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退市不到半年,东芝拟在日本裁员约 5000 人,人员遣散成本或达 47 亿元人民币,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退市不到半年,东芝拟在日本裁员约 5000 人,人员遣散成本或达 47 亿元人民币,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据央视财经4月20日消息, 日本多家媒体近期报道,东芝公司正计划在日本国内裁减员工约5000人。这是东芝去年年底退市之后的首次大规模裁员。统计显示,东…
去年十月份东芝退市了,很快这就裁员了
东芝当年比肩通用,生生被美弟打残了,东芝当年也跟华为差不多受各种打压。一个优秀的企业背后没有强大的国家做支撑,最终结果只能是被强大的流氓国家击破或者吞噬,东芝是这样,阿尔斯通也是。
本以为特斯拉裁员赔偿已经够多了,看了日本东芝的补偿,才发现想的狭隘了。 东芝67000人裁员7%就是4690人左右,赔偿47亿,均到每个员工手上,最起码不低于100万,我的天,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都说有100万放银行就可以退休了,没想到东芝的员工提前实现了 。
百年巨头退市不到半年,计划裁员约5000人!
据央视财经4月20日消息,日本多家媒体近期报道,东芝公司正计划在日本国内裁减员工约5000人。这是东芝去年年底退市之后的首次大规模裁员。
统计显示,东芝在日本国内的员工共有大约6.7万人,这次裁员的比例超过了7%,主要对象是东芝总部总务部等二线管理部门,主要裁员方式是在企业内征集自愿离职的员工,估算显示,其人员遣散成本高达1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7亿元。目前裁员详细计划正在制订中,预计今年5月将与工会展开协商,确定各部门的裁员人数。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有日本媒体评论,本次裁员可减少人工成本,便于东芝将资源集中在基础设施、能源和数字经济等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但也有意见指出,本次大规模裁员其实是经营不善下的无奈之举。
根据东芝方面发布的数据,2023年4月至12月,东芝的亏损达到107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高额亏损使得东芝方面需要尽快调整组织架构,削减人工成本。
据央视新闻此前消息,《朝日新闻》当地时间2023年12月20日报道,日本东芝公司(6588)于当天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结束自1949年以来74年的上市企业历史。
东芝2015年在被曝光会计造假丑闻后陷入财务危机,长期处于管理混乱、经营困难的状态。


图片来源:每经特约记者 郝帅 摄
2023年8月起,以日本国内基金“日本产业合作伙伴”(JIP)为主的财团正式向东芝发起总额约2万亿日元(当时约合人民币985亿元)的要约收购。东芝官网发布文件称,JIP财团从普通股东手中收购剩余股份,把东芝收购为全资子公司。
2015年,东芝在被曝光会计造假丑闻后陷入财务危机,长期处于管理混乱、经营困难的状态。这期间,东芝多次传出并购重组方案,均告流产。有分析说,东芝的重组方案迟迟难以确定,与东芝握有敏感技术、日本有关方面对投资方的选定特别慎重相关。
公开资料显示,创立于1875年的东芝原名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1939年由株式会社芝浦制作所和东京电气株式会社合并而成。从1875年开创至今,它已经走过了超过140年的漫长历程。是日本制造业的代表之一,在家电、电气、能源、基建等领域都有巨大影响力,与夏普、松下合称日本“白电三巨头”。
值得关注的是,在东芝崛起的历史里,曾被外界认为是通过收购其他公司快速扩张——在40—50年代东芝购买许多当地重型机械的制造商与工业相关的公司,2006年东芝以50亿美元买下西屋电气(核子反应炉制造商)77%的股权,更是引起世界瞩目。
收购完成后,东芝掌握了沸水反应堆、压水反应堆技术,成功收获了一批订单,但在2011年,9.0级的地震加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在爆炸的6个反应堆中3号机和5号机反应堆由东芝供应,也正因这次意外,让东芝的核电计划被迫叫停。
编辑|王月龙 杜宇 杜波 杜恒峰
校对|程鹏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央视财经、公开资料
东芝裁员,人均赔付近百万人民币,建议东芝晚点裁,反正日元在贬值。东芝继12月退市后再裁员,是其收缩战略的迫切需要。
东芝曾与松下夏普一起,号称日本白电三巨头。但近些年来,中国白电品牌太猛了,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美的等品牌都要把各厂家卷疯了。
在每个领域,都能看到美的的身影。美的论价格不是最贵,论口碑可能也差那么多一点点,但美的销量可是不含糊。
东芝白电业务基本在中国市场消散,现在的东芝,其有前途的业务在存储芯片方面。


而即使在这方面,东芝也面临着三星等的剧烈竞争,三星最近的业绩大涨,东芝的境遇与其完全不一样。
《朝日新闻》当地时间23年12月20日报道,日本东芝(6588)于当天从东京证交所退市,结束自1949年以来74年的上市企业历史。
东芝2015年被曝光会计造假丑闻,当时数据显示东芝共有1562亿日元的虚报利润,其财务危机长期没有得到缓解,近些年来一直管理混乱,经营相当困难。
东芝2023年第二财季(截至9月30号的六个月)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当期营业收入1.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45亿),同比下滑6.1%;归属于母公司的净亏损为52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84亿元)。
反观美的把东芝收购后,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东芝家电在收购完成后约三年内实现扭亏为盈。
去年以来,有消息盛传:
以日本国内基金“日本产业合作伙伴”(JIP)为主的财团正式向东芝发起总额约2万亿日元(当时约合人民币985亿元)的要约收购。东芝官网发布文件称,JIP财团将从普通股东手中收购剩余股份,将东芝收购为全资子公司。
如今的东芝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被收购和被迫裁员的东芝,必须要依靠其存储芯片等明星业务撑起自己的未来。
东芝这些年屋漏偏逢连夜雨
核心科技被美国打压,福岛核电项目出事,资产也都卖的七七八八
这样一家日本百年企业只能走向退市,结束自1949年以来74年的上市企业历史
东芝创立于1875年,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
东芝是日本制造业的代表之一,在家电、电气、能源、基建等领域都有巨大影响力
东芝还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曾发明NAND闪存芯片
日本第一台雷达,日本第一台晶体管电视与微波炉
第一部彩色影像电话,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第一台DVD等
等无数个第一都是东芝创造的
退市以后开始降本增效,打算在在日本国内裁减员工约5000人
按照目前东芝在日本国内的员工共有大约6.7万人,这次裁员的比例在7%以上
主要裁员方式是在企业内征集自愿离职的员工,愿意走的就给遣散费
预估遣散成本高达1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7亿元
东芝裁员降本增效是为了以后专注发展于基础设施、能源和数字经济等领域
其实就是经营不善,不裁员不行而已
东芝近二十年资不抵债+经营混乱
家电资产也卖给了美的和海信
半导体业务卖给了美国公司,个人电脑业务出售给夏普
东芝的图像传感器业务卖给了索尼
医疗业务卖给了佳能
电视机及相关周边设备的业务卖给了海信电器
核心业务都被瓜分,东芝的辉煌走向末日
上市了74年,目前被私募股权基金150亿美元私有化退市,真的是最好的结局了


东芝2006年54亿美元买下西屋(核子反应炉制造商)77%的股权,开始发展核电项目,这个就是东芝衰退的开始
2011年9.0级的地震加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
在爆炸的6个反应堆中3号机和5号机反应堆由东芝供应
也正因这次意外,让东芝的核电计划被迫叫停
核电项目出现巨亏
2015年东芝内部员工举报东芝财务造假,发现东芝自2008年至2014年3月为止,有约1518亿日元的财务造假
东芝高管集体辞职,鞠躬道歉
半导体,电脑,基础设施建设,等业务都财务造假
因为要弥补福岛核电站泄漏以后的业绩亏损
但是业绩又搞不起来,就只能造假


2016东芝美国核电业务损达7125亿日元(428亿元人民币)
亏损主要由于2016年底东芝美国核能子公司约6000亿日元的商誉减记
东芝历史上确实很强,不仅仅是家电强,而且半导体也很强
强到美国不断的限制东芝的发展,不断的制裁东芝
日本首相因为这个事情还亲自出面向美国政府道歉
1987年7月,东芝投入1亿日元在美国50个主流媒体的整个版面上登“谢罪广告”
日本在美国面前硬不起来,当然东芝的核心竞争力也慢慢被消磨殆尽
再叠加后面的福岛核电站的泄漏事件让东芝财务暴雷
东芝当然就永无翻身之日了


美国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寻求自己技术领先全球的,只想自己占领核心科技的最高点
1983年美国说自己在5个核心技术领域只有2个领先,半导体,光纤,智能机械由日本领先,所以让美国很焦虑
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生产国,在世界十大半导体厂商中日本占据一半
1985年6月,美国就对日本电子产品的倾销提起了301条款起诉
1987年4月美国对日本3.3亿美元存储器加征100%关税
并且美国以危害国家安全的名义,禁止日本富士通收购Fairchild计算机公司
1989年6月USTR启动对日本禁止采购外国卫星的调查,和调查日本在超级计算机政府采购方面的问题
1987年,美国三名议员砸东芝的产品


美国对东芝的制裁包括终止合作以及出口禁运
取消了从东芝机械公司购买导弹技术的协议
取消了原定从东芝进口的150亿日元的计算机合同
制裁东芝机械的条款加入贸易法案,同时对东芝集团的所有产品实施禁止向美出口2-5年的惩罚
日本开始认错,给美国低头,然后美国就减少了一点点制裁力度
东芝开始大幅裁员,高端离职


东芝一方面要应对美国在科技方面的打压,另一方面核电又大幅亏损,只能不断的卖出资产
但也无济于事,已经走到了末路,所以只能退市
本以为特斯拉的裁员赔偿已经够多了,没想到还是贫穷限制我的想象力,这次裁员7%,就是4700人左右,赔偿约50亿人民币,平均一下每个人有100多万,真是大气啊!
但听说这次是寻求员工自愿退休,不知道有几个人会自愿离开。
这次大规模裁员应该也是经营不善下的无奈之举,东芝这些年一直在管理失误和丑闻中挣扎,在2015年因伪造财务报表支付了日本有史以来最大的罚款,然后不得不出售其“明星”存储芯片业务kioxia Holdings Corp,以弥补核电业务不幸扩张带来的损失。
今年年初的时候东芝还设立了新的研究中心,致力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研究,希望通过研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在未来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对东芝来说,裁员这一策略的实施不仅减轻财务负担,也能对对公司业务结构和战略目标进行优化,也易于缩减非核心业务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裁员5000人,遣散成本47亿人民币,平均每人能领到94万的遣散费。
2023年,日本工薪族年收入中位数为400万日元,合19万人民币。以此来估计,平均每个人遣散费相当于5.8年工资。
这个遣散费无敌了,按国内的裁员赔偿标准,相当于工作了70年。。。。
看过国内这两年裁员,再看日本裁员,我觉得简直就是彰显日本企业的豪气。
首先说一下,裁员的其实不止东芝一个,其他大公司都在裁员。
索尼,裁掉了数码相机和手机的大部分部门人员,因为这两个部门实在不赚钱。
日产,这两年车卖的实在不好,一直在消减人员,卖掉不用的资产。
松下,夏普也都在裁员,消减自己不赚钱的部门,准备开展新事业部门。
只是因为东芝这次裁员人太多,将近日本公司的10%,所以才会被瞩目。
东芝并不是经营状况不好,其实自从下市以后,可以不受股东约束,东芝在经营方面更容易了。但由于东芝现在已经没有白色家电这一块,只有核电站,铁路,硬盘,半导体,IT情报技术这几块了。这几个子公司再一合并,总务部门的人员就过多了,必然要裁掉总务,会计,事务等这些服务部门的人员。
但东芝也在大量新招人,主要是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这其实是一次战略转型。
所以东芝这次裁员并不是强裁,而是自愿,给想走的人高额退职金,而且还会介绍到其他公司的相关职业,这也是劳动法上必须要做到的。
这点也可以看出现在的日本企业已经不是原来的那种终生雇佣制的方式,需要经营转变,就算要给高额的退职金,从经营方面来看也是值得的。所以一边,公司涨工资招大量新人,一边,公司开出高额退职金让不合适经营方针的人退职。
只要钱给够,我想没人会反对。
1、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很多人会被47亿人民币这个数字所吸引,哇塞,这么多钱,但是对这么多多钱并没有概念。
根据日元今日汇率,应该是46.78亿人民币,问题中并没有夸大。
平均到每个人,大概93.5万。
是不是很震惊,很羡慕?


2、日本是如何裁员的?
很多人把这个九十多万的金额,和自己对比,发现真是个天文数字。
但是不要忽律了日本职场和国内职场的显著差别。
日本是一个以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为特征的雇佣市场,长期以来,日本企业很少直接裁员,而是通过内部调整、早退募集、外派等方式来应对经营困境。
这和国内的央国企、事业单位比较类似。和国内市场化民营企业差别很大。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和新冠疫情的影响,日本企业也面临着人力成本过高、人才结构不合理、业务转型不畅等问题,使得裁员成为了一种必要的选择。
日本的裁员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1、直接裁员:
是指雇主单方面通知或协商解除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使劳动者失去工作的方式。
2、间接裁员:
是指雇主通过内部调整、早退募集、外派等方式,使劳动者自愿或被迫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的方式。
直接裁员又可以分为普通解雇、惩戒解雇和整理解雇。
普通解雇:是指雇主以劳动者的个人原因(如能力不足、违反规定等)为理由解雇劳动者的方式。
惩戒解雇:是指雇主以劳动者的重大过错(如严重违反职责、损害公司利益等)为理由解雇劳动者的方式。
整理解雇:是指雇主以公司的经营原因(如业绩不佳、业务调整等)为理由解雇劳动者的方式。
间接裁员又可以分为内部调整、早退募集和外派。
内部调整:是指雇主通过调整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工作内容等,使劳动者转移到其他部门或岗位的方式。
早退募集:是指雇主通过提供一定的补偿金或福利,鼓励或要求一定年龄或资历的劳动者提前退休的方式。
外派:是指雇主通过与其他公司或机构合作,将劳动者暂时或永久地派遣到其他地方工作的方式。
结合报道中的信息,本次裁员:
主要对象:是东芝总部总务部等二线管理部门。
主要裁员:方式是在企业内征集自愿离职的员工。
那么裁员对象大多年龄较大(总部二线管理部门),裁员应该是间接裁员之早退募集为主。
日本航空公司曾经采用这种方式裁员三分之一:
日本航空公司是日本最大的航空公司,也是亚洲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
然而,由于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的影响,日本航空公司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导致公司于2010年1月申请破产保护。为了实现重组和复兴,日本航空公司决定进行大规模的早退募集。
根据日本航空公司2010年2月1日发布的公告,日本航空公司将在2010年度内裁减全球员工1.6万人,占总员工数的三分之一。其中,约1.2万人将通过早退募集等方式进行裁减,约4000人将通过出售或关闭部分子公司等方式进行裁减。同时,日本航空公司还将对国内外航线、飞机数量、服务项目等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期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在日本,早退募集是一种针对一定年龄或资历的劳动者而采取的间接裁员方式,它要求雇主提供一定的补偿金或福利,并且要尊重劳动者的自愿性,还要求雇主考虑到劳动者的生活和就业困难,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职业指导。
3、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看新闻不能单纯吃瓜,通过吃瓜关注点对我们有启发的信息。
★★★【有日本媒体评论,本次裁员可减少人工成本,便于东芝将资源集中在基础设施、能源和数字经济等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但也有意见指出,本次大规模裁员其实是经营不善下的无奈之举。】
1、裁员:不论节约成本的措施多丰富,不论国内国外,在企业经营不善的情况,裁员都是企业最常用的手段。
2、业务:东芝过去一些年,其实出手了很多传统业务,比如2016年美的集团收购了东芝白电业务80.1%的股权;2017年的海信集团受够了东芝映像业务和东芝电视机品牌;2018年夏普收购东芝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2020年东芝公司正式宣布退出笔记本电脑业务,并将其个人电脑业务剩余的少数股权转让给夏普。充分说明了传统制造业增长乏力、竞争残酷。日本如此,国内依然如此。
3、未来:基础设施永不过时,能源和数字经济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也是国内大企业发展的方向,从这个角度来说,对我们个人求职方向,是一个不错的参考。
★★★【这次裁员的比例超过了7%,主要对象是东芝总部总务部等二线管理部门......估算显示,其人员遣散成本高达1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7亿元。】
1、裁员对象:本次裁员没有一线人选,没有业务人选,没有技术技术,都是总部职能管理岗位,这是职场上很尴尬的一个现实,很多大企业的总部高管在企业发展好的时候,高高在上,其实价值的真的有那么大吗?对企业真的有贡献吗?冬至不是个例,以国内为例,大企业总部职能管理部门的领导岗位,误差比随机裁掉一半,你猜会不会对企业有影响?你是不是觉得我说的夸张了?我知道一个国内的500强集团公司也是世界500强,21年老板把集团本部咨总裁到一级二级职能管理部门的一二把手全部停止,重新招聘。持续了大半年,管理岗位干掉了一半多,企业业绩竟然更好了,这是真是哦,你敢相信?
2、裁员成本:人均九十多万,趋势蛮高的,充分说明这些岗位平时的成本就蛮高的。这也是职能管理岗位的尴尬之处,你不直接创造利润,也不推动技术和产品推陈出新,你的存在首先是成本,其次才是可能改善企业,而且发展不好的时候,裁掉你,是最直接的改善企业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措施。从这个角度来说:
我们在职业发展中,一定需要考虑自己岗位的利润价值,如果我们的岗位不能直接创造利润,不能推动基础和产品的更新,那么不论我们所在的企业大多、的岗位级别多高、待遇多优厚,你真正的价值安全性,也许只是一张纸。
做招聘这些年,我见过太多大企业职能高管,因为行业或者企业的问题失业,失业后就业困难。是真的困难,比绝大多数业务人员难多了。
毕竟你不直接创造价值。
这是我们值得考虑的的地方,我们的岗位价值在哪里,是否创造价值?
也许哪天裁员就在自己头上,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共勉之!
@知乎职场
“toshiba,toshiba,新时代的东芝!”当年广告的结束语深入80后的心中。
而如今的东芝,恐怕将为时代所抛弃,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回首东芝的命运,像极了日本的命运。
当初盛极一时,东芝一度是日本科技制造业实力的象征,与夏普、松下并列为日本“白电三巨头”,在家电、电气、能源、基建等领域都有巨大影响力。
然而在那之后:却接连押错了注:
家电,点错了科技树,没赶上LCD、LED屏幕的技术迭代。
半导体,2000年的时候营收规模仅次于英特尔位于世界第二,现在还有啥?
本来收购美国西屋电气,准备在核能领域大干一场,却遭遇福岛事故,核能产业链和日本一样,信誉全无。
小国家难以建立生态,任何产业都是豪赌,好比他们的氢能源,一条路all in,难有回头路。


此轮东芝裁员,涉及人数直逼5000大关,裁员比例硬生生突破7%红线,震动业界!
要知道,东芝当前日本本土员工总数才67000余人,这一刀下去,相当于每14个人中就有1人面临失业。
而此次裁员的遣散成本预计将达到天文数字——1000亿日元,换算成人民币,将近47亿元!
平均下来每个员工能分到差不多 100 万!
这事儿连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都点赞了,说东芝的做法值得其他企业学习。


所以,特斯拉,也马上在全球裁了1.4 万人......
而国内国外的员工,都按顶额处理,中国员工更是有N+3的补偿。
总之,时局艰难,聊起这些话题不免叫人伤感。
就在上周,深圳劳动仲裁系统,都已经熔断了...
大家且行且珍惜吧!


中国的资本家们可以去日本抢人了,现在性价比高的日本技术人员越来越多了。
东芝裁员5000人,遣散费看上去47亿人民币不少,但人均不到100万元。考虑到日本的员工一般都是终生制,这5000人的平均工龄超过10年应该很正常吧?就按平均15年算,裁员补偿就按N+1,那470000÷5000÷(15+1)=5.875(万元),也就可以反算出来这些人的平均年薪大概是70万,如果是年富力强,技术和知识没有过时的,性价比确实不错的。
最关键的是日本员工跳槽意愿低,我们的资本家老板可以少操很多心。
看到高赞有提到平均的遣散费用近百万人民币,表示受到一些震撼,这其实是不了解传统日企的薪资体系了。
传统日企为了鼓励员工长期在自己的企业工作,采取了许多措施,一个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年功序列制度”,另一个就是没怎么被提起的“退职金”制度,也就是随着就业年数增长,在退休时会一次性支付的一笔报酬。(与退休金无关)
以丰田为例,就业每年积累80万日元,如果22岁大学毕业,工作38年到60岁退休,再加上退职奖金,那么退休时可以一次性拿到3,200万~3,300万日元的“退职金”,按现今汇率也有150万人民币以上,如果是管理岗位,则会更多。
作为曾经也是同样可以代表日本的东芝,当初许诺的“退职金”应该也差不了太多。从这个角度,再去看人均近百万的遣散费用,所表达的意思就不一样了。
一方面,这比起传统意义上的裁员,这更像是鼓励一批员工“提前退休”,人均近百万的“遣散费”也更像提前支付的“退职金”。
另一方面,能够拿到如此高的补贴的员工,在东芝的就业年数不会短,很可能是60岁左右的一批老员工。这些员工很可能过去从事的是东芝比较旧的业务,在东芝退市之后无法跟上向新业务的转型,又在“年功序列制”之下,拿着不低的薪水。
于是在日本劳动法对正式员工解雇的限制(除公司出现重大经营困难或者员工显著故意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不得解雇正式员工)之下,为了“劝退”这些老员工,只能采取提前支付“退职金”的方式了。
所以,除开诸如东芝、夏普等传统日企,在中韩家电行业的蚕食下衰落以后“断臂自救”以外,高额的补偿金其实也象征了老牌日企转型所需要付出的代价,然而这可能也恰恰是过去30年日本错失了几乎所有产业升级机会的原因之一。
历史在此刻完成了闭环。
作为芯片工程师,看到高赞尬吹东芝,实在受不了,看着让人肉麻。
高赞回答说:
东芝历史上确实很强,不仅仅是家电强,而且半导体也很强 强到美国不断的限制东芝的发展,不断的制裁东芝
日本首相因为这个事情还亲自出面向美国政府道歉
1987年7月,东芝投入1亿日元在美国50个主流媒体的整个版面上登“谢罪广告”
日本在美国面前硬不起来,当然东芝的核心竞争力也慢慢被消磨殆尽
他的整篇描述都透露出一种尬吹,东芝技术很强,都是被美国制裁才凉透的 。
然而对芯片行业稍微了解点就知道,东芝半导体的巅峰恰恰是被1990年美国制裁后的九十年代,这段时间东芝半导体的利润超高速增长。
东芝曾是日本的重要芯片厂商,2000年半导体销售额仅次于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位列全球第二;2008年东芝排名第3,仅次于英特尔和三星,排在德州仪器和意法之前。(剔除财务造假水分数据)。东芝半导体几乎所有利润都是被美国制裁制裁之后赚得的,实际上在90年代初就。
事实上东芝半导体凉掉的原因是DRAM和NAND在近几十年是重资产+强周期行业,这种行业里,行业洗牌速度非常快,技术稍加落后,就会被竞争对手碾压。近20年东芝的技术创新能力疲惫,被三星、美光甩在后面,中国的NAND/DRAM企业猛起直追,存储芯片更是加剧内卷。
东芝衰落的最主要原因是自己不努力,同理中国存储行业的崛起也不是美国的赏赐,这个作者故意把时间线顺序抹掉,讲述一个天妒英才的流量故事,尬吹东芝,尬吹美国。
作为一家数百年历史的老字号,东芝竟然在退市不到半年,就突然宣布要在国内裁员五千人!你没看错,是五千人啊!仅仅是人员遣散费用,就高达47个亿人民币了。光是数字就已经吓人一跳了,更不用说裁员背后那些隐藏的阴谋诡计和惊心动魄的职场暗潮了。


大伙儿别被这个庞大的“5000人”数字唬住了。事实上,对于像东芝这种巨无霸公司来说,这点裁员规模不过是小菜一碟。毕竟它在全球可是拥有十几万雇员的存在,说不定连老板自己都把这事儿抛之脑后了呢!
我们得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审视这起职场大戏。想想看,作为一家经历过诸多沉浮的老牌公司,东芝在提出如此“铁腕”裁员计划之前,定是斟酌再三、权衡利弊的。
毕竟他们可不想在一朝之间就把多年来打拼出来的人才基础给败坏殆尽。所以我相信,这背后一定另有隐情,说不定还牵扯到一些惊天骇浩的内幕交易哦!
大伙儿有没有猜到,会不会是因为日本国内的劳动法案越来越严格,企业的用工成本越来越高,导致东芝下定决心把主力军马往国外调遣呢?
还是说,这只是东芝高层们蓄谋已久的一场阴谋,打着裁员的幌子大换血,干掉一批“老古板”,从而为新人施展拳脚扫平道路?嘿嘿,你们可得小心点儿啊,说不定就在你们身边哪个不起眼的小角落里,就潜藏着这样一个祸根呢!


单单从裁员成本数字来看,东芝似乎也并非有备而来。47个亿的遣散费可是相当于一艘航母的价钱了!对于一家刚退市不久的上市公司来说,未免也太阔气了点儿吧?难不成他们是打算一次性把体内的“病症”通通祛除,从而全面重启呢?
话说回来,人在做天在看啊。对于东芝的这番“疯狂操作”,难保不会引来更多的舆论风波和法律纠纷。我们这些吃瓜群众且拭目以待,看看到底会上演出什么样的职场大戏码吧!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东芝这番“阵仆大举”的做法,倒也给我们这些普通职场人敲响了一记警钟。
现如今,许多企业为了应对愈演愈烈的竞争压力,都不得不采取一些激进的手段来“充电”。与其被动裁员,不如我们先人一步干脆主动离场,早作打算、规避风险。
古人说得好:“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惟其好问,以渐分之耳。”没经历过几番风雨的洗礼,哪里懂得变通之道?所以我劝大伙儿还是抱着一颗虚心学习的态度,认清形势,谋求新的出路。


话虽如此,但或许我们也不能将所有的矛头都对准企业。毕竟在这个残酷的社会大潮中,每个公司都不过是被动适者生存的一员。
说到底,能引发频繁裁员的根源不还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吗?那些短视而缺乏人性的商业决策,往往都是冰冷的数字和算盘撑腰的结果。所以弃了“人”而专注于“钱”,其实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岂能被这些表面的烟幕所蒙蔽?我们更应高度重视现如今社会制度的扭曲,为之时时提高警惕,努力寻求建设性的突破之路。这才是上上之策啊!
无论是对东芝这起震惊业内的裁员大戏持什么看法,我们最不该做的就是轻率评判。毕竟谁都无法360°了解内情,我们无权也不该对号入座。
反而,这件事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契机,让我们一同反思职场生存之道。在这场持久战中,我们更应该团结一心、支持彼此,而不是过多地陷入猜忌和是非之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乘风破浪、力挽狂澜,迎接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相信经过一番磨炼,我们终将化身凤凰涅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职场高手。就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吧!
东芝(资料图)
东芝围绕在日本国内进行5000人规模的裁员展开了调整。这相当于日本国内员工的近1成,也是东芝股票退市之后的首次裁员。2023年4~12月东芝的营业损益为亏损119亿日元……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4月17日获悉,东芝围绕在日本国内进行5000人规模的裁员展开了调整。这相当于日本国内员工的近1成,也是东芝股票退市之后的首次裁员。东芝将在投资基金旗下推进重建,打造以基础设施控制和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增长基础。
  东芝接受了投资基金日本产业合作伙伴(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JIP)的收购方案,于2023年12月底退市。摆脱了在经营上严重受到积极股东意向左右的状况,变得能够迅速做出决策。
  在5月发表的中期经营计划中,将把裁员纳入其中作为改善盈利的支柱。给混乱局面画上句号,调整成本结构。将把经营资源集中于电力和有助于节能的功率半导体等增长领域。
  东芝在日本国内的员工约为6万7000人。这是自财务造假曝光的201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裁员对象以总部的间接部门为中心。将征集自愿退职者,预计由于退职金的特别加算金和再就业支援等,将发生1000亿日元规模的特别损失。
  根据JIP阵营和银行方面的协议,东芝管理层正在制定裁员计划。5月将与工会展开协商,确定各业务部门的裁员对象人数。根据今后的讨论,与目前的裁员方案相比,整体规模有可能缩小。
  东芝计划把发电与核电站等能源、铁路等基础设施、机械硬盘(HDD)和功率半导体器件、信息技术(IT)4家业务子公司并入总公司。统一总务和财务等重复部门,减少多余人员。
  该公司在2015年开始曝出财务造假和美国核电子公司的亏损,经营持续混乱。为了避免连续2个财年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2017年12月实施了6000亿日元的增资。当时积极股东成为受让方,之后持续处于经营明显受到多家股东的意向影响的局面。
  在JIP共2.4万亿日元的收购资金中,有1.4万亿日元(包括营运资金2000亿日元)通过向银行贷款筹集。采取了以收购对象的资产为担保筹集资金的方法。东芝需要从赚取的资金中偿还,需要尽早改善业绩。
  目前受到基础设施相关业务和机械硬盘业务低迷的影响,2023年4~12月东芝的营业损益为亏损119亿日元。
  JIP力争5年后实现东芝的首次公开募股(IPO)。除裁员之外,还将讨论出售主要子公司和亏损业务等。通过短期的成本削减来提高盈利能力,尽早把营业利润率提高至10%。
  为了实现中长期增长,东芝的社长岛田太郎提出了“以数据为起点发掘业务价值”的战略。考虑把电力和铁路等基础设施收集的数据结合起来,构建人流分析系统等。1月开设新的研发基地,将推进人工智能(AI)和量子技术等尖端技术的实用化。
只要是日本,总有人能找到舔的角度
资本主义国家就是腐朽,都裁员了还给钱,而且这么多钱。
为什么不学习先进经验,裁员直接不发工资,等员工告个三年五载的,再给发点基本工资呢。
企业裁员是好事还是坏事?
裁员得钱是好事还是坏事?
裁员之事关注少,不懂,借话题而学习。
企业裁员通常意味着公司面临经营困难、需要调整组织结构或转变经营方向,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或适应市场变化,从而决定辞退部分员工。
企业裁员的原因可能包括经营不善导致的运营成本增加、人员冗余或效率低下,以及战略调整如业务转型或市场竞争政策监管的变化。
此外,裁员也可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或优化组织结构。对企业而言,裁员是一种改善生产经营状况、提高效率或应对经济困难的手段;对个人而言,意味着失去了工作。
企业裁员对员工的影响:
企业裁员对员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失业风险增加。被裁员的员工可能会面临失业的风险,导致收入减少和生活压力增加。
心理压力大。被裁员员工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无助等负面情绪,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职业发展受限。被裁员员工可能会因为这次经历而感到困惑和无助,对职业发展造成限制。


企业裁员对企业的影响:
成本降低。公司通过裁员计划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效率提高。公司通过裁员计划提高留下员工的生产力和效率,从而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业务调整。公司通过裁员计划对业务进行调整,适应市场变化和公司战略发展需要。
然而,裁员计划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包括员工不满和士气低落,影响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以及可能对公司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补偿金的计算方式:
根据员工在企业的工龄确定补偿金额,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对于超过12年的工龄,按12年计算。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那么支付标准将按照该三倍数额进行。


公司裁员补偿金的重要性:
公司裁员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变革方式,但对于被裁员工来说,这往往是一次重大的挑战。为了保护员工的权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公司给予被裁员工相应的补偿金。
法律角度
从法律角度来看,公司裁员补偿金是一种法定的权益保障措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劳动法中,都规定了裁员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和范围。这些法律的目的是保护被裁员工的基本权益,确保他们能够在失去工作后有一定的经济保障。因此,公司必须依法支付裁员补偿金,否则将面临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害。
员工权益
裁员补偿金对于被裁员工来说,是一种经济上的安慰和保障。当员工失去工作后,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寻找新的就业机会,找到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裁员补偿金可以帮助他们度过这个过渡期,减轻经济压力,同时也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和机会重新规划职业生涯。
公司形象
公司裁员时,如何处理被裁员工的补偿问题,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形象和声誉。如果公司能够公正、合理地支付裁员补偿金,体现对员工的尊重和关怀,将有助于维护公司的形象,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相反,如果公司对员工的权益不予重视,甚至违反法律规定,将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损害公司的声誉和形象。
计算方法
裁员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因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而有所不同,但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服务年限:员工在公司工作的时间越长,补偿金通常越高。
2. 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计算补偿金的基础,通常是员工在最后一个月或最后一年的工资。
3. 补偿比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规定了不同的补偿比例,通常是基于服务年限来确定。
4. 社会保险和福利:一些国家和地区规定,公司还需要支付员工在失业期间的社会保险和福利。
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参考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劳动法规定,或者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来确定。在计算补偿金时,公司应该确保公正、公平,并且符合法律规定,以避免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害。
公司裁员补偿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从法律角度和员工权益、公司形象等方面考虑,合理支付裁员补偿金是维护企业利益和形象的基础。同时,合理计算补偿金也是公司应尽的法定义务。因此,公司在进行裁员时,应该充分考虑裁员补偿金的支付,并确保按照法律规定和公平原则进行计算。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员工权益,保护公司形象,实现双赢的局面。


这不是把去年亏损的钱再亏一遍嘛!东芝退市的时候就说:
2023年4月至12月,东芝的亏损达到107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高额亏损使得东芝方面需要尽快调整组织架构,削减人工成本。


结合这次披露出来的数据来看:目前东芝在日本国内的员工共有67000人左右,这次裁员的比例超过了7%,裁减日本国内员工约5000人,估算显示,其人员遣散成本高达1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7亿元。人均100万人民币!
去年亏损1070亿,今年裁员再发出去1000亿!你不亏损谁亏损,你不退市谁退市?
你就不能跟员工说目前的大环境不好,大家要努力工作!996是福报?
实在不行可以鞠躬道歉嘛,为啥非得赔这么多钱,你让其他国家的其他企业看了怎么想!
各位,日本现在只能生产90纳米芯片。连28纳米还没摸到。芯片进步完全依赖美国补贴和台积电设厂。
这一切的根源,是上世纪美国对日本半导体的打压和制裁。
中国现在能顶住压力发展到稳定7纳米。已经惊为天人了。
你还真以为全世界所有国家和企业都像中国一样能硬抗压力呢?
看看庞巴迪和阿尔斯通吧。
2024年才过四个多月,裁员话题便频繁登上热议:飞书、华纳音乐、苹果、雅诗兰黛、特斯拉、拜耳药业、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梅西百货、SAP、思科、谷歌、亚马逊,等等。不管是传统制造业,还是金融互联网行业,不管是国内大厂,还是国外巨头,都在这一轮裁员潮中榜上有名。
大家都在裁员,可是有的人一出手就是47个亿,有的人起步就是N+4,有的人却还在疯狂画大饼。


网传SAP上海的裁员方案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的小伙伴看一眼别人的方案,再看看自家公司的通知、人力的嘴脸和进不去的门禁卡,只能无奈地吞下苦涩的泪。


网传奇安信的大棒与大饼
从裁员基本就可以给企业和行业分个类了。
欧洲企业的方案是最厚道的,欧洲不愧是作业企业历史最悠久的,也经历过很多次经营与裁员危机,应对机制是最完善从容的,基本能给出高于标准的赔偿;日企在裁员中表现也不错,都说日企压榨员工,压榨归压榨,对于在职人员,钱还是一直给的不错的;美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表现就一般般了,但新兴的互联网行业企业,还是能撑起门面。


网传丰田的裁员方案
最可恶的就是那些合同挖坑的、老板跑路的、掏空公司然后躺平的、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毫无敬畏之心,也全无社会责任感。而这,原本是一个企业本来是最基本的责任。


来自网络图片
源源不断的裁员潮中,看到国内外发布的一季度增长数据,却依旧亮眼。是AI真的替代了人,还是真的“灵活就业”成了主流,我们无从推测,只是希望我们真实的人,都能活在真实的人类社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全球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一季度订单远低于市场
美股纳指收跌逾 2% 创二月来新低,英伟达大
国家统计局发布 3 月份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
私有制是否保护了人格平等?
如何看待英伟达股票2024年4月20日跌停10个点
埃尔多安为什么被叫做经济学毁灭者?
网传南京有中介恶意做空楼盘房价,业主发起
2024 年 10 月我国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将结束
如何评价国际评级机构穆迪(Moody s)下调万
死过人的房子可以买吗?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4-22 11:28:21  更:2024-07-31 11:20:38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