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汽车百科 -> 零跑汽车为什么便宜? -> 正文阅读

[汽车百科]零跑汽车为什么便宜?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规模不大,零件采购价格应该不低,总价还很便宜
因为零跑老板朱江明是个正常人
你看看某些品牌,造的那堆走不了量、回不了本、来不了利润的杀马特
有这堆贵物分担下来,成本能低吗?售价能便宜吗?
零跑就是个正常车企该有的利润水平,该有的性价比水平
那些贵车消费者多花钱,但车企也没赚多少钱,钱都被工业垃圾浪费了
零跑所有车型统一200kw电机,之前四驱就是两个200kw电机
增程就是1.5t增程器+200kw电机
除了个壳子和两款底盘,剩下的基本都通用件+自研自产
虽然没那么好,但也能用,成本压的低,亏的不多自然卖的便宜
1.零跑基本上没有什么前期研发,车子基本上都是拼装,成本本来就不高。老款的零跑你把他机舱盖打开,里面的机器乱七八糟,集成度非常差。现在新款的零跑为了不让你看见,都用盖子给你盖住了。
2.零跑以前销量一般,但自从开始全面学习理想,销量就开始节节攀升,跟供应商也有了议价权。而且抄作业试错成本低,也省了前期研发成本。
3.零跑把钱都花在了看得见的地方,很多感知度不强的地方,都阉割掉了。
引用一下艹老师的观点。
零跑和理想的重大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纯电为主的。因为20万以下的用户更加关心使用成本。
而事实上,关于纯电这部分,你会发现中国存在大量投资过剩建厂过剩的电池厂,而这些电池厂他们并没有宁德时代的名头和能力,一些高溢价的车型,高价位的车型没法搭载他们,同时低价位的用户大量的去选择比亚迪。
准备去和比亚迪打的一些厂家,比如说吉利长城也选择自己造电池。
而这些电池厂的存在使得零跑面对这些供应商有超大的溢价权。
毕竟在这个价位能和比亚迪打的企业本身就不多,而零跑的软件又占优势。
这就造就了零跑在电池上的低成本。
再加上电耗控制一般般,底盘又一般般。零跑在三电上的成本可以说是惊人的低。
再加上模仿理想的内饰。熟悉理想内饰的朋友们都知道理想的内饰主打就是一个简单面积大。不会像蔚来或者其他车企那样有非常多的材质拼接和搭配。
当然理想的用料是非常好的,零跑没有必要使用理想的同款用料。用料差一些,但是剪裁和加工的价格就可以大量省下来。
最后一部分的成本大头就是冲压模具了。这部分在前两者的成本都低的情况下,压成本也不是什么难事儿。所以直接就越卖越好。
同时零跑从来没有忽视自己的渠道建设和资金健康。
前者让更多的用户了解自己,能够试驾自己,不被其他品牌抢的用户。零跑经常在各大展厅或者商场的外面摆地摊就是这个道理,虽然说我的渠道可以差,但是我不可以没有渠道。
后者让供应商愿意给零跑提供实惠的价格,并且能够尽快的交车。
所以虽然说零跑和理想问界在价格上有巨大的差距,甚至主销逻辑上也有巨大的差距。但是交车速度和产能上差距真不大。
造就了零跑的传奇。
最后说一嘴,大华在摄像头这个市场是真的足够拉胯。如果把海康比作华为,那么大华在这个市场有没有真我的能力都要质疑。做的东西真的是烂到一塌糊涂。
但是跨界造车还是跨的挺不错。可能说大华的问题并不是朱江明一个人造成的。
用土木老哥说的话就是该省省该花花,骑着单车去酒吧
电池,能用便宜的尽量便宜,内饰,照着理想抄但是做工一般,底盘,就没调教过
说出来怪忍俊不禁的。
众泰听说过吧,现在零跑很多工程师就是众泰跑过来的,斯特兰蒂斯听说过吧。现在是他的大股东。
零跑继承了很多失败的车企的供应链,某种程度上,也算国内国外的失败者联盟了哈哈。
零跑汽车便宜我觉得有二点,1,体量小,而且是私企,打法策略比较容易转头,可以根据市场调节自己价格调整更好的打发,比如年初比亚迪降价后,很多新能源都被打击到,比如问届,小鹏,降价也拉不起销量,当然还有比亚迪。
2,零跑的自研能力,有大华提供,厂家说有百分之70自研,自研有二个好处,一个就是降低成本,第二个就是车机ota升级的时候可以对零件电子件都可以升级调节,很多车升级只能升级娱乐系统。当然弊端就是自研来说,每个项目做不到顶尖,因为你全部自己弄,你不可能能有能力招聘到那么多人才,也没有实力。
总结,零跑这个车企其实还是值得尊敬的,很多人都喜欢比亚迪,甚至成了zz正确,但是真正国产自研这个车才是真正的爱国车。只是厂家营销能力拉胯,这次c01,五米的车,只阉割了智能驾驶,配备了双叉臂五连杆,铝合金大量支架,8155芯片车机,才卖14.98,加地补14.5落地价,这个价位买油车国产都买不到,知乎里竟然探讨的人非常少。
我现在就像问,不是说一台车只有2000利润吗,c01比比亚迪海豹便宜了7万元比比亚迪海豚贵了2万元。你们说一台车利润多少。
今年的零跑非常非常功利,新出的车照着最好卖的理想硬抄,全系列套壳减少设计和开模成本,内饰之类的看着像理想就行,价格砍半精准定位消费人群。
1、内卷情况下,主机厂毛利都不高,主机厂对于供应商已经是极致压榨了!
你说零跑成本控制好,我信!
但你说零跑比其他主机厂更牛逼多少,我不太相信!
2、零跑自己宣传说自己是全栈自研,所以成本低!
查了一下零跑2024年研发投入,29亿,已经是同比增长51%!
比亚迪24年研发540亿+,人家说全栈自研没问题!
其他自主小强研发投入:吉利104亿,长安101亿,长城92亿这些研发投入百亿车企都不敢吹全栈自研!
你零跑这么点研发投入,除非个个都是天才,不然很难让人相信自研水平有多高!
零跑车为什么能这么便宜?
我觉得让开过这个品牌三五年的车主来回答,可能更有参考意义
便宜? 谁说的!
作为零跑全系车主(c10减配成渣渣没有提,t03顶配三元厂家系统定),你和我说他便宜?
s01 13+ 300续航,冬天估计100?,整车摄像头电子配件换了个遍,工业垃圾,承诺的智驾功能最后停产都没开通(算力不够),和t03同一套车机配置,没卖几辆把长江拖下水自己差点玩完。
t03走的精品小车路线,整体比较均衡,续了一命。
c11初上市预定用户2抵4配置满满诚意不错,一堆好料却叮叮咣咣,避震调教稀碎。胜在城市铺装能接受,大suv感觉拉了一波人气。
c01做大死,精品车路线,用料质感调教确实用心了,预售价我一看比预计的高2w,我20+为啥不选m3?顿时觉得这个公司 。
果不其然库存积压市场不认可销量惨淡,蜜汁操作走了二级市场和库存车大额补贴。。。背刺老用户狂吐血。
好在留了一手平台设计预留增程设计,熬过了疫情新能源市场春暖花开,增程神教重现江湖,大量纠结纯电续航和传统油车观望用户多了一个选择,真的是强行续命,共同培养出的市场熬死道友(小鹏?威马我我谢谢你)
同时零跑认识到了致命错误,吹牛逼的全面自研不如套壳一样爱国,放弃了神化的算力芯片零芯(两路不及别人cpu集成算力,更是专用芯片的零头)也同时宣判了老车主的死刑!
话说三年又三年,当年吹的牛逼如何兑现实现?
c10 全面减配后市场同质化廉价平台吹成花的四叶草。。。属实牛逼(底盘,悬挂,电池,个性化车门车窗全面减配)价格对比市场并没有太多绝对性优势,可能品牌有了一点点识别度,外加外资入股,属实又能吹个一年半载。
c16 mpv+suv 你敢不敢不要定义窒息!你起码右侧后排安排个侧滑门,只要不是侧滑门非说自己mpv一律乱拳打死。
不过作为c10拉长六座,主打一个看似价格最低,实则也还算可以。在15-20之间虽然一如既往减配,单该有的能用的将就给你放上,还有那超大续航+增程器也是妥妥杀手锏(当时也就长安叛逆儿子深蓝再搞),你也别太挑剔,就问你这里面努力挣钱了没有,有没有33.3万买理想!
最后你问我为什么便宜?
廉价平台(800v并不是什么高大上产物,反而是平台模块化多车型共用零配件能有效降低成本)+第二梯队供应商(宁王一去不复返,增程你给我上铁锂电池?)+主打一个能用(抠门把手,垃圾悬挂,手拉电视,普通内饰)+薛定谔的电池容量(就那点容量纯电如何实现520续航?)
最后说一下零跑迷之定价,增程和纯电,差了40°电池你和我说加了个发电机差价6000块?
之前谁说电池成本高一度1k多(也不说三元还是锂电反正往高了说),是纯电没利润还是增程拼命挣?
原来的大电池+增程器呢?
你搁这玩总有那么点明显的遗憾你就不会关注我其他毛病了么?
最后的最后,整车终身质保>三电终身,只要厂家不倒闭,聊胜于无说不定也会突然觉得用上了没吃亏。现阶段六桌增程这电电池,个人认为能简的继续简化,右侧改侧滑门,座椅手动,去掉无所谓的电路管路,13999才是他最应该的杀手价格。
当年乐视也在做手机
靠着乐视tv的天量现金流
直接成本价卖手机
甚至把小米干的要死要活的
但乐视还是死了
零跑可以在短期之内靠更优秀的供应链管理活着
但随着新能源的竞争烈度逐渐上升
大家的供应链管理都会牛逼
零跑的优势只会越来越小
就一个问题
“同价位你干得过比亚迪和吉利吗?
如果比亚迪,吉利,奇瑞进入你的价位段,出同款车型,选零跑的原因是什么?”
小聪明能赢一时,但不能赢一世
他未必能活到最后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因为朱老板!
朱老板做零跑之前是大华的二把手,大华是排名海康之后的全球安防第二大品牌,安防产品的用户不是普通的消费者,不需要花里胡哨的营销,要的是过硬的产品实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基于这个背景,朱老板在从大华出来做零跑之后,对控制成本这一理念从上至下贯彻的极其彻底,简而言之就是能自己干的东西全部都自己干!
老板的个人风格决定了初创企业的企业文化!
能干的都自己干,就是零跑的企业文化,说好听一点就是全域自研!
得利于从大华划转过来的软硬件团队,大华有能力在辅助驾驶的软硬件方面做很多自研的探索...


零跑在S01上市前经销商网络开发进度太慢,当时在杭州没有经销商愿意大投入开店,最后朱老板直接在零跑总部芯图大厦楼下的空置的附楼开了这家直营店(当时听说这个楼是朱老板自己的…)。


朱老板为什么这么精打细算?因为创业做零跑的启动资金是朱老板自己,以及大华的大老板傅利泉他俩自己掏的…
省钱到什么程度?我记得18年我加入零跑的时候,零跑连内部通讯工具都没有,大家工作交流都是通过个人微信…
精打细算,加上全域自研,这种成本控制能力在一众新势力里面绝对是一股清流,可能是零跑能站上新势力月度销量冠军的最大依仗!


——————
成本控制的例子举的不对…
零跑的成本控制做的确实好,可以说是新势力里面最好的那个了。
混产品经理个人觉得,成本控制无外乎两方面,清晰的产品规划和准确的产品定位。
产品规划说白了就是一年打算出几款车,每款车有几种sku。这么几年来咱们也看到了,新势力车企造车并不是问题,他们也能造出来特别牛逼的车。但你是不是总感觉这里面不少车的定位很奇怪,就算定位还好,它的sku也总是有点抽象?
一把手有想法,二把手有想法,三把手也有想法,结果就是本来还好的产品线,最后整的乱七八糟,一个新品牌怎么可能同时卖得好10万/20万/30万/40万四个价位的车呢?
你看零跑,人家现在的产品规划就没有这么多幺蛾子。除了T03这种之外,余下的车价格几乎都集中在12.5-20.5万这个精准的区间内。


只有锚定价位,才能打好成本控制的基础。
产品定位大家应该多少都清楚,零跑瞄准的就是中型和中大型车,包括轿车和SUV。只不过和友商区别在于,零跑瞄准的是年轻的城市用户,以及不需要一次跑太远路的朋友。
这个定位的精髓是什么?
真有不少这样的车主,他们可能一年两年都不会跑一次单程100km以上的长途可以不那么在乎动力和续航里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空间设计和外观上。
那么现在用户有了,而且还是不那么在乎动力和续航里程的用户,这不就能直接把三电做便宜了?
所以零跑的三电能做到够用好用兼顾,这可真不好做,毕竟反直觉啊。
增程车的大件主要是增程器、发电机、电控、电驱和电池五个,我们以零跑C16为例,它增程器上了1.5L L4,避免了三缸抖动,但这是一台功率只有70kW自吸发动机,成本绝对比增压机便宜。由于功率小,所以配套增程器的发电机也便宜,散热配置也更便宜。
电池28.4kWh,纯电续航不长但也绝对够普通家庭日常通勤用,哪怕是大城市,一天一充也不是问题。
电机170kW,日常没啥问题。电池包的放电倍率只需要做超过6C就行,理想必须9C以上,这价格不就低下来了?
最后,零跑C16比理想L6轻了225-265kg,底盘悬挂的选择余地也就更大。
我曾经听一大哥计算过,入门版零跑C16增程的五大件,比类似尺寸的理想L6便宜30%以上,但是双方实现的效果其实是比较类似的,只不过一个性能更强罢了。
所以,零跑能卖起来。
当然这也充分的说明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就是一点都不卷,还是蓝海。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零跑想通过走量来换市场,让自身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实现盈利。
现实是不可能的。
BYD这座汗血工厂是他永远迈不过的坎
就如同七八年前的手机市场,当时有众多品牌通过来打价格战、性价比来争取市场份额。除了小米之外还有魅族、乐视、小辣椒等等,最后只有小米一个活下来了。虽然现在还有荣耀realme一加等品牌也有性价比,但他们都不是完全靠性价比才存活到如今的。
所以说未来的新能源低端性价比品牌,只能存活下一个就是BYD。即使有一定的漏网之鱼,也一定是背靠吉利广汽等这些大树后面的新能源汽车。
只能说说靠烧钱玩性价比入局太晚了
零跑汽车能盈利说明其他很多友商要么蠢得离谱,要么就是在洗钱了。
造车是为了挣钱,那么理想零跑beyond的模式才是正常的,造车如果要吃溢价,就得走NIO 极氪 小米去下赛道。
你不下赛道,我都不晓得你们这么多研发经费和研发团队在干嘛? 不都是零部件公司研发,整车出设计方案和品控么?
买个成熟的废旧产线,产品线做得单一一点,招一点人照着友商or国外产品抄一抄,再从各种角度验证一下,测试做得细点。一个产品放个一百人的研发团队绝对够用了, 后续生产的时候管管品控别TM二供三供省点小钱把自己口碑做爆了。
做做用户调研,用户拿十几万的钱想买什么德行的车,更愿意为哪些部分付费。你像马自达做驾驶体验做的不错,但买单的人太少了。
此外销售团队别压得太狠,压太狠销售带负面情绪或者假订单这个牌子就废了。最好跟特斯拉一样全国统一价,直接手机下单别TM学了传统合资的坏毛病线下砍价两小时了。
然后靠资本熬过前三年的口碑期,等用户口碑起来了,自然而然销量就起来了。
回头看一下几个盈利的新品牌,理想,特斯拉,零跑都是这个路线。
那种产品丰富到自家销售都理不清楚的,要么艰难度日要么就是在亏。
我在去年买车的时候看了零跑c11,深蓝,海豹,驱逐舰,汉,当时零跑没有增程,我偶尔有长途需求就选了深蓝,但是对零跑一直念念不忘。
前几天懂车帝上出了c11增程的配置,我第一眼看上去后悔买车买早了了,285低配16.8,中型suv这个价格太香了,但是仔细对比了发现确实有一些减配,智能驾驶l1,电动尾门要选购,但是这些都是小细节,关键是285的实际续航只有180,我一度以为我看错了,43度的电池,只能跑180的话,那相当于百公里24的电耗,我不能理解但我大为震撼。
如果实际测试出来是反向虚标(我觉得可能性很大),小细节都不看,就中型suv,增程,实际续航破200,价格17w,我直接吹爆。
c10宣传是小理想,内试图也按照理想来,但是你真去试驾一次,看到那防皮革的大塑料的橙色内饰,也就明白它压成本有多牛了。
而且它老早就低价+大电池+万年不变的电机搞增程车,还很早就忽悠Stellantis投资,估计还能烧几年。
理想目标客户是有钱的奶爸,零跑目标客户是没钱的奶爸。
零跑算是新势力中技术研发能力较强,发展策略稳扎稳打的厂商,他跟问界一样,切入点就是家用SUV,这免不了与理想抢市场,但是定位是高性价比,必然得想方设法减成本。
零跑的技术实力很强,创始人是大华的CTO朱江明与董事长傅利泉,技术背景雄厚,整车的大部分部件与架构全栈自研自产,节约了许多成本。
其次在车型规划上,尽量使用标准化模块,例如统一的200KW电机,统一的1.5T增程器,一次研发多次重复使用,避免单车型重新设计开模。
更重要的一点是,零跑明白用户群体的需求,该省省该花花,在底盘三电上给足诚意,在内饰、智能座舱、智驾上有就行了。
最后,基于以上,零跑的销量不低,这样在采购时与供应商谈判可以压价,进一步压缩成本。
深度试驾过C01和C11,差点下定,放弃的远原因用料差了点,当然不是说他很差,只是他这个价位就只能这个用料了,我没下定是因为我是三年的油车(星途凌云)换电车,很多地方用料不如凌云,我不能接受花十几二十万换个内饰用料更差的
研发不用做,跟着理想抄;每个配置都采购最便宜的,进行组装;主打一个要啥有啥,啥啥都差;看完实车,真的感觉比比亚迪十万出头的网约车用料还差……这就是零跑便宜的原因
我有一台c11,2023年款的,这车子最垃圾的,我觉得是雨刮器,尤其是原配的雨刮器,刮不干净,还声音很大,尤其停车等红绿灯的时候,突兀的声音简直要被烦死。后面跟4s店的人聊,他让我去网上自己买个博世的雨刮器,我嫌太贵,买了个杜邦的,用着也还行,声音小了些,也能刮干净了。但问题是,我10年前的丰田车的雨刮器。我就隔几年换个胶条,声音也没有这么大过。
其次,是感应式雨刮器。我基本不用。为啥,大晴天突然刮一下,雨挺大了,前挡风玻璃都要看不清了,还傻傻的不刮。
由此可见这个车的各种配件是有多便宜。
但是如果对这些小细节不在意,确实性价比高。尤其是c16,感觉市面上没有这么便宜的六座车了。
另外提醒一下,虽然零跑宣传终身ota,但是实际一年以后,就不推送更新了。。。
老百姓买车的时候核心关注的是啥?就我而言,核心关注点:1空间,2价格,3颜值。当然,我不抵触电车,所以,还得加上个续航里程。
至于各家车企都在吹嘘的智能化,抱歉,我没那么care。只要有360度全息影像,就够用了。
零跑干了俩事儿,我觉得还挺有潜力的,1对智能化进行了阉割,这么一来,价格就打下来了;2销售渠道,全都铺设直营店,直营店就相当于“中央集权”,对价格具有绝对的把控。并且把店开在人流量还不错的商场,真正实现逛个街,顺便买个车。
资本市场已经给了零跑积极响应,听说最近又融了X亿。


前不久部门借了一批竞品车做分析,其中就有零跑C10,想看看为什么这么便宜卖这么好。同时还借了几辆其他品牌的新能源车。
外形设计师下来看了一圈:基本不怎么看零跑,没什么原创性。——省了设计前期开发的钱和时间成本。
内饰设计师下来看了一圈:低配版理想,用料比较差,“这个出风口怎么丑陋的露在外面”。——同样省了设计前期预研的钱和时间成本,省了物料成本,(做隐藏式的出风口肯定比直白的露着贵)。
CMF色彩设计师下来看了一圈:两眼一黑,“这里皮(假皮)怎么是硬包的,看这个褶皱,在我们这根本过不了质量这关。
工程师A下来看了一圈: 打开车门,某B面的漆面已经皱皱巴巴,其他所有竞品车没这个情况。
工程师B下来看了一圈:“这里的橡胶条用的是最差的那种”,“打开盖子,这里面的集成乱七八糟”
其他回答都说到了,论压榨供应商,零跑不可能胜过吉利。
论自研程度,那点投入不可能胜过比亚迪。
那能省的就是研发费用、用料、实验、质量,以及用差一点的供应商。
毕竟消费者只会看表面和配置参数。把感知到的地方做好,感知不到的地方降本也是现在盛行的。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同一套总成,适配不同外形和不同类型,零配件共用,系统不瞎搞。。
这不就是丰田嘛。
零跑再做好售后维保,再保障一下零部件的质量,妥妥的中国丰田。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因为亏得多,零跑毛利率-45%,你没看错
把车主当家人啊,先苦一苦股东和员工,上市后年年亏损,这几年毛利率几乎是0%。
理想毛利率是20%,即相同的车,理想要卖22万,零跑只卖18万不到。
2024年小鹏和零跑体量相当(408亿+1.54万人+19万辆vs320亿+1.55万人+30万辆),正好对比。
研发小鹏64亿,零跑29亿,相当于平均每辆车就为车主省下一万多的研发费用,(网络信息)电池没用宁王,用较小品牌省下几千,营销很少,每车又省下小一万,
光这三样加起来,成本就比其他品牌少三万!
其他该省省,该花花,实用代替豪华,摸着理想过河,门店加盟为主,市场价25万的车,零跑能17万到手。


这个车子现在质量如何不好说,反正早期版本质量比较可疑。有一批欣旺达电芯的长续航/性能版,现在在召回换电池,同样电芯出问题的还有极氪001早期we86版本。22年还有一批蜂巢能源的磷酸铁锂版本,整包一致性非常可疑……
不是零跑便宜,是其他车太贵了,全靠同行衬托,合资车以前也不便宜的,现在不都降价了吗
1、浙江金华有现成的制造业基础,浙江人做生意的一贯理念,造出来的东西怎么便宜怎么来,搞成本控制的水平很高,造出来的东西主打能用就行。
2、私企的模式,内部不存在国企的很多不必要的机关人员,基层薪酬水平可能也不高,老板的决策转向都很快,一开始的轿跑车型失败,立刻停下来,靠造小车T03活下来。
3、重视营销,你去4S店看一看就知道了,零跑4S店销售人员是真的多,还有各种平台的推流。
4、融资没受阻,早早港股上市了。
5、全域资源只是噱头,本质还是个电子产品组装厂,投入的研发可能更多是产品外形,并非三电系统,底盘技术。
我现在做餐饮供货,才晓得有个行业叫供应链,
比如一个零件,出厂10块钱,成本5块钱,3块钱运营和员工开支,2块钱利润,
供应链在中间,出厂10块钱,他要卖20块,他运营成本3块,要挣7块,
现在很多PPT造车的新势力,价格下不来的原因就是因为整车基本都是供应链,
而零跑60%的自研率,意味着同样的配件和组装,成本就是比供应链买办组装低,
而且汽车,和房地产一样属于真正的重投,资金链不能断,生产端,研发端,销售端都在大量消耗成本,卖得出去才能活的下来,
与其追求高利润,搞得自己10个客户可能成交一个,不如摊薄利润,10个能成交3-4个,结果一算,好像也能挣那么多。
零跑汽车便宜,但不代表质量差,相反,它对得起它的价位。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汽车百科 最新文章
如何看待5月14日,日本埼玉县汽车撞小学生事
哪吒汽车从销冠到「破产边缘」,它做错了什
网传贵阳一辆小米 SU7 电动车行驶中撞到人,
真有人一松开油门就把脚放在刹车上吗?
请问变道不打灯的人是什么心理?
高速上最危险的地方你认为是哪里?
如何评价马斯克对特斯拉在日本表现不佳感到
你会为了面子而买很贵的车吗?
如何看待滴滴女司机们吐槽女乘客迟到事多投
你亲眼所见最惨烈的高速车祸是什么样子的?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5-05-14 14:28:07  更:2025-05-20 14:08:07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