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专家提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下降压力大」,建议「青年人尽早着手准备养老」,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 正文阅读 |
|
[商业财经]专家提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下降压力大」,建议「青年人尽早着手准备养老」,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3月29日,在接受包括经济观察网在内的三家媒体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建议:“因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赡养率逐年攀升,基本养… |
意思是我们养老金交了等于白交,到时候也没得用 |
《维多利亚3》里有一个政策选项就是社会保障金。 一般政策选项都是级别越高越好,而且有限制,一级一级往上升,并不是你想定什么政策就可以定。 所以我刚开始玩,保障金符合条件了就升级,无脑提到最高。 另外,我最朴素的愿望,就是但凡国家利润是正的,我就想尽可能把国民待遇提升一点儿。 咱玩的就是一个共产主义,国民待遇直接拉满。 整体发展一直都不错,万国来朝,周围一帮子朝贡国贡献资金,经济也很好,但是发现资金窟窿越来越大,大到把军费和公务员工资调到最低,国家还是要崩溃了。 我一看收支表,最高的税收?消费税拉满?朝贡国?最低工资,都抵不过一个社会保障金的消耗,简直他妈的黑洞。 然后这玩意还不能取消。 从此对社保有了直接且极其深刻的认识。。。 |
为了国家着想,年轻人要不别交了吧,这样以后就不用发养老金了,大大减少国家负担 |
这事不用专家提,普通人不是傻子。16年一轮的疫情通关,带走一批掏空6个钱包买钢筋水泥的可怜人,有谁能安稳活到65岁领退休金。更不提80年代的万元户准备的30年养老金,如今垮到只够买馒头度日。人不能未雨绸缪,因为及时行乐,至少还享受了快乐,而过期的享受,早已失去了心。所以,放弃内卷人生,享受快乐生活,抵抗资本诱惑,拒绝无脑Pua。劳逸要结合,做人而不是牛马。 |
养老金替代率低是现实问题,养老金替代率走低也是现实问题,但大多数人养老金无法做到保障基本的原因专家却是丝毫不敢提。 1)养老金替代率 我国养老金替代率约为40%左右,说低的话,是相对于国际警戒线的55%来看的,但相对于购买力来看,按照当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大致计算,3.9万,平均养老金也有1.5万左右,我国又是最大的工业国,生产力是非常强大的,1.5万真的平均到每个人头上,也不能说无法做到基本的保障,然而现实中最大的问题则是有人拿80~100%的养老金替代率,几乎达到了设想的理想发展阶段,而有人拿个位数的养老金替代率。一说福利就是平均看起来似乎不错,但结构问题隐藏的很深,且存在富着愈富,穷着愈穷的分配结构,这样的养老金体系就是现在人口结构还不算太差,都无法真正发挥基本养老的作用,更何况未来的人口结构畸变,这个畸变过程大概要从2022年开始加速。 2)现收现付+财政补贴 现在的劳动供养比还算不错,靠着现收现付依旧无法维系现有的养老金替代率,每年都要靠财政补贴,又到了分配问题,财政补贴来源于税收,如果说过去的缴纳多领的多,那么完全可以把缴纳部分池子和补贴部分池子分来来,前者保障效率,后者保障公平。比如现收现付收了1万亿,那么就按照缴纳比例分配这部分资金,而财政补贴的1万亿则要兼顾公平,分配给每一位老龄化群体。 然而现实却又不是这样的,少数人基数高,成为了财政补贴的最大受益者,这也是不断维系接近100%养老金替代率的关键,这种财政支出往往还要打着多数人的旗号,把拖累财政负担的原因由所有老人背负,甚至还创造出老人和年轻人因为旁氏问题的矛盾,真正的既得利益者反而是每次改革的政策制定者。这才是导致养老金无法发挥真正作用的原因。 3)市场化运行的前提是基本保障公平 第一支柱保障公平,第二第三支柱保障效率,我国新的养老金体系虽然在第一支柱上实现了并轨,但并没有解决公平问题,首先第一支柱分配结构并没有改善太多,其次,职业年金这种几乎只存在于体制内和国企的特色养老金第二支柱,靠的还是集体财富和税收支撑,无非是不体现在第一支柱上那么难看。 至于对年轻人的建议,假设能确定即便现在多交,未来无法实现基本保障,就少收点钱(或者说是税),让他们参与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计划,自己交自己未来花,哪怕现在花掉也是改善了经济和刺激了就业,养老金也更倾向于广义的税收,而收税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调节贫富分化,还是要在这个方面做文章,财政补贴更是直接的税收,保障不了公平只会让未来的人口结构失衡下多数人的养老问题更加严谨,出去路上听着老人攀比各自的养老金,这个退休1万,那么八千,深刻的理解了什么叫做有人负重前行就有人替你岁月静好。 |
咱年轻人要为国家想,干活到老不养老。 |
年轻人现在能少交就少交,能不交就不交的策略不就是为了尽早准备养老? |
什么观点,自己管自己呗,国家管不动了! 要想老年生活过的好,靠国家是不行的了,还得靠自己。 |
80后一代真是幸福的一代福报的一代。什么好事都让我们赶上了。 我们小时候父母想生却赶上计划生育 我们高价买房上车却赶上房价暴跌 我们辛辛苦苦卷赢了别人却被裁员 我们缴纳养老金却去养别人家老人 我们一边辛苦劳动还房贷,养孩子一边还有被人指指点点。不会养孩子,不孝敬老人! |
养老、医保、生育、住房、就业等等这些负担全部由普通人自己承担,那请问要zf做什么?要社会主义zf做什么?纳税的目的是什么? |
我国人均养老金资产是不到1万块钱,7千多块吧; 美国是10万美元,70多万人民币吧, 虽然只有大几十倍的差距, 但是在知乎上美国已经日薄西山, 按照美国一直停滞不前,而我国每年增长5%的速度计算,只需要70-80年就可以赶上美国了。 |
"每个人是自己的养老第一责任人" |
终于五杀了? 我已经做好准备了。 |
|
|
不论是年轻人还是青年人,大家都处在顾头就没法顾腚的尴尬局面。 每个月工资就那么多,前提是还没有被优化或者被灵活就业的情况下,还一边说着要鼓励消费、拉动内需、支持新兴产业,一边又说着提前要为未来养老布局,个人养老金弄起来。 本来就不多的钱到底该怎么花呢? 难啊…… 哦对了,还要多生娃,以此来证明「从2014年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到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再到2021年全面推行三孩政策,以及2022年11月正式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这种政府速度是中国应对老龄化的优势」…… 当然也不能光说年轻人和青年人难,专家也难。 这次新闻里面的郑秉文,头衔比龙妈都还要长。 |
|
但我对他印象最深的,还是去年年底他引发的争议。 在非常的中肯的分析了为什么生育意愿那么低了以后,展现了专家的正能量,强调了困难只是暂时的,要抓住生育窗口期。 实在有困难,借用亲戚朋友力量帮你一把。 |
|
这算是六个钱包买房之后,又一神仙发言了。 那时候可能网民的站位还不够高,格局还不够大,反问了一下: 我求助亲戚朋友,亲戚朋友也来求助我,咋办 那还不简单么。 你生的孩子给亲戚养,亲戚的孩子给你养,两难自解嘛。 |
|
不过咱们一项的态度是,笑梗不笑人。 其实这郑秉文专家也挺不容易的。 好歹是数十年深研社会保障问题的老学者了,很多东西看的透透的,只是有些话放在台面上不能说。 比如2023年面对财经周刊记者的时候,郑秉文就说过,咱们国家是GDP大国,但是养老金小国,这种严重失衡状态要赶快改变,不然要出大问题。 还说,2019年,我们是2.65个人养活1个老人,已经够难了,但别慌,还有更刺激的,到2050年是1.03个人养活1个老人。 只要不太公开,郑秉文还是蛮敢说的。 比如,他就敢直接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基本是空账。 还敢说,截至2021年底,第一支柱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仅够支付0.9年。 甚至他还拉了一个精算团队,在人社部、财政部公布的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当年收入仍然高于支出的喜报的时候,直接挖里面有多少是财政补贴,在2015年就敢喊,只有广东、北京、浙江和西藏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还没有缺口,其他地方都拉胯啦。 但这老学者有个问题,就是他只分析现状,从来不说原因。 往好听了说,就是以发展眼光看问题,不过分苛求前人,往难听了说,就是头衔太多,顾忌也就太多。 其实早在2014年,社科院就已经研究过了,人民网还报道过了。 |
|
其实养老金说来说去就是三大问题。 一个,是制度建立的原始性亏空。 建立之前呢,大家都没交过,但老了要领取。 于是,出现了年轻人养老人,等自己老了再让更年轻人的人来养的差序格局。 其实全球都差不多,毕竟养老金不是上古时代就有的东西,绝大部分情况都可以通过良性循环来慢慢变成自己养自己,或者至少保证总有年轻人来养老人。 那良性循环的前提就是,要么时间足够长,慢慢改,要么经济一直涨,慢慢补,要么人口一直增,有新人。 可惜这三个前提,咱们都不怎么沾。 二个,是缴少领多的不公平。 2023年江西鹰潭发了个公告。 |
|
机关退休人员领取的退休金,是城乡居保退休人员的24.5倍。 这事儿当时闹得还挺大的,又反应了体制内外的差距,又反应了城乡之间的悬殊。 还有些吃瓜的不嫌事儿大的勇士,把鹰潭市的财政预算给扒出来了,发现机关这条线每年缴纳的数额和支出的数额已经完全对不上了,换句话说是在吃统筹,那统筹的是谁的钱呢? 池子就这么大,你多吃了,总有人少吃嘛,总有人在负重养老嘛。 这就不得不说还是人民日报高瞻远瞩,早在2014年就给大家打预防针了: |
|
|
|
三个,养老金投资亏损。 这和大环境有关系,也不能说养老金操作的有问题。 但还是亏得有点刺激。 |
|
这主要针对的,就是郑秉文老专家强烈建议要加强的第三条腿,个人养老金。 160多只个人养老金基金,近九成产品自成立以来收益告负,其中有56只亏损超5%,8只亏损超10%。 而赚钱的,回报超过1%的只有11只。 其实社保基金也在亏,社保基金的年报是8月才出,所以现在能看到的是2023年8月公布的数据,投资收益率负的5.07%。 所以这三大问题加在一起,反而论证了郑秉文老专家说的话是对的。 尽早着手准备养老。 尽早着手准备养老。 尽早着手准备养老。 |
我中译中 意思:以后靠**养老不太可能了,你不是什么好岗位,你拿的养老金很大概率和现在农民一样,快点存钱用来养老。他到时候像以前一样反悔,你可没机会赚养老钱了,现在赶紧存钱。 我拿了现在三十年的出身做了以后我退休的养老金池模式,靠现在的人根本不可能撑得起这个养老金池,还不如自己存钱养老 |
社保养老金尽量按较低的交,然后商业养老金保险作为补充。 社保养老金目前的最大好处在于它是和社会平均工资挂钩的。 目前所有的商业保险都没有这个功能。 商业保险大部分就是你交了多少,然后按照一定的利率回报,就能拿多少。 但是社保养老金不一样,即使你交的很少,只交了15年,那你的最低养老金也会和当时你所在城市的社会平均工资挂钩。 此举也是保证你在一个城市生活的最低基础。 所以,你是不是要放弃社保养老金,要计算一下购买社保养老金的钱,如果用来购买商业养老金,是不是更划算。 从大的角度来说,越是年轻,你就越应该买社保养老金,至少先交满15年。 因为30-40年,中国的通货膨胀会到什么水平,基本上我们是很难估计的。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你应该至少先交满15年。 而对于已经超过40岁甚至于50岁的人而言,如果你已经交满了15年,那选择不交或者按照最低金额交社保养老金大概是合适的。 因为社保养老金现在被诟病最多的就是养老金不够了,且延迟退休现在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中国未来十年的通货膨胀水平大致可以预期。 毕竟,中国经济发展虽然按照5%的速度,但是通货膨胀的速度大致不会超过3%,甚至于更低。 尤其是房地产泡沫后,中国经济发展估计要被长时间至少5年被拖累。 因此,十年的通货膨胀大致是可以预期的。 这个时候,你已经年过40岁,或者已经过了职业的黄金周期,社保养老金已经购买了15年,至少城市的最低保障是有了。 把投入社保养老金的钱转向购买一个养老年金,起码商业年金可以规定好60岁退休就可以领。 可领取的金额也是固定的,现在就能预知的。 自己其实可以简单计算一下,40-60之间,投入20年的社保养老金总共多少钱,用这笔钱去买一个商业保险年金,60岁退休后可以领取多少钱。 社保养老金不可预期,金额不可预期,领取时间100%会被延迟,但是商业年金,金额固定,时间固定。 所以,专家的意思估计也是出于这个考虑,为商业保险公司站台而已。 毕竟社保养老金他们用可能都不够了…… |
那我可不可以不交养老金? 一边让我们着手养老,一边又要我养现在的老人,养不起。 |
建议青年人尽早着手准备养老,这个意思是说,年轻人,你们快点省钱啊…… 但,省下的钱,又不是作为现金放在家里,老了用。就是各种其他名义的养老产品。说到底,就是二线、三线的养老金、养老保险。 这些钱嘛,不就是作为一线养老金、养老保险的补充吗? 所以本质上:现在年轻人一个月交100块养老保险,但是社会需要是160块。怎么办?告诉年轻人,你们现在交100,以后不够用,要交200.年轻人怕了。再找其他公司交100,他们再从其他公司抽100,去填现在的空。 哦耶!好聪明呀! 赞! 专家讲话真的又好听,又体贴。 |
温水煮青蛙,各种放风,逐渐降低大家的预期,然后避免政策出台的时候大家闹起来。 周公子父母退休金一个月好几万,我的父母退休金100块。 周公子养老金体制内国家统筹,我的养老金被国家统筹。 叠加房价因素和结婚率暴跌,80/90后没暴动真是个奇葩的现象。 嗦嘎,90后父母健在,还年轻! |
从2014年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到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再到2021年全面推行三孩政策,以及2022年11月正式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这种政府速度是中国应对老龄化的优势 这速度,你也称为优势? 几年的时间就从少生优生变成鼓励二胎三胎,这明显说明政府反应速度慢! 到你这里就是优势了,笑话! |
高质量人口战略和动态清零可能可以解决问题. 继续努力. |
|
Top N |
连装一下都不装了,彻底撕破了脸。 一个纯靠“以新填旧”模式维持的、“现收现付”式福利政策具有浓重的“庞氏骗局”特征;更何况其存量的分配还极度不公平。同时以养老金为主要构成部分的地方性政府基金,作为一个金融投资市场的参与者,其使用和被投入的过程也不透明;而投资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很可能被利用来“合法套取社会公共财富”。比如被层层嵌套的各类金融衍生品,底层标的物均是以“房地产”为主。 这就是养老金存量不足越来越严重的深层原因:来源不足+分配不公+使用不当。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2023年10月份,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基本养老金为38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全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均基本养老金为58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两者相差2000元,差距达到52.6%。 可以说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养老金分配“双轨制”标准,加剧了养老金存量不足的状况。其实养老金的缺口问题早就存在了,也很早就被财政部提上了“议事日程”。 特别是“体制内”养老金收支缺口的问题: |
|
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以“总量”为出发点。 经济总量的增长,则主要来自于以债务/固定投资为主要驱动要素、以房地产/大工程/大基建为具体手段的发展模式。所以,和“人均性”相关的所有收入性指标的真实水平,比如可支配收入、养老保险金、人均薪资等等,在剔除“被平均效应”后,都是十分低下的。对应的,“人均性”成本性/支持指标,比如债务额、生活成本、育儿养老成本、房地产价格则持续超预期上涨。 同时,在分配制度上,巨大的GDP总量并没有反哺因为“双轨制”下的养老金存量缺口和不同人群的发放标准差异。换句话说,看似巨大的GDP中,用于一般性社会福利政策的占比很低。 类似的还有宏观经济中“消费”项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单看“总量”,消费对于我国GDP的共享度不算太低,2023年达到56%,在“贡献度”上更是达到了82.3%。乍看起来“内需”形式一片大好。经济统计中消费是由不同项目构成的:居民消费、企业消费、政府消费。很不幸,其中政府消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2/3。 前段时间各路媒体在鼓吹“养老金并轨”多么的伟大、正确,把一个不得不采取的不影响基本面的行政手段加上“道德光环”,令人窒息。 |
年轻人确实应该提早准备养老。 因为就目前这个趋势来看,养老金是没啥指望的。 当然,你如果是体制内的,那就另说了。 现在人缴纳的只够现在的人发,而未来的人在人口结构畸变下,基本不可能按照现在的养老金替代率拿到养老金,要么延长退休,要么养老金减半,无非是一种长周期的庞氏结构。 当然你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觉悟,丝毫不会提历史问题和现在更严峻的问题。 我国养老金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庞氏结构,而是分配体系不均下的庞氏结构。 你现在缴纳的养老金很少是给自己父母辈养老,给自己按照现收现付制结合人口结构也不是,那么到底给谁交的钱? 我们高速发展40年,养老体系保障真正建立覆盖到多数人也就是十几年的样子,以前的欠的漏洞只能靠现在的人缴纳来补。 那么谁拿走的最多呢? 当然是本身就享受更好福利的多轨制少数人,但恰恰这些人往往是政策的制定者,财富的积累者,换句话说就是高速发展时期的既得利益者。 某些人养老金足够发放100个农村老人。 再说农村老人由于过去的生存环境,劳动强度和现在的医疗水平差异,预期寿命只有72岁左右,也就是领12年左右的养老金。 全国平均78岁,城市的要接近80岁,尤其是本身享受更优质福利的群体,拿走更高的养老金和更长的领取时间,这才是现在养老金最大的问题。 说的简单点好了。 重点在体制内外的退休金差异。 为什么体制内退休金平均接近一万,企业退休金平均四千不到,而农民则只有几百块。 一四年之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话,是不用缴纳养老保险的,直接就按对应的工资去算退休金,大概是工资乘以85%这个水平。 但企业退休人员没有这种好事。 他们的退休金,则是要按照缴纳的养老保险加一点工龄计算的,而且他们缴纳的养老保险,不是完全给自己的,要进大锅饭,进整个养老金池子,给到其他人。 而农民就更不用说了,没人给他们缴纳养老保险,也就没有退休金可言。 这就是过去养老金双轨制运行模式。 企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进池子,将来老了从池子里分钱,分适中的钱,农村人员,不缴纳养老保险,不进池子,从池子里分钱分最少的钱,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缴纳养老保险,在池子里分最多的钱。 这种情况的结果是什么呢? 是老人负担的差异。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找对象的话,都要考虑对方父母职业的核心原因。 如果对象和自己父母都是体制内的话,爸妈的退休金加起来可能就是月入两万,两个体制内家庭,月入四万,妥妥的家庭支柱。 而如果对象和自己父母是双职工的话,爸妈退休金加起来可能有个五六千,两方父母加起来,有个一万二左右,不能算支柱,但好歹不拖后腿。 再或者,如果两家父母都是农民,两方父母加起来退休金可能只有800,不仅给不了家庭助力,还可能会成为家庭负担。 从支柱到不拖后腿再到负担,钱是最大的不公。 养老金设计的最初,就存在明显缺陷,那就是没有合理的封顶上限,导致养老金脱离了基本养老需求的目的,部分群体拿着超高的养老金,不仅花不完,还能给子女买房买车,变相劫贫济富。 而这,因为制度设计初,没有考虑到这点,亦或是故意为之,导致发的养老金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实际上,如果把养老金当做基本的养老需求,那么最低档2000,最高档6000,完全可以覆盖一线城市到十八线城市的生活成本。 我只能说,事已至此,还能指望后人的智慧去解决吗? |
社保因人而异,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果,有些人交社保就是过一过形式,就成了该有的福利,对有些人那就是纯粹的一种税,就算不交躲过了社保税,大部分人承担的货币税远远超过其他明面上的税种。因为现代货币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不同生态位中获取货币成本是不一样的,越是远离货币流水端,获取货币成本越高,被承担的货币税就越重,同样在商品端,越是直接深度参与商品生产,承担的商品成本就越高,与此承担的商品生产税就越高。 而现代经济不仅仅是货币成本被转稼,税的成本也能够转嫁,更不要说社保,算上众所周知的生产与消费成本,那么?什么人什么地区什么生态位承担了最终的转嫁成本。 |
现在这个年龄结构,几十年后退休的人可以占到总人口的一半,未来60年出生人口总共四亿顶天了,实际上很可能三个亿都没有,现在25岁以下的都有超过四个亿。到时候基本上一个上班的要养三四个退休老人,就算工资全部都要交社保都不够发养老金的,而且那个时候没啥地道农民了,养老金可不是一两百能打发的。总之现在的年轻人以后无论如何也拿不到够养活自己的养老金了,做好干到死的水平。 |
干部养老金太高了,都和退休农民一个待遇,咱们还能再养5亿老人没问题,都和职工一个待遇还能有结余。 干部们应该发挥下精神,要求主动削减退休待遇啊,说好要代表最广大根本利益的。 |
这都开始不装了,直接释放信号摊牌了,就是说年轻人你们该交钱还得交,但是不要指望最后能拿到养老金,趁早做好打算。 然后另一层的意思就是虽然这个缺口未来会很大,但是现在那些高养老金的是不能动的,甚至年年涨你们也不要说什么。 你们年轻人还是要多做贡献少拿钱,养老还得好多年,趁着年轻多出血,不要指望国家来补缺,多出少拿是格局,以新补考填空虚。 年轻人是财富缺乏并不是智商不够,这老东西一天瞎叫嚣的,这么大的事情,这么关系民生的事业怎么就是谁出钱谁能养老呢。 不对,以前还是谁出钱给现在的人发养老金,咋搞的搞的成了出钱是出钱,成了一种义务,拿养老金的权利却没了,这不是太滑稽了么。 这种的损招都能想出来,可见人心之坏,你要早说我们交了费最后也拿不到钱,那我们还交个啥,干脆谁也不交自力更生吧。 那些已经交了的给我们退出来,至于现在人的养老金也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吧,不要从我们身上薅羊毛了,这啥时候是个头。 按照专家这个逻辑,那各行各业凡是需要财政支付的都自生自灭呗,能存活的就存活,不能存活的就消失,这会发生什么连锁反应。 那基本就是整体失控,收税也收不上了,毕竟没有用处,谁赚钱谁自己花,用不着转移支付,赚不着钱的就饿着,难道专家是要这个吗? |
想起来怪好玩的。 生了个女儿,完了,断子绝孙了。 来个女的面试,不要,可能会生孩子。 把人给整糊涂了。 要想传宗接代,就得由不能传宗接代的人生一个不能生一个能生孩子的。 青年人要早早为养老打算,就是要多赚钱,起码有一个交养老金的工作,少做没有金钱报酬的事。那显然就最好不要急于生孩子,因为生孩子是除了进监狱之外最容易影响找工作和赚钱的事。 然后又说养老金危机是因为被社会所厌弃的生孩子这件事做得不够。 |
就是要赖账 |
当初让我交钱时可不是这么说的!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