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穷鬼超市」奥乐齐火爆苏州无锡,开业首日吸引 3 万人次消费,它靠什么做到低价?还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穷鬼超市」奥乐齐火爆苏州无锡,开业首日吸引 3 万人次消费,它靠什么做到低价?还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五一假期,一南一北的奥乐齐和胖东来又火了,超市成了挤爆的景点。 南边,德国折扣超市奥乐齐走出上海,在无锡、苏州开业即引爆3万人潮。北边,小城许昌一跃成…
奥乐齐(ALDI)是德国的一个超市连锁品牌,这个品牌在中国并不是很知名,它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比较晚,从2019年上海两家线下试点店开业至今也不过6年时间。
此前,奥乐齐一直扎根在上海,门店数达到了60多家,直到今年4月中旬,随着奥乐齐苏州店和无锡店的开业,奥乐齐才正式“走出去”了。
奥乐齐在德国人眼里就是平民超市的代表,商品品种虽然比较少,但是质量较好,价格也亲民,整体性价比很高,据统计,约75%的德国居民是该超市的常客。
就中国市场而言,新店的火爆多少有点依靠洋品牌的吸引力,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就像当年沃尔玛和山姆初进中国市场一样,一样是非常的火爆。
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硬折扣连锁店零售品牌,奥乐齐低价的模式对于大众消费者也有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无论是9.9元4拼的瑞士卷,还是3.9元8片的卫生巾、7.9元950ml的鲜牛奶,都精准的直击大众消费者的心坎,满足消费者对物美价廉的商品追求。


前面有说到,奥乐齐是全球最大的硬折扣连锁店零售品牌,所谓硬折扣,简单点理解就是价降质优,跟软折扣基于商品瑕疵或临期等原因降价的逻辑形成差异化。
硬折扣店一般都有这几个特征,包括产品种类有限、门店面积不大、自有品牌占比较高等等。
就商品种类而言,奥乐齐在上海门店的SKU数量大概在2000个左右,仅是行业水平的1/10。
精简商品种类,可以有效的减少顾客挑选商品的时间,通过提供少数优选单品来吸引顾客,有利于提高门店运营的效率,从而缩小企业运营的成本。
同时因为商品种类较少,商品的销售被集中在少部分产品上,奥乐齐可以通过增加单品的采购量,利用规模化效应,将单位成本打下来,为商品降价提供基础。
从门店来看,奥乐齐的门店普遍较小,店面设计也是比较简单,较小的门店加上简约的设计,意味着更便宜的租金、更低的投入成本和更少的员工。
且在门店的选址上,它更倾向于居民区和大学城这些人流量集中且非城市黄金核心地段,在保证和目标群体不远的情况下尽量的去避开一些核心地段区域,将租金成本控制下来。


在中国市场,奥乐齐实行的是本土化采购策略,即源头采购,直接与中国的供应商合作。
奥乐齐中国董事总经理罗曼·拉辛格此前曾表示,在奥乐齐现有合作的供应商中,有八成以上为本地供应商,未来这个比例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加。
如今奥乐齐已经在长三角、珠三角建立了直采基地,其中生鲜商品更是实现了95%直供,这不仅极大的压缩了物流成本,还能实现极速配送,从而使得奥乐齐在定价上有更多的操作空间。
最后想说的是,把奥乐齐比喻成穷鬼乐园不是很恰当,折扣经济反映的是人们的消费观念更趋向于理性,而并非自己穷困潦倒,需要买便宜的东西、去过苦日子。
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同时能做到低价,这样的折扣店多一点也无妨,可以让大众消费者销售到实实在在的优惠。


我们一直说物美价廉,或者说物超所值,但慢慢的就会发现,不少商家会和你说,便宜没好货,然后我们就习以为常,为不断附加在产品上的价格买单。
第一次接触Aldi,大约十多年前,当时还翻译成阿尔迪,更确切的说,是因为和它相关的一个商超Trader Joe's(缺德舅)。


Trader Joe's创立于1958年,但在1979年被Aldi奥乐齐收购。收购Trader Joe's后,Aldi并没有按照自己规模化和低价位的形象塑造企业,而是在保持Trader Joe's企业文化的同时实现了业务规模的扩大。
在创始人乔·库尔姆供职的26年间,Trader Joe’s 实现了营业收入年化18%的增长,净值更是实现了每年26%的复利率增长。在乔·库尔姆离开后,对外公布的销售额是每年增长20%。在连续35年(1986年~2020年)的时间里,保持这样的增速,在超市行业近乎是个商业奇迹。
Trader Joe's的经营哲学是“为消费者提供价值”,通过持续努力,提供物超所值的产品,独具魅力的设计,良好的购物体验,成为"你唯一的食杂店"。
Trader Joe's是如何成为“高质低价”有机食品的代言人呢?首先,很关键的一点是其对商品的精挑细选,或者说是因为商品种类更少。把商品种类降到最低,单类产品采购量最大,从而把采购价降到最低,同时,由于种类减少,可简化运作环节,使得运输、上架等运作环节也更简单,把经营成本降到最低。
还有它提倡的不要销售其他人的东西,通过自有品牌控制质量和利润。以及培养杂货行业中最优秀的人才。
美国的大型卖场一般可陈列 5 万种商品,而Trader Joe's一家店则只卖3000- 4000 种。举例来说,一般超市卖 40 种花生酱,但Trader Joe's只挑选十种最好的来卖,因此每种商品就可以更大量地进货,且以更低价格。另外,对于一些高档食品,还会劝说这些厂商推出“平价版”(会签订保密协议)。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Trader Joe's的母公司阿尔迪北方的采购数据来佐证。世界范围内,最大的零售连锁商沃尔玛年销售额约是阿尔迪的6倍,但是阿尔迪年购买的单件商品的总价值可以超过5000万欧元。而沃尔玛也许只有150万欧元。因此,其经营的商品一般比其他超市便宜10%—20%,有些甚至便宜50%。


在广告上,Trader Joe's尽可能少花钱,没有优惠券、没有会员卡,不做任何促销活动,不在报纸或电视上做任何广告。Trader Joe's认为,应充分利用门店现场,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在门店,可以领取到每月出版的“FearlessFlyer”小册子,其中包括门店的信息、商品相关信息、商品的烹调方法,甚至一些小笑话等。这些办法,既节约成本,又加强客户维系。
内部传达信息也通过铃声而非广播来完成:一声铃意味着开新收银线;两声铃意味着需要答疑;三声则召唤经理协助。此类细节强化了Trader Joe’s的“社区杂货店”形象。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Trader Joe's大多是直接采购,批量定货,并提前签订合同,以获得最低价格。同时,不像美国大部分超市那样,向制造商收取上架费、广告费等费用,它认为这将导致更高的价格。而在供应链上节约的每一分钱,公司都让利于消费者。
创始人乔·库尔姆曾说,企业家既要使顾客感到高兴,也要使员工感到快乐。他给予员工优厚的待遇,非全职员工也有全额保险。在“船长”领衔下,身着夏威夷式休闲服装的员工全心全力工作,服务态度很好。如果顾客问商品在哪,员工并不是简单地说出位置,而是将顾客直接领到那里,也很乐意打开食品让顾客试吃。如果顾客排队过长,铃声迅速响起,机动员工会开通新的通道。


Trader Joe's和胖东来用实际成果告诉我们,除了自采自营产品,组织文化和员工的重要价值变得尤为突出。以商品为媒介、以体验为纽带、以效率为支撑的商业模式——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专注产品本质与用户价值依然是商业成功的底层密码。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曾在德国瑞典生活过六年的人表示,正常。ALDI和另外一个老弟,在欧洲任何一个地方新店开业,也基本上会当日爆满的,毕竟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
其实核心竞争力也没啥新鲜的,就是通过简化流程来降低成本,为顾客提供更多实惠。只不过德国的品控,这么多年也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口碑还在。所以,实惠的价格+过硬的品控,就是一招鲜吃遍天。
但感觉在德国其实生意也没好到哪里去,而且其实ALDI算是我在德国去的最少的一个超市,我其实更喜欢去Kaufland,还有品质更好一点的tegut,更方便一点的社区超市Netto。


当然,比起ALDI,其实德国还有一家“穷鬼超市”,甚至把ALDI都打得精神YW,堪称留学生的精神支柱,叫做LIDL。为什么叫精神支柱呢?
因为那里有LIDL,那里就能吃饱饭,哈哈


晚上打折的时候,1欧元一个的1kg大面包,1.99欧元10kg的土豆,可是维持我当年生计的基本盘。动不动就打2折的新鲜菜,谁不心动?


LIDL其实是后起之秀,它与ALDI一起将沃尔玛赶出了德国,仅此一役,名声大振。而随着沃尔玛在欧洲的势微,在整个欧盟地区,它的发展势头甚至已经赶超老大哥ALDI。


既然问题是ALDI, 那还是说回ALDI,其前生是1914年,埃森开的一家杂货店。1962年,店主两兄弟对其进行改组——第一家奥乐齐廉价折扣商店在多特蒙德开张,直到二十世纪50年代,才引入了自助购物模式。




只不过感觉要说购物体验,其实这两廉价超市也没说有多好,因为欧洲还有很多其它的超市,也会定期打折的。比如瑞典的ICA, citygross,每周不同的超市,都有不同的打折商品,并且会提前一周公布,比如每次有10克朗(~=10人民币)的西瓜,我那周都会每天去抢一个囤着,还有88克朗的2KG大面包蟹。


怀念留学时,周末到处逛超市,买打折菜的日子。感觉逛超市淘打折货是留学生(当然是普通留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很重要的一项活动。
关于无锡和苏州的奥乐齐开业其实还有点故事,这两家店都是4月19日开业的,无锡店早于苏州店半个小时开业,原定9点开业的时间提前到了7点半,所以网上就江苏首家奥乐齐争吵不断,现在的网民真是挺有意思的。


奥乐齐苏州方洲邻里店开业当天




9.9元的奥乐齐洗面奶货架上仅剩1瓶
这是奥乐齐盘踞上海6年后,首次在上海以外的区域开新店。
半个月前,奥乐齐还是专属于上海人的“穷鬼天堂”,奥乐齐开到苏州后,有当地网友留言:“这是这是苏州人家门口自己的胖东来”。
为什么奥乐齐被成为穷鬼超市,因为他有很多廉价平民的商品,比如:
1升小青柠汁9.8元
950毫升鲜牛奶7.9元
500毫升纯粮白酒9.9元
240克双拼瑞士卷9.9元
1升装特级生抽9.9元
同样950ml的4.0蛋白质的鲜牛奶,光明售价为22.1元,奥乐齐则为15.9元。
在烘焙产品上,奥乐齐的牛油可颂面包售价仅6.5元,一般面包店价格在12元以上。
意式恰巴塔面包奥乐齐售价为9元,面包店通常则在16元以上。
奥乐齐的价格优势并不是以牺牲品质体验为代价的。而是更多满足了消费者,省钱但追求品质生活的需求。
……
不得不说奥乐齐还是很会营销的,他精准的把握住了中国人的消费心理,比如免费领鸡蛋”、“线下实付满129元即可参与惊喜抽奖”以及“新会员权益首单实付满99元返10元优惠券”等。(奖品有:特等奖露营车,一等奖拉杆车,二等奖鸡蛋卷或坚果仁,三等奖是一袋不错的东北大米或瓜籽油……)
还有广告造势厉害(微信朋友圈广告、官媒和自媒体免费宣传等),再者店面小显得人更多,当面消费降级的背景下,人们购物优先考虑实惠。
国内的商超们,多学着点吧。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和某姆神教比。
欧洲正根儿,奥乐齐是真的便宜亲民。
东西也还可以,基本都是正经厂家。比如它家的雪糕就是老牌雪糕厂代工的,但是一盒的十只的零售价批发价,却比伊利的批发价还便宜不少。
洗护用品,比如洗手液,肥皂之类的价格对标拼夕夕。肉蛋奶价格基本比永辉便宜一丢丢。
最关键的是,小店环境好,又干净。
工作人员也比某神教脸色好点。
最关键的是,虽然这个超市软文多,但是它是真的不装x。。。
和欧洲的比,单店面积稍微小了点,网点少了点。
这种真便宜的超市,比伪精致,买营销的可强多了。。。
要我说,某姆神教最可笑的一点在于,和饭圈似的。
明明是消费者花更多的钱,享受更多的服务,这到了它们嘴里就成了某姆的恩赐。。。
而且某姆近年来花在公关上的心思明显不少。
我都佩服,一场双盲测试都没有,一群人是怎么得出它比同等价位的产品品质更好的?
但奥乐齐和盒马奥莱不一样。
它们一斤装的胡萝卜,哪怕在上海也只卖三块左右,先别管品质如何,价格先朝叮咚,多多买菜对标了。
最关键的,人家不用跪着买。
Iceland据说在北京开店了,我倒希望这些Lidl,Asda都赶紧来,让这帮美国佬的韭菜教赶紧倒架子。
去个某姆买东西,让我体验了一把十八世纪南亚次大陆殖民地原住民的待遇你敢信。。。
最后,也希望国内大润发永辉物美多争争气,把服务做上去,多卖点正经国货出去,也出海解解乡愁。
否则我看见SPAR还以为美特好呢。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一南一北的奥乐齐和胖东来又火了”。咋就“南方自己的胖东来”,能不碰瓷吗?
胖东来被人爱戴是因为东西便宜而出名吗?找个外资供应链管理厉害的平价超市就来捆绑胖东来了。是不是哪天出了问题,也要把胖东来拉下水?
我劝有些江浙人少动些歪脑筋,自己不舍得分利给打工人,还爱搞这些北乔峰南慕容的花活
去过上海的奥乐齐,感觉性价比不如盒马NB,盒马NB将来会在全国落地开花。但奥乐齐胜在品类齐全,盒马NB只能算大型社区店,奥乐齐的定位应该是平价山姆。
上海的奥乐齐我去过好多家,选址都是不错的商圈,比如虹口瑞虹,苏河湾万象天地,定位绝对不是穷鬼超市,便宜的SKU有,但没有盒马NB多(更何况盒马日常折扣更多)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穷鬼超市,那一定是好特卖,上海好特卖也越开越多,其实不是什么好兆头。。。
回到新闻里提到的“开业盛况”,我相信随着分店越开越多,顾客会慢慢祛魅的。因为随着大城市家庭单位人口越来越少,更多的人需要的是这种中型超市,只有核心的SKU,但质量稳定,面积不大方便快进快出,不需要跟超市产生某种羁绊。。。
好事情。ALDI在欧洲是平价超市,在中国也是相同的品牌调性。最讨厌的就是那些在国外廉价,放到国内就搞一堆达利特领班把品牌调性塑造成高端品牌的跨国公司。点名某咖啡,某冰激淋。
以前住上海,旁边商场就有家奥乐齐,没事经常去逛着玩。真没感觉它便宜,不知道为什么网上一直都说它便宜,把他捧的那么高。
我感觉都是网红效应。喜茶什么的当初不也是人山人海,需要排队,现在不是一切回归正常了。我现在住的地方,不远有个商业中心,人流量挺大的,什么望丘山面包店、费大厨,原来新开时很火爆,朋友圈很多人转发,去吃要排很久队。我五一没事过去看看,也不需要排队了,呵呵。才开不到半年。还有楼上那一层餐饮店换新了一半以上,甚至一些原来的网红店已经倒闭走人了。
奥乐齐的火爆,不禁让人想起日本零售业曾经经历的时代。
从1990年开始,日本经济开始走向“失去的30年”,股市下跌、房地产下跌、工业企业大量外迁、大量本土企业破产。
于是日本失业率快速攀升,居民收入大幅下降。举个简单的例子,1996年日本家庭的年收入中位数是550万日元,而15年之后的2021年,这一数字下降到440万左右。
结果就是日本百货业开始迅速进入萧条,大型商超纷纷倒闭,高端消费萎靡不振,“朴素主义”和“消费降级”成为主旋律,不仅是奢侈品消费大幅下降,就连过去视为家庭刚需的家电、家装用品、教育支出都出现了大幅回落,1992-2022的三十年间,这些商品的销售额下跌了30%。
与此同时预制菜、咖啡和美妆开始大受欢迎:预制菜消费上涨超过60%,美妆消费涨幅达到了45.9%,咖啡等饮料涨幅甚至达到了127%。有人解释,预制菜是生存的必需品,而美妆和咖啡则是抹平了现实与理想的鸿沟,获取多巴胺取悦自己的廉价方式。


而在零售行业,崛起的都是主打极致低价的玩家。
从90年代开始,日本街头出现了成千上万的折扣店,他们卖的商品价格比便利店和超市便宜 10%~30%不等,尾货特价商品更比正价低 50%以上。
在这股风潮中大创、Seria 等日本百元店开始增长迅猛,产品绝大部分定价为 100 日元(约 5 元人民币),产品种类覆盖广泛,走薄利多销逻辑。
为了降低成本,这些店铺的货源来到中国义乌,以10-50日元的价格采购商品,运到日本后以翻倍的价格出售。另外这些百元店还往往压缩正员工比例,大量雇佣兼职员工:一个门店通常仅有店长一人是正式员工。以大创为例,2000 年其3.85 万名职工中正式员工仅占 4%。
此外,定位“平价高品质的基本款休闲服”的优衣库和不强调Logo而回归商品使用价值的无印良品也开始崛起,前者还诞生出了所谓的“优衣库现象”。


无印良品早期成名源自于一张鲑鱼产品的海报,告诉用户,鱼头和鱼尾都应该吃掉,不要浪费。而在以前,日本人吃鲑鱼只取最肥美的鱼腹,这些鱼头鱼尾都是被扔掉的。
上海内环,原来的世纪联华没了,变盒马NB,附近小商场的mini家乐福也没了很久,后来开了奥乐齐。人确实比以前都多了好多,小型化,减少单品种类。价格很低,饮料比叮咚美团还便宜,基本是淘宝价格。酒类性价比极高,牛奶鸡蛋都便宜了,大多数水果还没竞争过社区水果店。
主要现在消费降级是真的,无论哪个城市消费主力都是屌丝,上海也是,精品进口高端商场超市倒闭。小型化特价店越来越多,奥乐齐,盒马NB,好特卖,而且越来越向核心市区蔓延。生意还挺好。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拼多多开到了线下。进去一看,呦吼,原来是个洋超市。
联想到最近的胖东来风波,感觉国人还是那个德行,良心超商不仅开不出许昌,还被有心人陷入舆论风波,这洋超市一开门,就火爆起来了,还是苏州无锡等富庶之地,无限唏嘘。
江苏人是真有钱啊,奥乐齐都成穷鬼超市了。我们真穷鬼都是用拼多多的,谢谢侬。迭种开在闹忙地方的超市,能跟“穷”搭边的也就只有好特卖了,上次嘴巴干了去里面买了一大盒椰奶,居然只要四块五角,放在什么盒马奥乐齐没个16块9下不来。
有吹嘘纯粮食酒,白酒文化啥的,我都会默默拿出这个图。


这货九块九,也就是个料酒价格。
我觉得,这货加上胖东来的那个定制宝丰,堪称白酒届的小米。
去上海考察过,性价比整体接近于济南盒马,甚至很多东西都更便宜,还有很多盒马见不到的货。
上海属于是消费上限很高,但下限能保证人类基本生存的,一方面上海有物流集散中心的优势,另一方面人多的话必然竞争也多,不可能把物价整的太离谱,个人感觉除了房价,上海各方面的生存质量其实是优于济南青岛的,更何况青岛物价更是高的离谱。
(ps:这个店不在郊区,印象里在嘉善路站旁边)












到我写这点东西的时候有97个回答。
我从头翻到底儿了就没见有一个发个正经带价签的商品图让我这土鳖见识下什么是穷鬼价位。
就这还什么南北,胖东来东西便宜?胖东来出圈的是员工待遇、物有所值和贴心服务吧?没定位过什么穷鬼吧?
在我眼里我单位村头超市这菜价才配的上“穷鬼”




前几个月才知道苏州沃尔玛倒闭了。因为放了几年的几张礼品卡想着花了,搜索了一下才发现。最后折价出给外地的。
线下竞争激烈的,沃尔玛都倒闭了。还能有鬼的更穷鬼的外资超市?
这种网红一样的超市。能收割的只会是有一点点闲钱,想着小资一下,糟蹋一点闲钱的穷人。和真正穷人是两回事。
现在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高管贪污腐败了 。所以你说怎么做到的?
看这人很多,我也是凑热闹过去的。有一说一价格一点不实惠,只能说一般。很多人去应该都是凑热闹。里面的商品没有什么特色,超市也不大,照这样发展下去,不出2个月,超市都会变得冷清。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中国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如何看待今年上半年印度GDP达到日本95%?
如何看待胖东来官网关闭了?
茅台官宣张艺兴为首位文旅代言人,这是想借
央行表示将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0.2
贝森特称美国仍是全球资本的首选目的地,投
为什么就中国在大规模修建高铁?
3 年期存款利率跌破 2%,普通人该怎么给自己
为什么大公司不配备量化团队赚钱?
上市公司的市值是不是虚的,假如市值500亿的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5-05-08 10:16:56  更:2025-05-08 10:18:07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