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券商人均薪酬普遍下降,有高管 3 年降薪 90%,有公司人均年薪降超 30 万元,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券商人均薪酬普遍下降,有高管 3 年降薪 90%,有公司人均年薪降超 30 万元,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券商一直稳居金融业薪酬金字塔的塔尖,无论是在小红书上“凡尔赛”吐槽交税太多的券商女员工,还是被妻子晒出8.25万元月均收入证明上热搜的交易员,无不彰显…
官方这几年一直在强调“破除金融精英论”
2022年,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要求证券公司建立稳健的薪酬制度,健全薪酬激励约束机制
为什么官方会提“破除金融精英论”,就是因为看似精英的金融人士,其实没有多少贡献
所以要破除金融人士就是精英的刻板印象,让这些岗位回归正常工资
金融行业可以轻松的拿到被其他行业高出那么多的工资,本就是不合理的
在经济大环境不太好的时候,金融领域前几年还一直有炫富的声音冒出来,就更加引起了关注
金融领域薪酬调整了几年,但普遍来看,还是高于其他大部分行业
只不过是过去更加夸张,做的事情和获得的收入不成正比
当然主要还是少数群体,不是底层金融打工人,那又不一样
金融领域也有收入低的,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职位差距天差地别,这个要分清楚
金融行业应该是工资“被平均”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在几年前,头部券商人均薪资70-90万
一线的60万左右,二三线的50-60万,三四线的也有40万,只有少部分30万
券商主要就是赚交易费,赚融资的利息钱,然后就是发行IPO的钱
这些都是拥有牌照就可以赚的钱,没有太多技术性的工作,也是头部券商拿到更多这些业务
金融行业贡献偏小,收益大,肯定是要降薪的
有油水,但不怎么做实事的行业,降薪是大势所趋
什么时候金融行业可以真的提供非常优质的金融服务,有好的保险,理财产品
并且券商的分析报告客观专业起来,真的对投资者有参考价值
那才是真的回归了金融行业精英的定位
才配拿高工资
目前中信以77.59万元/年的人均薪酬排名第一,同比下滑3.39%
中金公司人均薪酬69万元/年,同比下滑11%
在2020年,中金公司人均薪酬曾高达116万元/年,中金下滑很快
在员工薪酬普降的同时,高管也在降,其实高管才是薪酬最夸张的,他们才是最容易降低的
券商平均薪酬均未能超过100万元人民币,这种情形在2022年首次出现,2023年这一趋势得以延续
目前券商大部分平均工资是40,50万






金融领域其实极度垄断,就是依靠一张牌照,可以做各种业务,就可以通吃
一个靠着金融牌照旱涝保收的行业,也没有给投资者提供什么好的服务,没有什么好的投资产品
各种研究报告什么的其实很多也就是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各种看好,对市场行业的判断也都是看好
就没有太多可以借鉴和实操性强的内容提供
提供的实质性服务少,但赚的多,这样的行业平均薪资当然应该下降
今年券商领域大概率还会继续降息,一方面是官方指导,另一方面是券商未来业绩不一定会太好
因为IPO方面管的比较严格,很多券商都是靠发行IPO赚钱,这方面收入少了,工资肯定会少
除非有大牛市,让券商大赚一比,不然券商业绩下滑+官方指导,券商薪酬24年也会继续下降
各位还是年轻了。。。
我入行第一份工作就在券商研究所,而且是遇到了熊市。
和08年牛市比大家的收入缩水了30到40%。连我这种新人,起薪都下降了20%。
至于高管,我接触不到,不过几十个月奖金变成几个月奖金,下降极大是肯定的。
按照更老的员工说,叫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我入行赶上了不开张年份,而熬过那段时间,14年收入又坐火箭上去了。
那会儿就很多人谈论金融行业薪酬问题了,论调和今天一样一样的。
这么说吧,10年前券商首席就1~200万,新财富头牌都有500万了,考虑到通货膨胀,那不比今天夸张?
后来咋样了呢?
没怎么样,这个市场就是这样,行情好市场热,金融机构收入相当健康,这个时候什么薪酬高之类的就没人谈论了。舆论对高收入也就不怎么针对了,毕竟你业绩在这。
进入熊市了,收入端不好,任何成本项都有可能被拎出来说事儿。而金融企业员工工资因为好理解,就更会成为众矢之的。
现在市场怎么样呢?
当然不好。
大家去看券商银行之类的上市企业,业绩就是不行,那这个时候还拿这么高工资就看着扎眼了对吧。
多年来行业一直就这么运行,本轮周期降薪的幅度并没有超出预期。
什么炫富的交易员老婆,什么社会上对金融行业员工精英论的抨击,导致了这次降薪——是市场不好,同时导致了:
?券商降薪;
?大家对炫富更加反感;
?上面认为金融员工不干事儿。
只不过,当行情好起来以后,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全世界都这样,有发展有业绩,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发展迟缓,各种问题全来了。
毕竟草台班子。
当然了,历史会重复,但不会简单重复。
这次过后,市场如果好起来,金融从业者收入增加可能变得更为“隐蔽”。
做个类比的话,很多垄断国企收入也很高,早年间也受过很多批评。后面表面工资也降,但其他隐形收入都起来了。
钱聚集的地方,金融行业相对来说总不是那个最差的。
虽然现在流量角度说,金融行业在网民眼里已经变成了拿钱不办事儿,以后要被打倒的夕阳行业;
但是从周期性行业角度说,现在能进入这些行业是好机会。
总比未来哪天又全民挤破脑袋去金融行业,卷进去遇到熊市遭遇职业危机强。
我尽可能收敛一点讲,免得这篇又被吃掉……
这两年大家对券商过于关注了,关注的原因在于觉得券商“德不配位”,什么新财富评选乌烟瘴气的拉票啊,什么小红书家属的炫富啊,以及天天在各种公众号上传来传去的花边新闻,股票行情好的时候大家也就捏着鼻子忍了,股票行情一差股民的愤怒便再也压不住,扯着骂券商黑了他们的钱去花天酒地。
但是一条一条来看的话,先说积攒已久的花边新闻,现在金融男金融女的风评早就跌入谷底了,各路名媛都是在小红书上教大家远离投行男,投行男基本沦落为精致利己只想找白富美实现阶级上升的凤凰男、抠门算计出差酒店摆拍塑造高大上人设能报销才请客的普信low男,金融女的大众形象还不如金融男,虚荣拜金不择手段,快跟那啥画等号了。我不否认行业内确实有一些害群之马,但是大多数都是正常的上班族好吗?而且男女关系那点事儿,哪个行业干净了呢?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埋头苦干的科研人员、脚踏实地的实业工厂,哪个玩得不比金融业花?我现在每天听到的这些行业的瓜比我听到的金融行业的瓜多得多,多到有机会我可以开个专栏连载了,一定比这几年听到的金融花边更劲爆更没下限。至于炫富,晒晒工资条大众就受不了了,好歹这工资是实打实交了重重个税的合法收入,成都街拍的石油领导、深圳的北极鲶鱼、江西的周公子什么时候low到靠工资单炫富了?他们的财产好不好去查一下缴没缴税?
再说最直接的股市低迷,证券业这么多年了,监管力度明显越来越严格,但是历史上那些监管不严格的时间里,难道没有股市疯狂涨的时候?现在大力监管以后,股市难道就应声上涨了?中国的股市涨跌什么时候跟券商有关系了?券商真要有那么大本事,大A就该像美股一样年年涨了,难道大A跌券商的报表会更好看么?至于大A为什么跌,我想监管知道,券商知道,股民心里其实也是知道的,只是这理由,没人敢说,但是责任和怨气必须要有人来承担,监管威严神圣不可侵犯,股民代表民意不可违,罪人只能是券商了。
最后说说券商的薪酬,客观地讲肯定是要比平均水平远远高出的,但是一方面内部分化很大,所有的中介都是结果导向的,券商美其名曰是个牌照业务,但是140多张牌照在一个千亿量级的市场里,早就竞争白热化了,与其说牌照垄断,不如说牌照只是张入场券而已,进了场子发现镰刀比韭菜多,这种情况下,券商的考核薪酬分配很大程度上是业绩导向的,一小部分“销冠”和领导把平庸的大多数人给平均了。另一方面准入门槛相较于其他行业确实高,这是建立在工作性质之上的,很多人都喜欢说投行的活儿高中生就能干,但是实际上很多看似简单的活儿其实大把的人干不好,别说高中生了,我带过的QS30哥儿和985姐儿二三十人是有了,能干好的真不多。这活儿要懂法律懂财务还得懂点业务,一毕业就得天天跟企业三四十四五十的职场老狐狸们打交道,跟律师吵架不能输,跟会计师沟通不能卡壳,在限定时间内搞完数百条底稿要求,到了保代还得应付全世界最难搞的审核机构,A股的审核是全世界最透明最细致的审核,当年我帮着导师审SCI一区刊和自己发一区刊的时候,申发改委基金委的各种项目的时候,都完全审不了这么严,上市过程中跟各级政府部门打一圈交道下来就会发现还是xxx最难搞。至于行业中的关系户,这行跟电二代油二代和烟二代真的不一样,高度竞争的市场中,贡献不了收入也贡献不了劳动力的关系户是会很快被清理出去的,而这行的强度就放在那儿,头部券商的vip比例在北京的各大单位里真得排不上号儿,无论是变现还是权力继承抑或是躺平养老,券商对既得利益者们都是不入流的选择,你就看看xxx在整个行政体系内能算得上什么核心部委机构么?又有哪个领导能从这里高升上去呢?
其实平心而论,证券行业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行业。全国证券从业者加起来可能也不到40万人,大概是不到总人口万分之3的比例,全行业的从业者还不如工行一家的员工人数多,跟BAT三家大厂的员工总数差不多。相比之下垄断的烟草行业有50多万人,三桶油、国家电网都有百万量级的从业者,同为中介的房地产中介也有百万量级的从业者,曾经辉煌过的教培行业有上千万从业者,公务员也是千万量级。2022年140家券商总营收3949亿元,净利润1423亿元,相比之下,工行一家银行的收入就8414亿元,净利润3611亿元,腾讯一家营收5545亿元,净利润1882亿元,一家公司吊打整个证券业。再仔细看一下证券业的人员构成,一多半是营业部的,这部分人的流动性不比链家门店低,真正在券商总部工作的人,大小券商都算进来可能也就10来万,这部分人创造的营收规模和利润规模就更小了,在整个宏观经济和人群中,怎么都不算一个显眼的行业和主流的岗位。
今天这个行业之所以会被大家过度关注,很大原因是因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求职中介留学中介为了揽客大量发一些吹投行怎么高大上怎么纸醉金迷的引流帖,让这个小众的行业被大众知晓,但是你仔细想想,一个能让求职中介有利可图的行业,水能有多深、市场化程度得有多高?你什么时间看到烟草、电力、石油、医院、高校的求职中介?
但是那几年经济一派欣欣向荣,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资产会稳步增值,升职加薪是一件随着工龄增长而自然增长的事儿,所以证券业的这点子事儿大家就当茶余饭后的瓜吃了解解闷儿。但是这两年形式不一样了,急转直下的怨言想发不敢发,因势利导下某个群体成了替罪羊,成了引导怨言发泄的下水道,但其实真的是打工人的菜鸡互啄、头疼医脚。
我不敢妄言共同富裕应该怎么搞,但是如果市场上再也没有薪酬还说得过去的打工人了,那对打工人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一些打工人的薪酬降了看似更平均了,但是我们社会阶级分化真的是因为最高税率高达45%的工资收入造成的吗?
金融行业在中国是少数的高收入行业,哪怕薪酬有所降低,对绝大多数人来讲,仍是终生难触的天花板,你我普通大众就别去操那份闲心了!


你放心,他们下降了,也是你想象不到的高,再怎么降低也比其他行业高。
抛开基数谈降幅都是耍流氓,早些年赚的盆满钵满的时候咋不说? 现在比盆满钵满也就少点点而已。
本身他们的工资就比普通人多,下调一些也是情理之中,最好能像外面世界一样工资尽量均衡化。
梳理年报发现:2023年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的人均年薪分别为79.19万元和70.04万元。
纵观整个证券业,“仅”有这两家中字头巨头的员工年薪超70万元大关。


需要注意的是:这依然是“平均”后的年薪数字,不乏相当数量的员工低于这个水位线。
当中金公司年薪过百万元的2021年,中信证券可谓“望尘莫及”,当时二者的人均薪酬足足有着20万元的差距。到了2022年,中信证券开始领先这个业绩实力型对手。到了2023年,“投行贵族”中金的年薪已经落后“券业一哥”9万元。
除了二者的薪酬绝对值比较,中金公司的降薪幅度大幅领先中信,前者同比降幅近15%,后者同比降幅5%。
当然,这个幅度或属于“小菜”。回到2022年当中金公司跌落“百万元”大关,当时人均薪酬同比下降高达30%。
薪酬背后,亦与员工人数也有着很大关系。截至最新,中信证券集团员工2.68万人,母公司员工总数为1.62万人;中金公司集团员工为1.53万人,6479人在总公司任职。
话说,一般把金融称作实体经济的血脉。
一个人要身体健康,那必须血脉强劲有力,血液奔行顺畅,把营养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现实中的金融机构,就好像这血液循环系统中的一个个部件,瓣膜、血管壁、平滑肌……所以看血脉知身体健康,也有金融是实体经济晴雨表一说。
看玄幻小说,常常都有修炼和血液有关的功法的,比如血遁术一类,可见血液力量之强大。当然也有更加专精,不是修炼如何使用血液,就是修炼血液本身。最后这种往往会修成什么“血泉老祖”之类的魔头。这些魔头已经没有什么自我可言,就是血液本身,原先的身体也早就消融到血液中了。


修魔的理由往往简单直接:营养就在血里,血在输送营养时候自己截留一点,1/10,1/5,1/2……或者干脆送过去1/10、1/20……魔功即成矣~
这两年行情不好罢了,行情好了,就涨上去了
大幅降薪!有公司人均年薪100多万元降到不足70万元,有高管3年降了90%!有人考虑换工作了
券商一直稳居金融业薪酬金字塔的塔尖,无论是在小红书上“凡尔赛”吐槽交税太多的券商女员工,还是被妻子晒出8.25万元月均收入证明上热搜的交易员,无不彰显着这个行业的丰厚报酬。
近年来,券商降薪传闻“不绝于耳”。一方面,不少证券公司除自营以外的传统业务受市场环境及监管政策变化影响,出现业绩下滑,“降本增效”已成为主旋律;另一方面,监管层已通过多种举措完善行业薪酬管理制度。
近日,随着年报披露,2023年证券公司员工最新薪酬水平浮出水面。据统计,目前披露年报的25家券商中,4成券商薪酬总额缩水,半数人均薪酬下降,头部券商降薪更明显。


券商人均薪酬普遍下降
有高管3年降薪90%
具体来看,“券商一哥”中信证券以77.59万元/年的人均薪酬排名第一,同比下滑3.39%;中金公司人均薪酬69.68万元/年,同比下滑10.21%。而在2020年,中金公司人均薪酬曾高达116万元/年,也就是说,从2020年到2023年这3年里,中金公司的人均年薪下降了46万元,降幅达40%。
2023年中原证券、国泰君安的员工人均薪酬也都减少10%以上。中原证券2023年人均薪酬33.55万元,较2022年下降13.23%,降幅最大。人均薪酬较2022年降幅超过5%的还有华安证券、中国银河证券。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相较于2021年的数据,券商行业“降薪潮”的趋势更为显著。海通证券以40%的人均薪资降幅高居首位;招商证券、信达证券、中原证券、广发证券、中金公司的人均薪资幅度在30%左右;国泰君安、中信建投、中信证券的降幅则超过10%。
不过,2023年也有部分券商人均薪酬逆势增长。除中泰证券报告期内人均薪酬大幅上升47.29%外,国海证券、西南证券、光大证券的人均薪酬分别较2022年增长了19.95%、15.64%、11.42%。其中,国海证券的员工人均薪酬逆势增长可能与公司员工人数减少有关。该券商2023年员工人数减少近400人,下滑近10%。
在员工薪酬普降的同时,高管的“超高薪”也成过去式,“千万年薪”几近绝迹。
从降幅来看,国泰君安的高管2023年度薪酬总额为2158.85万元,较2022年下降超过25%。此外,西南证券、东方证券、国联证券、中金公司的高管年度薪酬总额较2022年的降幅超20%。
从更长时间轴看,中金公司的高管薪酬总额自2021年的9441.6万元锐减至2023年的3266.6万元,降幅高达65.4%。2020年其曾有7名高管薪酬超过千万元,最高者高达1930.7万元,薪酬在500万元以上的更多达15人,2022年中金公司高管最高薪酬降至396.50万元,2023年高管最高薪再度下降至262.70万元。
以前中金公司前CEO、执行董事黄朝辉为例,他2020年薪酬高达1598万元,2022年薪酬就只剩348万元。而由于他在2023年10月22日辞职,其2023薪酬仅剩153万元,较3年前降幅超90%。
此外,西南证券、申万宏源、海通证券的高管薪酬在2021年至2023年间几乎“腰斩”。
从绝对规模来看,中信证券董监高降薪规模为2023年行业之最,年度薪酬总额继2022年减少6246万元后再减少941.14万元。不过,2023年当期中信证券董监高薪酬总额合计达9463.06万元,排在行业首位。
此外,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东方证券三家券商的董监高年度薪酬总额“缩水”800万元以上,国泰君安亦减少逾700万元。


有券商后台普遍降薪30%
前台“不达标的只能劝退”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多位券商人士认为,“降薪令”的影响还将加剧,2024年薪酬体现大概率更为明显。一方面,券商薪酬中年终奖占比不低,2023年薪酬体现的是2022年年终奖。降薪要求之下,年终奖会逐步缩水而非一步到位,2023年年终奖或在2022年基础上再度下调,而这一调整将体现在2024年年报中。另一方面,券商日常工资降薪,2023年管理层体现更为明显,普通员工薪酬有所下降但整体有限。
记者了解到,多家券商研究所于2024年1月开始新一轮降薪,一些券商私募、资管、投行在2023年调降季度/月度奖金的基础上,目前正在酝酿下调基本工资。
而从已实行的中基层券商从业人员降薪情况来看,昔日薪酬偏高的头部券商整体降幅大于中小券商。具体而言,头部券商中,后台部门下降最为严重。某头部券商后台中层表示,“已经做好了心理预期,但降得比预期还要多。”据了解,该券商后台岗位降薪30%较为普遍。
与后台不同的是,具有“专员性质”的投行、固收、资管、衍生品等前台岗位降幅相对有限。“前台工作强度大,业绩提成是动力所在,如果提成比例下降太多大家会干不动,导致公司创收直接下滑,同时容易加剧跳槽和资源流失。因此,前台降薪力度不适宜太大。”某前台管理层告诉记者。
该管理层分析,前台人员降薪不宜过于明显,与之相伴的是新花样:调岗与严格考核。一方面,将前台条线的非核心人员调至其他岗位,调岗之初未必直接降薪,但如若不能完成新岗位的业绩考核,将面临降薪乃至裁员。而在当前整体并不景气的券业大环境之下,新岗位考核挑战往往不小。另一方面,包括头部券商在内的不少券商前台岗位实行末位淘汰制,考核不达标将被降薪或劝退。
某头部券商中层告诉记者,往年,市场环境变差、行业整体创收下降时,考核标准会有所下调。然而今年,以投行为例,随着“827新政”的推出,行业创收难度明显加大,但考核标准却并未调整。同时,对于潜力不错、受限于临时大环境欠佳而短期业绩不达标的员工,此前分公司或部门领导有权“保一保”,如今已无保护空间。“不达标的只能劝退,尽管我想留住一个人,但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劝其离开。”上述中层表示。
来自不同业务条线的多位头部券商中层、基层人员告诉记者,2023年薪酬已经缩水,接下来还要进一步下调,如果下降太多会考虑换工作。“头部券商的确拥有平台效应,项目好做且能够为履历添彩。但如果头部券商高强度付出带来的回报与要求相对宽松的中小平台差异不大,乃至后者收入更高,为什么不去选择轻松一些、收入更多的工作呢?”


中证协:证券行业业绩彰显韧性
经营情况整体稳定
近日,中证协披露了证券行业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指出2023年,证券行业业绩彰显韧性,经营情况整体稳定,资本实力稳步增强。
数据显示,2023年,证券行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59.02亿元,净利润1378.33亿元,分别同比变动2.77%、-3.14%。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4.80%,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
从业务结构上看,2023年,自营业务、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利息净收入、资管业务等业务收入分别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9.99%、27.78%、13.42%、13.09%、5.54%,业务结构保持稳定。截至2023年末,证券行业总资产为11.83万亿元,净资产为2.95万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加6.92%、5.85%。
截至2023年末,证券行业净资本2.1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20%。行业平均风险覆盖率为254.90%(监管标准>100%),平均资本杠杆率为18.84%(监管标准>8%),平均流动性覆盖率为231.44%(监管标准>100%),平均净稳定资金率为150.11%(监管标准>100%)。全行业145家证券公司风控指标均优于监管标准,合规风控水平健康稳定。
中证协特别指出,近年来,证券行业锚定“一流投行”目标,在资本实力、风控能力、业务模式、服务质量等方面努力提升。头部证券公司持续统筹资源、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抓住机遇做优做强。中小证券公司积极探索特色化经营模式,立足区域优势和专业特色,在相关领域精准发力。部分中小证券公司在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投资咨询、代销金融产品等业务领域取得明显竞争优势,相关业务收入连续三年位居行业前十,逐步形成了差异化发展之路。
编辑|段炼 杜恒峰
校对|汤亚文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券商中国、第一财经、上海证券报、公开资料等
从这个消息来看,我认为券商薪酬的普遍下降,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这背后,反映的是整个行业的风向变化。我们都知道,券商作为金融市场的中坚力量,其薪酬水平一直是市场的风向标。现在卷商人均薪酬下降了,说明这个行业可能正在经历一段不那么景气的时期。


这件事情中,具体到高管降薪90%这样的极端案例,那更是让人惊讶。这不仅仅是涉及个人的收入问题,更反映出券商在业务调整和风险控制上可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很可能源于市场环境的恶化、监管政策的收紧或是内部管理的失当。
另外,公司人均年薪降超30万元的情况,从这个数字看,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但对于券商员工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痛。这种幅度的降薪,我觉得很可能导致一批优秀人才的流失,进而影响券商的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力。


在这些表象背后,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值得关注。比如,券商的业务模式是否过于单一、依赖某一特定市场或业务?在监管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券商如何调整自身的业务结构和风险管理策略?以及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我认为券商要想走出当前的困境,一方面需要积极调整业务模式,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确保业务发展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


当然,对于卷商这些从业人员来说,也要做好应对薪酬下降的心理准备。毕竟,金融行业的风险与机遇并存,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金融行业是中国少有的高收入行业,就是薪酬再降,对大多数人而言,依然是终生难及的天花板。
这两年券商的日子确实不太好过,四大业务纷纷缩水,多数员工的薪资和年终奖均有不同程度的打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高管收入一定会下滑,尤其是上市券商。
1.经济业务收入锐减
经济业务主要是券商的佣金收入。整个2023年,整个证券行业的印花税收入为1801亿元,同比下降了34.7%,从这点就可以粗略得出券商经济业务收入下滑超过30%的结论。
而佣金收入直接和一线人员的薪水挂钩,从事前端开发的业务人员也就必然会遭遇大幅度的降薪。并且这种降薪还是因为绩效下滑和考核加重,进而会带来一波一线人员的离职潮,从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人数的情况来看,去年最低谷时证券从业人员的数量下滑超过了15%。
2.投行业务收入锐减
本来以为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到来,券商的IPO业务能够有大幅增长,尤其中小券商将得到更多承销保荐的机会;然而随着股市的一挫再挫,监管方面开始严格卡住IPO的进程。本人倾注心血花费一年多时间的项目也被对手方主动撤回上市申请,这一度让我萌生去意,并且相信我这样的事件并不是个例。目前除了科技类企业上市相对宽松外,传统产业想要上市变得愈发困难。
同时,监管对减持、定增等业务也做了更严格的要求,这使得券商想在其他投行业务中有所建树也变得十分困难,即便有的做,可能也会牵涉诸多法律的擦边球。
加之目前楼市萎靡,城投公司暴雷不断,使得债券发行也存在诸多困难。能够拥有发债能力的房企基本上被少数几个券商垄断,超过80%的券商没有大型房企的发债业务可做。因此券商的投行业务也缩水严重。
3.资管业务收入锐减
过去两年时间里,资管产品的收益率每况愈下,甚至还出现了暴雷事件。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产品,都失去了2021年之前的活力,居民的购买量锐减,尤其是在意识到转融通这一恶性事件后。
所以即便当下行情略有恢复,但是资管产品的购买意愿依然会比较薄弱,券商在资管产品方面的代销收入也会大幅下滑。
4.自营业务收入锐减
这一点自然不用多说,这种行情下券商的自营业务也只能亏,所以逼得他们只能扩大参与转融通业务来弥补营收。
在这种环境下,的确大部分券商员工只能默默忍受降薪。当然了,一部分中高层人员即便降低后也属于高薪范畴,吃了那么多年红利,过一两年朴素日子权当换换生活的口味罢了,完全不足以对他们的生活水平造成任何影响。
最后,在2019年和2020年,许多券商因为收入大增,计提了不少减值准备,这就导致公司有相当多的未分配利润;
而到了如今这个薪资水平下滑的阶段,手握大量股权的高管完全可以提取这部分减值准备,用于扩大分红,从而弥补自己的收入。所以在整个降薪中,仍然是一线人员成为重灾区,而高管们完全有其他办法来填补【亏空】。
牛都瘦成啥样了,蚊子吸不到血了不是很正常吗?
谢邀,券商行业也是差距很大,投行部门或者投行业务做的好的券商,工资自然非常高。经济业务、资管部门、信用部门目前股市这环境,收入不会高。
至于券商降薪也很正常,毕竟IPO暂缓,投行业务也不太好做。金融行业是10%的人拿到了80%的收入。金融业平均工资非常高,但是工资方差很大。
所以想要券商行业好,还是要有针对性。比如很多券商的总部、投行部门养了很多“废物”,这些人确实该“优化”。
这个事从哪说起呢?大家应该还记得,就是前两年,那个中金的小哥,被自己的二货媳妇把工资证明晒到了小红书上


后来人被开了不说,还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直接导致了券商行业的降薪潮
一个93年的小哥,月薪8.25w,关键是他这还只是普通职员,没到平均工资线呢
现在好了,连续两年降薪,中金降的尤其多
2021年最高的中金,人均116万,一个月9.67万,简直不敢想这么多钱应该怎么花
请注意这还是人均,某些高管直接大几百万,也有过千万的
我就是在想一个问题啊,你说这个券商是靠啥赚钱的?咱不说什么牌照优势,就说最实际的
我扒了下中信的财报收入构成:
证券投资,经纪业务,资管,都是跟二级市场息息相关的
保荐,承销之类的看起来是跟拟上市公司收的,到头来还不是二级市场给报销了费用
所以说穿了,还是万万千千的股民在支撑着这些高薪啊
不知道把血汗钱亏得裤衩都没了的股民,看到这些降薪后的数字会作何感想
我有个朋友是这么说的:“黄老爷家今年也有难处,吃的闸蟹都从阳澄湖的都换成太湖的了
就算降低了依然轻松打败大多数人。这个行业咋进去啊求指点?
我这个年薪没过8万的,在这里看什么呢!
和其他行业的断崖式下跌、裁员潮相比,券商这点降薪真的不够看。
语言的艺术很重要,看到“大幅降薪”、“高管 3 年降薪 90%”、“有公司人均年薪降超 30 万元”,确实是会以为降薪幅度好大啊。但仔细一看,是怎么回事呢?中金公司2020年的人均薪酬曾高达116万元/年,2023年降至人均年薪69.68万元;中金公司前CEO、执行董事黄朝晖2020年薪酬高达1598万元,2023年降至153万元,而实际上他已于2023年10月因年龄原因辞职退休了。
看一下“大幅降薪”后的数据:
中信证券人均薪酬77.59万元/年;中金公司人均薪酬69.68万元/年。
薪酬高还是低,一是看对比,二是看薪酬与业绩产出比。
从行业属性来看,券商行业,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高薪行业,就算与同属金融行业的银行、保险等对比,都可以说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券商无疑汇集了学历最高、最优秀的一批人,工资高,可以理解。
从业绩来看,其实券商这几年的业务都挺稳定的,不管是头部的中信、中金,还是其他券商,业绩就算没有大幅增长,起码是保持了稳定性。




可是与券商稳定的业绩稳定相对应的,是A股市场的持续熊市、股民在A股中的不断亏损、以及市场上不断爆出的企业财务造假、老鼠仓、上市圈钱行为。和基金公司一样,券商不受股民/基民盈亏的影响,他们可以一鱼多吃、旱涝保收。就算是保荐的企业造假、退市了,作为保荐机构的券商也不用负连带责任;就算是股民亏成了屎,券商也正常收着交易手续费。
券商为什么要降薪,只有一个原因:他们所做的事,配不上高薪,已经引发了众怒。
一边是既无奈又投诉无门的股民,一边是明知企业磨刀霍霍向股民却还闭着眼保荐的券商与时不时炫耀一下财产的券商从业人员。一边是这三年来经济下滑多少行业多少人失业连基本生活保障都没有,一边是券商被骂得无奈做做样子却称“大幅降薪”。
只能说,还是太高了,还能再降一降。
都在骂券商工资高应该降薪,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券商工资高?
平均薪酬?这个大家应该都懂吧,而在金融行业的二八现象更严重,方差更大。
牌照?全中国已经有近150家券商了,应该算是完全竞争市场了吧,这还没算外资。
为什么会缩水?不是因为经营不善,也不是因为违法犯罪,就是政策和舆论导致的人为的业务暂停。
舆论都说券商是骗子行业,圈钱行业,理由是什么?自媒体带节奏的那些内容,从业人员看了都觉得好笑。我们也非常痛恨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但是这些项目和总体业务体量相比非常小,你不能因为社会上有几个人违法犯罪就说这整个社会都烂透了吧?
还有一个最经典的错误论调:金融行业没有为社会创造价值。请问有多少人知道企业上市募集资金是一定要用于募投项目的?募投需要开工建设并增加人员招聘?各地区规模最大招人最多纳税最大的企业是不是大多是上市公司?其他的什么资产定价、跨时空配置之类的例子也不举例了。
如果你是公司销售,每年为公司创收一个亿,你觉得公司应该给你发多少年终奖?而在券商,人工就是最大的成本,一个上亿的上市项目只需要不到10位现场员工,并且这些员工大多都是名校研究生,勤勤恳恳实习了很久,通过了漫长的考核,考下了各种所谓最难证书,在项目上熬了无数的夜,才能去买一张能否项目成功的彩票。
当然,我们也明白项目成功与否和个人努力没有那么强的关联,但是券商已经是少数普通人可以通过勤勤恳恳劳动快速积累财富的行业了,没有偷没有抢的合法劳动收入。
被锤的原因如果仅仅是“看起来工资很高”,希望之后喊阶级固化的时候大家也要记得。
现在,券商业主要是高官降薪幅度最大,中层还行,基层从业人员最惨。
但是,但是,金融业再惨也比土木老哥好,金融业依旧是平均薪资水平TOP的。
有能力的依旧优先考虑金融业,拉长期限看,金融业待遇水平更持久更稳定。


值得关注的是可以推算出原来的薪酬是多么的爽。
证券行业现在只是哭惨而已,离真惨还差得老远了。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一个普通家庭,一年存款多少算合理?
美国为何频繁炒作“产能过剩论”?
4月18日晚间至19日凌晨,多位美联储高官密集
日元会崩吗,日本会成为第一个被端上桌子的
如何看待本次日元做空?
继德国总理之后,德国最大反对党也来中国了
东亚人为什么活得累?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女儿宗馥莉成为接
新能源车「一年跑 2 万公里被拒保」,业内称
国家统计局发布「3 月份 CPI 同比上涨 0.1%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4-06 13:50:33  更:2024-04-06 14:01:59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