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汽车百科 -> 小米汽车好像一夜塌房了,是行业针对还是技术真的不行? -> 正文阅读

[汽车百科]小米汽车好像一夜塌房了,是行业针对还是技术真的不行?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米汽车从现身后一直被米粉们追捧,性价比、造型外观等更是深受年轻人们的喜爱。但是,好像自从出现那个新闻后,雷总以及他的小米汽车成了大家口伐笔诛的对象,…
#无定锚#
有两种营销文化。
一种是Under Statement,一种是 Over Statement。
over statement是指我广告做得很大,听起来非常诱人,从宣传上制造巨大的势差,从而推动成交。而成交之后用户会发觉被直接宣传的卖点确实突出,和理想效果相比有一定差距,但这差距没有大到构成欺骗(即可以发起诉讼)的程度。
而没有被直接宣传的产品的其他侧面,多少有点不尽如人意,但又没有差到足以追究质量问题的程度。
而under statement,是指营销卖点完全符合用户预期,甚至会超过用户预期。而那些营销外细节,常常额外给用户惊喜。但因为是under statement,往往没有巨大的宣传势差,难以形成巨大的购买冲动。
over statement路线是中国非常流行的营销哲学,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的大部分企业而言,所谓的“营销”几乎就是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尽可能巧妙的over statement。
一系列经典的营销案例,例如“比硬币还薄”“开车都睡着了”“想撞都难”……都是这个策略的经典应用。
这个做法可以获得巨大的成交量,而靠着“超高性价比”和揪不住破绽的话术,足以可以保证反噬效应可控。
因此它基本成了中国企业营销文化的圣经。
问题是,这本灰色圣经无法支撑豪华品牌。
因为豪华品牌必须要走under statement路线。
我宣传的卖点,你一体验上不但要觉得名不虚传,还要进一步的觉得有非要亲身用上才能体会的宣传所不及的妙处。
我没宣传的细节,你只要拿来和同级别产品比较,一定在品质上无可挑剔,甚至背面都镀了金。你看不见的地方,一定比你预期的更精致和更周到。
只有用户用了之后产生“这个产品的核心卖点比宣传的还要好,而且凡看不到的细节品质必定不必担心”,觉得这个产品的宣传——尽管已经相当诱人——仍然没有完整的表达出产品的绝妙和“不欺暗室”的优质,这个品牌的豪华感才能成立。
这是豪华品牌必须摆出来的格调,必须有的矜持。
这个矜持说白了,就是对“我不需要靠over statement争取那份额外的销量”的近乎傲慢的信念。
我懒得多说,如果你用了我的东西体会不到它的好处,我就认定你这人是劣质客户,我是不会苦口婆心说服你、求你相信我有多好的。
这就是豪华品牌必须抱有的自觉,绝没有绕过的可能。
现在问题来了——某些商品,必须是豪华品牌。
就是那些事关生命安全、事关客户个人品牌的产品。
例如汽车、心脏支架、登山安全绳、晚礼服。
这些东西要命或者关系到我个人的品牌定位,你就不能让我觉得里面有over statement的风险。
这不是说你必须卖得很贵或者必须很高档,你可以卖中档甚至低档型号,但是你必须不能是over statement。
比如国产心脏支架,你不能来个宣传参数其实达不到,然后来辩解“我这下面有一行小字”“我这毕竟便宜”。
比如高端品牌规格标1000,卖价10000,你参数客户标600,卖价3000。但你一定要让我实际使用时遇到的最差表现都要高于600,而不是“技术上讲,这也不能算没到600,再说我这不是便宜吗”。
这样你可以摆脱法律诉讼,但你很可能会被客户集体踢出采购范围。
小米现在就是卡在这个点上——它的整个企业文化从灵魂深处对over statement有自上而下、由内及外的崇拜和迷信。以至于就算它的显意识里非常清晰明确的知道“做汽车我得换一个方式”——我相信小米,尤其是雷军,不可能没有这个觉悟——但在内心各种防不胜防的隐秘处、曲折处,总有一种“这不能算over statement”的心照不宣的、无意识合谋的侥幸。
下面提案的时候,知道不能over statement,提的就是以下面人的认知而言最under statement的提案。
上面审核的时候,也知道不能over statement,选的也已经是一堆提案中最不over statement的提案。
大家在感叹“自打我们开门一来,我们从没有这么保守过”。
而就是这样一种从上到下都为自己“自我革命”的勇气都有些小感动的史无前例的最under statement的宣传方案,在事实面前仍然撞得粉身碎骨。
这就像一个人,竭尽全力洗心革面,已经感觉自我委屈、自我革命到了极点,满心觉得自己交出的答卷已经完全改过自新了,却被宣判“还是不老实”。
瞬间被卡死了。
不是不想改,而是“如果我根本没法判断我到底改没改掉,我怎么改?”
它现在对“如果我重新组织一个营销提案,我怎么知道这一次的提案就没有内含隐患”这个问题产生了根本性的自我怀疑。
它在怀疑自己的高管的判断力。
或者更深刻的讲——雷军作为最高领导人、最后掌舵者,在怀疑自己的判断力。
我上次觉得这个方案不会有问题,但是出了问题。
下次重拟方案,我当然会改到我觉得没有问题才放行。问题是,这次我觉得没有问题,是不是真的就没有问题?
如果这次再出问题,小米汽车,乃至整个小米集团要面临生死大劫。
我还能不能相信我自己的判断力?
我如果不相信我自己的判读力,如果我引入“外脑”,并且外脑和我的意见不同时我以外脑的意见为准,那么事实领导小米的就将是这外脑,而不是我了。
这甚至不如直接退休,因为真这么干,我只是当了外脑的替罪羊。
然而我能退休吗?没有雷军的小米,还成其为小米吗?没了雷军的小米,再投资人眼里还值这个估值吗?
他进退两难。
这才是小米现在完全沉默的原因。
触及灵魂的自问,是一个关于“什么是可信的”“什么是对的”的底层认识论问题。
雷军一直以来的自信,都是靠自己具体成绩的成功来做定锚的,这是成功者——或曰幸运儿——的通病。
事实上人的自信不能以自己的成绩为定锚,因为这种定锚是可以被成绩本身的否定拔起的。
真正的认知定锚必须建基在永不动摇、无视一切无常的主观认定上。
三四个月,要找到这个真岩底,他需要好运。
是华为饱和式攻击法的最后一击。
这一击,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余大嘴到今年已经被小米打到疯癫了,小米只出了一个SU7,获得巨大成功,一个空间并不宽裕的轿跑能一个月交付2万辆。M9一个大suv才能和它比比。而M9是华为能拿出来最好的车了。再没有别的车能拼过了。
华为出一辆车废一辆车。问界品牌已经卖了,m5,m7被笑话面包车、油改电,s7,s9, 尊界影子都没了。就剩r7。
s7本来是非常四平八稳的家轿,给年轻人走量应该卖不错的,结果直接被su7打废。s9,第一次尝试冲高,造“豪车”,结果悬挂方面产品经理出现重大设计失误,被启聪坡一下给干废了,后来还发展出“路政级轿车”的“美名”。尊界,华为的第二次尝试冲高,车设计水平另说,发布会一顿拉踩迈巴赫,尤其抽象的拍广告借别人车,给人家轮毂撞坏了一声不吭修也不修就还回去。尊界自身原因是一方面,被借车的车主更是天才,一顿输出以后尊界再也抬不起头了,谁说这车尊谁被笑话。最后还得是拟合(抄袭)model Y的R7走量,前脸丑是略丑但终于是辆正常车,这车也和model Y一样的各方面比较均衡稳重的水桶车,再也不敢胡乱营销了。
而小米的SUV还没推出。
所以华为要彻底把这品牌一杆子打死。
华为撞车烧死三人,没人做黑公关。新闻就那样没了。华为开智驾撞大货车把某商会会长家人撞死了全家受伤,没人对灾难开涮。而小米也是因为几个人不正确使用智驾导致出车祸,华为这下发力了。这是一件小事,但是却铺天盖地,以往从未见过。这起事故之前,没见过任何一辆车因为L2级别自动驾驶驾驶员拒绝响应系统提醒,拒不接管车辆出车祸被指责存在车辆质量问题,评价两个智驾系统,遥遥领先出事儿,撞大卡车、水泥搅拌车亦或是翻沟里都安安静静,小米的高难度高速上逆向修路场景新手看了都害怕的无法处理全网沸腾,这本身就非常反常。华为苦小米久矣。华为原本就爱吃人血馒头,遇到这个机会打死小米自然抓紧救命稻草不择手段。
若不能华为学习小米出一辆定价合适,能开好开,质量上乘的优秀的车,永远用那种噱头和傲慢追求资本利润率,则永远被小米压着打。
但是华为追求资本利润率是娘胎里带出来的畸形,如今企业用它的虚拟概念股,用它的股权结构,直接会被告非法集资。华为不太敢壮士断腕,公司得散。只能一直把肿瘤这么一直滚下去,牺牲中国国运,牺牲中国的其他企业,牺牲中国科技的未来,供华为的癌细胞吸血。
华为的癌细胞不只是资本,谁知道还有几个深藏不漏的影子股东。当年无需扩张时期权钱交易,权位交易,权力寻租的老虎,留下了什么影响,谁知道呢。目前的股权结构没人敢动。
再饱和攻击,三界依然销量感人。
我信造火箭的马斯克,我信给母校捐款的雷军。
我不信三个小孩三个姓的人 会对用户以诚相待。不信251的企业会把用户的利益放在心上。
现在的情况是,友商的宣传机器在全力开火,而小米的宣传机器整个四月几乎都没有开动过,躺平任骂。
等到马上yu7发布,宣传机器开动,你又能看到铺天盖地的正面宣传了。
舆论是很容易被操控的。
你就是把小米黑倒了,把雷军批臭了。
我这辈子也不可能碰你家产品,和你家沾边的都不可能碰。
甚至继续用hp,用华硕,宏基。
说实话这个强度我是前所未见。
压热搜、ota→智驾不行、电池不行→不给上保险→保费增加→打滑→销量下滑→累总、太阳、恩情还不完→按漂移的步骤来甩尾→小米996→看起来像ultra的su7“飞”电池→“五0战神”→某界醉驾配图小米→ultra气洞纯装饰→su7质量最差→妻子女儿加拿大(新加坡)→老板套现→花厂员工公开信要求罢免雷军人大职务→ultra开孔心情件→碳纤维溢价严重→非洲抢占传音市场→柳传志是偶像→su7ultra刹车缺陷→数百ultra车主要求退车(ultra订单生成器下载火爆,ultra订单截图咸鱼大量销售)→质疑su7全系风阻系数→小米汽车车灯盖板缝隙问题→小米汽车车门是铁的。
另外,在中间因为要发布笔记本电脑,还穿插了联想利用笔记本电脑盖子往美国偷运稀土。
我看后续还有什么。
饱和攻击无穷无尽,范弗里特弹药量
这次的预算真的是非常充足。[思考]
2025年以来,蔚小理 比亚迪 特斯拉已无任何黑稿。
刚买的机盖
刚买的机盖
刚买的机盖
被骗啦
丢人呐,风道都没下压
4万2全部都白花~~啊~~
有个汽车测评节目,主持人叫王垠,是一位在汽车评测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毕业于北京四中,之后考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在校期间加修人文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获得双学士学位。毕业后加入《汽车族》编辑部,做到副总编位置。2011年,借德国《autobild》入华机会,成为《汽车画刊》主编及出版总负责人。后来开始做网络汽车媒体,节目最初名为《autobildvideo》,后改名《abv车比得》。
王垠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从业经验和客观公正的评测风格,在汽车评测领域树立了较高的声誉,为消费者提供了有价值的购车参考。
2017年以来,王垠搞了个双车耐久测试节目,参与测试的部分车辆及表现如下:
1. 高尔夫7与奔驰A级:高尔夫7在测试中出现车辆启动“抽搐现象”,DSG双离合变速箱在冬天抖动明显,涡轮增压器废气传感器故障等问题。奔驰A级在第一个十万公里测试中表现稳定,20万公里总体可靠性较好,但在50990公里时需更换前制动片。
2. 宝马5系与奔驰E级:宝马5系刚开始跑强化路时出现功率下降问题,关闭ESC后可解决,刹车报警线过长被磨坏。奔驰E级多个减震器损坏,左侧减震器与横拉杆之间橡胶衬套开裂,右前减震器变形、渗油,车辆前部防倾杆位置螺丝退扣、变形,安全带在高位时车辆前进会发出异响。
3. 卡罗拉与轩逸:卡罗拉发动机拆解后没有什么大问题,总评扣18分。轩逸则问题较多,出现扭力梁的胶套裂纹,气缸内壁出现环形槽,发动机有烧机油风险,总评扣34分。
4. 雅阁与英仕派:雅阁的CVT变速箱存在渗油问题,即使更换变速箱后,后续仍可能出现漏油情况,被认为是变速箱的通病。
5. 理想L8与09:两车可靠性非常优秀,是所有测试车辆中成绩最好的之一。理想L8在绝大多数里程烧油的情况下能耗比领克09低,动力方面两车加速能力都很优秀,旗鼓相当。
6. 小米SU7与极氪007:小米SU7是7年来耐久测试中质量最好的车,在45000公里测试中几乎无故障,零维修、零暗伤。极氪007车机出现过死机或黑屏,2万和4万公里时车钥匙没电。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小米充值了。
第一:要有证据。
第二:就算是充值,别的车企是不会充吗?
最后谈谈交通事故,我找不到小米汽车的事故率统计,但是中国最近三年交通事故数据是有的,发生情况如下:
- 2022年:共发生256,409起交通事故,平均每天发生约700起。
- 2023年:发生254,738起交通事故,平均每天约698起。
- 2024年:共发生238,351起交通事故,平均每天约653起。
在中国,交通事故几乎每两分钟发生一起,之所以你常在媒体上刷到小米汽车事故,其一是有话题性(别的车发生碰撞你会拍了发抖音吗,发了也没人看),其二是算法推给你想看的。
行业
1,去年开始卖车的时候,爆破各个品牌直播间的时候已经种下恶果
2,为了给自己车祸洗地,拉踩整个行业的AEB,智驾收紧
3,不同于手机领域,小米攻击友商是点对点,不会牵扯到别的品牌。但汽车行业友商现在走的是“供应商”模式,小米依旧拉踩友商就攻击到了与之合作的传统车企。比如这次阿维塔风阻事件,小米粉丝依旧攻击友商,但看不到阿维塔另外两个大爹长安汽车和宁德时代。
4,小米进入汽车领域采取的依旧是小家电领域策略。依托供应链,时尚外观,单个优点超过友商就是整体已经达到友商甚至超越友商水平的营销策略。但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是安全系数拉满的,营销过度必然会被反噬
5,小米在手机领域不碰苹果和也就罢了。进入汽车领域,不碰特斯拉等国外品牌,依旧贴着友商打。全然没有意识到汽车领域这几年国家主导的“出海”,是希望国内品牌能够团结的。但你小米在做什么?
技术
小米的汽车技术来自于对供应链的“创新”,三电依旧离不开供应链技术的托底。智驾方面也是依托供应商(为了成本智驾供应商甚至都不选择大厂)。
我一个把所有平台的雷军、小米关键词都屏蔽了的人,都能刷到雷总亲自发的短视频,可见这营销有多么用力。
因为小米深蹲快结束了。
商场如战场,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全国二十万以上汽车,一年销量六七百万台。二十万以上新能源车,全面销售三百万台左右,二十万以上纯电车一百多万台。
小米一款车,一年三十万台,这个占比是很大的。小米抢别人市场,断别人财路,肯定是被人针对的。
小米铜陵车祸,关注度,话题度,遥遥领先,这么折腾,小米销量有影响,但是也没有彻底翻船。
一个多月以来,小米全员低调,没有大的宣传推广。各路友商带节奏,从累总,到小米加班,到挖空机盖,能炒作的话题炒了个遍。
折腾这么久,小米还是没死,但是,话题找的差不多了。现在只能从具体的问题开始炒作价值观了,比如前几天还在说汽车翼子板是铁的,这几天就在炒小米芯片是买办了。
从四月份开始,各种话题都炒过了。
压热搜、ota→智驾不行、电池不行→不给上保险→保费增加→打滑→销量下滑→建议取消rd代表→累总、太阳、恩情还不完→有“缺陷”的甩尾→小米996→看起来像ultra的su7“飞”电池→“五0战神”→su7醉驾→ultra气洞纯装饰→su7质量最差→妻子女儿加拿大→老板套现→ultra碳纤维溢价严重→非洲抢占传音市场→柳传志是偶像→su7ultra刹车缺陷→空调代工→小米车主要求退车→大灯翘边→su7ultra是铁的→玄戒是美帝打压工具→专利→财富平权→内部讲话不真诚→盲人夹手?→小米战狼。
一个多月过去了,能出的牌出的差不多了,还有多少牌可以打呢?。
现在小米开始预热了,芯片发了,内部讲话就出来试试水,等到铜陵事故调查报告一发布,只要小米汽车本身没问题,小米就能打个翻身仗。
芯片,新手机,家电,YU7发布,量产的ultra纽北成绩爆出来,再次开始宣传。
这时候不加把劲,等他翻过身来????
这些和小米的车咋样无关,和性能,技术都无关,只和利益有关。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小米汽车,确实就是一夜之间塌房
很神奇的是,SU7这款车上市都一年多了
现在突然被爆出质量很不抗打
过去的一年之内,路上跑的车,难道没发现这个问题么?
而且很神奇的是,绝大部分爆出小米SU7有问题的,就是在最近一个月
这怕是一个不解之谜
-------------------------5月18补充,补充相关汽车事故率的相关调研
有一些其他车企的粉丝群体,我统称他们为“聪明人”
这些“聪明人”最近一个月疯狂的转发小米汽车的撞车视频
这些所谓的“聪明人”,其实就是妄图想通过晒图来证明事故率很高
所以,小米汽车真实的事故率是不是高呢,具体是多少呢?
有没有懂行的人,来说说准确的事故率
截至2025年5月,小米汽车的累计交付量,已超过24万辆,按5%的事故率计算,每天有多少车在路上出现事故
= (240000*6%)/12 /30 =40台每天
就是说,你如果专门去传播,每天能至少看到40台小米在路上出现问题
累计一个月,你至少能看到1200台小米汽车在路上出现问题
以最简单的数学思维来说,看绝对数真的很多,看比例,又不觉得很多,因为基数很大
当然,造成事故,要么是车子本身造成,要么和驾驶员有关系。
每天40台小米出事,也要具体看,到底是多少事故是车子本身造成的
所以,真实的情况,还要剔除掉认为操作不当造成的事故,剩下的才是车子本身的问题
现在新能源汽车,整体的事故率,据说,最低都有10%的事故率,且绝大多数品牌比这个事故率高。
我简单查了一下比亚迪汽车的事故率,我就先晒出几条信息吧
让某品牌的粉丝群体,自己感受感受
比亚迪汽车从2021-2024年,累计销售是988万辆车子,目前电车行业内,能查到的据说是平均10%的事故率
好,我给比亚迪开个特权,我假设他只有0.1%的事故率(实际事故率大概率比这个高很多)
我们算算,它的每个月的事故率是多少
(9880000*0.1%) / 12 = 823辆,也就是说,你大概能每个月看到有823辆比亚迪出现事故
我们再算算每天,他的事故率是多少
823 / 30 =27.4辆,也就是说,你大概每天能看到有27.4辆比亚迪出现事故
你看这就很神奇了,一个月有800多台比亚迪事故,你们却发现,抖音热门居然一直都是晒小米汽车的事故...
然后比亚迪,几乎没什么人发视频,是不是很神奇
当然,我没有说比亚迪的车子不好,因为车子出事故,也有可能是被撞,也有可能是司机有问题
但我说句良心话,我这个算法,已经很保守了
其实,如果有人专门去抓拍比亚迪汽车的自燃事件,或者事故车,你每一天都能看到比亚迪汽车在路上出现状况
另外,我强调一下,针对某些没有数据思维的回帖,我会直接删除
你回帖之前先想想,你的回帖,有没有说服力




比图中乐色强就说明技术还不错 毕竟华为高通680卖2000 正宗高通走狗
就说一个,碳纤维机盖,全网铺天盖地的智商税什么的,搞得我以为其他车场的碳纤维机盖选装有多便宜一样,结果一搜才发现,有碳纤维前机盖选装的就没几家,还都是超跑,就这,四万二的选装就成了智商税了。
你要说这是网上大家自发跟风骂出来的,谁信?
它除了营销技术,还有哪一项技术是世界领先的?


我5月13号,下班看到的车祸,你在网上刷到过吗,
我只发了知乎, 主要还是小米的车祸有人拍上网,有流量,
这不叫一夜塌方,
这叫群众的愤怒终于冲破水军的封锁线了。
跟之前烧死仨人捂嘴捂了三天最终没捂住一个道理。
最新的,5月12日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发帖如图。
“卖情怀不等于文字游戏”,啧啧啧。


说实话。
大概率是小米这波有幸上达天听,哪位大佬亲自做了指示或定性了。
最开始,是工信部明确开会加严L2。
但同时又说,不限制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发展L3,只是收紧L2的宣传。


针对谁我就不说了,最搞笑的是教徒还在拼命拿这事儿泼华为脏水呢。
然后,是公安部点名批评,列了5大典型辅助驾驶事故。
小米的3.29事故,是这5大点名批评的事故当中,唯一一起造成人员死亡的案例。
恭喜你,你在操场上被全校通报批评了,而且是本次通报批评当中问题性质最严重的那个。




到了最近的党媒下场批评。
归根结底,不还是小米自己的技术跟不上自己的宣传么。
我党是目前全世界最务实的政党,没有之一。
米要是真有实力真有水平,早就是座上宾了。
教徒还总说华为搞“政商结合”,每次看到我都想笑。
只要你真能拿出牛比的技术,哪次不是gov主动来找你搞结合?deepseek那么小一个公司,梁那么年轻一团队,只要有一技之长,不也能在人民大会堂前排参会?
开玩笑,你以为工业大摸底是干啥的?你以为科创板是干啥的?不都是gov用来识别/培养出有技术的企业的吗?
还是那句话,我党是目前全世界最务实的政党,没有之一。
如果他们不仅不来找你搞结合,还通过各种渠道批评你,要么是你水平不行还瞎搞,要么是你屁股太歪。
如果是被定性屁股歪了,大概率直接约谈,比如阿里曾被四部门联合约谈,那阵仗大伙儿都见过了,这次明显不是。
米今天的情形,对应的是“水平不行还瞎搞”。
大概率是上面哪位大佬做了指示或者定性。
雷总是聪明人,这段时间明显消停了。
起码不像教徒,逆风局还要硬打。
劝你们省省吧,别让雷总太累了。
要是小米能这么快崩了,它就不配叫小米!
特斯拉、小鹏、理想都能扛过来,小米要是扛不住,那其他国产就真该急了,毕竟不是什么企业能抗住饱和攻击的一波。
不是针对谁,谁也没针对。
就好像联想出了个笔记本,就被骂变相向美国运送稀土。
也不管这玩意儿提炼成本,就逮着骂。
好歹你说他国内外同价不同配,我跟着你你一起骂啊。
结果转头一看……
这就是口碑。
小米集团被这么打是因为他触碰了不该碰的东西。
我们国家对舆论审查其实挺严格的。小米在入场汽车行业之前怎么玩弄网络舆论都没什么大问题,有时候虽也有出格,但并没有什么人管。
但是汽车不一样,汽车制造是有传统制造商,很多都是国企,而且汽车制造是很多省份的核心产业。比如:
北京的北汽
河北的长城
安徽的奇瑞
重庆的长安
广东的广汽
湖北的东风
上海的上汽
浙江的吉利
吉林的一汽
这些企业都是能直达天听的国企和大企业,他们背后的国资最次都是地级市级别,如此体量很多都有省级国资入场,而小米入场就得罪人。
小米营销特别擅长拉踩,小米做某个新品入场,都会攻击原品类的龙头,这几乎是铁律,我怀疑这是小米营销部门的路径依赖,反正搞舆论战,小米没输过。小米汽车入场就开启了舆论攻势,我就不提小米和哪些车企和品牌产生过矛盾了,总之,这引起了其他传统车企的警觉,因为国企其实很在乎外在形象,而且国企反击很困难,他们不能像私企一样在互联网上打嘴炮,找水军搞事情,他们只能小打小闹,不能搞舆论攻势,所以国企之间都默认不搞明面上的互相舆论攻击。小米入场让他们很难受,他们并不怕企业营收不好,因为国企嘛,倒闭了也是国家的,怕的是,被小米舆论攻击后,纪检监察部门找他们。
举个例子,比如说,小米让自己下面的营销号攻击长安某某车造假:a、长安不回应?那就是实锤了,就是造假,那长安的工程师设计师是干什么吃的?管理人员是干什么吃的?领导是干什么吃的?好,有人举报了,国企造假,巡查组来了,纪检监察来了。
b、长安回应。那就要做自证,证明自己没有造假,这个时间和金钱的花费都很大。从阿维塔事件中我们已经能够看到了,自证清白的成本有多高。自证不彻底就是没有自证。
那么,如果我是一个国内头部国企的老总,我最该做什么呢?a、先下手为强,直接把小米打怂,让他知道汽车行业有自己的规矩。b、在他擅长的领域击败他。c、通过上层关系解决一些事,达到一些目的。d、联合同行,要么一起,要么旁观,谁都不准帮小米。
事实上,abcd都用上了。没有同行帮小米,央视站台阿维塔,舆论攻势小米已经扛不住,并且小米已经做了至少两个错误操作。
这时候你会觉得,小米太惨了,被同行打压,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小米之前的所作所为,不得不令人打起十万分的提防,小米之前打的都是以大欺小的仗,各类家电、小家电和其他生活用品制造商,谁能抗得过小米这样的大资本的攻击,以大欺小本来就是你小米最爱玩的,怎么换成整个汽车行业就受不了了?整天捉鹰,总有让鹰啄了眼的时候。商场如战场,你不择手段,那也别怪别人不择手段。
送礼物
比亚迪在最早推出dmi系列的时候,那段时间秦、汉、唐、宋的销量几乎都是所属车型里销量霸榜的存在。
dmi车型的平顺性、经济性、内饰和车机还有优惠的价格等各方面,把日系车打的节节败退。
那段时间真的是一天烧一辆,天天烧都不重样,过去的车评人多少人是恰日系车的饭的,包括买二手车的自媒体,几乎全都在骂,那时候网上你根本就听不到比亚迪的啥好话。找不到你产品上有什么问题,就说你自燃,说你血汗工厂工资低,说你筷子悬挂。真的好话很多都是车主自己说出来自己拍出来的。多少烂路什么酷路泽什么霸道都过不去的,唐下场直接一个大力飞砖就过去了。被其它车追尾,或者碰撞,他的车就跟公路坦克似的,就稍微凹进去一块,反而对方车成了吸能盒零件散落一地。
同样的,特斯拉刹车失灵的热搜挂满全网的时候,也恰恰是他订单最火爆的时候,那时候提车同样要排队等排产,你看网上几乎是一天一个刹不住车的热搜,你看马斯克会回应什么吗?那时候model 3和model y分别在纯电轿车和suv赛道拿到了销冠,model y甚至一度单月冲到了五六万的销量,一辆车干翻别人全系,这是很多车企想都不敢想的,同样的,对手找不到产品问题就靠污名化车主入手,殖人、崇洋媚外、自适应、给美国送子弹,反正都是机圈某企业的那一套。




这样的饱和攻击,是极越和哪吒这样的小卡拉米做梦都想要的,纵使它们走完了自己的全生命周期,很多人也都不知道有这两个牌子。
现在轮到小米了,跟比亚迪的一天烧一辆和特斯拉的一天一个刹不住一样,现在小米是一天一个鬼火车祸。这种流程的黑稿已经是成了强者标配了
不过车企现在也渐渐明白了,只需要自己的产品力过硬,不需要管网络上这些电子宠物,网络上叫的越嗨的,现实里越是连辆车都买不起的货,真正的消费者会用脚投票,汽车毕竟是几十万的大综消费品,谁买之前都会多家试驾对比,有几个真为信仰买单?一辆车普通人少说开三五年,多则数十年,期间会碰上各种问题,质量稳定性、维修及日常使用的经济性、甚至是车企品牌的寿命等,消费者都会考虑。网上的那些言论只能影响一小部分持续关注车圈且对各种信息没啥辨别能力的人。但是大部分消费者其实在不买车的时候都是很少关注车圈的。
车企真的塌房在第一批车主交付后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质量投诉塌房,比如内饰异响,电机异响,屏幕装歪,座椅通风变加热,动力受限,充个电把充电口烧了等等问题,也是偷偷摸摸的塌房,慢慢的销量就减到就剩一个零头最后不敢公布了。
应该是那个碳纤维盖子引发的。
我觉得还好了。
这个盖子虽然没有风道,但是有风噪啊。
虽然可能啥用,但是它贵啊。
花这么多钱买个负作用的东西,不是显得更有钱么。
有知识有智商的人还在就不可能塌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汽车百科 最新文章
你认同卢伟冰说「大家通过关注小米汽车,对
小米su7在赛道上飙出好成绩是否能说明这车操
为什么“能拿出30万的人”很少,但30万的车
高速行车不能开内循环这是真的吗?
小米汽车好像一夜塌房了,是行业针对还是技
SU7倒数第一!对于中国汽车质量网最新公布的
我闺蜜喜欢穿丝袜开车,穿丝袜开车会影响开
我闺蜜喜欢穿丝袜开车,穿丝袜开车会影响开
小米汽车工厂每 76 秒下线一台小米 SU7,如
现在的法系车连国产车都不如吗?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5-05-14 14:28:07  更:2025-05-19 15:09:07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