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科技知识 -> 如何评价华为开始推送“全国无图”城区NCA,使用体验怎样?对车市会产生哪些影响? -> 正文阅读

[科技知识]如何评价华为开始推送“全国无图”城区NCA,使用体验怎样?对车市会产生哪些影响?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图片]
作为首批推送的200位车主之一,已经体验几天了,人在郑州,总结如下:1、确实存在多次接管的情况,尤其是向右拐弯的时候。2、比想象中差点意思,但是完全能理解,它确实在不断学习中,同一个路口,前两次变道失败,第三次的时候就能变过去了。3、这次升级后高速和高架的智驾能力提升明显,遇大货车不乱减速了,非常丝滑。4、它会根据身边车流的速度来调整自己的行驶速度,而不是看到限速牌立马就减速,这个有点离谱。5、凡事都需要一个过程,尊重事物客观发展规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革命性开端,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华为牛逼!


上个图证明一下,前天开通的,昨天朋友回来了说要和我一期去尝试一下,没开特别远。大概的尝试了一下几公里。
总得来说和在高速上开NCA的体验差不多,越简单的场景越好用。复杂一点的场景就稍微有点麻烦。
几公里的行程没有要接管的,当然也是因为天气冷出门的人少。
正常的红绿灯也会通行等待,识别,基本上该有的也都有。
道路识别比之前的LCC强了很多,基本上市区人不多还是比较稳。
当然,你指望L3 L4 甚至L5的体验,也不要想太多,现在还早。
之前和华为的人沟通了一下,现在这个推送版本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所以可以先别急着用。再等等。
等会下午我去录个视频放上来,不剪的那种,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无图NCA的体验到底怎么样。我只能说非常舒服。
当然,无图NCA不代表华为一步到位做到了L5无人驾驶,现在的弊端还是有的虽然不多。
人多会让,调成灵敏模式也会加塞,遇到加塞车会急刹礼让。
总得来说还是可以的。
晚点上视频,大家感受一下就OK了。
————————
更新一下问题,视频在上传中,昨天半夜带着小鹏P7车主,来回尝试了几十公里。
可能是因为下雨以及我太久没洗车的原因,经常性触发传感器被遮挡,然后就开不了。但是过个几公里就又能继续开智驾了。
基本上从家里出门起步,到路途终点,大部分状况下无需接管。
问题在哪里呢,简单说说。
第一,在识别一些路径时有问题,比如说有一次需要右转的时候,会有一个右转弯道直接右转就行了,但是智驾没有识别出去,直接开到了直行道上。
在红绿灯场景下,智驾喜欢先右拐到最右边的车道,然后再看情况转回来。
第二,在有积水的场景下,会比较容易在识别边角时发生失误,然后就变成了需要立即接管。昨天我们在路过一个中等面积的积水时,忽然就提示需要接手。
第三,多洗车,不然就会像我这样,传感器不断的提示遮挡,然后需要接管。
总得来说的话,还是很牛逼的,昨天半夜12点出去,从出发到目的地,如果不是因为传感器偶有失灵,以及我们这儿大雨造成的积水,实际上只有一次失误,就是第一个问题,在识别到转弯的时候,会错过路口。
回来的时候不知道是因为跑图了还是啥问题,全程30公里无接管,一步到位,直接开到我家楼下。
全程给小鹏P7I车主干懵逼了,不断的在那复读:华子NB啊,华子有点东西啊,华子还是有技术的。笑死了。
这么说吧,等兄弟们多跑图,跑的更多了,这个全国无图NCA是真的好用,而且特别好用。
问界新M7全国无图NCA试用——有缺点,但是未来足够广阔!946 播放 · 11 赞同视频

?
只要解决了0-1,后面就是不断优化的事情了,它这个全国无图才叫真的无图,体验感慢慢优化即可,不可能一出来就是0-10。
不管实际怎么样,敢直接开全开无图就值得点赞了.花粉应该狂欢,花黑更应该狂欢,毕竟马上可以看到华为露馅了.
不管怎么样,全面无图哪怕做得有很多纰漏也是里程碑事件了.
之前我们试驾M9的时候,就已经试乘过城区NCA了,体验非常震撼。
问界M9的智驾整体给我们的最大感受是,它非常照顾驾乘人员的感受。


比如这段场景,问界M9前方突然出现横穿马路的电瓶车和行人,看到有车过来完全没有停住的意思。于是问界M9就直接刹车了,并且在人走得差不多之后,立刻开始准备启动。
这一段有两个点很厉害。
第一,问界M9智驾的刹停非常老司机,没有急刹车。说明系统是提前已经做了判断无法通行,要避让行人车辆。总的来说华为的智驾基本不会跟路上的其他物体博弈,能让就让,该停就停。
第二,在整个主城区的智驾体验中,问界M9的刹车次数非常多,包括有两次智驾状态下的急刹,驾乘人员都没有甩头的感觉,途灵底盘的调教做得非常好。
不做博弈的策略听起来很保守,但实际上问界M9的无图智驾是很主动的,它会不断尝试思考能不能变道,以寻求更优的行车策略。


比如这一段右转场景,车辆要寻求切到最右车道,这时候仪表盘上的右边车道就会出现一个白框,这个是车辆希望变道过去的位置。


但是因为右侧车辆离得太近,所以显示是红色,同时也会用红色标注阻碍变道的车辆,帮助驾驶员理解智驾系统的思路。
当红色车辆转弯,没有阻碍变道之后,问界M9又检测到前方公交站台位置是实现,于是取消了变道。


在实线快走完的时候,问界M9又重新规划了变道的意图,随后顺利完成了换道。


这一段的处理让我们非常惊艳,不仅考虑到了安全性,而且相当的遵纪守法,绝对不跨越实线行驶。
另一种常规的变道,比如前车行驶过慢,另一条道是畅通的,这时候问界M9就会选择变道超车。


比如这一段,原本问界M9跟着前面大车在转弯,但是一辆轿车从旁边插了进来。


这个时候问界M9发现旁边这条道没啥车,就打算变道过去,但有一辆车正在过来,于是等了两三秒。


当这个车快要开过问界M9的规划变道位置后,可以看到隔壁车道在仪表盘就变为了蓝色,说明智驾系统看到后面已经没有来车了,马上就要准备变道了。


有机会变道之后,问界M9立刻打方向盘加速变道,决策非常果断,令人惊叹。
这种司机意识安全范围内的智驾主动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这一段右转,问界M9就是随着前方人行道行人逐渐走空,再不断试探往前开。


一开始有个自行车在右边骑过去,因为贴的比较近,问界M9左边又没有车,甚至M9还往左稍微打了点,让了自行车一下。
大家看动图可以感受到,非常稳,不仅是保证了行车安全,同时也兼顾行车效率。
接下来这一段左转的片段很有意思,充分证明了华为的NCA是真正的无图智驾,整套视觉感知系统是全程在不断识别判断的。


可以看到问界M9看到前车刹停了,但是左转是有三条道的,而且是虚线,于是它就往左打方向盘了。


但是刚刚转弯,发现前面是双实线,是不能拐过去的,于是问界M9立刻就刹停了。


这个就非常强了,如果是高精地图的话,肯定知道隔壁车道是对向车道。而问界M9是参考的地图导航信息,所以误以为是三车道了。虽然误判了,但看到双实线之后依然刹停了,这一波给人的感觉就是问界M9的所有判断都是实时计算的,不断在发挥作用。
包括像红绿灯的识别,其实也全程都是实时的,在仪表盘上会有显示。


另一点能证明红绿灯是问界M9视觉实时识别的在于,有时候前面是大车,看不到红绿灯的时候,问界M9的跟车策略是非常保守的,完全是以前面是红灯为假设在行驶。
还有后面我们上城市快速路的时候,问界M9在匝道入口的位置看到了斑马纹形状的引导线,直接识别为了人行横道,于是开始自主减速。


仔细看中控屏上的文字。


这个当然算是一种识别错误,但这种无伤大雅的错误,反而说明了华为的NCA智驾领航是真正的无图智驾。
后面快速路和高速这一段的智驾体验就非常无聊了,全程零接管,变道超车,汇入匝道,问界M9的操作丝般顺滑,毫无槽点。高速上不管是雪糕筒的识别,还是避让大车这些,对于华为来说都是基本操作了。
下了高速之后,就是一段前往青城山的省道,特点是人行道和路口非常多。
这一段的智驾也是全程没有接管,完美到无聊的表现。
但是有两个表现让我们感到非常惊艳。
在大路口左转的时候,问界M9精确识别到了驶入待行区的信号,驶入了左转待行区,并且精准刹停。


这个表现是大大超乎我们预期的,说明视觉系统对道路和红绿灯的理解非常深度。
第二,不管是碰到人行道,还是没有人行道的乡道路口,问界M9都会降低20码的速度,以一个相对低的速度通行。


它真的是,太照顾驾驶员的感受了。
因为省道国道主要还是以60码-80码为主,在智驾状态下,整体路况又比较开阔,其实问界M9的AEB是基本都刹得住的。
但是驾驶员对于智驾天然有一种不信任感,如果每次经过路口不降速的话,给人的感觉就是,智驾系统没有识别到这个路口。
如果智驾系统在通过的时候提前减速,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是会大大提升驾驶员对智驾的信任感。
这里华为NCA还有一个体验做得非常厉害,大家知道跑省道的时候,地图APP上道路的限速更新不及时,就导致周围的车都比我跑得快,后面的车不断超车的话,反而让驾驶变得更危险了。
但是智驾系统是遵守电子地图信息为先的,也不可能超速,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华为智驾做了一个判定,如果周围的车都比自己跑得快,那么速度就要提升上来,达到和其他车辆一致的速度。
我觉得这个策略是一个真正跑国道省道的人做的,体验真的是太接地气了。
华为这个无图智驾官宣99%的路都可以开,这个很长一段时间友商都不敢跟进,因为用户是真的会开到奇奇怪怪的地方跑。
但华为就敢鼓励用户到乡道山道去开,这个真的是技高人胆大。
城区无图有各种方式可以作弊,比如实际用高精,或者轻地图模式,你看有一些媒体体验就完全离不开城区。
真的是乐了,还有公司敢跟华为比谁开城多,华为直接来一个全国可用。
给汽车行业来一点小小的华为震撼。
直接上结论吧,用提前推送的版本走最最复杂的城市道路,只走城区不走高速(人力司机开都要5个小时,这可是珠三角),走145公里,接管了5次,没那么神但是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再加上提前推送的版本比最终推送也就是现在车主更新的弱10%,实际车主体验会更好,这种已经非常可用的状态了,极大的缓解了驾驶的疲惫,不说城区,光高速上就是百分之百无需接管,然后再不断的迭代更新,可以说未来可期,并且现在也极其强悍了。这是全国第一个全国无图的,新的时代大幕正在徐徐拉开。






有人讽刺华为这玩意准确率低。
但是你没看见吗?多跑几次成功率就高了,全国那么多人那么多路,一直训练下去,准确率那不是嘎嘎升。
何况,华为最可怕的是,芯片是自己设计的,算卡是自己造的,别家现在还要排队买华为的卡,算法是自己的,数据传输通道大部分也是自己的,车机也是自己的,雷达也能自己造。也就是说,智驾全领域华为自己都能囊括。这更新速度和优化力度恐怕是前无古人了。
华为调集了超过全国总算力的2%在进行自动驾驶训练,没日没夜的跑。
就现在,实际投入的算力比11月公布的2.8E也增加了很多。
特斯拉那个吹上天的Dojo不出意外的鸽了。已经因为芯片设计问题,转到去老黄那边排队买芯片了。
把老马画的饼做好,至少还要等个十年八年的。
没事,Cybertruck提车周期可能也差不多这么长时间。
现在的特斯拉就这么点执行力。
现在限制华为辅助驾驶表现的是光刻机。
Mate 60 Pro狂卖了五个月,往市场倒了六七百万,还没有完全现货。
为啥,因为各种华为芯片都被抢疯了。缺货太厉害。
雷大姐封杀老黄的AI芯片之后,200万一台的昇腾服务器被国内大厂一抢而空。
为人为己为国,昇腾还要往外卖。连一直喷华为的某良心性价比厂商也在华为这里下单。
现在给昇腾下单,只能保证年内提货。
华为内部,Mate 60 Pro缺货,nova12要铺开,P70要备货。
问界那边又卖爆了,MDC810,610啥的也要抢芯片产能。
各个部门还要训练大模型。
虽然就现在,华为高级辅助驾驶也是遥遥领先,不过,不是特别着急的话可以晚点下手,等华为这边迭代出更强的软硬件,用更多数据,更强算力训练出更好的效果。


明年,全国到处跑的问界各种界们会提供高一个数量级级别的实际训练数据,昇腾910B的升级版也出来了。
现在是华为领先优势最小的时候。
以后车圈可以体验一下,仅仅在智能辅助驾驶这一项技术上,如何遭受华为的毒打。
对于我这种外行来说,说多了都没有用,只会各家粉丝咬的乱七八糟,你就看谁家可以直播,谁家民间小视频多就可以了。不服,就拉出来,同一条路线你跑跑看,还专门找你开城的城市,敢吗?
这是2016年12月买的特斯拉,六万多买的 FSD,现在车除了喇叭不响,其他都响


这是 2024 年的问界,等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城区无图 NCA,感谢大家监督华为,特斯拉遥遥无期的 FSD 有人帮它洗地,华为大家会用四只眼睛监督。




现阶段确实是其他厂商和华为智驾差距最小的时候,后面的差距会越拉越大,有以下几个原因
1、技术方面,这个其实是差距最小的了。
@现实主义理想者
已经说过了,小鹏和华为的差距并不大
2、品牌和消费者认知方面,这个差距就比较大了,品牌明显华为领先,现在用户已经基本认为华为智驾就是第一,春节前后估计又有一大波小视频强化用户认知
3、生态方面,华为用自家芯片,其他都用英伟达,一旦美国一纸禁令下来,大家又要干瞪眼,而且貌似川普有要上台了,川普可比拜登更反华
4、政策方面,这个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大方向是无图,然后汽车行驶过程中会采集地图信息,所以会“越开越好开”,而采集地图是很敏感的东西,国家对此已经加强了监管,要求测绘甲级资质,可以搜一下《关于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维护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的通知》,而新势力们要么就是没有资质,要么就是复核没有通过。毕竟滴滴前车之鉴,怎么让监管部门相信你有能力、有意愿保护好这么敏感的数据?
面对一个人才资金、技术实力、宣传能力甚至政策环境都比自己强,还超能卷,而且已经占据领先位的竞争对手,确实让人感觉有点绝望。
全国都能开,如果非要给个数量的话,就是:
4个直辖市
+43个地区
+290个地级市
+1636个县
+374个县级市
+14677个乡
+19531个镇
+691510个行政村
=728065个
每次一到智慧驾驶的领域,总是会有一堆专业人士过来给消费者解释LCC,NCA,高精地图,无图开图,智慧领航,纯视觉模式等等,专业词汇,然后再把华为放到了落后或者虽然很优秀但是其他竞品也跟他一样优秀的地位。
结果,华为竞品就是无法自信的拿出令人信服的产品,自己都不敢去公开的用产品体验去说服客户。就如同特斯拉解释一万遍他们刹车没问题,但就是架不住销售在说服消费者关键时刻还是出现没刹住的情况。
嘴上做一万遍宣传,都不如拿产品遛一遛。让自己的用户多发点民间小视频秀一秀有用。
现在就秀一秀,从一个城区到另一个城区智能驾驶,谁智能驾驶的时间长,谁接管的少。就比一比这个。
消费者不是傻子。工作总是做ppt,拿水奖骗老板为了拿更高薪水没关系都理解。怕就怕骗着骗着把自己老板骗的真的信了,自己也真的信了,那就很没有意思了。
市场终究是要以结果为导向的。整天跟老板和消费者说,我们跟世界领先就只有1-5年的距离了,只要你接着用我,我肯定就可以实现领先了。真的这话骗骗老板可以,为了保住工作可以理解。但真的以为比自己优秀的跟自己一样,只是比自己更努力,物质条件更好,所以才比自己优秀的。这种想法怎么说呢,真的挺阿Q的,也真挺Loser,总结失败原因全都是别人祖上有好爹妈,自己原生家庭差,自己很聪明只是没有用心努力罢了。
真的没必要跟功夫里的武痴一样,非得挨了三巴掌,才从嘴里说出一句,我认输。又非得再耳朵边被扇了一巴掌,才说我想学。别人比自己快,比自己优秀承认一下,认人家个好不丢脸。
话说真问界车主能这么反串吗?
第一次遇到,事情顿时变的有趣了,挂一下






这是我的车,带角的




蚌埠住喽~
就在十分钟前,DY上一个永州的XP汽车直播间里,观众让他去别的地方跑跑试试智驾,博主在那顾左而又言他,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我就在这里跑,就跑这几条路。
反观小胡的直播间就。。。
对车市芯片的影响主要在于,市场上除了高通英伟达之外,还有了其他选择。
但是对于智驾供应商而言,另外几家竞品的压力就大了,如果说目前的差异是同一技术路线下的「开城数量」,那么大家还有卷一卷的可能性。
但是直接用不同技术路线完成了L2.9999的可用性,并且一口气推向市场,那么还在观望的车企就会停止摇摆了。
这轮更新也不仅仅是问界亲儿子能享受到,阿维塔和极狐这两家HI模式的产品也能享受到,也就是说MC 810这400 TOPS多的算力,就足以支撑当下的车规计算需求。
其他主流的英伟达路线,基本用的是Orin X的解决方案,单颗算力为254 TOPS,有的车型搭载两颗,也有搭载四颗的,堆料到1000+ TOPS的算力。
前段时间长安和余承东之间的矛盾,也有传言是MC810供应不足导致的,影响到了阿维塔的交付。包括奇瑞的智界S7,同样是因为芯片交付受到了影响。
按照业内的估计,其实更低一级MDC 610已经达到了L3的需求。不知道是出于未来OTA可用性的原因,还是营销层面的需求,目前HI模式和智选车都采取了比较激进的方式,全面铺开MC 810(对消费者而言也是好事)。
因为MC 810一开始是给Robotaxi这种L4、L5级别的智驾需求准备的。这也侧面证明了,在大模型阶段,激光雷达可以缩减,算力要求也不是非常高,合理的利用算力和雷达信息做拟合和推理判断,才是智驾落地的最佳路线。
当然,这方面华为有升腾的积累和优势,别家还在发愁怎么从灰色市场上搞到英伟达H100的时候,华为已经可以用自产芯片去训练大模型了,这在时间上确实能拉开一个身位的优势。






看到理想佬文章里这段话很有感慨
不过这里我也强调一点,我看到有不少回答都认为菊厂“智驾开全国”的泛化能力与友商的底层技术路线不同,是颠覆性的技术。
说实话我个人并不太赞同这类观点,就我了解的情况,菊厂智驾的底层技术架构与小鹏、蔚来并没有根本性的区别。
我觉得这段确实写的很真实,华为目前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取得的成果,底层其实与其他家确实没有区别,算法现在都是BEV+transformer,还有占用神经网络,这一套架构是特斯拉最先搞得,其他诸如小鹏等也都走的这个路线。而其他方面,比如传感器、底盘操纵、质量控制等其实说到底就目前来看华为和其他厂商也依然是在一个层次,那我们说华为的遥遥领先在哪里,或者说优势是什么
在于华为算法的成熟度更高,拥有自研的智能座舱(芯片)、自研的智驾套件、最新的192线激光雷达、算力中心....
归根结底,它比其他厂商在很多方面都提前或者多走了一步,只是这一步对很多企业来说就是一大步
全国无图也是类似的
不要神化华为,毕竟对于宽广漫长的中国汽车未来而言,这也只是一小步
华为在一步步踏实的推进l3落地的事情,等到错误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华为可以宣布免费帮车主上保险,将是绝杀。
某些人上来就说华为这个太差,好像现在满地都是l4了,哪家这么牛逼说来听听?
这下大家总算知道了,无图智驾是不需要“开城”的
那些还需要“开城”的无图智驾到底是什么,有脑子的人应该已经知道了
没啥影响,友商MCN会说这是落后技术,要重新定义智能驾驶。
对了,友商粉丝会拿出跑分赢下所有的智能驾驶评测。
看来只有互联网行业从业者才知道“全国无图、不开城”的智驾有多牛逼。。。
即便初期用户体验较差,即便高频接管,也掩盖不了它的实现思路的根本正确性,而且最最关键的是,华为真的推出了。。即便只是0-1,这已足以让智驾领域地震了。。。
开城之流,是使用高精地图数据做模型训练,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前提是城区高架道路不变化)保障开通的城市智驾达到一个基础的精确性,但是难以在时间线更长的时段保障,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依赖高精地图的智驾精确率会下降,除非车企一直保持高投入的高精地图合作(给钱),和不间断的人工标注。因此所需的迭代成本非常高。
华为的技术思路是具有根本正确性的,是最佳实现方案。但问题是:复杂度太高了,前期投入太大了,难度太高了,而且效果不一定好(关键点),所以行业内没有公司敢“吃第一只螃蟹”,但华为做出来了,还推送了。。。对于其他公司,尤其是xngp来说,会是当头一棒。
有了成功的模型,后续会有更多的公司加入探索,期待百花齐放。
华为、小鹏、蔚来这几家厂商的城区智驾落地进度,我关注挺久了。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聊聊近期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情况吧。
以下都是个人观点,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
其实我跟业内不少人都聊过相关话题,公开发言姑且不论,私下里大家的看法其实一致性蛮高的:
现阶段华为和小鹏是业内几乎公认的智驾第一梯队,华为总体看更领先一些,小鹏在自动驾驶领域也有很高的技术造诣;
顺带一提,之前百度和蔚来都被认为是第二梯队前列。
但目前看,蔚来智驾开城速度并不慢,有加速追赶第一梯队的趋势。
反倒是技术根底相当扎实的百度,目前看可能存在一些麻烦,具体后文再说吧。
小鹏的情况我之前说过,何小鹏本人乃至小鹏的企业文化,对新兴科技与新锐技术的投入都非常执着。
哪怕去年小鹏风雨飘摇的时刻,也仍然没有放松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
而且小鹏智驾量产车不少,开城速度快,还有参与建设算力中心,小鹏手里数据和算力都相当可观。
近期小鹏一口气开城数百座的大手笔,大家也都看到了。
论城区智驾的覆盖面积和可用性,小鹏无疑是行业前列。
如果不是菊厂“不讲武德”直接端出来“全国无图”,小鹏的成就会更耀眼。
这里我还要说句对特粉来说“大不敬”的话,我认为小鹏的智驾落地成果已经甩开特斯拉国内落地的水平,甚至很可能已经超越特斯拉FSD。
特斯拉说实话近期实在是停留在舒适区太长了,北美不同城市的路况复杂度其实相比国内低很多。
而且特斯拉FSD在北美看似进行了多轮推送,但实际落地量级至今仍维持在十万多的区间。
宣传许久的端到端,特斯拉实际落地情况也比较堪忧。
再加上激光雷达被国内企业卷到如今的性能和成本,纯视觉方案本身的优势被大幅削弱,劣势就不可避免的暴露更多。
就目前特斯拉FSD V11甚至V12实际效果来说,我认为很可能已经打不过国内的小鹏和华为了。
菊厂这边,之前回答中我也说的挺清楚了:
华为现阶段在技术、人力、管理体系、研发投入等方面有诸多优势,长期看更是有自研算力芯片和自主数据中心两大杀手锏;
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菊厂在自动驾驶全栈都有极深的积累,垂直整合一体化的优势相当明显。
论激光雷达,菊厂已经开始量产自家的192线产品,参数性能和成本控制都是业界领先;
论算力芯片,海思的MDC套件不仅已经大规模铺货,旗舰产品更有着相当显著的性能优势;
问界M9上那套MDC810,预计连明年上车的英伟达Thor都能掰掰手腕,更别说目前行业主流的双Orin了。
论智驾算法,菊厂切切实实把激光雷达的数据融入到BEV和占用网格,多传感器融合的技术堪称行业标杆;
甚至以上这些,在我看来还不是最核心的优势。
不过这里我也强调一点,我看到有不少回答都认为菊厂“智驾开全国”的泛化能力与友商的底层技术路线不同,是颠覆性的技术。
说实话我个人并不太赞同这类观点,就我了解的情况,菊厂智驾的底层技术架构与小鹏、蔚来并没有根本性的区别。
小鹏选择一批批开城,菊厂选择更重视泛化能力的“全国无图”,在我看来更多是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侧重。
而且“无图”本身更多是强调技术层面的泛化能力,实际执行层面无图和有图并不是泾渭分明的。
菊厂一样要再很多城市进行测试,补充先验信息。
只不过以菊厂的研发投入和执行力,很多工作早已在润物细无声中推进,这才有“全国无图”的一鸣惊人。
但我还是认为,大规模推送无图NCA,长期看意义相当大。
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都很依赖数据到算法的闭环。
菊厂不仅有自家昇腾计算卡,有数据中心的庞大算力,有多年的算法积累,如今真实道路数据量也要再上新台阶。
无图NCA带来的泛化能力持续进化,可以预期华为智驾能力逐渐甩开特斯拉,在国内落地的能力更是“遥遥领先”。
套用院士的一句名言:


而且菊厂最可怕的点在于,不仅有自家算力芯片的垂直整合,更有自建数据中心的庞大算力。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菊厂在这方面刻意保持低调,很多东西都没有对外说。
外人也搞不清菊厂手里有多少算力,但可以肯定是极其庞大的数字。
仅仅就余大嘴去年公开透露的数字,菊厂手里的算力就已经领先小鹏等一众造车新势力,而且就我所知菊厂用在智驾训练的算力还在持续攀升。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在于:
华为有自研的昇腾系列高性能计算卡,只要华为需要,算力完全可以源源不断增长,而且成本比友商外购芯片低的多!
都不用翻英伟达财报,随便拉业内人士问问,英伟达的计算卡有多暴利?
想想友商需要花大价钱买算力还未必买得到,眼看着菊厂自家芯片持续生产甚至对外供货,差距简直令人绝望。
尤其是前阵子美国不知道抽什么疯,竟然向国内断供高性能计算卡,直接把相关市场拱手让给海思:
我可以明确说一句,手机圈内有一家粉丝集群庞大且经常跟菊厂不对付的厂商,已经下了昇腾计算卡的大单。
照这个趋势,以后搞不好造车新势力的数据中心也需要向海思订购昇腾芯片。
蔚来一贯给人的印象是高端品牌调性和换电体系,导致很多人对蔚来技术投入的关注不太多。
蔚来貌似也确实没有大力宣传自家的智驾,闷声发大财。
实际上蔚来智驾的技术积累相当不错,开城进度也是稳扎稳打,不声不响就积累了很多。
前阵子蔚来还发布了旗舰轿车ET9,我个人最关注的还是这款车搭载的蔚来自研算力芯片“神玑”。
据我所知蔚小理三家都有自研算力芯片的计划,但蔚来确实投入高,决心大,目前看很有希望率先拿出成果。
说实话,蔚来这款神玑芯片有少部分研发环节是外包的。
但就我个人了解的情况,蔚来整体研发投入不低,参与程度也比较深,我认为当得起“自研”二字。
另外神玑芯片的主要争议,主要是有观点认为其立项时间早,产品定义跟后来的行业发展方向略有偏差。
比如一些偏悲观的看法认为,神玑芯片对Transformer支持不够好。
但我个人比较乐观,我认为这方面的技术问题并非不能解决。
相比之下,能够掌握自研芯片,长期看对蔚来意义重大。
其他几家厂商里,我认为理想、百度和比亚迪都值得一说。
理想由于创业过程中融资和效率的问题,相当长时间内对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投入不算很多。
后期理想也认识到智驾的重要性,投入力度已经明显加大。
再加上理想销量比较可观,积累的数据量有保障,第二梯队的位置一直比较稳。
理想近期的问题,微博“电动兄弟”的长微博有提到:理想在通勤模式上浪费了一定的时间精力。
具体我就不多说了,大家看他的微博就好。
就我所知他说的情况确实存在,只是程度上可能未必有他说的那么严重。
这里我就简单解释下,看似美好的“通勤模式”问题到底出在哪。
说实话,当年我作为外行也觉得“通勤模式”看似逻辑非常顺畅,非常符合直觉:
大多数消费者的大多数出行场景,其实就是上下班通勤。
如果多跑几遍后就能实现日常上下班道路的智驾,其实就解决了最主要的一块用户需求。
而且等到通勤模式开通的道路积累足够多,貌似也就相当于开城了。
后来我才逐渐了解到,通勤模式看上去难度比直接无图开城简单,但实际上由于道路环境千变万化,很多底层基础能力完全是共通的。
如果有能力解决这些底层能力,那干嘛不搞真无图真开城呢?
反过来,如果抛开这些底层能力只专注解决车主上下班通勤的道路,那最终训练出来的算法没法泛化到其他道路,更没法汇总形成覆盖全城的算法。
以上两点,就是通勤模式底层的逻辑悖论。
现在回过头看,通勤模式可能更适合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未来或许可以在无图泛化能力基础上,针对车主的出行习惯和高频道路进行优化更好的通勤体验,但没法跳过无图泛化能力构建通勤模式。
不过还是要说一句,理想踩的这个坑可能并不大,浪费掉的一些时间也有机会追回来。
百度的情况,之前回答我阐述的很详细了,这里就不赘述:
这里我就再吐槽一点,百度在量产车智驾上选择了纯视觉方案。
如今激光雷达被国内企业卷到如今的性能和成本,纯视觉方案本身的优势被大幅削弱,劣势就不可避免的暴露更多。
说实话,我感觉百度可能又双叒叕一次踩错了技术路线。
而且吧,就算未来纯视觉真的胜出,以头部几家新势力积累的算法和数据量,切纯视觉都不难。
百度智驾的未来,我个人不是很看好。
最后还有比亚迪,讲道理其实我对比亚迪的智驾真是感慨万千。
作为电动汽车坚定支持者,我一直非常看好比亚迪的垂直整合模式,更欣赏比亚迪坚决投入三电系统研发的执着。
多年前我就写长文,看好比亚迪成为新能源车时代的三星。
后续比亚迪腾飞的速度,超出我最乐观的预期。
但在电动化层面取得大跨越后,比亚迪智能化层面的短板逐渐暴露。
我从2022年开始就开始大声疾呼,2023年将是智驾发展的重要拐点,智能化方面的短板可能成为比亚迪未来发展的重大隐患。
几乎每次回答比亚迪相关的问题,我都要提示未来智能化方面的风险,相似的话都说烂了:
如果说近些年整车智能化方面的短板,或许只是比亚迪的疥癣之患;
那么随着智能电动车浪潮逐步迈入下半程,两三年后整车智能化很可能成为迫在眉睫的压力。
说起来也不怕大家笑话,虽然跟我没啥直接关系,但那段时间我确实比较忧心,唯恐比亚迪在重要战略方向上掉队,前期积累的成果付之东流。
好在事后看,连我都能想到,比亚迪高层自然也有考虑。
比亚迪在智驾和座舱领域投入确实相对稍晚些,过往的企业文化也跟智能化领域稍有些冲突。
但就我近期了解的情况,比亚迪在智驾领域投入重金。
目前比亚迪智驾团队已经膨胀到数千人之多,而且从业界挖来了不少技术大牛,人才梯队已经相当可怕。
搞研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虽然由于时日尚短,短期内进步可能不是特别明显。
但比亚迪投入巨大,技术团队人才济济,我非常看好比亚迪智驾逐渐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嗯啊,也就是粗粮公司没有相关业务。
要不然这功能早就被喷成翔了。
我看别人都答得挺精彩了,从另一个角度看看华为的城区NCA吧:
一、小鹏 螳螂在前


何小鹏1月30日
二、华为 黄雀在后


华为 2月2日
让我想起了手机圈当年一段佳话:前脚小米雷布斯刚宣布DXO摄影霸榜在前,结果华为余大嘴光速打脸在后,小米成为华为霸榜的垫脚石…
没办法,实际上技术的积累以及转化而来的产品研发优势,真的就这么霸道,未来还会有这种打脸的事情不断发生,任何领域都存在市场规则下的”恃强凌弱“,手机圈的雷总曾经深有体会,车圈的小鹏总这是短短的三四个月内第二次领教了,我估计还会有第三次,因为小鹏标榜”科技“吗…,要是和李想一样标榜”人性的洞察力“(我先预言,布斯和想哥终有一战,两个企业以及创始人的风格太像了),可能会躲开自出道以来就以”科技“出名的华为,在国内这种华为最擅长的领域,妄图以”科技小鹏“打败”科技华为“确实难度太大了,基本是被全范围包围…
小鹏总估计内心有深深的无奈和不甘…,未来这种情绪在车圈的扩大,包括但不限于小鹏总。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科技知识 最新文章
《消失的问界里》为什么网传华为选择大面积
特斯拉万人大裁员涉及中国市场,销售部门是
媒体报道「特斯拉一天内失去 2 个高管和 10
去年是「大模型元年」,今年会是「AI应用落
2024 年人工智能方向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如何评价小米汽车SU7全球首例无故抛锚?
为何很多人不能理性的看待国产操作系统?
RWKV和Mamba等recurrence类的模型真的能够击
骁龙 8s Gen3 和骁龙 8 Gen3 有啥区别?
为什么美国一次又一次引领创新领域的革命?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2-11 12:14:22  更:2024-02-11 22:44:17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