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
天天财汇 -> 汽车百科 -> 喝一瓶啤酒后多久可以开车? -> 正文阅读 |
|
[汽车百科]喝一瓶啤酒后多久可以开车?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喝一瓶啤酒后多久可以开车?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汽车 驾驶 喝一瓶啤酒后多久可以开车? |
忍不住说一波我老公的行为。 我们在九华山玩,中午太热,午饭两个人点了两瓶啤酒,一人一瓶。下午四点左右游玩结束要返程,我老公说中午喝了酒开车不放心,为了对我负责任,他在地图上搜索到最近的交警队。步行前往交警队,表明来意,想要让交警用仪器帮忙测一下体内是否还有酒精。交警一脸困惑,酒驾还有找上门让测的,找出多年不用的吹气测酒驾的仪器,我老公一吹,一点酒精都没有,显示0. 他自己还怀疑是不是仪器坏了,要求多测了几次都是0,放心的开车去了。交警一脸“你是来逗我玩吗”的表情。 |
emmmm,这道题在法国考驾照的时候就会考到,属于常识性知识。 我把答案先写在前面: 你在喝完一瓶 5° 750mL 啤酒以后,大概需要 3 - 6 个小时才能开车而不被查出酒驾。 计算方法如下: 如果一瓶啤酒是 5° 750mL,那么这瓶啤酒的酒精含量是 30g 左右,喝下 30g 酒精后,血液酒精含量会在 30分钟(空腹) - 1 小时(非空腹)左右的时间达到峰值,大约是 0.6 - 0.9 g/L,具体数值取决于体重、性别、是否空腹和个人体质等因素。 0.30 g/L 血液酒精浓度 = 0.15 mg/L 呼气酒精含量 通常条件下,人体的解酒速度平均为每小时 0.15 g/L,同样取决于体质,但是没有任何方法或药物可以加快这个解酒速度。 30g 酒精,升高的 0.6 - 0.9 g/L 的血液酒精含量需要 4 - 6 小时完全代谢掉。 中国现行的酒驾标准是,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算饮酒驾车,也就是 0.2 g/L。0.6 - 0.9 g/L 的血液酒精含量需要 2.6 - 4.6 小时代谢至标准值以下,加上饮酒后酒精吸收的时间(30 分钟到 1 小时),你在喝完一瓶 5° 750mL 啤酒以后,大概需要 3 - 6 个小时才能开车而不被查出酒驾。 如果你觉得喝了酒以后计算这些太费脑子,可以直接淘宝买一个数字显示的酒精测试仪(还有一种是吹气超标的话里面的液体会变色,一次性的)
当然,更简单的是,喝车不开酒,开酒不喝车。 你自己简单计算一下就能明白,0.2 g/L 的标准真的非常低,别说一瓶啤酒,一杯就很容易超标。 中国在酒驾方面可以说是世界最严标准。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也为其他道路交通参与者考虑,要开车就先把酒杯放下吧。 有兴趣深入了解的法国情况的可以阅读后面的内容。 通常来说,一杯 250mL 5° 左右的啤酒,酒精含量大约是 10g,这在法国称为 1 个酒精单位,俗称“一杯酒”。 喝下这 1 个酒精单位,或者“一杯酒”,等同于饮用: 一杯 250mL 5° 的啤酒一杯 100mL 12° 的香槟或葡萄酒一杯 70mL 18° 的鸡尾酒一杯 30mL 40° 的威士忌 一般在法国的酒吧或餐厅里点单,一杯的单位都会按照对应数字来标注。 法国的酒驾标准是: 新手实习期内(取得驾照 3 年内)执行标准为 0.2 g/L (和中国相同)实习期过后的一般司机执行标准为 0.5 g/L醉驾标准为 0.8 g/L 所以在法国,通俗的说法是,新手司机一杯都不能喝,老司机最多可以喝两杯。 聚会喝点小酒在法国是常态,所以基本大家心里都有数,如果开车的话,就控制在“两杯酒”以内。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是,很多新手刚考完驾照,在签保险时,有些保险公司会提供一个服务,一年可以免费叫 3 次出租车,鼓励年轻人聚会完喝了酒以后选择打车回家。 当然在中国这都不是事,叫个代驾就完了。 |
Ktv 开场喝了两瓶百威,然后就只喝绿茶,3小时后走人。 出门的时候小弟问我要不要代驾,我回绝。 上车发动,第一个路口直接被3台警车拦截,要求吹气。 两次,吹完警察放行。 从此之后,再没去过这家Ktv |
正有此经历,完整讲述喝完啤酒开车并被交警查到抓现行的心路历程。 具体一瓶啤酒后多久可以开车,受饮酒量,酒精度,体质,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并无确切答案。 先分享几条感悟: 1:饮酒后驾车是一种危险,不道德,对自己和他人都不负责的一种行为,应当禁止,不宜对此抱有侥幸心理。 2:越是侥幸得脱的次数越多,人盲目增长的信心越多,侥幸成功的甜头容易上瘾,不断抬高试错风险,日复一日累积,离安全线愈远。 3:饮酒后的人比不饮酒的下意识的逞强行为出现的多。爱逞强,要逞强,风险偏好上升。 月初的某天夜里参加聚会, 吃火锅,席间饮用啤酒4瓶,聚会结束后夜里11点,感觉没有任何醉意,非常清醒,外加聚会地远离城市中心,等代驾耗时的功夫,可能回家都能洗2遍澡了,回家的路不远且非常熟悉,侥幸心理作祟,想着不会那么寸就碰上,遂做了不明智的决定。 在过一个路口时远远看到路口警示灯闪烁,心想,坏了,怕啥遇上啥,当时给我急得,恨不得轱辘挂翅膀,好携我从这飞绕过去,前后都有车哪也去不了,急得我呀,在车里自己骂自己,活该,心存侥幸,理当有此下场,逆行跑的事我也根本干不出来,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看着交警检查是放三查一,是不是万一按我的顺序应该还能直接过去,我是本地居住外地牌,外地车牌还是要被“照顾的”,连过了前面n辆本地车,就等着查我,出示证件,测试吹气,闪光棒大亮,这闪光棒一亮,交警就围上来了,要求必须配合工作,下车交出钥匙,交出证件,由一个交警把我车开到路边,不许走动,原地等待。我哪碰到过这阵仗啊?又紧张又担心,喝啤酒吃火锅,天气炎热出汗造成的干渴,紧张情绪下无意识的吞咽动作,特别特别想喝口水,车里就有水,但是被交警拒绝,不允许饮水。也是,会影响测试结果。遂罢。 情绪上崩的很紧张,但当时心理也没有出现害怕或者蓄意不配合工作,对于自己的违规行为要承受相应惩罚的心理建设早已有之,可惜日常生活和工作离不开驾驶,对自己酒后抱有侥幸心理参与驾驶行为的后悔满布心间,典型的因小失大。 交警拿出了更精确的测试仪器,打开了执法记录仪,打开了视频端,经过测试,吹出结果浓度在17mg/100ml,未达到20mg/100ml,但也非常接近,当时有点蒙圈,这是咋回事啊?4瓶啤酒也不是少,喝了假酒啦?才过了2个多小时,聚会完,几个朋友倒是打了一大会乒乓球,天气炎热,大量出汗,是因为这个原因嘛?这个时候还有七七八八的乱想法在冒,唉。 因为数值较为靠近酒驾标准,交警要求配合再次测试,同意配合并阐明遵守相关规定,我心理上也是不怕半年不能开车的,错了就吸收教训,改正提升就是,有驾照以前二十年不开车也没有如何嘛。我在等待交警换器材的一分钟内,心情反复波动,既有酒后抱有侥幸心理的痛悔,也已经思考这半年后续生活工作中交通方面我应该做出哪些转变,期间紧张和懊悔,不住的叹气和摇头,长长的呼气,看着路边的万年青,甚至冒出奇葩想法,会不会有此境遇的人嚼上两片儿带土的叶子是不是可以降低测试结果呢?总之,那一分多钟,漫长的要命,特别想等待一个决断,人嘛,就是这样,心悬在半空中最难熬。 第二次测试,我看到屏幕上显示的15mg/100ml,当时更蒙圈了,啥啊这是,怎么还越吹越低了?这测试仪器看不起4瓶大绿棒子的酒力(此处点名:那天喝的是崂山4瓶)?当时不知该笑还是该哭,感觉因为这忽忽悠悠的靠近20mg/100ml,反复测试,越吹越低,难道今天我还要感谢啤酒不到位? 其实,经过这两轮测试我已经非常清楚了,闷热的天气,我又聚会后进行了一波剧烈运动,紧张的情绪,大量的排汗,加上我人形肉山的体格儿,这酒是解的太快了,要是冬天,可能就有些不一样了。 过了三五分钟,第三次测试,显示12mg/100ml,越降越低,我未达到相关测定标准,不属于酒驾,交警告诫,此类驾驶行为存在风险,以后要避免,曰诺,事情结束。 我也很明白,就是自己的错误的抱有侥幸心理,觉得深夜,偏僻,回家近,小概率被查,但事实告诉我,赔风险跳舞不可取,一旦风险降临,大多无法挽回,假设今天不是这几瓶啤酒呢,万一真喝醉了逞强呢,撞墙撞树,毁车伤人,或者更严重的后果,那这辈子跟幸福生活就彻底不挨边了,太傻帽太划不来了。必须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不允许自己再抱有侥幸心理,从事危险驾驶行为,最怕喝酒不出事的次数,不出事越多,人越盲目的自信。侥幸火焰烧的越旺,终到某一天旺到你的好运气也压不住的时候,熊熊爆发,一波带走,那时候就啥都完了,也可能啥好的都没了。事不临头,永远感觉不深。 以上就是我那次被交警检查,并三次测试的经过。说的有点杂乱,见谅。 |
一瓶500ml雪花,喝完20分钟后,没吹出来…… 当时遇到交警拦路,万念俱灰,只好装作很自然,摇开车窗,面带微笑,吹口气,点头说声谢谢,交警一看数值,摆手就让我走了。 当时的心情吧,完全是法国贵族上断头台前保持风度的念头……我都没想到没事,赶紧跑了以后那个后怕啊,真的是有的事只有经历了才知道轻重,才知道后悔。 后来和别人说起,感觉这个事也没准,有的人一杯就能吹出来,有的一瓶还真吹不出来,不过是少数。和每个人代谢速度有关吧。 奉劝大家,别问这种问题,问了就说明有侥幸心,千万别侥幸,这种险一点不值得冒,后果很严重,和收益完全不成比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大家都是出门卡里怎么也有个几百块的人,找个代驾打个车,很省事的事,喝酒平安,不开车平安,回家平安,我难得说句正经话,这是肺腑之言~ |
记录一下我昨天的情况: 7:00PM喝一罐500ML的黑啤。 8:30PM接到通知必须开车,骑虎难下。 8:30-9:00PM去骑电动车去单位开车,路程中喝可乐一瓶,有意识深呼吸。 9:00-9:30PM从郊区开到市中心,没遇到交警。 9:30-10:00返程,路程中喝酸奶一包,矿泉水半瓶。 10:00在立交口被查,吓尿,深呼吸换口气,吹了一下没问题!!! 个人情况,供参考,反正越害怕越会遇到交警,就是这么邪门,我肯定不会再有下一次了。。。 |
分人。我两个亲戚在老家聚会,一人喝了一听啤酒,聊了一个小时,然后开车回家。 结果路上交警拦路吹。 一人19,一人21,交警被逗乐了。 不过,还是不要酒后开车啊。 。。。。。。。。。。。。。。。。。 统一回答,当年我那个亲戚被扣照半年。 |
不请自来 以前在交警队当协警,办公室里有酒精测试仪,是那种含着吹的,现在查酒驾多用快测,就是一根棍子,隔空让你吹那种,个人觉得还是含着吹的精确度更高。 言归正传,有一次我们三名同事外出吃饭,一人喝了两瓶500ml的雪花啤酒,吃完回到单位,到单位距离喝完酒大概20分钟,然后我们就拿出酒精测试仪,每个人都吹了一次,其中我和一个同事吹的数值是10几,也就是没到20,另一个同事则吹了20多,也就是达到了饮酒的标准。然后我们反复测了3次,基本上没有出入。 基本可以证明每个人由于自身体质的原因,喝同样的酒,也许别人就不是酒驾,但你却是酒驾,所以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上面提到的现在查酒驾最常用的快测棒,其实我对这玩意的灵敏度持怀疑态度,因为真的有可能喝了酒但吹了没反应。但是同样大家不要抱侥幸心理,因为你也不知道它到底什么时候灵不灵。 总结一句话,喝啤酒劲量第二天中午再动车,如果是喝白酒,第二天都不建议你开车。 |
真实案例,16年提新车,晚饭喝了一瓶啤酒,6点喝的,10点有事,朋友喊我去市区,路上被一辆雷克萨斯抢道,剐蹭。 我车子一点事没有,雷克萨斯在我后面也没动,打着大灯,我以为对面那个也没事,随后走了。 10点半接到电话,说我肇事逃逸??? 我立马赶到交警大队,吹了两次。一点都没提示。 事实而且还是对面全责。 |
一罐漓泉啤酒,大概中午一点左右喝下,四点半左右遇到查酒驾,后背都出汗了,硬着头皮吹,第一次吹的比较轻要求用力再吹一次,大力吹了第二次后,放行了。 估计肯定吹出来一些数据但是离酒驾还有差距。还有,一路上喝了不少水。听说临吹前喝一大口水可以稀释一些。 |
一般情况下饮用350mL(约相称于1小瓶)啤酒或半两白酒(20ml)后,血液酒精浓度就可达到0.02(20mg/100ML),即达到饮酒驾驶的处罚条件。喝一瓶啤酒或半两白酒,最好等到6-10个小时后再开车,喝2瓶啤酒或低度白酒3两,最好在10-24个小时后再开车,如果喝酒的酒精度数更高、量更大,就要过24小时间才可以开车。 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我来答一波。 那年夏天,下班回家吃饭,照例整了一瓶冰镇啤酒,很舒爽。吃完饭大约一个多小时,正在看电视,同小区朋友打电话说钥匙落在店里了,让我带他回店里一趟。当即下楼开车跟他出发了。 结果刚过一个红绿灯路口,就看到警察在前方约100米处查酒驾,突然想起喝酒了,于是迅速关车灯猛打方向盘掉头,准备从红绿灯路口绕过去。朋友问咋了,我说喝酒了,朋友一脸懵逼。刚调过头,准备逃跑,就被斜后方路口处埋伏的警车给堵住了,这时前方查酒驾的警察也迅速跑过来围住了我的车。我朋友:完了兄弟! 警察敲玻璃,“驾照,跑什么啊?” 我心脏狂跳,手发抖,然后克制住反问:“前边是不是出车祸不让过了啊?” 警察:“吹” 我故意不用力 警察:“冲准使劲吹” 我照做,心想完犊子了。 警察,“走吧,前边没事”,给了我驾照。 综上: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
我的经历不值得提倡,希望大家引以为戒:那次我们全家去一个山庄吃鱼,我父母,我老婆和我四岁的女儿,吃饭的时候我喝了两瓶啤酒(我酒量还凑合,啤酒十瓶不醉),吃完饭我们就在山庄里玩了将近一个小时,期间我喝了一瓶水,之后我们要准备回家。 我的意识非常正常,两瓶啤酒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根本就没问题了,当然,法律上还是不允许的,我这是知法犯法。大家上了车,我刚开出山庄门口五十米,前面一个小岔道口猛的出来一辆黑色雅阁直接堵在了我的车头,我当时没往酒驾上考虑,还寻思这光天化日之下还有劫道的吗?结果雅阁里面出来了两个手里拿着酒精测试仪的男人,我在车里一看就知道坏事了,有个黑衣男子敲敲车窗让我下车,下车之后就直接亮出了警官证,让我出示驾照,我把驾照拿给他,他让我吹气,我很配合,就吹了一下,滴滴响了几声,那男的皱了皱眉,又让我吹了一遍,还是不满意,他对他同伴说,这个机器不太灵,去换个机器再试一遍,他就让我上了雅阁。这时候我女儿看到我被警察叔叔抓走了,吓的哭了起来,我妈赶紧哄她,雅阁在前面走,我媳妇开着我的车跟在后面。 走了大概几百米停下,我才发现在旁边的玉米地里藏着一辆真正的警车,里面坐着俩穿制服的交警,黑衣男子下来从警车里拿出一个测试仪让我吹,我吹了一下,他又从后备箱又拿出一个让我吹,直接把我弄懵逼了,合着这东西还要验算吗? 结果那个人笑了笑,对我说:小伙子,算你走运,连着用了三个机器给你测,你都吹了个19,20就是酒驾标准,就差一点点,你们赶紧走吧,你别开车了,让你家里人开,以后给我注意点。 当时一听这句话,仿佛死里逃生,赶紧又保证又道歉又感谢,坐上车灰溜溜的走了,走了五十米警察又把我们叫了回去,因为走的太急,驾照还在警察手里呢,又是虚惊一场。 我喝两瓶啤酒一小时后酒精含量是19,每个人酒量不一样,分解酒精的能力也不一样,谁也说不准多久能开车,每每想起这事,想到女儿的眼泪,我都非常愧疚非常自责,希望大家不要侥幸,喝了酒,就远离方向盘吧! |
一个小时,看过一个交警抖音测试 我自己也亲测过 交警没骗我,我喝完一瓶500ml酒精5°的啤酒,然后一小时出门,路上20分钟左右碰见查酒驾,坦然吹了,没反应 |
现在的仪器应该是很灵敏的。 前些日子,我做了一份啤酒鸡,500ml啤酒炖的,当天吃了一多半,第二天中午,我把剩下的汤下了一碗面条吃了,当时都没想到酒精这个事。4个小时后,我开车外出,遇到查酒驾,交警让我吹了两次,让我走了。路上我在想,我喝酒后从来不开车,所以吹酒驾检查都是鼓足了劲儿吹,都是一次过的。这次吹了两次,第一次后交警还仔细看了一下仪器。突然想到了啤酒鸡,可能是第一吹显示出有酒精,第二吹看含量很低,于是让我走了。 500ml啤酒,炖25分钟,吃一半,4小时后还能测出来。这灵敏度应该是很高的。 |
讲一下我爸的一个朋友甲身上发生的事情。 甲晚上饭局上喝了酒,第二天开车上班。交警路过,闻到车里一丝丝酒气,就让甲哈一下气。好家伙,直接醉驾被抓起来了,最后判的危险驾驶罪。 我问我爸危险驾驶罪不是故意犯罪嘛,但我觉得甲是过失,谁能想到隔了这么久身体里还有这么多酒精。 我爸说,这应该是间接故意,头一天晚上喝了这么多酒,第二天就不要头铁。 还有个案子就很神奇,就是跟问题没多大关系。 乙是交警。他晚上和朋友喝酒打车回家后,发现手机好像下班时忘办公室里了,就开车回办公室拿,结果撞中间隔离带上了。他撒了一泡尿后就睡在草丛里,群众举报后,交警把他带走了。交警让他哈气,他拒绝,说直接验血就可以。交警可能是看他态度仿佛很好的样子,就没让他哈气,验血下来是210mg每100毫升,妥妥的醉驾。 他的律师提出无罪辩护,称这个血样检测不能作为定罪依据。1.根据执法记录仪的记录,这个血样抽取后交警一直拿在手里,没有放在冰箱保存,不符合血样保存的规定。当天最高温37度,从现场到警察局有40分钟的路程,血液可能发生变质,结果不一定准确。2.现场调查什么的要有工作人员签字,执法记录仪没有拍到签字的那个人,也就是说签字可能是伪造的。3.按照规定,抽取血样后三天内要去鉴定,超过三天鉴定也可以就是要先找领导审批。负责这个的警察第四天才去鉴定,也就是说要领导批个条子。但是本案中领导批的这个条子日期有涂改,律师认为程序不符合规定,可能是伪造。(这里解释一下,假如7月10号拿到血样,13号之前一直都没去鉴定,最晚13号要找领导批条子,然后14号拿去鉴定就可以,这是正常的流程。在实际操作中,可能由于警察实在太忙等原因,有的时候就会出现警察三天内没拿去鉴定,但是又没给领导去审批的情况,比如10号拿到血样,13号没去鉴定但是也没有领导批条子。在这种情况下,警察往往就这么操作:14号照样给领导条子,写的是13号的日期,反正这事大家心里都明白,一般来说这种小瑕疵无伤大雅,领导肯定也会签字。本案中,警察拿去给领导签字的时候,发现日期写的是当天的日期,没有写前一天的日期。这警察想着来都来了也懒得回去再弄一张新的,就在写错的日期上改了一下,改成了前一天的日期。也就是说这个条子并不是伪造的,就是程序上有点瑕疵,) 辩护理由还有好多,记不大清了,就写这三个吧。基本上每个程序律师都挑一点瑕疵出来,刑事案件的无罪辩护基本也都是这样的。 最后还是判有罪,综合庭审笔录和判决书,理由大概是虽然血液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冷冻,但是根据血液鉴定人的描述,血液是没有变质的,如果血液变质鉴定人都没办法鉴定,能鉴定那肯定是没问题的。执法记录仪没有拍到签字的那个人是因为当时是在大马路上,拍摄角度受到交通还有仪器本身的限制,没能拍到那个签字的人,但是笔迹确实是那个人的笔迹。还有一堆理由,就是写的特别艰难。 如果被告人服,就最好,不服就上诉让中院判。如果一审法院判无罪,由于被告人之前被关过几天,可能涉及到国家赔偿的问题,检方肯定不服,提起抗诉,还是到中院审。 所以现在就坐等后续。 |
若是按我国标准,平均人,一瓶喝完后,等2-4个小时就可以开车了。如果统计要严格到单尾95%以上,估计要4-8个小时才很稳妥。 若是按漂亮国标准,一瓶喝完后,可以立刻开车。 若是按平均人可以安全驾驶的标准,那可以一边开一边喝。当然,这么干在哪儿都不合法就是了。 但依然要充分考量个体差异才是。我见过不少一口晕的。最夸张的,我还见过一个闻一下啤酒的气味就能嗨的,绝对好天赋,零成本娱乐。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一瓶百威,3h后去接老婆,第4h时遇到查酒驾,吹了两次,通过,心脏吓出来了快,再也不敢喝酒当天开车 |
我一个朋友非常有经验。 雪花纯生,500ml3.2度,1-6瓶下桌之后1小时内都实测过,只有一次被抓,6瓶那一次。桥中央被拦,车上没放水,硬着头皮吹红色金箍棒,一次40,一次38。下车一群人围着,生怕他跳河,领导拿出数显带个一次性吹嘴的玩意儿让他吹,24。拍照交驾照交钥匙签字坐出租车回家,第二天去交警大队交罚款1000(20-80按多少罚1000-2000),取车给了几十块钱停车费。半年后交100参加科一考试,通过后拿回了驾照。 从那以后,哥们儿变得非常谨慎,为确保万无一失,直接砍半,三瓶及其以下自己开,三瓶以上叫代驾。 这都过去五六年了,他还游走在二次酒驾被抓的边缘。 |
这个问题我很早之前还正了八经搜过,倒不是侥幸心理啥的,是真想知道喝完了多久就可以开车了 酒精摄入量计算公式: 饮酒量(ml)×酒精含量(%)×114÷体重(公斤)=血液酒精含量mg/100ml 举个例子,像我这样的70kg 的壮汉喝了一瓶500cc的雪花纯生(按5.4%来算)血液酒精含量就是 500x5.4%x114 / 70=44mg/100ml 按照一般正常成年人分解酒精的速度为10-15毫升/小时那么想要完全分解掉可能需要3-4个小时 当然这种结论因人体质而异的问题,得到的自然也是统计学意义的结论,不绝对适用于所有人,在充分验证自己是“一般正常人”前还是保守些,多休息一会再开吧。 再分享个经历以警示后人 事情就发生在去年毕业季在泰国玩时,当时在芭提雅玩,四个人租了两台小摩托,晚上骑着去步行街看adult show(当地特色,你懂的),买了入场票 附带送每人一瓶酒(羊毛出在羊身上),还记得是那种泰国330ml 5.5度的那种Chang啤酒,可能是表演内容有些无下限,比较下酒,就很自然的一边看表演一边喝酒,四个人都完全忘记骑摩托也不可以喝酒这码子事,看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表演一轮结束了,酒也喝完了,然后就骑着摩托往住的酒店方向回。 走到一段路时发现有一点堵,本以为是红绿灯,并且我们是摩托,就在车辆中间见缝插针的往前挤(当地特色),等挤前面才猛然发现是有交警在一段路段查酒驾,而就在这时,四个带着头盔的傻子才突然意识到刚才都喝酒了,然后快速互相对视了一眼,几乎异口同声的发出了“Woc, 完了!" 但当时的情况已经没有丝毫掉头的余地了,因为路口的交警也仿佛像嗅到了紧张味道鲨鱼,眼神慢慢转移到我们身上了,并立刻用尖锐的的哨声和迫切的手势示意这我们过去,同时迅速疏离身边原本逐个在查的车辆…… 这里需要补充个背景,芭提雅的交警特别喜欢查骑摩托车的外国人,尤其是亚裔(亲眼见到这些交警们看到老外骑过去不查,看到中国人就立马拦下来,可能觉得中国人钱多),只要查到没有驾照就把摩托车扣下,让你去交警局交400bar,然后拿着交完钱的罚单回来赎车(每辆车400,每张罚单有效期一天,也就是说只要被抓住起了,24小时内不会再罚你),我们算了下因为加上租摩托的钱也比打车划算,所以再交了我们的第二张罚单后,为了避免被扣车的麻烦,我们后面就每天上午出发前去交警必查的点交一张400元的“日卡”,所以当时我们身上还都揣着无证驾驶的罚单。 接着说回来,再避无可避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本来就对泰国酒驾的处罚都不太清楚,此时四个人的都如临大敌,紧张懊恼、满脑子都是“不会被查出来酒驾吧,要是查出来酒驾被是不是监禁可他么就毁了呀,毕业证还没拿到,会不会因为这拿不到了呀,那工作都他么没了呀,后天回国会不会也回不去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后终于慢慢走到交警的跟前,两个交警分别走向我们两辆车,将我们的车钥匙拔下来了,并让我们将车推到边上一点不影响交通的地方,然后让拿出酒精仪让我们分别吹了下,当我吹完了后,交警看了下仪器然后缓缓的将仪器递到了骑着另一台摩托的同学嘴边,他也配合的吹了吹,然后交警有用带着泰式口音的英语让我们出示了驾驶证,我们掏出了早上的那张罚单给他,他仔细的核对了一下两张罚单后,然后说了句“OK,u can leave ”然后把钥匙还给了我们,我们就骑上车走了…… 回到酒店后我们分析了下可能的原因,一方面当时喝酒喝得比较慢,并且喝完路上还吃了点水果,所以酒精散的比较快,另一方面泰国的酒驾标准是28mg/100ml,要比国内宽松些,因此我们才得以逃过一劫,但凡当时多喝了一点,想一想,异国他乡,无证驾驶还酒驾,那后果肯定会让我们这趟旅程变得不堪回首…… 最后,侥幸不可取,开车需谨慎。 看到竟然有人问,开着自动驾驶的车,自己坐在副驾上喝酒了算不算酒驾。 这种问题可以类比为开着自动驾驶出交通事故了自己是否需要承担责任一样,答案很显然。 现在主机厂都为了防止驾驶完全脱手依赖于自动驾驶,在方向盘上都会布有力传感器,当完全脱手时超过一定时间,一般几十秒种,就会主动报警音提示。但即使这样依旧挡不住广大用户的小聪明。 |
![]() |
特斯拉橙子驾驶 |
![]() |
小鹏 话筒驾驶 |
![]() |
小鹏沙包驾驶 |
![]() |
特斯拉咖啡驾驶 这种情况出了交通事故后,难道你要告诉交警不是你开的车,是橙子、沙包、话筒、咖啡开的车?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自动驾驶还没有完全成熟,目前还只是辅助驾驶,不要过分依赖。 最后点题 :开酒不喝车,喝车不开酒哈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这个问题跟双色球的中奖号码一样,没有确定答案。 因人而异,因很多外界因素而异。 用别人的经验套在自己身上是刻舟求剑。 按照规定,醉酒驾车的判定标准:酒精含量大于(等于)每100毫升血液中80毫克/的行为属于醉酒驾车。 注意,是血液中酒精含量,不是呼气中酒精含量。呼气检测式酒精测量仪,实际是用这个BAC(in mg/L) = BrAC(in mg/L) x 2200公式换算出来的。 饮酒驾驶 20mg/100ml 0.0909mg/L 醉酒驾驶 80mg/100ml 0.3636mg/L 但是, 这个换算只是经验值。 为什么能够用呼气检测代替血液检测? 因为血液中的酒精,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毛细血管基膜层、肺泡同毛细血管之间的间质层、上皮基底膜层、肺泡上皮层等等,挥发到肺泡中的空气中。 肺泡中的气体也会随着呼吸被交换出来。 但是, 呼气中的酒精浓度,受以上诸多因素影响(并不仅仅是血液中酒精浓度一个因素影响)。 所以,不是喝相同的酒的人的酒气都是一样大的。 此外,国内内品牌的呼气检测和血液检测对比误差比较大,+/-10%(我个人觉得不重要)。 实际上,吃了酒心巧克力,蛋黄派等等也会导致呼出的气体里面含有超标的酒精。 但是,因为其酒精含量仅仅占1.0%左右(当然,上下有很大的浮动,0.5%~3%都有),血检不容易超标,注意,仅仅是不容易。 备注,影响血酒浓度的变量太多,没法做定量分析,本文只做定性分析。 为了计算方便,未做说明的情况下,文中百分比以质量比定义,以酒精含量800mg/ml为100%,实际20℃酒精密度为789mg/ml,为了心算省事,我用800mg/ml,误差不会太大) 一杯200ml的啤酒,以4.5%质量比为例,含有9g(9000mg)酒精。 再谈谈人体。 正常人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这两大类。细胞内液占人的体液的2/3,而细胞外液只占人的体液的1/3。 细胞外液还包括血浆、组织间隙液(简称组织液或者是细胞间液),还有脑脊液和淋巴液。细胞外液有1/5是血浆,它是存在血管里面的液体,剩下的4/5是组织液而存在于细胞间隙,不能自由流动。 因为细胞膜的阻滞作用,也因为绝大部分组织液呈凝胶状态,所以无论是细胞内液还是组织液,一般来说,酒精很难进入其中,一旦进入,也很难排出或者代谢掉。 当然,不是不能进入,高浓度的乙醇可以渗透入细胞内,使胞内蛋白变性,到达杀灭细胞的效果。这也是乙醇灭菌的原理。 所以,我把所有吸收的酒精体液等效于4500ml血液来计算血酒浓度。(知乎曾经有个高赞的相关回答按3600ml血液计算,我再强调一遍,本文只做定性分析,所以这点不重要) 全部进入血液后,人体血液以4500ml计算,血液的酒精含量达到2mg/ml,也就是200mg/100ml。 醉驾! 一个30克含有3%酒精的酒心巧克力,含有0.9(3000mg)酒精,如果全部进入血液,血液按4500ml算,血液的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 酒驾! 吃一个30克的酒心巧克力就酒驾,可怕不可怕? 评论区有提到菠萝啤。 菠萝啤属于“无醇啤酒”定义为:经正常啤酒生产过程但酒精体积分数低于0.5%的特种啤酒。 以500ml瓶子大小为例,假设按照无醇啤酒的的最高酒精度0.5%(容积比)来计算的话,一瓶小木屋大小的无醇啤酒,里面最多含有500*0.5%=2.5mL,相当于2000mg。 人体的血液按照4500ml计算,血酒浓度为44mg/100ml。 酒驾!!! 为啥实际上没有那么容易达到酒驾或者醉驾标准? 因为: 酒精在人体内会被代谢。 我们先看看酒精在人体的流程: 酒精首先进入口腔中(如果浓度高,会引起烧灼感),几秒钟之后便进入胃中,除极少部分被胃粘膜吸收外,其余的均被胃液迅速稀释。然后,酒精进入小肠,并很快经肠壁渗入血管,进入循环系统。 酒精进入循环系统后,会随着血液流到肝脏。在肝脏先会被乙醇脱氢酶(Alcoholdehydrogenase,简称ADH)作用,醇脱氢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 长期来说,乙醛为高活性化合物,能干扰肝细胞多方面的功能,如影响线粒体对ATP的产生,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排泌,损害微管,使蛋白、脂肪排泌障碍而在肝细胞内蓄积。 长期来说,会产生脂肪肝、肝硬化。(有些人喜欢喝酒养生,尤其是红酒、药酒,我个人是强烈反对的)。 短期来说,产生乙醛继续留在体内,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 所以,我个人对烟酒,是持非常非常负面的看法的,认为应该像麻醉品一样严格限制使用的。 乙醛在体内会碰到乙醛脱氢酶,能把乙醛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醛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不善饮酒、酒量在合理标准以下的人,即属于乙醛脱氢酶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的人。对于善饮酒的人,如果饮酒过多、过快,超过了两种酶的分解能力,也会发生醉酒。 现实中,人的酒量通过锻炼可获得一定提高,但提高一般不会很大,因为人的酶系统是有遗传因素的,上述两种酶的数量,比例成定局。 无论如何,一般来说,这个代谢是存在的。 实际酒精的血浓度是个动态值,比这个低,甚至远远低。因为酒精在肝脏内借助乙醇脱氢酶代谢成乙醛了。 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简称ADH)的系统名为:乙醇:辅+氧化还原酶(alcohol:NAD+ oxidoreductase),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肝脏、植物及微生物细胞之中,是一种含锌金属酶。 乙醇脱氢酶够以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为辅酶,催化醇和醛之间的可逆反应:CH3CH2OH+ NAD+→ CH3CHO +NADH+ H+。 结合辅酶NAD+→通过锌结合乙醇底物→His-51的去质子化→烟酰胺核糖的去质子化→Ser-48的去质子化→乙醇的去质子化→氢化物从醇盐离子转移至NAD+,使NADH和锌结合醛或酮→释放产物醛。 但是,这个代谢量,代谢速度,因人而异,并且,受很多外界因素影响。 在人类中,乙醇脱氢酶以多种二聚体的形式存在,由至少7种不同的基因编码。乙醇脱氢酶一共具有五个类别(Class I-V),但在人的肝脏中存在的主要是Class I。 人类至少有六种略有不同的乙醇脱氢酶。 每个都是一个二聚体,每两个二聚体含有两个二价锌离子。其中一个离子是酶与底物结合必不可少的。 概括一下: 进入人体的乙醇首先会经乙醇脱氢酶催化,变成有毒的乙醛;然后,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变成无害的乙酸;然后,乙酸参与到体内的多个代谢途径中去,最终得到二氧化碳和水。 如果您的乙醇脱氢酶活性比较高,代谢过程比正常人快,那么酒精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被催化成有毒的乙醛。 如果您的乙醛脱氢酶活性比正常人低,大量有毒的乙醛就会堆在肝脏里面,得不到快速的代谢,那么就会表现出脸红、头晕、恶心想吐等症状,甚至出现皮疹等过敏现象。 @梦的旅人 的回答中也说了实例: 去年本地几个警察自己做过实验。有的人喝了一瓶啤酒加二两白酒下去,死活用那个吹的仪器吹不出来酒精度,就是测不出来。有的人半瓶啤酒就检测出来了。而且一脸眼就看得出来,脸上都涨得通红。 这些酶的活性因人而异!所谓人体的解酒速度平均为每小时 0.15 g/L,是个统计学上值。这种统计学上的值,对司机个体来说,基本无意义!”适龄青年中男性更多+我是适龄青年-》我是男性-》我应该进男厕所“你进厕所的时候,你会按照这个逻辑么? 比如年轻女性就不能够像青年男子那样快速地分解酒精,因为她们体内的乙醇脱氢酶活性不如他们体内的活性高。不过,这种情况在中年之后会出现逆转。当然,并不只有表达水平能影响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同样取决于不同人的等位基因多样性。这些等位基因的差异性与地域有关,比如,已有的研究表明,在欧洲具有高表达活性乙醇脱氢酶基因的人数远多于亚洲以及美洲。这可能与关联进化有关,简单地说由于欧洲人大多大量饮用酒精度较高的烈酒,就会自然选择那些具有高表达活性乙醇脱氢酶基因的人。 用别人的经验套在自己身上是刻舟求剑。 PS:一般声称自己刚吃了酒心巧克力、榴莲或荔枝、腐乳等等会导致被测成“酒驾”食品,名义上的理由是: 这些东西酒精含量很低,且并没被吸收,还在胃里甚至口腔中(比如漱口水),随着哈气、打嗝被检测到了。 实际可能是:这些酒精含量很低,在等待的时间代谢成乙醛及其后续产物。 但是,恰恰这个乙醛就是流程中危害最大(毁肝),并且会产生昏迷不适状态的东西。 所以,我建议的做法就是,清水漱口,不要等待(怕代谢),连续检测,只要有一次合格就算合格(你哪有那么多嗝要打啊) 再谈谈酒驾测试程序: 一般情况下是交警现场呼气测试,发现超标再带到血检车辆处或者医院抽血检测。 受人体代谢影响(除非刚刚喝的酒,吸收还没完成),如果现场交警呼气酒精检测仪结果准确,在进行血液检测报告结果正常情况一般要比交警现场呼气检测结果数值小。 所以,一般实际上没那么严苛。 很多内容引用自我之前的回答 |
蟹腰 应该和体质有关系,一年前吧喝了一瓶啤酒,永闯天涯,因为吃饭聊天特别嗨,吃完又忘了喝酒,开着车就回家,路上遇到查酒驾的,吓得我浑身发抖,因为确实是忘了喝酒了,交警叔叔问了喝酒没,我本着不能撒谎的初衷说我应该没喝……直接让我吹了,没有酒精超标,吓得我一身汉。 后来去问了医院的几个朋友,说是代谢快可能查不出来。 最后还是说下不要抱着侥幸心理,罚款扣分,拘留不是目的,酒驾真的危险,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喝酒若开车亲人两行泪。 |
有次,喝了一瓶啤酒 就想着过会开车 谁知开着时被抓了 她埋怨我说,谁让你酒后开车呢 我说,我以为一瓶啤酒没事呢 后来进去了,我才知道这事跟喝不喝酒没关系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不请自来,告诫一下小年轻们。 曾经干过一冒险的活。和朋友买了两瓶珠江0度,各一瓶,喝完后就开车。两人自我安慰说,0度肯定是没有酒精度数了(实际上是有一点的),随便开,而且还故意留了一口,酒瓶直接放在杯托上。 当时住在广州天河公园附近,有条路经常会查酒驾,发现没有人查,两人还有点失望。 正当我们两觉得安全到家时,突然发现前面有警车灯闪。当时内心既紧张又刺激,反正那时20来岁的单身狗,胆子也是够肥,也够怂。因为我开车警车面前,我全身紧张的湿透了。 交警过来,叫我吹一口,16mg。 我去,被叫下车来,再吹。 还是16mg。 交警问我喝酒没,我说没有,有个交警正好看到了杯托上的啤酒瓶。 拿出来问,是不是我喝的。很严厉地问 我是真的怂。坚决否认,朋友直接说全是他喝的,说不信的话,也可以吹一下。 一吹,24mg。 后来因为不够20mg的标准。教育了一番,放我们走了。 到现在还没明白,为啥我的是16mg,而朋友的是24mg? 我们喝酒后到检查距离大概1小时左右。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还是挺扯淡的,年纪越大,顾虑的就越多。 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或许很多人都会说,你这太保守了吧。 其实还真不是,我或许在某些方面上会更加遵守规则,因为我知道不遵守付出的代价会更大。但我在消费上,其实并不保守。至少在买车方面,在周边的朋友都无法接受电动车的时候,我买了。 |
![]() |
18年本来是想买特斯拉的,看了一下口袋的钱,果断花了10几万买了G3。今年P7上市后,增购了P7。开起的感受,在这里不细说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个。 很多人在怀疑自动驾驶时,我当时开G3就已经长时间的使用自动辅助,尤其是高速,都早已习惯了人处于放松的状态,下班最舒适的驾驶就是开着自动辅助驾驶,跑到最里面的那条道,几乎可能不用管,一直开到离最5公里的地方(总共34公里,如果不想超车之类的话,可以有15公里路段开自动辅助),下班后疲惫的身体,得到了相对充分的休息,到家还可以有精力逗逗女儿。 |
![]() |
周末坐上观光小火车也是一种惬意 甚至曾经科目二满分一次过的情况下,习惯了G3、P7的倒车雷达和影像后,没有倒车影像的车,我几乎很难一个人能快速倒好,得来回磨蹭好多次。 |
![]() |
你或许可以说我技术菜,我承认,但也必须要认识到,人是有懒性的,一旦接受了某种技术,就会慢慢习惯技术带来的舒适,从而形成惰性。 这里只是想表达,人是有惰性,有时候老规则是需要不断地突破。但有的规则,真的不要轻易去突破。虽然我们鼓励创新,但无规则的创新,几乎都是死路一条。 就拿我最近的事来说,就是因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下雨天跟车太近,因为前车急刹车,导致来不及,直接追尾。 难道我要怪人家急刹车吗? 当然是我全责,我下车一看,还好人没事,果断承认,不用任何争辩,只有道歉。这么近的跟车,时间久了,总会有一次被撞上的。 算了,扯远了。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这个应该因人而异吧,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酒精代谢速度也不一样。我就是那种代谢慢的,我去年接一活,给市交管局拍摄一个交警执法宣传片,确定拍摄计划的那天下午,交管局的一个同学叫了一帮朋友在一起喝了一顿,那大乌苏一顿灌,灌的我是嘴都找不到了。直接让他们给架回宾馆去的。但是第二天的拍摄任务还是得继续,早上九点多,我还是晕乎乎的,我同学把我接到单位,等人员到位的那个空档,我坐在那里醒神,顺便和同学聊聊昨晚的战局。我说我这会还没醒酒,打嗝都还有酒味。 我同学就说我给你测测,转身就去拿了个酒精测试仪,我一吹,25。 这尼玛要是开车,还是酒驾。 我同学自己一吹,0。 昨晚他喝的比我还多……酒量好没办法……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