸易入超),去年接连遭遇贸易战和消费降级等事件影响,进口额增长乏力;深圳则一直是贸易出超状态,进口额起点较低增长更加容易。 此外既然是比较深圳和上海,那就不得不提一下,沪深是中国大陆唯二拥有证券交易所的金融中心,一定有朋友对两市的证券交易印花税数据感兴趣。 众所周知2018年大陆股市的行情不太理想,上海证券交易印花税增长率为 -9.79%,深圳前11个月的同比增长率为 -12.1%。两市均大幅负增长,其中老牌金融中心上海稍微体面些。目前中国的证券交易印花税是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向卖出方单边征收),税额的下降真实反映了交易频率低迷。 (有空再补充~ |
说个大部分人都不了解的吧,上海工业还是比较强的,特别是那堆国企。比如上港集团,江南造船厂,上汽集团,上海商飞等等,以及围绕这些大型国企的整个产业链。这些产业链上的公司基本都是私企或者合资企业。可以说上海的工业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中上游,像装备制造,零部件加工。而深圳的位于产业链的中下游,比如像富士康,或者各种互联网企业,所以更贴近生活,为人熟知。 光说企业名称可能很多人不了解,但是一说产品肯定大部分人知道: 上汽:5060后们的德国制造典范普桑,一代神车五菱宏光以及大街上很常见的网约车荣威。 江南造船厂:驱逐舰批发市场,052以及后续改进型,055均诞生于此。第二艘国产航母也在此建造。 沪东造船厂:护卫舰批发市场,产品有054,056。还有071也是在这造的。 商飞:C919。以后中国国产大飞机要在世界上和波音空客竞争,也只能靠商飞了。毕竟普通民营企业根本搞不起这个,也只能靠国企。 锦江集团:中国三大酒店集团之一。锦江之星,维也纳酒店,都是比较常见的。顺便提一下,华住也是在上海的。 上港集团:洋山深水港。以及去年中超冠军 。 宝钢:虽然污染大,利润也少,但是上海造汽车,造船用钢量那么大宝钢也是功不可没。 还有一些不出名的,比如隧道股份,上海和外省市一地铁工地常见到。光明集团,上海人爱喝光明的牛奶,所以蒙牛和伊利在上海比较少。 另外,国家把原油期货交易所放在上海,进口博览会也放在上海,中国的金融和贸易中心不言而喻。 有人说深圳面积小。深圳的工业用地其实有600多平方公里,上海的工业仓储面积是839平方公里(2015数据),两者在一个数量级上。而看第二产业产值,上海和深圳同样在9000多亿。所以说深圳的工业不论从整体规模还是产值上来说,和上海是在同一水平上的。而这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上海的工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上游,深圳的处于中下游。就我所处的行业,设备生产都在上海,而用这个设备的工厂,相当一部分在深圳。 放个图吧,上海的工业也就那么点地方,以后还会越来越少。 |
|
|
看了一些回答。 不得不说,很多人以为自己见微知著 然而却不知道自己坐井观天 深圳的相对开放和上海的相对保守都是按部就班按照剧本走的套路。 换谁来都一样。 换你们去做一把手也是这个路数 这都看不懂的话还是不要强答了。 |
|
|
我来终结这个问题吧 深圳和上海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总有各种城市拿上海来做比较 |
看了一些回答,总感觉不在点上,我换一个思路,斗胆 ,把深圳北京上海代换到美国,上海就是纽约,北京就是华盛顿,深圳就是旧金山。 当然,实际上北京的存在感可能比华盛顿要大,毕竟北京实际上除了行政中心,也是互联网中心,深圳东莞经济带,得加上北京的一部分 ,才能约等于硅谷吧。 那么上海约等于中国的扭腰,问题不大吧。 我脑子里还有类似的对应,武汉约等于芝加哥,等等等等 但,无论如何,深圳和上海的区别太大了。 不说底蕴,这个没意思,是个城市就比深圳有底蕴,哪怕是清远或者营口呢,也比深圳有底蕴。 说底蕴,上海站在一块和深圳比,都算你丢人。比多了下回人家北京都不好意思再和你比了。 深圳和上海真的要比的话,把上海的浦东新区单独拿出来,倒是可以比一下,都是政策性规划出来的新区,都是没啥底蕴的落后区域,都是一飞冲天,都是在某些行业内,能发展的独树一帜。 区别大概是,深圳相对而言,和东莞乃至一部分惠州实际上区域联动,就好像硅谷不只是旧金山。 而浦东还是明确的归属与上海的。 至于将来,谁说得清呢,还是看好上海吧,毕竟对江苏而言,上海的强势地位无可置疑,将来会予取予夺,而深圳,在广东省内,有广州压着呢。 |
深圳和上海,就是一个20岁人和一个30岁人的区别。年轻人想拼出一番事业就去深圳吧,但如果想要找一个教育条件好、医疗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大城市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的话上海比较好毕竟上海更为成熟。去哪个城市发展,取决于个人的志向,只要都是勤劳肯干,绝无优劣之分。 另外我觉得,疯狂喊深圳已经全面碾压上海的人和喊着中国已经碾压美国的人是一样的睿智。。。一个人可以弱小可以愚钝可以无知,但最致命的是傲慢。 希望深圳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永远奋斗别辜负祖国人民给予的巨大帮助和殷切期望,早日能够扛起和上海肩上一样重的担子。 上海期待你来超越 以上 |
一个副国级,一个副部级 |
上海有很多真外企,遵守劳动法,说给什么就会给什么,相对上评价会好一点 深圳是很多在外企做过的人自己开公司/当管理层/与外企合作关系,虽然运作模式偏美帝,但是却学了中国人的那一套狡猾,画大饼,不遵守劳动法 |
有人认为我是黑黑深圳那我发点公司的图片你们看看吧!我现在的公司,人数过了400人,也算是个中小企业了吧! |
|
|
|
全是各种理由的罚款!因为中国法律有规定任何个人和企业不能进行罚款,就改名叫乐捐!可能有人看到这个就知道是那个公司了! 看了那么多答案都是说的大方面的,说说我一个打工仔的认识吧! 我08年第一次到上海工作,那个时候大学刚毕业,第一次知道了全国大学生真的很多,我一个3本学校,在那边找工作真的和高中没毕业一样,到处都是985.211的学生,因为学的是机械方面的,所以找了一个小的机械加工公司上班,真的公司人很少,公司算上扫地阿姨才58号人!不管做什么都是按照劳动法来的,该拿双倍的就给双倍,改放假的绝不让你多加班!工资按时发放,也没有说罚款事! 我在上海苏州一共待了7年换了5家公司,其中有两家要搬迁,我不愿意去所以辞职的!给我的感觉什么都是有法有据的做! 今年我和我朋友来到深圳,来到这边宝安这边,真的我第一次来深圳,深圳给我那美好的印象一下全没了,脏!乱!差!我们两个进了不同的两家公司,他那家公司给他按出图量算工资,我这边是月薪!第一次见进一家公司不用体检,不用签合同(先上班在签合同)直接上班的,吃饭要钱,住宿舍要钱(水电费以外的房租钱)!说的早上8点上班,但每次都是让你7点就要到公司来,说的是5点下班可每次下班都是在8点过后,说的所谓的奖金绩效全只是说说,一天上班要打6次卡,各种莫名其妙的罚款,少则10块多则一个星期工资!说的每个月18号发工资,但每次都是到月底才发!如果说我只进了一家公司这么说不好,就在8月份我又换了一家公司说的是按劳动法来算工资的公司,各种奇葩规定,比如上班不满半年辞职扣一个月的底薪,上班上厕所喝水4个小时一次,多去了罚钱!每天7点半必须到岗位上!一天要到6次卡,如果漏了一次中午漏的下午班白上,早上漏的一天白上,休息会用你双倍的时间来顶!最夸张的是老板花30万在全车间都装上高清摄像头,叫保安24小时看着我们,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为了安全,事实上是老板用来抓我们所谓的违纪,各种截图发出来,30-50的罚款!罚款也不会通知你! 说了这么多深圳这边的企业给我的感觉就像土皇帝一样,只要在这个公司范围了,什么事都是按照他的来什么劳动法都是不存在的! 上海那边就像是守法的老实人,不敢越雷池半步! |
深吹和沪吹,你们在深圳或者上海有房吗?有的话那哪都好,没有你吹个毛线,现在的年轻人去这2个城市怕都是给房东打工吧。给房东打工还打出优越感了,大写的服。21世纪了,深圳去上海就2小时,不需要签证,没有限制。别扯追寻梦想了,上海深圳创业成功的都不少,区别在于人。自己不行别扯城市不行。深圳比上海唯一差的只有医疗和教育,其余的没差别,在深圳买得起房的,去上海混一样买的起,上海混买的起房的,来深圳一样买的起。 |
上海的互联网企业可能不如深圳。开放性政策可能不如深圳,但是上海在生物制药、船舶制造、航天科技、机器人制造、汽车制造、芯片制造、甩深圳几十条街!互联网虚的居多,玩的是概念和点子。而高科技和重工业才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基石,都说上海没有媲美BAT的超大型互联网企业,但是我认为如果什么都有上海一脚什么最好的都在上海那才是中国的悲哀。齐头并进百鸟争鸣才是王道! |
最大的区别我感觉是工作风格上 上海工作的话,可能是外企比较多的原因,比较正规,多数需要打卡且有加班工资,大家崇尚奋斗,但又不会往死里互相竞争(普通员工有中年人在,比如中年妈妈,精力有限不会不顾家庭)。有种精致的小资感,感觉随着工作的进步,对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工作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个人的梦想有待实现,比如买房/事业成功等等,大家有彼此的生活态度,多数集中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去哪旅游,到哪儿玩,家里宝宝如何等等。 如,下班跟朋友约?八点半到9点还是可以的。 深圳工作的话,可能是民企比较多的原因,相对正规,实行弹性打卡制度或打卡,但基本没有加班费。大家崇尚奋斗,一般都是以逼死自己熬死同事的程度(普通员工中年人较少,以丧偶式工作态度为荣。解释:丧偶式工作,即我在这个高大上的公司工作,所以我给家里钱就可以了,主观上我不能/客观上也没法承担家庭责任。如果夫妻都这么辛苦,只能接外地父母来操劳)。不仅小资,对奢侈品追求甚高。感觉随着工作的进步,钱越来越多,但生活没什么改变,依旧加班到半夜,区别是奢侈消费更多了。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买房/事业成功以及peer pressure,深圳发展太快,经常突然身边某人就有钱了,造成“被同龄人抛弃”的恐慌非常强,因此导致加班。大家的生活态度集中于:我做了一个特别厉害的项目,虽然我因此连续一个月通宵,但是我觉得我很厉害,所以我现在休假一周去了北欧度假/回家修养,开心!(与上海的鲜明区别是几乎不会涉及家庭) 如,下班跟朋友约?想什么呢?周末勉强可以,平时就算了。 两个城市都工作过,虽然都说上海跑输了深圳,但我个人更喜欢上海一点。 |
把上海的老年人比例改到和深圳一样,财政转移支付比例也改到和深圳一样;你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平均年龄30岁的城市根本不是一个正常的城市 |
从两地人性格来说,上海一百年来都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所以上海人性格里多少有一点与生俱来的傲气,虽然他自己并没有察觉,但是你跟上海人说话,会明显感觉到他的主观意识很强烈,有很多的不容置疑的口气。深圳毕竟从渔村成长起来才几十年,相对比较平和低调,没有表面上的张扬。当然了,一个城市经济中心做久了,本地人精神上贵族化傲慢化是必然的,比如京沪,这是后话了。 深圳既有广东人的低调务实,比如马化腾的低调,相比于马云的张扬。又有新移民的锐意进取,比如华为大疆等。从经济层级来说,深圳更善于把下游终端产品做大做好商业化,比如互联网应用,手机,通讯等。 而上海的经济更加厚重,偏重于上游的设备以及高端制造业,很多是大国重器型的,比如造船,海洋设备,汽车板材,集成电路,大飞机 ,生物医药等。可以看出,上海的工业结构类似于美国,特别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大飞机汽车这几块,基本一模一样。这也是最难的几块,相对于深圳的互联网和电子产业,想要突破是比较难比较缓慢的,所以感觉没有深圳抢眼。但一旦突破,就会长期牢牢占据高端,因为高端制造业的技术和资本的壁垒太高,别人要挑战很难。 反而互联网和电子通讯行业,是随时会被颠覆的。淘宝前有京东后有拼多多的挑战,腾讯的微信相对稳固,但谁知道今年出个子弹短信,明年会不会出个导弹短信?所以马化腾始终有危机感,而深圳必须始终保持创新活力,才能面对未知的颠覆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