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
天天财汇 -> 工程技术 -> 为什么中国的石油储量这么少? -> 正文阅读 |
|
[工程技术]为什么中国的石油储量这么少?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喜马拉雅漫长的隆起过程中,中国的四川青海和新疆的盆地为什么没有形成像里海和波斯湾那样大规模的石油富集?反倒是中国形成大规模的煤炭富集。这是怎么回事? |
老天爷就是这样安排中国人的: 没有富铁矿 没有大油田 没有大金矿 没有大铜矿 但是有很大一片平原,很长的海岸线,还算不错的气候和雨热风光,养育了很多人口,并且雄踞亚欧大陆东侧。 至于没有的那些东西,要自己努力获得 |
1.这个问题的回答门槛其实挺高的,答案的理解门槛也不低。它至少是石油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三矿、(化石燃料)资源勘查等方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压轴三道大题之一的水平,甚至也很有一定可能性可能出现在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简答题乃至面试里。 2.所以,如果不是有关行业人士的话,不要产生自己随便百度一下复制粘贴点资料也能答对的错觉,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嘛。 3.至少你要知道什么叫三级储量,对中国的地史不说细节门儿清,构造和古地理的大框架至少不能离大谱。 4.不用人话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其实不需要长篇大论,但你们能不能看懂我就不管了—— 先说常规原油。 海相盆地的角度,中国的南方古生代和中生代海相盆地被多期造山运动破坏太厉害,难以具备有效圈闭,虽然有一些烃源岩但是常规油气真的没法看;西北西南则是埋深过大成熟度过高油大多变成了气;华北的海相盆地生储盖条件太差基本不具有工业油藏;东北没有中生代之前的海相盆地;高原上有一些小的中生代海相盆地,但也被严重破坏,潜力很小。至于前寒武,只能说有一些潜力。 陆相盆地的角度,烃源岩比起海相盆地有先天不足,然后盆地规模限制了油气生成量;只有晚古生代至中生代的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油田+延长油矿)、中新生代的松辽盆地(大庆)、中新生代的环渤海湾盆地(华北+辽河+胜利+海油渤海湾+中原)的体量够大还能一战,其它的什么江汉苏北南黄海二连东海珠江口北部湾天山两侧都是战斗力只有十五的渣渣。 再说非常规原油。 要先建立一个前提,常规油已经渣渣了,非常规就不会好到哪里去。也就是南方海相那些没有机会形成油藏/形成过但被破坏了的烃源岩,有点额外的页岩油之外,其它盆地的非常规也就那么回事,天花板是可以摸得到的,不会突破常规油气的储量上限,而且还埋深大难开发,也就是西南和南方丘陵地区因为构造抬升了相对好开发一些。 5.这应该不长吧?手写也就半张A4纸的水平,拿去考试只能得1/3的分值……当年回答“中国南方古生代海相油气勘探建议”的压轴题时,题目只有这个问题的三分之一体量,我就写了一张a4纸 6.如果写成人话的话……我放弃了,列一下书单大家去看可好? 《普通地质学》《古生物地史学》《构造地质学》《中国大地构造》《石油地质学》《盆地构造解析》《高级石油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油矿地质学》 看完这些书,再实际找三五年的油,就可以不贴图片不看百度不查文献随手回答这个问题了。 7.中国的石油储量究竟如何界定,多还是少,这需要用数据说话。 根据最新的公开数据[1],中国主要化石能源的“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如下 |
|
但众所周知,在现行三级储量[2]的框架下,“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还有现在技术不可采但未来或许可采的储量,和可信度要低一些的控制储量(置信度±20%)及预测储量(置信度±50%)。 |
|
|
|
2020新国标 |
|
2004旧国标做个对比 所以,我们在对比各国的石油储量时,需要做到对比的标准一致、储量的级别一致,“探明可采”要对比“proved reserves”,“预估储量”要与“possieble reserves”对比不能比乱了套。 根据BP公司公开的各国油气生产数据[3],中国截至2020年末的常规石油proved reserves是35亿吨,与我国公开的“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数据差别不大,可以用它进行国际对比,结果如下: |
|
中国的常规石油探明地质储量排名未全球第十三位,这个排位已经稳定了至少十年了吧?可能记得不准了。 同时附上天然气的探明技术可采储量排名,中国大概排名第六/第七的位置。 |
|
煤炭 |
|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事,中国改变了煤矿等固体矿产的资源量统计标准,根据新的2020年国标,统计出来是1600多亿吨煤,但在2019年及以前,统计出来是1.6~1.7万亿吨的数据……相差十倍可还行。 |
|
非油气矿产为查明资源储量(全部原地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参见GB/T 13908—2002。 |
|
新的统计口径是“证实储量与可信储量之和”。 |
|
|
|
而之前是“查明资源储量(全部原地资源储量)” |
|
我不是作固矿的,对二者的区别理解不深刻,反正能相差一个数量级,就还是挺可观。 所以,中国的石油储量还是确实挺少的,天然气还马马虎虎能看,换能源行业的行话就叫富煤贫油少气。 8.对,不能看石油产量第九,要看储量只有第十三。因为产量可以打鸡血提升的,而储量是地球说了算。我这里就懒得扯中国油气的储产比了,说多了太伤人。 参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1)》,自然资源部编撰 http://zrzygh.qingdao.gov.cn/zxfw/zlxz/202206/P020220608580984433213.pdf^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9492-2020 https://www.doc88.com/p-98761827191397.html^《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21》 https://www.bp.com/content/dam/bp/business-sites/en/global/corporate/pdfs/energy-economics/statistical-review/bp-stats-review-2021-full-report.pdf |
事实上只要有大规模的古代沉积盆地就会有大规模的油气生烃区域。但是中国的沉积盆地在后期的演化中破坏的太严重。 如果你认真学习一下新疆沉积盆地的演化历史,就会发现最早的盆地在一次一次的后期演化中变的很破碎了。新疆目前的大油田,只不过是没破坏干净的边边角角。 而煤是不会被破坏掉的。油气只要存油的圈闭被破坏了,就自动向上运移泄漏,跑掉了。而煤炭不会跑路,怎么折腾都还在那个地层里。甚至如果折腾的厉害,比较轻的煤焦油成分跑掉了。还会提高煤炭品质,褐煤变成无烟煤。 |
我爸以前学地质的,讲过一个很经典的论段: 他们在读书的时候读李四光的发言,说全世界的探明油量只够50年,等到他工作了以后十几年了,探明油量还是能够50年,不是储油量搞不明白,而是科技在进步,很多以前探不出来的能发现新的,同时采油技术也在发展,很多以前打不出来的油现在打的出来了,估计再过五十年,全世界探明的储量还是能够用50年…. |
中国石油储量一点都不少。 或者说,中国所有资源都是储量极其丰富。 但有四大特点——资源多、储量大、品质低,开采难。 换句话说,考虑原料成本,中国资源两眼一抹黑。只能硬着头皮大量进口。 无论开采成本,还是运输成本,还有资源品质,根本没办法和国外进口的富矿比较。 如果生死存亡,不计成本。中国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可以敞开用,多的流油。 这就是老天爷给我们安排好的。 如果和平年代,为了保证资源进口,我们只能勤俭持家,努力工作,卷成世界工厂。 不可能躺在油田矿山等资源上,舒舒服服的数钱玩。 如果发生战争,资源进口全部掐断? 那可以敞开开采国内成本高的。基本上能完全满足国内需求。不就是些成本吗? 最终为我们华夏的生存兜底。 顺便说一句,粮食也同样如此。 国内产量完全满足生存问题。甚至保证极有营养。 但满足多种多样的味道?加上大吃货帝国人民的刁钻口味,就需要大量进口。 这就是天命所在! 绝不能躺平懈怠,一定要努力! 绝不会走投无路,有家产兜底! |
你知道吗?在老外的论坛上,中国人藏石油是和我们论坛上日本人在东京湾埋战略物资一样的都市传说。因为我们中国地大物博,曾经是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但是后来随着我国工业规模迅猛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急剧上升,以及国内浅层石油基本都开采完了(说真的我国大庆油田和中东那帮石油佬的油田相比都是深层低品质油了),所以我们一下子从产油国变成了进口国,至于国内那些看起来很多的深层石油储量,那只能等开采和精炼成本降下来再说了。 |
瘦肉→盖层,肥肉→储层(含油),生油层也算在肥肉里吧 经典皮肤(后腿肉): 油气在肥肉中,想向上运移,但是由于有瘦肉存在,不让运移,油气保存完好 |
|
地层破坏后:(梅花肉) 瘦肉无法堵住油气的运移,油跑了 |
|
埋深过大:(烤肉) 埋深越大,温度越高,埋藏时间越久,相当于烤肉烤的最久最下边那层,成熟或者焦了 |
|
生烃条件不好:(瘦肉) 没有或者少油 |
|
总结: 我国盆地以陆相盆地为主,生油条件差(瘦肉);海相盆地储量不够各有不同原因,有的后期破坏严重(梅花肉),有的埋藏过深(烤肉)。地大物博,总地质资源量是够的,但是地质条件不好,开采难(技术可采少),成本高(经济可采少) |
其实不少 但跟大户比又不算多 然后人又多 就显得少 再者 海湾有的地方的油 说难听点拿个木棍往下一捅自己就往外冒 品质还高 咱们的油要么是人迹罕至的页岩油就是在海里还跟别人有争议 别的花30块就能开采 卖80 咱们开采就得花100 国际上还是卖80 那能买当然就先买 又不是高精尖武器 买了别人的就没法发展自己的 先留着自己的油田 等技术进步了 开采成本降低了 等大户的低成本油开得差不多了 油价上来了 咱自己的油才变得有价值 |
看到这个问题就血压高起来了。 每次玩文明6,当我的大秦已经准备好骑兵,内燃机科技也准备完毕,即将把骑兵升级成坦克装甲军团,西进征服欧洲时 我没油,还得再等几个回合,等海上油井技术研究好后就直接去南海挖油。 |
B站有个中科院院士,讲过一期,中国石油很多,并不少,只是开采成本太高,所以大量进口,还能保存本国的石油。 |
黑色的黄金,工业的血液,中东土豪的底牌,大宗商品界的王者。 石油——作为20世纪以来人类最重要的能源,深刻影响着历史进程,左右着政权的生死,石油支撑了美国、苏联的崛起,卡住了纳粹德国、日本军国的咽喉,让文莱、挪威这样的小国无比富庶,也给伊拉克、利比亚招来了倾覆之厄运。 |
|
▲图注:石油,推动了汽车、火车和飞机的发展 更推动了诸多石油资源国家的崛起 (电影《石油》海报,图:壹图网) 对于现代国家来说,有没有牢固的石油供应,是攸关国运的大事。 曾几何时,我国还是个石油出口国。当年随着大庆、胜利、克拉玛依等大油田投产,中国原油产量很快突破1亿吨。从1973年起,我国甚至向日本出口原油换外汇,直到1993年,出口国变成进口国,同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是1.5亿吨。 |
|
|
|
▲图注:大庆等城市因此成为了国内著名的“油城” 看看油田们的现在 (图:图虫创意&壹图网) 之后短短17年,到2010年,中国就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规模第一大国,石油消耗量达到4.4亿吨。2022年,石油消耗达到惊人的7.1亿吨,占全球产量的15%,仅次于美国8.2亿吨,但不同于美国,我们的石油严重依赖进口。2022年的7.1亿吨,进口就占了七成以上。 |
|
▲图注:咱们自己采的油,根本不够用 (图:图虫创意) 而且石油不光是工业命脉,也是农业和物流的命脉,断油的下场,90年代的朝鲜就是例子。所以挖掘石油产能、保障石油进口,有着极高的战略优先级。 中国为什么如此缺油?有什么解决办法?我们今天就来详细讲讲中国缺油的问题。 自己的石油,不够用 我国的缺油困境,首先来自储量、产量和消费量之间的悬殊差距。 根据自然资源部的数据(《2022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表》),2022年,中国石油储量约38亿吨,只占全球储量的约1.58%,排世界第13位。 |
|
▲图注:横屏,不管储量还是产量 中东国家都是当之无愧的石油大佬 基于如此少的储量,中国仍然是世界第6大石油生产国,但这在需求面前,还是不够用。 ▼ |
|
欧佩克(OPEC)2022年12月的报告显示,中国每天消费原油1479万桶,世界第2。 相当于我们以全球第13的储量,实现了第6的产量,但要满足全球第2的需求,何况我们的人均石油用量远低于美国,想把人均追上去,三个沙特也不够用。 |
|
|
|
|
|
|
|
▲图注:直观对比 如此缺油,根本原因还是天赋不行。 理论上,只要有大规模的古代沉积盆地,就有可能产生“油气生烃区域”,里面就是油田和气田,墨西哥湾、马拉开波湖、沙特加瓦尔油田以及美国阿拉斯加北坡油田都是典型的例子。 |
|
▲图注:石油和天然气,由有机质转变而来 |
|
▲图注:以南美的马拉开波湖油区为例 大的沉积盆地通常在海洋中形成,而我国的沉积盆地主要是由陆地上的湖泊形成。大家可以想象海和湖的大小差异,二者的资源量就不是一个数量级。 |
|
▲图注:不同沉积相的分类示意 而且在地质演化中,中国大部分的沉积盆地都被严重破坏,地质结构支离破碎。 地质专家曾把沉积盆地的地层比喻成一个盘子,大部分产油国的盘子是完整的,而我国的沉积盆地则是一个摔碎的盘子,摔碎后还被踩了几脚。所以,我们的钻井打下去,可能只打到了目的层的一小块,产出的油气量必然很小而且生产周期较短。 |
|
▲图注:有沉积盆地,才有可能有油气 另外一个劣势是石油的埋藏深度,我国的原油埋藏深度普遍比较深。 比如新疆的油井,钻进深度一般都有七八千米,这么深还不一定能打到油。而中东、中亚、澳大利亚那些原油禀赋好的国家,油井深度一般就一两千米,而且原油的产量、质量都很高。 |
|
▲图注:横屏,来羡慕一下中东的“遍地是油” 沙特的国之命脉“加瓦尔油田”,产层深度2200米,探明储量高达107.4亿吨,是我们全国的近3倍,成本更是低到不足10美元,吊打全球。 |
|
▲图注:油多还容易采,难怪沙特遍地土豪 我们能在沙漠中打近万米深井(目前中国最深的钻井深度是9010米),当然是技术实力的体现,但也是资源禀赋下的无奈之举。就原油开采的成本和性价比而言,进口往往比我们自己生产要划算得多。 其实中国也有深度浅、产量大的油田,但基本都是开采了半个世纪的老油田,已经到了被“榨干”的边缘,大庆油田的综合含水率已达95%,稳产是非常困难的,产量逐年递减,只能尽量“刮桶底”了。 |
|
▲图注:大庆油田,也已经“上岗”很久了 (图:图虫创意) 而近几年勘探到的大型油田,普遍难度大、成本高,比如玛湖油田,地处海拔3000米的高海拔区,属于致密性砾岩油田,石油都藏在肉眼难以看到的岩石孔隙中,完全开发这种油田属于世界级难题。 |
|
▲图注:玛湖凹陷及周缘大地构造位置图(a) 构造单元图(b)和横剖面图(c) 事实上,除了少数像沙特这样的国家,全世界都面临浅层油气藏开采殆尽的问题,老油田普遍后继乏力,虽然石油即将挖光的预言没有成真,但钻井确实越打越深,从中浅层延伸到深层和超深层。近年来全球新增的油气储量有60%都来自深部地层。 虽然我们的开采技术也在进步,能打近万米深井,在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致密灰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方面都有突破进展,但受限于技术和成本,要大规模增产仍然十分困难。 |
|
▲图注:不同油气井类型示意 可见即使掌握了页岩油、油砂、深海油田的技术,短期上产量也很难,还是得进口。 超级买家的困局 国际上的原油对外依赖警戒线是50%,我国超过这条线很多年了,进口量占全球进口量的四分之一,是超级买家。 |
|
▲图注:咱们的石油进口量几乎一直在增加 既然是超级买家,就要扩展和维护好自己的卖家,避免被单一来源卡脖子,好在世界上的原油生产重心也在亚洲,离我们比较近。 这一合作关系在地球夜间的灯光中一览无遗,从东亚到东南亚、南亚,这些季风区国家的灯光几乎都来自巨量的人口、城市和工业,而中东、中亚、西伯利亚这一“亚洲西部地带”的灯光有很多都来自油田和气田,通过油轮和管道,亚洲东西两大经济体系之间实现着大洲级的互利合作。 |
|
▲图注:如果没有石油,中东的灯光将远比现在暗淡 (底图:shutterstock) 中国是买家阵营中的关键部分,但不是全部,同属季风区的印度,原油对外依存度更高达85%,所以极其重视和海湾国家的关系,去年更是疯狂买入低价俄罗斯原油,其进口组成和中国也颇为相似。 |
|
▲图注:22年之前,印度的原油进口60%来自中东 2022年,我国进口原油花的钱折合2.43万亿人民币,沙特第一,俄罗斯第二,都卖了我们8000多万吨。紧随其后的是伊拉克、阿联酋、阿曼、马来西亚、科威特和安哥拉。 ▼ |
|
这一进口组合是不断变化的,毕竟很多产油大国的供应并不稳定,这就和地缘政治息息相关了,比如2019年以来,受限于国际制裁和政治动荡,我们从伊朗、委内瑞拉进口的原油就大幅减少,好在可供替补的来源还有很多。 但即使是相对稳定的进口组合,国际油价的涨跌对经济安全的影响也很大,比如2014-2016年,国际油价大跌,中国的原油进口成本就明显下降。在2019年,沙特的石油设施突然遭到无人机攻击,就导致全球油价暴涨。 |
|
▲图注:“对Abqaiq的成功攻击 类似于石油市场和全球经济的大规模心脏病发作” 东亚国家这种进口资源出口制成品的模式,对于资源的价格波动非常敏感,尤其是在局势动荡、冲突频发的年代。 所以我国在2018年底油价较低的时候大量进口,扩充战略储备,并且和俄罗斯签订30年以上的长期合同,就非常必要。 |
|
▲图注:14年签署,合同期30年,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 从18年起俄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供气 (图:Reuters) 抛开委内瑞拉、尼日利亚这些比较遥远的产地不谈,比较近的亚洲西部石油产区,也日常面临着地缘政治动荡的风险,维护这一地区的和平,才能巩固两大经济体系的大洲级协作关系,意义重大。 |
|
▲图注:当地人挺愁的,就怕一不小心给叛军炼石油了 (图:壹图网) 即使搞定了进口来源的问题,怎么运也是个问题。 管道运输相对稳定,但建设不易,通向俄罗斯和中亚的管道相对容易,直接修到中东目前还很难,而且管道的运力也有限。 所以海运的问题仍无可回避,在之前的马六甲海峡和北冰洋航线两期视频里,我们详细讲过这个问题,北冰洋航线短期内不现实,从巴基斯坦-瓜德尔港、缅甸-皎漂港的抄近路做法也难以形成运力,克拉运河更是不靠谱。 |
|
▲图注:东亚国家绝大部分的石油进口都要通过马六甲海峡 所以马六甲海峡还是绕不过去的,很多人担心这里会卡脖子,其实能卡脖子的地方有很多、比如霍尔木兹海峡,何况中间还夹着那么大个印度。可见海权的重要性,中国作为超级买家,要维护原油供应是多么不容易。 |
|
▲图注:作为“海湾咽喉”,霍尔木兹海峡经常剑拔弩张 (被扣押的英国油轮,图:壹图网) 解决方案:开源节流 面对如此糟糕的资源禀赋和不稳定的进口局势,我们又如之奈何呢? 具体措施无非开源和节流。 要开源,首先就是减少对特定国家的过度依赖,把我们的进口来源再增加一些,尤其是那些石油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比如安哥拉、刚果(布)、哈萨克斯坦,中国通过投资、合资的方式参与石油勘探和生产,以确保稳定的进口渠道。 |
|
▲图注:中国企业在安哥拉投资建设的工地 远处港口船只装载好了等待出口的石油 (图:壹图网) 与此同时,中国自己的产油能力还可以挖掘,通过先进的勘探开采技术,让咱们的油田尽量“长命百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页岩油、油砂、深海油田的潜力也很大,现在比例不高,但以后会越来越高。 |
|
▲图注:分一部分精力去开发非常规类型的石油 咱们的发展空间其实还很大 (重庆南川区的页岩气钻井塔,图:图虫创意) 节流方面,要降低总体的能源消耗是极难的,但能源结构的多样化才是关键,有着极大的潜力。 在最近5年里,以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为代表的可再生和清洁能源,比例提高了5%(从20.8%提高至25.9%)。不过石油在我们的发电结构里只占3.1%,煤炭则占了36.5%。 |
|
▲图注:可再生和清洁能源的使用,是大势所趋 毕竟我们是缺油的国家,发电用的油不多,但交通和工业领域用量巨大,所以再看当前的电动汽车趋势,其实就是用其他能源间接替代石油,其背后缺油的大背景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控制不住消耗,我们开头说的产量和消耗量的悬殊差距,还会越拉越大。 |
|
▲图注:所以现在社会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可不是没有道理的 (图:壹图网) 这些措施结合起来,或许能帮助中国平稳过渡到下一个相对自主的能源结构,毕竟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石油的地位不是永恒的,中东土豪也不想坐吃山空,也在加大力度为后石油时代作准备。 总之,要想彻底解决我们缺油的问题,其实只能等到石油不再那么重要的年代了。这不会太近,但也不算很遥远,可能就在有生之年。 参考资料: 1. "China's Rising Oil Demand and Its Impact on Global Oil Prices" - Sarah Liao and Milton Russell, The Energy Journal, 2019 2. "China's Oil Security: Imports and the Changing Geopolitics of Global Oil" - James Henderson and Xunpeng Shi, 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2018 3. "China's Crude Oil Imports Just Shy of 11 Million bpd in September" - Reuters, October 2021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energy/chinas-sept-crude-oil-imports-rise-32-yr-1106-mln-bpd-2021-10-13/ 4. "China's Oil Demand Growth to Slow in 2021" - S&P Global Platts, November 2020 https://www.spglobal.com/platts/en/market-insights/latest-news/oil/111220-chinas-oil-demand-growth-to-slow-in-2021#:~:text=China's%20oil%20demand%20growth%20will,gasoline%20consumption%20this%20year's%20gains. 5. "China's Crude Oil Output Drops 1.3% in 2020" - Xinhua, January 2021 http://www.xinhuanet.com/english/2021-01/18/c_139674745.htm 6. "China's Growing Oil Demand and Geopolitical Challenges" -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September 2019 https://www.cfr.org/report/chinas-growing-oil-demand-and-geopolitical-challenges 7. 2023石油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https://www.jingyanben.com/gerenbaogao/86316.html?page=1 8. 今年我国石油消费量预计达7.56亿吨,增长5.1%,中国石油新闻中心,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23/03/29/030097168.shtml 9. 全球海运原油拼图来了!中国仍是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 http://www.zgsyb.com/news.html?aid=653321 10. 石油勘探行业现状分析2023, https://www.chinairn.com/hyzx/20230524/170016926.shtml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
本人本硕博均学习的石油工程专业。 本人很认同你的观点,中国确实属于贫油国啊,目前石油进口占到70%,天然气进口超过50%。然而相比于美国,美国的石油与天然气消耗量是我国的好几倍啊,但美国是油气资源净出口国啊,看到有些答主说中国油气很多,真是胡编乱造,七窍通了六窍。 中国常规油气资源确实少得可怜,常规油气资源最好的是大庆油田,埋深浅,油品好,比中东原油质量好,但是大庆早就已经不行了,产水率太高达到96%,从巅峰的5000万吨到目前保住3000万吨。常规气藏西南油气田龙王庙年产近300亿方,还能顶几年。国内常规油气资源基本上没了。 说资源多的人,其实指的是非常规资源,确实很多,世界排名前几,但是非常规资源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基本上是亏钱的。 致密气最好的长庆,典型代表就是苏里格气田。但是长庆的产量靠的是打井,没有新井,产量根本没法维持,致密气典型特点就是产量低,很多井一天产几千方气,还不如高产油井的产量啊,致密气优点是能产十多年,中途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压裂或者排水解堵。 至于页岩气嘛,真的是磨刀石上闹革命,一口页岩气井要上千万的成本,产量一年递减70%,出售气价为1元一方(不是家庭气价,家里煮饭的是3元一方,有中间商赚差价),成本为1.5元一方,就是说,每生产一方气亏5毛钱。 看到这里,你还觉得中国油气资源多了吗?看下中东,比如沙特,伊朗,就算油价在降低10倍,他们生产原油也能赚钱,但目前的油价,咱们的油井还在亏损。之前有个笑话,中东人打水井,原油使劲往外喷,水比油贵! |
因为油比水轻,气又比油更轻 石油形成需要一片地区既有厚厚的富含有机质的沉积层——所以传统上找石油先找几亿年前是浅海的地区,浅海很容易形成厚厚的富含有机物的沉积层,这些沉积物被埋入地下深处时间长了就逐渐形成细小的油滴,如果沉积层上面再盖一层密封好的地层,这些油滴富集在密封层下面就逐渐形成大油田大气田,前述两者缺一不可 而不巧的是中国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中,青藏高原、西南山区很多地方即便有沉积形成了油气,也在地层褶皱挤压过程中慢慢逸散了,新疆的盆地也受到了波及,很多地方密封条件不好,只有部分地区密封好找到了油气田 中国中部地区很多是十亿年级别的老地台了,地下没啥有机物丰富的沉积地层 东北的大庆历史上有大湖,因而虽然不是浅海但也有不少沉积,后面条件合适,就形成了大油田 |
我有的时候真的很奇怪老天爷的安排 中国这么大一片地方,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采成本非常高昂,甚至高过了资源本身的市场价 照理说老天爷就是希望这里的人出去抢劫、发动战争 但是他们没有 美国这么一大片平原,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照理说老天爷希望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民自给自足,贸易致富 但是他们也没有 到底出了什么岔子呢 |
储量的原因有大佬说了,我来随便说说吧 现在新疆采油还是可以的,现在新疆某油田一口井七八千米深是常态。打下去还是不一定有油。 再看看中东,说不好听的,上个世纪你到个地儿随便把帽子一扔,扔到哪在哪打井(这个当然是戏言) ,打下去个几百米(这个是真的),呲呲冒油,品质还好。 现在中东油井差不多也就四千米的样子吧。怎么说呢,打井这东西,越深越花钱,你想想地下面的石头,上面那么多的石头压着,这密度不就越来越大了嘛。而且下面温度又高,地下嘛。你想钻个洞,这成本不一下子就上去了。 具体多少成本呢,据说新疆是千万级别,中东百万级别。 之前不是说玛湖致密砾岩油田嘛,那石头有多硬呢,磨刀石知道吧,差不多就是那种东西里面有油。你再看看人家中东,没得比啊。人家是高压水枪,到咱们这,涓涓细流了哦。 而且在国内,你开采出了油但是产量低,有可能开采就是倒贴,采多少就是亏多少。所以油价高,可能有这方面的因素。 要是一口井下去没油。嗯,,,那就没油呗,总不能变出来吧。至于钱,花了,打井成本在这。但是收集到了一点地下的信息,能够争取下口井出油。也只能是争取。地下的事儿谁说的定呢。发达国家的医院,去了还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误诊率呢。更别说这几千米的地下了。 我也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就到这吧,开溜 ——————————————————————————— 该说不说,八月份那口九千米的井,好像花了一个小目标。对了,我说七八千米深是常态的那块油田其实因为油会自己喷出来,还量大管饱,所以反而是价低盈利来着。 就好像你买了个空调,有的是魔改版,不用插电太阳能就可。有的是N手房东美国冰灾涨价版,你用他得交一大笔使用费。 开采就是买空调,一般深的就价格高,当然得结合具体的地质情况看。还有些油田的油它缩里面死活不出来,你还得想办法抽,这又是另外的价格了。 饿了,吃饭去,溜 |
就像挤痘子 |
|
本来皮脂腺里是有油的,但是你对着镜子挤一挤,就出来了。 |
|
中国这块远古很大面积浅海,肯定是有不少油的。印度板块冲过来,死命一挤,大部分挤没有了。 首当其冲的青藏高原,原本是海洋啊,肯定富有石油,硬生生挤没了。 |
|
离的远的,板块稳定一些,东北,新疆,东海,南海,还剩点石油。 下面是地震分布图和油田分布图。 |
|
|
|
可见地质活动剧烈的区域,很难保存油田。 这是中国的地震带分布和油田分布图 |
|
|
|
基本也是如此。 |
确切的说,是“中国的经济可采储量”少。因为中东的石油开采成本实在是太低了。 中国的石油储量,绝对量并不少,少的是“经济可采储量”。 |
中国石油储量位于世界第十三位,石油储量为256亿桶,可采资源量为34.83亿吨。这是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以后数据可能会改变。 中国目前探明的大多数石油储量都是以页岩油的形式存在的,石油品质差,开采极为困难,开采成本高,对开采技术水平要求高。 影响石油储量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有的地区石油储量就是特别多,比如委内瑞拉和沙特阿拉伯,石油储量就是特别多。 我认为地理位置是改变不了的,也是属于物质层面的,是人的主观意志改变不了。 中国南海石油储量丰富,目前还在勘探过程中。中国南海的油田被越南霸占,越南没有开采海底石油的技术,就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让西方石油大公司开采中国的南海石油,通过开采中国南海石油,越南赚了不少钱。 中国石油产量位居世界第六,和中东产油国相差并不大。问题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对于石油的消耗量是世界第二,美国是世界第一。中国能源消耗还是以煤炭为主,石油和天然气为辅。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工业,工业发展高度依赖石油,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没有石油,工厂就没法开工,石油不仅是燃料,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材料。 目前中国国内石油产量虽然很多,但是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必须要进口。中国还需要进口大量石油化工原材料。 未来中国产业升级,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成熟之后,对石油需求会逐步下降,但是对于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可能会上升。 |
世界范围内,石油和其它矿产一样,都是不均匀分布的。中东石油多,其它地区石油比较少,是由矿产形成和分布的不均匀性决定的。 石油、天然气矿产和固体矿产有明显的差别,就是石油天然气具有“挥发性”、“流动性”,往往需要赋存在“背斜构造”的核部,说的通俗易懂一点,就是象中国传统瓦房的“屋脊”一样隆起的地质构造的“屋脊”。这种地质构造中的致密不透水气的地层下面的疏松地层会形成一个油气聚集、存储的有利空间。地层中的油气,因为比重轻,就会在这种密闭空间的“脊部”积聚,形成油气矿产。大的背斜形成较大的油气田,小的背斜构成了小的油气田。 |
|
因为油气的流动性和挥发性,如果这种构造被后期断层、解理破坏了,“漏了”,其中的油气资源就没有了。 石油天然气矿产的形成需要“年轻”的沉积盆地,中国的油气田大庆、胜利、中原等等,世界范围内很多油田中东、北海等等主要是“中、新生代”油气田。古老一点的古生代,就比较少了。 比较“古老”的地层由于“年龄”比较大,在地质历史中遭受过更多的“构造运动”,导致地层的破坏,油气就挥发掉了,也就不能形成油气田。 海洋盆地面积大,沉积物厚度大,持续时间长,形成大的油气田。陆地的“沉积盆地”面积小,规模有限,持续时间也比较短,形成小的油气田。 中国的油气田主要是“陆相盆地”,赋存小型油气田。海相盆地在中国也是广泛存在的,就是有点古老。秦岭—大别山以南在三叠纪(距今2.5—2亿年)以前主要是海洋,中国南方海相盆地规模很大,也曾经有很多“油气田”。直到今天,遍布中国南方的二叠纪、三叠纪海相地层敲击之后依然有明显的“臭鸡蛋味”,甚至于可以发现残留的“油苗”、“油包”。可惜的是,经历了2亿年的“沧海桑田”,海洋成为陆地,强烈的构造活动导致这些“油气田”被破坏,又消失了。 中东油气田开始于侏罗纪(距今2—1.5亿年)中期,持续到第三纪(距今6500—180万年),一直是“海洋盆地”。海洋盆地面积大,地质历史漫长,堆积富含有机质的地层规模大、厚度大,有利于油气田的形成。油气田形成时代距今时间比较短暂,基本没有受到后期构造的破坏,保存比较完整,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油气田。 总的来说,油气田的形成和地球历史密切相关,中国大陆隆起比较早,只在后期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中形成油气田,规模比较小。其实,欧洲、非洲、美洲大陆上油气田也是很少的。陆地上的“盆地”多为面积不大的“陆相盆地”,难以形成大油气田。中东是成陆比较晚的地区,是“海相盆地”,盆地规模大,所以形成大的油气田。 其它比较大的油气田主要是大陆周边的“大陆架”油气田了。中国渤海、东海、南海也有油气田分布,只是开发难度大,成本高,以往的开发力度不大。 随着陆地油气田逐步枯竭,开发海底油气田已经成为油气田开发主要趋势,相信中国南海、东海也是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的。 ————— 新疆那么大,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伊犁盆地,也有油气田。但是,你看看新疆的大山你就知道后来的构造运动多么强烈了。 原来大家以为新疆的石油和中东差不多,还是低估了地质构造运动的力量,天山、喜玛拉雅山之所以那么高,不是无缘无故的。 |
你要问问印度板块为什么要来碰撞青藏地区,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导致中国的油气层被破坏,天然气泄露,石油泄露,煤不能变成气态液态,就留了下来! 中东为什么石油多,很有可能是西藏的石油溜过去了! 新疆石油可能也是这个原因! ———————-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石油是石头变的,地表浅层的压强不足以使微生物变成石油,稳定石油需要3000个大气压下才可以形成,这个压强需要在地表100公里深处才可以达到 石油:石头变油! ———————- 自古以来,所有的科学进步都是脑洞大开! 有想法很重要??勿喷 兄弟们,冷静! |
|
在地质角度出发,中东与西藏地形上有一致性,地形上也有自东向西的褶皱,断裂延伸。 从空间距离角度出发,西藏至伊拉克沙特的距离远小于至长三角地区。 青藏高原很明显东部偏高,西部偏低! ———————- 穷则搁置争议,达则自古以来! 地质问题不要向政治方向进行拓展! 印度表示:恒河的水,我的泪!别打了! ———————- 200个赞了!66666666 ———————————- 惊喜,一百五十个赞了! ———————————— 马上一百个赞了!知乎小透明要变成新届网红了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