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
天天财汇 -> 汽车百科 -> 为什么天天看网上,有种国产车全面超越日系车的感觉? -> 正文阅读 |
|
[汽车百科]为什么天天看网上,有种国产车全面超越日系车的感觉?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为什么天天看网上,有种国产车全面超越日系车的感觉?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汽车 比亚迪 国产汽车 日本汽车 新能源车 为什么天天看网上,有种国产车全面超越日系车的感觉? |
有机会多出去走走,别整天听网上这群人瞎叨叨! 去4S店逛逛,去试驾试驾。 哪怕去跟行里面懂行的聊聊。 你也能知道真相。 不只是全面超越,是超多了…… |
说全面赶超为时尚早,不过还有一种东西叫做趋势,先看一点中日两国汽车出口数据吧: 2010年日本483万辆,中国54.49万辆 2015年日本442万辆,中国75万辆 2020年日本414万辆,中国99.5万辆 22年前10个月日本285.2万辆 22年前10个月中国261.5万辆 可以自己琢磨琢磨。 2010年日本的光伏企业满世界追着中国的光伏企业打反倾销官司,12后我们已经没有那些官司了,因为没有原告了。 |
最近的上海车展,有意思的是一个博主去中国车展厅,工作人员各种介绍,从配置到外观到内饰,到产品理念。 去日系车展厅,讲的都是情怀…… 嗯,对有的人来说可能情怀更值钱吧。 |
卡罗拉现在已经降价到8w以下了,放以前你敢想象吗? 套用教员的一句话就是:日系车傲慢的很,凡是可以不降价的地方一定不会降价,要是降一点价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
我发现很多日系车主喜欢吹自己的车能拉这能拉那,拉完还不会坏。。。 “一辆十几万的老轿车在尘土飞扬的工地吃了一年土,给别人造了一年多,期间后备箱拉过液压油,拉过黄油,拉过小半吨的实心钢材,回来就换了个空滤。。。” 我建议这种车主多出去看看世界。。。 在日系车主眼里,好像别的车随随便便拉点东西就会散架一样。。。 |
说反了 所谓国产车超越日系车 大部分人都是从路上直接感受到的 如果你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你会明显感觉佳美雅阁花冠思域比以前少多了 几乎整天看不到几辆 同时日系高端车凌志英菲尼迪增长也很缓慢 反观国产车 传统油车如哈弗吉利荣威在稳定增长 新能源车更是井喷式爆发 比亚迪蔚来就不用说了 随处可见设计很好 却叫不出名字的国产新品牌 有些人会抬木工 说你怎么只敢说大城市啊 实在抱歉 小城市早就是国产车的天下了 |
今天正好11月销量出来了,比亚迪11月单月销量等于广州丰田+一汽丰田+雷克萨斯+广汽本田+东风本田+讴歌+郑州日产+东风日产+英菲尼迪的销量,都23万多台 |
全面超越不至于,起码新能源上是看不见尾灯的。 丰田bz4x台湾卖159.9万新台币,大约36万人民币,最近刚超越特斯拉model 3 拿下新能源销冠。 在大陆呢?广汽便宜3万,一汽便宜6万,仅售13.98万都没有人要。 |
预算20-23万 本来是想买雅阁…然后买了比亚迪汉。 去年车展两个展厅离得近,对比内饰和配置,就觉得雅阁真的一言难尽。 |
吉利+丰田车主,8周年吉利,3周年丰田。老爹还有一台6年的本田。 我平时出门喜欢开丰田,虽然视线不好、动力弱鸡(城区内也没什么要求),内饰配置简陋(原厂出厂只有个收音机),但毕竟真的省油,但要说喜欢哪辆车,还得是吉利那辆,出远门也都是开吉利。 吉利8年了,网上说的什么生锈什么散架是没有的,性能也基本没什么衰减,还是很好开,外观内饰什么的也跟新的一样。 两车都在4S店保养,吉利时不时送工时卷,每次保养277个一次,丰田保养三次了都是580一次,上一轮搞了个买三送一的,预充三次钱保养四次,价格还是比吉利贵得多。 内饰配置就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欺负人。 质量的话怎么说呢,感觉丰田也没那么神,一年半的时候换过后轮避震液压杆还是什么东西,不懂表述,反正就是那条弹簧,最近去补胎的时候发现轮胎吃胎。吉利也换过一些易损件,一年多的时候也因为感觉地盘有异响,4S店把车升起来后把螺丝扭紧就没事了,后面开了那么多年也没响过。 前两周把吉利卖给了一直接待我的4S店售后,重新订了一台星越L的混动,现在焦急等车中[飙泪笑]不管赶超不赶超,反正我是用实际行动来投票 |
爷开东风日产的轩逸,够有资格说话了吧? 我还是4s店常客 上周这个时候去试驾了一下小鹏。 啧啧,只要开过一次,再嘴硬的日吹都会知道这差距是以十年为单位计算的 回不去了,真的 开过一次就会心痒痒,下一台车是不可能选日系了的 |
雅阁十年的老车主,实话实说,也许是用车习惯的问题,老雅阁在我手里除了加油、保养、换胎,没有别的支出。 今年国庆前想换车,我这人的逻辑,也许身边人无法理解,我想雅阁开着好,就换新雅阁。跟老婆说了,她也没意见。去4S店试驾了幻夜尊贵车型,怎么说呢?熟悉的感觉,除了和十年前相比多了一些“科技感”吧…… 价格没得商量,一分都不少。但是销售说,国庆有活动,等电话。我乖乖回家等通知。 10月2日销售来电,有优惠。我问他能优惠多少,他吞吞吐吐说大几千吧,具体到店谈。行有行规,我说我这就来。 出发的时候特意确定了下,带的那张银行卡余额有没有20万,我虽然没有和销售交底牌,但是看中了就直接刷卡就完了,销售说那款车有现车。 买车真的是凭缘分,也看眼缘。马上到广本4s店的前一个红绿灯时,看到路边的领克4S店。我就想,门口绕一圈,看看什么车,不是很了解…… 到领克4s店后,明显感到销售的专业度和热情度,和本田差别挺大。但是一眼就看中了领克01。通过试驾感受,真的觉得自己就是个井底之蛙,开雅阁这么多年,也没怎么碰过别的车,以为雅阁的驾乘感受就是汽车应该有的样子…… 试驾+谈价格一共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吧,最后全款买车。估计销售人员都没想到,遇到个连电话都不用留,上来就买车的顾客…… 买完后用车快一个月了,挺感叹的,日系车真的垮了,和国产车(至少领克吧)相比,日系车真的一点性价比都没有。 对了,我还在本田试了一下那个冠道……真没啥能吸引我的地方。当地本田4S店拍抖音,我还刷到过,一个销售在冠道后排翻跟头,以说明空间大。好吧,除了空间大,冠道对我来说一无是处。 领克给我的感觉就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静谧性、油门刹车感受、地盘、操控性、车机互动,内饰做工,配置高级感等等,都不是雅阁能给我的。或者换句话说,如果领克01emf-pm 价值18.7万(裸车),对等的,雅阁幻夜尊贵也就值15万(裸车)。但是!雅阁幻夜尊贵,我询价的时候,居然要快20万。 日系车不值! |
![]() |
对了,交代下背景:本人日语专业,毕业后在武汉日企工作8年后出来创业。在日企时,主要作为东风本田的供应商销售,长期与本田及本田的供应商接触,如武汉提爱思,武汉森六,武汉斯坦雷等等。选择雅阁和信任日系车,纯属出于自己对职业的感情,以及对日本人“工匠精神”的认同。 不过,这几年我也能感受到所谓的“工匠精神”有它非常负面的内容…… |
![]() |
|
追更一波 2023年4月10日比亚迪云辇系统发布会吹响了国产车全面超越日系、美系、德系的号角。 这时候那些合资和外企养的车评人们马上坐不住了。说美系车也可以跳舞,法系车也可以三个轮跑(后轮爆胎),德系车也可以平稳过不平的路面。但是为啥外资的量产车上这些功能都没有了呢。为啥比亚迪能在20多万的汉、海豹以及四五十万的腾势上用这些技术呢。 有人在知乎上说比亚迪养活了公关公司,确实没错。因为比亚迪等国产车的不断超越,合资和外资车不得不花更多的钱请车评人们给观众们洗脑。然而现在的大部分中国年轻人不再崇洋媚外。 就在上个月月底我小区附近的广汽本田4s店不干了,比迪的4s店马上接手,本来这个比亚迪只是旁边一个很小的展厅。 国民用钱包投票你都不信吗,小日子的车现在降价促销那么多销量都腰斩了。建议键盘侠先看看日系车这两年销量变化再来忽悠人 |
我可是切身的痛啊,我19年买的卡罗拉,人生第一台车,裸车127800,当时看来又实惠又保值。这几年开起来确实也没有任何问题。 直到去年年末看到新款卡罗拉的价格,十万。。。以前想着第一台车开够六年还能卖个好几万,再买别的。现在想的是第一台车开够六年送给人吧,卖是卖不上价了。 |
我就说两点 一、本田飞度,丐版没有扬声器!没有扬声器!没有扬声器! 这特么意味着你买丐版,收音机都没资格听。。。 二、本田雅阁,丐版报价19.98万,没有倒车雷达!没有倒车雷达!没有倒车雷达! 特么20万的车,连个倒车雷达都不给。 就本田这种毫无诚意的厂家,我这一辈子都不会选。 |
2023的国内市场,是合资车最艰难的一年。 也是未来合资车最好的一年。 |
在新能源这块,确实是超越了 这事不光网友清楚,连厂家都清楚,看厂家定价就知道 丰田的bz4x在中国的定价是全球最低价,这车在美国卖42000美元,不光是定价贵,消费者甚至需要额外加价才能买到 是的,你没看错,在美国买丰田bz4x,要加价 过去丰田油车在中国要加价大家都知道,到新能源这块,不仅不加价,甚至需要降价促销 到底超没超越,丰田心里门清着哪 |
![]() |
|
作为一个多年的老司机,在路上看到日系车我就烦。堵车的时候十有八九就是三大妈在前面墨迹。以前以为是车主为了省油开得慢。直到有次试驾了朋友的卡罗拉,那是怎么踩油门都不快啊。路上这种垃圾车要是没了,堵车会好很多。 |
不然呢。 这是乘联会最新数字: 按照国别统计?data.cpcaauto.com/CountryMarket 下图显示,2022年12月,中国自主品牌占有率是57.4%,日系品牌为14.4%。 |
![]() |
四倍的差距,这是不是超越? 从12月份厂家的表现, |
![]() |
国产车比亚迪、吉利、长安,占据了前五中的三个!日系车成绩最好的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凭借大降价,勉强排到第七、第八;本田和日产全部跌出前十,卖不过奇瑞。俩丰田捆起来还比不过比亚迪一家,俩本田捆起来也比不过长城一家。 这是yang眉吐气对yang牌子的超越,可称为Yang超越——漂亮! |
![]() |
论前景,比亚迪一家手握超几十万订单,随着产能上线,优势还会继续扩大。 日系车全线打折促销。两个丰田加起来还能卖个二十万,主要是因为疯狂打折。 |
![]() |
新车打折都这么厉害,日系二手哪里来的保值 在十多万的菜车市场,老大是比亚迪宋,一个月整出去7万多辆,与广汽本田全家相仿,超过了东风本田和东风日产全家。 比亚迪的份额占整个车市的10.3%。日系车现在还有14.4%的份额,已经接近比亚迪一家的销量,而且主要也就是因为比亚迪的产能还没有释放,日系那些技术落后的古董车型还能靠降价卖卖。差不多上半年,等比亚迪产能再拉起来一点,比亚迪一家就可以超越日系车全家。 |
![]() |
国产车卖的多,是凭低价打折走量吗? 不是。 论价位档次,比亚迪是20-35万价位的统治者。汉、唐、海豹三者起步价都在20万以上,高配33万,光这三个车型,12月销量就高达六万七千多;雅阁、凯美瑞、亚洲龙等日系主力B级车车型从价位档次到销量都比不上比亚迪一家。 起步价33万,顶配46万,均价41.5万的腾势D9,手握三万订单,上个月交了6000多; 吉利旗下的极氪001,订单均价33.6万,月销11000多; 华为M5、M7,起步价25万,月销一万多; 理想L9,价格40多万,前几个月交付在九千到一万之间,上个月依然过了一万。L8价格三十多万,月销量也过万。 蔚来ET7,四五十万的车,一个月卖3000多。蔚来全家没有30万以下的车型,一个月还能卖15,000多。 硬派越野这个相对小众的市场,三十多万的坦克500一个月能拿两千销量。 我再提醒大家注意一下,上面几个我列出来的几乎所有国产车型都供不应求,消费者在排长队等交车。 比亚迪1月1日起还不得不涨价,不然订单更交不过来。 五十万级别的极氪009也要上市了。 而日系车在全线打折。 更何况,过了25万,日系车表现就惨不忍睹。 以往常年加价的汉兰达,饥饿营销再也玩不下去了。11月销量4659,12月6720——不光没有加价,还有优惠,才这点销量。 日系在25万以上的价位,有几个车型销量过万,哦不,过五千就行,日系粉可以拿出来摆一摆嘛。 虽然25万以下,表现也惨不忍睹。 在4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国产车这一两年还打不过BBA,但是在40万以下揍揍日系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所谓高端品牌,日产的英菲尼迪,本田的讴歌,都已经败走中国市场; 丰田旗下老牌信仰品牌皇冠,也已经退出中国市场; 丰田最神奇的品牌埃尔法,现在还没有破产,但要从比亚迪买电池电机才能做纯电版。 雷克萨斯目前还没退出,但是2022年销量暴跌18%。而且,就这么点销量,也有一半在40万以下出货。而40万以下价位正在变成中国品牌与BBA的角力场,日系正在被踢出局。 我在这里提到了雷克萨斯,并不是因为雷克萨斯是一个多么重要的高端品牌,只是因为它是硕果仅存的日系高端品牌,日系粉口中最后的颜面。——除了正在崩盘的雷克萨斯,日系已经再没有拿得出手的品牌。 雷克萨斯和特斯拉一样,起步价不贵(二十几万),销量不高(2022年18.4万),主力出货型号的价位档次也不高。但是市场舆论音量不小,给人的感觉很高大上,仅此而已。 雷克萨斯的均价是42.3万,月均销量1.5万左右。——也就是说,价位档次和均价41.5万的比亚迪腾势D9差不多,销量也就是产能不足的D9的两倍。而且腾势D9现在交的都是混动车型,过几个月开始交价格更高的纯电车型后,均价会更高。过几个月D9产能上来,雷克萨斯全家无论销量还是价位档次能不能打赢腾势D9一个车型都很难说。 未来日系车更惨。在30万以下的价位,比亚迪和其他中国新能源车厂为所欲为,有多少能卖多少,毫不费力的收割日系车的份额。 尤其是在20~30万价位,以比亚迪为首的国产车已经把日系打崩了。 在30~50万的价位,中国车厂也已经站稳脚跟。我手头虽然没有具体数字,但是日系车显然在这里表现很差,因为在这个价位几乎没有看到几个日系车型,也没看到有什么销量。 在硕果仅存的高端车领域——我定义为50万以上的车型,雷克萨斯现在也在暴跌。明年能不能打过比亚迪,还要画个问号。 日系车要价没价,要量没量,说国产车全面超越日系车,有什么问题? 这么说吧,除了德系车靠着BBA保时捷等豪华品牌在四十万以上的市场还对国产车有一些岌岌可危的优势,其他国家的汽车对国产车完全占不了上风。 尤其是日系,肉眼可见的逐月崩溃。 当然,只计算国内市场,只在国内锤日系,有点没出息。 论出口量,中国车厂去年也仅次于日本车厂了,差距急剧缩小,今年就可以反超。 论自主品牌与日系厂商的全球销量,现在还有差距。日系乘用车去年的总销量大概在2400万。 不过,自主品牌新能源不断发威,在国内市场大乱斗,在接下来的几年会大幅挤压以低端车为主的日系车份额。自主品牌在国内决出胜负之后,日系的份额会被压缩到5%以下,不值一提。 国内市场跟全球销量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国内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年销量在2500万上下。全球总市场也不过8600万到9000万之间。车厂只要在中国能拿到销量的大头,那么一定在全球能占据重要的份额。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汽车的出口量会大幅提升。日系的全球销量也就同步大幅萎缩了。 自主品牌在全球超越日系并无难度,就是等产能上来,国外销售渠道铺开。大概还需要个五六年功夫吧。 |
作为4S店的前台主管过来说下 我们店做了5年的三菱4S店,去年看行情不对,又代理了广汽传祺。现在是广汽三菱+广汽传祺 先说下三菱吧,虽然作为这个品牌的4S店,不该说它的,毕竟不能端起碗说真香,放下碗骂厨子,但是~~是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就感觉它把中国消费者当怨种,之前的老款欧蓝德确实卖的不错,在当时也有点产品力,号称最便宜的合资四驱SUV,但是再不错也吃不消一直炒冷饭啊!一直在中期改款+小改款,一会换换中网和前保延伸件,一会换换内饰缝线和中控造型,都快到产品的生命末期了还在改轮毂造型和叶子板取消轮眉,车门取消外门饰板 我们自己看到车都要仔细看看才能断代。好不容易盼星星盼月亮的指望新款,国内就是不发布~北美市场都出来一年了,国内还是一点消息没有。理论上国内应该和新奇骏同期发布,而且这次新奇骏还暴雷,沙漠王子让新奇骏直接暴毙了,这么好的人血馒头厂家居然放过了,无法理解。更骚的是还特么的发布皮卡。。。在中国市场发布皮卡。。。。只能直呼牛批!想出这主意的大聪明就应该拖出去枪毙。 然后说下新欧蓝德,全系1.5T+轻混。。。不懂行的人一听~哟还是混动的。懂行的人一听~啥?轻混?忽悠鬼呢?再看看1.5T的坤头,我都怀疑是不是给奕歌清库存的。 但是~有一说一~新欧蓝德的乘坐质感和驾驶体验确实比老款强,而且下摆臂还是铝合金的,内饰的用料也不错(跟其他同价位日系合资车对比) |
![]() |
|
![]() |
然而~新欧蓝德这个价位的国产对手是GS8 |
![]() |
|
![]() |
GS8的配置可以自行去车托之家看下,入门款基本就是满配,而新欧蓝德想买到这个配置裸车价就要18W98。而GS8在动力总成,内饰用料,驾驶质感,车身大小,乘坐舒适性,这些方面都是全方位吊打的,真的是吊打,这两款车我店里都有试驾车,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来店找我,给你安排试驾,坐标常州。就燃油经济性方面毕竟GS8太大太重了,2.0T+8AT的油耗肯定是比1.5T轻混高的,GS8日常油耗应该在10-12个左右也有黄金右脚+路况优秀,可以在8-10个之间。新欧蓝德日常可以在7-9个之间。具体就看怎么开了。 但是欧蓝德也不是一无是处,有一方面确实合资比国产强,那就是内饰塑料板的做工和强度,欧蓝德的内饰板卡扣随便拆都不会断,而传祺的卡扣。。。老师傅都要一个一个慢慢翘出来,不然真的会断给你看。还有维修便捷程度,国产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有条件的可以问问身边的机修师傅,国产和合资哪个好修好拆一点,法系合资那个另算。还有就是长距离长时间行驶之后,欧蓝德的发动机真的不会渗油,或者渗油很少,见过15W~20w公里的欧蓝德发动机周围依旧干干净净。而老款的GS8我见过好多台了,10W+公里的车,发动机缸盖周边渗油还是挺严重的,但是不影响使用,也没有烧机油烧冷却液的情况。 ps 给广大欧蓝德车主提个醒,变速箱到公里数一定要换变速箱油!记得一定要换!就算不来店里换,感觉太贵,在外面汽修厂也一定要换!你要是不换,运气好没事,运气不好,变速箱阀体挂给你看,因为我见过犟种客户就是不换,然后刚过保变速箱就嗝屁的。还不止一个。 以上评价我都是站在中立和消费者的角度上说的,并不是我自己是某品牌的售后人员就特意夸它和黑它,毕竟厂家又不给我加钱,况且我自己还是领克车主,并没有利益相关。 再说点题外的 不管是国产车还是日系车,并没有网上说的那么不耐撞和不安全,不要贩卖焦虑!外观损伤的严重不代表乘客有生命危险,车辆蒙皮的薄厚也不代表车辆安全性如何。 |
![]() |
传祺GA6,70-80码撞树,25%偏置碰撞,传动轴都脱出变速箱了,A柱轻微弯曲,成员仓轻微侵入,等我们到现场的时候,驾驶员正蹲在路边抽烟呢。事故原因是同向行驶的时候,边上一个老大爷骑着电动车突然往左边(路中间)甩了一下,车主避让,让太多了,失控撞了树,地面没有刹车痕迹,所以不要怀疑时速,只高不低。 |
![]() |
欧蓝德2.4L四驱版本,80码左右撞路灯杆,也算是25%偏置碰撞,路灯杆已经断了,车轮也飞掉了,气囊正常弹出。事故原因是在某环湖大道上,双向两车道,对向车道有车借道超车,我们客户避让的时候右侧车轮压到了路边湿滑的泥土,直接失控。车上两人均没受伤。 |
![]() |
|
![]() |
传祺M6 过年的时候高速公路被追尾,后车以不低于60的时速直接撞击,当时正下着雪,高速公路刹不住,后车也没保持安全车距,整个后备箱都撞没了,我们客户车上三个大人一个小孩,因为后排没有系安全带,后排的两个大人额头有擦伤。撞击的程度只到后备箱,未侵入成员仓。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不用看网上,不用感觉,就是超了,国产比亚迪一家就行,11月卖23万辆,其中宋6万4千辆,下面高潮来了 |
![]() |
本田卖了1.22宋^_^ |
![]() |
日产卖了0.75宋=_= 日系三杰老大哥丰田还没出,不过不会比俩小弟好过太多就是了。 曾经的神车轩逸,恐怕要跌落神坛了,咋滴也不可能超过4.8万辆了 |
我一个朋友也就普通上班族,前年因为要结婚买了辆丰田亚洲狮,买完就经常在我们一个群里拍车内氛围灯,什么什么颜色好看,然后这样调内饰整体就好看了什么的。 正好去年新能源车太火热,新能源车内饰大家都知道,就是吊打传统油车内饰。 完了这货开始变了个话题,不再经常提内饰了,变成了我买车就是图个交通工具,其他的我都不在乎。。。都是花里胡哨,还说丰田是不想做新能源,要做早做了,然后去年下半年丰田不是出了那个验证码车嘛,他第一时间发出来,说这车我喜欢,内饰外形都会创新,一定大卖。。。 也不知道再过几年他又要改图什么了,有啥超越不超越的,都是消费者根据自己实际需求的选择而已,唉,何必呢 |
超不超管不着 我能管住自己不买日本车 |
你看路上,国产车超日系更多。 我在广州,日系大本营,人人都爱买日本车,照样路上国产车越来越多。 而且现在国产车外观比日系漂亮多了。 |
最近二三十年,日系全球车型(至少是中美共有车型)的造车思路一直是以北美市场(尤其是美国)的消费需求为主导。当然,至少在2020年以前,这个思路对中国市场确实也是一直奏效的。毕竟在汽车消费领域,美国是中国的前辈,人家的人均汽车保有量0.87辆,是中国的4倍,而且大半个世纪之前就普及私家车了,因此中国人想当然地认为美国消费者普遍更懂车,从而把他们的言行当成金科玉律:除皮卡外,日系在美国卖得最好,所以日系车就是最好的车;美国人说日系车省油、不爱坏,所以想省油,首选必须是日系;美国人说家用车最重要的是可靠耐用,所以能传三代的才叫好车。在那个年代,哪怕美国车市有些反直觉的现象和认知,国人也会下意识找台阶让它合理化。谁敢反驳,那就是“美国人还能不如你懂车?” |
![]() |
但近年来,由于中国自主品牌快速崛起,外加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到了美国分享了真实的见闻,国人发现了不少“我以为的并不是我以为的”,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中国的市场需求其实和美国有很大不同,完全没必要跟着美国人的脚印走。 1.日系今天在美国卖得好,只是在消费曾经巅峰时期积累的口碑,并且美国市场也不太有的选。比如你2023年想买一台3万美元的一手中型轿车,放眼全美也就是天籁、雅阁、凯美瑞、力狮、K5、索纳塔共7款,其中日系就占了4款,就算所有人都随机买,日系在这个细分市场的占有率也能过半。 |
![]() |
2.所谓的日系省油,其实是相对于美系大排量的动力强和油耗高而言的,而且更多的是因为取向不同而不是技术更牛(虽然混动是真省,但省油的口碑是在混动普及之前就形成的)。目前燃油车里最省油的,反而是大众,而且还能兼顾比较强的动力,就连272马力的美版CC,跑出6个多油也不难。不像丰田和日产(VC -Turbo除外),只能靠牺牲动力来保燃油经济性。 |
![]() |
3.相对于美国消费者而言,能不能传三代对中国人没那么重要。因为中国人买车属于改善型消费,有车没车只是60-100分的区别,就算不能开车,你还可以坐公交地铁、骑两轮、打车、走路,该干啥干啥……所以车的品质和功能的重要性不比单纯的不坏要低。美国人是没车压根儿就出不了门,由不得他们考虑别的:早上出门车启动不了,你今天的班可能就上不成了;质保期内出点儿不大不小的毛病去4S店处理,不找售后要辆代步车你都走不了;要是出了事故送修,你得做好租一周代步车(当然有保险负责)的准备……所以在美国人眼里,如果预算不允许“能用”和“好用”兼得,那就只能顾前者。 |
![]() |
如果没买租车保险,又是唯一用车,撞成这样也得先凑合开 |
![]() |
主驾驶门把手都没了,还上路呢,老哥怕是每次都从副驾驶上车 开头我说了,日系车目前还是在按北美的思路造车,除了耐用性上有点儿优势,做工、用料、配置、豪华感、行驶品质普遍都只有得过且过的水准。说实话,中国版的日系车在细节上已经比美版做了不少优化了(比如美版日系车至今还在用脚刹、铁轮毂、塑料方向盘,发动机盖用手动撑杆,高配才有驻车雷达和后排出风口,后门版全部硬塑料),做工也好得多,价格更是开始便宜起来了。 |
![]() |
还在用铁轮毂的2023款新CRV |
![]() |
2.5L的8代凯美瑞2021年还在用脚刹 |
![]() |
比如凯美瑞,新冠疫情之前的美国2.5L比中国2.0L还便宜,美国3.5L和中国2.5L混动一个价,而现在,美国2.5L汽油都快比中国的2.5L混动贵了。再看今年的新雅阁和去年的新CRV,国产版的做工、配置、用料全方位领先美版,价格还比美版便宜(美版1.5T乞丐版落地就要3.3万+美元)。日系还是美国的好,正在成为历史,看得出中国的日系车也是很积极地在自救了。只不过顶层设计毕竟还是中美同步的,有些方面跟不上国产车追求品质的步伐,而且市场的反馈有滞后性,销量下滑是必然的。 最后我替日系品牌说句公道话:韭菜还是美国的香。 |
看看三十年前的家电,再看看二十年前的手机。那时候的进口、合资货多么的吃香。不难想象,十年之后,中国的汽车市场会是什么局面吧。风物长宜放眼量。 |
因为油车已经发展到顶了,变速箱的效率到顶了(再高就开始可靠性下降或者长期低转速积碳),发动机的热效率到顶了。 前排选手没有进步空间,被很快追上也就理所当然。 新来知乎的不知道,往前七八年,那日系吹吹的天花烂坠的,日系干掉德系统一全球指日可待,左一口创驰蓝天,右一口地球梦,热效率90%的内燃机都被他们吹出来了。 当然物理规律和现实世界不是靠他们吹牛就发展的,吹两年就吹破了,于是都消失了… 而燃油车技术就在停那里了… 说实话,上一次燃油车真的是有技术突破的时候,还真就是大众的七速双离合+1.4T小排量增压发动机,这十年各家基本上就是沿这个套路发展,挡位数量不是没增加过,而是各家尝试了之后发现完全得不偿失;而对于AT变速箱来说,6AT之后,8AT的实际使用体验并没有比6AT有质的提高,9AT更是故障率大幅上升而体验提升极其有限。 所以汽油车其实在十年前就到天花板了,就这样了,后来者追上来很正常。 本来日系手里还握着强混牌,结果打的稀烂,让中美用纯电直接碾压过去了…当然这是另一个故事了。 |
说说我自己吧。 2018年我开的是本田雅阁,国庆节,我带着儿子从北京去坝上草原,中途接了我侄女婿,他开车我和儿子坐后排。 在北京顺义的国道等待红灯时,后面一辆大货因为司机犯困直接冲了过来,大货撞了我们后面的长城哈弗,哈弗再追尾了我,我又撞了前面的凯美瑞。 还好,我和儿子只是因为惯性,头撞在驾驶座上,我轻微伤划伤,他没事儿。 再说说车,本次事故造成我车后屁股几乎都撞没了,前保险杠也彻底废了,最后送到4S店保价后,因维修价格超过车辆定价的一半,申请了报废处理。 这次事故让我很是后怕,幸亏那货车是先撞的哈弗,如果是直接撞我们的车,大货前面的高底盘大约有半米多悬空,日系车的后备箱也低,多半会越过后备箱撞破车的后玻璃,直接撞向我们后脑勺...... 再看直接被大货撞的哈弗,只能看到前后保险杠的追尾痕迹,但绝对不伤筋动骨。 就因为这个,我老婆说,今后我们也买哈弗,至少扛撞,人不会吃大亏。 PS................................. 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居然有人说我在帮哈弗打广告,这种智商还玩什么知乎?但凡看一眼我平时擅长回答的领域都不会说这种胡话。 |
。。不用太复杂。 你去任何4s店,先试驾日本车。再去国产车4s店。试驾国产车就知道了。 二十多万的本田被宋秒了。。。全方面的 |
这么说吧。5年前,国产车处于能用阶段。2年前,卧槽BYD牛逼。今天,卧槽吉利可以啊,BYDYYDS。再过两年,买合资的是不是都是傻子。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