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中国这么大,靠搞内循环能否成为发达国家?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中国这么大,靠搞内循环能否成为发达国家?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中国这么大,靠搞内循环能否成为发达国家?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海权
中国这么大,靠搞内循环能否成为发达国家?
无论你什么模式,什么主义,走什么道路
内循环永远只有死路一条
49–79年,就是标准的内循环。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既无内债也无外债,各行各业欣欣向荣!
PS:关于内循环
1、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有一条原理:贸易让生活更美好!
简单举例:甲在山上放羊,乙在山脚种小麦。甲乙要让伙食有点花样,互相按比例交换产品就实现了。甲又放羊又想在山顶种土豆、乙又种小麦又想在山脚放羊,都想自给自足,不受剥削,多数结果是两样都没搞好,成本巨大,产出低效。
国际间亦如此,各国都有其优势和擅长的地方,包括国情文化体制机制,都存在差异。
2、按物理学常识,只要有高低差异,势能就大,就会有流动。如果都差不多,就接近一潭死水;
中国很大,貌似各有特长特产特色和差异,但是实际上体制机制上,各省差异并不大!
3、东部沿海造轻工机电产品,西北五省购买消费,产销两旺,这是某些人以为的内循环。
这其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西北五省的购买力有多强?二是东部沿海赚了钱然后干嘛?不能天天买西北的红枣牛羊肉吧,那些东西也不值几个钱;
4、卡脖子问题,这个稍微复杂一点:
一个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如果始终秉持第三只小猪的生存法则:我不求人,别人也别求我!这无疑是宣告“我不跟你们玩,我不是这个群体的一员“,这会导致个体与群体逐步脱离。
你啥都自己有,你又想和其它个体贸易,那不就是典型的单向倾销?别人也不傻!
强调自主安全是必要的,但是需要尺度,需要互惠互利,不能自绝于世界大家庭。
因此,从经济学和常识角度,一国只靠内循环是没有办法发达的!
大象再大也不能靠吃自己的屎过活
你看大清内循环200年是个啥样?
你一个世界工厂,指望着自己消费养活自己不是开玩笑吗?好比你家开饭店的,指望着每天家里人吃就能生意兴隆?
49年建政,开始30年的内循环,直到1979开始改革开放才结束。作为七零后,我是2000年后才感觉日子好过了。
内循环估计是连饭都吃不起,中国说白了就是壮工,用发达国家的技术给全世界输出劳动力,换回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中国人吃饱饭的时间不过才40多年,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无非是外贸、投资、消费。
之前中国拉动经济主要靠的就是外贸,所以世界上叫中国是世界工厂。
最近几年,因为中美贸易摩擦,外贸有一些疲软,所以拉动经济的主要办法是政府投资。


对于中美贸易战,很多人有不同的解释,甚至有人说是中国那一阵子太高调,所以才被美国人惦记上了。
这种说法是极其的错误的,中美贸易战是有着自己内在的深刻的经济学逻辑的。
在经济周期进入了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衰退周期的后半段的时候。
由于增量市场的萎缩,主要的强国一定会在外贸领域发生摩擦。
比如说上一个周期的衰退阶段后半段,也就是1965年年左右的日美贸易摩擦(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一般是60年到65年一个周期)。


搞笑吧,美国人描述外贸对手都是这一个形象。
而且特别搞笑的一点是,比较而言,中美贸易摩擦的力度其实不如日美贸易摩擦。
日美贸易摩擦从六十年代开始打,一开始是轻工业、化纤工业摩擦,70年代变成了重工业摩擦,等到了80年代,就变成了电子技术摩擦。整整摩擦了三十年,而且期间屡次发生恶性事件。
比如失业的美国工人把过路的韩国人当日本人打死了。
本次贸易战,虽然闹得挺凶,但是美国民间其实很无所谓。


经济拉动靠政府投资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2018年,在贸易战进入高潮的时候,中国的地方债暴增。


但是,需要理解一个问题,投资基建说到底并不创造财富,只有依托于基建的国际贸易或者国内消费才能够创造财富。
在外贸增长受限和国内消费驱动不足的前提下,通过投资制造的需求,并不能够持久。
而且反而会侵蚀宝贵的国民经济财富。
所以我们看到,2018年后,地方财政出现了收支恶化。


以江苏省为例,之前的借债发展模式,对于财政收入是一个刺激作用。
而现在这种边际效益日渐萎缩,投资基建成为了亏本买卖。
江苏省的财政自给率日渐降低,2016年的时候财政自给率还非常健康是81.36%,但是在2023年财政自给率只有68%了。
江苏省还是发展经济很有比较优势的省份,这样的省份政府投资都能越投资越亏损。
那些吃转移支付的地方的状况只能会更加的糟糕。
比如说四川省,四川省现在的财政自给率只有百分之四十不到。


何以有这种结果呢?原因就在于每公里造价两个亿的高速公路既不能增加四川的外贸收入,也不能增加四川人的消费能力。只能摆在那里亏本,这种亏本一方面是占用资本的亏损,另一方面是基础设施本身维护费用的亏损。




沟通大凉山的高速公路确实壮观,可是修建好了之后,大凉山能够为国际市场提供什么商品么?可以为国内市场提供什么商品么?大凉山能够为国内提供消费市场么?
什么也提供不了,大凉山非常的贫瘠,几乎没有任何物产可以拿出来交易。
大凉山也没什么消费能力,更不在交通要道处。
所以建好了等于说是什么用也没有。


这种什么用都没有的基础设施建的多了,地方财政就会出现困难。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地方财政确实是出现困难了,现在主要是东部地区有困难,西部地区因为转移支付困难还没有暴露。
但是既然东部地区都已经困难了,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又能够维持多久呢?
外贸既然在萎缩,投资也没能让中国经济健康起来。
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了:内循环。
所谓内循环就是要建立一个消费驱动型经济体。
建立这样一个经济体,第一要务就是生产原料需要自给自足,或者至少大部分能够自给自足。第二要务就是给国民增加收入。
在生产原料自给自足方面,中国正在推动新能源产业。


2018年的时候,根据国家能源局的信息,中国的光伏发电成本就已经和燃煤发电成本差不多了。
现在又过了六年,估计发电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
新能源取代石油是一个趋势。
同时中国大规模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
未来的交通运输所需要的石油也会减少。
如果能够在国际上获得几个能够用人民币结算的贱金属生产基地,则中国在工业原料方面的自给自足应该不成问题。
但是第二项,国民收入增加就有些困难了。
根据正常的逻辑来说,居民的收入,应该随着生产力的上升而上升,但是中国很长时间秉持着“收入增加会导致人力成本增加,进而削弱中国经济比较优势”这一观点。
居民的收入水平,很长时间落后于经济增长。
同时中国的居民税负比例,在国际上仅次于法国,但是国民福利却很一般。
现在处在环球经济周期下行区间,不要说什么收入上涨了,能够维持目前收入就很不容易了。
如果通过降税来消极增加居民收入的话,之前投资基建已经让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巨大了,再减少收入,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暂停转移支付,则四川、贵州这种建立在转移支付基础上的畸形地方财政收支状况,一定会出大问题。
比较而言,唯有削减转移支付,把这笔钱拿来增加居民收入,最具有现实性。
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倒是有一条容易的路,中央采取现代货币理论,大规模印钞,但是这么做无疑会导致赤字失控,这个恐怕也不会轻易采纳。
靠内循环发展经济在现在这个阶段,无疑是困难重重了
那之前为什么搞改开?不喜欢内循环吗?
最中幻想
慈禧∶被洋人打了几十年,我都知道大清要开放。
内循环要是靠谱,你觉得当年还需要改革开放加入WTO吗?更何况以前又不是没有闭关锁国过,后果是啥历史课本都有。
能上知乎的,最低都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吧?
中国历史应该都学过吧?
靠内循环,关起门来过日子是什么样子,难道还不清楚?
单靠内循环只有一个好处,统治的稳定性,其他的,没了。
你看看朝鲜的老百姓,你羡慕吗?
满清怎么灭亡的?
闭关锁国,贪污腐败,内忧外患。
鲶鱼太多成不了
自己可以努力发达
1978以前,大集体、大跃进、饿死人都是当时的事情,也是自力更生内循环。
改革开放之后,包产到户、按劳分配释放生产力和人性,迅速解决了温饱。但也有不满的,因为没法浑水摸鱼投机取巧了,所以就有了“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市场经济和加入世贸进一步产业和消费升级。
再然后,营商环境、社会秩序、生产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以匹配更高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经济,掉链子了。看看当下,叹息。——内容来自公众号美槑社。
最后,祝大家心情愉悦。


内循环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创新。
所以发达不发达这事儿非常吃世界版本:世界都在停滞,你内循环就可以发达,反之内循环就容易崩。
所以其实现在开启内循环差不多正正好。
如果要做实验,应该先从小地方开始搞。
比如美国人搞了个第二生物圈。
这样,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拉所有人陪葬。
你想的那些东西,先圈一块地,搞个特区,看看能不能行,行再全国推广,对吧。
老乡已经经不起你们折腾了,老乡累了。
看到这话我都笑了,全球哪个国家是靠闭关锁国,内循环做成发达国家的?
中国要成为发达国家,还要多长时间?
我先说答案,以中国的体量和规模,一旦成为发达国家,国际秩序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那个时候,美国已经失去了霸主地位。
或者说,美国霸权不崩塌,他就不可能允许中国成为发达国家。
这两个因素互为因果。
和其他国家不同,中国,绝对不是闷着头做事情就能成为发达国家,而是每走一步,都将深刻的影响全球局势。为什么这么说?全球现在一共只有37个公认的发达国家,在这其中,人口过亿的大国只有两个。
一个是美国,3.2亿人口;
一个是日本,1.26亿人口。
其它的35个发达国家,都是中小型国家,而多数都是小型国家,比如百万级人口的:芬兰、挪威、丹麦、立陶宛。还有很多的是袖珍型国家,人口十万级别的:如卢森堡人口60万,一个深圳市可以顶30个卢森堡;如冰岛人口34万,一个上海市可以顶80个冰岛;还有更小的,如:圣马力诺,就3万人口;
为什么美西方集团,对中国心生恐惧?
因为现在全球38个发达国家,加起来人口只有8.6亿。而中国有14亿人口!
当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世界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发达国家的标准是人均经济总量达到3万美元左右,对中国来说,意味着达到42万亿美元是的经济总量,现在全球的经济总量为99.67万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要占到全球的约40%......
你会说,中国经济总量增长了,全球也会增长,但并不是如此,因为全球人口是有限的,市场和行业也是有限的,并不是无限大,除非爆发第四次科技革命,全球经济增长的速度并不快。
中国造船产业的崛起,韩国的造船业就必然衰落。
中国的汽车产业逆袭,日本的汽车出口就一定萎缩。
其实,在过去十年中美两国加起来,增长了19万亿美元的GDP,贡献了全球增长量的76%,其他200多个国家的GDP加在一起10年间仅增6万亿美元。也就是说除了中国和美国,其它大部分国家在原地踏步。这其中,美国靠的是金融霸权全球吸血,中国靠的是制造业横扫全球。
当中国的经济总量大幅度超过美国的时候,还会有人相信他是霸主吗?
奥巴马曾经说过:如果中国人都能过上发达国家的生活,我们只能去吃草。他说的对不对?美国不想让中国成为发达国家,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所谓发达和不发达,都是对比出来的,发达国家,必定是在全球的金字塔顶端。
现在发达国家的总人口,也就占了全球的10%,一旦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仅仅我们人口就占了全球17%,这可能吗?或者说,原来的8.7亿人,还能过上优越的生活吗?这就好像一个班,你可能说前10%是尖子生,你不可能说前30%都是尖子生,那要么是乱套了,要么是尖子生贬值了。
美国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巨大压力,这是对的,问题就在于,既然感受到了压力,那就好好发展自己的工业与科技,让中国无法超越。可惜美国不是这么想的,美国的价值观是比烂,因为无论比聪明才智还是比努力奋斗,美国都没办法和中国比,所以美国就是让你们都烂了,我就好了。
好比美国考试是60分,他看到中国考了59分,很着急,他想的不是怎么把自己提高到80分,而想的是怎么围堵和遏制中国,让中国无法超过60分。
所以,美国认为,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美国就完了,必须要围堵中国。
同样的,不解除美国的围堵,中国也成不了发达国家。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要创造近40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也就是近276万亿人民币,就要想清楚,靠什么产业来支撑?很多小国家,只需要一两个产业就足够了。
越小的国家,越容易成为发达国家。
甚至他们不需要成为科技强国,作为农业国或资源国就够了。
比如卢森堡,第一大企业是阿塞米塔尔钢铁集团,年销售额为790亿美元,整个卢森堡就60万人口,光靠这个,他就能成为发达国家。再比如冰岛,旅游一年创造42亿,捕鱼业一年创造21亿,冰岛总共37万人,有这两个产业,冰岛人均就能达到1.7万,再随便搞点别的餐饮服务什么的,就能成为发达国家。比如澳大利亚,2022年,铁矿石出口就达到了1670亿美元,澳大利亚总共2500万人口,相当于光一个铁矿石出口,其它所有产业都不干了,就贡献了6600的人均。
但是对于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显然是不行的,需要无数产业的支撑,才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
钢铁、造船、家电、通讯、建筑、汽车等等,这些产业全球第一还远远不够。
芯片、大飞机、发动机、工业母机......这些都需要全面突破。
或者我简单点说,要成为发达国家,我们至少需要:30个苹果或者空中客车,这样级别的科技公司,否则我们就拿不到高利润;还要30个爱马仕或者香莱儿,这样级别的品牌公司,否则我们就只能做代工;同时,我们要掌握全球的定价权,而不是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至少要达到以上3个条件,我们才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
但是,美国会给我们在前进的路上,设置无数的障碍。
华为作为中国科技的代表,乘风破浪,美国随即对华为进行围堵和打压,胁迫全球进行断供。而品牌企业呢,就更不用说了,这个不突破,美西方集团贴一个耐克的标,就能赚100块,我们做一双鞋子,赚3块钱.......现在中国一家奢侈品企业都没有,全球近2万亿美元奢侈品市场的份额,加上海外娱乐、文化、电影产业等16万亿,这些市场的份额,我们几乎很难参与。因为美西方集团长期妖魔化和污名化中国,不突破这个障碍,我们就没有办法提升自己的品牌力。
接着说国际话语权,大宗商品的价格我们没有定价权,就是我们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挖一吨买给我们,他赚800元;我们拿到澳大利亚铁矿石炼钢,一吨能炼0.4吨钢,只能赚40元;
所以,为什么美西方集团,也就是发达国家可以那么轻松的赚钱,还是暴利呢?因为他们卖芯片卖专利是47%的毛利,我们卖手机毛利是10%;他们卖LOGO,我们卖劳动力,他们挣的是我们的30倍;他们掌握话语权,在同一产业链上,销售利润是我们的20倍;也就是说同样的劳动,他们是我们4到30倍的收益。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就不可能成为发达国家。
综上所述,不击溃美国的霸权,破除美国对中国的围堵与封锁、不建立中国的话语权与影响力、不改变美西方集团的金融秩序与国际定价权,中国就没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
来源:坏土豆不哭


笑话一则(不关我们的事)
许家印问马斯克:“贵国平均工资多少?”
马答:“6000美元。”
许问:“房租呢?”
马:“1000美元。”
许问:“还有5000怎么办?”
马答:“不关我们的事。”
马问许:“贵国平均工资多少?”
许答:“5000。”
马问:“房贷呢?”
许:“10000。”
马大惊:“还差5000块怎么办?”
许答:“不关我们的事。”
成为一个发达国家的内在原因是制度。而不是人口多少。假如坚持封建制度一百年不许变,那么人口再多,时间再久,也成不了发达国家。
这几千年,不折腾百姓,修养生息就算盛世了,不可笑么。
玄烨:"内地物产富饶,岂需远洋些微不急之货,特以尔等自愿懋迁,柔远之仁,原所不禁。
…向后即准他商贸易,尔亦不许前来。"
翻译版本,就是你这句话。
中国现在2023年进口大概1.6亿吨粮食和11亿吨的能源产品,两项合计近5000亿美元。维持现有生活水平就需要5000亿美元的外汇,搞内循环提供不了这些外汇,能不能吃饱肚子都很难说的。
追更一下,上世纪七十年代朝鲜就已经完成工业化,平民生活水平比肩苏联,远超中国。朝鲜从苏联进口廉价的能源和化肥,输出工业制成品,也是两头在外。苏联解体后没了能源和化肥,工业和农业立刻崩盘了。
没有外贸加持,中国其实就是下一个朝鲜,没了世界的市场所谓世界工厂就不会存在。
追更一下,物理学的熵增定律某种意义上也适用于社会学层面,当一个系统决定中断或者减少与外界交流,这个系统就会衰退。
说循环5000年也夸张了。
实际上从进入到宋朝时期,就已经不存在内循环了。
因为连最基础的铜矿都快告罄了。
后续才不得不从日本和以菲律宾为跳台与西方做贸易,做出口贸易引入大量白银和铜来维持经济的运转。
《水浒传》很多人用碎银付钱,是因为这是一部明朝的小说,方便读者理解。
没有海外,国内的内循环几百年前就下沉了,哪来明朝所谓的什么萌芽呢?
发达国家的本质就是世界上的剥削阶级独立出去组建了一个个国家,他们给自己一个称呼叫发达国家。
如果没有广大的第三世界,现在的发达国家自己搞内循环,他们还能是发达国家吗?
我觉得悬。
单纯内循环,在今天几乎不可能。
发达国家的标准是不断上升的,是一个人均前列国家的概念,这意味着不是说你发展到一个什么具体数值你就是发达国家了,而是你要在国家之间达到某个位置才算。
这不是单机游戏,而是网络游戏。
现在是全球化分工合作时代,开放国门,获得低价格的产品,本身就是经济成长。比如购买大豆和自己种植大豆,自己种植的成本高,购买就节省了投入。
哪怕中国很大,完全靠内循环,也是基本无法在今天变成发达国家的。因为中国还没有大到世界一半陆地那么大、自己内循环等于把对手也变成内循环。在今天的国土面积上内循环,就等于隔离在大分工之外。
原油、大豆、铁矿石……
上面都说了,我就不重复。
还有最关键的,就是需要西方的资本。
为什么国内互联网企业,基本都是外资背景。。因为本土资本,基本还是一副地主老财思维。国内初创企业,非常需要,西方风险资本的支持。
国内那堆,地主思维资本,以收租为终极目标。。硬生生的把从大航海时代,与风险共舞的资本主义,都玩出了封建农耕时代的画风。
只靠内循环????发达国家???你能不能找到一个只靠内循环能够存活下来的国家再说吧
内循环,在官僚国家里不可能,内伤还差不多。
在西方国家里,个人权利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内循环根本搞不起来。
只有穷人的钱出不去,权贵富豪他们的钱来去自由,最后只剩下穷人的钱在内循环……
到处都是跑冒滴漏,没有外部输入,循环直接崩溃。
冷知识,欧美日韩澳总人口和中国差不太多,
这就意味着,理论上一定程度的内循环是能搞起来的。
主要的影响是资源,
中国的原油七成以上靠进口。
进口资源得靠输出产品来换,
怎么办?
所以得围绕着资源打个补丁,
又叫一带一路。
多说两句:
大家都说得罪了甲方,
然而事实上,
当年(2013年)为什么提出一带一路?
就是因为甲方的消费能力衰退了,
且没有重新雄起的可能。
2011年,PC市场达到巅峰,之后进入下滑震荡期,
分析师认为去年2023年到达了低谷(真的见底了吗?),
与此同时,消费电子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虽然智能手机给发达国家的消费续了命,
但现在发达国家的智能手机市场也在衰退。
中国的产品在发达国家的销售从趋势上看是见顶的,
那就需要开辟第二曲线。
基于此,一带一路沿线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现在叫“新兴市场”。
以前中国经济体量小,外部有巨大的市场空间,靠出口可以极快的促进自身经济发展,现在这个空间就小很多了,只能寻找新的增长点,一个是内部市场,一个是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另外,你巨大的消费市场,本身就是巨大的筹码。
中国的发展,需要外部的资源、外部的市场,这样能更有效的利用和配置资源。
所以,搞内循环,并不是闭关自锁,而是优化结构。
同时面对外部不稳定因素,即使到了最艰难的时候,做好内循环,日子还能过得下去,这就是筹码。
这就像为什么我们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一样的道理。别人捏不死你才不会捏你,如果能捏死你,以这会儿中国这么大的体量,抢别人肉吃的地位,别人一定要捏死你的。
懂点历史的都知道内循环或者闭关锁国是个什么情况
如果是这样的内循环:
改前的计划经济。
大清的闭关锁国。
大明的封海禁运。
——
如果是以上这些内循环玩法,那肯定没戏。
一旦失去与外部的交流,先是经济发展萎缩,紧接着思想禁锢,进而科学停滞,最后与世界脱轨。就算不堕入野蛮,也会陷入周期率。
这种玩法能为发达国家?
我个人觉得只会离发达越来越远。
我有一个问题:
中国有那么多的二代生活在海外发达国家,他们是外汇的使用主力。
他们依靠中国的外循环获得美元,然后在海外发达国家消费美元。
如果中国内循环扩张,外循环减少,获得的外汇也随之减少,那么,这些生活在海外发达国家的二代吃什么?
难道让他们回国,跟你吃一样的吗?未免有些侮辱人上人了。
所以,人上人会想方设法阻止中国实现内循环的。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全球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一季度订单远低于市场
美股纳指收跌逾 2% 创二月来新低,英伟达大
国家统计局发布 3 月份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
私有制是否保护了人格平等?
如何看待英伟达股票2024年4月20日跌停10个点
埃尔多安为什么被叫做经济学毁灭者?
网传南京有中介恶意做空楼盘房价,业主发起
2024 年 10 月我国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将结束
如何评价国际评级机构穆迪(Moody s)下调万
死过人的房子可以买吗?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4-15 14:48:31  更:2024-04-15 14:53:53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