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汽车百科 -> 我国汽车产销首次突破 3000 万辆,创历史新高,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正文阅读

[汽车百科]我国汽车产销首次突破 3000 万辆,创历史新高,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国汽车产销首次突破 3000 万辆,创历史新高,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汽车
经济
国产汽车
汽车销量
汽车出口
我国汽车产销首次突破 3000 万辆,创历史新高,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贝壳财经
?
已认证账号
圆桌收录
2024 我在路上
只能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今年世界市场销量前十中,中国车企只有比亚迪一家上榜
可以预见,未来5年,我们就有希望看到国产品牌占据榜单的半壁江山,那将是怎样的盛况!
近年全球汽车总销量在8000-9000万万辆之间:


现在我国的汽车产销才3000万辆,增长空间还很大。
如果汽车能达到手机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水平(60%左右),那么,中国品牌的全球汽车销量将有望达到约5000万辆。
而且,与手机不同的是,我们在汽车上拥有比手机更大的产业链优势。
手机行业我们对芯片、元器件、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和部件受制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但这些限制,在汽车行业统统不存在。
也就是说,除了在市场准入上设限,欧美对中国的汽车行业根本没有有效的制裁手段!
事实上汽车行业对产业链的依赖更大,就算国外品牌的汽车,要想获得有竞争力的产品,也必须深度依赖中国的产业链和生产能力。
特斯拉如此,丰田大众同样如此。
那么,中国在汽车行业最终取得比手机行业更大的市场占有率,似乎也是合理的?
那么,
如果未来中国产汽车(包括国外品牌)+中国品牌汽车(国外生产)总占有率达到70%左右,即6000万辆这样,似乎也是可能的。
当然,从经济角度来说,这是重复计算,还是中国产的汽车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力大一些。
如果中国产汽车的产量最终大致约5000万辆,均价算15万的话,那就是7万5000亿的产值。因为汽车产业链大多是在中国,假设产业链中进口产品(主要是铁矿石和电池原料等)占了25%的话,那汽车行业直接创造的GDP就有5万亿。
以上数据基本都是保守低估的。
对于一个发达的经济体来说,一元的第二产业GDP,基本上可以带动三元以上的第三产业GDP。
(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占比达到80%以上)
那么汽车行业带动的GDP将超过20万亿的水平。
我国还有一个市场规模更大的优势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链
包括发电、储存、使用等,电动汽车也是新能源产业链的一部分。
整个新能源产业链的市场规模是汽车行业的两倍以上,大约可以带动50万亿的GDP,有这个大的基础,再配合芯片、仪器、软件等高科技行业的突破,就足以把中国带入发达国家了。
50万亿GDP,就是大约100万亿的产值。
这也是我常说的,新能源是百万亿的生意的逻辑依据。


我们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补贴是长期的、坚决的,历史将会证明,这是一笔收益率最高的长期投资。
产业链的核心资源与能力,都在大陆。
这跟以往的 PC 之类有量没有质,有本质区别。
PC 最核心的芯片与操作系统,基本都是欧美系。
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电池、智能操作系统,基本全是本土派。
大陆已经过了闷声发财的阶段,想低调都低调不了了。
欧美日大概率做下无效抵抗,然后躺平:通过合资的方式,允许大陆车企进入当地市场,获取一部分汤喝。
当然,他们的强盗属性,可能要求更多,这就考验政府的智慧了。
但,天变了。
感谢大家评论,关于芯片及操作系统(智驾系统及车机系统),我表述不严谨,更正如下:
严格来说,汽车芯片应该分为两档:容易替代的,不容易替代的。
容易替代的:因为车载芯片的能耗,没有手机那么极致,且有美国制裁送人头,这一块的国产化替代程度,需要专业数据;(目前看来问题不大)
不容易替代的:智驾对应的芯片,除了华为系,比亚迪这种老资格及理想这种新势力,普遍还是使用外企芯片。
不过,好在汽车芯片及智驾系统,没看到类似当年 PC 大者恒大的网络效应:微软是可以凭借软件生态,牢牢占据龙头位置。
如果智驾系统及车机系统,有网络效应的苗头,不负责任的盲猜:国家会摁死在源头,大力扶持鸿蒙、新势力等自家系统。
欧美的强盗属性、两面属性大家都看透了,关键时刻,谁信自由市场那一套,谁倒霉。
网络效应一旦成型,想改就要伤筋动骨。远古时代的微软,近代的亚马逊、谷歌,现代的抖音。反面例子,就是微软一直不死心的社交软件,一直搞一直失败。
上海车展,是中国汽车发展的分水岭:展现了混动/电动峥嵘气象,但,帅不过三秒,船夫哥应该还没回过神来,智驾话题就铺天盖地。
上海车展前,我们看大众ID及验证码,像远古神器;
上海车展后,再看大众ID及验证码,就像活化石了。
写在最后,其实,我们最需要的是,美国政府对芯片更猛烈的制裁:这样的话,老资格、新势力更有动力去攻坚高难度芯片了。
某种程度上,大陆政府、专家、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的贡献,统统都排在后面。川普哥才是配享太庙的那个人:THE ONLY ONE!
商用车早就是世界第一了。
产销量也早就是世界第一了。
不过,目前大部分销量还是在国内。
国内巨大的潜在市场足以支撑起几家汽车巨头。
按照以往的经验,当国内巨头开始在国外拼的时候,就是国外厂家并购高峰。




技术方面,真别迷信老外。
就老猿比较熟悉的黑色冶金方面,韩国也算炼钢大国吧,韩国算发达国家吧?
所以,炼钢用的设备也会比较先进吧?
不一定。
我十年前去韩国某知名钢企出差,他们要买我们的一种连铸控制产品。这种东西在中国都用了20多年了,基本就是标配。
他们是当先进技术引入的。
价格低,控制精度高(效益好),安装维护简单,修改设置方便,更适应多变的生产节奏。
我们给他们的售价,国内5倍价格。
是是是,国外发动机,变速箱等等积累上百年经验了。
但是,只要有利可图,你看看国内厂家技术赶超快不快?
随着中国产大量出口,国外厂家会有人就业困难,咱可以引进。设备闲置,咱可以引进,或者就地生产。公司经营困难,品牌还不错的可以收购,参考家电行业。
汽车是民用消费品顶级,目前出现中国车大量出口不是偶然的,这是厚积薄发。
也希望国外厂家把压箱底的好东西多掏点出来,别再挤牙膏了,都啥时候了,再不拿出来,回头牙膏都干巴了就没用了。
在某些人嘴里,汽车从工业明珠,马上就成夕阳产业了。
没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熬秃头卷出来的。
2023年1-11月,中国累计出口汽车476万台,超越日本成为第一出口大国。


中国汽车出口排名是:欧洲180万辆(俄罗斯80万辆)>亚洲160万辆>北美洲56万辆>南美洲35万辆>大洋洲22万辆>非洲20万辆。全球7个大洲,非洲排在南极洲前面,排名倒数第二。打破了中国车都出口到非洲的谣言。


中国汽车出口经历多年的百万量级平台期终于在2021年开始突破。在2013-2016年世界经济低迷下的剧烈下滑后,2017-2020年出口增速逐步企稳改善,年度出口量维持在100万台左右水平。2020年的出口达到108万台,同比下降13%,随后进入高增长期。
由于世界疫情冲击和特斯拉国产,中国汽车出口实现巨大的销量和单价的突破。2023年1-11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476万台,出口增速56%的持续强增长。只要国际上有稳定的市场需求,未来中国汽车出口发展仍有巨大空间。
2022年中国对俄罗斯出口16万台,2023年1-11月中国对俄罗斯汽车出口84万台,同比增长545%。11月中国对俄罗斯出口10.5万台车,同比增长289%。由于安全原因,中国对中亚国家出口又出现强势增长,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成为中国汽车出口新增长点。
中国汽车出口量暴涨,受俄乌影响比较大,根本原因还是中国汽车产品力足够,能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
2020年新能源车出口22.4万,表现好;2021年新能源车出口59万台,继续持续走强;2022年累计出口新能源车112万台;2023年1-11月出口新能源车160万台,同比增长87%;但11月的新能源车出口15.3万台,增速剧烈放缓到6%。
中国新能源车主要是出口西欧和东南亚市场,近两年西欧和南欧的比利时、西班牙、斯洛文尼亚和英国等成为出口亮点,而今年对泰国等东南亚国出口走强。自主品牌的上汽乘用车、比亚迪等新能源车型强势表现。1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暂时放缓,随后随着红海局势的缓和和欧洲反补贴影响的逐步适应,中国对欧洲出口应该还能回升向上。


新能源车是出口的增加,也是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日本的重要因素,迪子一年出口30万辆,贡献了将近十分之一。


2023年出口汽车最多的十个国家:1俄罗斯;2墨西哥(可能转手进了美国);3沙特;4英国;5泰国;6阿联酋;7菲律宾;8西班牙;9智利;10乌兹别克斯坦。主要这些国家主要在欧洲和亚洲,一个非洲国家都没有。


新能源车出口国家
俄罗斯太冷不喜欢新能源车。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最多的国家是比利时、泰国、英国、菲律宾、西班牙。比利时和英国有大西洋暖流恩泽,是海洋性气候,泰国菲律宾是热带季风气候,西班牙是地中海气候,共同点是冬天不冷。


上海出口排第一,主要是特斯拉和上汽。安徽排第二,主要是奇瑞。浙江排第三,就是吉利。河北排第四,铁定是长城。
不卷死自己,就卷死同行。
国产车企太卷了,3年内吃完国内日系合资车市场,5年内吃完国内德系豪华车市场。
能在东亚大区卷出头,都是身经百战一身腱子肉,去其他大区那就是降维打击,遇上非洲大区的优秀匹配机制,那就是开着坦克的现代人对手持石斧史前文明的进攻。
发达国家也,发展中国家也好,大家底子都一样,都是日子人。
卖得最好的车是买菜车,讲究个便宜,耐用,省油。
丰田、本田、日产为代表的日系车,风靡全球的原因就是皮实,省油,便宜,还保值。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石油狗大户联手涨价,让美国人感受了一把阿拉伯人的愤怒。
油价暴涨导致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导致失业,失业导致收入减少,收入减少导致加不起油,加不起油导致买小排量汽车,买小排量汽车导致日系车起飞。


70年代前期三年,日本汽车出口量暴增,来到了200万辆。日系车占全球比例从1975年的20%增 长到1991年的36%,产量从700万辆突破到1349万辆。出口量从1970年的20.5%增长到1981年的54.1%。尤其在美国 市场,开始了“日系车的狂欢”。
只有时代的车企,没有车企的时代
2023年11月丰田汽车全球销量(含子公司日野汽车和大发汽车)为986262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创下史上同期的最高纪录;今年11月丰田汽车全球产量为1067446辆,创下历史新高。丰田汽车2024上半财年(2023年4月至9月)财报,显示公司营收为219816亿日元,净利润为25894亿日元,同比大幅增长121.1%。换算成人民币是1296.5亿。
丰田销量和利润创新高的时候,已经被国产汽车悄悄偷了家。此时此刻,恰如彼时的诺基亚,几十年铸就的王朝,三五年就崩塌了。
今年,在国产新能源车的逼迫下,丰田等日系车不但治好了加价的毛病,还竞相降价。不仅官方直降,经销商还偷摸着降,只要到店还能有优惠。不降价今天卖不出去,降价以后卖不出去。先不管以后了,还是顾眼前把库存清干净要紧。
新车一降价,二手车价格就崩了,二手车价格崩塌日系车保值的神话也破了。


丰田新车天天降价,结果半年利润还有1296.5亿。大家一看,天天降价利润还这么高,以前的利润岂不是高天上去了。丰田的利润从哪来的,从我兜里来的呀。我日子都这么难了,你还割我韭菜,丰子你可不地道呀。
咱来看看国产品牌的利润,十家盈利的车企摞在一起,利润都没丰子高。国产品牌的利润哪去了,都给车增配了呀,座椅通风加热按摩,方向盘加热,360全景影像,L2辅助驾驶,15万的车全给咱标配,还是迪子良心呀。
花同样的钱,迪子配置更高,内饰还好看。
比亚迪秦plus把插混卷到99800,启源A05把插混卷到89900,五菱吧插混卷到88000。现在的人买车都理性了,配置高价格美就行,车标根本不值钱。花同样的钱,国产车系统做的好,智能化还高。
迪子比丰子便宜,还比丰子省油,对着丰子的地基一顿猛踹。迪子踹完还不算,吉利、长城、奇瑞,长安排着队来踹,做日常任务刷副本了属于是。
不是丰子买不起,而是迪子更有性价比。
比亚迪、长城、吉利、长安、奇瑞、广汽、上汽、东风、理想。这十家的利润加一起为369.9亿元,丰田的利润是国内十大头部车企总和3.5倍!
现在你进丰子的4S店,销售看你是小年轻,根本就爱答不理。销售个个精明,很清楚年轻人不买车标,国产车配置高车机好,第一辆车肯定不买丰田。销售很清楚,丰田车的受众不是年轻人,只剩网约车和有一定年纪的人换车的需求,看重日系车皮实耐用。
你进迪子的4S店,销售个个说话好听,又送水又送纸巾,还抢着让你试驾。说话好听,车便宜还省油,你不买都觉得对不起销售的甜言蜜语。
日系车在国内销量大降,就不是因为电车,核心原因是产业链和智能化。比亚迪出了名的车机差,都能嘎嘎乱杀丰田,更不用说理想华为了。
这是国内新能源的产业链的胜利,可以说汽车重走了一遍家电和手机产业走过的路,产业链和人才都在中国,国产车成本低,都卷的飞起,国外品牌根本玩不过。
小鹏、蔚来、理想、华为卷的是智能驾驶。日本连一个的软件公司都没有,日本最大的新闻资讯网站是雅虎,你敢信? 再看看雅虎日本的首页,还停留在20世纪,就知道日本软件水平有多拉跨了。丰田即便想搞智能化,搞智能驾驶,靠谱的程序员都招不到,跟国内卷到头秃的程序员根本没法比。


雅虎日本首页,停在90年代丰田章男:日本汽车面对中国汽车“必须要赢”。“拿什么赢呢?我认为单纯在销量上取胜是一种观点,但是日本制造商在世界的道路上运输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汽车作为移动手段运输着信息,也运输着幸福。日本制造商需要制定新的战略以谋求生存。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智能化需要的程序员,基本都在中国。
丰田章男说日本汽车必须赢??拿头赢吗?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每隔几十年基本可以把旧的认知reset一次,重新观察当今世界最新的状况,才能明白方向在哪里,死守着旧的信念只会被碾压。
今年1-11月,中国乘用车出口量为372万辆,同比增长65.1%;商用车出口量为69.2万辆,同比增长29.8%。从动力系统类型来看,今年前11个月,传统燃油汽车出口量为332万辆,同比增长51.5%;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
别急,好戏这刚刚开始。在东亚大区卷赢日本,在其他大区再无对手。
中国日子人喜欢座椅通风加热按摩,方向盘加热,360全景影像,L2辅助驾驶,外国日子人也喜欢呀。比你价格便宜,比你省油,还比你配置高,这谁不爱呢?
我一直说,今天的汽车就像2012年的手机,是一个从功能车迈向智能车的时代。硬件是一辆车的地基,而软件是这辆车的装修地基决定了,这辆车能不能开。装修决定了,这辆车好不好开。和买房一样,我们买车,都是先看装修,没人会先挖土看地基。以前买车看硬件,现在买车看软件。并且软件会越来越重要,成为购买一辆车的关键决定因素。
中国日子人喜欢智能化的车机,外国日子人也喜欢呀。就丰田的车机,连个APP都装不了,支持carplay都能当卖点。同样的价格,我能买智能机,谁还买功能机?
首先,恭喜我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3000万辆大关,创历史新高


再说个冷知识,中国早在2009年就实现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000万辆大关,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到今天,已经连续十五年稳坐世界汽车第一产销大国
为何独独今年有如此重要意义
因为过去都是合资企业做主力、今朝国产车企成为主力,过去大都是组装厂、今朝实现核心技术全自研,且今朝实现汽车出口量世界第一
自主品牌第一次接过市场主导权
2023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达到52%,历史首次突破50%大关,可以说自主品牌第一次真正从合资品牌手里抢过了主导权
比亚迪单一品牌销量达到11.7%,比肩南、北大众+奥迪合起来,汽车界新大佬诞生


另外,奇瑞、吉利、长安、长城等国产品牌也都有不俗表现


新能源产业链全自主研发实现技术领先
三电系统,电池方面,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中创新航软方壳电池、蜂巢能源短刀电池等,在结构创新上、在成本控制上,都可以说走在世界前沿,在国内外车企都大受欢迎
电机方面,华为、小米等车企的高转速、高功率密度电机争相发布,扁线、油冷、高压等新技术迭代迅速
电控方面,国产电控产品在精度、动态响应速率、开关损耗等技术指标,也已经在世界前沿水平
智能座舱方面,国内优先的创新点,且一直保持极大领先
自动驾驶方面,虽然特斯拉有先发优势,但华为、小鹏等国内新能源车企,也在23年赶上来甚至实现超越了
正是这些全自研技术的全球领先,让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在节节攀升,达到34.7%,也就是说每卖出3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汽车了


最振奋人心的当然还是汽车出口达到全球第一
2023年全年汽车出口491万辆,世界第一基本稳入口袋


除了数量,质量也很高
因为按照出口金额统计,2023年全年出口有望达到1020亿美元,同样实现对日本汽车出口金额的超越
这波属于量价齐升
这个成绩值得鼓舞
但接下来不得不警惕欧美的汽车反倾销反补贴反垄断了,毕竟真的动了他们吃奶的家伙
不过前几年光伏反倾销的案例还历历在目,不正当竞争可以短期妨碍,但长期是很难阻止我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强势向外渗透的大趋势的
不够啊…
想要让十四亿人过上日本那样高收入社会,最起码还得来十三个能够媲美汽车消费的行业才行。
飞机,火箭,新能源,这才三个。
最起码,化工,船舶,手机,芯片,机床,高精尖合金,生物制药,游戏,电影等行业都能内外制霸了,估计才能全面实现中等发达国家。
发一下去年泰国汽车市场的数据。
2023年11月,中国车拿下了泰国新车销量榜单前10的四席。


不过作为日系车的大本营,泰国新车销量榜前三依然是日系的天下,单是丰田一家车企的销量就足以秒所有中系车。
看似日系的地位在泰国依然难以撼动。
然而以上数据是所有新车的销售数据。
如果把视角放在新能源汽车,结果却反了过来。
比亚迪成了泰国市场的统治者,市占率达到了惊人的45%。


截止去年年末泰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占比已经提升至20%以上了,全年达12%。
我还记得去年年初,国内还有丰田粉分析:电车只是中国自嗨,离了补贴啥都不是,即使中国市场没了,日系靠海外市场也依然是世界霸主,他放言外国根本不鸟你电车,就算能发展起来也是10几20年后了,丰田那时候电车技术也成熟了。
结果当年泰国就来了场精准打脸。
看上面这份新能源车的销售榜单可以发现,除了比亚迪遥遥领先占据第一之外,前10里也有欧洲的保时捷、宝马、mini、沃尔沃,有美国的特斯拉。
占据泰国新汽销量前三的丰田、五十铃、本田却集体失踪。
要知道,这可不是被吐槽依靠补贴和爱国心的国内市场,是日系在东南亚的传统市场泰国啊。
居然日本车企推出的新能源汽车连在泰国销量榜单的前10都上不去了。
泰国2023年新能源汽车走势精准复刻了中国21-22年,今年估计泰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会超过20%。(其实去年年末就超过20%了,今年20%是打底。)
也就是说,目前的情况日系车不是只在中国丢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也绝非是某些日粉以为的自嗨,在日系传统市场的泰国已经证明了,中国只是开胃小菜,下一步就要直捣日系的老巢。
当然目前美国市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还是全封闭的,也是日系粉认为的日系护城河。
然而即使没有中国,美国现在的走势也很可能是朝着本土化的方向发展。
就好比美国挡了华为、小米,索尼就能在美国大开杀戒了吗?苹果第一个表示不服。
现在的趋势,特斯拉就是下一个苹果。
在美国,特斯拉牢牢占据这一次汽车革命的高地,欧洲的一些老牌车企再抢食剩下的碎肉。
在亚洲,则是中系车占据主导地位。
未来的世界没有日系车的容身之所。
千万不要小看泰国,泰国是东南亚的地理中心,90年代以来就有得泰国者得东南亚的说法。
所以日本车企在东南亚的大本营就在泰国。
泰国市场一旦溃败,整个东南亚的一败涂地也就不远了,目前看来在新能源领域,在东南亚这个传统市场上日系车居然就真的这样倒下了。


日系车只能祈求新能源时代来临的不要那么快,因为一旦燃油车的时代过去,就意味着日本工业最后一条护城河的坍塌,日本必将从发达国家的位子上跌落下来。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日本一年三十万理科生。出生率以前高一点二十年7百万。
中国一年800万理科生。扩招二十年了。1.6亿理科生。这种体量的人才库日本拿啥卷啊。
不出意外对日关系要进一步恶化了,因为政治关系从来都是经济关系的延续,在中日之间也不可能脱离基本规律。历史或领土争议问题一直都存在,但会在多大程度上被炒热还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日的蜜月期,而那时经历过战争的人还都健在,不可能在仇恨日本的程度上低于我们。之所以两国关系能好,是因为我们的经济过于薄弱,从而和发达的日本形成了高度互补
岸田文雄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外交部表示「敦促日方彻底同军国主义切割」,释放了哪些信号?35 赞同 · 5 评论回答


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劳动力廉价,无视环境和土地广阔的优势,帮日本的高端制造业打下手。它生产汽车我们就生产轮胎,它生产冰箱我们就生产电线,一边解决就业,一边压低成本,岂不是双赢
而随着产业升级,中日之间的产业越来越从互补转向了竞争。在这一阶段,我们的市场、体制以及独立自主的优势更是让日本企业难以招架,生存危机下日本垄断资本自然只能借助美国打压我国了
岸田称「因能避开拦截」,日本计划买入美国「战斧」导弹,如何解读美日此举的战略意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171 赞同 · 35 评论回答


汽车是日本的支柱产业,后者根本无法承受失败,更不用说新能源对燃油车是颠覆性的了。所以除非我们成功被敌人遏制,或日本沦为我方的配套基地,在可预见的将来只会见到它日渐疯狂地反华
我们不可能为了它好受就放弃站着挣钱,所以这种敌对将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重要的还是一方面积累更多先进技术,一方面推动碳关税体系的建立,斗争归根结底是壮大自己和消耗敌人


持续产业升级,卷死日韩,可能再过10年,日韩就要主动找我们谈了:大哥,别卷了,给兄弟留口饭吃行吗?
标志性事件,中国汽车产业正加速实现由大变强,弯道超车!
1|中国汽车产业凭什么弯道超车
120 年汽车工业诞生至今,汽车产品的竞争力高度依赖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最近十年形成以德日美韩汽车强国主导,法国、意大利、中国为追随的竞争格局。


图1:汽车强国与大国
不过,汽车产业链正处于传统燃油汽车快速向电动智能汽车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技术重心和产业核心都在发生根本变化。
而中国是这一轮技术转变最重要的推动者,863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横跨2001到2010年的“十五、十一五”的两个五年计划,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共获得3000余项专利,建立了30多个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平台,奠定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底座。
今日比亚迪的壮大就源于当年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发展导向,在2008年,比亚迪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F3DM,该车搭载1.0升发动机和电机组成的DM混动系统,当时售价为15万元左右,此后比亚迪开启了混动和纯电双技术路线,长达15年的高强度研发投入,才迎来今年进入全球车企前十的高光时刻。


图2:比亚迪F3DM
从早期的08年奥运会、10年世博会再到全国“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到12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正式落地,车企获得大量资金补贴用于新能源车辆开发与生产,再到2015年左右,新势力造车创业如火如荼展开,大浪淘沙,涌现出以蔚来、小鹏、理想、零跑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也催生了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企业快速崛起,如今宁德时代一家的电池出货量就占到了全球市场超1/3的份额,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前五。
可以看出,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弯道超车,是前瞻的国家政策引导与市场经济的双向互动,经过近20年的积累沉淀,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2|自主品牌车企为什么加速崛起
汽车市场是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的,大额的汽车消费,绝大多数消费者不会为情怀买单,而是为汽车产品力买单。
自主品牌车企虽然在燃油车核心技术发动机与变速箱上略显弱势,但是得益于近年来的努力已经在小排量发动机上取得了突破,整车制造的能力也是显著提升,加上规模优势可以更好的控制价格,性价比极高,在全球汽车市场上备受追捧。在今年出口的超500万辆车当中,传统燃油车的出口量占比75%。上汽集团、奇瑞汽车、长城汽车等海外销量都在保持快速增长。
L7">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自主品牌车企不是崛起而是完全超越。比亚迪是全球首家放弃燃油车生产,全面拥抱新能源化的车企,2023年汽车销量突破300万辆,远远超过特斯拉的180万销量,并且跻身全球车企销量排名第九,并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6%,零售达到775万辆,渗透率已经超过35%,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南方适合纯电,北方适合混动,哪怕是在零下30度的长白山,我实测驾驶的比亚迪护卫舰07续航表现依然优秀。
如果具体到不同价位段的车型上,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在外形设计、动力表现,内饰配置,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上都有亮点,正逐步在各个价位段打败合资竞品车型。像比亚迪汉、海豹,智己LS6、小鹏G6、蔚来ES6、理想L7、问界M7、方程豹05、仰望U8等等都在各自细分市场创造历史。仰望U8超百万的高端豪车12月份月销量高达1593辆,这是真正的在创造历史。
汽车消费是长周期决策消费,自主品牌车企的崛起是产品力实实在在的上升,是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绝不是被所谓的民族情怀绑架。
3|未来汽车产业还有哪些机会
全球有32个发达国家,但是公认的汽车工业强国只有德国、日本、美国。汽车工业是制造业的集大成者,三大汽车工业强国,以整车为核心,上游是汽车零部件,下游是后市场,创造了数万亿美元的价值,带动了数百万的高薪就业岗位。
而中国在2023年实现了3000万整车产量,国内消费2500万辆,500万辆出口,汽车及其上下游产业已经占到了GDP的10%以上。
中国汽车工业学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报告显示,中国已经在电池技术、电机技术、智能驾驶技术、智能制造等方面发挥着全球引领性的作用,很多原发性的创新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水平。
2023年的最后两个月,华为仅仅凭借着新问界M7、智界S7、问界M9就实现了在汽车领域的口碑逆转,在手订单量超过20万,问界M9超50万的售价,上市2小时,大定超1万,一周超3万,如今订单已经超过6万。


图3:问界新M7
小米汽车在去年年底召开了技术发布会,带来了人车家全生态的技术理念,全面突破一体化压铸技术,从线上到线下都在关注小米第一款车SU7的性能参数和售价;蔚来也在年底的NIO DAY上发布了售价80万元的智能电动行政旗舰轿车ET9,带来了一系列令人震撼的技术创新。


图4:小米汽车躬身入局
在产业发展上,汽车产业已经接棒房地产成为国内新的支柱性产业;在技术创新上,自主品牌车企也更加硬核,吸纳更多的高等级人才就业。
汽车的“新四化:新能源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充满想象,按照智能终端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硬件——软件——网络——平台,目前硬件正逐步趋同,部分企业脱颖而出,软件开始定义汽车,未来车联网的加持,会诞生怎样的平台巨头还很难预测,但对生活的改变,无疑会是巨大的,也有着非常多的机会。


图5:新的计算平台与巨头涌现不远了
回望2007年,全球经济危机,但是智能手机的出现拉动了移动互联网大发展的十年,诞生了一系列巨头企业,中国手机产业及相关消费电子行业全面崛起。而现在的国际环境下,风雨欲来,新能源智能汽车无疑就是未来十年的产业高地,并且联动了能源、制造业、网联、电子信息等更广泛的行业。如今中国更有优势,很可能带动我国制造业的全面崛起。
众所周知,在燃油车时代,国内汽车产业有一句话:“中国汽车工业,落后欧美发达国家上百年”,这句话背后代表的意思,大家都是懂的,那就是国产汽车工业比较差。
事实上,在燃油车时代,大家也是能够看到这种情况的,国内流行的汽车,基本上都是德系的、美系的、日系的、韩系的,至于国产的,虽然也有,但只是占据着低端市场。
不过,随着新能源时代到来,电动化、智能化成为趋势后,国产汽车就真的支棱起来了。
据报道: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201.5万辆,同比增长101%,全球排名仅次于日本的382万辆和德国的230万辆,超越韩国位居第三。
而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
特斯拉完成年度计划,2023年共生产电动车约185万辆,交付约180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5%和38%。
但在1月3日的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纯电动汽车季度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销售商,这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上的新兴实力。
比亚迪用了20年时间,获得了四个冠军:中国汽车市场品牌销量冠军、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冠军、中国汽车市场集团销量冠军,和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冠军。
至于为什么中国汽车出口这么牛?原因当然是新能源汽车出口太强了,2023年出口同比增长中,新能源车出口104万。
而从出口目的地来看,出口金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墨西哥、日本、比利时、英国、俄罗斯联邦、德国、韩国、澳大利亚和沙特阿拉伯。
很明显,曾经的汽车强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都要从中国进口汽车,你说这牛不牛?
而按照2021年的数据,全球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50万辆,而中国占了50%,很明显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走到了世界前列,是真正的领头羊。
也正因为新能源汽车表现强劲,所以中国汽车出口辆能够成为全球第二,比如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其足迹已遍布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个城市。
还有像蔚来,在2021年进入挪威后,今年进一步驻扎德国、荷兰、瑞典和丹麦市场,欲在欧洲市场落地扎根。
当然,虽然中国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二,但我们也要正视一个事实,那就是目前像德系、美系、日系、韩系其实在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是通过本土化建厂,通过合资的方式在本地化生产、销售,所以这些品牌并不需要出口,也能够占领全球大部分市场。
而中国品牌目前由于之前知名度不高,所以在海外当地建厂的并不多,所以只能通过出口的方式卖到海外市场。
期待后续的中国汽车品牌,能够在海外各地建厂,甚至与当地合资,通过本土化生产、销售,占领全球市场,那才是真正雄起了。
特斯拉被比亚迪赶下神坛,反映出10年前还不太为人所知的这家中国企业的崛起;马斯克本人曾公开表示对该公司不屑一顾,如今可能要让马斯克大跌眼镜了。
当年,比亚迪的王传福说:“未来引领汽车市场的,不是美国人,不是德国人,而是中国人。”13年前大家可能都当笑话听,但是13年后,都见证成为现实。
3000万辆汽车后面有个经济核算,和工业基础的背景。
大概查了下,一辆汽车,这里一般指乘用车,3000万辆,需要大约5000万吨钢材。加工钢材。
而现在世界第二大钢铁生产国,印度的粗钢产量是一亿吨。
也就是说,乘用车一项,中国产能和物资基础相当于世界第二。至于重卡,火车,轮船,飞机,建筑材料需要的钢材这里都不需要看了。
所以,中文网上动不动提“中国制造向外转移”,“中国制造被谁谁取代”,都是级别最低的充值文科生。缺乏最基础的数理知识。
国内很少有人提汽车经济与外交关系。
中国汽车的爆发,实际上极大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因为这些国家中大量是橡胶出口大国,越南,泰国每年都有大量胶农靠出口生活。
3000万辆汽车,同时还固化了汽车芯片的制造产业。
目前汽车芯片的紧缺程度,和手机电脑芯片是一个级别。
至少先把生产基地固定下来,培养一批人,再国产化。
液晶面板走的就是这条道路。
与之相应的是工业机器人。
这个和芯片同样受制于人,仔细看看,汽车新闻里清一色的库卡,abb机器人,极其偶然出现了新松。
汽车产业不论国内外,都是培养国产机器人的基石。
而汽车出口还极大拉动了造船业,比亚迪的船队就是代表。
这种规模形成之后,还有个均摊成本的巨大因素。
当液晶电视85寸都能够打到5000人民币时,日本韩国的液晶屏产业只会更难过。而当汽车产量足够大时,日德美几家会丧失大量人才,同时产品更新也会放缓。相当品质的汽车中国汽车能便宜许多,而相当价格的汽车,中国汽车又能够优质更多。
泰国市场目前就是个反应,那种带收音机冒黑烟的本田小车,在印尼,泰国,越南已经是危机四伏了,恰恰是2024—2025这个时间段,中国车企大量进入东南亚,应该是先灭日韩,再清理德美。
经济影响力增加,外交关系也只会紧张。看着汽车在东南亚再剧增,南海又会有怪物出来挑事了。
我们正在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如果只看新能源,我们则已经是汽车强国了。
年产销3000万辆,这个成绩在汽车工业史上也是未曾有过的,是值得骄傲的。
短短几年我们的汽车出口从不足100万辆来到近500万辆,汽车出口超1000亿美元,已经是出口中的很重要的产品了。这1000亿美元的含金量是远高于1000亿美元的衣服鞋帽的。
其中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超过900万辆,这其中包含着巨大的机与危。
机会是我们可以快熟巩固自己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地位,抢占市场,培养出龙头企业。
因为我们几乎是最先布局新能源汽车的,从2011年开始看的话,我们已经发展了十多年,形成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同时因为在燃油车时代,我们没有优秀的燃油汽车民族品牌,也没有大到很强的民族汽车品牌,所以对于燃油车转向新能源,国内的民族品牌不会出现船大难掉头的现象,相反国内自主品牌更容易转型,比亚迪就是很好的例子,其目前已经取得非常出色的成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国内的互联网造车也是非常好的趋势,一方面是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带来技术创新,同时也非常有利于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中的三大核心材料电池、电机、电控我们都自主可控,不受制于人。三大件占汽车成本的50%以上,是非常重要的利润来源。其中电池产业,全球前十的企业里,中国占据了6个,且市场份额超过55%。


图片来源于界面新闻
这些受益最直接的就是大家可以买到更便宜的车(相比较于国外,不要盯着ET9,仰望U8,问界M9乱喷),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人享受到了更高的薪水。
当然其中也蕴藏着危,这在无形中挤压了传统汽车强国的生存空间。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出口也很猛,不过也正如我们之前说料想的一样,限制与调查接踵而来,后面肯定会有更多的贸易壁垒定向增加给中国的新能源汽车。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动摇,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像光伏一样突破贸易壁垒,占据全球第一份额。
冷知识:汽车出口主要针对第三世界国家(看到评论里有人怼,那解释一下,日本,德国,韩国的出口主要指出口亚非拉国家,因为它们在欧洲,美国,中国基本上都是本土生产,不算出口,而中国对欧洲北美算出口,那只能说明这个数据含金量更低而已,更何况欧洲也不都是发达国家,比如俄罗斯)
这不是贬低中国汽车制造业,而是因为中美汽车市场足够大,所以一般都会在当地建厂,欧洲市场也很大,很多品牌也会在当地建厂,所以这些都不算出口。另外就是日本还会在泰国建厂,所以泰国制造的汽车也不算日本出口。
所以实际上汽车出口比的就是对亚非拉国家的出口能力,这个未来肯定会成为世界第一
然后中国本土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所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即使不依靠海外也能发展起来,甚至极具优势。现在美国希望扶持LG来遏制中国发展,大概率是不会成功的,原因很简单,美国的新能源车市场规模和中国差距太大,美国要实现这一目的,至少必须联合欧洲市场一起快速催化市场规模同时制裁中国企业才可以,但是显然欧美不是一块铁板,所以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
反倒是汽车品牌被制裁的概率更大,一方面,美国大概率会限制中国电动车品牌进入美国,如同限制华为销售一样,另外一方面,欧洲也有极强动力限制中国品牌进入,现在法国是最积极的,原因也很好理解,法国车在中国已经基本上没有市场了,但是德国不愿意赤裸裸地针对中国,因为害怕被反制。德国品牌甚至在加大和中国企业的合作。
但是,按现在的发展态势,大概率几年后德国品牌在中国的市占率也会大幅下降,届时德国就可能会更乐意针对中国了,同时欧洲或主动,或迫于美国压力,可能会要求电动车除了锂电以外的产业链非中国制造,如果要是这样的话,中国企业就得被迫去欧洲建厂,同时带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起去建。然后这块就不算中国的出口了。
另外,针对汽车品牌的制裁也更可能获得成功,为什么呢?因为锂电池方面,中国企业可以快速获得规模优势,毕竟这块是重资产,规模优势为主。但是汽车品牌则不一样,欧洲不是美国,也不是中国,欧洲是几十个国家,而且汽车文化很深厚,造成的结果就是欧洲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喜好。锂电池是标准品,但是汽车是个性化产品,比如美国人喜欢皮卡,中国人喜欢SUV,日本人喜欢K car,而欧洲人,显然德国人和法国人喜好不同,法国人和瑞典人喜好又不同……所以要在欧洲快速规模化扩大市场,形成规模优势,品牌优势,会比较难,而因为没有足够优势,所以在当地也不会创造太多经济效益,人家也就更乐意针对你,以保护自己的品牌。而锂电池则因为规模差距太大,如果针对你,经济损失会很厉害,最后可能就会和光伏产品一样,不断反倾销,不断撤销,最后不了了之。
然后就是全世界前5大市场占了汽车销量的70%,中国市场最后一定是中国品牌的,但是欧洲,美国,日本,印度不好说。锂电池产业链的优势比汽车品牌以及零部件的优势更大。
最后就是,中国成为汽车世界第一出口国是必然的,但是BYD要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品牌还是难,虽然中国市场可以占领,但是美国市场,欧洲市场就难了,另外就算中国国内市场,还要面临华为的竞争。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汽车百科 最新文章
长城汽车直播实测城市 NOA,全程零失误,如
蔚来乐道 L60 无伪装谍照曝光,该车型有哪些
现在插电式混合动力体验这么好,还有必要选
成品油价第五涨,92号汽油进入「 8 元时代」
如何看待小米su7四月第二周纯电轿跑在与主要
极越汽车员工自爆因买小米SU7创始版被辞退,
腾势 N7 的智能化体验究竟怎么样?
宣扬左脚刹车右脚油门的人是为了什么呢?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年轻男性喜欢开suv?
丰田去年销量世界第一,为什么网上各种无脑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1-12 14:06:37  更:2024-01-12 14:11:15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