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
天天财汇 -> 汽车百科 -> 传欧盟人员已来华,将对比亚迪、吉利、上汽开启反补贴调查,如何评价此番行为?对中国汽车将造成哪些影响? -> 正文阅读 |
|
[汽车百科]传欧盟人员已来华,将对比亚迪、吉利、上汽开启反补贴调查,如何评价此番行为?对中国汽车将造成哪些影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文/潘昱辰 编辑/张广凯)据欧洲媒体当地时间1月12日报道,三名参与调查的人士表示,欧盟委员会调查人员将在未来几周内访问比亚迪、吉利控股集团和上汽集… |
欧盟企业其实没几家提出调查申请,但是欧盟主动采纳了,而且行动了,行动速度还很快。 作为欧盟拥有最牛车企的德国,并没有提出要求,而且还和中国车企加大了合作。 德国都没有说啥,欧盟为啥要这么干?那是法国干的好事,关键是法国车企在中国本来就没啥份额,法国车企也没有积极要求欧盟这样做,即使做了,就法国车企能干过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能够跟中国新能源汽车抗衡的貌似只有特斯拉。 据称这是法国政府部门要求的,欧盟居然不经过欧盟车企申请,直接同意调查,诡异不? 法国在想什么呢? 1、法国车企在中国市场本来就没什么竞争力,所以不怕中国反制。 2、如果中国反制欧盟车企,受伤的是德国,借力打力发展法国车企哦。 3、亲美的冯德莱恩需要欧盟成员国制造中欧裂痕,于是做通了法国思想工作。当然,最有利的是让德国车企来申请,可是德国车企根本看不上她,人家跟中国合作好好的,和中国弄僵了,那损失可大了。 法国这么操作自以为一石双鸟、可立不败之地,可是它低估了中国智慧,中国政府祭出调查欧盟白兰地反倾销手段,白兰地?欧盟出口中国的白兰地基本都是法国产的,这。。。 这下好了,全欧盟国家都在看法国笑话,反制白兰地就是反制法国啊,就比如反制火腿就是反制西班牙,反制汽车就是针对德国一个样。 中国这招玩的很溜,把法国整懵了,不按法国设计走,完全颠覆了。 欧盟是不是要认真干下去?我们暂时不清楚,可以预估的是法国白兰地企业肯定窝了一肚子火,不是说搞车企吗?为啥我们中枪? |
2023年7月,法国推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2023年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以“政府补贴低价倾销”为由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此举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热议。这一调查背后涉及中欧关系、电动汽车产业、国际贸易等。 鉴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在过去几年里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出口国。 最初,中国政府为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提供了购买补贴和优惠政策。不过,2023年1月1日,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正式取消。 欧洲汽车制造商面临来自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压力。一些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已经进入欧洲市场,开始争夺份额。 法国试图通过保护主义手段为本国车企设立市场壁垒,将欧盟市场作为本国车企的“自留地”。同时,法国在中国的汽车市场没有多少影响力,如果欧盟发起对中国的制裁,中国反制,德国是伤害最大的国家。 于是法国发起提案,要求欧盟展开调查。美国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25%的惩罚性关税,一贯紧跟美国的冯德莱恩劲头十足,很快落实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调查。 德国汽车在中国拥有不错的市场占有率,因为担心中国的反制,德国不同意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调查。冯德莱恩虽然来自德国,但效忠美国才是她唯一的理想,德国的文件被其丢入了垃圾桶。 1月5日,中国对原产自欧洲的部分相关白兰地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这就是针对法国酒来的。 中国电动汽车在海外销售市场高歌猛进,销量占据全球市场60%。目前在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车中,约有五分之一是在中国制造,其中大部分是特斯拉汽车,真正的本土中国品牌还没有大规模出口欧洲,比亚迪汽车更是在2023年年初才登陆欧洲市场。 中国汽车市场三十年来一直被欧洲品牌特别是德系品牌汽车倾销,如今中国电动汽车刚刚起步,欧盟就举起保护主义大棒,迫不及待对中国汽车搞调查和制裁。 其最大的目的是扶持欧洲国家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因为他们明白电动汽车对于未来工业产业链的意义。 中国对电动汽车的补贴已经完全退出,但欧盟还在继续补贴欧洲电动车汽车制造商,这就是典型的双标。 应该说这种恶意满满的调查就是走过场,中国只有大力发展技术,像光伏产品一样,尽管对手反复打压和修改规则,但只要自身技术硬,如今中国的光伏行业全球已经没有对手,只有这样未来中国电动汽车才会是一片光明。 2023年9月,为了搞清楚中国汽车是如何迅速发展成熟的,全球著名投行——瑞士银行买下了一辆比亚迪海豹,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拆解。其结论就是:欧洲的汽车公司危险了。 瑞银之前拆过特斯拉的model 3、大众的ID.3、ID.4等等,这次拆解发现,海豹的生产成本比基础版model 3低15%,比ID.4便宜30%以上,要知道特斯拉的成本控制已经是全球领先了,而比亚迪更甚。 那怕有高关税,比亚迪比西方车企有25%的成本优势,欧洲生产的同类车型,要比海豹高出1.5万美元以上。 即使成本被压缩到这个份上,海豹还有5%的税前净利润,这说明比亚迪已经具备了颠覆欧洲主机厂(OEM)的能力。比亚迪目前还没打价格战,还在观望。 |
似曾相识! 本人材料行业,下游最深入的是光伏行业,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硅原料生产国,但是早期国内的光伏项目非常少,所以产品主要靠出口欧洲,欧洲的清洁能源发电占比一度超过20%。 2012年7月,一些欧盟企业向正式提交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立案调查的申请。 2013年12月,欧盟委员会将作出“倾销”和“损害”的最终税率裁定。 2018年9月3日欧盟决定不再延长对华太阳能板双反措施。 长达6年的双反,一度打击了国内的光伏企业,但是也倒逼国内市场的升级和转型,光伏企业为了生存,拼命的扩产改良和压缩成本,最终将光伏发电的成本降到了每度电0.35元的生死线以下,光伏发电的成本终于低于火力发电,不在需要补贴就可以生存,让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光伏装机量最大的国家。 这也为我国汽车行业转型埋下了伏笔,因为新能源发电和新能源汽车是相辅相成,同步进行的,电越来越便宜越来越清洁,才有淘汰燃油车的可能性。 而欧盟的企业呢,因为高关税阻挡了中国低价原料的进入,前期上游的材料企业借此活的还算滋润,但是因为发电成本太高,下游的发电市场反而大幅萎缩,最终反而把自己的上游逼死了。 到了2018年,整个欧洲就只剩下一家瓦克多晶硅和REC勉强支撑,其他企业都死完了,所以双反政策也就不了了之。 欧洲如果对中国进行双反,看似是阻挡了中国汽车的进入,实际上也让欧洲人自己为高成本买单,这就是为什么德国大众ID3 卖30万,而中国的ID3卖10万的情况。 而欧洲的车企短时间获得了喘息,但是也将失去电气化的重要机遇,未来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差距反而可能会越来越大。 毫无疑问,电车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势能,这个趋势非常明显,不可逆转,关税是很难阻挡汽车的进口的。 参考燃油车时代,高关税也没能阻挡奔驰宝马的进口车,因为好车是刚需。 |
其实说白了欧盟就是想要工作岗位+利润分账,最后搞完估计就是欧盟建厂+部分合资这种形式才能允许你在欧盟市场自由卖。 其实倒也不是太大的事,连美国唯一指定儿子特斯拉也在德国建厂了嘛。 饭一步步吃,先进去把欧洲市场蚕食了,后面再谈会更有砝码,毕竟现在还没成气候。 |
看到了吗百年之后西方列强的嘴脸依然没变,反补贴调查是假,上门谈条件是真 如果没猜错欧盟这次想在中国新能源产业分一杯羹,比如同意法国车企与中国新能源企业合资,或者参与新能源技术研发,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冲突了 只有两条办法,一合作想办法解决与欧盟的利益冲突,毕竟还要做生意嘛 二反制,对欧盟产品进行贸易壁垒调查,彻底对立起来看谁服软 |
欧盟的这次调查,在中国生产的外资品牌不在调查范围内,比如特斯拉、奔驰、宝马等。 所以他们的目标就是中国汽车,抽选了上汽集团、吉利汽车、比亚迪三家中国品牌; 从短期来看,欧盟在为加收关税做准备。 这几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太猛了。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000万大关,继续为全球汽车产销量最大的国家。 关键在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500万辆,正式赶超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其中,这里面就有很多汽车出口到欧盟。 |
|
特别是纯电动车,中国出口到欧洲的汽车不但价格便宜,比欧盟制造的车型通常低 20%;质量也不差,欧盟老百姓当然欢迎了。 2023年的前7个月,中国出口到欧洲的电动汽车接近7万辆,几乎是2022年同期的3倍,中国成为继土耳其后欧洲的第二大汽车进口来源国。 关键是按现在的速度,中国出口到欧洲的汽车数量会越来越多,谁害怕? 欧洲汽车行业! 所以对中国电动车下手了。 其实在2023年10月的时候,欧盟就已经开始对产自中国的进口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用13个月的时间评估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于欧盟10%的进口汽车标准税率的关税。 现在欧盟正式派人到中国,调查中国这些电动车品牌是不是存在补贴情况。 不过欧盟的计划可能要落空了。 2022年时,中国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到,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在2022年12月31日终止,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车辆不再补贴。 也就是说从2023年开始,中国电动车汽车就没有补贴了。 |
|
从长远来看,欧盟是在在维护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利益; 在以前,欧洲是世界汽车的主要产区,包括德国,英国,法国都是全球主要的汽车生产国,在全球市场份额当中占比很大。 但现在,全球汽车行业格局发生了变化。 在全球碳排放目标倒逼下,很多国家推出燃油车淘汰计划,比如欧盟自己计划到2035年停止燃油车的销售,将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会越来越高,燃油车市场份额越来越小。 中国正好抓住了这个风口,凭借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后发优势,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还不断出口到全球其他国家,其中就包括欧盟。比如在欧卖得好中国品牌有MG、极星、比亚迪、长城等等。 中国跟欧盟的新能源汽车竞争,注定会非常激烈。虽然眼前在欧洲占比不是很高,但中国电动车攻城略地的速度是“恐怖”的。 比如中国品牌电动车在欧盟电动车市场份额,已上升至 8%,这个占比只会越来越高。 欧洲肯定不甘心把市场拱手相让,所以除了给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政策支持外,在一个就是属于下三滥的办法,限制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新能源品牌出口到欧洲! 这次欧盟派人到中国调查,目的就是想方设法找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把柄,为限制做准备。 |
|
但不管欧盟如何调查,如何使绊子,都不能阻止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一方面,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技术优势,拥有很强的创新实力。 比如,在全球高级别自动驾驶专利中国占比超过50%,中国动力电池技术专利全球占比74%,中国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全球占比84%,中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市场渗透率42%。 另一方面,中国拥有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等多个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链优势是欧洲无法比的。 不愿意看到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 也让欧洲人看看来自东方的“洋车”威力! |
要不是装模作样就是要上门索贿。 装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给谁看啊? |
这就是我一直说的,汽车行业的特点,一定要就近在消费市场建厂。 汽车不在本地生产,会面临这运费、关税、本地化设计、本地化渠道关系等等诸多不利因素。 同时,你跟当地政府的关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汽车在任何发达国家,都是份额极大的消费品,当地政府有钱的还不要紧,当地政府稍微手头紧一点,它就可能盯上你。本地化生产,给他们贡献了就业和税收,大家就有商有量,哪怕真的要针对你,也会投鼠忌器。 举个例子,大家如果去珠三角,可以看到街上的MPV大部分是本田奥德赛,而如果去到长三角,别克GL8的数量会碾压其他MPV车型。就是因为广州有广本,上海有上汽通用。 尤其是,如果本地有汽车工业,竞争力又不强,你出口过去的汽车还极具性价比,那当地政府是最有积极性给你找事的。没错,我说的就是当今的法国。 2022年全年法国汽车产量是138万辆,销售的汽车总量是150万辆。意味着至少有12万辆的进口额度。 那法国是不是因为产能不够,本地车企的车来不及生产,导致需要进口呢? 不是,是法国的汽车失去了竞争力,而且是急剧地失去竞争力。 1991年法国汽车产量最高峰时,达到370万辆。 然后一路往下掉,掉到2012年,产量变成180万辆。 之后稍微有反弹,缓慢上升到2018年,法国汽车产量达到最近十几年的高峰,达到226万辆。 但是再过短短4年,到2022年,它的汽车产量就只剩下138万辆。 你要是法国政府你急不急?肯定得急死。当今世界上所有的经济强国里,汽车产业都是绝对的支柱产业,你看着自己的支柱产业这样崩下去,哪里受得了。 所以,这次跳出来向欧盟打报告要求调查中国车企的就是法国。 你说这做法恶心不恶心,当然时恶心的,讲不讲道理,当然不讲道理。但看看上面的数字,你又能理解法国政府那着急的心情。 这种时候,对着干肯定时不合适的,因为法国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你现在在国内新车销售榜上还能看到法国品牌的汽车吗?早就看不见了。但法国那150万辆车的消费市场,我们可还是想要的啊。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们以前经常用这句话,现在恐怕这句话要用在别人身上了。我们变成穿鞋的人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现在就是各种打太极,各种拖,让他们调查个三五年,但最终还是要去当地建厂,零部件从国内运,让当地人赚点手工钱,同时交点税,但欧洲各国得交出他们的市场。 这样,当地政府缓解了经济和就业压力,当地工人赚到了工资,我们的车企占领了市场,获得了利润,全赢。至于当地原来的车企,本来就是要淘汰的企业,这个市场迟早不是他们的,让给中国车企,让给大众,还是让给特斯拉,又有什么区别呢。 |
欧盟早前已经宣布了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如果不执行的话,肯定说不过去。但是这么快来了,有点不太像欧盟谨慎行事的风格,可能这里边有他们其他的想法。 1、尽快展开调查,以此给本国的电动车企带来舆论方面的利好,以此增加竞争力; 2、尽快展开调查,以此让自己国内的消费者重新考虑购买中国的电动车,以此遏制中国电动车的销售; 3、通过对我国电动车企业的调查,以此来学习我国电动车企高级的管理经验; 4、通过对我国电动车企业的调查,以此来学习我国电动车企先进的生产经验。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他们对我们进行反补贴调查,其实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在这个调查小组的成员中,肯定混杂着他们国内电动车企的专业人员,其目的就是趁着调查的方便,搞“间谍”活动。所以,我们应该对此要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 |
制裁一下空客,香水,奢侈品等等 |
外国人来中国调查中国企业?我大清也没有这待遇吧? |
打不过,就死皮赖脸来贴你,这就是小萌萌的所做所为。 来种花家进行反补贴调查,笑话,莫不是来过年的吧! 没事,有酒有肉,朋友来了有好酒,倘若是白眼狼来了,对付他的是猎枪。 当然了,咱也要相信自己的定力和智慧,搞调查,大概率他们会无功而返: 高高兴兴无功而返,带着红包,回去报告;悻悻然而返,带着怨气,回去放大问题。 这有一种情况,咱们还是需要预防为主。 |
其实欧盟抽查的很鸡贼。 我从几个方面来说一下为啥欧盟会抓住上汽吉利比亚迪来搞。 按道理来说,应该调查特斯拉,毕竟特斯拉是美国的,不能动。 再看看国内的,国内出口车前两名是上汽和奇瑞,为啥抓住搞上汽呢,其实上汽名爵的车,大部分出口欧洲的,而奇瑞主打的很多市场属于发展中国家,甚至相当一部分是独联体国家。 再说说为啥找吉利麻烦,吉利收购了沃尔沃,并且有极星作为跳板在欧洲卖的不错,欧盟找吉利麻烦,也是符合利益纠纷的。 最后说说比亚迪,比亚迪可以看做未来出口对欧盟最可能造成巨大伤害的,尤其是海豚海豹atto3这些车,对比同尺寸的大众id系列,那也是杀伤力巨大。并且比亚迪作为新能源龙头老大,欧盟肯定要做点什么,阻止一下比亚迪的脚步。 从上述分析来看,欧盟做的这些动作,不同于美国那种赶尽杀绝,反而是像做出一种自保行为,也就是保护欧盟本土市场。美国对华为大疆等公司做出来的制裁,是朝着毁灭性打击来发力。 聊聊最后的影响,其实欧盟想法也很简单,阻止中国车企大规模持续输出,建立贸易壁垒,给本土汽车产业一个喘息机会,最后结局,要么选择去欧盟建厂进行本土生产,要么就被关税环保等等理由提高整车进口的成本,这也是我分析欧盟动机是自我本土市场保护。 我猜测未来这几家都可能会选择欧盟本土生产汽车,比如比亚迪好像要在欧洲建厂了,极星的设计中心本就在北欧,名爵也本来就是带英的牌子。这些汽车的发展,我非常的骄傲,期待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去欧洲进行反向合资,拿技术换市场。 |
欧盟这事会变成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不过最大苦主德国处于被动挨打地位,在欧盟已经没多少话语权了。次号苦主法国,马克龙只要防住玛丽娜.勒庞不让她当选就可以安心退休,马克龙处于摆烂状态。 英国卡梅伦没动机和理由干涉。欧洲人的认知还不够,认为只要我略微出手,夷狄即可吹弹可破。迎合这种认知,政治人物可以获得相关利益。 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欧盟即便是只给自己企业发补贴,欧洲电车的生产成本还是比中国高。 |
因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通过压低劳动力成本、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制度优势,以低于欧盟同类产品市场价格百分之二十的价格,在欧盟横扫千军了。 这对以汽车为传统优势产业的欧盟来说,等于灭顶之灾。 我国去年新能源车占比欧盟市场份额,已经达到百分之八。 |
|
|
|
欧盟有几个选择:打价格战;打贸易战(提高新能源车进口关税);反补贴调查。 打价格战,欧盟肯定不是我们对手。 第一,劳动力价格压不下来。德国、法国这些国家,劳动力成本远远高于我国,代议制民主制又搞不了举国体制,政府敢碰工资试试,巴黎立马暴乱。 第二,政府没钱补贴。比如德国,已经连续四年财政赤字。 二〇二一年是百分之三点七,前年是百分之二点六,去年是百分之五点二。 欧盟也不是一点没有补贴,但效果微乎其微。二〇二〇年五月,法国出资八十亿欧元,振兴汽车产业。购买法国新能源车的车主,可以获得七千欧元补贴。 六月,德国通过一千三百亿欧元的复苏计划,其中拨款五百亿欧元用于推动新能源车发展,以及设立更多充电桩。 然而我们直接无视欧盟补贴政策。 就在欧盟补贴之后,小鹏汽车排山倒海的纯电动越野,从广州出口到欧洲市场。之后,爱驰汽车面对欧洲市场补贴,眼睛都不眨,直接出口一千多辆。比亚迪跟着出口,拦都拦不住。 打贸易战,我们更不惧欧盟。中国和美国已经打了五年贸易战,目前来看,美国的损失还要大于中国。欧盟综合实力不如美国,打贸易战,肯定不是我们对手。 至于反补贴调查,其实和贸易战类似,也是贸易保护的一种形式,这次欧盟来人,用的就是这一招,对我们展开反补贴调查。 但是就和贸易战一样,你想搞反补贴调查,也要看实力,也要先掂一掂自己有几斤几两。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在搞贸易保护,逆全球化这几年更是如此,如果认真调查,没有一个国家实行的是自由贸易,我们当然也是如此,欧盟也是如此。 这个我们清楚,欧盟比我们还要清楚。但还得调查,至少可以给我们施加一点压力。 而且我国新能源车出口重点,并不在欧盟。 比亚迪计划今年在巴西建厂,东风准备在芬兰建厂,上海通用五菱计划在印尼建厂。 去年七月,我国新能源车出口十万辆,环比增长百分之三十,同比增长百分之八十七。一月到七月,新能源车出口六十三万辆,同比增长将近两倍。 宇通客车已经在中东、拉美、东南亚、欧洲等大量销售,累计出口近四千辆。前年欧洲纯电动客车销量第一名,就是宇通。 欧洲还给发了个大奖杯。 |
直接搬运已有回答: 足球在欧洲是流行运动,打点广告没啥大问题。 但是还是要提醒比亚迪,光靠这个是站不稳市场的,因为中西文化不同。很多殖人之所以搞出来荒诞的举动,就是对双方文化不清楚,用东方思维去套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是什么?赢家通吃一家独大,输了之后就要自我了结,运气好妻女保全,运气不好夷三族,赢家最后通吃。西方的文化是什么?诸侯割据,黄老爷和城南两大家族一起刮穷鬼的钱,然后时代循环。 所以东方的革命文化是什么?是没有你对我很重要,也就是说以后什么秩序我不管,现在先把你干死再说。西方的革命文化是什么?是城南两大家族干翻黄老爷,屁民跟着兴许能挣点啥。 所以比亚迪要出海成功,我的建议就是要建合资公司,学习目前中国合资车的模式,把利益要分给在政府有游说能力的汽车财团。东方大国负责输出产能,至于沿途加的关税,你们自己协商、自己分配。打汉朝起,和罗马就这么分配利润,才能保证贸易长期稳定,老丝绸之路了。 |
1.欧盟为啥来查呢? 显而易见,动了欧盟的蛋糕,而且是深入腹地直接要嘎腰子的节奏了。不论欧盟是不是对美爹马首是瞻,但是现在华系车都已经上高地了,马上要推水晶了,你说他能不急么?再看看现在的世界局势,掂量一下自己的斤两,既然不能动粗,那就只能谈咯。既然是谈,那不得漫天要价,还得装出来一副底气十足的样子? 2.欧盟到底想要啥? 不否认欧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某些欧洲企业的利益,但是再深挖会发现,欧盟要的是就业和当地税收。对比地产车,进口车对于欧盟来说能够提供的附加价值实在是太少了,特别是在就业方面的贡献,不能说是没有,那也就是聊胜于无了。所以这次来调查本质上还是起高调,目的还是想谈,技术也好、投资也好,反正欧洲这么大个市场,你华系车想要,那就拿出来点真金白银,大家好好谈。至于最终谈出来的结果是不是皆大欢喜,那就看双方的实力较量了。当然,如果咱们现在有5个航母编队在地中海保护欧洲安全,欧洲大陆上有那么几百个军事基地,可能连谈都没什么谈的必要了。 3.为啥不查某些品牌 因为这些品牌在欧洲建厂了,该交的都交了。 4.这个行为会不会有其他用意 会,而且算是阳谋了。 1.对于目前国内各大主机厂来说,出海已经不是所谓战略抉择了,而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了。国内市场进入瓶颈,各个厂家产能过剩,一旦找不到新的市场,很多华系厂可能分分钟就要关门大吉。 2.在房市下行的情况下,车市已经成为了目前我们少有的能够成为支柱的产业了,在现阶段来说,延缓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阻碍我们的发展 大概也是基于以上两点,所以欧盟现在有恃无恐,就这么来查了。 而对于我们来说,不论是加关税还是拖上一段时间都不一定是那么好的一个选择,毕竟产能不等人,众多车企工人家里的锅不等人。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好事儿,证明我们现在的路线是正确的,我们的行为是正确的。 剩下的,就看我们和欧盟最终博弈的结果了。 |
还能说啥,胡塞武装给点力呗!早日让欧洲因能源危机,膨胀内爆。到时候看看老欧洲嘴还会不会这么硬。 |
来都来了,给他们一人发一摞国内的报价单,打发回去慢慢研究 知道你们收入高,价格都给你翻了两倍了,你说你要告我们倾销?啊?(手动滑稽+狗头) |
没什么不得了的影响。 中国汽车的销售最大份额还是国内,在国内挤掉外国车企才是最大利润来源。 中国汽车年销3000万辆背后,是每年还有2000万辆二手车的交易量。随着中国汽车崛起,实际上外国二手车的生存空间也小了。 欧盟搞这些动作无非是配合美国。 看国同出口数据,几个大方向,澳洲,拉美,北非,东南亚。 剩下的出口欧洲并不多。 而且欧洲那种小国小路,已经难有太大上升空间。 明确建厂的是巴西,泰国,越南,印尼,伊朗。 不论从数量,还是增量,欧洲不论搞什么花样,都不会有影响。 真要有政策上的压制,直接到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建厂,西班牙人会主动把中国汽车以各种形式运进欧洲。 |
这是逼着中国车企去欧盟建厂!如果不去,就只能内循环,影响肯定大。 |
欧盟心态崩了,高速发展的中国汽车产业刺痛了欧洲的“神经”。 事实上,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各国政府都在做,目的是为了响应欧盟提出保护环境和“碳中和”,而且欧盟也率先出台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政策。现在对中国倒打一耙,说明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确实有目共睹,被认为是危及到了欧盟的汽车业。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2023年的数据,共计1300万欧洲人直接和间接在汽车行业工作,占欧盟所有工作岗位的7%。瑞士银行分析师曾警告称,由于更具性价比的中国电动汽车的兴起,西方汽车制造商将失去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到2030年,西方汽车制造商的全球市场份额将从81%下降到58%。 2021年,中国向欧洲出口了28.52万辆新能源汽车,2022年达到55万台,增长86%,相比2020年增长6.5倍,2023年1-8月出口54万台增93%。 所以欧盟确实急! 内部产业优势滑坡,外部后起之秀弯道超车,在内外压力之下,欧盟于2023年10月4日正式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启动为期一年的反补贴调查。 欧美、日韩传统老牌车企正在面临转型困境,中国车企的发展路径,却代表了汽车发展的大势所趋。 现在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过了靠政府补贴过日子的阶段,而是依靠技术和产业链优势取得了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 即使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和加征关税,欧盟想抹平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优势有点异想天开。 |
给欧盟的老爷们一点小小的id3震撼 |
|
|
|
|
|
|
也就前几年吧,知乎遍地的“国内车企骗补”,信誓旦旦我们发展不起来的那些贵物呢? 今天还在么?还能面对这个新闻么? |
2023年10月欧盟宣布对中国车企进行反补贴调查,当时慕尼黑车展刚刚结束,中国车企获得较大关注度。车展刚刚结束,欧盟就宣布了该调查,很难不让人联想与此次的慕尼黑车展有关。 该计划持续13个月,旨在确定中国制造的廉价电动汽车是否不公平地从政府补贴中获利。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表示,中方一贯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欧盟方面拟采取的有关措施不利于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欧盟方面应当认真倾听业界呼声,为各国企业提供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根据公开数据,关于欧盟占据中国汽车出口的数量和比例信息如下: 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为超过300万辆,在中国汽车出口目的地中,欧盟是最大的汽车出口目的地。2022年中国对欧盟汽车出口超过100万辆,占比超过30%。 2023年及2024年,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主要经济体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出口数量以及比例可能有所波动,但估计依旧在百万辆以及30%的比例。 预计在今后的这5年时间,对欧出口仍然是我国汽车出海的主要目的地! 吉利、上汽大众、一汽等中国汽车企业在欧洲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吉利已连续多年成为欧洲最畅销的中国汽车品牌。此次走访核查的三家基本上都是在欧洲最畅销或最有潜力的中国汽车品牌。 吉利、上期大众出口主打的汽车类型是燃油车,而比亚迪出口(或将要出口)的汽车类型都是电动车。 要知道欧洲也中国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出口市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欧出口超过15万辆。 虽然欧洲一直对这些中国车企保持相对“谨慎”的状态,但中国车企正不断加大在欧的投资。 吉利已宣布在欧洲投资10亿欧元,用于电动车制造基地和技术中心建设。其中在瑞典建设电动车工厂,在德国建设设计中心。 比亚迪2022年在匈牙利投产电动车工厂,生产e系列纯电动车,投资超过7.5亿欧元。未来将在德国再投资约10亿欧元建设规模更大的电动车工厂。 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汽大众,计划到2025年在德国埃姆登电动车工厂的总投资额将达到10亿欧元。主要用于电动车和电池组装产线建设。 此外,上汽集团还计划投资5亿欧元,在德国建设汽车研发中心。此次欧盟的对中国车企的反补贴审查可以说是决定未来几年中欧关系、中国汽车发展的关键事件。 如何看待欧盟拟对中国车企进行走访核查? - 捞杰克和埋杰克的回答 - 知乎 如何看待欧盟拟对中国车企进行走访核查? |
对于欧盟委员会对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吉利和上汽启动反补贴调查的行为,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首先,从贸易保护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一行为可能是欧盟为了保护本土汽车产业而采取的一种措施。近年来,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对欧洲市场构成了竞争压力。因此,欧盟可能试图通过反补贴调查来限制中国汽车的进口,从而为本土汽车产业创造更有利的市场环境。 然而,从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角度来看,欧盟对中国汽车制造商启动反补贴调查可能存在一定的争议。反补贴调查旨在确定是否存在政府对企业的不当补贴行为,从而导致市场扭曲和不公平竞争。但是,在本案中需要充分证明中国政府对比亚迪、吉利和上汽等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不当补贴,并且这些补贴对欧洲汽车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对于中国汽车行业而言,欧盟的反补贴调查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影响。首先,在调查期间,中国涉事汽车制造商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应对调查,包括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配合现场调查等,这可能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产生一定的干扰。其次,如果调查结果认定存在不当补贴行为,欧盟可能会对中国汽车征收反补贴税,这将导致中国汽车的出口成本增加,竞争力下降。 此外,欧盟的反补贴调查还可能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国际形象产生负面影响。一些国家可能会对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产品质量和合规性产生疑虑,从而限制或禁止中国汽车的进口。这将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全球化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过去几年中,中国汽车行业经历了多次贸易摩擦和调查,包括与美国、欧洲等地的贸易摩擦。通过这些经历,中国汽车制造商已经学会了如何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此外,中国政府也一直在积极推动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通过鼓励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相信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国际贸易挑战。 综上所述,欧盟对中国汽车制造商启动反补贴调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对于中国汽车行业而言,这一行为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影响,但相信在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将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实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 |
起因难道是冯德莱恩的马没了? |
谈判的,欧洲即将有自己的合资车企了。 |
我没看错吧?来国内对国内企业调查,这是2024年的新闻还是1924年的?舰队开过来了吗? |
这熟悉的标题。一言顶真。鉴定为观察者网。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