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亚洲货币集体兑美暴涨,这会是一轮变相的亚洲版「广场协议」吗?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亚洲货币集体兑美暴涨,这会是一轮变相的亚洲版「广场协议」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5月初亚洲货币迎来罕见的集体暴涨,其中新台币“大地震”两天飙升6.5%。除了中国台湾寿险巨头正集体对冲美元敞口之外,市场正热议,中国台湾与美国达成的贸…
这次不太像,更像是美元信用受损导致的暴跌,但结果是可以参考的,同样存在套利空间!
广场协议是针对两大贸易出口国的针对性限制,也就是日本和德国,之前我们也分析过,德国通过推动欧洲一体化,把自己绑在欧洲的战车上,且马克币逐渐退出,没有马克币了,你怎么针对我,在这个过程中严控货币供给,央行的异常谨慎即便在外资涌入时,也没有进一步点燃房地产泡沫,平稳的过渡到欧洲一体化成型。日本不一样,外资涌入,自己货币政策还要持续宽松,导致市场的楼市和股市过热,最终导致泡沫过大破裂,之后又是一系列的政府加杠杆补救,泡沫经济的问题在于泡沫本身,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创造泡沫,而日本显然在广场协议之后,想要靠降息来抑制汇率升值,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困局。
主要看套利空间,日本德国都是出口型经济体,无一例外的也是外汇储备充裕的国家,且资本自由流动,如果市场都知道日本德国货币升值,那么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了:
1)借出美元,换成日元和马克币;
2)等待马克币和日元升值;
3)也可以在此期间投资资产泡沫行业,比如广场协议之后的日本股市。
4)汇率顶点抛售资产,换回美元,还掉美元的贷款。
这个过程和做空货币恰恰相反,而是做多货币,越是涌入日本,则日元需求量越大,供需关系导致日元升值更高,预期收益是多少呢?
1美元在广场协议之前,换250的日元,1美元买入,短短两年后,1美元只能换120日元了,也就是250日元甚至都不需要投资当时过热的日本金融市场,就可以换走2美元多,收益率超过100%,日元还是日元,几十年积累的外汇储备被换走了,资产泡沫下,居民几十年的储蓄亏完还欠着银行的钱,这就不能只怪广场协议了,怪只怪爱玩资产泡沫的财富游戏。
这轮非美元货币都涨了,也不是针对特定的经济体,同时不是美联储降息预期过大,而是美元自己的信用受损,特朗普的一顿操作,逆全球化本身就是打击美元体系,且政策不确定性太大,谁也没办法预测特朗普会做出什么,不确定性恰恰是金融上最担忧的事情,可预期的事情大家可以在发生前就做出调整,而不可预期才是最可怕的,美元指数迅速下降到100以下,那么非美货币升值6~10%是很正常的,也就有了预期的利润空间。
和广场协议不同的地方,当时市场对于广场协议的预期是一致的,就是日元和德国马克的快速升值周期不可逆转,而特朗普的不确定性并没有坚固的一致预期,很可能在关税问题上反复横跳,也可能在货币问题上反复,这就导致这轮的套利空间其实并不像广场协议那样,维持2~4年,短期还是清晰的,但长期没人能预测特朗普会做什么,亚洲版的广场协议这点不好确定,但美元的信用受损导致美元走弱是可以确定的事情。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当然不是。
本质性的区别在于,在当前的贸易结构当中,搞亚洲版“广场协议”收益并不大。
1985年的贸易格局跟现在截然不同。
1985年,美国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高达28%,属于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在国际贸易当中,虽然逐步被日本和德国赶超,并在制造业很多品类领域都直接面临日本和德国的竞争;但既然存在竞争,那至少说明美国的制造业竞争力还是在线的。
在竞争力尚存的情形下,广场协议要求日元和马克大幅升值,对于美国制造业的收益是非常大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美国对日、对德贸易失衡的问题。
所以,在美国的“胁迫”之下,美、日、德、法、英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通过抛售美元直接压低汇率,并要求日元和马克大幅升值,站在美方视角是合理的。
当时的广场协议本质上是一种“行政干预手段”,具有明确的政策协同性;而不是市场的自发行为。
当时市场的自发行为发生在“广场协议”签订之后。
由于《广场协议》是明牌,早有大体量的热钱和全球投机者,看准了日元升值的契机,提前买入企图套利。
但市场总是过度贪婪的,在全球热钱疯狂投机之下,日元升值节奏完全失控了。
原计划6周内10-12%的升值,仅仅用了1周就完成了,而此后的三年时间内,日元累积对美元升值达到了惊人的88%。
这意味着日本产品的出口价格直接翻倍,日本自然没有坐以待毙,迅速采取了降息措施,在1986-1987年连续5次降息,将银行基准利率,从5%的高位迅速拉低至2.5%。
然而,降息的策略并没能对冲海外投资者的热情,超低的借贷利率反而又助推了日本本土企业和居民的投资热情,于是海外热钱叠加日本企业居民的储蓄和贷款,全部投入日本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当中去。
然后就是日本资产泡沫破裂和“失去的三十年”的故事。
现在的贸易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美国制造业规模的全球占比已经降至15.9%(2024年),美国在全球的制造业竞争力已经大幅下降。
在全球化分工时代(各司其职),跨国公司主宰着全球产业链。
当下的时代,美国的制造业“优势领域”与泛亚洲国家制造业的“优势领域”的竞争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领域(半导体、航空航天、精密制造、新能源等),而且高端制造领域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亚洲代工。
在特朗普启动“关税战”之前,美国在“进出口”领域当中产生的贸易逆差与跨国公司截留的“高额利润”之间,达成某种意义上的平衡。
(跨国公司利用“海外生产线”降低人力成本,利用“避税天堂”规避“税收负担”,这对于美国来说既损失了就业岗位,又损失了财政收入,确实是个损失。
所以特朗普的敌人不应该只是贸易顺差国,还应该加上跨国公司。)
而在其他大多数工业制品领域,美国和亚洲更多是依存关系,并不存在直接竞争。
那么亚洲货币升值,并不能提升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也更不能通过“汇率机制”促成美国制造业的回流(美国制造业回流更多是依靠特朗普的“高压胁迫”)。
即便在某种程度上,亚洲货币升值会增加“代工成本”,但相对于制造业回流美国带来的“成本压力”,亚洲货币的升值幅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除此之外,以当前美国的实力,并没有能力再次通过“行政干预”手段,达成亚洲版“广场协议”。
到这里,亚洲货币集体兑美元暴涨,排除了“广场协议”式的“政策性干预”,那么只能归因于市场自发行为了。
从美国基本面来讲,2025 年一季度美国 GDP 增速下修至 1.2%,核心 PCE 同比升至 4.5%,加上全球关税战带来的“后续通胀风险”,让市场担忧美国重新陷入“滞胀陷阱”,导致美元资产被抛售。
与此同时,特朗普反复无常的政策,令美元资产信用受挫,美元指数自特朗普上台之后就开启了长达3个月的跌势。
尽管美联储仍然对降息持“鹰派”立场,但市场对于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已经发生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美元指数走势。
另外,亚洲货币集体升值的第一天是5月2日,那天日本财务大臣加藤首次公开讲“美债”作为谈判筹码,表示日本持有1.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在美国所有外国债权国中最高,可以作为与华盛顿贸易谈判的一张“谈判牌”。
当天美债再次遭遇抛售,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经升至4.3%水平,对美元指数造成压力。
在关税战层面,目前美国与主要国家的贸易谈判陷入僵持,第一个“成功范本”迟迟没能出现,看似增加了“关税战”的不确定性前景;
但在另一个层面,市场认为美国的底牌越打越少,关税战的影响并没有4月初市场预期的那么差,风险货币在4月初经历了贬值之后,目前呈现修复趋势。
至于新台币的表现,则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寿险资金大规模的货币错配(资产端大幅配置美债)。在美元指数跌势之下,寿险资金通过抛售美元资产紧急对冲汇兑损失,引发本币升值。
当然,除了市场因素之外,还有其当局“媚美”传统引发的市场“负面猜测”,进而导致市场恐慌,带动亚洲货币集体升值,也算是夹杂了某种意义上的“政治因素”吧。
由于货币错配并非是单一现象,在很多国家或地区都存在,因此引发的“对冲”还在持续。
短期内亚洲货币还存在升值的可能性,但相应的行政干预手段也在路上了,后续的连锁反应还会有,但跟“广场协议”就完全不是一个逻辑了。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内容提要:
五一假期期间,亚洲货币集体上涨,新台币、韩元等兑美元大幅升值,凸显美元弱势。特朗普政策短期冲击、全球贸易混乱及亚洲出口商抛售美元资产回流等因素加剧美元颓势。市场传闻“海湖庄园协议”推动投机资金做空美元,但此类阴谋论缺乏逻辑。亚洲货币上涨实为对欧元涨幅的滞后补涨,并无官方汇率协议支撑。
一、五一假期美元和欧洲货币基本稳定,但亚洲货币兑美元集体崛起。


五一期间中国人忙于旅游,但国际货币市场却风云突变。今年以来跌跌不休的美元和一直强势升值的欧元,在这几天表现得较为安静、稳定,但以韩元和新台币为代表的亚洲货币却异军突起,兑美元集体强势上涨。
周一,我国台湾地区的新台币飙升至每美元兑 29.59 的三年高点,两天内上涨了 8%,此举恰逢美台贸易谈判在华盛顿结束。它最后稳定在每美元30.02元。
新台币史无前例的为期两天的飙升,蔓延到其他地区和其他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集体升值,凸显了美元的脆弱性。
比如我们的香港特区,香港金融管理局当天早些时候表示,它购买了 78 亿美元,以阻止当地货币走强、打破与美元的挂钩。
澳元和日元等货币也受益于这一影响,澳元兑美元最近徘徊在周一的五个月高点 0.6449 美元附近。日元兑美元略有走软,报 143.99 美元,但隔夜飙升 0.9%。
中国在岸人民币升至 3 月 20 日以来的最高水平,周一达到1美元 兑 7.23。


不过,除这几天涨幅较小的人民币和日元继续小幅上涨外,周二大多数亚洲货币有所回调。其中五一期间上涨最为凶猛的我国台湾地区的新台币,周二美元下跌了3.1%。
与4月底对比,截至5月6日下午7点,新台币兑美元上涨了6.7%,韩元上涨了3.2%,澳元上涨了1.2%,人民币上涨了0.7%,日元上涨了0.6%,印度卢比上涨0.3%,美元指数上涨0.1%。
二、负面共振加剧美元弱势,亚洲货币集体上涨实为补涨。
经过对今年以来美元指数、欧元和亚洲主要货币汇率的研究,三郎认为,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关税政策,长期来看有利于美国制造业回流,减少美国贸易逆差,进而减少美国财政赤字,降低美国债务负担,有利于促进美国经济持续增长。
但以下几种因素同时叠加共振,削弱了美元。
一是特朗普政策对美国经济存在的短期负面影响。
特朗普的移民、关税政策,短期必然减少美国的劳动力供给、廉价消费品供给,推动美国通胀回升,延迟美联储的降息频率,进而加大美国经济增长成本,导致美国经济增长失速。
二是特朗普混乱的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混乱,打击了投资者对美元的近期信心。


实际上,美国国债收益率基本上回到了特朗普“解放日”之前的水平,但美元指数仍然大幅走软,其原因在于特朗普不时推出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混乱,让投资者无法预期,增加了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削弱了美元避险地位,导致投资者对将资金投入美元持谨慎态度。
三是预期贸易顺差减少导致投资者和出口商出售美元资产回流亚洲。
多年来,世界出口大国将其巨额贸易顺差投资于美国资产长达数十年。特别是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亚洲的储蓄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大多被重新部署到美国国债等资产。现在,突然之间,这笔交易看起来不再像长期以来的习惯那样可以持续。因为关税切断未来贸易顺差的持续增长,出口商、尤其是亚洲对美国存在大量顺差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商(比如中国、中国台湾地区的出口商),可能会减少出口顺差形成的外汇收入,他们因此必然会改变贸易美元流入美国资产的习惯。
亚洲债券市场的反弹也表明,出口商和仅做多头的资金也可能正在积极抛售美元资产,离开美国回流亚洲。
法国巴黎银行驻新加坡的亚太利率和外汇策略师Parisha Saimbi表示:“关于外汇回流的讨论正在成为现实,因为投资者和出口商要么正在平仓,要么急于对冲”。
四是投机资金借市场传闻的“海湖庄园协议”之类的阴谋论,从做空亚洲货币转向做空美元。
高盛周二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投资者客户最近从做空人民币等亚洲货币头寸转向多头头寸,或者换句话说,他们正在从做多美元转向做空美元,因为他们预计美元将进一步走软。
比如,在港元远期市场买入廉价美元的流行交易,在市场上被称为永不停止的礼物,也因港元保持静止而反转。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全球套利基金 Aravali Asset Management 的首席投资官 Mukesh Dave 表示:“宏观基金和杠杆参与者在港元远期自由货币交易中拥有数千亿美元,现在它们正在平仓”。
与此同时,旨在削弱美元的“海湖庄园协议”之类的阴谋论重新流传,和投机者做空美元的时间点高度重合。
基于此,今年以来,美元兑欧元持续贬值,美元指数持续走低。


截至4月底,美元指数从去年底的108.49%下降至99.47%,下降了8.3%。美元兑欧元从去年底的0.9658跌至0.8827,欧元升值了9.4%。但1月初至4月底,亚洲货币升值幅度很小。比如韩元兑美元仅升值3.7%,新台币兑美元仅升值1.9%。
而在5月1日以来,欧元兑美元汇率基本稳定,仅升值0.01%,美元指数也比较稳定,上升0.1%。
但亚洲货币普遍大幅上涨。逻辑上,这应该是亚洲货币兑美元的补涨,五月之前涨幅滞后欧元太多,五一期间补涨。
与去年底对比,5月6日人民币上涨了1.3%,涨幅只有欧元的14%;日元上涨10%,涨幅略超欧元;韩元上涨7%,涨幅达到欧元的75%;新台币上涨8.7%,涨幅达到欧元的93%。
三、没有“海湖庄园协议”,更没有变相的亚洲版“广场协议“。


五一假期这几天亚洲货币集体强势,不少人认为存在主动贬值美元的“海湖庄园协议”,或者变相的亚洲版“广场协议“。
投资市场从来不缺少阴谋论和小作文。传播和相信阴谋论和小作文的人,也从来不缺纠结阴谋论和小作文的逻辑性和可能性。
什么是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Plaza Accord)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的背景下,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协议。
在1985年法国、德国、美国、英国和日本等G-5国家之间,经协商一致同意后达成的一项协议。协议的内容是通过让美元相对于日元和德国马克贬值来操纵汇率。美国、日本和德国同意实施某些政策措施来实现这一使命。美国承诺减少其联邦赤字,日本和德国将通过减税等政策提振内需。各方同意在必要时直接干预货币市场,以纠正经常账户失衡。
什么是“海湖庄园协议”?


实际上,被中文自媒体平台津津乐道的“海湖庄园协议”,始作俑者是先前的瑞士信贷策略师Zoltan Poszar于2024年6月创造的“ Mar-A-Lago协议”一词,这是Zoltan Poszar的一个设想,即美国可以迫使各国接受较弱的美元并降低其美国财政投资的利率,以便仍然受到美国安全保护者的保护。
Zoltan Poszar设想的“ Mar-A-Lago协议”它将涉及几个阶段。
首先,美国将试图迫使一些持有大量长期国债的外国债权人将其换成特殊的超长期国债。
其次,通过增加关税推动该协议。特朗普政府希望在全球贸易重组过程中利用关税来削弱美元。这一步恰恰是特朗普已经实施的经济政策。这导致阴谋论者将Zoltan Poszar设想的“ Mar-A-Lago协议”包装为子虚乌有的特朗普的“海湖庄园协议”。
实际上“ Mar-A-Lago协议”或者阴谋论者中的“海湖庄园协议”, 都充满逻辑矛盾而不可能成为美国的经济决策去实施:
第一,这种设想的核心是美元走软的原因是为了降低借贷成本。如果美元贬值,总债务也会贬值。但理论上美元疲软最终会使债务更加昂贵,因为外国投资者会担心美国的稳定,因此需要更高的利率,最终增加债务成本。
第二,外国和国际投资者拥有的美债金额比许多人想象的要小,实际上仅占美债金额的三分之一。即使这三分之一的外国持有者同意将1年-30年的美债置换为100年的美债,也只是解决了少部分的美债问题。
第三、美国的竞争国家不可能同意这样的置换,比如持有7000多亿美元美债的中国。
第四、在媒体业高度发达的今天,特别是日韩等议会拥有较多国家权力的国家,如果存在 “海湖庄园协议”,或者变相亚洲版“广场协议“,各国的媒体早就会公布于大众了。不可能在谷歌、EDGE搜索时,基本上搜不到外文内容,主要是中文内容。大家回想美乌矿产协议是如何在最近几个月是如何霸占媒体版面的。
第五、日本、韩国、印度、中国台湾等已经与美国谈判贸易和关税的国家和地区,都公开否认与美国的谈判涉及汇率和美债。日本、中国台湾甚至公开否认谈判内容存在汇率和美债。


比如我国台湾地区行政负责人周一公开辟谣关于与美国就外汇汇率政策进行谈判的“虚假”消息,此前由于市场传闻华盛顿要求新台币升值的猜测,新台币兑美元飙升。
在我国台湾银行和贸易谈判办公室否认上周在华盛顿举行的关税谈判涉及外汇话题后,台湾行政负责人周一采取了不同寻常的步骤,通过视频致辞发表了公开的辟谣讲话称,我国台湾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是因为美国对我国台湾生产的科技产品(如半导体)的需求飙升,而且我国台湾从未被华盛顿列为汇率操纵地区,因此汇率问题自然不会在谈判中提及。“因此,我也想请求恶意人士停止故意传播虚假信息”。
我国台湾地区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很大,去年飙升了 83%。
【作者:徐三郎】
关税战的背后就是广场协议2.0版--海湖庄园协议。
虽然在事件的性背景上和广场协议不太一样,但实际效果都是“美元弱化”、扩大美国国际贸易的顺差、刺激国内经济增长、甚至引发美国国内降息维系其国债存续。
1985年广场协议美国联合盟友打压美元,引发全球汇率巨大变动。这次的起手式则是对等关税。
美国以加征关税为手段想要达成的目的之一:迫使多国参与所谓的“海湖庄园协议”。
这个协议的核心条款就是两项:
1).要求美元贬值;
2).要求各国将持有的美国国债置换为100年期零息债券,仅需在到期时偿还本金,期间无需支付利息。
美国两次的凭依都是美国内需和投资市场的价值、以及科技和军事干预能力。
最近主要是台币、韩元、泰铢等对美元汇率显著走强,人民币也有涨但短期看涨幅不多。
台币涨得很猛:5月5日台币兑美元一度飙升5%,创下自1980年代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达到29.59的三年新高。
当天,美元兑台币交易量直接飙到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点,银行被客户询问轰炸到启用了线上排队系统。


自关税战正式开始以来,我个人看法没有变化:
特朗普要用美国的短期衰退搅动世界经济稳定性,通过“比烂”获取更大的利益。
美元的弱化,是他希望看到的,或者说是他和团队一系列政策的导向(因为可以扩大贸易顺差,当然这需要产业链转移和关税政策的配合才行);但美元依旧很热,进入2025后又转为缓慢上升:


从美国财长贝森特对中美关税战、美国贸易逆差等问题的看法中,也有希望能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适当弱化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观点(比如4月23日,贝森特在华盛顿特区参加“国际匐协会IIF”主持的活动中发表主旨演讲)。
随美元的弱化,很多国际货币兑美元汇率都是上涨的,而人民币整体上看是唯一“陪跌”的货币。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汇率政策是希望“区间稳定”,保证对主要出口国的价格优势,稳汇率也是为了保出口。
但我国央行稳汇率的工具还有多少?同时我国也面临出口依赖转内销的经济增长转型的现实压力。
亚洲货币对美元的大涨,还有一个原因是大量的、原来依靠美国市场的各国企业中,有一部分面对关税引发的美元走弱、和自身经营不得不转向国内市场的调整,选择集中结汇。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主要市场美日欧贸易政策明显转右的大前提下,有些国家可能会顶不住压力而接受懂王的这一阳谋。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我不得不评价一下,某些经济学答主,论虚空大捷,还是你们行。
2024年年底,到2025年年初,一众金融学答主信誓旦旦,看了高盛的报告,表示“人民币在2025会突破7.3,长期维持在7.4甚至7.5,从而吃下特朗普的关税战。”
等到现在人民币变成7.2了,你们又站出来大吹特吹,“一切都是特朗普的阴谋,他要玩海湖庄园协定,维持弱势美元,扰乱经济稳定性。”
合着美元升值能赢,贬值也能赢。
汇率问题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复杂,短期汇率(1-3年)看的是政策,利率,信心。
美联储相对央行依然是高利率,这是人民币兑美元依然在低位的原因;
但是特朗普的一系列操作,比如无故扩大贸易战,各种随便搞,都会拉高美国的通胀预期。
因此美联储不敢降息。
这一轮美元贬值,简单逻辑就是特朗普要怂,怂的话,通胀压力没那么大,美联储也就有降息预期了。
于是投机者就提前布局了。
(所谓的怂是指不再搞各种异想天开的政策,什么都不做,也比做错事要强)
广场协议是让日元兑美元从250快速降低到120,德国马克也要快速升值50%。如今这点“暴涨”算什么?毛毛雨都不算。
别提广场协议那种涨幅,连美元上个加息周期造成的升值都只弥补了个皮毛。


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


美元兑日元的汇率


美元兑韩元的汇率
要推动这种小幅度的美元贬值,哪里需要折腾出个什么协议出来?懂子能制造点稳定的前景(比如再怂上几次,或者“中风”了也行),加大美联储降息的可能就足够了。
咱别提美元贬值到2020年降息大放水时候低谷,先回到2019年正常利率时的汇率后,再说有什么“协议”吧。
我先说结论:形式上看起来是《广场协议》2.0的魅影,实际上是海湖协议的真实性越来越高!
我在这里再强调,任何外汇市场日均涨幅兑美元高于2%的货币,都证明其存在严重的“货币管理问题”,这些地区一定存在外部结构失衡问题,同时,部分可能还实施了“财政货币化”,因此这种现象在亚洲集体出现,并不是大家应该“喜大普奔”的事!这只能说明,美元本次修复又要压住亚洲市场了,而亚洲新兴经济体普遍都依赖出口导向型经济,且本地对冲资产储备不足(中日除外),一旦美元发生较大单边预期,往往就容易掀起金融海啸。
实际上,我在今年2月时,就已经预测过,今年新兴经济体或会经历一次主权债务危机,原因很简单:大量美元结汇换本币,国内制造业出口导向碰到贸易关税战,主要经济体面临通缩,国内经济结构面临转型,国际利率再平衡体系被打破。
简单说来,美元之所以能经历1971和1985年两次货币危机,关键在于其有能力再锚定,以及可以通过贬值——升值的“嚣张特权”去修复自己的赤字账户,而这种模式的特征就是:先美元虹吸,造成流动性集中,再美元贬值,同步关税打压对手出口利润,再通过货币汇率差,打崩对手的出口利润,再用贬值美元还债,当危机修复后,美元2次升值,把还过去的钱再聚集回来。
这套模式,是美元的立命之本!而今天的美元贬值逻辑,我感觉似乎市场中一直有个无形的声音在告诉大家,美元要崩,赶紧抛,而这种声音是否正确,又出自于谁,似乎无人关注。
美元贬值预期为什么这么强,一方面,肯定是货币财政化和关税战的影响。另一方面,从美元的微笑曲线角度看,每一次美元衰退,美联储利率都会无限接近0%,而今天的美元利息还有4.25%,这就让市场造成了强烈的贬值预期,毕竟降息都有4.25%的空间,那美元指数不得至少还有8%-16%的贬值空间么。2025 年 3 月,美国贸易赤字又达到创纪录的 1620 亿美元,反映出美国经济 “高消费、低储蓄” 模式的又到了要修复的时候。


微笑曲线
这一切的背景似乎与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时,美国的情况空前相似!
然而,那年是五国央行直接抛售美元,强制推动美元贬值。而现在的亚洲央行主要通过 “道义劝告” 引导企业调整外汇对冲比例,而非直接干预。
那年,美国旨在通过日元升值解决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和今天美国对我们说的话一样,当年是希望日本调整经济结构,摆脱出口依赖,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消费导向型经济!),日本被迫接受汇率大幅波动,最终导致资产泡沫破裂。而今天,看起来美国更关注控制通胀而非扩大出口(财政和货币不匹配),美元走弱客观上帮助美联储降低进口商品价格,与亚洲国家 “稳汇率” 目标形成隐性协同。
所以,历史的表象也不是完全一致,不过大家真的应该了解下《海湖庄园协议》!因为,如果今天美元所有的一切都是其自编自演,那么所有人岂不是进入了美国的剧本空间,谁真谁假,一切都未可知。
回顾下20世纪的3次改变国际经贸秩序的重大事件,他们分别是:“英德、美欧及美日贸易战!”
而这三次“贸易战的过程和结果”更是出人意料:英德相争,美国称霸;美欧相争,日本得利;美日博弈,东大崛起!


2月文章:2025年或将影响全球经济的10大预测(下)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这种问题,不能等闲视之。
当年的广场协议,美国如日中天。
而当下的美国,中美贸易战都支撑不下来。
基于这个背景,那这次亚洲货币集体兑美暴涨,就颇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受了。
正文结束,下面全是脑洞。
申明:此刻我人在外地,手头也无法准确查阅相关资料,以下内容纯属开脑洞+路边摊,大家对照着看就是。
昨晚关于此事,我请教了一个大佬。
原话是:美国可能因为中国压力要进行政策急转。
因为中美谈判问题,始终不能妥善解决。
而美国这次发起的贸易战,中国摆明了不可能让步,而且就算是要谈,也是回滚到巴厘岛谈判的基准点。
(关于中美巴厘岛谈判的共识,大家自行查阅)
OK,这一点是川普政府短时间内不能接受的。
考虑到即便是谈判也没好结果,军事上在一二岛链更是压制不住的事实,那美国的战略收缩是注定的事情。
毕竟川普重提光荣孤立的口号,还是有相当的市场。
到了这种地步,美国在东亚庞大的利益,肯定要收割回去。
那,就收割来说,请问什么样的经济体比较容易?
答案是,受到美国控制较深的经济体。
依次为:台、菲、印尼、马来、泰、韩、日。
莫名的既视感是吧,这些国家或者区域的共通点是,都在90年代遇到了影响深远的经济危机。
搞不好,这一波就是版本复刻。
关键指标是,对应的经济体会不会选择降息+扩表。
如果这两个动作同时发生,就代表这该区域的经济体配合美国热钱洗劫。
还有一个理由就是,美国认为中美决战就在眼前。
2027中美决战传言,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广为传播。
那,如果说是要准备决战,提前回撤东亚利益也是肯定的事情。
OK,同样的有一个变数,那就是中国。
中国会不会如同当年金融危机一样,出手救人,这个不知道。
当年可以救HK,这次保不齐相关国家也有等着被救的想法。
当然,还有一派的看法是,加入美国的收割动作,然后打扫好屋子再请客。
毕竟重建市场更广阔,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这些经济体的掌控233
脑洞结束,不管是不是如猜想的那样。
接下来都要严阵以待。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广场协议时期的美国,是临近冷战结束的无所不能的美国,是世界上制造业第一大国
现在的美元贬值,只能让美国国内的注射器继续涨价而已
川普在刻舟求剑
汇率涨了不是该高兴吗?有些人就是牛马癌入脑了。不给别人打工浑身难受。
涨10%,量化宽松超发10%的钞票,汇率又会跌回去,但是推动了国内的通胀和资产价格,也就是稀释了既有的债务。
汇率越涨,政策空间越大。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现在稳定在7.3左右,2023年最低是6.7,2022年最低是6.3,2018年最低是6.24,2013年最低是6.0。近10多年人民币都在对美元持续贬值。美国在限制资本流入中国,人民币在加速国际化(流出),实在找不到广场协议的现实逻辑何在。
知乎最牛逼之处在于,无论发生什么事,最后都绕到“中必输”上。
我记得原来知乎的话术是: 贬值到9,集体破产,民不聊生。
现在升职了,又绕到广场协议2.0,中必输。
2018年输着输着,输了个历史未有工业出口的怪兽来。
拉黑所有知乎经济学家,才是真正的独立思考。
自二战结束以来,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在全球经济运行中始终占据中心地位。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与高度发达、开放的金融市场,美元在国际贸易计价结算、官方外汇储备以及全球金融交易中扮演着无可争议的主导角色。


但是,现在
美元贬值的连锁反应
让一场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结果居然真的发生了。
新台币兑美元昨日早盘一度飙涨4.6%至29.64,为2022年6月以来新高。新台币上周五已经创下1983年以来单日最大涨幅,全周累计升值5.5%。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美元涨1.2%至4.209,为2024年10月3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菲律宾比索兑美元涨0.3%至55.465,为2024年9月20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升穿7.20关口,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两个交易日最大涨幅接近900点。
港元连续第二个交易日触及其允许交易区间的强端,盘中一度升至区间上限7.75。
这次亚洲货币集体升值,本质还是关税主导下的预期大幅波动。
说亚洲版的广场协议,还为时尚早
目前不管是跟美国谈判比较快的日本,还是本币升值巨大的台湾,都没有提到美国财政部有过要求日元或者新台币升值的需求。市场传言的《海湖庄园协议》是要求各国货币升值的广场协议2.0版本,至少目前看来还比较遥远。毕竟,在今年的一月份,亚洲货币大幅贬值时,亚洲各货币当局都抛美元买本币,阻止资本外流,现在只不过反过来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美元指数的历史
1978年10月-1985年2月是美元指数第一次牛市(历时6.4年)
1985年3月-1995年5月30日是美元指数熊市(历时10.2年)
1995年6月-2002年3月美元指数迎来第二次牛市(历时6.75年)
2002年4月-2011年4月美元指数进入熊市(历时9年)
2011年4月-2025年5月(历时14.1年),是美元指数的第三次牛市
这期间美元指数最高点出现在2022年10月,最高值点位是112
如今美元指数已经跌破100关口,最新点位是99.6386,今年累计下跌8%。
那么,现在在关注亚洲货币的走向时,就需要高度关注一个问题:
美元指数是不是要开启第三个熊市了?如果美元指数真的要开启新一轮熊市,这将深刻影响全球的资产配置格局,因为过去14年的美元指数大牛市下,其虹吸全球的流动性。
若全球共识被颠覆,怕又是一场风浪
毕竟风向标伯克希尔已连续第十个季度成为股票净卖出方,今年一季度净卖出47亿美元的股票资产。巴菲特直言:自己正在等待一个未来五年抄底的机会。
对比台币的暴涨和央行的“佛系”,人民币这边显得格外“冷静”。截至目前,年内人民币兑美元仅升值1.81%,而美元指数年内已下跌超8%,台币更是升值8.86%。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在其他亚洲货币“顺势反弹”的时候,人民币选择了钉住美元,不松口、不妥协、不配合。换句话说,
美国想通过美元贬值重启制造业?
中国:不好意思,我硬刚,就是不让你出口便宜。
不知道,你还记得特朗普周末那个关于“娃娃和铅笔”的说法吗?他说:“我不认为一个11岁的漂亮小女孩需要30个娃娃。她们可以拥有3个或4个娃娃,她们不需要250支铅笔。她们可以拥有5支。”特朗普似乎认为,限制进口商品(比如通过关税减少“娃娃和铅笔”的数量),就能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
复杂问题简单化
简单问题模糊化
虽然关税战的实质性缓和遥遥无期,但市场资金的嗅觉异常灵敏。它们可能在悄悄地抛弃此前的“叙事”,开始拥抱新的“现实”。亚洲货币的意外大涨,可能是市场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及其影响,以及各国应对方式的最新判断。它预示着全球资金流向和经济重心可能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和广场协议无关,美元现在有非常强烈的贬值预期。处理债务危机的方法就两种,一种是货币贬值展期,通胀式化债,另一种是砍支出,通缩式化债,一般来说,政府会同时用这两种方式。川皇前一阵子通过马师傅的一通操作成功砍了1200亿支出,显然远远不够,那摆在川皇面前只剩通胀式化债一条路了,不管怎么操作,最终美元都面临着强烈的贬值预期,亚洲货币暴涨只是一个小的局部。对于我国来说,目前又出现了降息的窗口期,这个机会估计央行不会放过。
跟广场协议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美元现在是个什么鬼样子,其实大家都知道,但都不敢搞大动作,特别是主权基金,怕一下子搞崩盘,手里的美债一下子抛售没人接得住,所以我们看到香港金管局还在卖出港币买入美元来维持汇率。
对于各国各区的央行来说,只能到期不续,明里暗里抛一点,有的换黄金,有的换本币,像持有美债多的经济体就会买成黄金,因为也不想持有更多美元。
除了债务增速过快且无法持续,贬值预期很强以外,美元环流也被特朗普截流了,本来出售商品获得美元后,会买美债,投资美股等,等于资产回流美国继续投资美国,被投资当然就会持续繁荣,现在提高关税,不让大伙获得美元,反而要求支出美元买美国货,那么支撑美股美债美元信用的大环流模式就直接翻了,再加上接下来一定会QE还债,大伙已经没有任何理由持有美元及美元计价的资产了。
按特朗普的政策,美元贬值似乎是个不错的现象,但正确顺序不该是先贬值本币,而是要在国内先进行改革,从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交通设施,用地规划这些地方入手,要先构建制造业所需生存环境,再考虑本币贬值的事。现在美元已经贬值,也不是人为因素,它其实错过了打破特里芬难题的窗口期,制造业流出太彻底,国内贫富差距也拉的太大。
而现状是有极大规模的进口产品,贬值会导致各类商品成本上升,形成通缩,本来说滞胀是经济停滞,通货膨胀,现在是居民端还有通缩的存在,与滞胀并存,已经没有比现在更差的状况了,想要超越,那就只有未来的美国。
这种时候谁会愿意持有美元呢?拿在手里只会越来越烫。
先前还看到有人说美股开始走牛,走的疯牛吗?
这段时间的上涨,全是散户推动的,机构全都在抛售,这些散户就是最后的接盘侠,美股会迎来史诗级下跌,熊市随着关税战其实已经开启了,就算没有关税战,熊市到来也只是时间问题。
未来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频繁地发生,慢慢地也会从维持两币汇率变成只维持本币汇率,同时要保证资产不缩水,那做法就是不买入美元,直接用本币买黄金,既保证资产不会缩水,又可以调整汇率以适应本国的经济模式。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中国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如何看待今年上半年印度GDP达到日本95%?
如何看待胖东来官网关闭了?
茅台官宣张艺兴为首位文旅代言人,这是想借
央行表示将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0.2
贝森特称美国仍是全球资本的首选目的地,投
为什么就中国在大规模修建高铁?
3 年期存款利率跌破 2%,普通人该怎么给自己
为什么大公司不配备量化团队赚钱?
上市公司的市值是不是虚的,假如市值500亿的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5-05-08 10:16:56  更:2025-05-08 10:26:01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