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科技知识 -> 媒体报道苹果 Vision Pro 遭遇退货潮「设计笨拙、视觉效果差、不值3500美元」如何看待此事? -> 正文阅读

[科技知识]媒体报道苹果 Vision Pro 遭遇退货潮「设计笨拙、视觉效果差、不值3500美元」如何看待此事?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北京时间2月14日,上市不到两周时间,苹果公司的首款头显Vision Pro已经开始陆续接到用户的退货。 今年2月2日,当Vision Pro正式在美…
有人说这是数码博主蹭苹果的 14 天无理由退换货,发完评测退回了。
也许有个别是,但我认为绝大部分还是因为体验问题,毕竟抢首发的,大部分时候是热爱且不差钱的。
从发布到现在陆陆续续看一些评测,目前已经有点解毒了,最大的一个问题是长时间佩戴的问题,这个「长时间」要打引号,是指一两个小时以上。
类似影视飓风挑战的连续佩戴 30 小时挑战,实际上几个小时后就完全受不了了,只能摘下来歇会儿,而且后续 Vision Pro 的烙印都刻在了眼周围。


包括之前下图这位使用者连续使用 15 小时的后果,也不容乐观


包括我日常在聊天的 vision Pro 的群里,一些最开始用的火热的使用者,现在也就是睡觉前看一会儿电影,已经不怎么日常使用了。
虽然有很多看起来不错,类似连接 Mac 的使用,类似观影体验,但一旦这些加上 600 多克的重量,一部电影都坚持不下来,那还谈何体验。
反而是类似下图这些配件发明后,佩戴体验改善后,才有可能会有更好体验,我看到有人实验了这种,实际效果还不错。


当然也没有那么惨,毕竟按照群众的智慧,这种压脸的感觉应该有方法改善。
但是毕竟 600多克的重量,除非是像挂吊瓶一样挂起来,不然压头也是难免的。
另外,生态也在逐步完善,Infuse 已经出了 TestFlight 版本了,所以至少如果你有 Nas,观影资源上倒是解决了不少。
这次等于美国的群众帮我们做了小白鼠,希望国行上市时候,佩戴体验的问题能有好的解决方法。
不过这次问题这么突出,难道苹果的工作人员自己没有长时间佩戴体验么?
这种较长时间(几个小时)的佩戴体验不达标,居然还会正常推出,苹果压力看起来是真的不小...
iPhone 充电器购买参考买可以参考我这篇几千个赞同的文章:
2024 年苹果 iPhone 快充充电头(充电器)和快充充电线选购攻略和推荐( iPhone 15 系列适用 )
iPhone 和 iPad 快充充电宝购买可以参考我这篇几千个赞同的文章:
快充充电宝哪个牌子好?2024 年苹果手机iPhone/iPad快充移动电源推荐
(完)
之前就说了,如果不差钱想抢鲜新事物的可以入手,因为Vision Pro 作为第一代产品,缺点真的是太多了,600g的重量让佩戴者会感觉到劳累,再加上续航不到2.5小时,这些都是让很多人无法接受的,因为毕竟价格2万多呢。。。


扎克伯格在Instagram上发布了一段视频,点评了Vision Pro。他表示,在使用了Vision Pro后,“我不仅认为Quest更具性价比,我还认为它是更好的产品,不接受反驳(period)”。
所以退货潮是必然的,毕竟需要完善的太多了,而且苹果头显受众还是比较小的,一般人真没必要买,作用有限。。
再看看其中的一些优点:


屏幕上,苹果Vision Pro使用4K micro OLED显示屏,双目2300万像素,显示效果非常清晰,清晰度足以阅读文字,视频直通延迟非常低,仅12ms,Vision Pro的操作很简单,只需要简单捏一下即可进入某个软件。


当然,Vision Pro娱乐属性最强,可以在上面看电影,看球等等,沉浸效果杠杠的。


还有一个看F1比赛的,这效果的确很炸。
总之,作为一个新品,肯定有发展空间,想体验的不妨等完善以后再说。




广告
Apple/苹果 iPhone 15 Pro (A3104) 256GB 白色钛金属
京东
¥8399.00
去购买?


广告
苹果15手机 Apple iPhone15 苹果5G手机【5天内发货】
拼多多
拼团价¥9988.00
去购买?
在Vision Pro上,苹果解决了VR设备的一部分问题,但还有更多问题没解决。
VR设备的使用体验存在几个问题:
用VR设备的动机:这个设备给我的某个方面的体验提升有多大?虚拟与现实交互:如与人的沟通、与其他设备的沟通、与各种物品的交互。长时间佩戴问题:长时间佩戴中头部的重量,眼部的不适感,续航时长等。
以上三个问题是我此前用几款AR\VR设备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苹果Vision Pro是目前解决的最多的,但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以上所有问题
——但依然可以看到解决的希望,但Vision Pro还没完全解决。
Vision Pro解决了一部分交互问题。
从目前的各路体验测评来看,Vision Pro在外部人的交互、视觉体验、跨设备交互中,做得不错,算得上目前虚拟与显示交互的问题中解决最多的。
苹果得益于手机上积累的技术,以及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量产款MicroOLED,Vision Pro在VST的体验中做得相对更好,即使在直视阳光的场景中,Vision Pro也还能保持不错的动态范围和信噪比——甚至鬼影表现都比iPhone强得多。


Vision Pro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跨设备交互,与Mac交互的相对比较好


——不过,都能和Mac交互了,为什么和iPhone不怎么交互?


明明iPhone 的内容应该可以以某种形式进入Vision Pro而非这样
当然,这个是其他VR设备厂商们的问题——他们并没有除了VR设备以外的设备。
Vision Pro还抛弃了手柄,让VR设备真正能出门——手势交互和手柄比起来,要携带的装备少很多。


此外,Vision Pro在与人的交互上也做得相对比较好。


爱奇艺Dream Mix
传统的VR设备比较大的问题是,大家都会知道你戴着VR设备,而你的表情不会完全反应在外部,因此,不仅沟通是单向的,而且与外界的沟通也不够。
但Vision Pro没有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非得用VR设备?Vision Pro纯手势交互在生产力应用中堪称shit——排除了生产力应用。
甚至会引入大量的误触控。
最好的例子是搞笑的屏幕键盘,你通过盯着每个字母并捏住你的手指来选择它,或者用两根手指在你面前的浮动键上啄食。除了输入 Wi-Fi 密码之外,它不值得用于任何事情——对于任何更长的时间,您都需要使用听写或连接蓝牙键盘。为什么?因此,您可以直接控制输入。
一个不断观察你的手输入的系统往往会记录很多额外的输入,这可能非常有趣。我通过编写视频脚本来确保事情顺利进行,我用手说话。因此,当我在Vision Pro中为这篇评论编写视频脚本时,系统一直在抓住我的手,并开始滚动和意外地点击东西。
目前Vison Pro在软件生态上也仅仅是一个大号iPad,除了视频应用,暂时没有比其他设备更突出的。
不过:
一个没有想到的bug:出差之前想下载一些电影在飞机上看,结果只有戴着的时候才能下载,一旦取下来就停止了佩戴体验不用我赘述了,苹果的人体工学一直比较一言难尽。由于您主要会在那里体验 Vision Pro,因此一段时间后硬件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只是......重。
我一直开玩笑说 Vision Pro 是一款适合你脸部的 iPad,但它比 11 英寸 iPad Pro(470 克)重,接近 12.9 英寸 iPad Pro(682 克),所以以一种非常真实的方式,它是一款适合你脸部的 iPad。
Vision Pro的所有重量也完全是前置的。其他大型耳机,如Quest Pro(722克)有精心制作的头带来平衡重量,但Vision Pro只是把它放在前面。换成双环带有助于保持更稳定,但并不能真正降低将所有耳机戴在脸上的整体感觉。过了一会儿你就会感觉到它。
以及,我很奇怪为什么苹果没有给Vison Pro上更好的光学性能——他们明明知道的。
我本以为苹果会用上更好的光学设计的,按照Vison Pro如果要全天候使用的话,两颗用于VST的摄像头需要达到iPhone 15 系列主摄级别的性能,否则弱光表现不太好。
然而他们依然为了—我猜是成本——用了不太好的图像传感器,以至于在弱光下的VST和手势识别体验大幅下降。


也就是说MR需要两颗不错的摄像头,可以实时反馈外部信息,并且在弱光下也可以成像,同时还需要不错的、高效率的实时矫正+合成算法,此外还需要极低的延迟,以保证在正常使用中人眼的感受和平时一致。
难点也在这,尽管各家都采用的是前些年手机主摄级别的1/3英寸传感器配置,但实际应用中,人眼含余光的实际视角范围大概是24mm-28mm左右,而透视大概是50mm左右,所以MR设备不仅需要考虑透视,也需要考虑实际范围,笔者认为各家都是用广角甚至超广角镜头矫正而来的。这反过来也导致了实际的成像面积更小,在符合人眼透视的50mm焦段,图像传感器面积可能还得砍半,进一步降低了图像信噪比。
以及,苹果这种交互方面和屏幕,确实有点费眼睛。
我们常说眼部疲劳会近视,但如果想想把一块1000nit的屏幕——差不多比手机手动最高亮度还高——放在你眼前3厘米处,或者在低亮度下是肥肠费眼睛的低频PWM。
然后还需要通过长期持续眼动进行选取和操作。
确实不太舒服。
当然,正如我在2022年底的展望中聊到的:
刘延:从爱奇艺·奇遇MIX体验,聊聊未来MR发展方向
所有的所有这一切,受限于现在的生态,以及人类科学进步的限制,不可能让你在目前就有头号玩家、失控玩家等等这类电影里的体验。这种体验,就算是苹果的MR设备量产了,也做不到。让台积电的产线拼劲全力造出来一批0.05纳米的芯片,外加一个手提式的30公斤的电池,说不定还有点机会。
我相信爱奇艺奇遇MIX也好,Meta Quest Pro也好,苹果未来的MR设备也好,在这条路上,他们绝对不是终点,他们只是在未来的某条路径上,MR和人机交互上的一个起点。
未来这些东西还是有望继续解决的。
比如更好的手势识别、更多外设,以及让苹果放弃一点金属执念,换用更轻的材质和更好的人体工学设计。
再比如换用国产供应链,大幅降低VR设备成本,提升应用生态。
总所周知,三万块钱的Vision Pro是好东西,但买不起,但三千块钱的Vison Pro就可以真香。降本路径参考:Vision Pro 开启空间计算时代,谁会成为 VR/AR 行业的“安卓”?
VR设备还是有前途的,Vison Pro只是第二步而已。
这事儿老马也吐过槽啊,用致幻蘑菇讽刺Vision Pro的“增强现实”:你把3499美刀卡鼻子上都不如我20美元吃肚里魔幻。而且这玩意有一斤半重(差不多等同于一台iPad Pro),对颈椎岌岌可危的某些上班族来说也是一大考验。


换我自己这个原神玩家来吐槽,那就是用Vision Pro逛提瓦特大陆,除了飞行状态熬的住,其他无论女仆转圈圈还是娜维娅伞弹枪都得等苹果出一套万向动捕跑步机!用手柄玩串流半小时都得晕死(参考B站Up方案:使用Mac的PlayCover启动iPad版原神再串流到Vision Pro),你总不能只靠摇头和捏捏来累死自己吧?


还有一点也不得不提:影视飓风Tim和李4v俩人挑战30小时不摘Vision Pro,简单直接地曝光了Vision Pro的最大槽点——这玩意续航不行!三小时一充劳逸结合,还要Anker来救场。也是难为果子了,它也怕你晕啊,正好在你无法忍受时提醒你休息一下,“哥们歇会,本V先回个血”……
现在想想,VR/AR为啥至今没能大规模普及?还是因为人体自然适应度不高。相比PICO等“传统头显”,苹果Vision Pro的确秀了一把卓越的空间计算能力,但对于解决“晕3D”这个非常影响使用体验的关键问题还是做不到位。许多玩家反映2小时“沉浸体验”已经出现不适,这大概是他们从“惊艳”到“不满”的最大原因。


苹果的东西,贵点没问题,但你得真好用。现在的Vision Pro,多任务被迫变单线处理,又没啥特别让人雀跃的应用,新鲜劲儿一过,谁不心疼这3500刀?


笔点酷玩
7 次咨询
5.0
72514 次赞同
去咨询
情理之中呗,我觉得对于Vision Pro 具体能做什么的,不要去看那些各种测评,毕竟吹 Vision Pro 的是他们,喷的也是他们。
说个好玩的,看一下影视飓风的《连续佩戴 Vision Pro 30小时后,我们悟了...》


因为 Vision Pro 优秀设计,导致了大多数人戴上了这个600g的设备之后并不觉得很重,结果……


在看他们两个30小时 Vision Pro 挑战的时候,开始我觉得有趣很新奇,后来觉得很搞笑,搞笑的地方主要还是集中于他俩已经不知道这个设备可以用来干嘛了,只能在现有框架下找乐子。


VR产品这么多年过去,主要的应用场景还是集中在游戏和Pornhub们,到了最近两年比较流行的轻量化AR眼睛,只是简单的把它作为一块新形态的屏幕,整体来说还是生态问题。
也正如前一段时间发售时候我的想法而言,Vision Pro 成败在于开发者的进入,打造产品的应用生态的同时,共同摸索产品的应用和发展形态。
目前普遍反馈 VisionOS 上没有任何第三方 App,但考虑到 iOS 的应用生态和苹果在开发者群体间的号召力,兼容方面应该不成问题,比较大的问题是能不能出现真正吸引用户经常用,甚至必用的 App,尤其是在生产力方面。
但是目前的问题在于VisionOS SDK和开发模拟器visionOS Simulator,在2023年7月就已经发布了,半年的时间并没有带来 Vision Pro 的生态井喷。
首批 Vision Pro 第三方应用是Disney+等视频APP,微软的office套装,以及大量的iPad移植APP。
换句话说,对于APP厂商们来说,Vision Pro 的应用场景目前并没有想出新的玩法,和以前的AR、VR们区别不大。
就目前的生态而言,生产力就别想了,还需要为了两到三年的市场普及,如果没有普及开……那几本也就黄了。
苹果黄了的项目又不是第一个了,只不过这个声势浩大。
我个人还是希望 Vision Pro 能更进一步走下去, 至少会引导大家去探索VR、AR、MR这类产品形态,应用场景可以是什么样。
对一个真有技术含量但也不是特别成熟的产品来说,退货是很正常的,我一点也不奇怪,而且看过那些不远万里从漂亮国买回来做开箱体验测评的视频,基本都提到了机身笨重,眼睛勒的生疼,屏幕模拟出的人像假的吓人,长时间佩戴有晕眩呕吐等强烈的不适感,内置应用的适配程度也还不是很深入,地图导航甚至还有些bug,三方应用还不完善,夜晚户外基本处于无法使用等问题,一想到自己花了大价钱买到的不是自己在产品发布会上看到的近乎完美的效果,心里的落差一出来,可不就想退货嘛。(我猜测真正退货的肯定是理性的真实用户,而不是那些不差钱的做开箱测评的博主)


虽然Vison Pro 是库克寄予厚望,甚至想做成如同iPhone 一样划时代的新标杆产品,但不得不说相比于市面上已经存在的头显设备来说,苹果这款头显确实黑科技满满,算是很有诚意的,但价格不菲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外观设计,充电续航,生态建设,成本控制等诸多方面都还需要很多时间来迭代更新,闹心的狗尾电池和沉重的佩戴体验估计就能劝退一大堆人,所以真正感兴趣的用户还需要多点耐心。
其实整个头显设备也都靠苹果家的这款产品来提振信心了,AR,VR行业在过去的几年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像内卷厉害的国内企业都死了一大片,是真的急需一款爆品来注入新鲜活力,所以我个人倒是还对苹果的头显有些期待,后面继续发力是有机会迭代出精品的,但还需要时间,不知道更多普通用户还等不等得及呢?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啦,大家有啥不同观点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知乎数码
OK,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的话,请点个赞同和喜欢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是
@数码科技研究猿

希望那些把Apple Vision Pro称为“跨时代的产品”的用户们没有退货。
The Verge 原文没提到「退货潮」的概念, 凤凰这篇东西纯属各种二三手信息东拼西凑.


当然佩戴舒适度、退货这个事情本身不让人意外.
就很简单的道理, 目前 HMD 但凡要做好显示效果、高性能, 那代价就是更重更贵.
还有不少人国人买的是别人下的单运回来的, 面罩/头戴不适应很容易造成舒适度问题. 这点在实践中是无法忽视的.
而 Spatial Computing 这件事情本身, 很多人没有明确的概念.
就比如说有的人就是想拿来刷 IG, 然后说不如手机, 那是必然.
论做 PPT 的效率, 不如 Mac+键盘触控板, 也是必然.
但 2D 屏幕的数量和大小是有限的, 原来的 3D 显示方案也有很多限制.
所以如果用户找不到利用这种大量屏幕、需要显示 3D 物体的场景, 那确实 $3500 对用户来说确实不值.
特别还有不少 reviewer 也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反正天数到了就退货, 那这种就是业务行为了.
而且原文也提到一点, 就是相当多退货的人群里面都指出, 可能会观察后续 App/使用场景的变化, 或者是下一代 Vision Pro 的硬件, 加上 14-days return 这个 policy 本身对这样的高价产品仍然可用, 这件事情也没那么消极.
过完年了,higo 总部上班了,开始给higo派发任务了。
毕竟从去年6月vision pro媒体试戴,到现在正式发布,半年过去了,这hwavei Vision Pro也抄的差不多马上发布了。
所以百草枯小作文,搞起!
苹果搞vision pro,采用了双芯片,一颗m2 做计算,另外一颗单独的空间处理芯片。我倒想看看higo 的hwavei Vision Pro 怎么个抄法.
我买个1万多的苹果手机还能每天高强度使用,聊微信,拍照拍视频,游戏,还能作为生产力工具,Vision Pro目前更多的是游戏和影音体验,即使是以后能作为生产力工具应用,顶着这个玩意儿干一天活儿也受不了。
然而你去外网搜vision pro关键字,根本搜不到什么退货等一系列负面新闻,在百度搜前几页全是vision pro难用大规模退货的新闻,可以说行业百草枯为了狙击苹果已经是无所不用其极。
如之前预测Apple Vision Pro佩戴体验感,从发售过后部分用户体验的感受来看,Apple在佩戴体验感上仍然存在诸多优化的空间。
对于退货,在Apple官网购买产品有14天无理由退换货。对于有消费能力的同学来说3500美刀应该是不差钱,能够买到更重要,Vision Pro 20万台几分钟被抢光说明其火爆热度,接下来就是考验Vision Pro的实际体验了。体验一般可能在家里吃灰,退货也能够理解。
昨天京东推送可以买到256G的Vision Pro


点击进入相亲介绍,3周左右发货。


关于设计笨拙,视觉效果差,佩戴体验感这是所有头显必须面临的问题,如何优化体验,佩戴头显有极致的体验更难。
600g佩戴2小时,目前也只有部分应用,生态还在慢慢丰富中,后面体验会越来越丰富。视觉效果都可以优化处理。
600g的Vision Pro能否优化设计的更轻,提升佩戴体验感这就很难了。
目前只在漂亮国发售,期待一下国区发布时Vision Pro有什么优化改进。
我严重怀疑某华而不实厂要出同类产品
以我自己的经验举个例子吧。
我在刚接触VR的时候,感觉到非常稀奇,仿佛就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每天都沉浸在VR里看电影,玩游戏,不亦说乎。


我用的是PICO 4 Pro,虽然这款VR和Vision Pro可能在性能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当时我用PICO 4 Pro时,PICO 4 Pro也算得上是国内VR领域的高端机型。


PICO 4 Pro有四颗单色摄像头,一颗16MP透视摄像头,两颗眼动追踪摄像头和一颗面部追踪摄像头,能通过两颗眼动追踪摄像头以及自研IPD算法实现智能无级瞳距调节,通过两颗眼动追踪摄像头以及自研视线追踪算法,PICO 4 Pro能实现高精准度的视线交互和视线追踪渲染。
所以PICO 4 Pro的使用体验并不差。
但是,仅仅也只新鲜了大概两三周的时间之后,我就很少再使用这款VR。


现在它基本上也就是处于吃灰状态,只有在朋友来我家玩的时候,图个稀奇拿出来分享一下。
我没用过Vision Pro,虽然可能Vision Pro性能更强大,使用体验更好,生态更完善,但是,Vision Pro终究也只不过是一款VR,所以我对Vision Pro并没有太多的期待,而且以目前国内黄牛贩子的价格,这玩意也不可能成为我的玩具。
既然只是一款VR,那么VR所具有的缺点,Vision Pro就没办法避免掉,重量是一方面,续航是一方面,视觉延迟是一方面,清晰度是一方面,多个方面的缺点注定了Vision Pro就不可能会成为一款非常完美的产品。
所以,在大家尝鲜之后,退货是很正常的,也算是国外友人们撸一波免费体验的羊毛吧。
抛开表面的宣传酷炫
VR自行业诞生以来就存在的三大核心问题「晕眩、内容、价格」,本质上没有在苹果Vision Pro上得到解决
它甚至还在价格上变本加厉
还能反向引入其他厂家费大力解决了一半的重量问题
果子这几年的创新能力,在open AI面前真就…不值一提呗
退货也能理解
百草枯要发力了
1.科技媒体做完测评了,卡14天退货期限
2.虚假普遍性,用身边的例子以点概面,制造噱头
3.Vision Pro自身的产品局限性注定不是当下面向最普遍大众的产品
1.科技媒体做完测评了,卡14天退货期限
Vision Pro是北京时间2月2日开售的,到今天整整14天。开售那天看到各大UP主定时抢Vision Pro,稍微晚一点的都排到3月份了,一众UP甚至专门飞美国去线下自提Vision Pro。
这说明什么,最狂欢的还是那部分需要流量的UP主,同时是部分有钱的美国民众。
现在在14天的节点爆新闻说大量Vision Pro开始退货,结合部分UP主和民众的管用操作方式,说明他们本身就没有真正打算购买Vision Pro,体验测评完了就退货。
2.虚假普遍性,用身边的例子以点概面,制造噱头
我点开链接看了原文,原文是一个果粉自述,表达了对Vision Pro的观点看法。然后就是「一些消费者认为」,「一些用户承认」。
这种写作方式纯属于英语小作文的写作风格,要把这篇内容当做新闻来看,实在是过于牵强。
没有任何普遍性的调研,直接用一些例子引入,辅以推测就凑一篇内容出来,实在是过于牵强了。
3.Vision Pro自身的产品局限性注定不是当下面向最普遍大众的产品
当然,Vision Pro本身的产品也达不到大众用户的程度。
首先是价格过高,3500美元的单机售价,完全超出了大众消费品的价格范畴。
其次是产品过重,600多克的重量戴在头上根本无法长时间坚持,更像是个健身配件。
最后是摄像头素质,看了之前影视飓风的测评,Vision Pro一旦到了晚上,由于摄像头成像效果的限制,基本无法看清外界的画面。
Vision Pro作为新科技AR产品,本身就不是像传统的手机、电脑、耳机等数码产品一样,因为本质上这就不是一种刚需类的产品,而是一种扩展体验的产品。这样一来,冲动消费为了体验新鲜感的人,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不免也会产品“不过如此”的感慨,而3000多美元买一个不刚需的产品,对于跟风购买的普通人来说,肯定是会觉得后悔的。


但从技术实现来说,苹果的Vision Pro无疑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AR头戴式产品了,就其本身拥有的5000多项专利来说,哪怕是遭遇退货潮,也依旧不可否认其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的存在。只不过,从应用来说,可能要这个产品真还不是给你用来看电影或者普通玩家玩的产品,而更适合专业领域使用。


比如前一段时间报道的Vision Pro头显用于医疗领域的案例,其中3D显示头部核磁共振形成的切片、X光片结果等等,可能这类应用场景会成为最终的Vision Pro的比较好的归宿。而潜在的巨大应用领域在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物理、技术培训等等方面,这些领域只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和第三方应用的开发,才能释放出市场的需求。


但你如果仅仅把这个Vision Pro作为一个头显玩具来用,与VR眼镜的看电影效果相比,与目前搭载手柄的游戏类头显相比,真还可能是比错了方向,没有搞明白Vision Pro到底是解决什么问题的。
所以个人感觉,这次退货潮一多半可能是来自体验过新鲜感之后的普通用户,而不是专业用户,也不是真的有钱人,至于退货的原因那就是不刚需,但跟风购买了,使用两周新鲜感过了,感觉这3000多美元花得不值。
贴一篇当初Vision Pro发布时候我的评价,再读,感觉如何?
---------
可能是我对新技术不够敏感吧,和大家对这台机子极度兴奋,甚至认为这是一台在未来可以取代手机和笔记本等硬件设备的跨时代产品不同,我看到的只是一台可能是史上最优秀的头显设备,但,仅此而已。
任何设备,想要成为日常工具,尤其是手机这种随身日常工具,第一前提不是能力,是形态。
手机的人均日常使用时间超过了四个小时,重度用户甚至会达到10个小时以上。电脑对于办公室人群来说,每年10个小时的使用时间是常态。
这意味着,使用负担感会是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现代手机重量做到250g以上就几乎是一个不可常用状态了,折叠屏手机做到300g的时候,偶尔用用挺好,作为日常主力机,负担感就会非常严重。
但头显设备所带来的负担感,和手机差了N个维度,即便是和桌面显示屏比,也完全不同一个量级。
负担感问题无法解决带来的问题是,它的使用会高度依赖于特定场景,以及严格限制的使用时长,人毕竟不是机器,人的场景是极度丰富和不确定的,用一个高度单一和确定性的东西来覆盖极度丰富和不确定性的场景,这是不可能的。
这意味着,再优秀的头显产品,都只能是头显产品,而无法成为日常工具,它可能有非常多的场景化应用的开创,但无论这种开创苹果可以做得多好,它都无法成为手机和PC的替代品,而只能是延伸品。
很多人对 Vision Pro的兴奋,似乎让我感受到了当初iPad发布时候的味道。
当年iPad的发布,同样很多人兴奋,比传统PC高了一个量级的便携性,比手机大了一个量级的屏幕,让这台设备似乎在未来成了手机和PC的融合体,会代替这两个产品,成为全新的个人智能设备的理想形态。
但十几年过去了,iPad的终局并不是PC和手机的融合替代品,而变成了,和手机相比便携性不够,和PC相比,效率不够,这使得Pad在中间一段时间甚至成为了鸡肋产品。
而到了今天,Pad重焕新生依靠的依然是轻办公+手写生态所构建的和PC的差异化体验,成为类似于当年上网本的东西。
而头显设备,未来想要达到Pad的普及度,都依然任重道远,对手机和PC的替代,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能够看到的未来,都没有实现的可能。
Vision Pro的强大能力是依赖于极其牛逼的算力和信息采集能力实现的,但牛逼的算力和强大的信息采集能力就意味着产品形态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恰恰会成为产品大众化普及的根本制约所在。
这种制约一方面是成本限制导致的售价高企,但若只是如此,哪怕是在最高端用户群中普及开来,也依然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东西,就如同折叠屏。
这个东西更大的问题在于,复杂性导致的日常使用负担感,负担感的降低必然依赖于结构的简单化,想要日常化,这东西最高能够被接受的形态是重型眼镜,比如各家做的音频智能眼镜,我们可以认为是一台镜框比较重的眼镜产品。
而对于Vision Pro,它目前的思路,是不可能做到这种产品形态的。
极高的算力必然是高功耗,制程工艺带来的芯片能耗优化,已经越来越毕竟物理极限了,3nm之后我们所看到的,是工艺成本的极速跃升,成本下降速度大幅度减缓,以及,进一步拓展的艰难性,这使得我们很难看到超低功耗和超高算力芯片的诞生。
一台足够牛逼的头显设备,这证明了苹果在做智能硬件设备上的能力,毕竟此前即便是微软和谷歌这种世界顶级的科技巨头,也无法在硬件上做到类似苹果的体验。
但是,这距离真正的跨时代的开创性和变革性产品,依然具有鸿沟级别的差距。
当年iPhone的发布,其所带来的颠覆性变革,根本并不在技术上,而是它所实现的,在手机上实现PC的能力,从而使得真正的随身移动PC的诞生成为了可能。
手机成为移动PC的关键障碍是交互,在iPhone之前,我们在诺基亚的塞班系统上其实已经看到了类似的移动PC的能力,但全键盘的交互效率导致在极小苹果上完成PC级别的交互很难成为大众化的选择。
而触控+滑动,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为什么这个跨时代的产品是iPhone而不是iPad?
为什么iPad无法取代iPone成为新的颠覆和革新者?
根本原因在于,手机的基本形态是被验证过的,iPhone在在被验证过的形态上做的能力革新,而iPad不是。
和很多人的足够兴奋不同,在我看来,Vision Pro即便是想要做到在一个相对狭窄的群体里,做到保证真正的日活的维持,都非常艰难。
至少现在这台Vision Pro,很难。
尝鲜和新奇会是科技产品对于爱好者最极具吸引力的地方,但同时,爱好者的局限性在于,太过于受情绪的左右,而忽略客观的现实。
而一旦这种新奇的吸引力慢慢退除,剩下的便是索然无味了。
目前所有的头显设备,别说对其他产品的替代或者革新,连最基本的保证用户在一年365天里,至少有三百天真正在认证使用它都做不到。
而如果Vision Pro可以做到这个,算是为头显设备找到了一条基本的生存之道,构建了其持续性发展的底层基座,这个必然是牛逼的,但,仅此而已。
说明VR一体机还是一个很小众的东西,很多人还是拿着手机的使用习惯,看着苹果的宣传就买了。
许多代表着VR一体机极致的特点,对他们来说并不吸引人。
当然这也说明,即便是苹果的极致堆料下,这款机器目前看仍然没有带来质变。
举几个VR领域的极致。
苹果vp把延迟做到了10ms,吊打一众VR一体机。然而手机乃至现实世界,本来就是这个延迟。
苹果vp史无前例地把ppd做到了40左右,然而这也就是人眼看屏幕的一般水平(达到VR领域的视网膜屏,ppd可能得做到60,而且貌似苹果也没完全解决边缘模糊的问题)
影视飓风在户外行走的情况下,一次性使用苹果vp达到了3个小时,以往的VR一体机想都不敢想。然而像我用手机随随便便就是4-5小时,苹果vp这种用三小时就头晕的机器反而有问题。
苹果vp的透视也很强悍,白天几乎就是现实世界。这对于用过VR一体机的人来说是外星科技,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嘛。
苹果vp还革命性地完全摒弃了手柄,完全靠手势追踪,这是沉浸VR领域多年的meta都没有做到的。然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好像手机本来也不需要其它操控方式。
另外这代vp压迫面部的问题貌似比我想象得更加严重


图片来自影视飓风
最让我没想到的是苹果居然连生态都没做好就放出来了。我以为苹果早就把节奏光剑和vrchat搞定了,毕竟它都舍得砸钱让3a单机上iPhone。那么目前恐怕原来的VR一体机受众都得观望一下。
我还是那个观点,苹果vp绝对是目前VR一体机的极致,但它也只是个VR一体机,目前没有像当年的iPhone一样表现出革命性,不要有过多期待。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科技知识 最新文章
《消失的问界里》为什么网传华为选择大面积
特斯拉万人大裁员涉及中国市场,销售部门是
媒体报道「特斯拉一天内失去 2 个高管和 10
去年是「大模型元年」,今年会是「AI应用落
2024 年人工智能方向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如何评价小米汽车SU7全球首例无故抛锚?
如何评价比亚迪与大疆合作发布的车载无人机
如何看待波音「吹哨人」遗言曝光:如果我出
电动汽车为什么一下爆发了?
怎么看待华为太空宽带计划?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2-18 23:05:09  更:2024-02-18 23:32:28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