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
天天财汇 -> 工程技术 ->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回家过年? -> 正文阅读 |
|
[工程技术]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回家过年?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回家过年?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回家 火车票 春节 过年 年轻人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回家过年? 圆桌收录 等 2 项收录 |
大概是因为生活没那么如意吧。 我上次回老家过年,还是2017年春节。到现在,已经第六年了。 |
|
上面是爷爷的老屋。爷爷奶奶去世后荒废了,院子里种上了小麦。小时候,我在爷爷屋里看了寻秦记,虹猫蓝兔七侠传,一边看一边拿着蒲扇拍蚊子,还是会被咬很多大包。以前院子里有很大的槐树、香椿和榆树。春天到了,我会爬到树上割榆钱,做窝窝头;割了槐花,做槐花饼;香椿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香椿鸡蛋,油炸香椿。 我是农村走出来的硕士,2015年从某211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工作。 还没攒下钱,就眼睁睁看着深圳的房价一浪高过一浪的上涨 ,望房兴叹,无可奈何。 虽然经过几年的积蓄,在深圳买了房,结了婚,生了娃。但是透支了未来二三十年的收入。现在,每个月必要的开支大概就有2.5W,基本上攒不下什么钱。 所以,国家要是指望我这种人提振内需,那真是想多了。好像跑题了,那再回来接着说。 我上次回家过年还是2017年春节。这期间经历了三年疫情,老婆怀孕,生娃,骨折养病,买房,装修。手里的存款一直在5位数的范围内波动,偶尔还会掉到4位数。妥妥一个生活在一线城市的贫困户。 |
|
小时候,游泳摸鱼的水塘,已经干涸。里面长满了杂草。我在这里学会了狗刨式游泳;用奶奶攒下的罐头瓶钓小鱼;小伙伴用鱼钩钓鱼 ,我爬到树上放风,结果鱼塘主把我堵在了树上,其他小伙伴,则都树后面的玉米地里;后来鱼塘变成了藕塘,里边没有鱼了,倒是泥鳅很多,一下午可以钓一盘。是那个时候改善伙食为数不多的方法。 毕业后,不光没能改善父母的生活,回馈父母。已经年过而立,让父母一把年纪还在奔波劳累,简直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不过,不管怎么样,今年,我还是决定回家过年了。不能满足农村里世俗的期待也好,城市里难以启齿拮据的生活也好,既然没有办法改变,那就心怀坦然吧。 |
|
村庄后面的小河,干涸了一半。小时候,夏天干旱少雨时,仅剩一些小块的水洼。我常常在里面摸鱼,抓青蛙;在河边的草丛里捉蚱蜢。下大雨后,爷爷会用网撒鱼,我会在拉上来的淤泥里捡小鱼。我养的哪条傻狗,我隔着河一招呼它,它懒得绕路,会直接跳到河里游过来,跑到我身边,甩我一身水。在我上高中的时候,那条傻狗就是在这条河边的马路上被车撞死了。 随着一个多月前疫情的全面放开,听了很多老人离开的消息。忽然觉得,以前的纠结,都是矫情。对现在的我来说,什么事都比不过陪着年迈的父母好好过个年,更值得了。 今年回家,大抵经历了三重心境。在深圳是:此味纵佳吾不乐,惟思一马返乡关。 在路上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返乡后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到家后,去了几个小时候常去玩耍的地方,拍下一些照片聊做纪念(文中插图)。时过境迁,物非人也非。 故乡也不再是记忆里的故乡了。我和故乡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可能是那心里永远无法割舍的牵绊。 给大家拜个年吧, 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胜意,常回家看看! |
传播焦虑,不能光我一个人焦虑,请自行对号入座。 在外漂泊多年,一把年纪一事无成,不能衣锦还乡,给邻居亲戚看笑话。 说是不想回去,其实大概是逃避回去。 大城市混的不好,小地方也看不上,几乎没有容身之所。 自命清高想和老家问长问短的土老帽亲戚们划清界限,又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比他们高贵在哪里。 自己的教育背景和眼界不允许自己安于平淡的生活,但实力和家庭背景又导致无法在城市里面立足。 羡慕清华北大富二代的时候,也羡慕没啥背景没啥指望在小城里傻乐呵的同龄人。想想当年要是考差点当个井底之蛙或许也不错。 身边已经有人回老家考公务员上岸,同学朋友的孩子都打酱油了自己一把年纪还在半瓶子晃悠。 一趟来回干掉了自己半个月甚至一月的工钱,开年后房东又要三个月的房租,又得吃糠咽菜。 反复的问自己,我还能坚持多久?我是不是走错路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爆竹齐响,看见电视上的主持人喜气洋洋的倒数新年钟声,想到自己增加了一岁更加的恐慌。会想起刚毕业的时候还能安慰自己还年轻,但现在已经不能了。 好想给自己放个长假,无忧无虑。可惜不能,五天之后就得继续开始工作。 想到与父母此生的缘分,大概就是往后每年五天的见面时间。等到哪天父亲母亲走不动了。。。都不敢往下想了。 年后的每一顿亲友的聚会,都是对你的拷问,想要从嘴里凑一点话反驳亲戚们对你的说教,却涨红了脸,羞愤的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怕被当成孔乙己一样给聚会增加快活的空气,只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会以尬笑。 哪怕亲戚们都没顾上搭理你,心里还是在琢磨他们回家后会不会把自己当成反面活教材嚼十天半个月的舌根。 很多老同学们已经快要不认识了,上一次他结婚还是微信转的份子钱,我结婚的时候还会不会想起叫他?算了,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结婚呢。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只有五天,就可以狼狈的离开家乡了,火车飞机颠登一天回到自己的狗窝,开始搬新的一年的砖。这时候,甚至有点渴望996,996就能彻底冲淡自己前几天的焦虑和不快,就能很快的忘掉上周的事情。 而如你所愿,领导在新的一年里意气风发,满足了你996的期待。并且将会持续很久很久。。。。。。。 |
因为从家族(宗族)中获得的切实权利相对太少,而要承担的相应的义务太多。现在社会已经是人与人之间原子化关系了,如果你回家没有得到所谓的老家人际关系的利益——比如你工作上的帮助,生活上的关心。但是你偏偏要去承受老家人际关系上的义务——比如承受宗族内各种义务,长辈们情绪化的发泄,聆听已经过时了的道德批判和长辈们社会脱节的所谓经验教训。总讲义务,对等的权利了?讲个明白话,如果你的亲戚好友在你升学和进入社会的三到五年内给予物质上帮助或者精神上的关心照顾,那么极大概率——这段人际关系中你得到的权利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你要承受义务。功利主义角度分析,长期的入不敷出,只有义务没有权力,是肯定不能长久地保证关系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道德不是单方面长辈对晚辈的要求,而是界定双方的关系。从道德层面上分析,人与人之间是相对的,晚辈固然要尊敬长辈,可是长辈也有对晚辈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和关心。道德不是光限制人不轨的举动,也是界定双方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长辈从来不曾帮助你甚至还嫌人贫恨人富,打击你而吹嘘自己子女,那么你们之间就不存在道德层面上晚辈对长辈的孝敬这种义务。正是因为很多人没有意思到道德是双向的,既是别人对你的道德要求,也有你对别人的道德要求。所以经常诋毁道德,好像道德是洪水猛兽?道德从来不是洪水猛兽,只是部分人打着道德之名行自私自利之事而已。如果按照双向道德要求来看,绝大部分的亲戚也就个点头之交。当然这并非说老家回不得,中国人讲究外圆内方,就是说目的和利害关系要分得清清楚楚,但是做事时要回灵活得表达出来,不至于让人觉得你这人太尖锐。 @弹吉他的胖达 |
2021年初,更新一下。 今年的这个时候好想回家过年。防疫政策草草看了看,也没多想,大有一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决绝。 今年十一的时候,奶奶过世了。 国人忌讳天伦之乐里谈生死,何况是身体想来康健的老人。我之前从没想过这个问题,甚至奔三了还在谋划着今年的压岁钱,在那一天眼泪也没怎么流,反倒是后来直到现在还未结束的,梦着梦着就醒了、醒着醒着就哭了日子提醒我,原来家人之间的羁绊是这么深的。 做酸菜排骨的时候感觉这酸菜不如奶奶做的正宗,点外卖时候想着这个盒子精致如果是奶奶的话肯定洗干净收起来,圣诞节的时候想起学生时代给奶奶买的毛衣奶奶坚持在三九寒冬穿而感冒、若是现在一定买最厚实保暖的…诸如此类,时常在最开心的时刻突然鼻头一酸。 我眼前时常闪现出不同年龄的奶奶,60多岁白白胖胖的、70多岁微微佝偻的、80多岁皱纹加深却又精神不减的,想来原因是因为从我18岁离家读书起就没有在家中常住,去爷爷奶奶家的时间更是零星琐碎,导致我对他们的回忆很是碎片化。想到这里,我就更遗憾自己没能多回去、没能陪在老人身旁。 去年的回答、很皮。 那个时候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道家人对我的意义,不知道我对于家人的牵绊。从小到大,我人生最失意的时刻也不过就是一段段平凡无奇的恋爱。 直到奶奶过世那天,相伴近70载的爷爷嚎啕大哭,堪比老顽童的我爸三天没吃没睡、却安慰了每一个人,他告诉我这个时候总有一个人不悲痛、或者总有一个人要假装不悲痛,那个时候我有点明白了,什么是亲人之间的感情、也知道了每个人的肩膀上都有沉甸甸的责任。 父母亲人在故乡、在我们看不到的日子里一天天变老,不要为了自己一时间烦躁的情绪、失意的焦虑而逃避回家,而后感到遗憾。 今年我再此重答一遍这个问题,快过年了、我好想回家。 关于疫情政策的响应,也希望大家不要杠,遵纪守法第一位、但也各有各的难处。爷爷老年痴呆几年了,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之前状况不大好、奶奶过世之后更是,我从心底里的担心和害怕。所以只要不违法,拉空年假我也一定回去。 此外,那些想对拿鸡毛当令箭、用强权限制员工回家的黑心公司说,我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非我司)。 我现在人在深圳,家在东北,春运期间想舒舒服服的回家要5000+,在加上给爸妈和亲戚买的礼物加起来,一万块是没跑了。 由于离家远前后各请了两天年假,想起上家公司5天年假的日子,这4天年假就是我一年的所有了。 一般来说,回家的路程是1小时打车去机场+1小时安检候机+3.5小时飞机+2小时出站换乘机场大巴去火车站+3.5小时高铁+1小时出站回家,12个小时过去了,绝对可以说是日行千里、“早出晚归”。返程也是一样。 然而不夸张的说,过年除了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我一个人都不想见。而想见的人,我十一、年假回去也可以见。 亲戚们看到我:都27岁了还没结婚啊,都是老姑娘了,我看你钱也没怎么多赚,把自己都给耽误进去了,你就是现在回老家都嫁不出去咯,你就说学习好有啥用,还不是嫁不出去,出去读书还花了家里这么多钱根本回不了本,你在上海(以前在上海8年)赚15000,还顶不上我们这儿挣三千,你看你表哥一个月能赚4500呢,还没你这么累,你看你老的多快儿,xx新找那女朋友95的,就比你小两岁,可水灵了呢! 我:我还是回深圳吧(为什么小时候拉着我手给我买裙子逗我玩儿的亲戚,现在要这么伤害我……) 普通同学:哟这不是xx嘛,毕业之后挺久没见了。…… (哈哈看了评论,啰嗦再说一句,亲戚同学当然有好有坏啦,不过大多数还是和我一样的普通人,有一点点脾气、一点点自己的小心思、说真的也没那么关心别人生活。但是很多人凑在一起,场面一度十分失控……) 【夺命连环拷问式】 你去哪个大学来的?你学啥专业来的?读研究生了吗?在哪读的研究生?毕业之后找了啥工作?每天都干啥呀?能挣多少钱?能攒下来钱不?哎你结婚没呀、老公哪儿的?哎你咋还没结婚呢?没碰着合适的嘛?别太挑了,改天给你介绍一个?…… 我:我下次给你打印一份我的简历。 【疯狂科普式】 你知道吗,王美美结婚了,和隔壁班原来的班草,那个班草现在可胖了,我上次见到都没认出来! 你知道吗,张方方,就是以前转班的那个女生,毕业之后在学校附近开了个蛋糕店,我还去过呢,不过不咋好吃,糊弄糊弄小孩儿还行! 你知道吗,我们班那个胖墩儿刘胖胖是个隐形富二代,xx饭店xx桑拿xx会所xx酒店都是他家的产业,难怪他找的女朋友都那么好看,去年结婚了摆了好大的宴席呢! 你知道吗,李圆圆去美国读书之后找了个白人老公生个混血儿,可好看了,她现在每天就在家带娃做代购,简直不要太爽! 你知道吗,赵姗姗去市政府工作了,前两天来吃饭耀武扬威的,不知道一个小科员有什么可得意的,上次xx让她查个电话她还说是机密! 哎对了,你怎么样? 我:我?我不敢怎么样… 【唐僧说教式】 同学:家都一把年纪了,你要学会直面生活的平淡,有的时候努力也不一定有收获,阶级已经固化了,你就算再拼命三十年,到退休了也还是没有家里有楼有矿的人过的舒坦,还不如现在就放松心情找个清闲点的工作,找个好人嫁了生儿育女。 我知道你之前学习好、心气儿高,不想承认泯然众人的感觉,但人就是这样,各有各的花期,你的花期很可能学生时代结束之后就过去了。 你现在花了别人200%的力气,只取得了120%的成就,说明你的单位能量是不够的呀,你要调整到合适的状态,付出60%获得80%就是最舒服的状态呀。 人活着嘛,是活给自己看的,内心如果平淡是真,外面这些纷纷扰扰的又有什么可以耽误你呢? 要我说,工作的乐趣哪里比得上生活的情趣,几十年过去你会想起的可能是一次旅行、一个有趣的人、一段美好的邂逅,如果每天所有时间都在工作和坐牢有什么分别? 我:我是不是也应该喝点鸡汤补补情怀? 【小钱钱警报式】 刚一见面我们的聊天就十分顺畅,举杯投箸间甚至让我让我回忆起那一年的初春,东北的天气还是乍暖还寒时候,陈旧的树枝长出新芽,我们揣着小手手在操场跑圈,体育老师在吹着口哨,一切都是青春的气息。你我相见恨晚、仿若多年老友,也不停感慨当初居然没有成为挚友。 情到深处,你拿出了婚礼请柬… 我:ummm…我一开始说回趟老家多少钱来的? |
|
先存着 |
只要我们一回村,牛粪都不够炸的... |
大家好,我是不肖子孙林某某。 今年28,还没有成家, 公司送我回社会,失业补贴1800, 父母在,不远游,我做梦愧疚被鬼掐。 没有车,没有房,30未必能成家, 别人孩子打酱油,我还在玩过家家, 又幼稚,又倔强,亲戚们请拿我当反例, 告诉你家乖孙孙,长大千万别学他。 “别人家的孩子”长大了,那也是别人家的孩子。 比比比比比比,哔哔哔哔哔哔。 你月薪一千八,是亲戚谈资的底层,甚至让人提不起兴趣。 月薪一万八,那得问你有没有房啊?车是啥牌子? 买了房,提了车,就要问啥时候找对象?啥时候结婚? 结了婚,收了红包,那还得被催生: “再不生,二胎就来不及啦!” 以上经历,我的哥哥姐姐们都正在经历,而我? 对不起,我就是一千八本人。 我不愿意回家过年的理由很简单:催婚。 去年考上事业编,月薪到手5000多点,年终有个几万,年龄25,女,985硕士,工作地点新一线。 不说过年,你们知道我元旦回家,有多少人要给我介绍相亲吗? 其实也没啥,虽然我再三说明:我不可能辞职事业编,不会留在老家发展。 但是他们的说辞让我很不顺心。 “多好啊,事业编,稳定,女孩子嘛,也不指望你赚多少钱,稳定就可以了,以后顾家。” “你可得抓紧了,25岁不小了,再过两年就嫁不出去了,男人不会看上大龄的女生,同等条件他们能找更小的。” “25了还没对象,要赶紧找啊,别太挑,男人嘛,人品好,踏实能赚钱就行了。” 就是说,非得先贬低一下我,diss一下我的年龄,然后再给我介绍他们眼中好的相亲对象是吧? 相亲对象男1:身高168,有点胖,老家自己开小吃店,说是很能赚钱,大专学历。 这是我表姑妈介绍的,不好意思不去,就去见了。 吃完饭,我觉得不太合适,就想说直接AA,因为我也不想回请他来扯平,结果没等我说,他:我好像微信里没钱了,你先付一下吧。 我:可以。 虽然但是,微信里没钱了这种话听上去就很怪。 他说要不去喝个奶茶,我说不了我吃得很饱,今天要不就先这样。 然后各回各家,我还没到家,就收到了他的转账,A到小数点后两位。 好,刚好,省得我开口问他要。 然后这哥们儿来了一句: 今天吃的还挺开心,下次我们去哪里呀? 我:嗯嗯,今天谢谢你啦,但是我觉得我们可能不太合适。 他一直纠缠问我哪里不合适,我想说哪里都不合适! 最后他来了一句话,让我彻底无语: 你跟我出来吃饭,不就是对我有意思吗? 大哥,我们俩微信聊天不超过十句,就说见面再说,我对你有啥意思? 相亲男2:32岁,私企,月入两万,我高中校友。 没见面,因为第一个实在雷到我了,就三天假期啊,我浪费了一个晚饭时间。 微信聊了几句,他很忙,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相亲男3:我妈的同事的儿子,本地公务员,我说这个就别了吧,我们俩都不可能辞职的。我妈说她也是这么跟同事说的,然后同事阿姨说: 哎呀,事业编可以再考嘛,某某那么厉害,回来考也是可以的呀。 我要是想考本地的,我特么还犯得着考两年杭州的?! 还有就是,我是一个爱打游戏打女生,回家过年打个游戏还要被骂,我不知道其他家庭是不是这样,反正我就是。 因为我玩的是梦幻西游,每天都有基本任务要刷,所以我必须每天都抽时间来打游戏。先不说在父母亲戚眼里,打游戏就是个坏事,还浪费时间,拖垮事业,拖累学业。 但是在我眼里,梦幻西游就是精神寄托,是我这个打工人上了一天班,受了一天的气,回到家为数不多可以缓解心情的方式。 玩这个游戏的女生本来就比较少,所以我的游戏好友,基本20个里面只有一个是女的,而且网友嘛,肯定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城的也比较少。我就认识了一个是我老家的游戏网游,但是我们也没有见过。 有一年实在没有办法,2年没回家了,我也不好意思再不回家看望我的父母跟亲戚朋友。刚好那天到家的时候是周日,下午约了好友一起刷18门派的活动,刚好我们是开了语音玩的。 |
|
我妈呢,拿着一盘水果进来了,刚好,听到我在跟4个男生在语音,就这样,一轮审问风暴降临了。 我妈,跟你在聊天的那几个男生是谁,是哪里的,做什么工作的,你们见过吗,不要被骗了,我跟你说,网络很多虚假的东西,不要别人说几句,你就被骗了…… 真好,我妈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忘了关麦克风,对面的都听到我妈说话了。 你知道当时的我有多尴尬吗? 我马上关了麦克风,对我妈大喊!妈,我还在忙,你先出去,过2小时我再跟你说! 我妈不情不愿的出去了。 我马上打开麦克风跟我的队友解释,对不起,我妈平时不知道我打游戏,所以听到有男生的声音就比较紧张。 幸亏我的队友都没有怪我,也打了80多关。也因为这样,我要免费帮他们4个刷一周的师门任务。 4个加我1个,5个号各刷20轮,一共100次师门任务一天,我真的要哭了! 我真的要谢谢我妈!!! 总之,小地方很难找对象,尤其是25岁以后,而且他们好像觉得天经地义的地方是: 女生就是应该顾家,应该迁就男方工作,应该抓紧时间找对象生孩子。 说实话我妈还挺开明的,但是也难免受影响。 这段时间热衷于转发短视频的段子给我,大意就是: 你不找对象,就是阳了,一个人在出租屋里,多可怜。 疫情让我们发现,人还是要有个伴儿。 我直接反手给我妈发:疫情期间分手的情侣很多,为啥?因为遭难了才发现,让你最难受的不是新冠,而是身边人的态度和做法! 也算是魔法对轰了。 如果亲戚们少管闲事,少打压PUA我们,我想,年轻人还是很愿意回家过年的。 哦还有,我非常不愿意看小孩子垮着脸给我们表演节目! 尤其是背唐诗!!! ———————————————————————— 本文由梦幻玩家林某某分享 |
一到春节将近,街头就响起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等无处不在的循环魔音,让无数恐归族心烦不已。 他们有的怕被逼婚,一听到父母的唠叨就头疼不已; 有的怕被攀比,受不了在觥筹交错中刀光剑影; 有的怕亲戚们的口水,想躲避没有界限感的唇枪舌剑肆意纵横。 但事实上,这都是表面的原因。 过年不想回家,就是因为讨厌回家。 因为讨厌回家感受到的社会性压力。 归根到底,是因为这类家庭关系本质上先天不足,并不令人愉快。 正如一个朋友对我说的:家庭,才是最伤人的地方。 ---我不知道她是从哪听来的。 恩,我想讲一讲控制性人际关系以及普遍的社会性压力对人的负面影响。 1、 从前有个石猴,无父无母,天生地养,从一块石头中凭空蹦了出来。 是的,它就是悟空。 它虽然没有父母,但却有个师父。 它学成下山之际,它的菩提师父一看这是个不安分的,生恐它日后捅了娄子连累自己,于是不许他对外人提及自己是他的师父,断绝了师徒关系,了结了这一点名分上的牵连和因果。 这个,是师父拉黑了徒弟。 而人都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都有一段割舍不掉的血缘,这个因果很大,足以束缚人的一生。要想解决这层因果,那是很难的。 2、 从前有个超能儿童,身上有 X基因,他妈怀了他两年才生出来,一生下来见风就长,三头六臂能力非凡。 是的,他就是哪吒。 他是个不招父亲待见的孩子,因为孕期太长带累了母亲,从生下来就被父亲认为是祸端孽障。 他爸虽然是李刚--不,李靖,是镇守大将,但并不看护着他。 看他惹祸打死了龙宫太子,就想弄死他交待上面。 于是哪吒愤恨之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以身死道消,了断因血之缘。 这个,是孩子拉黑了父母。 问题中的男主角,以一封万言书做了同样的事,彻底了断亲缘,割裂因果。 一些道学者认为这个神话故事悖逆人伦,荒谬无道。 而我当初看到这一故事,心有所感,并不以为哪吒大逆不道,而是心生同情。 先不谈这个,我们再讲一个历史故事。 3、 从前有个春秋霸主,他的名号叫郑庄公。 他最著名的事迹,被编进了语文课本,篇名为《郑伯克段于鄢》,讲了他收拾他弟弟巩固权位的故事。 他妈武姜,因为生他的时候难产不喜欢他,而宠爱他的弟弟叔段。后来一直不想让他当太子,直到他继位还在后面和他弟弟阴谋推翻他,可惜脑子不够,被阴险多谋的他反杀了。 据记载,对于母亲的行为郑庄公非常生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与她见面。”过了一年多,郑庄公又后悔自己说过的话,很想念母亲。大夫颍考叔向庄公献礼,庄公赐给他食物。考叔说:“我有老母,请您把食物赐给我的母亲吧。”庄公说:“我也很思念我的母亲,但又不能违背誓言,怎么办呢?”考叔说:“挖条地道到有泉水处,你们母子就可见面了。”于是庄公依照他的办法,终于见到母亲。此后庄公母子之间的关系大为改善。 这段记载真实性有待考证。 对于这个从未给予他爱的母亲,郑庄公是否还会想念,恐怕很难说。也可能只是为了政治影响而不得不圆回来的一个场。甚至只是后人杜撰以维护世道人心。 4、 前段时间,知乎上有个父亲把自己的女儿打到骨折。 原因是孩子早恋开房不听管教,把家长气的不行。 网上的意见,各自代入,各执一辞。 代入悲情父母的,认为打的好,不打不足以拨乱反正,觉得打断尾椎骨,也比流产早孕好。 代入被管孩子的,认为父母处理方式简单精暴,只会起到反作用,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中国人大抵认为管教孩子手段过激一点是应该的,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严加管教上清华。 但这个上了北大的孩子,北大是上了,却不认父母了。 或者像去年那个bei大学生sa母案,积累下那么深的仇恨,更是惊吓了整个社会。 虽然这些都是个例,但这些极端事件难道其中就没有一些普遍性的原因吗? 我想是有的。 5、 无论何种看似美满的家庭,在长期的控制关系当中,都会积怨不少。 我想中国人于家庭中所受的压迫与扭曲,应该是比较普遍的。 这个可以理解,毕竟,天下愚蠢专制的家长居多,通情达理者少。而我们几千年以来的文化传统,也正是鼓励这种控制。即使是打着爱的名义,为你好的名义,也不能减轻其控制压迫性色彩。 而且中国人向来以孝治天下,将孝道赋予了实质性的社会道德约束力,极大的加强了孝的控制性力量。 不孝之人,在社会性压力下简直是人人喊打,签上这个不孝的标签,可以说是一辈子就完了。 直到今时今日,常回家看看已经立fa,孝道仍是维系这个社会运转的重要力量。 可以想象,这位北大留美学生如果不是在美国,光是发表这一万言书,基本上就人生完蛋。 一个巴掌拍不响,写万言书的儿子当然有自己的问题,但父母的问题,是我更关注的。 毕竟在这段关系里,无论是从小的培养,还是社会舆论的支持,他们都是强势方。 而孩子做出这样极端的举动,让人难以不怀疑其必有衷情。 有人说过鲁迅的一个故事,说他的儿子海婴小的时候吃丸子,吃了一口说是坏了就吐掉了,别人都吃的好好的,都觉得这孩子被惯坏了。只有鲁迅把孩子吐出来的丸子自己尝了尝,发现确实是坏的。之后鲁迅说了一句话:孩子总有孩子的道理。 物不平则鸣,我们听到这个万言书的故事,也应该先假定这个长大了的孩子也是真的吃到了一个坏了的丸子,忍不住想吐出来,而不是先入为主的认为他自己人品不好在说谎。 中国式家长,向来是推崇控制的。 所谓棍棒之下出孝子,虎妈鹰爸层出不穷。 而中国式的教育,也往往是控制性而非引导性的。 中国人的婚姻关系,很多本身就是扭曲的。这样的家庭环境当中的子女教育,也很难好到哪里去。 为什么说是扭曲的? 因为中国人很少有精神独立的,婚姻当中都是以互相独占互相控制为核心追求的。我们的很多男女结合在一起,并不是出于互相吸引互相需要,而是互相依赖互相纠缠。往往是离又离不开,过又过不好,穷形尽相,丑陋不堪。 这种控制表现在子女教育上,就是对子女意愿的无视,一味强压,打着为子女好的旗号,做着让子女非常反感的事情。 而所有的控制,都会激发人性恶。 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人天性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来主宰自己的行为,对于任何强迫,都是先天厌恶和抵抗的。 6、 讲了几个故事,没有一个父慈子孝,父母和子女关系非常融洽的。 我们中国人,很多都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物品或附属,而没有把他们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意志,并且值得被尊重。 这似乎是中国式亲子关系的核心症结。 我们的家长,总是觉得自己年纪大经验足,想用自己宝贵的多吃了几碗干饭或者吃的盐比子女吃的米多的人生经验为子女指点出一条金光大道。 我们暂且相信他们的人生经验是正确的,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 但他们在这种指点甚至是控制当中,并未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 你说这不重要? 那是完全不了解人性,也不尊重人的意志。 孩子们所做的人生选择,从现实利益来讲,很有可能是错的。但他们决不是傻子,他们所做的选择,必然是满足他们当下最迫切的核心需求的。 你不了解这一点,以你的立场来强迫他们按你的意志行事,那必然会被讨厌,会遇到反抗。 罗密欧与朱丽叶也罢,对抗家长的网瘾少年也好,不听话14岁去开房的问题少女也罢,他们不管多愚蠢且需要指点,他们所做出的任何行为,本质上是符合他们现阶段的核心需求的。 你觉得门不当户不对甚至有伤风化,但纪晓芙就要把自己的女儿叫做不悔。 如此而已。 一个真正爱孩子的家长,必须了解并且尊重这一点。 不管这个孩子是否已经成年。 虽然中国式家长,小时候逼着管着不让早恋,长大了逼着管着赶紧结婚生娃。 唯独没有真正尊重过孩子的个人意愿。 我承认大多数孩子也是傻的,懒的,需要被引导甚至是被管的。 但一切都需要限度。 大禹治水,靠疏不靠堵。 教育孩子,也应该是引导为主。 引导与管制的区别在哪里? 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孩子需求的正当合理性。 引导者承认孩子当前的行为选择是符合自己的立场和当下迫切需求的,只是因为经验和智慧不足,没有考虑长远利益。引导型家长会帮助孩子看到这些或者激发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而不是生硬的控制与打骂。 比如现在很多小孩被电视和电子游戏迷的不行,让家长头疼不已。这种情况,孩子当然是不理智的,类似于吸毒,但你单纯的打骂管教就好了吗?那只会收获一个仇视你、讨厌你的孩子。正确的做法,是用平和尊重的态度教育孩子,陪孩子干其它更有意思的事情塑造他的行为习惯,比如和你去户外玩耍等。 用负面情绪去管制,本身就是和人性相悖的。 人的意愿是不能不尊重的,这是无法商量的。 因为这是人活着最大的诉求与价值。 他的意愿可能是愚蠢和悖乱的,却是他真心想要的。 设想一个场景,你的女儿年纪轻轻,虽然已经成年,但未婚先孕,并且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你作为家长,百般教育引导甚至放下狠话无效之后,你该如何做? 我想,没有办法的话,你仍应该用爱来支持你的孩子,和她共度难关,一起捱过这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光。 没有爱与支持的理智,永远无法让一段亲密关系健康存在。 不管是亲子关系还是配偶关系,都是如此。 7、 事实上,任何越界的社会关系,都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压力。 只要身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当中,都会让人产生逃离的冲动。 法国有个高更,他说发现了自己内心的冲动是艺术,于是抛家舍业、抛妻弃子跑到一个小岛上,至死不悔。 后来中国有个李叔同,他说发现自己的高尚追求是佛学,于是抛家舍业、抛妻弃子跑到山上当和尚,死时候还说自己悲欣交集。 美国还有个梭罗,他倒是没有什么妻子儿女,但他觉得现实中的普通人际关系也比较麻烦,于是自我放逐到小湖边,过了一年多原始人的生活,还写出了一本旷世名著。 我听说现在终南山上有许多隐士,跑到山上来离群索居,过着艰苦原始的生活。 前几年看新闻,有个卖风车的老人上了头条。这个老汉以前也是一个企业家,有名有号的人物,后来做生意失败了,一个人带了最后的资本跑去成都想东山再起,过了一年就杳无音信,留在老家的妻子儿女都不知道他的下落。过了二十年,才发现他在成都一个人流浪,靠糊纸风车为生。认了儿女,采访中他从容而平静,我不由猜想他是享受这样的生活的。 前几年还有个新闻,有个外国人,开车到另一个地方,走到沙漠当中一个小城镇车坏了,然后他就把车停在那里不走了,就此定居下来。之后四十余年,至死没有和他的妻子儿女父母联系过。 我想,面对普遍性的社会性压力,其实很多人都有逃离的冲动。 这种逃离,是对压力本能的躲避。 而春节不想回家,其实是最轻微的一种逃避。 因为那个家里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感受到紧张和重负。 如此而已。 |
很多人不愿意回家过年,是不想回家找压力,找难受啊! 以前的春节不是让年轻人压力更大,是让所有人释放压力。 看史书唐朝春节和今天一样放假,吃好的要拜年放爆竹。但少了很多让年轻人讨厌的元素,白居易《元日诗》中唱“岁酒先拈辞不得,被君推作少年人”,喝酒让小孩先喝,这是因为这几天是狂欢节,人们互道吉祥,说开心事。后来的宋元明清,春节都带着狂欢放松的性质。 很多人回忆小时候的春节,为什么那个时候开心?是因为物资匮乏只能过年吃到好东西吗?更重要的是新年时节人们真的有狂欢气氛,是在释放压力。 今天圣诞节万圣节这些外来节日,年轻人可以释放压力狂欢,自然愿意过这个节日。但要回家过春节,免不了想到亲戚审问收入、婚姻、子嗣、工作甚至是私人爱好等情况。这些质问会带给年轻人压力,让本该狂欢的日子变得难受。 |
动物都有所谓的领地意识,动物可以因为领地被侵犯而大打出手 我觉得过年回家最麻烦的是,你强行进入了一个原本不属于你的领地,你并没有所谓的归属感,所有人都会对你好,但是没一个房间会让你觉得自己属于这,所以在哪里都不舒服。 相比自己租的房子,或者买的房子,会有领地感因为这里就是按自己想法布置的,生活也好,规则也好,能让你产生安全感 |
最近十年的年味越来越淡,每一年的年味都会比上一年淡一些。 很多人怀念以前过年那种幸福的感觉,我也很怀念,所以这几天过年我仔细思索了为什么以前过年的时候会那么幸福,有了一些感想。 要解决如何获得年味这个问题,首先要总结以前过年的年味到底是哪来的。 我从自身经验总结了下,认为这个年味最大的来源是期待,期待获得一些平时得不到满足的东西。 现在的春节只放假7天,以前的春节可不是这样的。 从数千年前一直到二三十年前,春节从腊月二十三送灶王就开始了,从这一天开始就要准备年货,全家大扫除,大人忙的连工作都没心思了,更别提管小孩了。 而春节要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过完,走亲访友,各种串门,各种玩。 年前7天,年后15天,累积23天,这是一个完整的春节时长,差不多小一个月全国人都在忙春节的事情。 在这23天的春节期间,小孩会有各种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平时眼馋的那种好东西,春节几乎从大人那里得到无限量供应,然后大人也基本不像平时那样严苛的管小孩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连呼朋唤友去网吧都能被批准,只要晚上记得回家就行,因为大人自己也要聚众打牌,小孩自己出去玩了正好清静。 再加上烟花爆竹和压岁钱这些平时见不到的东西。 那当然会很幸福了。 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眼里,这就是自己念念不忘的年味,现在再也找不到了。 找不回这种年味共有几大因素的影响,其中最大因素为过年的时长,总共7天,扣除来回路上2天,留给过年的只有5天,远远低于小时候亲戚都在老家时的23天春节时间。 春节疯玩23天自然很爽,但如果人人都这么玩,全国人春节都一起玩23天,每年固定让整个国家停摆接近一个月,这很明显是不科学的。 全国一起停摆7天已经很长了,为什么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春节能定出停摆23天的习俗,难道古人在春节就都不干活了? 是的,还真就都不干活了,停摆就停摆,一个月也无所谓。 农业时代以农业为主,非农人口非常少,绝大多数人都从事农业生产。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寒冬腊月的春节占用的这一个月,那是真的没啥事干。 不仅地里不长庄稼不生虫不长草,甚至连土都邦邦硬,你想翻个地修个渠都做不到。 工业时代的人每天都是可以生产的,停一天就少一天工钱。 所以工业时代的人们春节闲一个月,那成本是极其巨大的。 但农业时代的人,春节闲一个月是零成本,因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春节时分是农业时代全年最闲的一个月,农闲的极致,不拿出全部精力去搞春节庆祝一下难熬严寒即将渡过,那你能干啥? 想出去打工赚钱,那也你得看看农业时代能有多少非农岗位提供,根本无工可打,农业人口春节时分只能在家里呆着,农业生产不想停摆也得停摆,因为这是寒冬时分。 所以农业时代的国家真无所谓春节是否停摆一个月。 而农业时代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物资极度匮乏。 缺粮食,缺衣服,什么都缺,连基本温饱都解决不了。 所以春节基本都是围绕温饱来进行的。 首先就是盘点下自家的小仓库里还剩多少粮食,到明年夏粮能收获的时间还需要囤多少粮才够家里人吃。 然后把多余的粮食都拿出来消费掉,替换成肉、油、白米面和新衣服等过年时才舍得购买的奢侈物资,因为农户自家仓库条件太差,和现代化仓库是两码事,粮食不能储存太久,每年都需要更新,不然直接霉变。 炸麻花,一年才炸一次,特别香,还可以在冬季保存很久。 饺子,白面加猪肉,一年才能吃上这么一回。 新衣服,一年只买春节这一次,年三十这天换上。 油炸食品、肉以及新衣服,这是数千年来春节永恒不变的主题,是老百姓春节幸福感的最大来源,因为这是他们期待了一年的好东西。 然后还有娱乐,解决温饱之后春节的第二大享受就是娱乐。 古代的冬天是非常枯燥的,地里没活干,人也没什么娱乐,外面白茫茫一片,树也都光秃秃的。 天寒地冻,家里也极其的枯燥沉闷。 春节期间要闲一个月的人们,就自发组织了大量的庆典活动来欢度春节。 这些传统庆典活动全部都是为了娱乐目的组织的,你以今天的眼光看这些传统庆典活动觉得很无聊,以为只是个典仪,但在古代那是真的好玩。 燃爆竹、贴春联、挂灯笼,去集会上看戏班子,对古人来说那是真的好玩。 南方春节喜欢舞狮子,你以为那只是典仪? 把你手机没收,电视没收,报纸书籍没收,冬天锁家里几个月,然后放你出来看一天的舞狮子,把你就知道舞狮子绝不仅仅只是个庆春节的典仪了,那是真的好看,太精彩了。 一直到元宵节的花灯猜谜习俗,都是为了娱乐准备的。 现代人觉得花灯猜谜很无聊,只是当一个传统典仪来看。 还是上面那句话,把你的现代娱乐设备全部没收再关几个月,我包你能在花灯节上流连忘返整整一天,对着猜谜活动玩几个小时都不亦乐乎,绝对不嫌无聊。 所以古代的春节设定是和古人吃穿严重匮乏,娱乐严重匮乏的实际情况所绑定的。 如果还按农业时代的那套春节习俗去办事,那吃穿严重匮乏的情况解决的越好,娱乐严重匮乏的情况解决的越好,年味就一定会越淡。 以前的春节吃的东西都是一年才能见到一次的好东西,因为平时吃不上肉,舍不得用油炸东西。 现在春节吃的啥? 吃的就是平时吃的东西,一点区别都没有,还是那些大鱼大肉,快吃吐的存在。 毫无期待感,所以就毫无幸福感,甚至很多人还是强忍着吃下去的,因为吃完了还要减肥。 前些年江浙一带流行过年的时候买帝王蟹和超大龙虾上桌吃,稍微改善了这一现状,因为平时舍不得花钱买帝王蟹和超大龙虾吃,所以这东西能带来期待感。 但没几年又不行了,因为首先帝王蟹和超大龙虾这东西只是稀奇和好看,真论吃的话,其实也就那样,和其昂贵的价格远远不成正比。 这和以前省吃俭用一年突然敞开吃肉那完全是两码事。 鸡鸭鱼肉给长期饿肚子的人带来的幸福感,和帝王蟹给现代中国人带来的幸福感,那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幸福感能直接多几十倍乃至于上百倍。 而帝王蟹这几年也泛滥了,能吃上的场合很多,第一次还很新奇,多吃几次就没期待感了。 所以就冒出了这样的新闻,小男孩面对帝王蟹年夜饭,坚定的拿出了泡面。 |
|
在这个小男孩眼里,泡面更好吃,能吃上泡面最幸福。这一方面是因为泡面确实口感好,一方面是因为家长一年来对其饮食的严格控制,长期禁止他吃泡面这种“不健康”食品。 能吃上被严格限制的,馋了一年都吃不上的食品,那就是幸福,哪怕只是3.5元一碗的泡面。 |
|
以现代人类社会那强大的物资生产能力,我觉得想通过春节吃好的喝好的来提升年味这条路基本上被堵死了。 连帝王蟹都被泡面干掉了,我不觉得还能有啥食物能让人足足馋一年,只有过年才吃得到。 就算将来帝王蟹从沿海普及到贫困山区,也最多让几年时间多那么一点年味,然后年味还是会变淡,别说治本,连治标都做不到。 禁你一年吃肉,可以大大提升年味,大大提升过年的幸福感,但这种幸福感对我们来说毫无意义。 如果你平时什么都吃得到,且随便吃,没有什么东西只能等到过年才吃的到,那过年最大的年味和幸福感就被削掉了,且不可能补的回来。 然后就是娱乐活动。 和农业时代枯燥单调的冬天不同,工业时代的娱乐生活太丰富多彩了。 一个手机能带来的娱乐,可以让人抱着手机一个冬天都不撒手。 手机确实好玩,把电视都给压下去了,更别提古代的猜灯谜了,所以古人为春节摸索出了一系列娱乐活动最后都被现代年轻人视作了典仪。 没有了面对面的互动,所有人都在拿着自己的手机玩,这和自己在家玩毫无区别,也和平时毫无区别。 国庆放的7天假玩手机还不用长途跋涉跑来跑去,比春节方便的多。 所以春节期间男女老少都抱着自己的手机玩,那自然就没年味了。 |
|
因为和平时没有区别,玩手机绝对不是要等到过年才能体验到的娱乐活动,这体现不出春节的独一无二,也自然就带不来年味。 但这没办法解决,因为电子产品确实太好玩了,别说花灯猜谜,戏班子唱戏,现代社会想出来的所有线下面对面娱乐活动,都没有比得上电子产品的,更别提手机还那么方便,可以随身携带。 如何创造出一个特别精彩好玩,所有人都喜欢,但平时只能眼馋,只有春节才能玩的活动? 没有,而且从理论上来说就行不通,电子信息化时代边际传播成本几乎为零,已经不是古代一个戏班子只能服务一百多名观众的时代了,娱乐活动从未如此的廉价易得。 所以这条路堵死。 所以我思来想去,如果中国持续推进工业化,持续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娱乐途径越来越丰富和廉价易得,那年味必然越来越淡。 不是不想增强年味,是真的没办法,你手段齐出都没用,因为所有的东西你平时都给了,没有啥只能留在过年才能享受到的好东西。 最后还有个走亲戚问题,现在走亲戚的味道也越来越淡了,只是还按照惯性保留着这样的习惯而已。 以前的走亲戚,那是真心实意的走,见到了亲戚是真的很开心,现在基本又沦为过年礼仪了。 因为在农业时代以及工业化尚未普及的时代,亲戚对自己非常重要,亲戚之间的血缘合作关系是你日常生活能安稳的重要保障。 遇到了事有没有熟人帮助,差距是非常巨大的。 而工业化时代要求人尽其用,每个人都发挥自己最大的特长,然后合作分工。 这一特性就要求人类的协作关系必须由熟人社会改为陌生人社会,而个人家庭的安危由国家来保障。 出了事第一时间打电话找亲戚,呼朋唤友来解决威胁的地区,一定远远比那些出了事第一时间打电话找警察的地区穷。 而每个人都想变富,那就只能都走出去,全国各地找工作,找一个能最大程度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这就导致熟人社会的解体,古代亲戚之间牢不可分的协作关系再也无法重现。 古代走亲戚这一习俗是绝对有重大价值和意义的,你越来越觉得意义不大,那只能说明你越来越深入的被绑定进了工业社会,但换言之你也会因此变富。 只要我们想继续变富,就不能再回到贫穷的熟人社会,那就只能如此。 虽然有些不舍走亲戚的感觉,但如果继续推进工业化,那这种感觉是找不回来的。 现在还在走亲戚,主要是老一代人都还在,等老一代人陆续走了,新一代年轻人对走亲戚这个礼仪的重视程度注定会越来越淡,最多只能说不至于消失。 最终分析下来,好像年味的消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情,有没有办法挽回? 真的很难,因为年味最大的来源就是你必须找一个期待了一年但始终得不到的东西。 如今这个东西仅剩下春节回老家看望父母了,这是仅剩的年味,如果单靠春节的酒肉和娱乐来撑着,那春节的年味就不止是变淡,而是早就彻底消失了。 看父母这个事只有春节才能实现,再富裕平时都满足不了,且自己还特别需要,期待了整整一年,这是年味还能剩下来那么一点的核心原因。 工业时代不存在作物生长周期,不存在辞冬迎春这一关键节点,所以工业时代的春节本来就有先天性问题,但这是传统习俗,我们肯定要遵守很多很多年,那就只能想办法创造出一个工业时代的新春节。 必须找一个东西,平时期待了一年,渴望而不可得,只有春节才能实现,还适合冬季,这样才能提升年味。 很难,几乎没有,但目前群众也自发的找出来了几个。 今年我没回老家,是在武汉过的年,把双方父母都接到武汉了,因为老婆肚子大了,小孩身体也有点不舒服,不适合长途跋涉,就没回去。 来了武汉很无聊,走亲戚都没人了,因为武汉的亲戚都回老家了,于是大年初一这天就带爸妈去高档的海鲜自助餐水会庆祝下。 水会可以泡澡,里面温度适宜,不担心着凉,还有各种平时很少吃的海鲜水果自助,对大多数人来说都符合那种期待一年,只有春节才能得到的东西。 我选的这个水会很高档,平时人很少,里面很幽静,很上档次。 到了地点一看,诺大一个商圈停车场,空空荡荡,从来你没见过那么多空车位,我觉得可能进去后里面应该几乎见不到人了。 但进了水会之后惊讶的发现,平时空空荡荡的休息区里躺满了人,整个都爆满了,开饭的时候整个自助餐区居然要排队进入,人挤来挤去的堪比菜市场。 这还是那个我认识的高档水会吗?怎么这么多人。。。 春节带全家来这种平时舍不得去的场合消费一次,完美符合年味的定义,所以群众自发把这种场合给买爆了。 以前春节我是回老家的,所以我知道老家的澡堂春节会爆满,但今年还是第一次知道武汉这种大城市的水会,还是最高档的水会,春节也会爆满,和老家的澡堂子没啥区别。 我大年三十的晚上8点曾经特地观察过小区的亮灯率,在这个绝对应该呆在家里的时间段,我们这个入住十多年,平时几乎住满的小区,亮灯率不超过3成,大面积黑灯。 就算考虑偏差,也至少有一半的武汉人已经离城回老家了,你看看各大商场的店铺大面积关店就知道人口流动情况了,但就这高档水会都瘫痪了,点个餐要半天,里面的服务员都快忙疯了。 所以如果你住在大城市,选一个平时舍不得去的高档水会,可以有效增加年味。 但水会这东西只能去一次,去多了也没意思。 如果你选择回老家,7天时间是不太够用的,但如果你选择留在大城市,那7天时间还是很长的。 其他时间怎么办? 我还想到了一招,就是旅游。 旅游这东西也是昂贵的消费品,是平时期待了一年但舍不得的东西,完美符合年味定义。 北方人去南方旅游,过个暖冬,南方人去北方旅游,看看雪景,还可以选择出国游。 这几年的春节三亚酒店被买爆就是个证据,群众自发选择了这种方式来渡过春节,因为这是极少数能找出来的符合年味定义的东西。 但这种旅游的方式要求的条件太过苛刻,绝大多数人不符合条件。 因为绝大多数人的父母健在,且在老家,真正多代都在同一个大城市的土著非常少。 对于在大城市打拼的人来说,春节回家看父母是第一刚需,而和父母绑定的还有一群亲戚,春节不可能离开老家,所以无法选择春节旅游。 无论家有多破,千山万水都要在春节的时候回家看看。 |
|
所以想春节旅游,必带父母,父母不同去那是不可能旅游的。 而绑定父母的,还有父母的父母,他们不可能在春节抛下自己的父母不管去旅游。 除此之外还有孩子,如果孩子太小,那也没办法外出旅游。 比如说我,我爸妈的爸妈都还在,最小的孩子还在老婆肚子里,那虽然我知道旅游是过春节的最佳方式,但很有可能未来5年8年乃至于10年,我都没条件春节外出旅游。 不过对于多代都在大城市的人来说,因为进城从事工业化本来就是最大的节育器,又最早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已经有很多家庭符合条件。 已经有不少的的家庭出现了多代独生子女,亲戚特别少,羁绊也少,一旦可以携父母出游,那旅游过年就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选项,比呆在家中大家一起玩手机玩七天有趣太多了。 随着中国的不断工业化,随着少子化和推迟婚育,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这种新型过年方式。 现在才有几个中国人满足旅游过年这种苛刻的条件啊,就这都能把春节的度假酒店给买爆,等再过二十年又更新了一代人那还得了。 这不符合农业时代的春节庆祝方式,但能让工业时代的人感受到年味的,目前来看恐怕也只有这个了。 除了旅游,还真没有啥东西能符合年味定义。 其实我觉得现在春节全国停摆的现象并不符合工业时代的利益最大化,只能说是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期间的无奈选择。 很多人曾经吐槽,为什么商家花费巨资大量举办活动庆祝西方的春节圣诞节,而不愿意花钱庆祝中国的春节。 哪个商家会和钱过不去呢?不是商家不愿意庆祝春节,是没办法庆祝。 圣诞节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放假,消费者都在本地,都愿意去商场消费,所以商家才愿意举办圣诞节活动。 而春节就不一样了,春节消费者都回老家了,没人来商场消费。 更可怕的是,不仅消费者没了,员工也没了,因为员工也要回老家过年。 更更可怕的是,不仅员工没了,甚至连老板都没了,因为老板也要回家过年。 大城市至少七八成以上的店铺选择了春节关门,因为啥都没了,商家花费巨资租的店铺连门都不开了,你说商家怎么庆祝春节呢? 倒是县城和农村的商家,春节不打烊,还把自己店铺打扮一新,试图弄出很多活动来庆祝春节,因为顾客盈门,有钱赚,只是限于实力和规模弄不出太好看的活动而已,让见惯了大城市圣诞节活动的人们毫无惊喜感,甚至还略有点看不上眼,不觉得他们是在用心做活动庆祝而已。 想让大城市的商家大肆庆祝春节,慢慢研发出大量适合春节的活动,就得让消费者春节都不能回老家,得留在大城市过年,而这对目前的中国来说暂时不可能。 和看父母的刚需比起来,那点娱乐和消费,啥都不是。 所以只能留给时间来解决问题。 等再过一代人,新一代年轻人在大城市长大,他们的老家就是大城市,而我们就成为了他们在老家的父母。 这个时候工业时代的春节才有诞生的可能。 因为城市才是工业社会的精华,工业时代的春节如果要诞生那只可能诞生在城市,绝无可能诞生在农村。 而这首先需要的一点就是春节大量人口要聚集在大城市不能动,因为日常工作生活的大城市就是他们从小长到大的老家。 然后才谈得上旅游过年,一年只舍得消费一次的那种商家针对春节举办的大量奢华型消费活动等一系列可能,到时候年味就来了。 以目前大城市七八成商户春节闭店,而农村酒肉早已不缺的现状来说,中国的年味缺失情况会持续很久很久,直到大量人口彻底在城市扎根才有可能。 这至少要耗费一代人的时间,或者两代。 但我相信,随着中国工业化的推进,随着中国的越来越富裕,这一切问题都终将慢慢解决,符合中国工业时代的新春节,也终将会诞生。 到时候,年味又会重新回来。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 原文:年味越来越淡,我们需要适配工业时代的新春节 |
“习俗正确”,在绑架年轻人。 诡异的是这些“习俗正确”是近二十年才形成的,然后它们伪装成传统,老一辈人视为金科玉律、道德标尺。 过春节必须回老家是其中之一。 平常孝心完全没用,过年不回家就是大罪过。 穷的不行,每月月光,刷花呗信用卡也得给老家亲戚朋友带年礼。 然后回去要面对一堆的质疑取笑问询,还得小心翼翼的不要漏出任何“见识”以防有些人被伤了自尊。 以上这种事,年轻人不讨厌就怪了。 还有一堆“习俗正确”,不一一说了。 最终是用“道德标尺”来强迫年轻人干这干那。 |
从网红主播Linda到村隔壁小芳,只有一个春节的距离。 |
|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除了穿衣打扮方面一不小心就容易恢复出厂设置,生活习惯上也一不小心就容易碰到父母的逆鳞。 不许睡懒觉,不许晚睡觉,有什么饭就必须吃什么,不爱吃就等于挑食。 明明大学前不许自己恋爱的是他们,现在催着自己找对象的也是他们。 明明让自己好好学习考上好学校的是他们,现在羡慕隔壁高中都没毕业的二蛋挣钱多的也是他们。 出门在外的朋友是自己兴趣相投找的,爱处不处;老家的亲戚长辈是老天爷发的,不得不处。 平时上班逛街堵一小时就不行了,回趟老家路上堵一天都没脾气了。 刚结婚的小夫妻,也许年前一个月就开始为过年回谁家争执吵架。 刚有了新生儿,一路颠簸哭闹,到家了还要被父母带出去给一帮子亲戚看看摸摸,指不定还有从没听说过的风俗,比如去谁家就要给新生儿喂一筷头白糖等等,奇奇怪怪。 婆媳处得好就算了,处不好的也要硬着头皮去相处,还有可能激发新矛盾。前20几年的陌生人,见过几次面就要改口喊爸妈,没感情基础,演戏都很累。 这还真不是年轻人矫情,让父母离开老家,来自己家过几天试试,照样吵着要回老家。 别说人换个环境后会手足无措,猫换个地方都要应激呢。过节,也是过劫。 |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意味着回家团圆。然而据媒体报道,近年来,一些年轻人却出现“怕回家过年”的心态。怕被催婚、怕被和别人对比、怕送红包不堪重负……各种有形无形的“怕”步步紧逼,令许多人既想回家又心存恐惧。很多在城市职场打拼的年轻人,患上“春节社交恐惧症”。 “近乡情更怯”的背后既有城乡生活习惯的差异、话语体系的差异、文化习俗的差异,更有交流方式不够科学的问题——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客观存在,文化上的差异也由来已久,但长辈对后辈的爱和期许始终如一,年轻人对故乡和亲人的眷恋也根深蒂固,双方在感情和出发点上并不对立,只是交流方式出了问题,并由此加剧了文化的割裂,制造了焦虑的情绪。 诚如专家所言,捅破城乡差异的窗户纸,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共同语言的缺失、共情能力的空白。而共同语言、共情能力,最原始、最根本的载体还是牵引我们不辞舟车、千里返回的故乡。不论走得多远,人们都不会忘记儿时生活的故土,都会时常忆起曾经嬉戏打闹的场景,以及盼着过年的心情。在外漂泊时,人们常常小心翼翼地询问电话那头,故乡“石墙黛瓦、又见炊烟”的古村落还在吗?“古道西风,小桥流水”的老风景还在吗?乡村的旧学堂或者街巷的石牌坊还在吗?这种对故土的眷恋,这种浓浓的乡愁,正是接通共同情感的最直接联系。 作家徐锦庚曾在作品《“懒汉”治村》中,讲到浙西开化一个叫东坑口的村子,村干部逢年过节组织返乡人员共谋家乡发展的生动案例,颇有借鉴意义。乡村治理者不妨利用年轻人返乡的机会,把工作在外的能人召集在一起,介绍家乡变化,集合年轻人智慧,共商家乡发展大计?让关心乡村发展的人参与乡村治理,既能够让他们与乡村有更多现实交集,也有助于乡村振兴借力发力。倘能趁年轻人返乡之机,达成广泛共识,推动移风易俗,破解人情负担过重等问题,则更具现实意义。 时代在变化,长辈们需要不断更新观念,体谅年轻人的不易。既关注孩子们飞得高不高,更需关心他们飞得累不累。努力让家乡的温暖、美好成为春节的主基调。相对地,年轻人回到农村,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不妨借此机会深入乡村,读懂乡情,看到精准扶贫带来的乡村变化,看到中国乡村正在发生的积极变化,认真思考自身是否能够为家乡建设出一分力?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1000多年前的一个除夕夜,一个叫高适的诗人道尽了“游子思归”之切。春节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家乡是一个停歇心灵的港湾。大家不妨定个规矩——春节回乡,不谈房子、票子、车子、位子,回归乡人本色,在“雪屋三盏酒,炉火一锅肉”的氤氲中,畅叙亲情、乡情,把年过得更加温暖而有意义。 |
咋回家呀这,大年三十下班天都黑了,开到家直接大年初一? |
一是家里太冷了。 我老家在陕南农村,家里没有暖气,取暖全靠烧炉子。家家户户一个烤火屋,除了这个屋子以外的其他房间都很冷,睡觉时候我都恨不得脑袋捂在被子里面。我觉得今年过年尤其冷,屋外水池里面冰块就没化过。 寒冷带给人的就是懒,只想找暖和的地方待着,做饭都嫌麻烦。回家做饭,切肉切土豆,都是冰凉的,冻手,水桶里面也是厚厚一层冰块,洗菜要加热水不然太冷了没法下手。回家我最心疼我妈,一家人的饭就够忙活一整天了。我爸最多到厨房问一下,饭做好没有,什么时候吃饭……… |
|
陕南过年饭菜:最有特色的是最外圈七八个凉菜,家里很冷有的凉菜吃着都冰牙。其中猪肉冻、魔芋豆腐都是自己做的,算是最有地方特色的凉菜。然后就是各种热菜。 |
|
陕南秦岭山脉里的小山村。春夏秋季节总是很好看,天然氧吧。冬天就显得萧条,加上阴天的缘故。其实住在这里还是很舒服的,门前屋后的菜地种点菜。周围的丛山是小时候的乐园。 |
|
小时候没有见过山外的世界,看到的天空也只是头顶山间那一块。高考后远离家乡,见过平原高山沙漠和大海,还是会对家里的小天地有更多的怀念。回不去的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其次就是太花钱了。 刚算了一下这次回家过年一趟所有花费是我一个月工资,包括往返路费,给家里买东西,给父母亲戚红包的钱。因为离得远所以一年也就回去一两次,但是我也有房贷和欠款,攒点钱真的太不容易了。回家花多少钱我都不心疼,我只怪自己挣钱太少,不能再多给我妈一些钱。 我更想接我爸妈到我工作的地方过年,有自己的小房子,有暖气,楼下的市场能买到所有想买的吃的用的,不远处有商场和电影院。在家不冷,出门有娱乐活动。 然而他们不愿意。 所以我争取明年接他们来我身边。 |
过年?我看是过堂吧。 要面对一大堆亲戚“在哪上班?多少钱?谈恋爱没?咋还不要孩子?那谁谁谁工作好,工资高,你不过去跟人家打个招呼?”等等拷问。 知道的说这是过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三司会审呢。 啥时候过年变成“崽啊,过来,这些钱拿去买个皮肤!乖,用我的会员号去刷剧,密码是xxxxxx!亲,我刚打出来一级品,你哪个区的?上线我送给你!年初一咋还跟家呆着!?我微信买了票,赶紧3DIMax走起!” 这样,估计年轻人就喜欢回家过年了吧。 |
|
2016年过年我去梧州找同学玩儿,贼开心! |
|
|
|
2017年过年,我去了贺州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玩儿! |
|
|
|
|
|
|
|
2018年过年,约了几个朋友去走“湘黔古道”,一路看山看水饱览风景秀丽。 2019年过年,我去了三亚! 2020年过年,我准备去泰国芭提雅。 湖南过年有啥玩儿的呢?烤火、打牌、聚会吹牛逼,这些我都毫无兴趣、甚至有点抗拒。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选择一种令自己身心愉悦的方式过一个充实的春节假期。 |
家里没有温度。 |
今年依然是一个人留在魔都过年,坦白来说,已经有点不仁了; 朋友、同事同学、亲戚包括父母均电话里问暖邀约,似乎一个人总是孤单的代名词,不找几个人作伴一同吃年夜饭,在他们的心底投射了几许失意和落寞。 坦白来说,首先特别能理解他们的关心和问候; 其次我比任何时候都乐于享受这份寂静与无为。 平时的工作节奏太快,一年到头是需要有那么十几天心安理得的混日子的, 并且完全按照你的自由意志来过这么十几天,说实话,这是奢侈品。 并且我知道,以后会越来越少,因此我倍感珍惜。 早上10点起床,自然醒,看了一场篮网vs湖人的常规赛; 然后去咖啡馆买了一杯拿铁加几片面包, 下午去静安的雕塑公园那看了一场无人区的展览, 间隙期还约了一帮朋友线上一起打牌, 突然收到某个朋友给我发她们在新疆旅行时的晚饭, 我找了一家新疆餐厅,说和他们一起同步吃手抓饭,看看到底哪家的味道正宗; 饭点正好赶上餐厅的汉族老板,在不停的训斥和引导新疆厨师如何增加客户的黏性和客单价,如何做到日营收>3K元, 瞬间人间清醒,在疫情肆虐的当下,餐厅老板和新疆主厨,谁的日子都不好过啊。 和老板攀谈,为何不归家过节,他说店刚开手头比较拮据,这一排沿途旺铺,一年之内80%的店都易主了,疫情之前那可是门庭若市日进斗金啊,说到动情处,老板明显都有些哽咽了,难啊,经济恢复慢慢熬呗,剩者为王,只是不知道多少的中小个体老板能度过这个寒冬~ 吃完回家,看澳网决赛,纳达尔还是那只多拍打不死的小强; 陆续收到朋友A、B微信明儿聚餐邀约,原来今年不少人不回去啊,均婉拒。 一睡上下铺的兄弟,传简讯,还活着?回去不?我说你TM都什么年代了,还发短信? 现在只有诈骗短信和借钱短信,借钱没有啊!他回我:借个毛,不差钱! 我今年也不回,就地过年。 后微信语音上聊了半小时, 大意是:旧时光老地方,渐渐成为故乡式的存在,我们再也回不去了,但只要我们读书时关系最亲近的兄弟几个相聚,我们才能与记忆里的那个风华正茂的小镇做题家的自己重逢。 仔细想想确实是,前年毕业十周年,重回校园,本以为思如泉涌泪如雨下,结果跑了几圈篮球场汗如雨下,情景均历历在目,然人面已不知何处去啦,四平八稳清风徐徐的我自己把自己给轰了出来。 随着年记的渐长,真正留给我们自己可自由支配安静思考的时间越来愈少, 此时此刻,我正看着时光它随着这些文字从我的指尖从我的键盘格里溜走, 于是,我自己给自己传了一句简讯:哟,你还活着呢! |
没有搞到钱,回家也没啥好玩。 其次,春节人这么多,回一次家花销太大。 平时回家就可以了,父母年纪还没那么大,不用纠结担心团圆的问题。平时节假日可以回去。 春节很多人要回家的一个根本问题在于,一年到头,除了国庆有假期,就春节假期多一些。 其实不是这个年味有多重,而是真的没有假期,春节对年轻人来说,更多的是有七天假期吧。 |
|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