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科技知识 -> Firefox是如何一步一步衰落的? -> 正文阅读

[科技知识]Firefox是如何一步一步衰落的?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从浏览器份额可以看出,2011年来,Firefox浏览器份额一直在下降,请问原因有哪些? [图片]
我个人看法:firefox 的衰落应该是从 chrome 的崛起开始的。
群众一直需要一个浏览器站出来反抗 IE,firefox 一直占据了这个生态位,但是并没有做得非常理想。
而 chrome 真正意义上发挥了这个作用,同时,自从 edge 嵌入 chrome 内核之后,微软删除了windows系统预装的 IE 。——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干掉 IE 的,恰好就是 chrome 内核。
当「干掉IE」这个任务完成之后。其实 firefox 比 chrome 的主要优势在于免科学同步。而自从 edge 上市之后,微软官方的免科学同步也可以用了。
其实我还是挺希望firefox能持续下去的,因为chrome内核延续下去可能就是下一个IE。而站在一边来对抗垄断的,总得有人在,这个任务依然还是需要firefox来担当。但如果是尊重客观事实的话,它确实在逐渐衰落。
作为从一开始就使用Firefox,到现在近20年的老用户说两句。
Firefox火不起来的原因很简单:背后少一个强大的靠山。
IE和Edge背后靠山是微软,微软的强大不用说了。即使当年的IE再烂,没有哪家网站敢说:我的网站不支持IE访问。现在的Edge做的比当年IE好不少,而且因为bing集成了AI chat,我现在连这台Macbook上都装了Edge。
Chrome的靠山是谷歌,谷歌的强大不用说了。在Edge还没推出时,它出现的时机刚好,特别是对国外用户,几乎人人要用gmail,人人会用些谷歌全家桶的东西。再加上Android手机的流行,Chrome当然会有一定的市场。
Safari的靠山是Apple,即使在桌面用户中,它的占有率几乎是0,移动端上它也是一方势力。你的网站要让苹果手机用户访问,就得支持Safari。
Firefox的靠山是Mozilla基金会,Mozilla影响力比以上几家差多了。虽然Firefox是Linux下的默认浏览器,但是桌面市场上Linux的份额太低了。它主打的风格是“草莽英雄”和“极客”风,但是对多数用户来说,这两种风格是不需要的,所以自始至终都不是很受待见。记得最早时,几乎所有国内的银行网站都不支持Firefox登录,不得不使用IE,这是很让人讨厌的事。
现在Firefox最大优势是隐私保护和安全性,但这两点是一般用户最难察觉的。
综合以上,Firefox市场份额一点点减少我是不惊讶的。但我也不希望Firefox倒了,无论何时,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草莽英雄的存在的。


(此图由Bing生成)
我最早使用 Firefox,当时吸引我的是各种稀奇古怪的插件,还有就是 Firefox 首创的标签页模式。
现在又用回 Firefox 了
谷歌以 Web 起家,所以最早对 Firefox 提供了很大的支持。Firefox 将谷歌做为默认搜索引擎,谷歌则每年支持数亿美元的费用。那个时候 Firefox 不断攻城略地,打的 IE6 节节败退。确实是大快人心!
然而好景不长。谷歌也不甘心受制于人,于是自己搞了 Chrome 浏览器。第一个版本是在2008年9月发布,我应该算是国内第一批 Chrome 用户。
那个时候的 Chrome 长这个样子:


Chrome 的开源版本叫 Chromium,在早期版本两者界面一模一样。
除了标签页和地址栏(工具栏跟地址栏合并),就是内容展示区域。基本把界面精简到极致。而且把标签栏放到顶部的设计在当时也非常特立独行。再加上醒目的蓝色,辨识度非常高。现在回看,谷歌确实引领了浏览器的设计潮流。后来的浏览器无不参考 Chrome 的 UI 设计。
新颖和简单的 UI 只会引起短暂的好奇。Chrome 真正的杀手锏是速度和稳定性。在速度方面,得益于新开发的 V8 JS 引擎,Chrome 一直吊打包括 Firefox 在内的一众弟弟。这种情况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当时 Firefox 打开很大的页面(比如某浪、某易)甚至要两三秒的时间,而 Chrome 并不多半秒钟就能打开。而且页面不是逐渐分段显示的,而是一下子全部完整弹出来,视觉冲击非常强!
虽然那时的 Chrome 还不支持插件,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很快就忍痛放弃了 Firefox。不但如此,还自愿跟同学朋友推荐 Chrome。
随着 Chrome 的崛起,Google 便不再继续投资 Firefox。渐渐地,Firefox 的用户都逐渐转到 Chrome 上。期间很长时间,Firefox 都没有解决加载速度问题(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愿)。
Chrome 发布一年后,也就是2009年,就引入自己的扩展机制。所有扩展只能使用 HTML、CSS 和 JavaScript 等标准 Web 技术开发。虽然 Chrome 的扩展功能上比 Firefox 的的弱鸡很多,但更加安全,开发也更加容易。所以 Chrome 的扩展生态也日渐丰富,很多 Firefox 下的必备扩展都被移植到 Chrome。最终 Chrome 的扩展机制演变成标准的 Web Extension 标准。到了 2017 年,Firefox 彻底放弃自家的 XUL 扩展,全面转向 Web Extension 标准。从1997到2017,XUL 走过20年,寿终正寝。这不仅是扩展生态的较量,更反映了 Firefox 命运的走向。
在移动平台方面,Firefox 到了 2011 年才开始支持 Android,iOS 则要等到 2015 年,基本上把这部分市场拱手相让给对手。Chrome Android 虽然是在 2012 年才推出(推出前 Android 有内置的 Web 浏览器),但谷歌控制着 Android,所以很快就成为系统的默认浏览器。
哪怕是到了现在,虽然 Firefox 在性能上已经有很大的提升,但依然不敌 Chrome。而 Mozilla 好像也始不务正业,不去提升性能,反而搞什么 relay/pocket 之类外围服务。这让 Firefox 在竞争中不断落后。
现在的互联网跟十年甚至二十年有很大的不同。在桌面系统上,Chrome 一家独大。微软的 Edge 和苹果的 Safari 都在利用自己的系统优势苦苦支撑。而 Firefox 则没有任何根基,从经的辉煌早已不复当年。在移动系统方面,苹果强制要求 iOS 只能使用 Safari 和自家的 WebKit 内核,算是保住了自己的一片领地。微软的 Edge 跟 Mozilla 的 Firefox 则根本没有立锥之地。Chrome 则凭借谷歌在 Android 上的绝对影响几乎成垄断了安卓平台。
谷歌一手有控制搜索、GMail 和 YouTube 等互联网入口,一手控制 Chrome 浏览器,还有安卓系统这个大杀器,可以说在过去十年里基本上是大杀特杀。要不是苹果控制自家的 iOS,其他浏览器基本都活不下去。但谷歌虽然是龙,但大而不恶。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谷歌在 Chrome 和 Web 技术方面投入巨大。一方面让 Chrome 更快、更强;另一方面不断推动 Web 技术演进,不断推进新标准落地。典型的例子包括(便不限于)WebRTC、HTTP/2、HTTP/3等等,这些协议让 Web 生态在保持开发的同时也日渐强大。
迫于谷歌的淫威,微软最终还是软了下来,将自家的 Edge 浏览器迁移到由谷歌控制的 Blink 内核,不再维护自己的浏览器内核。自此,世面上只剩下 Blink、WebKit 和 Gecko 三种内核,分别由谷歌、苹果和 Mozilla 控制。
Firefox 市场份额虽小(约5%),但得益于在 Web 开发者群体中长期形成的口碑,还是有不小的影响力。所以 MDN 还是 Web 开发者学习 Web 技术的最新最权威的平台。其他浏览器厂商也很给 Mozilla 面子,在制定和实现 Web 标准方面也充分考虑 Mozilla 这个过气老大哥的意见。
但后面 Firefox 还有没有机会呢?我认为还是有的。而且开放的 Web 技术生态也需要 Firefox 这样的一个存在。这个生态位是客观存在的。
在 Mozilla 方面,我认为需要继续加强底层内核,不断改善 Firefox 的性能。至少要达到 Chrome 的程度,虽然这对 Mozilla 这类的非赢利性企业来说有点难。但还是得扛正面!只有 Firefox 自己能打了,用户才有可能选择。另一方面,应该加大对移动平台的投入。比如在安卓平台,Firefox 就支持安装插件,这是比 Chrome for Android 强的地方。但还不够强,因为支持的扩展还很少。所以要继续发力。
在用户方面,我倡议大家都尽量用 Firefox 浏览器。因为 Mozilla 是几个浏览器玩家中最弱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不以赢利为目标的组织。它唯一能仰仗的是用户的信任,它最不能辜负的也是用户的信任。所以 Firefox 一定会坚定地站在用户一边,这是它的立身之本。这也是为什么 Firefox 特别注重保护用户的隐私。
当年 Firefox 和 Chrome 联手埋葬了 IE。但 Chrome 已经成了新时代的 IE。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站开始依赖 Chrome 专有的技术构建,成了 Chrome-only 网站。这是对开放 Web 生态的极大破坏。开发者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 Firefox 等浏览器的份额太小了。所以我们要多用 Firefox!
Chrome 店大欺客的另一个体现就是近几年吵的沸沸扬扬的 MV3 迁移。简单来说 Chrome 为了「保护」用户大幅度调整了扩展的 API,导致包括广告屏蔽在内的大批扩展无法正常工作。这个事争议很大,时间也是一拖再拖。微软的 Edge 浏览器因为共用 Blink 内核,所以只能跟随谷歌的步伐。而 Firefox 为了保护用户,再一次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 Firefox 坚持使用独立内核,也让它有了本钱。Firefox 在支持 MV3 的同时,保留了几个 MV2 时代关键的 API,确保广告屏蔽之类的扩展能够正常运行。这就是多元化的魅力。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我记得开发Win10上Edge浏览器的主管说过,google特别鸡贼,它往youtube的代码里加了只有chrome才能正常响应的标签,非chrome浏览器,或者说不基于chromium的浏览器,在打开youtube时都会被这个标签卡一会儿,这就造成用别的浏览器打开youtube会比chrome慢不少的感觉。
所以Firefox是如何衰落的,不如说google是如何做恶的。
答案在这


火狐(Firefox)浏览器的衰落很可能是无法避免的事情,Edge 浏览器、Safari 浏览器、Chrome 浏览器背后都有操作系统作为后盾,通过捆绑在操作系统上就能牢牢占据一定市场份额。而 Firefox 是由非营利的 Mozilla 基金会开发,仅仅是普通的第三方浏览器而已,想使用 Firefox 还需要到官方网站或应用商店下载这点就足以阻拦住相当部分使用者。
大量基于 Chromium 开发的浏览器市场份额相较于 Firefox 更加悲惨,难道它们同样不思进取?有时候最主流群体是不出声的,旧式扩展废除的时候官方工作人员曾指出根据后台数据安装大量扩展的使用者数量有限。事实证明官方的判断很正确,Firefox 并未因这次壮士断腕而暴毙,而水狐(Waterfox)与苍月(Pale Moon)的依旧是局限小众浏览器爱好者群体,甚至水狐在2019年12月被广告公司 System1 收购[1]。
参考^Waterfox web browser sold to System1 https://www.ghacks.net/2020/02/14/waterfox-web-browser-sold-to-system1/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钱」。
Mozilla 基金会的主要营利来源是浏览器默认搜索引擎合同,因此可使用的财力有限,所推出的产品虽然有趣但竞争力弱,整合到浏览器的速度缓慢。Firefox 的本地翻译服务已耗费数年时间研究,但是目前依旧停留在推出翻译扩展、整合进度仅有不稳定的每夜版测试,而且支持的语言有限,不知道何时才能整合到正式版提供给所有的用户。不需要上传任何数据的翻译服务很有意思吧?同时规避商业翻译服务的现有优势。可是不能整合到浏览器,在用户看来翻译服务就是不存在的,谁知道犄角旮旯里居然还有这东西。
Firefox 衰落的第二个主要问题是不能捆绑操作系统或品牌设备作为默认浏览器。Edge 能迅速崛起是因为捆绑 Windows 系统,随着win7退出舞台人们第一时间接触的浏览器不再是各方面都糟糕的 IE 而是体验更好的 Edge 浏览器。如果内置浏览器体验合格满足需要,用户还会特意下载第三方浏览器吗?即使不能捆绑操作系统,退而求其次在自己的品牌设备捆绑,各手机的厂商都是这么做的,直接把原本内置的 Chrome 铲掉换成自己或合作方服务。
Mozilla 基金会有过一些探索,例如曾经尝试推出 Firefox OS 占领低端的移动设备市场,结果探索五年却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留下的遗产反而是第三方重新利用复活为KaiOS。如果当年有足够的钱粮,指不定 Firefox OS 并不是疯狂想法,即使失败都不至于引起严重的影响。Google 经常砍服务依旧活着很滋润,有钱真的了不起,没钱失败一次就差点万劫不复。


2022年左右,Mozilla 基金会发表一篇文章谈到浏览器市场份额不断暴跌的事情,他们批评微软、谷歌、苹果把自家的浏览器捆绑操作系统,而且过度封闭妨碍到第三方浏览器。Mozilla基金会的这番话道出 Firefox 衰落的原因,即缺乏强大的财力与操作系统在后面支持浏览器,通常用户购买一台新设备后直接使用内置浏览器,不知道或不考虑安装第三方浏览器。即使有经验的用户切换服务,操作系统还将提醒用户使用内置浏览器。
Firefox 浏览器的衰落与停止支持旧式附加组件之间可能缺乏强关联,因为在这之后用户并未流失到苍月那边。而且旧式附加组件最大的问题是,每次浏览器更新版本都有可能失效,在57版本后该问题基本解决。刷版本号不可能影响到市场份额,把小数点往前挪一位而已,浏览器开发还是照旧。至于Mozilla在投资和研究非浏览器的项目,所以妨碍浏览器的开发进度看法,Mozilla基金会的目标是「改变互联网」而非单纯开发一款浏览器,而且投资新产品有助于摆脱营利来源单一的问题,否则哪天搜索引擎合同谈崩当场就会暴毙。目前Mozilla的收入主要来自浏览器默认搜索引擎,导致每次合同快结束的时候都有传闻称Mozilla可能会因为无法续签合同而完蛋。
因为 Chrome 的崛起。


我觉得虽然Chrome等浏览器比较优秀,但是也要关注下Firefox自己的缺点。
Firefox慢,这导致很多普通用户看到Chrome,就切换过去了Firefox在开发者工具没有跟上,比如现在还不支持查看websocket消息,现在还不支持m3u8在线播放,Chrome的开发者工具还有很多perf等功能。Firefox在很多事实上的标准有自己的想法,这就使得很多Chrome可以做到的事情,Firefox做不到。再加上Chrome市场份额更大,导致用户流失Firefox量子引擎升级过于武断,一下子不支持传统扩展,很多用户被迫迁移到新版本、Chrome等。
总而言之,Firefox不知道用户需要什么,或者说知道用户需要什么,但是他们不做。
相比于edge的出厂预装,Chrome有整个谷歌体系的大力推广,Firefox一个在非盈利的Mozilla 运营下的第三方浏览器,能够做到这个份额已经很不容易了。
edge、chrome背后都是巨头,拥有的整个营销和推广资源,远不是Mozilla 能比的。
浏览器下载拉新,客单价基本都是明码标价的。真以为Chrome那么多浏览器下载量都是自来水吗?都是通过各种协议、应用商店、网站广告投放推广,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而总的拉新和营销开支不是一个小数目。
我依然是Firefox用户,新电脑到手主动安装。但这样的用户,能有多少呢?
大概还是喜欢破坏用户习惯。
在火狐强行把关闭右侧标签放到二级菜单后我的使用频率就明显降低了,正好那个时候 edge 崛起,后面就都用 edge 了。
火狐背后是自由、是Linux发行版,Ubuntu debian centos arch ,她们象征着自由,纵使其他软件夺取份额,但是她们永远在那,永远为被商业公司伤害的孩子提供温暖的港湾[可怜]
我觉得火狐很好用,不比谷歌的弱。
首先呢,的确是衰落,但是是安卓、ubuntu上最好用的浏览器。
国际上不太清楚,国内是因为能下载到的是特供版本,极其不好用。
当然,你需要装2个插件
第一个,ublock origin,去广告,youtube广告可以直接去掉!!!几乎去掉所有网站的广告!!!
第二个video background play fix, 后台播放,以后他就是音乐播放器、视频播放器、万能入口。
这两个用了之后,基本上是安卓上最好用的浏览器了。
大前提:别用中国特供版
对 身份标签页(Multi-Account Container)毫无宣传。
简单地说这东西就是手机上的应用双开,但是能在一个标签栏上双开。
这东西有多实用应该不用我描述了。
早期 FireFox 还被 Google 大力推广过,属于合伙干 IE 的节奏。当 FireFox 整体呈现出要取代 IE 的趋势后,Google 推广 FireFox 的活动也随之取消了,Chrome 异军突起。
别人的理由我不知道,我自己抛弃 FireFox 改用 Chrome,当初主要有两个原因:
1、FireFox 运行速度越来越慢,相比之下,当时的 Chrome 可以说是身轻如燕,非常快捷,这对于一个 Web 开发从业者的我来说,是用户体验的巨大提升;
2、浏览器书签在线同步功能,当时只有 Chrome 因为依托于 Google 的大后方才比较好用,而且这和 Android 当时的大流行有很大关系,而其它浏览器厂商都没有足以匹敌 Google 这样的大后方来提供网络账户同步服务,虽然微软具备这个实力,但当时微软的意识形态还停留在本地化阶段,直到 Microsoft 账户体系伴随 Win10 大行其道后才有改观,这也促成了后来包藏着 Chromium 内核的 Edge 横空出世,才形成了对 Chrome 能够 1:1 竞争的现状的出现。
但总体来说,反应快捷是对我而言当初换 Chrome 的直接第一原因。人们做出改变,往往可能就是在一瞬间、因为一个很小的理由。
它跟Chrome过于同质化了。
我一开始是火狐铁杆,后来为了多账户同时登录装了Chrome。
随着我用的火狐插件全都出了Chrome版本,我就逐渐不怎么打开火狐了。
我的感觉是,这几个浏览器的护城河基本就是插件生态。
谁的插件多,谁就更容易被选择。
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两个稀奇古怪的刚需场景就换了。
比如看B站港澳台的动画。
我目前还没看到Chrome有绑定安装的迹象在。它跟火狐感觉都是靠用户主动选?
虽然电脑技术菜,但成年人偶尔想看点成年人看的东西,所以就浏览器硬搜。
几年前我手机上浏览器是QQ浏览器和默认浏览器,看某些网站的时候,QQ浏览器会保护我,所以我选择了默认浏览器。我就想,哎呀,还是这个默认浏览器对机主好,他想更新给给他更新。
后面默认浏览器也开始保护我了,我就挨个试,下载UC、360啥的,最后选择了Firefox。这Firefox不愧是国际性的浏览器,就是好用,留着留着。
然后是这一两年,Firefox也开始保护我了,我就下载了Edge。
现在是QQ浏览器搜东西,用QQ浏览器看文件和解压缩一些小游戏。然后用Edge看一点爱看的视频。其他浏览器用的少就都删了。
然而在手机浏览器里,chrome和safari都不能装插件,导致广告横行,Firefox却可以,于是我手机必装。
这种错位优势,导致移动端火狐的使用是更好的,可以去广告,也可以双端同步,这是重复当年反压迫的故事了。
再然而,火狐的移动端插件库是官方筛选的,很多好用的插件移动版不给用,于是进一步解放的kiwi成了我手机默认,这属于是chromium再次逆袭了。
旧版火狐虽然启动慢,但扩展性强。后来换了量子内核,扩展api也收缩权限向chrome看齐,这下连追求可定制性的老用户都跑光了。
虽说启动速度变快了,但也没比chrome快,内存占用也和chrome一样高,关键还是chrome v8太厉害了,渲染页面速度甚至能明显看出差异。
国内则是360 猎豹等chromium占据主流,开发者兼容性只顾得上针对chrome优化。
国外则是便捷性和性能比不上chrome,更别说谷歌还会在自己产品上使用私有特性,降低其它内核浏览器体验。
现在几乎只有部分有开源洁癖和隐私要求的会特意用它。
估计占有率还会持续下降,因为陷入恶性循环了。不过chrome 强推v3引擎阻止广告拦截插件后应该会迎来反弹,刚需ublock和adblock的用户数量还是很多的。
Firefox的用户群体从来都不是一般用户。
早期Firefox的用户,除了Linux上那一点点占有率以外,更多不是喜欢Firefox,而是不喜欢IE。零几年很多国外的技术向网站都会贴上禁止IE访问并呼吁用户使用Firefox的贴纸。
但Chrome的出现一方面把万恶的IE摁死了,另一方面又抢占了Firefox的生态位。你说IE不开放?那我Chrome的核心也是开源的,你说你Firefox插件多?那我Chrome插件也多。而谷歌在易用性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早期版本的Chrome就已经很好用了,相比较之下当年的Firefox充满了理工男的傻大粗之美。
更何况,谷歌把持着相当一部分互联网的入口点,墙内倒是不用太担心什么,墙外你很难避免会用到谷歌的服务,你Firefox不可避免会容易遇到一些小的懂得都懂的兼容性问题。用户不能不用谷歌的服务,但是可以不用你的浏览器啊,那Firefox份额下降也是必然的事。
Firefox是一个传奇。当然,时至今日仍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在使用Firefox,但其普及度已今非昔比。它曾是主流浏览器之一。但请恕我直言,如今Firefox的衰落也是咎由自取。我对该产品本身的发展不太乐观。
Firefox的发展经过可谓起起落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


第一阶段:Firefox的兴起
Firefox的前身是一个名叫Netscape(网景)的浏览器应用程序,由一群程序员开发,后被一家名为AOL的公司收购。有人认为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款网络浏览器,因为以前没有人见过这样的应用程序,该浏览器的人气飙升。但一段时间后,微软发布了IE,Netscape的人气开始下降,因为与IE相比,Netscape被视为是“第三方应用程序”。Netscape的市场份额也因此从92%的巅峰下降至大约15%。


有一段时间里,IE一直是普及度最高的网络浏览器。因为IE是微软操作系统预装的浏览器,使用非常方便。
就在这时,Netscape做出了历史上最大胆的决定:开放源代码。
放到今时今日,开放源代码算不上什么大胆的决定,因为如今我们有很多开源应用程序。但当时的情况大不相同,开源的应用程序很少。
于是,Netscape的开发者Jamie Zawinski注册了Mozilla,这个名字原本是Netscape的版本代号,是莫扎克(Mozake)和哥斯拉(Godzilla)的组合。
Mozilla最初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应用程序套装,提供一系列互联网导航以及通信应用程序。但他们所有的代码都开源,可想而知结果不太理想,而且也赚不到钱。
1998年10月,Mozilla团队决定卷土重来,构建一款基于原生框架的跨平台浏览器。为此,他们已经构建了引擎 Gecko。
1998年,他们发布了预览版。尽管画面简洁通用,但市场反响不错,人们都很期待主版本。但遗憾的是,主版本的发行被一拖再拖,因为Mozilla计划在最后一刻添加一些额外的应用程序。
最终,于2002年6月,第一版的Phoenix Browser终于发布了。该版浏览器之所以叫这个名字(Phoenix,凤凰),是因为它有着浴火重生的经历。


正当一切看似顺风顺水之时,AOL突然决定放弃对该浏览器的支持。幸好Mozilla在关键时刻建立了自己的基金会,取名Mozilla基金会。该基金会的由Dave Hyatt、Joe Hewitt和Blake Ross领导,并最终取代了AOL的所有工作。
于是,Phoenix浏览器从灰烬中崛起。但由于社区不太喜欢这个名字,最终该浏览器改名为Firefox。
第二阶段:突飞猛进的发展
Mozilla Firefox是第一款向大众普及了“标签”(Tab)概念的网络浏览器。当然,它还提出了很多其他想法,例如阻止弹出窗口(现如今的广告拦截功能)、广泛的安全性和隐私(如非必要不允许跟踪的系统,可以防止潜在的有害跟踪程序)等等,而且它还是第一个自己开发了下载管理器(独立于所使用的操作系统)的浏览器。


随后,Firefox的团队在社区大肆宣传下一个版本:Firefox 3.0。他们向社区宣布了确切的日期,并按时发布了该版本。
2008年6月17日,第三版Firefox正式发布,并以24小时800万次的单日下载次数创下了世界纪录,并刷新了当时无人能及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Firefox不断添加了很多新功能,这些功能让其他竞争对手难以望其项背,几乎所有现代浏览器的功能都是由Firefox带动创新的。
2010年的时候,Firefox的市场份额达到了巅峰:34%的用户都在使用Firefox。考虑到2005年的时候,Firefox的市场份额只有5%,而当时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是IE,因此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第三阶段:走下坡路
Mozilla开始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是,它不再被视为IE的“第三方应用程序”,而更多地被看成拥有更多功能的IE。
然而,随着市场上出现多家浏览器也提供类似的功能,情况发生了改变。
那时,时任谷歌CEO Eric Schmidt对互联网市场并不感兴趣。但是,Larry Page等人决定直接从Mozilla雇佣一些开发人员开发一款更好的Firefox,这迫使CEO改变了主意。于是,当前的主流浏览器Google Chrome正式拉开序幕。
面临这种情况,很明显Firefox需要做出改变,加快前进的步伐,并不断添加新功能。但他们似乎在努力跟上谷歌浏览器的发展步伐,而不是一个真正有自己想法的软件。这导致Firefox推出的移动版本的网络浏览器与谷歌有很多类似的功能,几乎是在模仿谷歌。这就让Chrome占据了先手,因为Chrome添加的功能只对自己有利。例如,移动版的Chrome与Android有良好的集成,而且是Android中默认的浏览器,因为Android和Chrome都是谷歌的产品。
由于Chrome占据竞争优势,而且还是Android默认的浏览器,因此Chrome的市场份额和普及率一飞冲天。而另一方面,Firefox似乎只是在模仿Chrome的功能,未能添加自己独有的功能和用例,而且也未能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
后来,Firefox团队推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已被老牌竞争对手谷歌和微软接管),他们将开发重点放到了FirefoxOS上。


其实,此次Firefox失势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没有特别需要使用Firefox的理由。考虑到大多数手机都预装了Android,在没有任何独特卖点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另行安装Firefox OS。这进一步导致Firefox本身的项目开发减缓,更不用说社区中仇恨与批评的言论增加。


Mozilla有一个巨大的社区,34%的人使用并信任Firefox,这是一个远超谷歌的巨大优势。只不过,他们的行动不够快,无法从Chrome手中夺回用户。
我们来听听Firefox的CEO本人是怎么说的:
“Firefox没有跟上市场的发展,未能及时满足用户的需要。许多Firefox的铁杆粉丝如今都变成了Chrome用户。”—— Chris Beard
第四阶段:为时已晚
2017年,Mozilla发布了新版本57,几乎在所有方面都焕然一新,拥有更现代的Logo、非常现代的UI、新的渲染引擎、更好的用户体验、更好的动画等等,还取名为“Photon”。


此外,Mozilla还发布了许多新产品,不仅更加实用,而且还专注于其实际受众(与Firefox OS不同),比如日历助手、容器、高级 VPN 服务器、更好的外观和浏览器主题的主题商店。
但问题是这一切都来得太晚了。当年Firefox刚起步的时候,它的优势在于大多数使用计算机的人都是技术人员,而如今就连小孩子都能拍一段短视频。
这意味着人们更喜欢长期使用、不那么臃肿的应用程序。如果默认情况下已经安装了Chrome,那么为什么还要再安装另外一个浏览器呢?既然Android上已经使用了Chrome,那么PC也完全可以继续使用Chrome。随着其他浏览器(比如Opera和Vivaldi)的用户增加,定位越来越具体,市场会进一步发生变化,例如Opera GX为用户提供免费的迷你VPN,而在Firefox中需要付费才能使用。
最后,我们看到随着Brave浏览器的出现,Firefox的用户进一步减少,因为二者的受众类似,但Brave具有更好的营销和功能实施。


图:Firefox主席要求的薪水与每年损失的用户数量之比
虽然我不打算讨论个人的薪水,但曾经的“Mozilla 团队”如今是一家大公司,可他们付出的努力与最后的结果并不成正比。他们的目标不是关注受众、实现新想法并跟上潮流,而是努力跟上谷歌的步伐,并与Android和Windows竞争用户。这导致目前Firefox唯一占主导地位的地方就只剩下Linux,似乎Linux社区仍在努力给他们一个机会,但即便是在Linux社区,FerenOS等发行版中也出现了Brave和Vivaldi等浏览器。
公平地说,过去几年里Mozilla团队已经开始努力了,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他们在当初比Chrome更有优势之际,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总结
Firefox接下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坎坷。也许它会发布版本100,也许人们会尝试一下这个新版本,但是他们并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提升,至少普通用户看不到。
就个人而言,我希望Firefox能够成功。让Chrome之类的巨头独自占据如此大的市场份额,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是好消息,更不用说它的开源版本Chromium也已经遍地开花,衍生出了许多版本(比如Brave)。
如果说市场上还有一个不是基于Chromium的开源浏览器,而且还有一定的受众,能够与Chrome一较高低,那么一定是Firefox。我希望,Firefox能够明白自己的定位。
换新电脑,下载了firefox,发现竟然不能安装广告拦截插件,于是就不再用了。
火狐手机版普通版本强制屏蔽某些网站,这个屏蔽库是有问题的,有的网站比如我的pt站会误报,我就上不去。我觉得这个浏览器有了自己的想法,就不想用了,迁移到edge,虽然吧大声朗读不能禁用掉很离谱,但总体我可以修改大部分安全设置。
我认为浏览器可以为了安全开发一些拦截功能,但是一定是可以关闭的,不然这个浏览器就没法用了。有时候我也知道这个网站有诈骗内容,但有些是误报,有的则是含有诈骗内容但是网站本身有需要的信息(比如一些破解软件网站)。
答案是很简单的,原因就是 Chromium 的崛起。不过我倒是能给大家补充一个小小的角度…?
大家都知道政府单位最近两年在批量更换设备,做信创,信创的操作系统一般要么是银河麒麟 V10,要么是统信的 UOS,那么在这些 Linux 操作系统中,自带的浏览器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火狐!
虽然在商店里可以下载到 360 安全浏览器,一些电脑上还会预装奇安信可信浏览器[1],不过我印象中是奇安信还要买授权的吧。


(以上是我去年的大概了解,如果有错还请指出)
所以倒也不必对火狐完全绝望,随着国产终端在政府国企乃至下一步学校的装机量增加,火狐的用户量说不定还会回升呢。
不过,Chromium 内核已经有一统天下的趋势了,微软都已经打不过加入了,甚至插件互通,又极大地丰富了开发者和生态。
但是对于用户来讲,留一个 Plan B 总是好的。至少现在火狐的开源性和安全性还是受认可的…
(顺便吐槽一句,Edge 也越来越拉了…但人家有 NewBing 啊)
参考^https://www.qianxin.com/product/detail/pid/468
firefox精力都花在升级版本号上了,架构大改后,最新的版本还不兼容以前大部分的插件,不过firefox还是有很多稳定的用户;chrome从性能和功能上,比起Firefox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而且有被墙的风险。浏览器最好用的还是书签同步,这一点firefox比chrome可靠多了。
不好用。
某个版本,火狐更新以后,所有插件不能用,你知道那有多操蛋嘛?所有。
至于国内版的火狐和国际版的火狐的区别。。。。。。
然后,火狐就不能关闭更新提醒了——没错,每次打开都提醒更新,然后最新版本就不能关闭更新了——自动替你更新。
我用了好多年火狐,忍无可忍。另外,火狐会禁止中国用户安装广告屏蔽插件。
相信我,没有一个软件的更新,是为了用户好——没有一个。
比如windows,你觉得新版本有哪些功能是你需要的?比如office。。。。。。。
全平台Firefox用户,用了十年,看着一代代插件换来换去,插件总跟不上版本更新,UI总在发生微调,一时间不知道是和Chrome谁抄谁,从锐利到平滑到现在讲不上来的Firefox审美。
完全没落不至于,至少Ubuntu用户也很少去安装浏览器,Centos一般也会安Firefox,Linux上基本是唯一指定浏览器。不过确实在手机和Windows PC上,占有率太低。
国内是因为审核和内置过滤器,导致通行证和账号不同步,为了最新发行版还挺麻烦。手机需要谷歌,电脑需要分清网站,这个门槛先天阻断了用户去用到符合自定义的Firefox(我都有浏览器了,再下一个还不一定好用)。
但是当用久了,当收藏夹形成规模,当自定义了一系列插件,当需要多端同步浏览,当需要安全性保证,Firefox真的很好用。
现在几乎是chrome和edge的市场了,chrome一直在用,edge是Windows自带,不过也挺好用,火狐就没安装过,最近edge还加入了new bing功能。
魔法访问后还有聊天,撰写,见解功能。


聊天就是把微软new bing集成进去,更方便使用了。


撰写可以帮你写文案文章什么的,看起来很专业。


和之前分享过的New Bing 桌面客户端类似 https://github.com/dice2o/BingGPT


在设置-侧栏开启页面上下文可以阅读当前网页和文档。


比如问当前网页说了什么对这篇文章总结下最简单的方式用 ChatGPT,顺便自己搭建个 ChatGPT ,效果还行。
本地pdf文档也可以,只要edge能打开的文件都行。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科技知识 最新文章
《消失的问界里》为什么网传华为选择大面积
特斯拉万人大裁员涉及中国市场,销售部门是
媒体报道「特斯拉一天内失去 2 个高管和 10
去年是「大模型元年」,今年会是「AI应用落
2024 年人工智能方向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如何评价小米汽车SU7全球首例无故抛锚?
如何看待阿里EMO模型的发布?
华为一个芯片设计厂,为什么说是华为突破了
特斯拉在中国召回160万辆汽车,为什么身边人
如何看待2024年1月18日华为鸿蒙生态千帆启航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1-15 23:48:28  更:2024-01-16 10:13:42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