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汽车百科 -> 日系车会不会慢慢被国产车挤出中国? -> 正文阅读

[汽车百科]日系车会不会慢慢被国产车挤出中国?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日系车会不会慢慢被国产车挤出中国?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汽车
丰田(Toyota)
国产汽车
日本汽车
日系车会不会慢慢被国产车挤出中国?
圆桌收录
2023 汽车盘点
需要有这张图。
奇瑞把奇瑞王的店给盘了。
这真是一张神图,日系倒下,树起来个“新纪元”。


太会了……几年前买的东风日产天籁,这两天想着预约保养,结果……




笑死……
坐标广东,公认的日系最受欢迎卖的最好的地方。
饶是如此,日系同样不好过。
都忘了有多久没在路上看到飘红绸带的新车ES了。
贴着临牌,刚提车没几天的雅阁、天籁好像也看不到了。
反倒是国产电动车肉眼可见的一天比一天多。
很多日系车拥趸喜欢拿广东来为自己挽尊。
殊不知广东人喜欢日系,出发点是务实。
就是那种“老子不稀罕什么动力、加速,老子只要省心耐用少花钱”的极致务实心态。
就是这么务实,才不是什么扯淡情怀。
我身边有几个同龄的这几年买车的广东土著,
他们购车过程既然出奇一致。
1.提出购车计划。
2.家里父辈安利日系。
3.拉着长辈们各品牌4S店转一圈,各种试驾,顺便问问价格。
4.长辈们变更口径,pass日系。
5.最后根据自身需求,家用通勤过日子的买十来万的国产电动。不差钱又想玩的买宝马M,买帕拉梅拉。
换句话说,当实际体验一番,发现日系车产品力、性价比肉眼可见的拉胯后,那些曾经忠实拥护日系车的老广大叔们跳反的比谁都快。
你们可能不知道广东传统土著是一群怎么的生物。
他们吃得起500一顿的早茶,但是让他多花3块钱买一包餐巾纸,他宁愿大热天来回停车场去车上拿。
当日系车连省油、保养便宜的优势都不在的时候,广东人都不稀罕多看日系一眼。
对了,日系车现在保值率也血崩了…
莫得救啦………
以前的日系车,特别是日系的A级车,从外观到车内配置,无处不在透露出一股抠搜劲。
你开出去,别人看一眼就觉得你穷,
坐进去,会觉得你真的穷。
但是广东人不在乎,老广务实,人家可以不在乎这个。
能跑能开不爱坏,油耗低,保养便宜,省钱省心就OK了。
经济性是日系最大的杀手锏。
后来日系吃相越来越难看,卖的越来越贵。
老广们冲着保值率高,还是捏着鼻子认了。
可如今,日系二手保值率都崩了…
汽车市场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滞后性。
就是整个市场的反馈速率非常慢。
举几个例子:
1.大众偷工减料好多好多年了,但直到19年被中保研踢爆前,市场印象依然是用料扎实…
2.大众自从零几年开始大规模上EA系列发动机以及双离合后,故障率明显上去了,但很多人依然觉得大众皮实耐造…
3.通用搞定变速箱都有些年了,油耗表现很是不错,但很多人依然觉得美系车就是油老虎…
4.日系车长期以来不止性能,就连油耗表现都比不过大众,但大家一直都觉得日系才最省油…
总结一下就是:在汽车市场,产品端的重大变化(性能、质量、口碑等)总是需要数以年计的时间才能真正发酵、形成影响力。
主要原因就是汽车消费的频率不够高,毕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买辆车起码得用几年,甚至十几年。
当然,有钱人的购车频率还是不错的,我们一车开几年,人家是一年几辆车!
换句话说,有钱人的鼻子更灵…
所以日系豪车老早的就不行了…
日系越野在国内的辉煌都过去多少年了?
英菲尼迪、讴歌长期以来过的啥日子?
皇冠是怎么卖停产的?
哪怕雷克萨斯,最滋润的时期也只能靠30来万价位的ES200走量。
价位再往上走的话,就卖不动了。
毕竟那个消费层次的都是真正吃过见过的有钱人。老早就知道日系车是啥样了…
我有一个东莞土著朋友,钻石级日系车黑,不遗余力的黑了丰田七八年了。
原因如下:
1.他在2016年买了丰田锐志。
2.他弟弟2017年买了奥迪A4。
说回普通家用车这一块。
日系的标签就是省油、耐用,使用成本低,
核心就是省钱!
然后,国产电动车崛起了…
牺牲性能、配置,驾驶体验省出来的那点经济性,在电动车面前不值一提…
其实,国产电动车不是这两年突然冒出来的,新能源上市可有些年头啦。
当年各种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当深圳最早的那批比亚迪纯电出租车安安稳稳开到强制报废后,
比亚迪就卖的格外好了。
这特么该死的滞后性啊………
真正杀死日系车的,不是国产车,而是他们自己内心的傲慢和偏见。
国产车赢就赢在“你要什么我给什么”,日系车输就输在“我给你什么你就只能用什么”。
我花了钱,买了车,还得看日系车企的脸色,那我不成跪着要饭的了吗?
往下翻了好久,发现只有日系车主还在嘴硬。
汽车行业,常年苏皖地区跑,这两省日系4S店你知道退网多少家了吗?人家自己都承认日系在国内玩不转了,就你们这些日系车主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刚从东南亚车展回来,感受是日本车企不止在中国比较危险,在东南亚市场上很可能被中国车企偷家......
重要的话先说:
尽管大家不想半场开香槟,中国在泰国电动车市场的领先是碾压性的。无论2023年丰田的利润有多高,输掉泰国市场就相当于中国汽车拆掉日系汽车帝国的第一座承重墙。在3年之内日系最佳反击策略:打不赢就加入;融入中国供应链、投资中国科技企业都是出路。日本闭关锁国,最终就会加拉帕戈斯化——日本在多个产业领域都遇到这种问题。
泰国市场有多重要!
东南亚是个大市场,泰国是整个东南亚的风向标。东南亚接近7亿人口,比整个欧洲少不到5000万。欧洲由45个国家组成,东南亚只有11个,其中印尼2.7亿人口、菲律宾2亿、越南1亿、泰国7000万。东南亚拥有多个中等级的统一市场。世界级汽车大国:泰国拥有每年200万汽车生产能力,其中100万出口。实际生产能力超过英国与意大利的总和。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的年产量也接近150万,马来西亚有70万。对中国友好:无论军方还是王室对中国极其友好。民间同样亲华。无贸易壁垒还有补贴:泰国的产业政策期望成为世界级的电动车产业中心,希望中国工业链帮助其完成愿景。不但没有贸易壁垒,还有电动车补贴政策,补贴政策是全球除中国之外最激进的。补贴的范围甚至可以包含在地生产之前的进口电动车型。电动准入门槛低:相比欧洲,东盟电动产品认证容易,省钱省时。用户成熟度高:泰国用户比中国用户对汽车的认知理解程度高。今年泰国曼谷车展已经举办40届了。泰国千人汽车保有量超过中国25%。泰国市场用户对新产品接受度很高。日系不能输的市场:泰国、东南亚是日系车的大本营。他们通过扶植垄断供应链的方式迫使其他国家的产品很难进入。日系供应链扎根很深、政府关系做得很透,东南亚日系车市场份额很大,车价很贵,利润很高。如果泰国靠中国电动车转型,那么整个汽车市场的价格会下探,日系同时失去利润与市场。进而形成多米诺骨牌现象,向南美、中北美、澳洲、中东、非洲传导……这将是对日系毁灭性的冲击。
大战已经开启
丰田利润很高无以为继:中国工业所到之处,工业产品物价必然下滑。日系产品在泰国价格相比去年同期普遍下调了2-3万人民币。由于2024年会有更多中国价格便宜的电动车产品发布,价格进一步下滑不可避免……泰国消费者最终获益。日系可以丢利润,不能输份额:泰国200万产能(包括100万出口)主要玩家就是中国和日本。中国多卖一台,日系就少卖一台。由于汽车工业是规模产业,利润的基本面来自于规模。日系最佳的选择,是输利润但不可输份额。份额没了,日后翻盘是非常困难的。中日游说天团在竞争:日方说泰国对电动车补贴非常倾向于中国,中方说泰国过高的进口关税、国产化率要求保护了日系太久。最近中日双方的交火在于第二期纯电汽车的补贴金额。在2023年12月截止的第一期补贴,相当于每台车约3万人民币的补贴。这部分钱大部分都被中国企业拿走。日系希望减少为0,中系希望继续3万。行业预判极有可能补贴会在1-2万之间。日系电动车输在开局:泰国纯电动车(EV)的消费税近期降低到2%。2%需要在泰国在地生产,目前中国企业普遍获得了申请。日系电动车目前可以申请到8%的消费税。特斯拉如果获批在泰国生产,消费税也会降低到2%。泰国燃油车目前的消费税是12%起步、混动10%。
留给日系的时间可能真的不多
电动销量暴增:2023年泰国国内纯电车型的销售数量预计在8万台。是2022年的10倍。2023年11月,泰国电动车销量达到9000台,销量前十的电动车全部是中国品牌。在2023年12月泰国曼谷车展上,纯电车车型销量史诗性增长,展会电动车订单占乘用车总量的40%。留给日系的时间有多少:李想认为2025年12月中国新能源新车的渗透率可以达到80%。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不到6%,而2023年11月渗透率达到了40%。新能源对燃油的快速替代极有可能发生在泰国,2023年11月泰国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达到了18.15%。泰国产业政策期望2030年泰国实现本土化生产的汽车中电动汽车占比达到30%(250万台基数)可能会提前完成。日系的大困境:汽车是由品牌、供应链、服务网络决定的。目前日系在电动车供应链方面没有优势,而拒绝使用中国的供应链导致日系成本高,没有竞争力。那么服务网络(4S店)会用脚投票选择中国产品。随着中国产品的数量增加,品牌也就立住了。日系绝望的本土:日本本土市场没有电动车产业政策。日本在2023年11月本土的电动车渗透率3%。日本政府没有能力大规模补贴电动车,你不这么做,就孵化不出好的供应链。就会拖慢日系品牌在全球电动车转型的速度……
中国企业在泰国的状况与得失
比亚迪新王登基:毫无疑问的泰国电动车销量霸主。被泰国人看作像丰田一样巨人般的存在。2024年中比亚迪泰国工厂(15万产能)即将建成,产能还可以继续增长。同时比亚迪电池、三电等相关供应链也会落地泰国,帮助泰国电动化转型。2023年比亚迪海豚月销量达到2825台,在11月所有电动车占比31.5%。比亚迪海豹10月在泰国上市,目前已经拥有5000个订单,已交付3000台。海豹的成功代表中国企业可以在泰国市场对抗奔驰宝马奥迪。比亚迪元Plus(Atto 3)前11个月交付1.8万台,领先所有电动车。哪吒:只有一款车型哪吒V在售卖,全年预计全年交付1.3-1.4万台。哪吒V是泰国第二好卖的电动车产品。2024年哪吒X和哪吒GT会投放泰国市场。同时,哪吒的工厂(2万产能)也会在2024年投产。与哪吒一起进入泰国的还有国轩高科电池公司,他们将完成哪吒的本地化配套。GMW长城:欧拉、坦克、哈弗在泰国统一成GMW长城。虽然销量不及比亚迪,但整个泰国人对于电动车的认知是长城塑造的。欧拉成为泰国网红车的存在。长城泰国团队组织过从曼谷到新加坡的8天4000公里电动车长征。那次活动给整个东南亚以震撼——电动车的续航焦虑被打破,同时电动车代表了新生活深入人心。长城在进入泰国一周年时与麦当劳联合营销,长城与泰国旅游局深度合作都成为泰国汽车工业界营销的标杆案例。2024年长城罗勇工厂将投产欧拉电动车,这将是东南亚地区第一辆本地化量产的电动车,具有历史性意义。上汽MG:MG进入泰国10年了,它的本地化伙伴是正大集团(当年为中国引入正大综艺)。早期奇瑞进入泰国市场,由于产品服务不行,造成泰国对中国产品的不认可。目前泰国对于中国汽车的好感度扭转是上汽逐渐建立起来的。2023年上汽与正大合资建设电池工厂,预计产能5万块。上汽在泰国发售的MG、荣威、大通统一都挂MG的商标。长安:2023年泰国车展爆炸性的新闻是长安进入泰国。从品牌进入的铺垫到上市时火力全开的传播堪称经典。广汽埃安:AINO Y是非常适合泰国市场的产品。但过去几个月中AION不停地调整价格(降价),坦率说对于泰国的研究不充分,对自己定位不准。自杀性的行为对于自己不好,而且会殃及泰国人对其他中国品牌的看法。五菱:AIR EV晴空是非常独特的产品。目前的它的市场细分里面还没有竞争对手。路特斯:至少在曼谷车展上观众不比保时捷少。其他中国品牌:预计2024年奇瑞与吉利会进入泰国市场。奇瑞在泰国的口碑并不好,希望他们能改变过去泰国对奇瑞的负面印象。吉利究竟是通过母品牌还是通过海外品牌比如宝腾、LEVC还不知道。
中国品牌制霸泰国的关键
新细分市场:泰国电动车渗透率并不平衡,电动SUV市场已经被中国企业杀爆了。新的机会点包括电动皮卡(比亚迪、长城请注意)、针对BBA雷克萨斯的豪华车(海豹已经证明了可行)、更微型的产品(五菱晴空或者比晴空更小)、跑车类产品(哪吒GT、MG Cyberster)、MPV(理想MEGA、腾势D9、LEVC XSPACE)……抢认知:买电动车就选中国品牌,这是泰国老百姓的共识。这与在中国非常类似。中国品牌有必要加大在泰国的品牌建设,如长城早期在泰国大量营销活动都是对品牌极其有价值的。饱和式传播:想进入泰国的中国品牌需要快速饱和式做品牌传播。火力不足,不如不要进入。泰国市场的电动车渗透率快速上升,不要说给日本品牌,给中国品牌的窗口期其实也不多。搭建本地化团队、相信本地化团队:不尊重本地文化的企业无法生存。新进入泰国的中资企业的本地化人才梯队建设不足的问题已经出现。中国企业要抱团:泰国没有秘密可言。泰国这个市场只有阳谋,没有阴谋。在泰国大家都是中国企业,理应一起游说政府给中国企业更好的政策。在国内那种相互搞水军的打法,在泰国不成立,也会被人看不起的。善待本地的经销商:东南亚的经销商与中国的不一样。人家的经销商都是家族式,几代人共同经营。好的地头蛇,可以帮助企业落地融入。
日本品牌该何去何从
靠游说政府减少补贴已经没有用了: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中国的补贴大幅度退坡,但是电动车增长已经不可逆了。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铃木非常危险:五菱为代表的中国国民车提供的产品价值与日本的铃木很相似。铃木在中国打不赢,在东南亚也会很困惑。五十铃:只有皮卡是不够的,你需要有电动皮卡。中国的电动皮卡大军已在路上了。三菱、斯巴鲁:真有可能硬派底盘和产品可靠性可以抵挡得更久一些。马自达:Zoom Zoom精神将遇到一大堆百公里加速三四秒的竞争对手……丰田、本田:加速在中国与泰国电动车工厂的建设,利用中国的供应链降低成本,利用日本精益生产控制品质提高效率。日系在全球有相当出色的销售服务网络,几十年的口碑积淀都是日系的武器。日本的管理能力+中国的供应链,这是天王级的存在。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是下一轮竞争的焦点:坦率说日系在智能座舱的供应链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尤其是与车融合的内容生态日本本土更加少。日系品牌最好加大对中国供应链的投资和并购避免落后。德国大众已经有做出很好的示范。
日本的真正对手
并不只是中国:在东南亚,日系会面对中国电动车的强势冲击;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日系会同样面对来自韩国品牌和特斯拉的冲击;通过与中国供应链融合的欧洲企业(如大众、斯特兰迪斯)他们也会不断冲击丰田全球的市场对手还是自己:承认电动是未来——承认哪怕电的来源还不够环保,但电动车依然是未来——从用户体验的角度,电车确实比燃油车有体验性优势。不是拒绝,而是接纳,并且承受转型带来的持续多年账面巨大损失,日系就有了生路。
说几句不中听
中国品牌曾经拥有越南摩托车市场统治性的市场优势。但是中国品牌最终彻底输掉了越南市场,被击退的日系摩托又回来了。王者没有永恒的。有那么一两次质量危机,就会丧失多年的努力。世界上每一个市场都需要你去服务用户,创造就业,而不是掠夺利润,倾销产品。你看看那些退出中国的国际品牌是如何善待自己的员工(比如三菱)。我们现在连自己的员工还不够善待,更遑论世界。要做国际生意,需要放弃偏激的民族主义。我们不要喊口号把日系、德系、美系赶出中国市场。同样世界也可以喊把中国人赶出去。越是工业大国,越希望全球化,越需要公平稳定的市场。国外创造的好的技术、管理方法甚至优秀的员工,我们有胆识吸纳,那不是日本、德国、美国的财富,那是全世界的财富。










这是必然的趋势
很多人会觉得日本车在美国市场很大啊
可是别忘了
美国现在处于衰落阶段
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大方让渡汽车市场了
所以日本汽车必将面临下面这样的情况
中国负责绞杀中国市场的日本车
美国负责绞杀美国市场的日本车
中美唯一的区别就是
中国的精日对前一个事实不服不忿
而对后一个事实压根不敢吱声
20万的天籁老气横秋
10万的天籁稳重大气
20万的雅阁配置太低
10万的雅阁运动简洁
20万的佳美内饰垃圾
10万的佳美帅的一匹
不会,因为日系车会被快速挤出市场。
2025年年末,国内基本上就不会看到日系车了。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日系车在2024根本就没有全新的主打车型,只能靠着小改老款打江山。
可自主品牌在2024会掏出什么妖兽呢?
比亚迪会推出新一代dmi,油耗更低,动力更强,
会推出新一代纯电平台,新一代刀片电池,能耗更低,续航更长。
进一步巩固比亚迪在20万以下市场的统治地位。
华为可能会把25000转电机,十合一动力总成下放到A,B级车,成为20万以下市场的最大搅局者。
大疆等廉价智驾系统,可能会大量应用在20万以下市场,也不排除华为比亚迪下放智驾系统。
现在20万以下AB级燃油车,就是日系最后一块遮羞布,现在日系还把真皮座椅真皮档把当杀手锏呢。
拿头去打国产车啊?
所以,2024一过,日系车基本就完蛋了,考虑到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滞后性,日系还能撑一年,2025一过,日系正式关门大吉。
你以为日系车在衰退,其实今后的每一年都是日系未来最好的一年。
日本车以后就在美国和日本卖吧,两个封闭市场,价格高,技术低。
国内日系车继续萎靡下去,现在看来几乎是必然的。
就比如本田中国,促销活动越来越多,销量却是越来越少。
本田中国2021年1-11月终端的汽车累计销量为1,392,877辆。
本田中国2022年1-11月终端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234610辆。
本田中国2023年1-11月终端汽车累计销量1068383辆。
为啥说本田中国,因为我开了七年多的传统油车是辆本田雅阁,一直在4S店保养,之前去保养的时候,发现对接的客服温柔了许多。


对接的客服没有再强烈推荐啥附加的,比如换火花塞,换轮胎,换变速箱油,镀膜啥的。就是正常按单子上面进行保养。


我当时说车开久了会有点异响,维修师傅说出去转半个小时看下(后来说是引擎的小问题,师傅帮着调好了)。这放以前来看,完全是无法想象到的服务。维修师傅忙得很,哪里有时间陪着你出去溜车半小时查问题。
在外溜达的路上,我和维修师傅聊天,最近广本很闲啊,生意不如我当时买车的时候了啊。
他想了想,我的车是什么时候买的(2016年买的),说是差远了,大概来店保养维修的,只有你当时买车时候的一半还不到。现在店里很多师傅都没什么活干,拿不到钱就辞职了。就这样人还是多了,以前忙的时候都没有双休,每天干十几个小时,现在有双休,每天八小时还闲,因为人多班少了,时不时还有轮休。
我看师傅还比较年轻,应该三十出头的样子,就说现在国产新能源车卖得越来越好了,传统的燃油品牌4S店都这样,要想多拿点钱,可以趁年轻跳去新能源品牌做。
他笑了笑,是正在考虑,实际新能源汽车除了三电之外,和传统燃油车也差不多。他最近也在自学,买了两本书看,希望后面有机会吧。
保养结束后,回到对接的客服那里。客服主动给了我两张机油免费券……下次来换机油不要钱……另外还主动给了一张餐券……说车正在精洗,得半个小时,正好可以去吃下午餐……
但两个月后,我把本田雅阁卖了,因为我准备买辆新出的智己LS6,加上家里还有个增程的。雅阁估计后面都会很少开了,与其保养、停车、保险一年大几千的放着,加一次油比充电贵五六百,还不如马上出手少亏一点。
卖之前,我查了下几家大的二手平台对这个车龄(公里数)的报价,但实际过来看车的报价基本都是平台上面的报价打7折。有个抖音的二手车小姐姐还给我打6.5折……说赶紧卖,否则明年更卖不出来价格了,因为车企对新车促销的活动力度越来越大了……
当时给我的感觉就和武汉的房价一样道理,小区的商品房在网上挂着2万的标价,好像和前两年的价格差不多,但是真的要出手就得打7折,否则就无人问津……
最后找了一家报价合适的卖了,二手贩子说如果七八月份卖,还可以多卖大几千,现在就是一个月一个价,越往后燃油车越不值钱。而本田雅阁还算是保值的,可以卖到广州那边,那里还是有一些中老年人喜欢这类的。
……………………
其实开了这么久的本田,我对日系还是有感情的,毕竟这车开了七年多,按时去保养,没有啥零部件故障的,有点小问题保养的时候也会帮着弄好,没有让我操啥心。
其实本田如果有好的纯电车可选的话,我冲着情怀肯定会优先考虑的,可惜日系真的没打算在纯电车上投入大的精力。
丰田、本田、日产的纯电车怎么说呢……就是的确有,但是就不能比。
如果是日系的燃油车,对比国产燃油车,怎么被人叫衰,那还是能比的。但是日系的纯电车,对比国产的纯电车,那就基本不能看了……
关键日系嘴上说着要尽快转型新能源,一年过去了,今年还是没看到拿出来啥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以丰田为首的,还总在呼吁不要过早放弃燃油车,电动汽车的技术还不够成熟……
所以,在国内新能源卷得一塌糊涂的时刻,日系汽车别说新能源排行榜了,就是总榜上面也开始脱离团队了。


如果明年日系还是在新能源上没啥亮点的话,大概率就会垮得更厉害了,毕竟长时间靠降价换销量,背离市场的趋势,终归是一条不归路了。
杭州英菲尼迪店疑似原地改为比亚迪店,连带logo的茶杯都没换。。。


没关系的,我听知友们说,真正伟大的公司,不会在意中国市场。就像谷歌三星,退出中国后一样是世界老大。至于油管脸书SpaceX更是对中国市场不感兴趣,一样伟大。
日系车拥有几十年的技术积累,这种深厚的底蕴和匠人精神使得它完全不需要看甲方脸色行事,就算退出中国也能在全世界大受欢迎。在国际大市场中,像比亚迪这种渣渣肯定被日系车打的找不着北。
所以日系车什么时候退出中国呢?
答案:会。
给大家换个角度看一下日系车企的掉队现状。
中间涉及到猎头和我的对话,以及广汽丰田的薪资信息。先表示歉意。






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假设我拿到的是30万年薪。
广汽丰田,1-6月,11-12月每个月发1万多点,7-10月发不到两万,然后年底,也就是来年的1月份左右再发14万。
我们这个行业(锂电行业),我这个水平,其他公司薪资结构基本是每个月税前2.4多点,然后年终发年终奖。年终奖从2个月到10个月不等。好一点的比如CATL,能给多点,差一点的,比如我这家公司,给个2个月意思一下。
但是,广汽丰田这个薪资结构对于我,尤其是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就是很奇葩的。问题主要在,他年终奖占比实在太高了。
你比如我,我现在一年能拿税前31W左右。每个月到手1.7万。房贷4000,车贷1000,油钱,饭钱,结存1万左右可以自由支配。我想存就存,想花就花。
但是到了广汽丰田,那就痛苦了,前6个月基本没有盈余,搞不好还要动用以前的存款。后面几个月勉强好一点,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年底还要看领导眼色才能拿到年终奖。
年终奖占比太高,意味着你这一个工资年内一年都要绷着,都要悬着一根弦,看领导眼色。万一中途想走,年终奖就没了,工资就没了一半。
广丰这种薪资结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吊着你人,怕你走,怕你不听话。你有一半的薪资是奖金,你不听话就扣。
另外,题外话,合同薪资非常低,奖金非常高的企业,慎入。
不会,会迅速崩溃退出中国
本质上日系车过去两三年有大量的销量是根本不应该卖出去或者事实上根本没有卖出去的,日系车在最能自救的时候选择了饮鸩止渴,一边买水军骗人一边往经销商压库存
现在福报来了,骗术保质期到了,国产车没散架,日系二手价格崩了,而且卖不掉;同时经销商活不下去批量跑路,明年日系车还怎么卖?经销商的库存,二手车商的库存,加上图保值率买了日系的冤种,光这波踩踏出货就够日系销量再跌一轮了,更不要说产销体系动荡的连锁反应
基本上明年日产铁定完蛋,情况不会好于今年的现代。本田有机会再熬一年,但是情况很难逆转了。我本来以为丰田想想办法能活,结果丰田选择了继续压库存,现在我看好丰田和本田一起走
当然你乎是会激情论证丰田没有中国还是世界第一,你们说的都对,反正奇瑞的海外工厂和比亚迪的大船都不存在,反正通用和特斯拉在美国国会影响力不如丰田章男,反正奔驰宝马大众的新能源转型跟日系一样low,你们说的都对
汽车行业是这样的,当一个品牌销量低到临界点,就会陷入死亡循环。
只有足够的销量,下游才有合作伙伴愿意开4S店,上游供应商才有议价能力。
死亡螺旋是这样的:
销量低—保有量低—4S没利润退网—消费者发现自己的城市连个网点都没有—销量更低—厂家生产失去规模效应—成本拉高—产品力更低—销量更差—更多4S退网………
当年销量低到10万,苦苦支撑。
低于5万,死亡边缘。
半死不活的日系才是好日系。
在坐各位应该能看到这一天。
就算被国产车挤出中国又怎么样?
知乎早就给我说过了以下事实:
samsung手机退出中国依然是全球老大
google退出中国依然是全球老大
META没进来过中国还是全球老大
X没进来过中国还是全球老大
等等...这种例子太多太多了
所以...退出吧,回到美国,与其在中国卖9w人民币的卡罗拉/14w的凯美瑞,去美国卖2.5w美元的卡罗拉/3w美元的凯美瑞不香吗!?
雅蜜迪
中国车企下一步要做的绝不是复刻排挤广汽三菱退出中国赚那仨瓜俩枣,而是排挤丰田本田日产进一步退化成马自达。
网传广汽三菱发全员信宣布「公司于6月份正式进入临时停产阶段」,并公布员工安置方案,哪些信息值得关注??www.zhihu.com/question/611879770/answer/3116762864?utm_psn=1718256867686326272


具体看销量数据,常见海外品牌中,雷克萨斯、马自达、三菱在中国市场老早就滑落到了三线。


雷克萨斯2023年前三季度仅较去年同期出让了2万台的市场,填给奥迪回升3万的增量都不够。马自达2023年前三季度仅较去年同期出让了1.9万台的市场,也就略超福特回升1万的增量。这些销量涨跌数据哪怕比起二线合资都不够看。
但是一线合资不同,同期的丰田出让了13.8万台的市场,本田出让了23.4万台的市场,日产出让了17.7万台的市场,大众别克也在以类似减量下滑。
这些市场的此消彼长或许有一小部分流向了特斯拉,填一下别克等的下滑,最终贡献美系车总体涨它几万台,但绝大多数流向的自主——一共涨了151万台。


说明自主崛起、新能源车、出口加速等时代大势是看不上三线合资的,它们早在3-5年前就被边缘化了,纵使同比再创个50-80%的巨大跌幅也没多少肉。
如何看待日产汽车2023年1月销量同比下降64.4%??www.zhihu.com/question/582496251/answer/2880909323?utm_psn=1718257195488239617


所谓中国市场不行还有欧美市场中东市场等的论调本质在躺平,也就先放弃局部亏损,马虎撑一下中国卷王出海前的阶段。
起亚中国杨洪海称,挣的钱贴得起中国市场,等本土企业烧死了再来抢市场,如何看待此言论??www.zhihu.com/question/606934018/answer/3076285932?utm_psn=1718263234417545217


中国全球第一大市场拼杀出来的玩家真到它们大本营,有的是产品力和经验体系对抗其落后的版本。
为什么被称为「背着燃油充电宝」的增程式电动车在争议声中越卖越好?我国增程式电动车发展处在什么水平??www.zhihu.com/question/626797416/answer/3257205245?utm_psn=1718262840568410112


所以自主崛起、新能源车、出口加速的大势核心的硬菜是抢夺丰田本田从一线滑落二线的大蛋糕,只要20%跌幅就出让了很多市场,复刻2-3年前别克日产衰退,逐步跟不上节奏的过程。
等到丰田本田进一步沦落三线到销量跟今天的马自达为伍的时候,它月销1万还是6千还是退出中国市场,做主流细分的中排玩家,还是个性细分的小众美,还是涨价进豪华细分对刚BBA都无关紧要了。


此时抓住了机会该上新上新,该降价降价的自主都已吃饱,所以已经用不着故意去排挤日系,后续动作是“毁灭你与你何干”的逻辑。
日系车会不会被挤出中国我不知道,但是同事的自由光被人刮了,去以前的4s店,发现


格局小了,不如聊聊全球市场。


比亚迪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旗手,但中国汽车产业不止有比亚迪,甚至油车的竞争力都上来了,这是整个产业的崛起,从今而后的每一年,都是日系车未来最好的一年。
给大家看几组乘联会公布图片数据。
记住,批发是零售的先行指标,车是高价值商品,批发了必须得卖出去。
然后观察数据趋势。
2023年上半年中国市场零售,东风日产第9,一汽丰田第8,广汽丰田第6.
2023年1-11月中国市场批发,东风日产、一汽丰田落榜,广汽丰田第10.
2023年11月中国市场批发,所有日系均落榜。
市场已经用钱投票了,日系车被小众化是必然的结果。






中国汽车不断侵蚀日本汽车,这是不可逆的趋势。不仅局限于中国,在全球也是。除了几个高度受政治保护的市场,中国会吃下其余的大部分市场。原因很简单,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更是不可逆的趋势,而德国和日本是没有智能化的实力的,德日软件生态环境先天不足,没有足够的人才来实现汽车智能化。德国小日子会比日本好过一些,一是因为德国调头快,快速的缩减欧洲汽车产业规模,转而投向中国;另一个是德国背靠欧盟市场,有可以交换的市场筹码。而日本本土市场一年就400万辆的规模,筹码不够大。日本车会和韩系车一样,在中国市场迅速成为other。
曾经的燃油版凯美瑞车主表示,这个车系(或许也可以上升到整个品牌)最招人烦的就是永远要给你“本可以更好”的感觉,绝不会给你觉得物超所值、轻易不用换车(哪怕仅仅是感觉),并且还会暗示你这种感觉是因为你钱没给够。




比如7代凯美瑞,空间大、不爱坏、做工好、10万公里无异响、超低的DIY保养门槛都是对普通家庭实打实的实质性优点,但是绵软的动力、廉价的用料、油腻的液力变矩器调校、千沟万壑的底盘+筷子后悬挂、相对于性能而言并不低的油耗真的让我开一次骂一次。




到了TNGA架构的8代凯美瑞,液力变矩器倒是不油腻了(低速也大范围锁止),底盘平整了,油耗也省得多了,行驶质感甚至有股德味儿,但是又把空间优势整没了(不止它,几乎所有进入TNGA时代的换代车空间都比前作明显退步,沦落到同级别二三流的水准),其他祖传的弱势项目也没有实质性改善。


当然了,丰田本田为首的日系车毕竟体量大,根基也深厚,又有美国韭菜高价扶持,只要它们不主动放弃中国市场,现在谈出局还为时过早。何况他们也在用高配低价策略努力自救,哪怕是马自达这样的小厂也愿意把2.0L的马3卖到10万以内来挽留客户,这对准车主来说可是实打实的好消息。反而是斯巴鲁这种全品牌年销量不敌别人单车月销量还死撑着不降价(拿进口说事儿的去看看德系进口车的优惠力度)的硬骨头,那才是离死不远了。
站在消费者角度,我其实并不希望日系车真的被灰溜溜地扫地出门,而是希望他们奋起还击,努力拿出好产品和诚意价同自主品牌卷到底。毕竟百花齐放才是利好消费者的环境。只可惜我说了不算,关键还是看消费者的喜好和厂家未来的市场策略。
国内市场
三菱,铃木已经差不多咽气了。
英菲尼迪,讴歌还有一口气在。
马自达还在垂死挣扎。
现在日系车的主要购买对象是谁?
第一次买车的人,预算15万以内。
第一次换“好车”的人。就是之前开十万左右的车,现在像换个好一点的中级车或者中型suv(也就25以内预算)。日系是首选。
其次就是70年代老思想的用户,特别是农村出来的,他们瞧不起国产正常,那个年代的人几乎都瞧不起国产。
我们隔壁汽车维修店的老板,天天说国产车辣鸡。结果自己买了一台理想,自从买了理想后,他的雷克萨斯基本就没看见开过。
很多时候骂国产车的人,很多是燃油车相关行业,毕竟饭碗被抢了,想极了十年前实体店老板骂马云。
还有一部分是压根就没有体验国产车。但凡开了,思维立马会改变。只不过,他们连试驾的的信心都没有。
朋友买了22款的凯美瑞,我试着开了下,倒车影像像素水平像极了我上初中时候下的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汽车百科 最新文章
长城汽车直播实测城市 NOA,全程零失误,如
蔚来乐道 L60 无伪装谍照曝光,该车型有哪些
现在插电式混合动力体验这么好,还有必要选
成品油价第五涨,92号汽油进入「 8 元时代」
如何看待小米su7四月第二周纯电轿跑在与主要
极越汽车员工自爆因买小米SU7创始版被辞退,
腾势 N7 的智能化体验究竟怎么样?
宣扬左脚刹车右脚油门的人是为了什么呢?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年轻男性喜欢开suv?
丰田去年销量世界第一,为什么网上各种无脑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1-06 18:25:49  更:2024-01-06 19:44:43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