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汽车百科 -> 如何看待余承东称「智界 S7 开启海量交付」?智界 S7 一分钟下线一台车透露了哪些信息? -> 正文阅读

[汽车百科]如何看待余承东称「智界 S7 开启海量交付」?智界 S7 一分钟下线一台车透露了哪些信息?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4 月 11 日华为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上,余承东表示智界 S7 将开启海量交付。不仅如此,奇瑞也表示,智界 S7 实现一分钟下线一台车。对此,你有哪些…
智界S7“一分钟一台车”只是产能体现,更重要的是更好的工艺质量,与ICT行业的制造经验的跨界
从余承东这次发布会上对智界S7生产制造的描述来看,来自ICT行业的制造经验,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在智界S7从设计到制造到测试再到出厂前的质检中,既继承了奇瑞作为传统车企的造车经验,也融入了华为来自手机、通讯产业的大规模生产制造经验,还加入了双方共同对于流程中智能化的理解。
所以,智界S7才能在更高的各种装配精度和制造质量的前提下,保证“一分钟下线一台车”。现在,智界S7已经走过了磨合的过程,开启了大规模交付。
“一分钟下线一台车”是什么概念?生产节拍决定了汽车的产能。
一分钟下线一台车,对应的专业术语叫生产节拍时间60JPH——每小时生产60辆车。
这样看来,智界S7今年余下时间的交付应该不成问题。
但通过每个环节流水线的精心设计,能让车实现一分钟下线一台。
“一分钟下线一台车”这个节拍背后是管理的艺术。
一辆车的总生产时间超过一天,生产过程需要经历多个环节,包括冲压、焊接、喷涂、装配等,一旦发生不良或者发生设备停线,产量就会收到影响,最终交付任务就无法完成。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节拍需要生产线全要素的精益管理和优化,每个环节的流水线都经过精心设计,通过本工位的设备/工具的优化、物料摆放的优化、取料走动的优化、工艺步骤的优化,尽量减少如等待浪费、搬运浪费、不良品、动作浪费、加工浪费等,以实现一分钟下线一台车的节拍。
举个例子,某车企通过将作业工序重新拆分排布,减少了等待浪费,不仅增加了节拍的平衡,还节约了两个岗位。


生产节拍对应的是整车制造四大工序——冲压、焊接、涂装、总装
每个环节中来自ICT行业技术的融入是保障质量的关键因素。
冲压环节,减人增效
在智界S7产线上,冲压环节100%自动化不是重点,关键是背后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
在汽车制造流程中,冲压工艺主要用来制造车身外壳,大约有60%到70%的零部件是用冲压技术生产的,因此,冲压技术的好坏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提升生产效率关键环节。
目前,在冲压这道工艺上,国内主要厂商都实现了自动化,能做整线的非标自动化供应商都一抓一大把。
难点在于管理,既包括人的管理,也包括设备的管理。
从人的管理来看,主要作业部分已经实现了无人化。
意味着,这条产线大概率从材料存储转运、产线生产、模具更换、成品检测这些环节,只剩车间管理、设备工装的维护与保养等辅助岗位有人介入。
更重要的是设备管理。
冲压设备个头大、价格贵,备件准备与设备维修都耗时耗力,传统的预防性维护时间间隔短会影响节拍,间隔长则可能起不到排除风险的作用。


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让设备工装的维护与保养这个环节的人力更少。奇瑞与华为在智界S7生产线上引入了生产管理中台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参数和生产过程,不仅能更好的发挥各项设备的能力,还能在全过程中检验监控,实现全过程追溯。
进而不仅能保证生产节拍,还能让生产0缺陷。
焊接、涂装环节,5G+AI视觉检测+机器人,兼顾精度与效率
在智界S7产线上,焊装环节也实现了100%自动化,涂装环节则实现了全自动喷涂+无人检测。当然,和冲压环节一样,焊装与涂装环节的自动化也只是产线构成的部分。
在这条线上,更关键的是奇瑞与华为一同利用5G+AI+数字化,实现更高效、高质、柔性的生产。
装焊是对机器人及非标自动化环节要求最高的环节。
车身焊接质量的优劣对整车质量起决定性作用。车身通常包括数百个复杂空间曲面的从上个冲压环节下来的零件,装夹定位点可多达2000个以上,焊点可以有数千个。
控制装焊环节就需要综合控制各种原因造成的误差。既包括焊接夹具、零件、焊接过程,也包括每次焊接的一致性。
智界S7的产线引入了AI视觉检测+校正的方式。
在焊装环节中,通过视觉方式,在出现位置偏差时,实时校正机器人的偏移轨迹,降低在抓取、拧紧中产生的误差。


同时,智界S7的产线还对公差要求更高,车身重要安装点公差带±1.0mm,间隙面差的公差要求控制在±1.0~±0.75mm,随着新车型精致化提升,还会逐步提升至±0.5mm。
公差背后是加工工艺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我之前还跟某大型装备企业聊过,他们表示,有的供应商的零件确实是符合公差标准,但基本都是贴着公差上限来的,可能这个零件是公差上限,下个零件就是公差下限,最后装到整机上,整机可能就不合格了。
智界S7的产线中,可能还引入了5G专网。
余承东在发布会中提到了智界S7涂装车间5G全覆盖,不过细节披露的不算多。我猜应该是利用5G专网,省去了寻常车间里错综复杂的管线。尤其是考虑到复杂场景的布线,甚至机器人的移动问题,无线方案会比有线方案在后期运维与扩充中方便很多。
5G专网可能是因为,在涂装环节中AI视觉更难实现。
车身漆面具有高反光特性,传统机器视觉方法成像困难,汽车行业漆面缺陷检测仍高度依赖人工。但人工检测自动化程度和机器比还是差不少,包括缺陷检出一致性不足、误判、漏检,质量问题也不方便精准溯源。


所以,车间喷涂过程中就应该用上了5G的数据传输能力,结合视觉识别的在线检测,用云端更强的算力实现车漆检测。例如实现快速检测与定位,并对高亮面实施高精度面型重建,进而更好的分析喷涂中存在的问题,便于下一次校正。
总装环节,高效结合机械与人力
汽车总装线是汽车生产工艺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保证汽车质量的最关键环节。
总装环节最大的问题是,相较于前三个高度自动化的流程,这个流程中人的占比非常高。机器的故障相对容易追溯,但人在管理上的问题更难解决。
举个例子,线束的安装就是人力与管理节拍的结合。线束是汽车的神经系统,用于动力和信号的传输和分配。线束这玩意儿又没有足够的结构完整性和刚性,机械臂拾取、移动和放置几乎不可能。外加线束还贯穿整车,安装环境非常复杂,一直只能靠人力组装。
人力组装的问题就是每个人手劲有差异,每个人每天的身体状态也有差异,而在整车按千米以上的线束组装中,难免会出现没插牢靠的问题。可能出厂时候是合格的,但插得不够紧,车在路上颠簸时间长了就松动了,车就会出现故障。


在线束安装环节中,智界S7产线则借鉴了华为手机领域的AI质检解决方案。
在总装环节中,工人通过手机拍照对单点位/多点位检测,照片将上传到云服务器中,结合AI判断线束安装的连接有效性。既避免了由于传统人力因素导致的漏检,也保证了检测精度,还能长期积累监测数据。


另一个在总装中有意思的例子,是来自手机行业的传感器标定。
在智界S7的智驾系统硬件中,有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加起来三十多个传感器。由于每辆车的装配都存在一定的公差,每个传感器的位置、角度,都有一点点误差,因此需要标定和校准。


而其中,摄像头与激光雷达的标定,与手机上多摄像头及前置摄像头人脸识别ToF标定,技术原理是一致的。也因此,华为团队做了这套标定系统,保证检测完成后,交付即可使用。
更重要的是从设计开始的全流程的质量管理
从产线设计上,智界S7的产线就结合了华为的云端大数据监测系统,提供了超过700台高性能服务器。在测试中,华为自研的自动化测试系统也能模拟并及时更新各种日常用车场景,让自动化测试的能力和范围不仅行业领先,还能自主学习和升级。
再比如,在路况测试中,智界S7结合全国范围的各种场景与工况开展测试,测试极端环境中可能出现的Corner Case。不仅如此,华为还采用了一套自己的数据采集仪,读取车辆的后台数据,再结合云端的大数据系统,将这个路段的隐患——比如上面提到的线束可能没插牢,但能用——检测出来。进而实现更高的测试效率,以及全程可追溯。
当然,智界S7大规模交付的时间稍微有点长,之前余承东在百人会论坛上就表示“华为与奇瑞合作的智界S7因为零部件短缺缺货和工厂搬迁,耽误了上市和量产。”可能是因为实现上述智能化生产,在工厂搬迁设备调试过程中多花费了一点时间。从ICT行业到汽车生产制造也需要磨合,才能实现精准的节拍控制。
总结
智界S7“一分钟下线一台车”是高效的,这个效率也保证了智界S7现阶段的大规模交付。但这个效率也远非汽车行业的终点。


更重要的是,奇瑞与华为共同将ICT行业的关键技术引入生产。在每个环节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来自ICT行业对于汽车,尤其是当前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汽车,在最关键、最容易出问题的节点的改善与提升。造出来质量更好、装配更精密、外观更漂亮,甚至感知能力更强的汽车。
这套技术不是孤立的,既有先进一点的云、AI、5G在算力、算法及连接方面的应用,也有更传统一点的视觉算法、工业软件在提升数字化方面的应用,还有来自手机领域跨界进来的视觉识别、标定等相关技术。
最终,智界S7实现了高效生产的同时,比行业更高的工艺与质量。
而这套来自ICT行业对汽车制造领域的创新与升级,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质生产力。
1分钟下线一台车,如果24小时连轴转,周末不休息,那大概就可以达到4.3万台的月产量。但实际情况肯定是不可能满打满算的,机器检修,交接班……各种意外情况都要考虑进去。
4月可以交付1万台,然后每月增加5000台,已经是很厉害的了。至于是不是这样,我们后续来观察。
其实今天智界S7的这场安可发布会,主要是华为和奇瑞都在向外界传递一个重要信息:
你们只管买,我们这次不搞等等等,很快就可以让你提车。
从去年11月发布后,智界S7的交付一直很困难。
之后一直各种假消息漫天飞,虽然无法确信哪一个是真实的原因,但交付上去却是千真万确的。
在这个跌宕起伏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与智界S7同平台的车型开售不到一个月就降价,但还是无人感兴趣。智界S7这边即使等得肝肠寸断,但准车主就是不走。
从这个月开始,智界S7的交付其实已经悄然上量。4月1日~4月7日的25万以上纯电轿车销量,智界已经过1000台。进店咨询下单和交付的真正小高峰,应该是在下周,如果产线没有问题,我估计交付3000台还是希望很大。


那交付上来之后,车主难免就会有担心,怕赶工造成品质不稳定。
这倒是不必要,首先奇瑞这次对智界项目非常重视,是一整套完整独立的体系在运作。智界S7的生产车间都是新建的超级工厂。
智界S7的生产车间全线都是高度自动化,而且从IQC环节开始就有华为在介入,用华为生产手机的那一套质量体系在赋能产线。整个产线内有700台服务器在为生产、质检的大数据运行工作,也将很多手机生产用到的来料品控、流程管理、品质溯源、老化模拟检测等制造方法,改造后应用在了汽车生产中。


我也是最近才了解到,汽车生产虽然所涉及到的零组件很多,但生产流程还是略显粗放。我也是这才明白了,为什么国产汽车这么多年做下来,就是一直干不过人家国外品牌。品牌的先发优势是一部分原因,估计自身的很多细节没有做到位,影响还是很大。
但智界S7这次的设计、生产、品控、服务等流程,都有华为的深度介入。华为此前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过造车,但他们的企业业务实际上一直在参与很多行业的流程优化。所以华为智选车业务,就多少有点当年IBM对华为做流程再造的意思。
在很多车企看来,华为管得太多,太深,所以他们抵触华为,认为自己的灵魂要丢了。
但这个灵魂到底值不值钱?
我去侧面了解了一下,很多传统车厂都是依靠合资在向外国车企学习流程和品质的优化,如果就靠自己干能干好的几乎没有。
也是了解了传统汽车行业对流程和品质管控的方法,与华为对智界S7生产线的管控方法的对比后,我也才深刻明白了为什么塞力斯老板要说“感谢伟大的华为公司”了。
所以,到底多少时间生产一台智界S7,我不是太关心。我感兴趣的是华为所合作的车厂,最终能从这位有点“变态”的老师这里学到多少真功夫,改写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
一分钟一台车意味着60秒一台车。也意味着比76秒一台车要快16秒。
小米总是喜欢宣传一些其它家不宣传的,就像之前说的76秒下线一台车,然后不懂的米粉就会觉得牛掰!
然而业界60秒下线一台车只是属于新工厂正常水平而已,其它车企只是觉得这没什么好宣传的而已。
现在小米宣传了之后,连余承东也拿这个来宣传了。
嗯嗯,我认同评论区米粉的话,小米76秒一台最快,别家1分钟一台都是比较慢的。
透露了国外在用AI+6G主要搞文科,而国内却在用AI/5G抓生产。
国外AI ChatGPT秒生成PPT,还能自己写作业。瞬间就可以换脸,AI还可以自己就能做视频,就问你炫不炫。
国内AI一秒就下线生产一台车,海量工业2.0引发超级关注。
这样宣传的唯一缺点是国外AI在生产“东方某大国威胁论”PPT时又多了一个话术和把柄。
这次春季新品沟通会,竟然奇瑞尹总来了,还亲自上台讲了重视和华为的合作,用最现代化的工厂生产智界,看来这次奇瑞真的很重视这个合作了。
比小米落后太多了。小米拥有已知宇宙范围内有史以来独一份的16.8亿种驾驶模式。
智驾期货VS现货,76秒VS60秒,一种堵泉水的既视感。大嘴嘴上不说但是下手一点也不含糊。
小米汽车SU7发布会,雷军说小米SU7是76秒下线一台车。
余承东说智界S7是一分钟下线一台,这生产线比小米汽车工厂强了16秒。
雷军已经预祝智界S7大卖了,余总应该是没get到。
智界S7发布之时,全网都在讨论这台车的自动泊车,我也被深深吸粉。
只是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见到智界S7的新闻,我还以为出师未捷身先死,后来听说是奇瑞不配合生产。
今天的华为发布会,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出席了,并对智界S7大家赞赏,他表示:“我也开过世界上大部分的车,从来没有一款车像智界这样让我惊艳。”否认了之前传出的奇瑞与华为高管内部有矛盾,甚至影响产能交付的传言。
现在,智界s7终于开启海量交付,这跟小米su7提车等半年形成了鲜明对比:


智界S7是华为与奇瑞汽车合作打造的首款智能轿车。这款车不仅颜值在线、空间宽敞、续航持久,更汇聚了华为八大黑科技,尤其是其智能化表现堪称惊艳。
1、首发搭载全新一代HUAWEI DriveONE 800V高压碳化硅(SiC)动力平台;
2、首发搭载华为SuperCharge高压快充技术;
3、首发搭载华为HarmonyOS 4智能座舱;
4、首发搭载华为途灵智能底盘;
5、首发搭载HUAWEI xMotion智能车身协同控制系统;
6、首发搭载华为泊车代驾功能;
7、首发搭载全新主驾自适应调节2.0;
8、首发搭载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2.0;
这哪一项都足以让人流连!尤其是沸沸扬扬的自动泊车,堪称商场超市爱好者以及上班一族的福音!
智界S7站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第一梯队,经过了系统OTA升级之后,无图NCA的覆盖面积已经达到了村镇的城区路,而且一些新增加的功能,也让智界S7的智能驾驶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如果智界s7可以稳提现车,你还会等小米su7吗?
雷军:我正享受着泼天的流量,突然天上下起了冰雹: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能坚持看到这的你,肯定非常棒,点个赞/关注鼓励一下,在知乎,让我们变得更有内涵!”---------平淡是真水
经常造车的朋友都知道,卖车容易,交车难。
智界S7之前11月28日发布会当天下午,预定量就破了20000。
注意,这是预定量,不是预订量。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交付速度拉了。
前不久,其实已经有提到智界S7交付能力终于大幅度提升上来了。


在纯电榜单上,也进入了前三,排名第二。看样子,接下来交付量还会继续大幅度提升,毕竟一分钟下线一台车的产能,确实够强。


而智界S7,大定可能要迎来新一轮的大增长了。
这次发布会,最猛的还是问界新M7吧,174000的大定。


问界M9也超猛,50W的车大定70000台,月交付能力25000+了。


造车的朋友快去拧螺丝吧。


下车如下饺子,造吧!把新能源车造成白菜价,造福大众。
余承东:问界新M7累计大定突破17.4万台,问界M9大定突破7万辆;智界S7开启海量交付 华为发布会
智界S7
智选与奇瑞合作品牌智界的首款轿车
智界S7是华为智选与奇瑞合作品牌智界的首款车型,定位中大型智慧轿跑,首搭鸿蒙4(Harmony OS 4)智能座舱以及华为智能驾驶系统ADS2.0。搭载泊车代驾功能。
2023年11月9日,智界S7开启预售,售价格24.98万起,正式发布会定于11月28日[10]。11月28日下午,智界S7预订量已突破20000台。
2024年4月11日,华为鸿蒙智行重新发布智界S7,售价24.98万至34.98万元。4月11日正式开启海量交付。












上市半年没人买,回炉再造,这次配置应该是提高了,价格应该也降了,就看市场买不买账了。
不买账怎么办,那就第三次重新上市。
智界S7的目标用户是不是中老年群体?
如果不是,建议把产品展示图片换一种风格。
这种中老年朋友圈图片风格,真的吸引不了年轻人。




工业化的正常结果……


这个东西可能和一些人想的不一样,不是说一辆车从0到生产完毕只要1分钟,而是一小时可以生产出几十台,平均算下来一分钟一台。汽车生产是高度机械化、智能化的流水线,这种高速生产线常见于制造业,汽车制造采用的是连续流动生产线,汽车在连续移动中不停的装配,一个小时就能装配几十辆汽车,智界这个水平应该属于常规操作了。
不知道汽车工厂的生产能不能做到24小时连轴转,如果可以的话意味着一年智界能生产52万台左右。你像我们冶炼行业,一般来说冶炼炉子都有备用的,三台炉子开两台,这样当炉子要检修的时候也不耽误生产,工人有夜班白班,咱们国内电力供应也没有问题,只要工艺稳定了是可以24小时连轴转的。
尽管目前所有品牌的智驾都做不到完全解放人手,但经过各种横评视频来看,华为的这套激光雷达加视觉的高阶智驾方案就是目前断崖领先的,以前价格都要到30万才能买到,现在s7给弄到了26万多。我现在就希望其他品牌,包括我不喜欢的小米,能够给华为上上强度,等我过两年换车的时候,把高阶智驾给干到20万
一分钟下线一台车是什么概念?
通过近期的数据可以看到,智界S7的销量已经从周交付一两百台,现在已经有一周1200左右的交付。


现在智界S7产能问题完全解决了,每天都有一大堆车从工厂发往全国各地。
从这张工厂停车场照片可以看到,就这一张照片里面的车就够以前交付两三个月了,接下来很快就是智界S7快速爆量的阶段了。


那么之前智界S7的交付为啥有点情况呢?
其实对于一个汽车工厂的产能来说,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
比如之前问界新M7订单火爆超预期,很大程度上产能的瓶颈就在于上游没办法一下给这么大产能。
终端需求反映到工厂,工厂就要判断这个需求怎么处理,然后向上游下单。
最近也有媒体去探访最近很火的汽车工厂,也是说现在日产能不足300,供应商已经收到要求提升配件产能的邮件。
汽车行业跟手机行业不同,很多部件都是定制化的,没办法通用。
而且单车价值远高于手机,资金占用量更大,柔性生产早已经植入了汽车行业的基因里面。
所以古往今来,能在汽车产业称王称霸的公司,往往是对汽车制造有颠覆式创新的公司。
比如为汽车行业引入了流水线生产方式的福特Model T,颠覆了以往汽车用手工组装的方式,在一条流水线上让每个工人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负责同一项任务。同时把汽车的零部件实现了标准化,工人不需要掌握复杂的技能,每个工人只需要完成一个小的简单的任务,既降低了培训的成本,又避免了一个技术人员抱恙,整条线都停摆的问题。同时在那个时代,福特还引进了一些自动化设备,比如传送带可以运送零件,机械臂可以辅助装配,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人力劳动强度。


通过这一系列的颠覆式创新,福特Model T的组装时间从12小时以上,减少到了93分钟,大大降低了汽车的成本,使得汽车从奢侈品变成了平民靠工资也能买得起的工业品。
后来大众汽车的大众化生产,基本就是在福特模式上继续打补丁。
比如大众的经典车型甲壳虫,就是将汽车的设计进一步简化,将汽车分解为几个大的模块,组装的时候直接装配模块,进入更多的自动化设备,由此就可以更少地依赖人工,简化了供应链,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加大汽车行业的规模效应。


我们现在看特斯拉的产线,其实逻辑上依然还是福特那套逻辑,只是引入了更多先进的技术,比如压铸来进一步增加集成化程度,把好几条流水线汇集成一条。
后来对汽车行业做出重大变革的,就是丰田的生产系统TPS了。
丰田TPS解决的问题是提升汽车工厂整体效率的问题。
比如JIT及时生产策略,通过工厂进一步的自动化和数字化,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库存,只在需要的时候生产。


与欧美厂家不同,丰田鼓励员工学会更多技能(因为简单重复的劳动被自动化机械进一步替代了),鼓励员工持续改进生产过程,提出了5S组织方法,推进可视化管理,提升工厂透明度。
再到了韩国现代的时代,对于员工的培训就更加深入了。现代希望员工掌握多种不同的机器和设备,因为现代引入了可编程机器人和可调整的装配工作站,员工需要随时根据柔性生产去执行不同的生产任务。


从以上这一段汽车工业产能简史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汽车工厂的生产就是一个从标准化,走向自动化,再进入智能化,与汽车产业其他部分进行数字化耦合的过程。
到了工业4.0时代,工厂已经完全褪去了纯粹的组装角色,而是充满了协作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系统。
我们从智界S7的工厂里还可以看到很多时代的影子,但可以说已经被华为和奇瑞完全重构了。
智界S7是如何产能升级的:生产
介绍智界S7的工厂,我们先从生产流程开始吧,毕竟这个跟产能是直接相关的。


智界S7的冲压车间有着每小时高达900件的高效生产能力,每分钟15个冲次的速度。
车间内设有冲压机器人4台、双臂机械手传输系统2套,使用三坐标测量与激光打码(二期)等先进技术设备,硬件自动化率达100%。每块板件历经14道检测工序,176项检测内容,处理精度控制在±0.5mm以内。
焊装车间拥有600多台机器人,其中底盘焊接应用机器人数量达282 台,实现九大连接工艺100%自动化,一分钟即可完成一个焊接任务整个焊装车间需要历经24道检测工序,4879项检测内容。
同时设定更严苛于行业的高精度质量控制标准,智界S7产线间隙面差检测采用激光测量,检测精度要求达到±0.1mm,达到飞机级别的精度要求,关键焊点合格率达100%,实现生产产品0缺陷。
涂装车间共配置机器人167台,覆盖涂胶、喷涂、清洗、检测等不同工序。电泳池长43.55m,可同时电泳5台车身,打造车身更高的防锈防腐蚀能力。涂装车间设有一条60JPH的车身涂装生产线和30JPH套色线,1分钟即可涂装1辆车身。
车身喷涂实现无人化自动检测,共有20道检测工序,717项检测内容,质量一车一档。


总装车间32台机器人10条自动化主生产线及3条高精度检测线,可实现多个车型的混线生产,产能可达60JPH。
车辆来料及下线整个过程,由华为团队参与打造专门检测标准,在总装车间需经过32道检测工序,约4000项检测内容,检测包括12道IQC来料检测,12道生产质量检测以及8道下线质量检测。
从以上简单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到,智界S7的生产环节基本上实现了完全的自动化,可以说已经将生产环节的优化做到了一个极致。
后世如果要总结华为对于汽车生产的贡献,就是一个简单的评价,已经做到头了。
说白了,很多环节你要人工做还是可以的,但是人工就意味着会有状况发生,有更多的不可控因素。
而且对于华为来说,要做鸿蒙智行的生产工厂,就一定要是华为最擅长的数字工厂。


虽然做工业4.0工厂前期各种设备投入,软件适配,培训工人,非常麻烦。
但是一定引入了数字化,那么华为就可以将自己在消费电子时代积累的丰富AI管理经验带到汽车行业。
我认为把原本很多关于看不见摸不着的部分,统统收入数字化管理,向全世界展示工业4.0的完全体是究竟怎么玩的,这对于华为来说是一个特别爽的事情。因为其实这一套数字工厂的工具华为早就在做了,但是因为本质上数字化是需要配合组织上的管理变革来进行的,有一些合作伙伴就只是做了个标杆工厂,然后就没有后续了。
华为是一直憋着一股劲要证道的。
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华为和奇瑞在智界S7品控方面就做了大量的工作,全部都是围绕华为超强的AI算法能力施展的。
智界S7是如何产能升级的:品控
一台智界S7在下线前需要经过接近一万道检测,可能大家对这个数字还没有感觉。
大家想,智界S7一分钟就可以下线一台,这接近一万道检测如果全都是人工来做,意味着要接近一万人以上的检测团队,产量大的时候一线两班,一个月光这部分的人力资源成本就要一亿多。
而在智界S7的产线,华为自主研发了行业独有云端大数据质量检测系统,集合了华为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国际领先的技术实力,并针对智界S7质量管理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超700台高性能服务器集群的算力,覆盖从研发生产到检测交付的全周期质量管理。
在研发阶段,华为就自研了自动化测试系统,对于高频功能和高频场景进行反复压力测试,一定要发现潜在的问题。总共七千多项测试用例,以模拟真实世界的各种操作条件和极端情况,覆盖了整车行驶、充电,空调、续航电耗等场景。
在交付之前,华为还会组织大规模用户测试,真实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智界S7,从而发现可能被前期自动化测试遗漏的问题或实际使用中的用户体验问题,通过Beta用户的反馈进行复盘改进,最终通过OTA来解决问题。
相比传统主机厂在研发阶段只做冬测夏测,华为会在不同的环境下,包括高温、高寒、高原、高湿、盐雾、山区、沙尘等,针对车辆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三电系统的耐久性、底盘强度以及整车防腐性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长里程、多轮次路试。这种认真劲是远超行业标准的。
以途灵底盘为例,其零部件和整车强化腐蚀实验,是要求满足6年无锈斑、12年无锈穿的欧盟高标准,对于关键底盘部件空簧的耐久性测试标准是行业的2.69倍。
这种对零部件的高标准不只是途灵底盘,智界S7的供应商来料出厂前必须进行全量检测,甚至直接派驻场到供应商厂里进行出厂检测。
传统主机厂则是采用了一种相对分层的模式:他们通常将核心部件的设计工作外包给一级供应商(Tier 1),即专注于生产特定组件的专业制造商。这种模式下,主机厂主要关注产品的组装和整体设计一致性,确保各个环节按时完成并能顺利安装。
然而,这种方式在质量控制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虽然责任链清晰,但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往往需要逐级追溯至供应商,这可能在查找问题源头时消耗时间和资源,并且解决速度可能会受到影响。同时主机厂对于供应商产品性能的深度了解和监督也会相对较弱。


智界S7的供应链管理则是将零部件供应商的设计白盒化,这也就意味着供应链是完全透明化的。制造商、供应商、原材料来源、生产过程、成本结构等信息对所有相关方都是公开的。这种透明度有助于增强供应链的信任和可靠性,因为每个环节都是可追溯和可验证的。这种透明度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和管理潜在风险,如供应中断、质量问题或合规性问题。
在华为智选车模式下,华为在装车前依旧会对各个零部件厂商的来料做整车零部件配合的功能性测试,通过模拟整车架构,抽检来料检验其零件性能与匹配性,并最终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大数据质量检测系统,进行分析,从而提升整车的产品品质,同时也能减少返修几率。
打通了上游供应链之后,加上智界S7工厂整装数采率超过98%,通过质量门+线控+AI视觉全流程,智界S7的制造过程质量参数做到了100%数字化追溯。
相比我们之前提到的丰田的精益生产,现代的柔性生产,现在智界S7的工厂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通过全链路的数字化,消费者从对车感兴趣,到下单开始,上游供应链就开始收到信号动作,即下单即排产,每一个零件从哪来到哪去,怎么安装的,上了智界S7之后在路上跑得如何,全程都有云检测,AI全程参与工况检测。


这些数字化的工作华为也不是第一天做了,华为的政企业务一直以来都在帮助传统制造业进行智能化转型。
比如帮助某新势力完成先进制造基地转型的依柯力,其新一代汽车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就是基于华为云工业数字模型引擎iDME构建的。
在汽车品控这件事情上,其实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在智能汽车时代,不仅仅是要生产环节做到极致,智能化的部分,以及销售服务的部分,也全都要容纳到数字化的体系里面。
智能化的高标准设计,就更是传统汽车行业几乎从未接触过的领域了。
智界S7:华为奇瑞强强联手之作
智界S7优秀的制造品质自然不必多说,但最大的卖点毋庸置疑是因为搭载了华为智能全家桶:华为智能驾驶,华为智能座舱,华为途灵智能底盘。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智能功能,华为在设计之初就下了很多功夫。
比如将毫米波雷达安装精度、保险杠安装一致性与油漆精度三者之间做到极致的平衡匹配通过对后向毫米波雷达的设计,安装精度提高了35%,对后方来车位置检测精度提升0.3m以上,变道更从容 ,特别是夜晚雨天眩光场景。


现在车机中控死机是汽车智能化很常见被嘲笑的点,有时候中控死机就导致整车所有屏幕都黑屏了,对于一些油转电的传统汽车品牌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智界S7的中控屏和仪表屏就是安全隔离开的,实现了100%故障不蔓延,中控屏不管出什么问题都不影响车辆其他功能,而且不会影响到智驾的使用。
车机系统还设计了安全岛,可以对7种常见关键场景进行自检,覆盖80%以上常见故障,可以保证故障来临时瞬时应对如仪表屏黑屏、死机,安全岛可100%瞬时检测并开启自修复。
途灵底盘远超行业标准的品质要求前面就有写到,这里就不赘述了。
至于华为自研的汽车底层操作系统,新一代EE架构,算力冗余的智驾系统,这些都是老生常态了,行业标杆的常态。
接下来华为还会建设更多的用户中心,进一步将供应链工厂的数字化打通到销售端,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从终端预测生产需求,实现消费者下单即排产的体验。
毫无疑问智界S7工厂JPH60,一年35万的产能,是绝对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
2023年25万价格区间卖得最好的纯电轿车就是Model3了,年销量15万。
我们假设智界S7全面赶超Model3,把用户全都抢过来,一年卖20万台,也吃不完智界S7工厂的产能。
所以智界S7现在大家完全可以放心选购,产能问题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文章的最后我还是希望可以跟大家聊聊,华为在智界S7工厂做的数字化智能制造的工作,会给传统汽车制造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现在中国汽车行业的智能制造水平已经走到世界制造业的前段,文初所提到的那些颠覆汽车工业的公司,工厂的科技水平已经落后于我们。
智界S7工厂在ERP、MES等工业软件、仿真工具和机器人的应用下,大幅提升了汽车工厂的智能化程度,厂内异常停工率不断降低,JPH大幅提升。数字化系统还将制造端、供应端和消费端进行了横向拉通,驱动流程中全要素的价值整合。
然而,企业数字化系统建设并不容易,有一些企业会忽略系统间协同性和实际价值,导致数据能力未能完全体现;还有部分企业的关注点仅在效率提升上而忽略不同汽车零部件生产切换时间的缩短。
仅仅是数字化无法完成中国汽车行业的颠覆式创新,因为数字化不是一个单纯的生产工具,它的本质是一个组织管理工具。
由于缺乏经验,很多企业的整体 IT 规划不健全,造成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系统与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孤岛状况严重。
随着企业多元化的发展,很多业务流程需要进行调整,而流程与流程之间的集成又成为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集成程度越来越低。
由于没有深度的数据挖掘,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数据没有得到利用,对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支持有限,没有发挥企业信息化的优势。
企业所选择的软件供应商没有能力与自身的发展同步,其功能远远滞后于企业的发展,造成企业不断的购买新的系统,不断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
这些传统汽车行业经过百年发展遗留下来的老大难问题,在上面智界S7工厂的讲解中,大家都可以找到华为对应的答案。
某种程度上来说,奇瑞成立单独的智界事业部,也是为了另起炉灶,联手重头打造一个汽车制造的标杆,一个真正意义上打通上下游到终端的超级制造智能体。更为本质的说,要想全面拥抱数字化的制造业,需要在组织管理上也跟上。
这就像华为的IPD一样,全世界都在学华为的IPD,但只有华为的IPD能做到既高效有战斗力,又可以降低成本,并在现实商业环境中可以加速优势的建立。
智界S7的工厂亦是如此。
因为只有华为奇瑞真正信仰数字化,他们都相信一个数据透明、决策敏捷、设备智能、流程高效的数字化,可以引领世界走向一个更好的未来。
一、为什么说交付才是车企的痛点?
在这次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上,余总对于智界S7的交付爆出了比较惊人的数据:智界S7将能够做到一分钟下线一台车。我相信对于不少熟悉汽车交付的朋友而言,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接下来智界S7将不会再有交付的难题,产能爬坡一旦启动,就是智界进入大规模交付的阶段。
当然,可能会有朋友说,为啥其他车企在交付的时候都要经历痛苦的阶段,华为与奇瑞联合缔造的智界S7能够这么快开启规模交付,会不会为了赶速度而牺牲产品质量和品控?
我知道,很多人对于汽车的产业链和智造相关有所疑虑,那么今天咱们来好好捋一捋,针对智界S7这款车,华为和奇瑞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又是怎么做到这种保质又保量的规模交付速度。
1、华为品控与研发——高质量保证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点,那就是这次智界S7的生产制造采用的是华为质量管理体系,也就是说华为能够对每一台车的质量品控做保证,确保每一台出厂的智界都是通过了华为的品控体系认证。
在生产端这块,首先一个核心点就是智界S7制造过程,采用了华为自研的云端大数据质量检测系统。通过700台高性能服务器,通过华为独有的AI算法模型,覆盖了智界S7从研发、测试、生产、监测、交付的全流程质量数据在线。
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质量检测这个东西交给AI会不会有些风险?
其实是这样的,一般来说在传统制造业这块,质量检测往往是不同的环节来进行质检,比如说我以前在流水线做暑假工的时候就从事过质检这个环节,大概每十个产品会随机抽调3个,然后检测里面的焊点、线束以及其他的东西符不符合。
尤其是在产品最终落点试装时会通过使用检测,但是检测只有两个答案:通过和不通过。不通过的情况下,就需要人工来进行问题回溯,具体去看是哪里的问题。这个时候真的只有用人力去堆。
那么华为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每辆车的供应商管理、来料、总装、试制等关键技术数据会实时传输到云端,通过系统来进行自动风险识别。
就像上面那个问题,这套大数据检测不会仅仅给出通过和不通过两个答案,而是能够根据每一个环节/工位的工作任务数据,进行实时的检测,确保关键任务进行的完善。
到不通过的问题原因,是螺丝的问题?焊接的问题?还是线束的问题等等?这样就能够精准地进行质量问题的回溯。
可以说正是这样一套完成的云端大数据检测+AI算法,让智界S7在质量管理上能够进行定制化开发,做到从生产到交付的全周期质量管理。
如果有朋友不太理解的话,我用个比较简单的例子来举例
传统流水生产线:生产过程需要开盲盒,生产过程后最终质检时只有通过与不通过,不通过的问题需要人工来进行复查,从头到脚来进行复查,然后找出问题。
华为赋能的品控:从生产到交付,全程能够做到数据上云,并且通过AI算法和数据来进行实时对比。最终落地后产品质量有问题,能够第一时间找到问题,减少了大量无意义的人工和时间。
尤其是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只能够靠供应商提供的通用解决方案来进行改进,华为则是可以通过自己的研发经验和制造经验,进行定制化开发。
哪方效率更高,质量更高自然不言而喻。
2、AI赋能 带来更加精准的数据
做过流水线的朋友其实应该都知道,线束这块往往是质量诞生的核心问题。举个例子,我以前做品控的时候,在线束这块经常吃过亏。因为传统的线束接插检过程中,只能够用人工的目视和触检来完成。
这个问题造成最大的问题倒不是说质量检测通过不了,而是在售后过程中,因为疏漏导致的接插失效问题。
在这方面,华为以往的经验就是AI质检解决方案,通过手机拍照对单点和连续多点位进行监测。系统会通过手机APP上传的图片后,自动和后台数据进行AI监测,确保关键线束插件的链接有效性。
可能会有人说,难道AI会比人更加有效率和质量保证吗?其实真正做过流水线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某些方面来说,人会因为精力、困乏、状态不佳等情况导致疏忽。
但是AI真的不会,它会有一套完整的检测水准,并且以接近100%的状态不知疲倦地来进行检测疏漏。
所以华为将这套方案从手机带到了智界S7总装生产后,极大效率地避免这方面的人工疏漏。
3、大数据分析车辆自动化系统
其实在检测汽车品控方面,最大的一个槽点就是传统车企没有办法进行一个有效的产品故障或缺陷收集。质检这个环节每个车企都有,但是传统车企需要用大量时间来进行产品的复测、分析故障,为了保证质量而导致交付的延期。
在这方面,华为和奇瑞怎么做呢?在华为赋能的条件下,智界的生产线采用了华为自研数据采集仪,并且自建了一套基于大数据分析车辆故障的自动化系统。
在电气老化、动态道路测试、强化道路测试等多维度测试方面,结合了整车的场景做到了对电气、动力、机械、工艺等早期产品的缺陷进行拦截,能够对每台车测试都生成一份测试评估报告。
小结:如果有人仔细看的话,应该能够发现,在上面提到制造相关的一些系统,我经常提到的一个关键字就是:华为建立了一套XX系统。
没错,这就是华为赋能的核心价值所在,华为不是说简单地去做一个智选车,而是以自己30多年的ICT技术积累为核心,以及多年的AI经验,一同带到了智选车上,真正意义上以智造造车。
二、华为与奇瑞联合——高效率生产
如果说华为为智界赋能的是高质量的生产和高质量的品控,是做到了质的一环,那么量的一环怎么实现呢?


那就是智界S7所经历的近万道监测,100%自动化生产车间带来的全新高效率生产!
1、冲压车间100%自动化+100%过程追溯


生产线自动化的价值相信无需多言各位应该都知道,智界S7的冲压车间是基于智能制造4.0能力所打造的。 不管是自动化高速产线、试模系统、自动物流系统、立体化仓储系统等功能都做到了当前行业的高水准。


其中硬件的自动化率做到了100%,通过冲压机器人、双臂机械手传输系统等先进,才能够让生产效率做到最高每小时900件,并且通过每块板件14道监测工序,176项检测内容,以100%的过程追溯,100%的检验监控,从而实现0生产缺陷。


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工厂级的生产管理中台系统。智界S7的冲压车间是行业里少有的能够做到设备从运行的每一个参数到生产工程,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在信息化维度上可见。
这也就意味着,冲压车间能够发挥出各项设备的能力,做到更高效、更高质以及更安全。
2、焊装车间关键工序100%自动化+AI视觉检验


焊装这方面我懂得不是特别多,但是我知道的是在焊装车间里一共有数百台机器人,做到了关键工序的100%自动化,比如说关键焊点的合格率为100%,做到了生产产品的0缺陷。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焊装车间全面运用了AI视觉检测,不管是抓件、螺栓拧紧、涂胶还是VIN码,都能够通过相机拍照获得模版图,然后将拍照的图片与模板图片进行视觉分析。让AI来进行检测位置为止是否正确是不是对的,质量有没有偏差,这样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将偏差位移值传递给机器人,让机器人去拧紧。
可以说合格率100%的背后原因,离不开最新科技技术的加持。要知道,整个焊接车间需要经历24道监测工序、4879项检测内容,尤其是关键焊点率要达到100%,这是一个人力无法做到的精度级别,只有AI+机器人才能够做到这样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
同时智界S7生产线以比行业基准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把车身的标准对应公差为±1.5mm,重要的安装点公差为±1.2mm,智界S7的要求则是重要安装点的公差±为1.0mm,比标准更严格。


当然,可能会有朋友说,这个标准要求高,对于效率和质量有啥帮助?答案很简单,公差带越小,安装孔位的精度和一致性就越高,精度也就越高。这样在装配时故障率就更低,能够更好的提升生产效率。
同时公差带控制得越小,整车的品质就更加精细。并且能够更好的降低车辆零部件出现松动、车身异响类问题的概率。不少新能源车主应该都遇到过车身异响,这有极大可能就是公差带控制不严格。


而且在车身前/后杠,密封胶条等安装相关越牢固,对于车身的耐久性也就越好。可以说,在这方面要求越严格,对于车主的高质量要求就越有保障!
3、涂装自动化 167台机器人


得益于167台机器人带来的高度自动化,在涂胶、喷涂、清洗、检测等工艺上实现机器人自动化。并且在车身喷涂上实现了无人化自动检测。


在涂装车间这方面,采用了5G网络全覆盖,以IOT平台实现了设备互联、数据互联以及业务互联,将产线做到了质量最优化。
其中值得一提的细节应该就是自动检测这方面,20道检测工序、717项检测内容才能够确保漆面的高品质。在确保高质量的前提下,这方面涂装车间也应用了视觉识别来进行在线检测。
得益于外观自动检测、5G高速传输和边缘计算质量追溯等等,最终实现了检测的智能化,过程数字化,管理透明化。整个车的效率为60JPH车身涂装生产线和30JPH套色线,做到1分钟涂装1辆车身,套色线则是用来满足双色车身车主的定制化需求。、
4、总装车技 4000道检测确保高质量的一分钟一台车


最后就是总装方面,得益于装备自动化、物料智能运输、全程质量控制,以及32道检测工序和4000个检测内容,在极高效率地下线时,同时确保了下线车辆的高质量。
从车辆来料,到车辆下线,总装车间一共需要经过12道IQC来料检测,12道生产质量检测,8道下线质量检测。检测内容包罗万象,从颠簸路、四轮定位、灯光、策划、轮毂、ADS/HUD、高阶自动驾驶、强化路试、彻底检查等项目进行细分检查。


其中比较关键的入ADS检测就是对摄像头、激光雷达、后脚雷达进行检测,确保30多个智驾传感器符合标定需求。并且最重要要通过一条长达115米的淋雨线,做到自动运行、自动喷淋,确保整车的防雨性能。
为了实现这一些,总装车间一共有10条自动化生产线和3条高精度检测线,将产能推动到60JPH,也就是一分钟下线一台车。并且由华为团队参与制定了检测标准,确保实现高质量的验收标准。
小结:总的来说,从生产线相关的数据,其实我们也不难看出,为什么余承东能够在发布会上豪言智界S7能够做到1分钟下线1台车。因为在华为和奇瑞联手打造的智造4.0工厂上,提升了极大的效率,


比效率更重要的是,即使是产能效率提升,智界S7依然是以高质量来要求自己,确保每一台车都是符合华为品控要求的车,这才是最难得的地方。
三、总结,高质量和高效率怎么做到并存?
熟悉生产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有的时候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相当于两个极点,很少有生产线能够做到在高质量的极速爆量。因为效率和高质量很多时候并不能并存。
但是我们从智界S7的生产可以看到,很神奇的一点是,智界S7真的做到了高质量高标准下的高效率。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华为以30多年的ICT经验赋能了车企造车,从而实现了高质量下的高效率。
像我上面说的,华为在集合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领先的技术力,从而对智界S7质量管理实现了定制化开发。在自动化实验室方面,通过华为自研的自动化测试软件,不仅是业界领先,并且能够对车辆的日常用车场景做到定制化测试。
其他如AI质检,是华为十几年造手机的经验;针对车辆故障分析,是华为通过自研数据采集仪,建立的自动化系统。可以看到的是,在智界S7的制造过程中,提升效率和品控的东西,都是华为自研自造的。
这就是为什么华为赋能的智选车业务都是以高质量和高效率著称。答案很简单,因为华为在这些领域是真的有自己的技术。
华为赋能的技术最优秀的一点就是能够做到自主可控,尤其是在品控方面。我之前看到很多人说,智界S7的交付能力会不会有问题,品控方面会不会有问题。
那么看完这篇文章后,相信你对于智界S7的交付和品控不用再担心,因为这是靠谱的智能制造4.0工厂,并且是华为以自己领先领域技术经验所制造的技术标准,来制作的交付标准。
余总大嘴在发布会上说的一分钟一台车是告诉大家智界S7的交付效率,但是大嘴没有特别仔细地说这次智界S7背后的制造实力,可能会导致有些车主疑惑。


最后我给一个总结,如果你相信华为的品控和质量标准,那么智界S7就是以符合华为品控质量标准才能够下车的,每一台智界S7的交付不仅仅是快,还有高质量。
过气明星想翻红,又炒了一次冷饭。
这次智界S7发布会有两个目的,整个发布会全程围绕这俩目的展开。
目的一:把退订的车主拉回来
去年11月,智界S7是当红明星,大定突破2万,创造了一个小高潮,给传统车企上了一课。
到交付环节却拉跨了,一周交付100台左右,车主苦等3月提不到车。甚至传出了奇瑞和华为不合,奇瑞负责制造的副总裁引咎辞职一连串传言。
直到今年3月份产能问题才解决,智界S7周交付量突破了1000台。苦等3月提不到车,一些车主等不及已经退订了,华为要证明自己的交付能力,希望把退订的车主再拉回来。
目的二:拿回话题主导权
智界S7产能爬坡这5个月,中国汽车市场早就变天了,小米SU7拿走了话题主导权,全网都在讨论小米汽车,都快把问界智界忘了。
这5个月里,上市了好几款20万的纯电车,个个是卷王,都在卷性价比,智界S7的产品力不够看了。智界S7要降价增配提升产品力,营销要上强度,拿回话题主导权。
发布会一开始,讲的就是产能问题。
智界S7交付不上,是因为芯片短缺、工厂搬迁,现在都解决了,可以海量交付了。


外面传言华为和奇瑞不合,都是假的。智界是奇瑞最重要的项目,奇瑞成立智界独立事业部,建设专属制造工业园区并投入专项资源。你看奇瑞老板尹同跃都来发布会助阵了,一分钟能造一台车,快回来吧,这回交付绝对没问题。
发布会第二段,开始讲智驾。华为的智驾又升级了,提车即享,覆盖全国40000+城乡镇,有路就能开、越开越好开。
智界S7是问界M9同款激光雷达,遥遥领先。低配版配的是HUAWEI ADS基础版,给你20000元的智驾补贴,相当于6000买智驾。我的基础版智驾能实现全国高速城快轻松开,智能泊车轻松停,比其他车的激光雷达高阶智驾都强了。


然后就是内涵友商了,智界S7的智驾是现货,买了就能用,友商的智驾是期货,买了还得等。


接着讲,巨鲸800V高压电池平台,途灵底盘、CDC可变阻尼减震器、空气悬架。这些就是纯炒冷饭了,没什么新意。
最后就是公布价格了,
智界S7 Pro后驱长航版:24.98万。价格没降,电池从62度升级82度,续航升级到705km。
智界S7 Max后驱长航智驾版:26.98万。价格降2万,配置没变。
智界S7 Max+后驱超航智驾版:29.98万。价格降2万,配置没变。
智界S7 Max RS四驱性能版:32.98万。价格降2万,配置没变。
智界S7 Ultra四驱旗舰版:34.98万。新增车型,比四驱性能版(82度)强在用的100度电池。




既然降价了,已经提了智界S7的车主也别伤心,给你10000元的委屈红包,和平板套装。
华为对老车主的操作,比理想降价推送屏蔽老车主,厚道多了。


4月11日,华为举办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带来鸿蒙智行首款智慧轿车智界S7等多项新产品、新技术,并公布了鸿蒙智行生态最新动态。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发布会上透露上鸿蒙智行最新的销售数据,问界新M7上市7个月大定数达17.4万辆,问界M9上市三个月内累计大定突破7万辆,2024年第一季度,问界跻身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前五。
智界是华为和奇瑞共同打造的智能轿车。这次是在旧款S7基础上升级焕新推出的新智界S7。这次焕新发布的智界S7共有五款产品,分别是智界S7Pro、智界S7Max、智界S7Max+、智界S7MaxRS、智界S7Ultra,
记者了解到,这次华为首发了视觉智驾HUAWEIADS基础版,智界S7Pro将首发搭载这款纯视觉的解决方案。华为表示,视觉智驾可以实现不依赖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实现全国高速和城市快速路支持NCA智驾领航辅助,智驾上下匝道,遇到道路施工、锥桶改道等场景,具备一定自主换道避障绕行能力。智能泊车也可以支持异型车位、自定义车位等超过160种的车位。余承东也在发布会上表示,华为纯视觉方案比特斯拉的架势体验还要好。特斯拉主要采用视觉驾驶方案。
本次沟通会上,智界S7车型家族新成员智界S7Ultra也正式亮相。智界S7Ultra搭载100kWh电池包,CLTC综合续航里程达到751公里。
早先关于智界交付问题一直备受争议。这次奇瑞也做了改进。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沟通会上表示,智界是奇瑞第一优先战略项目,现已成立了独立品牌事业部,由研发和制造负责人牵头。智界有专属制造工业园区和专项资源投入保障。余承东表示,智界S7一分钟下线一台车,现已开启海量交付。
记者留意到,此次华为还针对智界S7带来了一些价格调整政策,最新购买智界S7的消费者将享受价值焕新权益,老车主将享受一定金额的车主关怀。在价格优惠过后,新智界S7将与小米SU7在价格上正面碰撞
一分钟一台就按每天八小时工作制来算,一天产480台,一个月按26天算就是12480台,关键你这最多才3000多辆的月销量,是不是有些产能过剩了?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汽车百科 最新文章
长城汽车直播实测城市 NOA,全程零失误,如
蔚来乐道 L60 无伪装谍照曝光,该车型有哪些
现在插电式混合动力体验这么好,还有必要选
成品油价第五涨,92号汽油进入「 8 元时代」
如何看待小米su7四月第二周纯电轿跑在与主要
极越汽车员工自爆因买小米SU7创始版被辞退,
五菱星光跟风比亚迪官降,正式发布150KM进阶
为什么说骑摩托车是典型的花小钱装大逼?
BBA 真的是普通人的天花板吗?
杭州一快速路上发生别车伤人事件,嫌疑人因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4-12 12:24:53  更:2024-04-12 12:31:27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