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汽车百科 -> 如何评价余承东所言“只有卖30万以上的车”才有利? -> 正文阅读

[汽车百科]如何评价余承东所言“只有卖30万以上的车”才有利?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如何评价余承东所言“只有卖30万以上的车”才有利?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手机
华为
余承东
车车车车(知乎周刊)
如何评价余承东所言“只有卖30万以上的车”才有利?
那肯定啊,商业行为本来就是为了赚钱
卷10W以下谁卷的过比亚迪,还不如守着自己的领地打高端市场
现阶段上华为智驾方案
车BU肯定不想亏钱
车企也不想亏钱
对于花十几二十来个w买车的用户,如果修个激光雷达或者其他感知设备,就要几千上万的话,养护成本也过于高昂。
所以车价不便宜,起码是用户有一定经济实力,企业才能挣到钱。
华为内部融资,2023年分红回报率是19%,历年平均20%出头。
其他公司20%毛利润已经可以活得很好了,比如2023年毛利,特斯拉是17%,比亚迪是19%,吉利是14%,但华为不行,如果只有这些利润率会活不下去,这么高的资金成本还没算上营销成本,低于30%的毛利,华为就会赔钱。2023年华为毛利是39%,之前几年都在40%以上,只有这样的利润率才能支撑这么高的资金成本和支出。
所以这句话他是对华为自己说的,也是事实。同样100块钱的成本,别人117已经能活得很好了,华为必须卖130以上,换谁来当老板都是这个结果。
当然上面的比较里面有一个不公平的地方导致数字比较被略微放大了,如果你发现了,可以提出来多聊几句。
但资金分红成本摆在哪里,不管你是什么行业,利润必须大于成本企业才能存活,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 补充 ----------
上面所有公司的比较维度是一致的,都是毛利率
华为的股东大会员工持股不上市模式可谓教科书典范式的研究古典帝国的活化石。
为什么汉唐自始至终都在不断扩张~~
因为一旦拿不出战争红利给几千万公民分享,没多久就分崩离析了~~
余承东已经把答案说出来了:因为成本原因,目前把华为的智驾方案装到二十几万的车上还很困难。言外之意随着成本摊低,下放到十几二十几万的档次都是有可能的。
详见最近的余承东今年车BU转亏为盈的采访
题主没有写清楚余总这句话的具体语境,下面简单补充一下。
其实这句话是余总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的发言中提到的。是在谈华为智驾系统的成本时说到的。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余总说华为的智驾系统目前成本还比较高,因为各方面原因,供应链问题,因为受制裁等问题,所以,华为这套智驾如果用在30万以下的车上比较挑战,只有30万以上的车用华为的智驾才用得起,才能够盈利。
有了这些语境,相信大家的讨论才会有的放矢,不会瞎猜巴猜。华为只是在说自己的智驾,而没有放大到整个业界,如果放到整个业界的话,比亚迪2023年300亿左右的利润就是最好的反驳。
好了,再回到余总的这句言论本身。其实也很好理解。
华为的车BU,聚焦在研发,不参与制造,用人成本高,研发投入也高,卖给车企的智驾系统肯定便宜不了。华为的车机芯片,如果不上量,同样也是亏损。
所以,目前只有问界上了些量的情况下,华为车BU如果想在今年实现盈利,智驾系统便宜不下来。
而用了华为智驾系统的车企,如果20万左右的车,加上智驾,价格卖得就会过高,和同档次的车相比,性价比、产品竞争力就会下降,客户不见得会对智驾这么高的溢价买单。车销量上不去,车企也赚不了钱。
所以,华为的智驾,用在30万以上的车上,高端车的用户,相比20万价位段的用户,对价格敏感度相对要小一些,为智驾多掏个3、5万,也掏得起。
这也就是余总说的,智驾系统在30万以上的车上,车企才有比较好的盈利。
但是,这句话,也不是一直不会变的,当华为智驾系统的出货量上了规模,把研发成本摊得足够薄了,华为的智驾系统,价格自然也会向下走的。
另外,像大疆这样的低成本智驾,如果哪天威胁到了华为,华为的智驾价格也会下降。市场竞争激烈了,也会反应在价格战上。


你们提问的时候,下次能不能把链接之类的东西给上?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你让人怎么评价?
时间、地点、背景,说这句话的前文和后段呢?
不然他这句话理解的意思太多了。
1、华为不上市,不靠融资赚钱,所以只能靠实打实的利润。
2、在绝对优势的领域,比如通信,华为留给供应商的毛利高达40%,在手机领域,也能超过20%,假设造车留给供应商的毛利30%,那么30万以下的车确实挤不出毛利来。
3、其实类似的企业还有苹果、IBM,基本不做毛利率低于30%的业务。大家都知道IBM当年把PC卖给了联想,殊不知,前几年IBM连最先进的小型机业务都卖给了浪潮。
我的观点是支持高毛利的国货,也支持低毛利的国货,卷出国门,卷出天际,对于国际巨头的市场,分而食之,吃干抹净。
实际上嘴巴上说30万
身体却很诚实
22万或者25万以上的市场
就是目标市场了
10-20万的车太卷了
加上渠道建设
供应链管理
实际上小米也瞄准的是20-40万市场
华为小米都是想要建立全国性渠道的
渠道先建立的比后建立成本低
渠道先建立的,三年时间成本已经被摊完了
问界渠道成本高于理想,小鹏和蔚来
同一个渠道点位,21年,年租金在几十万
24年可能就在上百万,乃至于数百万
新能源车没有那种大额保养去养渠道
必然需要从每台车中获得足够的毛利养渠道
比亚迪已经有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渠道
比亚迪的渠道建设成本已经被摊没了
如果再搞10-20万的车
容易亏损过大
失血而死
没有足够销量会死
没有足够的流水会死
进入市场太晚也容易死
整个价位段只有25万以上有机会
恰好,25万以上有一个位置
不是纯电,增程
恰好
对手不是老牌企业
你想
是不是这个道理
中低端是比亚迪的市场。中高端还有那么多合资的市场。咬下来才是肥肉。
大疆的方案7V+100T硬件成本是7000,软件成本目前没有数字.
华为的方案是10V+200T+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 预估是14000.
其实目前更多的成本是软件成本,据说目前是7000人花了100亿, 一年卖50万辆智驾车,车均成本就是2万.
因此华为方案的软硬件成本不会少于3万.后续成熟后可能会降低软件成本.
问界定价还是太低了,余承东还是对华为汽车不够自信,既然是1000万以内最好的车,为什么不直接定价1000万?
做企业本来就是为了赚钱,才能实现商业闭环。
总不能总去学某些厂家去做慈善,免费才是最贵的,一不小心送个P2P怎么办?



因为沉没成本呀,算算硬件,堆起来两三万到头,而且越来越低,而且因为国内的新能源的装机量,使得很多零件迅速量产化,规模效益导致硬件成本极速下降,而之前砸智能驾驶,至少两三个方案的沉没成本(探索者不可能一来就赌对路,华为有底气是输得起,甚至于有趋势就去跟)前期砸的钱现在只有30w上数的车,收益才能回来。等到华为说20w级别车有利的时候,那智能驾驶这一套已经是成熟状态。
我从另一个角度说一下这个问题吧!
我和我媳妇都是吃货,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她手头也算宽裕,我收入也尚可,我们愣是把合肥的几乎能找到的好餐厅吃了一遍,包括开在省政府后面的家属区里的那种不对外营业的店。
我们吃的最惨烈的一次,是上海世博会的日本馆,8888一个人!吃的啥呢?三位大神的东西,什么寿司之神,天妇罗之神,还有一个我忘了……我只记得,切生鱼片的刀,是冰刀,不是冰过的刀,是用冰做的刀……切完多少就扔掉了……为此我还专门问了一个圈子里的顶级老饕,他跟我讲,一般来说,为了保证生鱼片的口感,是把切鱼片的刀冰在冰块里,切几片,再插回去冰着,这种做法唯一的缺点就是鱼肉上难免会留下铁器的味道,所以,最顶级的做法,是用纯净水在模具里做成冰刀,然后用冰刀切!他解释了之后,我的心瞬时就不疼了,咱好歹也看了小日子的老神仙给我们表演了一把不是?
这就是吃货们常说的“一分钱,一分货,一毛钱,两分货,一块钱,三分货”!
零售业的真相,就是“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支撑,所谓的好产品是不可能出现的”!
便宜没好货,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吧?2000的手机跑得快,那它就难免会发烫,10万的车子很结实,那它一定不会太好看,或者说,它一定不会让你有面子!你开大G在酒吧门口逛一逛,你一定不会缺女朋友,不过那玩意儿买着不便宜,油耗也不低……
这个世界还有个真相,叫作“不可能三角”!
还是不太明白,华为不只是和车企的供应商吗,难道供应商的成本不是固定的吗,作为一个供应商,还要根据车企的售价来抽成吗。
据财经会议消息,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表示,由于供应链、受制裁等原因,华为的解决方案成本偏高,“30万以下的车用我们的(解决方案)还是有点挑战,只有30万以上的车才用得起,才能盈利,但30万以上需要品牌的支撑才能卖得动、卖得好。所以,通过我们助力车厂一起把中高端产品卖好以后,让华为的车BU能够实现商业的闭环,能够有好的收入和利润,支撑今天走向扭亏为盈”。


余承东说,“过去华为车BU一年亏100亿,然后亏80亿,去年任总(任正非)让我亏60亿,我少亏20亿,今年估计能够扭亏为盈,就是因为和合作伙伴打造的高端车大卖,能够让今年的扭亏为盈的目标实现”。


“前三个月智选车扭亏为盈了,我们的车BU接近盈亏平衡的边缘,预计从4月份开始往后应该能实现扭亏为盈,能实现良性的正向的发展,因为不断亏损的话,这个业务没办法持续”,余承东说,华为全心全意助力中国车企在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时代的转型升级,取得商业成功。
答401 /盘帝 Dojo
大嘴哥这是说了大实话,每个企业及其供应链结合的成本决定了该企业和产品所处的生态位,以华为的投入以及供应链、渠道网络的投入,如果干A0级轿车,那肯定是干不下去的,因为卖一辆车就亏20万,华为哪怕是开印钞机的,也倒闭了。
因此,30万+的车才能养活华为这种级别的团队及其供应链,大炮打蚊子只能是偶尔实在无聊玩玩,即便是比亚迪,它的A0级轿车也出的很晚,基本都是秦唐汉元形成了规模销售以后,才出了海豚和海鸥两款A0级电动车。
只有卖30万以上的车才有利,那别家10万以下的车都是亏本在卖吗?
我能不能理解为余大嘴没有能力将成本降下来?
所以,这句话是有歧义的。
他应该说“按照某某配置,只有卖30万以上才有利”。
注意一点,华为并不造车,问界也好,智界也好,享界也罢,华为在其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按照公开的说法,华为是不造车的,可事实上,华为除了不造车,其他的事都做了,相当于找了个代工厂给他造车,有点手机那个感觉了,看来华为是把造车按照手机的模式来做的了,所以华为其实处于主导地位。
这也可以理解为为什么华为为什么这么在乎社会上对问界的各种声音,因为他介入的太深了,表面不造车,实际上却……
再来说说余大嘴的这个「“只有卖30万以上的车”才有利」的言论,这个“有利”肯定指的不单单是利润,还有其他方面,比如品牌形象、企业形象等,这也是比亚迪为什么为高端车型启用仰望这个品牌的原因,因为比亚迪卖30W+很难,仰望却可以。
余大嘴是看不上低端车型那微薄的利润的,人家一台M9的利润不知道能抵得上多少台比亚迪秦Plus 荣耀版,干嘛费那个劲?不但钱赚的少,还拉低了华为的档次。
再来说说合作的车企,搭上华为这条大船,不知道未来会如何,现在倒是股价飞上天,可买了sf5那些用户挺难受,锅不知道是华为背还是塞力斯背。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需求肯定都是多样化的,有人就只需要一台城市代步车,10万以下经济实惠就挺好,不然五菱宏光miniEV也不可能卖出去那么多台,有些人就需要舒适,不然理想凭啥卖那么多?还有些人就想支持华为,这也无可厚非,毕竟钱是人家自己的,爱买啥买啥,谁也管不着。
所以,多一个企业参与竞争总归是好的,不然秦plus 荣耀版能降到7.98万?
首先我们想要看看余承东到底说了什么!


快科技在3月18日发布了一则消息,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想法和成绩得到了余承东的详细介绍。此前,余承东曾明确表示,华为不会生产价格低于20万的汽车,因为低端市场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在这次论坛上,他进一步解释说,由于供应链等方面的原因,华为的解决方案成本较高,只有价格超过30万的汽车才能负担得起。他指出:“30万以下的车使用我们的解决方案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只有30万以上的车才能够使用并实现盈利。然而,30万以上的汽车需要品牌的支持才能销售良好。因此,通过我们的帮助,车厂将中高端产品销售良好,从而使华为的汽车业务部门实现商业闭环,获得良好的收入和利润,支持公司实现扭亏为盈。”


有网友表示:难怪2024年开年的汽车价格战,华为方面和相关合作的企业都没有表示,原来人家定位是高端汽车,果然是我买不起的华为,买不起手机,买不起智能家居,也买不起他们的汽车……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余承东再次强调了品牌支撑在销售价格30万以上的汽车时所起的关键作用。这意味着华为需要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来提升品牌形象,从而推动中高端产品的销售。此外,华为在这个领域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据报道,华为公司在2022年的研发投资高达15亿美元,研发团队的规模也达到了7000人。这充分表明了华为对汽车领域的高度关注和坚定决心。


这些年华为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好成绩,华为的智能汽车零部件已上市30多款,覆盖了智能电动、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云服务、汽车销售六大核心领域,这种全面的产品线有助于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合作的车企已经有:小康塞力斯、比亚迪、东风集团、长安、江淮等系列汽车!


余承东表示,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成本较高,因此更适合于价格超过30万的汽车。这个市场定位有助于确保产品的利润率,同时也是品牌实力的一种体现。当然这也表明了华为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位,这意味着华为需要通过合作伙伴来强化品牌形象,以促进中高端产品的销售。


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全方位参与并与汽车制造商合作,共同打造高品质汽车,同时探索智能汽车业务的商业模式。这包括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全面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等,旨在实现商业闭环,获得良好的收益和利润。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高端车型,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门能够实现商业闭环,获得良好的收入和利润,从而支持其业务的扭亏为盈。


从长期的角度出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渐降低,华为有可能会将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逐渐推广到中低档市场。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专注于高档市场是一种实际的商业策略,这有助于确保公司的技术投入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


华为在汽车行业的商业闭环达成,归功于其卓越的技术研发实力、丰富的产品矩阵、针对高端市场的精准定位,以及与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这些策略让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寻求成功,并为公司的持久发展贡献力量。余承东的这番言论揭示了华为在现有市场环境下的战略取向,即利用高端市场确保盈利能力,同时积聚技术和品牌优势,为未来可能的市场拓展奠定基础。这种策略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成本和外部经济因素影响的理性抉择,也是企业根据自身状况所制定的市场定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控制的优化,未来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或将呈现更多可能性。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这就是当前的新能源乱局最难解的一个点,车企们要么做比亚迪主打低端,要么做理想岚图定位中高端走细分领域。比亚迪在中低端领域深耕多年,人家底子厚,基础好,新入局的打不过比亚迪完整的供应链。
中高端的细分领域最大的问题是,车企投入做智舱智驾和体验成本近乎无底洞,但是随着经济下行,消费属性>必须属性的中高端车辆对于消费者的竞争力大幅下滑,因为大家都笼罩在裁员阴影中不敢上杠杆消费。
那么能买的起的资本家老板们呢,他们对于新入局车企的中高端车型的倾向其实更低。首先,目前的智舱智驾功能除了理想外都是以驾驶员体验为主,但是现在大部分老板都会有自己的司机,不是自己开车,那么车企们投入巨大成本做的这一块功能在老板们看来就是没什么用,为什么要为一个司机下属额外花那么多钱呢?再次,老板们肩负着展露实力的职责,既然都花了几十万了,为什么不再加一点上面子属性更高的bba呢?反正能走公司账算支出。
综上,目前来看,除非经济上行,不然主打智能体验的新势力会越来越难。
PS:我个人的观点是,想让经济上行,首先必须要资本家让利,财富分配严重不均的清下,工人们没有信心,就会变成囤囤鼠,把钱都握在手心,加杠杆这种高危行为更加不会去做,所以会加速经济下行,然后老板们挣得少了(只是挣得少了不是不挣)选择降本增效,工人们信心更低,选择苟活,如此恶性循环(参照日韩现状)
吃相难看呗,小鹏智驾马上要落地15-20万区间的车了,就靠小鹏把智驾的价格打下来了。
我的评价:只有卖30万以上的车 才能满足华为现在的胃口。
让我想到了苹果,据说苹果之所以放弃汽车业务,就是嫌弃利润率低了。
但是一个企业除了赚钱,应该想着为这个国家的人民做点什么,目前咱们的人民其实最缺的是平价又质量合格的产品,这点小米比华为做得好,但是这几年会发现社会没有出现更多的小米,而是出现更多的华为式营销,
科研驱动型企业注定是要求高利润方可以持续性增长。这就是为何余承东所说“30万元以上的车”才有利润。
几年前小米的某高管暗指华为不懂得投资研究,就是说有些产品可以“外采”,华为非要自己研发,造成售价成本高企。这也没有错,站在小米立场,“造不如买”的确是一个错误。
回头来看华为投入资源在车BU上是巨大的,每年都亏损高达百亿,但是这种攻城墙的投资带来回报也显而易见,即在电动车三大核心,华为掌握了两个:智能底舱及电机,且遥遥领先于同行。
据说,每一台问界智驾,华为提取知识产权使用费/零组件费4万元。那么最少也需要卖出五十万台左右即收入200亿元才能覆盖薪水支出,科研费用支出等后才获得利润。
对于10左右的售价新车,是不太可能敢采用华为以4万元的产权使用费/零组件费,因为代价过于高昂,除了锅巴没了饭。
故,能够用华为智驾方案的产品,注定售价要有25以上的新车。
那么,这一套华为智驾系统值得消费者买单吗?余承东说80%问界用户选择了智驾版。这就看得出,在安全出行上,消费者是愿意为华为买单。
华为在智驾方面的成功,让新能源车在定价方面与传统燃油车有根本性区别。以前,燃油车定价是加个铝合金轮毂+8000元,加皮沙发+1200元,等等这种“豪华”配置变成了加高科技,加主被动安全等等科技配置代替。
余大嘴的意思是,30万以上的车,才能做到25%起的毛利,挣大钱、快钱。才能给华子带来大量利润进行分红。
30万以下的车,只有小利,毛利能有10%就不错(除非像比亚迪那样全产业链的怪咖,成本才能压下来)。
这个问题属于老生产谈了,就是华为花钱的力度远远超出了它这个规模企业应该承担的程度
按照华为自己的说法(因为没有财报),2023年营收7000亿,净利润超1000亿,那么净利润就高达14.3%,毛利润将超过35%,这已经挺离谱的了




华为五百强排名55,但研发经费能排名第五,远远超过了其他拥有拥有to c业务的同级别企业
这也意味着华为要有这比同级别企业高的多得多的利润率
图中的“ SAMSUNG ELECTRONICS”也就是三星电子,研发经费排名第七比华为低两位,2023年营收高达259万亿韩币,折合人民币13945亿,是华子两倍
三星电子业务和华为基本重叠,华为做的它也做,华为没做了它做了,华为做了但做的一般甚至只能算贴牌的它做的很牛逼甚至行业top1(臭名昭著的骁龙888/8gen1就是三星电子生产),可以称之为华为promax
即便如此,三星电子研发低于华为
华为的业务里面超35%来自于消费者业务(巅峰期消费者业务占比超56%),它的必要研发投入其实没有这么高。
按照同级别企业推算,它的必要研发投入大约为600亿
(我们知道企业除了运营必要的研发投入以外,你为了扩大企业规模的研发投入由自己决定,你愿意的话把所有利润全砸进去,甚至把净利润搞到负数也很常见,在讨论企业盈利能力的时候应该把非必要研发投入的部分摘出去)
简单点说,你想扩大业务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你从我这里赚的利润低
按照华为的说法(没有公司财报),2023净利润1000亿以上,再加上我们刚刚摘出来的非必要研发投入部分,华为的净利润率就已经高达28.6%
毛利润除了净利润以外,还包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投资损失和营业外投入
因为没有财报,所以只能估算,华为的毛利率很可能超过50%
最重要的是,华为有一个必要支出,分红


这个属于根本省不了一点的支出,根据股利计算,华为2023年770亿分红,2022年会超过800亿分红
而2022年华为官方公布净利润为356亿
分完红,公司资产直接减少至少450亿
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一项业务利润稍微低一点,华为根本做不了
华为集团很大,营收高利润高,看似风光无限,但是,分红结束之后账面上根本留不下钱
即使是今天这么高的利润率,手里都存不下钱,如果未来利润下降,该怎么办?
华为的hi车智选车一直以来都以高利润闻名,但即便是如此高的利润,华为2023年车bu亏损60亿,和华为合作的赛力斯2023也亏损了二十几亿
2024年扭亏为盈,是一定要完成的目标
余承东说“只卖30w以上的车才有利”,看似装杯,实际上冷暖有谁知呢
华为还是被保护的太好了,每年几千亿订单指名道姓独享,各种政府业务优先,两千亿现金点击即送,还有税费优惠和无息贷款
说美帝制裁的,真的有点瞧不起中帝了 这订单给一头猪都能喂出世界五十强
但是国家已经举国之力帮你了,你能回报什么呢?回报问界m9?还是昇腾芯片比英伟达阉割版差而且更贵?
真正的苦日子还没有开始一丁点
华为这套模式骨子里就是扩张性的,他跟小米还不一样,小米能不断扩展业务是因为供应链成本控制,也就是效率,而华为开拓新业务,真就是拿钱砸出来的,芯片如此,造车同样也是如此,这意味着华为要不断寻找高额利润来源,一旦停下来,就意味这种模式优势的消失。华为股权结构说到底就是身股制,这种模式清朝就有了,可以看看这种模式的后果是什么,一个私企,利润多少分红多少,背后牛鬼蛇神大金主拿了多大比例,普通员工是没有资格过问的,任正非在的时候公司起步的时候可以条条框框限制住,再过十年二十年呢,说到底这种东西是没办法约束的,要不然国家也不会只给华为开绿灯。
参考华为手机只有定价到5000以上才能盈利。
当然以上是开玩笑,毕竟华为mate60已经6000左右了。
问界的车还远没有到底,大嘴这么说,只是想让他财报好看一点,过半年还会降。
才三十万,这完全不符合遥遥领先的世界地位,最起码要和保时捷持平才符合车圈新贵的气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汽车百科 最新文章
长城汽车直播实测城市 NOA,全程零失误,如
蔚来乐道 L60 无伪装谍照曝光,该车型有哪些
现在插电式混合动力体验这么好,还有必要选
成品油价第五涨,92号汽油进入「 8 元时代」
如何看待小米su7四月第二周纯电轿跑在与主要
极越汽车员工自爆因买小米SU7创始版被辞退,
腾势 N7 的智能化体验究竟怎么样?
宣扬左脚刹车右脚油门的人是为了什么呢?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年轻男性喜欢开suv?
丰田去年销量世界第一,为什么网上各种无脑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22 13:49:10  更:2024-03-22 14:12:59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