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工程技术 -> 为什么看清末的老照片,全国各地无论南方北方,都是光秃秃的一片,树木哪里去了? -> 正文阅读

[工程技术]为什么看清末的老照片,全国各地无论南方北方,都是光秃秃的一片,树木哪里去了?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杭州 [图片] 北京 [图片] 开封 [图片] 南京,这已经是民国时候了 [图片]
我们先来看几组新老照片的对比:


八达岭长城


长城


大同城门


龙门石窟


南京明孝陵神道
这几组风景中的老照片取景时间大约都是1900年前后,即清朝末期,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从对比照片中很明显的发现这一问题——以前的老照片中好像 都没什么树,到处都是光秃秃的,这是为何呢?
作为对比,我们再来看下一组照片:


杭州保俶塔


杭州雷峰塔


杭州小瀛洲
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100多年前的照片,杭州西湖周边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绝不像上面那些老照片里那般光秃秃的,这到底又是因为什么呢?
为了更全面的对比,冷历史观又找了大约同时期其他地区的一些老照片进行对比:


100多年前的济南城墙附近


1908年的成都东门(后期上色处理)


1910年福州鸟瞰


1906-1909年左右拍摄的西陵(清朝历代皇帝陵墓群)正门


1906-1909年左右拍摄的直隶省北京西山戒台寺


1906-1909年左右拍摄的平原上中国北方旅行马车


1906-1909年左右拍摄的陕西省庙台子秦岭山脉中的张良庙


1906-1909年左右拍摄的四川灌县(今都江堰) 岷江上游,吊桥和二王庙


1906-1909年左右拍摄的四川省汉州乡村景色


1906-1909年左右拍摄的浙江宁波去往天童寺的途中
从这部分老照片我们可以看出:有的地方确实树木比较少,但也有很多地方树木较多。通常是水资源较少的北方地区山上则大都树木稀少甚至于光秃秃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当时普通民众的生活燃料主要还是来自于木柴,在权属很多都不明确的山上,也不能种粮食,人们对于木柴的索取速度远大于树木生长速度的时候,便会出现很多老照片里光秃秃的现象了。
但即便是在北方,权属明确的地方,比如私家庭院、景区、寺庙、宫室、陵墓等有人管理的地方,树木还是比较多的,甚至还有不少几百上千年的古树(如三孔)。
而在南方很多地方,如四川、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因为水资源比较丰富,即便是在权属不明确的山上或路旁,也能见到很多树木,这应该并不是当地人更有环保概念或审美意识,更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的树木生长速度大于当地人们对木柴砍伐的速度。


我国降水和森林资源分布示意图
当然,进入到现代社会后,随着科技发展和清洁燃料的使用,加上社会规划管理的科学化和大众公德意识的增强,现在无论是南北方,各种花草树木都越来越多、生态环境都越来越好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显著提高了。
现在我们叫它“绿化”
以前我们叫它“柴火”
因为树木多半都被砍作燃料。
自钻木取火以来,木材就一直是人类所能最方便利用的能源材料。一方面,树木中优良的型材能被用于制造房屋和家具;另一方面,歪树败枝也能用来生火烧饭或取暖。其中,砍柴烧火是古人使用木材主要使用方式。
老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在第一位,对于古人而言,保障每天的薪柴供应是很重要的事,因为要吃饭取暖。乡村人口可以自己伐木拾柴,城市人口则可能需要在集市上购买炭柴。所以近代以前,砍柴卖炭一直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职业,关于其也有很多文化典故,例如唐代白居易《卖炭翁》写得就很形象: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明清时期,人口急剧增长,对于木材的能源需求随之增加,为了满足众多人口的粮食需求也要大量毁林开荒。由于没有限制,于是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树木都被大量砍伐。因而在老照片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地面上无一草一木,显得光秃秃的。
事实上,即便如此,由于燃料稀缺,有些家庭一天只生火做一次饭,其余则吃凉食,连热水都难得喝到。例如唐武宗时期,日本僧人圆仁来华,见到山东一带普通百姓“不曾煮羹吃,长年惟吃冷菜”,来了极贵重的客人,“便与空饼、冷菜”,作为招待的佳肴 。
1930 年代,学者陈翰笙联合北平社会调查所,对河北保定清苑县的 11 个村进行社会调查。结果显示:
一般农户的燃料,是树根、麦秸和干草。不过他们只在做饭时烧火,而且只要烧熟几把小米就熄火了。由于燃料不足,村民们喝不起开水,平时都是喝生水,直接饮用井里或河里的稍稍经过沉淀后的水,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也是这样。
这也是缺柴少薪成为历代普通文人重要哀咏主题的缘故所在。唐代诗人孟郊在《苦寒吟》中哀叹“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北宋诗人赵扩买不起柴,只好“毁车充薪”,把家里的车拆散生火取暖;南宋诗人韩淲,“家贫无人去拾柴”,只好在寒冬里咬紧牙关发抖;元曲《朝天子·客况》里,穷人家柴薪不够,只能听凭冷雨寒风催折。
无论城乡贫富,多数中国人可以随心所欲吃热饭喝热水,已是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直至现在,国内农村很多地方仍利用柴火烧饭取暖。不过,一方面保护树木的环保理念已被贯彻,城市建设中也有了系统性的绿化工作,使得我们生活的地方充满草木绿色;另一方面得益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多数地区得以享用天然气及其他能源烧火做饭的便利,冬季也不再需要烧柴取暖忍受呛鼻的烟雾了。


清末 南京明孝陵神道


当代 南京明孝陵神道
相关可参考:
古代人做饭时哪来的这么多柴火的?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喝热水--《文史博览》2018年01期
古人过冬主要靠熬,烧炭烧煤烧柴都是妄想_腾讯新闻
有一个很违反常识的事实,就是工业越发展,生态环境会越好。
农业社会的田园牧歌其实是不存在的,生产力的低下和人口的膨胀会造成严重的边际效应递减,对此唯一的应对方法就是不停的开荒,森林,山地等等一切可以种粮食的地方都会被种上粮食,自然的生态就会被破坏。而工业化的社会可以吸纳多余的农业人口,并且通过化肥农药和良种的使用提高单产,减少耕地需求,达到恢复和保持生态的目的。
现代人可以已经很难想象,树木这个东西在工业时代以前有多重要了。
你要吃饭,你得烧树木。
你要洗澡,烧水要树木。
你的桌子,是树木,你的房子,是树木,你穿的衣服,要靠桑树,国家之间的战争,战车长矛盾牌,也是树木,铁那点产量,只能造个矛头。
你洗澡的盆,洗菜的盆,马桶,床,椅子,窗户,门,目之所及,全是木材。
在现代,钢铁和塑料早就取代了这些,燃烧可以用煤炭,石油,电,燃气,而古代全都依赖木材。
所以木材去哪了,都被砍了用了呗。
热知识,当柴火砍回家烧了。
现在的人,对于生火做饭毫无概念,只要打开煤气灶又或者烧起电磁炉,香喷喷的饭菜就马上变戏法一样出来了。
但在以前,煮饭的柴火排在第一位,柴米油盐酱醋茶,是需要一个专人去伺候的劳动科目。我们小时候的星期天,不是在家做作业,更不是去新东方参加培训,而是去山上砍柴。平时下课回家该干嘛?老大可以跟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们商量,谁去放牛,谁去附近的山上折枯枝捞松针,谁又负责在家烧火煮饭,谁去地里干活,都能被安排的满满当当明明白白。
山上的树木很难承受住大家反复的砍伐,基本上满山都是光秃秃的,除了祠堂左右被禁的地方有大树,或者有些因为各种原因而被遗留下来的大树,属于公地公山上,是很难留下什么树木的,只有蕨类植物,比股市的韭菜还耐割,这种蕨类植物很喜欢被人割,基本上只要十天半个月左右,被割过的蕨草就又绿油油的能经受再次收割了。那时候,割蕨草的技能也是评价一个人能干不能干的一个重要标准。有些人就非常了不得,草刀过处,比现在的割草机不知厉害凡几,刀口堪堪贴着地皮划过,多一毫就会割到土,少一毫就会让地面上留下蕨根,最重要的是,整个割过的地面上被搂得干干净净,用小腿挡着,三下两下刀背一拍,蕨草头是头,尾是尾,就用几根长一点的灌木条也好,或者松枝也行,放在两头当压条,中间用绳子一抽,再穿上一根竹竿,挑起来袅袅拂拂,由俊俏的姑娘挑起来,是一种特别美丽的风景。乡下农妇并不懂什么杠杆原理,但她们在此刻居然都化身为实用主义的物理大师,一根麻绳就能把那些松散的蕨草绑得紧紧的,一根竹竿就能将两大捆蕨草形成负重程度最小,挑姿最优美最舒服的完美中点。最神奇的是,如果出现头重脚轻或者不均衡情况时,她们知道把割草刀插在哪个位置上能够让它形成平衡,这种高斯莱布尼茨都要花许多时间去计算才能找到最终答案的难题,就被她们随手一插的经验给化解了。
巨量的日常柴火需求,把近山收割到光秃秃的。但这并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给山药的藤蔓做木架,这就需要有一定长度和粗硬的灌木条,这需要到偏远的深山老林去砍,每年的正月十五后二月前,就会有浩浩荡荡的人群爬在远山的高岭上,场面蔚为壮观。
这就是为什么当年中国大部分山岭都会光秃秃的重要原因。而这也是为何一旦出现饥荒年岁,大部分中国人连吃的都找不到的主要原因。因为不但田地里空空如也,山上同样也会空空如也。南中国温暖多雨,植物恢复比较快尚且如此,何况还有大量的北方,那些连现代科技都无法绿化的地方,在古代更为庞大的现实需求面前,生态只有更为脆弱。
好问题,其实森林枯竭、四面秃山的景象并非清末才出现,早在明代就已经非常普遍了,并不是外国人故意只拍中国落后的一面。
森林枯竭的生态危机,背后其实是人口爆炸式增长所带来的能源紧缺。
这不仅给中国古代,也给近代欧洲带来了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其影响并不亚于现代人所津津乐道的「土地兼并」和「明末小冰期」,而过去很少有人意识到森林枯竭的重要性。
如果从森林枯竭开始出现的北宋算起,它至少影响了中国长达 1000 年之久。尤其是北方中原地区,更是早在隋末唐初就已经出现了森林枯竭的征兆。
如果你能穿越回明朝,可能会震惊地发现,此时中原的森林居然不如 21 世纪的多,到处都是缺少树林的平原和光秃秃的山脉。甚至可以说,当代中国的森林生态可能是近 1000 年来最好的时代,吊打明清时期也不为过 !
这是不是颠覆了你的想象?
在多数人想象中,古代应该到处是风光秀美的绿水青山。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现代人对古代的了解完全来自于诗歌、山水画和古装影视剧的培养(Training),这也是信息茧房所导致的结果。
让我们跳出这个茧房,看看古代真实的样子。
1.为什么说早在明代,中原地区就已经森林枯竭?
这是一个朝鲜官员的亲眼所见,他发现沿京杭大运河,直到山海关和辽东,明代的中原到处都是秃山。
公元 1488 年,明朝成化年间,一个叫崔溥的朝鲜官员在济州岛渡海回朝鲜半岛时遭遇风暴,幸运的是船没有沉,而是被风吹到了中国的江南沿海。


崔溥的中原游历线路图 图源:浙江省博物馆特展——漂海闻见·15 世纪朝鲜儒士崔溥眼中的江南
大难不死的崔溥在宁波被当地人救起,并被明朝官员护送,一路沿着京杭大运河,从江南到达北京面见皇帝。又从北京北上,过山海关平安返回朝鲜。
因为这段传奇的获救经历,崔溥对当时的中国官民感激涕零,极其尊重中华上国。
崔把沿途所见记录整理,写成《漂海录》一书,他在书中对江南的风光和人文印象极佳,在北上的途中,他也忠实记录了华北森林绝迹、水土流失和沙尘漫天的生态问题:
北京即虞之幽州之地……且其山童,其川污,其地沙土扬起,尘埃涨天,五谷不丰。 …… 其北支,则通连燕山之脉,东过迁安……直抵于山海关,关外又蜿蜒而东,至……医巫闾山,自北京以至于此,山皆童秃不毛。
崔溥所途经的运河沿线已经是明朝经济最繁华的地区,但相比之下,他更喜欢环境优美的江南,而不是生态环境彻底恶化的北方中原。
其实不仅仅是明代,隋末唐初的中原就已经树木稀少了。
唐朝吏部尚书唐临在公元 654 年左右写成的《冥报记》中,提到一个发生在幽州的故事,其中有一句:
山东少林木,松柏尤稀。
这里的山东并不是现在的山东省,而是指崤山以东的中原地区,也就是说,早在唐朝,中原就已经林木稀少了。
到了公元 904 年的唐朝末期,篡唐的朱温(朱全忠)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疯狂举动。
他把长安大大小小的建筑拆毁,将获取的木材投进渭河,顺着黄河而下,漂到下游洛阳附近。目的是用这些木材在洛阳营建自己的新宫殿,而长安却因此变成了一片废墟。
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长安自此遂丘墟矣……
这是因为经过唐朝近 300 年的砍伐,此时洛阳所在的整个中原地区,包括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早已经没有了建造宫室所需的高大林木。
所以朱温只能靠拆掉长安,来获取洛阳宫殿建造所需的二手建材,而且居然连老百姓的房子也没放过。作为后梁的开国皇帝他也是够惨的。


卢沟运筏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源:中央美术学院·黄小峰:石桥、木筏与 15 世纪的商业空间——《卢沟运筏图》新探
?北宋初年,东京汴梁建造房屋也需要木材,就只能去砍伐更偏远的陇山以西,也就是甘肃天水境内的森林来供给汴京。
秦州夕阳镇,……材植所出……因建议置采造务……岁获大木万本以给京师。
他们将木材捆绑成木筏,顺渭河而下进入黄河,最后转运到开封汴梁。
平初监市木秦、陇,……以春秋二时联巨筏自渭达河,历砥柱以集于京师,期岁之间,良材山积。


卢沟运筏图中的木筏
1158 年,金朝的完颜亮要重修汴京,此时甘肃天水的森林也没有了,只好到六盘山的深山里去砍伐,这个地方太过偏远和险阻,唐宋时都没有能力开发。
为了运出木材,人们只好在悬崖上建起长达十几里的栈道,用车运到天水,到天水后顺渭河漂到汴梁。
青峰山巨木最多,而高深阻绝,唐、宋以来不能致。中彦使构崖架壑,起长桥十数里,以车运木,若行平地,开六盘山水洛之路,遂通汴梁。
1406 年,明朝的永乐帝开始修建北京紫禁城,此时北方中原已经无法寻找到高大的木材,只能去万里之外的长江上游寻找营建宫室所需的木材。
今独材木为难,盖巨木产自湖广、四川穷崖绝壑、人迹罕至之地。斧斤伐之,凡几转历,而后可达水次,又溯江万里,而后达京师,水陆转运,岁月难计……
从以上的历史记录中,我们可以发现,从隋末唐初开始北方就缺少林木,晚唐时中原和关中的森林已经绝迹;
宋金时期为了获得宫殿所需的木材只能去黄河上游的深山里寻找;
而到了明清,则要万里迢迢去南方长江上游的偏远山区去寻找大木。
这是一个森林逐渐枯竭的过程,与此同时,也是中原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过程。
2.森林砍伐导致了水土流失等生态灾难
北宋的苏轼 1061 年任职关中,在他写的《凤翔八观》诗中,就可以看到关中地区已经有了秃山和水土流失。
况当岐山下,风物尤可惭。 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齐鲁丘陵里的松林已经消失,而河北的太行山、河南和江南各处的松山也大半是秃山,同时华北众多的河流也都变得浑浊不堪。
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矣。 …… 漳水、滹沱、涿水、桑乾之类,悉皆浊流。
沈括和苏轼所记录的北宋中原,不仅森林枯竭,还出现了水土流失问题,在生态上已经和 400 年后崔溥所记录的明代中原相差不远。
我们知道缺少植被的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这让河流中泥沙含量增加,导致水患频发。
可以看一下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洪泛频率:


数据来自范颖等人的论文:《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泛洪与河道变迁》
可以看到黄河决口的频率越来越快,从秦汉时期平均每 41.1 年决口一次,到了宋元时期增长到平均 4.47 年一次,而民国更是每 1.89 年一次。
宋代之前的黄河原本是向北流入渤海的,到了北宋末年,杜充为阻挡金军,挖开了黄河大堤,黄河决口向南夺泗水河道,最后合淮河入黄海。


? 清代康熙年间 《万里黄河图卷》 黄河、淮河和大运河在淮安汇合 图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Ten Thousand Mile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前面提到的朝鲜人崔溥,当他沿大运河向北,到达淮安时突然惊讶地发现这里居然有条黄河。这和《禹贡》里写的不一样啊,黄河不是在北方吗?怎么跑到南方和淮河一起入海了?
臣问诸傅荣曰:「以《禹贡》观之,黄河……东北入于海。……今合为淮河何也?」
明朝陪同的官员吹牛说,这是我们大明挖的!
「在我大明朝,凿河路,注之淮,合流入海。河失故道,与《禹贡》有异云云。」
明代永乐年间的确曾花了很大力气治理了黄河,并在元代大运河的基础上重新修浚了京杭大运河,但黄河在此之前的 300 年里一直是南流的。
从南宋开始,南流的黄河就频繁改道,频繁肆虐于黄淮之间,数千万人因此流离失所,失去家园。
黄淮平原原本是中原最富饶的地区之一,因为黄河水患变成了贫穷落后的黄泛区。其负面影响即使到了 1000 年后的今天,仍然在持续。
3.水土流失的另一个副作用是让植被的恢复更加困难
北方的冬季寒冷、降水也少,树木生长较慢,特别是松柏,一旦砍伐殆尽,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而且伴随水土流失,缺少土壤的山体上更难以形成森林。
所以千年以来,古代中原的生态系统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始终无法得以恢复,直到清末、民国也是如此,几乎无解。?


1877 年的八达岭长城 图源:University of Bristol,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at Badaling, 1877
上面是 1877 年的长城,和下面 1918 年的长城对比,可以发现 40 年过去,生态没有什么变化。


1918 年民国时期北京附近的长城,生态依旧没有恢复 图源:Parapet & Top / Sidney D. Gamble Photographs Collection / Duke Digital Repository
即使到了如今,尽管长城的植被已经恢复了很多,还是没有高大的树木。
这是因为长期的水土流失让山上只有很薄的土壤,只适合灌木生长,而乔木难以成活。


长城附近的生态逐渐恢复 图源:维基百科
不光北京四处都是秃山,山东地区也如此。
比如下图是 1929 年民国时期的泰山,山顶几乎没有树木,可以说是座秃山。


1929 年的泰山十八盘 图源:亜細亜大観 第 6 冊 [6 輯 1 回‐6 輯 12 回 ]
而现代的泰山山顶则是植被茂盛,到处是成片的灌木和树木。


2015 年的泰山十八盘,植被已经恢复 图源:维基百科
当清末照相技术进入中国时,华北的群山其实已经秃了 500 年,甚至 1000 年之久。
这就是为什么清末民国的老照片里,北方到处都是光秃秃的一片。
森林枯竭并不是一朝一代的百年问题,而是长达千年难以治愈的沉疴。
所以并不是外国人故意只记录中国衰败的一面,而是清末的生态环境就是如此糟糕,他们拍到的景色大概率是光秃秃一片的。
4.难道古代中国就没有森林吗?
当然不是的。
? 本内容版权为知乎及版权方所有,侵权必究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我小时候一直很好奇,为什么会饿死人,即使没有粮食吃,周围也有很多吃的啊,例如槐树花,野菜,最不济树叶,青草都能充饥。现在明白了,除了泥土,地上什么都没有
只有工业化,才有“绿水青山”。
别说清末了,就算是八九十年代,中国也有很多光秃秃的山野,因为那时候的农民盖房子,还得砍木头做梁和柱子,那时候的农民烧火做饭,也得打柴。


其实到了2010年之后,大家才逐渐看到,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山林,河流湖泊变得清澈,大面积的荒漠被重新“绿化”。
工业越发达,环境就越好,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之后,中国的“绿化”是突飞猛进的。
在清末和民国,落后的封建社会和小农经济,根本无法有效组织基层,各处都处于一盘散沙状态,私矿、私山、私田遍地都是,山高皇帝远,滥采滥伐、过度开垦随处可见。
落后的农耕文明,人口越多,资源就越匮乏,因为大家的生活都很“原始”,烧荒种地、砍柴取火、斩木造物……从官方到民间,最常用的资源就是“木头”。
只有当大家都开始使用石油、天然气,才能阻止民间使用木柴烧火做能源;只有大家盖房子都用钢筋混凝土,才能阻止民间伐木造屋、烧土做砖;只有大家种地都用化肥,拥有完善的农田水利,才能阻止人们烧荒种地。
发达的工业、运输,会让生产变得高效简单,高科技的电力、能源系统,会让环境得到最大的恢复,在高科技化工、生物技术加持下,保持水土、植树造林,变得更加容易。
“从2000年到2017年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居全球首位,其中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中国巨大的人工造林面积。”
今年6月,我曾开车穿过大别山区的高速公路,当我看到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大桥、隧道在层峦叠嶂、郁郁葱葱的山林穿行时,很自然地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当没有这些工业基础设施的时候,人们就要开更多的荒、烧更多的山、走更多的小路、破坏更多的山体;只有工业化了,产业规模化了,人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简单更高效,不需要浪费太多的自然资源,更不需要去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所以,这里又变得“江山如画”了。








只有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一定规模,我们才有能力捍卫绿水青山。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在某个关键节点上,西方会跳出来大打环保牌?为什么会豢养一大帮“环保圣女”、“气候圣姑”到处念经,阻止我们的工业化?
因为,他们是既不想让我们富强,也不想让我们拥有“绿水青山”。
别说自然生长的树木了,庚子年后,清政府对圆明园完全失去了控制,园中树木都被附近民众砍伐用于烧炭了。
一、客观原因是无论古今,兴建开发城市,往往就是会将大多数树木先砍倒
比如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以后,一些地方被开发为城镇,政府首先干的事就是砍树、平整土地。


1850年代的香港
又比如广州的英国商馆


约摄于1860年代
从上面两张照片可以看到,中间平地就是光秃秃的,树呢?砍光了。
然而你再看四周的山坡上,明显就是各种树木,与今天珠三角一带的城市并没有什么区别。
再加上古代城中百姓对木柴和耕地的需要,城镇近郊的树木等植被的确被祸害得不轻。连南京明孝陵附近都被打柴的百姓嚯嚯干净了。


1860年代的南京,摄于南门外一座小山上


光秃秃的明孝陵
1870年代的汉口租借区:






北京前门大街二、主观原因就是拍摄者选取角度及现代人选择素材角度所致。
晚清时照相机刚发明不久,拍摄并不容易,摄像师当然是选择他们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地方进行拍摄,主要就是人类开发、兴建的各种城市以及当时的人民。
那些杂乱无章的自然景观,没有多少值得拍摄的价值。比如下图是晚清时还很原始的台湾地区:




台湾府附近
实际上晚清照片里也同样有大量植被、树木茂密、郁郁葱葱的地方,只不过由于过于普通,不能博眼球,没什么人去关注罢了。
下面贴一些不一样的晚清老照片,南北都有,大家可以看看。
香港街道


照片中街道两旁的小树木明显是重新种植的。
下面照片应该是城市边缘的街道,靠近旁边山坡之处就有很多自然生长的大树。


下面这张老照片是晚清满洲军队在广州城,背景里多树木,郁郁葱葱。


照片中应该是广州鞑靼街六榕寺花塔,摄于1870年代


广州英国领事衙门,原广州将军府衙门后院


大树参天的广州河南寺,约1870年代
矗立在韩江右岸的三元塔,靠近潮州府。其实塔底下也是有很多树木的。


潮州三元塔
福州船政局和福州租借区也都是开辟在群山茂密的树林之中:




远处群山之中最高的那座山峰是鼓山,山脚一片林木茂密的山谷里,有一座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
下面两张是往浙江宁波雪窦寺途中的山间所摄:




下面是上海英租界外滩,1869年拍摄


下面是龙华寺塔,附近也是有树的,不算光秃秃吧。


上海龙华寺塔,明代所建,摄于1872年。
这张是浙江舟山普陀山的大观音寺,即使是黑白照片,也能看出景致怡人。


普陀山大观音寺,1870年代
下图是一个名叫太平宫的地方,距离江西九江十英里,位于城市背后的山野间。在城市与群山之间是一片肥沃的冲积平原,到处都是精耕细作的田地、兴盛的农庄,阡陌间点缀着一棵棵秀美的柳树。


九江郊外景色,约1870年代
当时外国人对江西地区的评价: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被开垦出来种上了庄稼。我来到这里的时候,幼嫩的秧苗刚刚从水田里冒出头,繁茂的豆田正在开花,山坡上的梯田里种着蔬菜,山顶上长满松树和灌木,这是冬天里的好燃料。我在这里见到的大多数人都过得很安逸,其中一些人还穿得很好,所有的人都神采奕奕,脸上洋溢着富足安乐的神情。
确实,江西的这个地方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孩童时代故事书中描述的那种理想中的中国的景象:这里有苍翠的群山,花园一般的广袤田野,绿色的山丘上长着参天的古树,河渠纵横,小桥流水,垂柳轻拂。
山东芝罘租界区,有重新栽种的树木:


芝罘租界区,约1870年代
最后是北京城。
北京由于自然气候条件所限,再加上明清两代都是帝都所在地,人口众多,树木植被的确很少,但也并非到处都是光秃秃的。
比如下面一张照片是1870年代的国子监照片。


北京国子监,约1870年代
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大树。
又比如北京观象台附近:




当时外国人是这样描述的:
城墙上看到的景色绝对称不上有多吸引人。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低矮的房顶,砖墙围起富人们怡人的庭院,院内种着灌木,树枝从墙头探出来;还有那些穷困又傲慢的旗人的夯土小屋,被一条条宽阔笔直的大道分成几片,狭窄的胡同交织其中,将这些阖闭的院落连接起来。”
也还是有不少树木的。
还有北京的钟楼和鼓楼附近,也是有树的。


钟楼,约1870年代


鼓楼,约1870年代
还有一张大牌楼的照片:


现在的口径:大炼钢铁全砍了。
实际的情况:鞑清全砍完了,大炼钢铁时开始种树。
结论,错都是从前的,但不能是邵敏的。谈奉献,不能谈阶级。
先说答案再看图片,老照片没树木的三个原因:1.恰逢乱世,随意砍伐
照相技术是1836年在法国发明的,传入中国已经是清末。
公元1884年,法国摄影师于勒-埃及尔来到葡萄牙海外属地澳门,拍下了最早的一批澳门照片。这也是在近代中国第一次出现照相机的身影。
而大家今天看到的老照片,基本都是1900年到1950年之间这50年来中国的外国摄影师拍摄的。
历史好的同学肯定了解,随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40年也是中国近代最动荡的时期,社会秩序几经崩塌,很多地方长期没有详细的有序管理。
乱世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商业中断,薪柴这种生火做饭持续需要的材料只能从居住地周围获取。没有法令的管理,很快就会砍秃大量人烟地区附近的树林。
同时,围绕城池、村镇的附近,战争带来的防御需要也让军队主动砍伐城区周围树木,防止遮蔽视野被渗透、偷袭或兵临城下才发现。
像过去的古长城,为了视野好不但周围树木砍伐、焚烧干净,还要撒上沙土,让马匹不容易攀登。


2.几经战乱,轰炸翻修
大部分的重点城市在解放前的这三四十年都几经易手或遭遇轰炸,翻修和防火的需要让城中草木很少。
比如:下图是1969年的北京复兴门


1969年的西直门


1964年的北京新街口


可以看出来,哪怕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在没有完整规划大规模修建基建之前,城市中也只有很少树木,这就要说到下面的第三点原因。
三、没有有意识的绿化建设,大规模的临街树木栽种
现代我们不管在城市还是景区看到的森然有序的树木,大部分都是人工栽种的。而人工栽种树木从成本到存活率都需要组织大型动员才可以保障。
1900年到1949年的中国基本没有这方面的能力。
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各个城市才开始有序的绿化植树。
我们这里以北京的变化作为观察。


20世纪50年代,北京全民投身绿化


20世纪60年代,北京市民扛着树苗去植树
北京日报1953年12月29日1版《北京今年出现了不少新的公园和绿地》
龙潭湖经过治理后还清,岸边栽上了5000多棵杨柳、松柏,铺上了嫩绿的草坪;陶然亭公园铺了2.6万平方米的草坪,栽上了近2万棵松柏、玫瑰、刺梅、紫荆、榆叶梅等花木;紫竹院公园经过疏浚后,岸边栽上了2000多棵花木。




如今的陶然亭


如今的紫竹院
1954年11月23日《北京日报》1版,《首都今年绿化工程基本完成》
在公园绿化的同时,一些道路两旁还栽种了行道树,仅北黄路、京门路、区间路、永定路、西翠路五条道路两旁就栽植了各种乔木、灌木5000株。
1955年,北京市委号召全市人民为绿化首都大量植树造林,并提出绿化西山、在城内每个区建设公园、让有条件的单位在建筑物四周有计划地大量植树育苗等要求。


到1959年,郊区绿化造林达到317万亩,市区内的机关、学校、工厂种植了各种树木,长安大道、科学路等道路绿树成荫,各个公园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1959年10月8日《北京日报》2版,《首都城市面貌越来越年轻》




1958年北京郊区十三陵水库的绿化建设群众,后面的山基本是秃的


如今的十三陵水库已经被绿植覆盖
而在城市之外,大部分山野依然是“荒山”。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为例,郊区还有大量宜林荒山没有绿化。
1983年3月31日,北京日报在1版显著位置刊发了一则新闻——报道了密云县大城子公社张泉大队农民决心带头承包荒山办林场,为绿化祖国、改变家乡面貌贡献自己力量的事。




当年的北京密云县“铁姑娘”造林队的照片
之后各类承包荒山造林的新闻不断。
截至1983年9月,密云县大城子公社32个生产队已有155户社员承包荒山3487亩,全公社掀起了造林护林的热潮。
1983年9月2日《北京日报》2版,报道《大城子公社155户社员承包荒山造林》。
1984年3月2日《北京日报》1版,《十三陵国营林场工人刘国生承包一千五百亩荒山造林》。
此后,承包荒山造林的人越来越多,成为一股潮流,京郊植树造林渐渐迈上新台阶。
仅1989年,全市荒山造林就达17万多亩。同时,在承包者的精心管护下,树木成活率也大大提升。
1990年3月26日《北京日报》2版,《京郊植树造林迈上新台阶》




90年的北京照片,街头已经开始出现绿意
进入20世纪90年代,北京在城市中心地带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建绿造绿行动。
当时,北京已逐渐成为一个人口稠密的特大城市,但依然缺少公共绿地,尤其是城市的中心区,更难见绿茵。
199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市中心的东城、西城、崇文和宣武四个区,绿化覆盖率仅为27%,人均公共绿地不足4平方米。
1999年4月3日,《北京日报》1版




新闻种提到的北京箭楼周围的绿地1999年2月19日,首都绿化委员会第18次会议提出,力争用两年时间,使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0%左右,然后进一步达到35%以上。
同时,要求各城区建设大块集中绿地,每个区都要有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绿地。一场城市建绿的攻坚战从此打响。
1999年7月5日《北京日报》6版,《绿铺京华》
2001年9月,北起平安大街、南至长安街、长约2.4公里、宽30多米的皇城根遗址公园开园。
这里拆迁了900多户居民、270个单位后,种植了银杏、油松、元宝枫等大树2000株,迎春、丁香等花灌木29600多棵,并有总计26800平方米的草皮和林下地被,绿化覆盖率达到了90%。
2001年9月26日《北京日报》1版,《绝胜烟柳满“皇都”》


截至2001年底,北京市城区共建成万米以上大绿地35处,总面积达100多公顷。这些大绿地犹如镶嵌在城区的翡翠,绿意盎然,不但提升了京城的绿化水平,也净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2002年3月15日《北京日报》1版,《5500万平方米绿地是怎么来的?》
2012年初,北京启动了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在当时的北京,如此规模的平原造林工程是前所未有的。
到2016年,全市完成造林105万亩,植下乔木5400多万株,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从2011年不到15%增加到25%以上,提高了10个百分点。
2018年,新一轮百万亩绿化造林工程启动。这次绿化造林不光是在平原,而是覆盖了中心城区、新城、浅山区等市域内的各类区域。
首轮百万亩工程,就使得平原地区万亩以上林地增加了23个,千亩以上林地增加了210个,百亩以上林地增加了1931个,大大改变了平原区“林带多、片林少”的资源结构。
不仅如此,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还把环城林带的“环”向西北扩大到山前浅山带,向东南扩大到与河北、天津交界的市界范围,成为“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环”的一部分。


新闻提到的,北京东郊的湿地森林公园
2019年3月7日《北京日报》14版,《森林进城》
通过大尺度绿化,大兴区在2012年至2018年间建设了26万亩生态林,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不断提升,南海子公园被市民推举为“北京十佳生态旅游观鸟地”。
2019年12月17日《北京日报》9版,《大兴新增21种珍稀野鸟》
通州区建成了东郊森林公园、台湖万亩游憩园等万亩以上郊野公园和森林湿地8处,千亩以上森林组团32个。
马驹桥湿地公园、永顺城市公园、永乐国学公园等各种类型的公园在副中心生态带、城市中心区、居民区和村庄周围拔地而起。
2020年8月21日《北京日报》5版,《本市三年内全域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2021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6平方米。2025年前,除东、西城之外,其他14个区将全部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
2022年3月22日《北京日报》1版,《翠拥京城》


从上述的媒体简报历史年鉴能看出,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城市绿化,曾经经历过多么不容易的几代人的努力,从刚建国的市政规划绿化,到农民承包荒山栽树,再到各区发展绿色野生湿地。
可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绿色城市,根本就不是“大自然”的功劳,而是无数劳动者的辛勤作品。
而100年前照片的秃山、绝岭、黄土,才是如果不做人工干预,大量人口聚集后城市真实的样子。
看到今天的家门口的绿草红花,对比老照片的黄土千里,才真切感受到祖国变化。
也能感受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来之不易的劳动者创造的美丽年代。
关注也说,阅读更多有趣的思想。
都成燃料了,没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结果。
农业社会到了晚期,人口过度增长,而生产力、能源结构都没有进步,就容易出现生态灾难,工业化反而是在挽救生态。
树木多数都被砍伐当做做饭取暖的燃料了
这些年,秸秆的烧与不烧引发了很多争议。
有的专家说,焚烧秸秆会污染环境。
有的专家就反对,说老百姓焚烧了几千年的秸秆,现在说污染环境完全是胡扯。
其实,两种专家都是胡扯,但凡是在农村收割两轮麦子水稻,种上两茬玉米,都不会这么浅薄无知。
过去经济不发达的时候,秸秆在农村是一笔财富,短时间内集中焚烧秸秆完全就是暴殄天物,是会被四乡邻里骂的。
北方农村的秸秆主要有麦秆和玉米杆两类。其他的还有红薯秧、花生秧、大豆杆之类的,都不是很多。
先说一下麦秆。


麦秸垛
这几堆东西叫“麦秸垛”。
过去,在北方农村,六七月份收割了小麦以后,小麦杆就会被统一收集起来,打成捆以后,结结实实的堆起来。
为了防止雨淋受潮变质,有的家庭还会在麦秸垛的顶部盖上防雨的油布。
为什么要收集保存麦秆?
因为麦秆是牛过冬的饲料。
牛作为农村家庭最重要的劳动力之一,有时候比未成年的子女还要珍贵。
春夏秋季,牛要耕田干活,这些时候就会喂得好一些,比如豆类谷物。这些季节一般也有青草,牛也能补充一下。
冬天一般没有什么农活需要用到牛,所以饲料也会差一些,这个时候麦秆就是主要的饲料了。


取了麦秆回家喂牛


铡刀
每天早上天不亮,各家就会到各自的“场”里,取一些麦秸秆回来,用铡刀切成一寸左右的短杆,混合一些麸皮或者玉米,喂牛。
一个麦秸垛差不多够一头牛吃一个冬天的,但是多数家庭往往会尽可能多积攒麦秸垛,以备不时之需。
有的时候,麦秸垛不小心着火了,一些家庭就不得不找四邻借一些麦秸秆喂牛,像借粮食一样。
也有的时候,麦秸垛保存不善,比如下了太久的雨,麦秸秆发霉了。这时候就不能拿来喂牛,不然牛会生病。
那也不会放弃这堆麦秸垛。
轻微发霉的麦秆可以用来烧火做饭,虽然不经烧,但也是很珍贵的燃料。烧灶做饭,或者烧炕取暖都是很受用的。
严重发霉的麦秆再用来烧火做饭是很不划算的,但是也不会浪费。
农村有很多沤粪的大水坑,把严重发霉的麦秆填进去,来年春天就是一池上好的农家肥。
说完小麦杆,再说玉米杆。
玉米杆相对于小麦杆而言,更加粗壮耐烧。
每年中秋节附近,地里面的玉米收回家以后,玉米杆也会被统一收割保存起来,类似于这种


晾晒在田里的玉米杆


玉米杆主要用来做饭取暖
玉米杆晾晒以后也可以喂牛,但是不多,更多的时候是拿回家,成为整个家庭冬天烧饭取暖的燃料。
同样还有玉米芯,相比于玉米杆,玉米芯更加耐烧,是不可多得的好燃料。


玉米疙瘩
当然,即便是烧麦秸、烧玉米杆、烧玉米芯,做饭过冬的燃料依然是不够的。
农村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也都明白最质朴的道理,远非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比。
农村人都懂十年树木,而且高大的树木是建房子做家具打棺材的的好料,是不能随意砍伐用来做燃料的。
但是,树木的枝丫通常会被修整下来,补充作为燃料。
还有的时候,
有钱的人家会去几十公里外的煤矿上,买一些精煤运回来。
没钱的人家也会去几十公里外的煤矿上,不过,运回来的是一些煤矿不要的带煤的煤矸石而已。
2000年以前的农村,大概都是这样的,所以多数树木还可以长大。
1949年以前的农村,可能就只好漫山遍野砍伐树木了,毕竟百姓要活着。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工程技术 最新文章
大妈吐槽年轻人卧铺挂帘不让人坐, 12306 回
如果地铁取消安检,你还会坐地铁吗?
五一假期首日火车票今日开售,12306 回应开
阿姨吐槽年轻人卧铺挂帘子不让坐,如何看待
为什么大家都说飞机餐不好吃呢?
“天然良港”需要怎样的条件?
为什么杭州市不把西湖填平盖房挣钱呢?
假如给你一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代价是你余生
轰20为什么迟迟没有亮相?
记者暗访波音工厂:管理层无视 90% 生产问题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1-16 11:25:50  更:2024-01-16 13:53:15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