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美国 3 月 CPI 同比涨 3.5% 超预期,6月降息无望,美股低开,黄金股走低,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美国 3 月 CPI 同比涨 3.5% 超预期,6月降息无望,美股低开,黄金股走低,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美国3月CPI同比上升3.5% 高于预期美国3月CPI同比上升3.5%,为2023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市场预估为上升3.4%,前值为上升3.2%;美国…
市场有时候非常有意思,我开始有点怀疑这帮做投资决策的是不是真的十指不沾阳春水。
经常在美国生活的朋友都会体会到,尽管head line CPI 不断下降,但是实际的价格体感并没有感觉降低多少,平时的生活必须品依旧贵的令人痛心。美股从去年12月份到现在的这一波拉升行情,核心就是AI+年底美联储的降息表态。美股在22-23年熊了快两年的情况下,极度饥渴这个利好预期,短短几天的功夫就把价格打满,手速不够快,连上车的机会都没有。每天基本就是早盘30分钟,生活在西海岸的还没起床,就没机会了。
这就是过热。
这种搞法,你说美联储它敢撒手么?这还没降息,市场就上天了。另一个例子,我之前也是认为有加息预期,所以我搞了30年期美国国债(912810TT5),当时的market value 才84美元 (100 Par),利息4.125%。如果24年降息3次以上,国债market value 必过100美元。鲍威尔讲话之后,国债一度冲高到101美元的位置上,那就是债市都开始price in 3-4次加息的情况了。当市场上最理性的投资者都开始乐,一般市场就是快疯了。赶紧卖了。果不其然,现在价格是92*09 1/2。
美国通胀已经进入顽固区间。这个问题,我已经在之前的美国CPI 月经贴上反复提及。顽固性的部门包括:住房,医疗,交通等价格传导较慢的部门。其特点是当Head line CPI起飞的时候,这些领域通常会滞后6-12个月。本次通胀,这些领域在通胀10个月之后才开始起飞。同时,他们消退和减慢的速度也有9-18个月左右滞后。换句话说,惯性很大。而这又是与平时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占比又高,比如住房这一块占比就有30% 。而3月份的数据,几个通胀大户:电价 +5% YoY,住房+5.7% YoY, 交通 + 10.7%。这都是连续12个月的上涨,目前还没有看到回调的迹象。这也是为啥体感CPI依旧较高的原因。
因此联储一再强调的,必须等到数据实质性的好转,才会考虑降息。但是这些数据是严重滞后的,也不能说完全等到他们回来,那个时候经济早就垮掉了。以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只会帮倒忙,因为他们在用滞后的经济数据去下慢棋,一步慢,步步慢。
与此同时,鲍威尔也表示,今年内降息是肯定的事情(斯坦福大学演讲)。问题是几次。我个人认为1-2次的概率比较大。首次降息之前预估在6月份,我觉得现在可能要推迟到8-9月,这个主要是联储大嘴巴Neel Kashkari(明尼阿波利斯储备银行行长)一波厥词让美股闪崩一下下,给市场点政策端的震撼。即使这样,当前市场依旧过于乐观。真的,所以我说这帮人不食人间烟火,坐在华尔街的高楼上,不知道老百姓的生活困苦。


但是总体来讲,本次通胀控制还是非常得力的。尤其是与1970年的大通胀比起来。鲍威尔的快速反应值得肯定。毕竟历史还没有暂时重演。但是过快降息后果就是恶性通胀反弹。这个也是有着前车之鉴的,这也是美联储举棋不定的原因。


数据,图表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所以你要是讲美股崩盘,可能性依旧不高。但你要说5200点是新常态我觉得也不可能。10%以内的回撤估计才是可能性比较高的走势。那么很简单,备好资金,该进场就进场。毕竟AI这波还在天上飞呢。坐等英伟达 386%的EBITA 利润率如何在下个季度的财报中体现,给咱这些土鳖开开眼。
以上。
你只要回答一个问题就明白了
美元从114贬到105是因为利息不够高吗
黄金突破你构建了14年的强势美元阵地
靠一个CPI数据就能拉回来
你当你是谁啊,不把雷曼级别的雷炸掉,连黄金的周线级别回调都别想见到
除非你鲍威尔沃尔克附体,现在立刻马上,把利率拉到8以上
否则现在你发的每一个数据,讲的每一次狠话
都是大宗多头最好的加仓点
========================================
至于通胀高就不能降息,这个看法不完全正确,或者说只在常规状态下有效
CPI5.5美联储一样降息,雷曼爆了就会降,因为联储知道雷曼爆了CPI也好,失业率也好不过就是一
个完全滞后的数据
对于一个铜一个月能跌41%的经济环境,什么CPI失业率都毫无意义,降息比的就是速度
而雷,一定是越高越危险,像2020年那种全球大宗偏低位的炸雷
就算是席卷全球的新冠,其炸雷效果也就只有区区3个月
美联储真正还能不降息的原因,只是因为有些人还扛得住
============================================
观察者:我们很有可能站在一个历史级别的转折点上
别问我黄金最终能涨到多少,我不可能猜出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见到过的价格
美国的通胀没有那么简单的,这从去年的数据就能预期到,市场只是一厢情愿的认为加息导致的通胀下跌,从货币供应角度来看,加息确实在收缩M1和M2的体量,但两者相比于2019年可都是极高位,尤其是美国的消费习惯,M1体量更反映现实消费能力,2020年一年放的水,就是维持5%以上的利率,都得2~3年才有能见效,更何况美国政府还在不断的通过赤字减弱加息的效率。
此外,相比于加息,通胀实际上还非常依靠贸易赤字和高基数效应,贸易赤字这几年可是巨幅增加,2019年6168亿,2020年6787亿,2021年更是直接增长到8591亿,2022年即便加息周期,需求依旧旺盛,高达9481亿美元,也就2023年高息下回落到7734亿,仅从2020年大规模印钞至今也就四年,输出的过剩货币,或者贸易赤字就有3.26万亿美元,靠你那点加息抽水效率,或许贸易赤字才是抑制通胀的关键,当然这也就美元才有的历史积累优势,阿根廷等国家敢这么玩,早就崩溃了。
第二个高基数效应,计算cpi是同比去年的物价指数计算的,前一年如果是高位,那么今年通胀就相对好看一些,比如2022年6月到阶段性的高点开始,2023年6月就到了阶段性的低点开始,意味着必须到2024年的6月才能真正消除基数效应,而还没到6月,去年的基数下降以后,通胀反弹就出现了,乐观群体看到的是美联储几乎极低牺牲的抑制了通胀,尤其是政客鼓吹软着陆成功,然而恰恰是加息周期抽水不到位的侧面印证,主要是2020年的政治周期挖的坑太大,而凯恩斯主义最厉害的点就是把收益留在现在,而代价积累后交给未来的人处理,甚至连锅都不用背。
回到正题,美国的通胀抑制优势在于全球货币,这种信用可能还会持续很久,劣势则在于经济空心化,过度金融化酝酿新的明斯基时刻,通胀也会变得愈发不确定,通胀和资产泡沫之间的决断考验越来越严峻,既要又要本身就是反经济规律的,代价小的结果就是效果也差。
6月降息希望基本破灭!美国3月CPI全线超预期,道指大跌超300点,年内降息预期从三次减少为两次
每经记者 蔡鼎 每经编辑 兰素英
北京时间4月10日(周三)晚间,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CPI同比增长3.5%,为去年9月以来新高,环比增长0.4%。美联储更为关注的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CPI当月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0.4%。
数据发布后,美元指数短线飙升约50点;美元对日元汇率触及1美元兑152日元,续创1990年7月以来新高;现货黄金短线下挫逾15美元;两年期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双双飙升13个基点,其中,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破4.5%重要关口。
惠誉评级首席经济学家Brian Coulton在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置评邮件中称,“我们不应该对3月份整体通胀的上升反应过度。”不过,他同时也指出,“超级核心CPI(即扣除住房租金的服务业通胀)”的增幅正在朝着市场不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而且速度很快。
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3月份CPI数据发布后,期货交易员对美联储6月份降息预期概率从数据公布前的50%左右大幅降至20%左右,对美联储年内降息次数的预期也从数据公布前的三次降为两次(每次均为25个基点)。
能源和住房成本推动CPI高企
数据显示,美国3月CPI同比增长3.5%,为去年9月以来新高,预期3.4%,前值3.2%。美国3月CPI环比增长0.4%、预期0.3%,持平前值。核心CPI当月同比增长3.8%、预期3.7%,持平前值;3月核心CPI环比增长0.4%、预期的0.3%,同样持平前值。
从分项来看,住房和能源成本推动了美国3月份整体CPI的上行。能源价格当月上涨1.1%(2月份上涨2.3%),而占CPI权重约三分之一的住房成本较2月上涨0.4%,较上年同期大幅上涨5.7%。
CNBC报道中称,对住房相关成本今年将放缓的预期,一直是美联储认为通胀将降温到足以让其降息的论点的核心。另外,食品价格3月仅上涨0.1%,同比上涨2.2%;二手车价格同比下跌1.1%,医疗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6%。


图片来源:CNBC
受数据影响,美股三大指数全线大幅低开。截至发稿,道指跌325点,跌幅为0.84%,标普500指数跌0.71%,纳指跌0.72%。


图片来源:CNBC
不过,在惠誉评级首席经济学家Brian Coulton看来,市场的反应似乎有点“过头”。
他在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置评邮件中称,“我们不应该对3月份整体通胀的上升反应过度,因为上个月的通胀都与能源有关。不过,细看3月份CPI也不能让美联储放心。核心CPI通胀三个月环比年率已经上升到4.2%。所谓的‘超级核心CPI(即扣除住房租金的服务业通胀)’的增幅从2月份的3.9%跃升至3月份的4.8%,这个指标正在朝着市场不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而且速度很快。”
6月降息押注大幅走低,年内降息次数预期降至两次
虽然美国通胀已经从2022年6月9.1%的峰值大幅回落,但过去几个月以来通胀持续回落的进展缓慢。CNBC报道中称,实际上,尽管美联储更青睐的核心CPI已经下降了约一个百分点,但自从美联储2023年8月份开始暂停加息以来,美国的总体CPI几乎没有变化。


图片来源:tradingeconomics
在关注CPI和其他与物价相关指标的同时,美联储政策制定者还非常关注美国商务部每月发布的个人消费支出(PCE),有时也被称为PCE平减指数。而受汽油价格上涨的推动,美国2月PCE指数同比从前值2.4%升至2.5%,为去年9月来首次反弹。
就市场而言,通胀及其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已变得越来越紧张。在今年年初大涨之后,美股二季度开始以来波动率明显上升,投资者试图从美联储官员相互矛盾的讲话中找出合理的解释。全球对冲基金也正以三个月来最快的速度抛售股票。根据高盛的主要经纪商数据,对冲基金上周连续第二周净抛售全球股票,这也是自1月中旬以来其抛售规模最大的一周。美国银行的客户数据也显示了类似的趋势,其对冲基金客户上周连续第五周抛售股票。
今年早些时候,美联储基金期货的交易员们曾认为,美联储最早可能在3月份就开始降息,并在年内降息多达7次(每次25个基点)。而随着近几个月来美国通胀持续下行的趋势遇阻,以及包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内的多名官员讲话扰乱市场预期,在今日晚间的CPI数据发布前,市场已经将美联储降息的时间推迟至6月,且今年的降息次数不会超过三次(每次25个基点)。


图片来源:芝商所
而据芝商所“美联储观察”,3月CPI数据发布后,市场进一步减少了对美联储FOMC6月份降息的预期——截至发稿,交易员认为美联储6月份降息的概率已经从数据公布前的50%左右大幅降至21.9%,对年内降息次数的押注也从数据公布前的三次(总计75个基点)降至两次(总计50个基点)。


图片来源:芝商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略高预期,这其实很有问题。
我记得年初做直播展望,几位直播嘉宾在讨论2024年的投资策略。
说来说去,虽然内心里还是希望我们自己走出独立走势,A股能够摆脱过去两年颓势,但说到最后发现,还是绕不开美联储。
没办法,外资在国内投资的占比,从2015年开始逐渐提高,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特别是当行情不好,国内投资者被套牢之后不能动弹的情况下,他们的交易策略就成为了影响市场的边际力量。
这个背后的机制其实之前零星提过,就是但凡投资中国的国际投资者,都不会像国内机构那样,遇到被套牢的情况就躺下不动。
他们持仓A股,一般都是全球投资组合的一部分,所以在砍仓这件事情上,他们不会像国内投资者这么痛苦。
当然你要说海外投资者更理性,不受行为金融学影响也是可以的。我之前和一些国内做基金的聊天,虽然都是科班出身,但被套牢之后装死这种现象,挺常见的。
相反海外投资者,只要是触及了策略交易点,基本会坚决执行。
既然是这样,外资根据美联储交易,就变成了影响当下A股的重要因素。
嗯,这个点位,不得不承认外资影响还是太大了。
今年年初的时候,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测还是3次。
背后的逻辑来自美国cpi下降比较顺利,且失业率温和上升,这种环境下适合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
但是,这样的预测是不是太顺利了呢?
cpi被投资者看穿了,美国经济数据被投资者掌握住了,美联储也会按照预测踩着节奏降息。
按照教科书理论,这没问题,但在这个市场时间长了,我是觉得这——有点太顺利,太没有波折了吧。
金融市场,似乎从来不会这么犒赏分析师的啊。
特别是在过去5年,所有人都说全球经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切都和过去的历史不同,灰犀牛频出。
怎么就预测美联储不会出错呢?
谁能预测到俄罗斯乌克兰搞成这样?
谁又能预测到中东搞成这样?
让分析师大跌眼镜的事情如此多,我不得不怀疑,分析师们对美联储的预测,不可能这么顺利。
特别是,2022年加息周期开始,分析师对美联储动向其实已经被打过脸了。
第一次是对加息节奏和加息幅度的预测,一开始敢预测50bp涨幅都算激进的了,结果75bp连发;
第二次是降息开始时点,要是按照分析师说法,2024年4月今时今日,我们早就应该经历2~3次了啊,结果连个影子还没有。
那我不得不怀疑今年年初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测,是不是大概率也出错呢?
我们具体一些说,美联储降息的trigger其实一直也没变,通货膨胀被有效抑制,同时失业率温和上升。
结果呢?
前几天非农就业超预期的好,今天的cpi又超预期地高,这样的组合下去,美联储并没有降息的理由。
我一直有个预感,美国CPI的顽固性其实会比预期更高,消费者行为模式在变化。
传统理论中,消费者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反应,对应的是互联网技术大范围普及之前的情况。
比如你是个美国老农,看到银行加息了,当然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业务收缩,你是一个美国企业主,利息支出提升之后的反应当然是减少贷款。
但是当他们进入信息时代后,新闻和媒体天天说美国先加息后降息,然后半年前就开始渲染2024年降息3次,你还会做出同样的决策么?
不会,你都知道未来会降息了,那最后一次加息或者维持高位的利率持续几个月,你可能就会考虑再忍一忍。
这种信息传播机制的变化,会导致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眼光放得更长远——也会造成通胀问题更为严重。
(当然我想,通缩的话也会有类似机制)
基于这个有些模糊的想法,我对2024年基于美联储3次降息得到的投资建议,都持保留态度。
黑天鹅在哪里?
灰犀牛在哪里?
这些数据虽然略高于市场预期,但也都在预料之中,所以影响有限,还是要等出现黑天鹅和灰犀牛。这俩东西能掩盖一时,但最后还是要曝光的。
明斯基时刻肯定越来越近,否则美国官员也不至于排队来缓和关系。
again?
又玩数据空袭是吧,来偷来骗大A这个老人家,
本来预期6月降息,现在6月降息都会变成超预期,
终究还是大意了,没有闪,默默承担了所有。
按惯例,先上一下数据:
美国3月CPI同比增3.5%,高于预期的3.4%,同时也高出前值3.2%。美国3月CPI环比增0.4%,超过预期的0.3%,持平前值。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通胀,3月核心CPI同比增3.8%,高于预期的3.7%,持平前值。3月核心CPI环比增0.4%,高于预期的0.3%,同样持平前值,1月份也为0.4%,均为连续第三个月超预期。3个月核心CPI年化率从4.1%升至4.5%,创为去年5月以来最大涨幅。
结合上周五公布的、好到爆表的非农数据:
非农业部门的就业人数上个月增加了303000人,较市场预期多了8.9万
非农和CPI数据叠加,6月降息基本无望。
这从侧面,倒也可以反应出,耶伦老太太70多岁高龄,上周是白跑一趟了,开出的条件没谈拢,
转头就又虚空抓牌,
为什么要说又呢?
能源指数本月上涨1.1%,汽油指数上涨1.7%,电力指数上涨0.9%,燃油指数下跌1.3%。住房价格是服务业中最大的类别,连续第二个月上涨0.4%,业主等效租金指数也上涨0.4%,离家住宿指数与2月份一样增长了0.1%。 机动车保险指数继2月份上涨0.9%后,3月份加速上涨2.6%;服装指数上涨 0.7%,医疗保健指数上涨0.5%。二手汽车和卡车指数继2月上涨 0.5%后,3月份下跌1.1%。娱乐指数环比下降0.1%,新车指数环比下降0.2%,航空票价指数环比下降0.4%
细分项目里藏的小秘密,是掩饰不住的:
汽油和住房支出对CPI贡献了超过50%涨幅。
美国劳工统计局还不断调整模型,怎么样能让CPI更高,她们就怎么调。
2023年2月10日,美国劳工统计局调整了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分项的最新权重,下调二手车权重、上调居住(主要是业主等价租金)权重,住房部分,主要是租金部分的权重,从不到33%上升到34.4%;
2024年3月,又调增了租金中业主等效租金的权重。
业主等效租金反应的是资金的使用成本,与利率水平高度正相关。
据此,我有理由认为,美国的决策者不想这么快开始降息,
毕竟这一波加息周期都没有什么经济体暴雷,反而是美国国内银行爆了好几家,没收割到,自己还拉了个口子,想想都不开心,
怎么办呢,数据指引啊,
数据就是为领导者决策服务的嘛。
也因此,我决定为国接盘了,
以美为师,今天到下周二,将会有消费者物价指数,进出口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GDP等数据连续公布,
不能只被数据炸弹袭击吧,也得空投点救援物资吧,
参加大A保卫战的老铁们,顶住
盲猜这一波数据将会大超预期。
1、多做预案,少做预判!
比如 4 月 8 日摩根大通CEO讲话,他说:美联储利率,最近几年,可能在 2%-8% 之间。市场 70%-80% 认为美国经济软着陆,过于乐观。
摩根大通的思维,显然是根据市场变化,预备了美联储加息到 8% 的预案,也准备了降息到 2% 的预案。
2、很多跟风的小散户,就是“一根筋思维”,非要只准备美联储降息,非要只准备CPI符合预期。
市场预期 3 月份CPI同比 3.4%,结果初值是 3.5%,搞得一片悲观,鬼哭狼嚎!
这就是一根筋思维的具体表现。
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学习摩根大通。
既要预案CPI好于预期,也预案CPI超出预期。既要准备美联储加息,也要准备美联储降息。
3、从华尔街也想最大程度谋利角度来看,我前几天就知道,美国 3 月份CPI,肯定支持美联储保持高利率。
现在公布出来,结果基本符合预期。本来 3.5% 跟 3.4%,其实相差不大,但媒体宣传的基调,相当悲观。
4、我只能说,大家在全球金融乱战之下,如果缺乏实力,还是追求自己资产安全吧。
摩根大通已经提醒了,片面认为美国经济会软着陆,不客观,过于乐观。
美联储这一波加息周期,如果收割不了其它主要国家,会毫不犹豫的促使美国经济硬着陆,结结实实的收割,已经在美国的资产。
金融乱世,安全第一!
学不会见风使舵,就老老实实追求安全!
我昨天上午就猜到晚上的数据会超预期。
不仅晚上的数据会超预期,以后所有的数据都会超预期,美国想解决通胀问题,上策是紧缩财政,中策是降低中国进口关税,没有下策。
除此之外一切的挣扎都是徒劳。
而且按照这个势头,黄金股和原油股绝对不可能走低,不信我们可以看看


已知美联储对于CPI的预期是2%,并且一再强调,只有把通胀水平降下来才会考虑降息。同时,美国虽然目前利率高企,但是美联储宣称银行业系统稳定,就业强劲,经济稳定增长。尤其是公布的三月份非农就业人数数据,非常的漂亮,而且远超预期: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美国3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 30.3万人,为2023年5月以来最大增幅,预期20万人,前值27.5万人;美国3月失业率 3.8%,预期3.9%,前值3.90%。
CPI有通胀风险,就业数据又强劲,银行业系统稳定,那就继续加息啊。。。现在放着加息这治疗通胀的猛药不用,是因为不喜欢么?
最近大家都在热议耶伦访华,并且都在揣测是处于什么目的。我比较同意的一种说法,是来和中国互相划定经济战底线,在此基础上继续经济战和贸易战。比如要求中国不要大规模抛售美债,不要禁止关键资源出口,美国不把中国踢出SWIFT系统。这种行为其实在军事上同样适用。大家应该记得佩罗西访台后,中国终止了和美国的军事方面的电话交流,这让美丽国一度像个怨妇一样,一直抱怨中国不接电话,双方有擦枪走火的风险。同样的事情适用于经济。
美国的当务之急是什么,美国现在通过加息让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然后通过创造所谓“产能过剩”来指责中国,意图让中国自废自己的产业链,同时人民币贬值和唱衰中国经济两方面入手,让人民币资产贬值,鼓吹让中国全面开放市场,从而在自己的降息周期,能够让多印的绿色钞票抄底中国资产。
所以你就看到一个神奇的现象,一方面是耶伦访华,一方面是戴琪同一时间访问了欧洲,她宣称“在中国非常高效的经济制度面前,我们的经济体正艰难生存。”赶在与欧盟开会前,美国贸易代表戴琪4月4日再把矛头对准中国,她在活动中不断渲染中国经济给美欧带来的挑战,宣称中国“令人难以置信的经济增长”是中美关系紧张的关键因素之一,美欧应采取适当“反制措施”,共同应对中国经济模式对西方所谓“经济开放体系”带来的挑战。
所以你就看到最近欧美密集开始针对中国新兴产业发力,新能源汽车就不用说了,而昨天,欧盟宣布对西班牙、希腊、法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五个国家的中国风机供应商开展反补贴调查。给出的理由还是“产能过剩”,“国家补贴”。其实很有意思的一个事情,过剩这个结果难道不是生产和销售共同的作用么?欧美强制设置关卡,不让中国商品进入他们的市场,实行贸易保护,那中国的产品能不过剩么?
然后也看到惠誉开始下调中国主权评级,所有的东西都是一套组合拳而已。
欧美已经习惯了单方面制裁中国,如果中国对等反击,他们就会震惊,吃惊,天啊,我打你你还敢还手?
总之,漂亮的经济数字是拜登的选票,不止历史,数据也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是美联储终究要为自己的大水买单。接下来欧美对中国的经济围堵会加剧,现在欧盟对中国的政策就是,这是欧盟对你的制裁,我单个国家只能随波逐流,但是我还是想和你做生意,我的东西你还得买。德国是这样,法国也是这样。只是中国接下来该思考一下,这些国家在美国已经把他们渗透的千疮百孔之下,还有自己的政治独立性么?
美联储不想遇到的最坏情况出现了,那就是可能被迫年底加息。其实解决办法都有,但是美国政客就是不敢用。
2024年CPI持续走高


月度CPI自2023年10以来,一直在往上走。唯一好的苗头是,如果计算到小数点后几位,CPI相比二月稍微下降了一点点。


但从年化来看,长期趋势要好一点,但是三月相较二月却是大幅上涨。


核心CPI维持不变,但CPI总体大幅上涨0.3%。各项指标通通超过市场预期(右起第二列数字)。
所有的通胀数据表明,美联储不可能在市场原来预期的六月开始降息。
银行困境
另一边,再不降息,美国银行快撑不住了。对于小银行,都在苟延残喘。


小银行ETF看涨基金DPST放量大跌超14%。


对于大银行来说,再不降息好日子也到头了。上图是消费者信用卡逾期比例。从2022年初开始一直在恶化。已经远超长期均值2.5%。对此,大家对接下来周五开始的银行财报大为看衰。


据路透社援引华尔街预测数据,由于要预支坏账预留金,各大银行EPS将陷入不同比例的大幅度下降。
解决手段
其实按照以往的套路,那就是敦促中国放水,持续出口低价产品到美国,拉低通胀,同时让中国用赚的美元购买美债,以此拉低美债利率,这样通胀和美债利率双重困境解除。
只可惜大选在即,和我国言和那是软弱表现,拜登必然在舆论上输给川普,2024选战必输。
在国家利益和选举输赢面前,美国领导人那必然会选择后者。所以注定无法自解,只有慢慢熬。
未来分析
犹如我之前分析,八月开始降息是最好的情况,目前来看,降息时间表还得往后拉。如果CPI和PCE继续走高,那降息遥遥无期,甚至会迫使美联储加息。那对美股市场和银行业会是致命一击。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CPI和PCE一旦出现缓解,那市场必将快速反弹。
总结
现在是拉锯时间。理性来看待的话,投资者应该耐心等待市场回调,一旦好的数据出现就立马入场做多。因为现在美股市场躁动的很,大家都在翘首以盼美联储降息,就好比百米赛跑,大家都已经作出起跑姿势了。所以一旦出现苗头,那会是疯狂上涨的状态。机构早就已经拿够了筹码,就等美联储一声令下推高股市了。
总之,谨慎看空,择机做多。
刚刚看到有关联储会议的新闻,可能是准备挖新坑了


美国11日当天,拜登又给美联储当猪队友,公开谈论何时降息,生怕市场会觉得美联储有什么独立性,让降息与政治牢牢绑在一起。
事实上,从22年加息开始以来,市场对美联储的预期就基本没准过,每次公布数据与会议记录,都能收获一堆打脸,不知道谁还敢给降息打保票的。
而这样的各种打脸正说明美联储对市场的掌控力正在快速流失,市场与美联储决策打架的情况越来越频繁,于是美联储的预期管理实际就已经变成了不良资产生成器了。
从市场的波动来看,买预期卖现实的策略太强了,以至于美联储每一次超预期决策,都会引发强烈的市场波动,而且这种波动正变得越来越诡异,让人摸不着头脑。
再这么发展下去,美国肯定会在迷糊中走进危机的,而且现在离危机已经不远了,只不过谁也看不出距离危机还有多远而已。
但是,我还是要重申一下我的判断,美联储的选择实在是不多了,而且他们又看不清前路,降息不太现实,躺平到不得不进一步加息的概率则是很大的。
美国现在的经济状况就是一个不着陆,谁也看不清说不明,但美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很脆弱了,以至于不是不着陆就是硬着陆,软着陆正在逐渐退出可选项,这就是美联储必须面对的现实。
美元高息美债放水,罕见的结构性异常。
目前数据说明一个问题,需求已经收缩到接近刚性,供给却略有不足。
流动性看着宽裕,但不往生产上投资,躲在金融游戏里吃利息,渐渐有资金避险开始买黄金。
美元的的高息吸引全球美元回流,但带来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挤压生产。
美元体系下的生产者会敏锐地发现,需求很低迷但财务成本特别高。资本是逐利的,与其扩大生产不如吃利息,甚至干脆裁员降本省下钱去吃利息(连带着美元资本控制的国内互联网也裁员降本)。
于是你可以看到产业回流什么的都不提了,生产大萎缩时期企业怎么可能跑到美国增加产能。即便是政治绑架谈下来的项目,也就是去美国盖个架子拿补贴,实际资金借着项目名义去吃利息罢了。
也因此美元体系内的生产是被挤出的,包括产业转移什么的都不可能,因为美元体系内的国家都受美元影响,道理是一样的,不可能扩大生产。
产业转移只可能从美元体系向人民币体系内转移,人民币体系内的国家通过人口方面的比较优势,承接一些低端产业的转移。中国则凭借人口素质和产业配套承接中高端产业转移,美元体系的生产者不愿放弃而一定要生产的话,在中国生产成本多少更低一些。
正常来说这是有尽头的,需求萎缩到刚性需求不再继续萎缩(再萎缩就要动荡),而产能也逐渐出清,价格上涨而生产重新变得有利可图,一个新的上升周期就随之开始了。
但是美元体系遇到一个BUG,就是来自人民币体系无穷无尽的商品输入,使美元体系内的产能无法完成出清。
美国国内的需求已经萎缩至接近刚性,美国政府被迫举债扩大开支以维护社会稳定和选情稳定。
但是生产方面却因为人民币体系内的商品输入牢牢压制商品价格,导致生产依然无利可图,美元体系内产能继续出清,无法进入新的周期。这个事也就是耶伦无能又无奈而说的中国“产能过剩”。
这个情况将持续下去,直到美国彻底完成去工业化,或者美元美债崩盘。
或者人民币体系内产能崩盘也能救美国,但是吧,人民币体系内产能不可能崩盘,因为美国已经白白把俄罗斯市场拱手送给中国了。美国想在南海搞乱中国,却被战略腚力牢牢压住,自己反倒在中东和东欧自顾不暇。
导致的结果就是产能结构性分化,房租呀服务业呀食品工业呀这些本土产业,价格放飞自我了开始复苏。但是制造业产品由于来自人民币体系的输入,继续萎缩,越来越依赖于人民币商品。
所以接下来没有什么新鲜事,美国CPI大概率降不下去了,降息是一定的不然就真的去工业化了,降息之前会排队来中国,争取谈个方案出来,避免美元崩溃得一泻千里。戏谑地说,美元真要是一泻千里,人民币商品少了一大需求还真就会产能过剩了。
从2022年美国加息周期以来,全A股股民都在等着两件事。
美国什么时候降息,地产/经济什么时候企稳。
这两件事终究会来,但始终没看到机会。
今晚对面公布了cpi数据,美国3月CPI3.8%,超过市场预期的3.7%,通胀仍然比想象的持续更久,根本就降不下来。有人把中美比作高血压和低血糖,看来高血压还要继续高下去了。
直接影响,原本市场认为美联储6月份开启降息,全年可能降息3次。但随着这个数据出来,投资者认为6月降息的概率从60%降低到了20%,可能9月份甚至12月份才能降息,最多也就降息一次。
对于各类资产是个打压,但估计打压不会大,黄金已经收回跌幅,并开始走高。
英伟达也从开盘的下跌进入上涨阶段。这些资产目前走的都是强势美元路线,你越不降息,说明经济越好,通胀越好,反而支撑了黄金、大宗和英伟达的逻辑。
对于A股影响可能更大,在去年困扰我们一年的强美元,弱RMB的模式可能明天开盘继续折磨我们一遍。


2.港股市场反弹,摆脱A股走势,恒生科技大涨2%,几个原因,
一是马云在阿里巴巴内部喊话,增强公司上下对于改革和企业发展的信心。另外还有一个传闻,说是香港正在考虑新的税收政策,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对于港股重启会是很大的利好。三是部分外资在3月以来在喊话加仓中国资产,包括大摩在内都陆续给出了积极的观点。
这两天好几只港股出现闪崩,中国天瑞水泥、浩森金融科技以及升能集团集体“跳崖式”下跌






这些普遍都是一些香港没什么成交量的老千股,每天的成交量可能就几千-几万块钱,任意成交都能很大影响价格,而这些资产里可能很多是一些游资甚至是私募控盘,通过操纵股价可以可以把自己产品的净值做的好看一点,进一步骗投资者的钱,但当投资者大额赎回或者产品流动性出问题时,往往以暴雷结束。
活跃的成交量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港股这些年失去最多的就是这种财富。如果真的有什么机制能够让人气再聚集企来,绝对是个超大的利好。
3.低血糖继续低血糖
最近地产行业继续很惨,每一天都有负面新闻,很多地产股,我们认为它已经极低的时候,发现还能继续更低下去。今天万科山东济南总经理被带走调查,据说也有一些感觉很突破想象力的传闻,让人瞠目结舌,等后面结果吧。




地产行业的龙头们都在破位下行,这个行业真的已经没什么龙头了,基本已经全部被判了死刑。
如果地产股不企稳,现在的市场风格就很难改变。
昨天提到听说某基金经理面试抖音投教讲师,我听着还是很震撼,正常来讲基金经理就是整个行业的天花板,虽然市场不好,但也不应下落的如此之快,我就继续去查了一下情况。




昨天是听到了相应的传闻,但如果看一些信息,可能是因为跳槽到私募失败所导致的,基金经理去私募风险还是不小的。很多公募基金经理靠着一波行情打出了一些名声,去了私募获得了身价翻十倍的机会,但这两年行情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给任何人机会。再想回公募,可能难度也非常大。
讲真,去做线上投教,我真觉得可能比很多投资经理或者私募基金经理要好一些。
就像那句话,AI革命爆发以来,目前只有卖AI课程的人赚到了钱。投教和新媒体渠道耕耘可能比做基金经理有发展。现在到处都是基金经理,基金的产品以万计数,但真正被渠道挖掘,转化为规模增量的没多少。


网上找了段素材,不知真假。
如果是真的,那正规的线上投教赛道,是需要持证上岗的,可能还真是一片蓝海。
今天看到一个新闻很有意思,我直接截图上来。


第一次了解到这个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它是金融系统机构形成的一个自律机制,目的是反内卷,规定大家利率调升调降时候有一定的规则,不要调整利率时候,把市场搞得一团乱。
禁止手工补息揽储只是一个倡议,而没有太强的约束行为。
但这个事情本身也反映了金融行业极度内卷的现状,尤其是在3月底等季度时间点,很多人为了完成存款任务,都会给大资金客户一些补偿方式,你卷我我卷你,看似大家忙活过了这次考核期,其实手中的活是越来越难干。
今天还有一个事情,是个热点,招商银行停发三年期、五年期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这两年挺火的,3年期存单的利率可能在2.4%-2.6%左右,而1-2年期的一些存单利率可能纷纷降低至2%以下。为什么从招行角度,暂停发现3年、5年的存单呢?
资产荒,银行吸纳了很多存款,但是银行要挣钱,就需要把这些钱贷款出去收利息,但现在的客观情况是经济不好,没有那么多贷款需求,那结果就是存款利息不断下降。招行算了笔账,如果未来利率继续下行,3年5年的存单给储户的利息还是太高,压降了银行自身的利润,因此先暂停。
可以看出降息周期还没完,未来存款利息还要降。
可能未来等降息周期结束或者加息周期的时候,这种长期大额存单才会放开。
美国3月通胀数据高于预期,CPI同比反弹至3.5%,核心CPI连续第三个月超预期
这样的话美元会继续强势一段时间,其他货币会对应贬值
目前6月份降息的概率低于50%,今年降息预期从1-3次,下降到1-2次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又来到了4.5%附近
对全球各类资产都会产生压力,尤其是最近几个月提前炒作今年要降息6-7次的各种资产
不断在历史新高,等待降息提供流动性,目前来看降息的预期已经扭转,这些资产未来会比较麻烦
A股本来就没有跟着这些资产大涨,没有历史新高,所以希望到时候也不要跟着人家乱跌


具体情况为,美国3月CPI同比上升3.5%,为2023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
市场预估为上升3.4%,前值为上升3.2%
美国3月CPI环比上升0.4%,市场预估为上升0.3%,前值为上升0.4%
美国3月核心CPI同比上升3.8%,预估为3.70%,前值为3.80%
美国3月核心CPI环比上升0.4%,预估为0.30%,前值为0.40%
全部超预期
美国能源指数本月上涨1.1%,汽油指数上涨1.7%,电力指数上涨0.9%,燃油指数下跌1.3%
住房价格是服务业中最大的类别,连续第二个月上涨0.4%,业主等效租金指数也上涨0.4%,离家住宿指数与2月份一样增长了0.1%
机动车保险指数继2月份上涨0.9%后,3月份加速上涨2.6%
服装指数上涨 0.7%,医疗保健指数上涨0.5%
二手汽车和卡车指数继2月上涨 0.5%后,3月份下跌1.1%
娱乐指数环比下降0.1%,新车指数环比下降0.2%,航空票价指数环比下降0.4%。


美国主要就是想在降息之前再搞点事情,各种通胀,非农数据都是为了这些服务的
到了快要降息的时候,就开始慢慢回升了
美国非农就业人数连续下修,没有什么可信度


之前有很多机构认为美国就业数据失真非常严重
因为美国劳动力市场质量下降非常明显,新增岗位主要由外籍工人填补,且全部由兼职岗位驱动,全职岗位和本地工人的增长却陷入停滞
截至2023年2月,美国有1.332亿个全职岗位和2702万兼职岗位
到2024年2月,全职岗位减至1.329亿,兼职岗位升至2790万,增加92.1万
自2018年5月以来,新增就业岗位几乎全部由外籍工人占据,而且外籍主要就是兼职的居多
美国非农数据的增长很可能来源于多重就业者越来越多,就是一个人兼职很多份工作,这些数据也被算进去了
实际上就业情况很一般




到2023年12月为止,在11份报告中就有10份月度就业报告的数据经过了下修,说明初步公布的就业增长数据被高估了
在使用更准确的QCEW数据分析就业情况时,发现实际新增岗位仅1.05万个,远低于此前各州预计的112.15万个和美国劳工统计局CES数据估计的104.7万个
所以2022年非农就业数据被高估了110万个
2023年被高估了80万个
2024年这一数字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以上情况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相信美国的非农数据
统计越来越水,数据越来越虚


美国其实也不敢继续乱加息,就是想在降息之前再搞点事情,拖垮一些经济体
因为美国也没办法长期维持高利率,因为美国财政部的利息成本将从当前的1.1万亿美元跃升至1.6万亿美元
还有那么多低利率债务要慢慢变成高利率债务
全球确实是担心美国加息,会影响全球经济,但美国自己也不好受


关键看5月份鲍威尔怎么说,今年降息问题应该不大,就是可能会晚一点
就是各种资产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波动
如果有风吹草动,经济真的扛不住,或者股市大跌那也会降息
现在这些情况都没有发生,美国会尽可能的拖慢降息的步伐
尽可能的把数据做的看起来不那么容易降息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一个普通家庭,一年存款多少算合理?
美国为何频繁炒作“产能过剩论”?
4月18日晚间至19日凌晨,多位美联储高官密集
日元会崩吗,日本会成为第一个被端上桌子的
如何看待本次日元做空?
继德国总理之后,德国最大反对党也来中国了
东亚人为什么活得累?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女儿宗馥莉成为接
新能源车「一年跑 2 万公里被拒保」,业内称
国家统计局发布「3 月份 CPI 同比上涨 0.1%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4-12 10:55:47  更:2024-04-12 11:05:08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