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碧桂园公告 2023 年度业绩延迟发布,董事会会议延期,股票或将停牌,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碧桂园公告 2023 年度业绩延迟发布,董事会会议延期,股票或将停牌,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3月28日晚间,碧桂园在港交所发布公告, 延迟刊发2023年度业绩,同时董事会会议也将延期举行。另外,该公司将于4月2日9时起暂停在联交所买卖。 [图…
那句老话:孩子不愿意告诉你他的成绩时,你就知道他考砸了。
碧桂园早就被杨家放弃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杨家目前只想保碧桂园服务,根本不想保碧桂园,碧桂园尸体上仅剩的营养,基本也都输送到了碧桂园服务里。
碧桂园都成这样了,碧桂园服务账上还有140亿现金,属于是演都不演了,现在唯一还有悬念的,就是这招弃车保帅能不能成功,会不会被铁拳打击(毕竟杨惠妍人在国内)
因为人家业绩没有发布,你也不能做出太多评价,但可以结合两个其他新闻看这个事情。
一个是随着土地价格上限的取消,各地频出地王,房地产都到这个阶段了,地方还在炒作地皮的新闻呢,过去的土地货币化的最大成本都是要转移到居民身上,比如六个钱包的家庭储蓄和激增的居民杠杆,其中预售制对于这种杠杆转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现在你还指望通过特色预售制快速转嫁到居民的负债上,怕是很难了,再愚蠢也知道现在的房地产风险之大。
另一个则是行业所谓的优等生万科在昨晚发布了业绩,2023年万科集团营业收入4657.4亿元,同比下降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6亿元,同比2022年的226.9亿元下降了105.3亿元,降幅46.4%。这还不是最关键的,现阶段对房企影响最大的是现金流,而作为行业短债比最好的企业之一,现金流虽然已经宽裕,货币资金998.1亿元,但相比于2022年下降了27%,且还是在国内外新发行1000多亿的新债上实现的。
信用评级往往是预期未来的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国际评级机构的几个观点都是非常贴合实际的:
1)销售业绩下降,且未来不出意外还会继续下降,也就是资金池的流入端能力变弱
2)延迟去杠杆,过去卖的多是因为预售制下,你先拿钱再兑付商品,不是说你的营收和现金流只是拿来还债,房子还盖不盖?供应商的钱结不结?所以为了应对资金流压力,除了变卖资产外,万科还在不断的融资来维系现金流,从而降低了其主动去杠杆的速度,换句话来说,其实就是开始出现了以债养债的迹象。
除了这两个因素之外,还有整个房地产特色预售制和垫付制度的信用瓦解,购房者不敢相信你的承诺,供应商也不敢盲目的垫资,这就是信用的挤兑,以前没出问题的时候,供应商愿意垫资,现在越缺现金流,供应商越不敢垫资。万科还是好的,碧桂园当时可是高杠杆高周转的两大代表企业之一,另一个也是延迟发布业绩,最后结果大家也看到了,现在又延迟发布业绩。最值得关注的还是未来协助某大财务造假和审计过程并未尽职的相关金融机构,都将面临清算,会不会也出现类似的不敢接手的问题。
现代金融体系的根基就是信用,而我国特色的房地产市场现在既要面临过热之后的出清,还要面临特色预售制信用破产下的挤兑,自然比一般的泡沫出清周期更难处理,过去高杠杆高周转扩张的有多疯狂,现在还债周期就有多痛苦。
作为审计人,可以负责任的说,延迟发布99%都是财务造假
审计师不敢签字,但又舍不得审计费,正在找会计准则漏洞,看能否通过补偿性程序,让造假至少短期能擦边混过去
至于最后还签不签子,或者说还是不是现在这个审计师签字,就看金钱的力量,和官商勾结的程度了
更关键的是,碧桂园的审计师,和恒大一样,都是普华永道,如果接连爆雷,普华是否还扛得住,这笔烫手的审计费还敢不敢贪
而恒大,当年也没少干过延期发布业绩的事,只不过造假事实24年才被处罚而已
大家不会以为碧桂园不玩财务造假吧?
摆在台面上来说,那就是不装了,纰漏太多,造不动了,容易踩缝纫机。
且不说普华永道……就是下面的大区,乃至大区下面的市级碧桂园的财务部门,都是惯性式的财年闭门造车。
我一个哥们儿21年就在沈阳碧桂园,替当时财务总监背锅走人了。
美其名曰他的锅,销售数据作假,应收什么的计算错误,巴拉巴拉一堆。
实则碧桂园从上到下都知道咋回事,开财务总监是很容易出大事的,找个项目总当炮灰。
反正项目总离职了还能去别人家干。
后来22年初财务总监走人,估计是补偿到位了,该签的合同都签了。
那时候还不是雷雨哦,只是晴转多云。
恒大:来了,老妹儿!
恒大当年也是因为不发布财报停牌的,一停就是很长时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输血两年了,终于还是回天乏力!


卖房的亏了,买房的亏了,盖房的也亏了,更重要的是卖地的也亏了,钱谁拿走了
碧桂园将延迟发布2023年全年业绩股票于4月2日暂停交易!!!还要研究一下这假帐怎么做!
这个雷一爆那是惊天地 泣鬼神的大雷,怎么得了啊


可即便如此,现在依然还有很多人在盖房子。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我们这个地区,现在又盖了好几栋。盖房子的人似乎在说:盖不盖房是我们的事。买不买房是他们的事一样。
房价根本不符合人生收入,就这两年买房的人少了,他们就顶不住了!


我在小县城租一套精装才1500,买什么房子啊!
什么安全感不安全感,你手里有钱就是安全感,那不比房子带来的安全感多吗?
为啥一定要一套房子?租房子可比买房子香吧……
有没有一种可能性——碧桂园裁员裁到大动脉上了,连个能写清楚2023年年报的员工都裁没了?下图是3月28日,据说来了2大巴的人到碧桂园总部集体讨薪


许皮带在前面帮你碧桂园趟出条路了,年报造假,再捞一圈银行贷款,直接全家跑路海外。
万科首次不分红。
都有美好的未来。
且听龙吟,
或最大赢家,
这是一盘大棋,
你们就偷着乐吧。
作为投行搬砖狗,这种什么延迟发布的,几乎百分百是还在利益博弈或者有大雷要炸,碧桂园这种知名度还有上市多年的企业,根本不存在会计师不重视、不够人手的情况。
碧桂园突发公告!业绩延迟发布,股票或将停牌
3月28日晚间,碧桂园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延迟刊发2023年度业绩,同时董事会会议也将延期举行。另外,该公司将于4月2日9时起暂停在联交所买卖。


对于延迟刊发2023年度业绩的原因,碧桂园在公告中解释称,由于行业持续波动,该公司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该公司需要收集更多信息以做出合适的会计估计及判断,以将行业及该公司的变化合理反映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合并财务报表。
同时,由于该公司债务重组工作仍在进行,鉴于该公司项目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相关尽职调查涉及的工作量大、复杂度高,该公司需要更多时间去收集相关财务资料。因此,该公司2023年度业绩将无法遵守港交所上市规则第13.49(1)条的规定于2024年3月31日前刊发。
碧桂园方面在公告中表示,经过审慎周详考虑,公司现阶段不宜就二零二三年度业绩刊发未经审核管理账目,原因是有关管理账目后期可能仍有调整,使得未经审核管理账目未必能公平反映集团的财务表现及状况。
实际上,碧桂园延迟发布业绩早有预兆。
以往,碧桂园都会在正式发布业绩之前发布相应报告期的盈利警告,今年,其迟迟未发布2023年业绩盈警。
此外,碧桂园原定的董事会会议也将延期,碧桂园董事会表示,董事会及该公司管理层正致力于继续积极与债权人洽谈有关债务重组问题,同时将继续与核数师紧密合作,尽快公布2023年度业绩报告。
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如果该公司不能在2024年3月31日前公布2023年度业绩,该公司股份将根据上市规则第13.50条的规定于2024年4月2日上午9时起暂停在联交所买卖。
碧桂园董事会认为,停牌不会对该公司的运营产生实质影响,该公司境内保交楼工作及境外债务重组工作均有序推进。
公告还披露了碧桂园保交付及化债近况。
2023年,碧桂园及其合资企业和联营公司累计完成交付房屋超过60万套,累计交付面积7162万平方米,范围涉及全国31省249个城市。
该公司表示,继续积极响应监管号召,明确企业主体在交付过程中的主体责任,坚持资金专款专用、严格管理预售监控资金,同时借助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行业的各类扶持政策,依托政策助力项目交付工作。
保交楼供应商层面,碧桂园称,与主要承建商及供应商保持持续沟通,确保各方对项目进度和资金安排保持共识,通过协商合理的付款计划,继续切实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转并完成保交楼任务。
流动性方面,碧桂园称,公司正通过盘活大宗商业等资产、压降各项非核心非必要的经营支出等方式,稳守保交付底线并设法改善流动性状况。
按照规划,2024年碧桂园预计交付量仍超48万套。尽管交付挑战将进入深水区,碧桂园仍对未来充满信心。集团董事会主席杨惠妍指出,我们的管理机制完善,企业文化优秀,团队稳定团结,同时也得到政府支持和认同,这些都会支撑我们把今年的交付工作做好。
碧桂园续称,公司高度重视债务风险化解。过去数月,公司一直与财务顾问及法律顾问合作评估集团的状况,制定债务重组方案以缓解当前的流动性问题。于该公告日期,公司仍在与财务顾问及法律顾问进行有关工作。公司亦积极与债权人进行建设性对话,在尊重所有债权人现有法律地位和法律偿付顺序的前提下,加快制定各方一致同意的重组方案。碧桂园希望各利益相关方保持对公司的信心,并支持公司继续努力推进务实可行的最佳重组方案,实现长期及可持续的资本结构。“倘本公司通过努力取得重大进展,将适时向市场公布。”
编辑|程鹏 杜恒峰
校对|陈柯名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公司公告
成也港股,败也港股。
原来市场好的时候,土地增值,哪怕还没有兑现,港股都能认定权益增加;那现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土地贬值了,未售房源降价了,港股难道不会认定权益减值?
再叠加销售额降低、利润降低,碧桂园的业绩可能不是一般的差,发布出来大概率又是“惊天大雷”。
所以股票停牌,先停个两三年,扛过这一轮房地产暴跌再说,否则只会雪上加霜,不只是碧桂园会崩,整个地产板块会一块雪崩,整个港股都要继续“龙翔浅底”了。
房地产企业上市,十不存一,这已经是历史规律了!
大家比较想看的,其实是碧桂园公布的全年的销售数据,市场预期碧桂园的现金流紧张,但是紧张到什么程度,这个还是得从业绩公告中才能看出来。比如前段时间为什么万科的境外债券暴雷,根本原因是销售数据不景气,但是你仔细看一下,你会发现它的业内销售排名不低,主要原因还是大环境不景气:
根据公司披露的月度报告和市场机构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1月和2月,虽然万科在销售榜都位列第二位,但是万科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32.06%、53.50%至194.5亿元、132.1亿元。
而咱们文中主角碧桂园呢,2015年棚户区改造、执行货币化安置,在三四线城市创造出大量热钱,一批房企都冲向三四线,碧桂园是打头阵的那一个,即使到现在还有80%的土储在三四线城市。在房地产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大城市还能放开护城河去虹吸本省的三四线城市和周边省份城市的购房潜力,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的销售堪忧。
而且根据去年碧桂园公布的数据来看,形势并不容乐观:


以去年1-7月份的数据来看,碧桂园的销售,可以说创下了最近几年的最低水平。
碧桂园是中国房地产行业“三高模式”的典型,即高杠杆、高周转、高负债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逻辑是通过大量借钱来拿地、盖楼、卖房,以期在短时间内实现收入的倍增。业内著名的“345模式”,即3个月开盘,4个月资金回笼,5个月资金再利用,便出自于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之手。
但在公司规模快速扩张的背后,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高杠杆意味着高成本,高周转意味着高压力,高负债则意味着高风险。
现在保交楼要钱,偿付到期债务要钱,但是销售额反而下滑,现金流哪里来呢?而且暴雷意味着信用破产,特色预售制下,还有多少民众会主动负债,来给碧桂园注入新的资金呢?
事实上,这个也能从碧桂园的物业收入中可见一斑。
国内上市物管企业通常从关联房企分拆而来,这导致物管企业相当一部分合约来自关联地产公司交付的楼盘。此外,房企向物管企业支付诸多服务费,比如新房保修期内的维修费、案场费用等。
在此轮房地产行业的流动性危机中,房企和物企关联关系凸显负面效应。一旦地产开发商出现流动性危机,关联物管企业的应收账款就大幅攀升,计提坏账亦大幅拖累利润。关联地产公司对物管企业影响巨大,如果关联地产公司出险,它们拖欠物管企业的钱,大概率就收不回来了。
所以我们也可以从碧桂园服务(http://06098.HK)来尝试预测碧桂园的业绩: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26.12亿元,同比增长3%;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同比骤减85%至2.92亿元。
业绩报告显示,在2023年,碧桂园服务对贸易应收账款进行了减值拨备,其中对关联方的应收账款计提了21.98亿元,对第三方计提了9.34亿元。这意味着,碧桂园服务在2023年对应收账款的计提总额达到31.32亿元。在2022年,碧桂园服务对应收账款减值仅计提了5.98亿元,全部来自第三方。
综上,碧桂园业绩不容乐观,只是看一下是一个大雷,还是超大雷了。国家最近对于恒大造假有关审计公司的清算,想必没有多少机构敢顶风作案,数据应该相对真实。
因为情况差到编不出来了,董事会左看不合适,右看也不合适,再拖一拖吧。
按理财务报表应该是真实反映当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各项数据都从下级一汇总就完事了,像经营数据和财务状况,在23年底,就会有一个大概的数据。
但一些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总是爱对财务报表进行修饰。高情商讲是修饰,低情商讲是掩盖问题。
这类操作并不罕见,有的公司做的还在法律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算不上违规。但有的公司就过火了,比如恒大,其报表数据简直是离了个大谱,有人指出恒大从没有盈利过,恒大还好意思反驳。这不前段时间都露馅了,许家印等人被证监会重罚,恒大也被重罚,但这罚金肯定是捞不着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碧桂园2023年的业绩,肯定是编都没法编了,才导致到现在还不能公布。碧桂园董事会还要想办法把报表做的不至于那么难看,但这一需要数据支撑,有的数据并不好编;二需要准备理由,理由要经得起推敲;三需要审计事务所配合,恒大报表浮夸这雷刚刚爆,普华永道脱不了干系,恰恰呢,普华永道也是碧桂园的审计事务负责方,普华永道再头铁也不敢在这个风口浪尖,再弄出大问题来啊。
2024年,指望碧桂园集团好起来,是不可能了。但恒大现在还在,相信碧桂园也还得靠呼吸机挺着。
碧桂园基本已经和恒大一个状态了,不公布2023年业绩倒是不那么出人意料。
那边万科公布2023年不派发股息,系上市以来首次不分红。其董秘称投资人在分红上存在分歧。
足以说明,当前房地产行业还在深度调整中。
1-2月份百强房企销售业绩下滑超50%,万科的销售下滑40%多。整个市场的预期,仍在下降中。之前有专家、媒体说的如“房价今年年内有望触底企稳”、“今年是房价的低点,值得入手”等言论,只是“美好的愿望”。


眼下,房企的正常运营和债务偿付,只有一个途径--销售回款。而现在房价下行预期依然强烈的情况下,销售回款要想及时有效,房产销售就只能“以价换量”,没有其他办法。
苏州带头在全国首次放开新房降价幅度限制以来,也有如广州以及一些新一线城市,出现了“房子还没看到,价格就下降”的情况。
但为什么各种“放开限购”、“利好”类政策还是无效?如最近深圳的取消7090政策、北京取消原来的离婚夫妇购房限制。因为土地供给端看,构成远高于合理水平的房价的最大因子--地价依然没有改变,所以新房价格即便下降,实际能够下探的幅度必定也是有限的。
这就预示着,房企要依赖新房销售带来现金流,缓解自身财务压力是根本不可能的。
3月27号,苏州宁波厦门,又出了3个“地王”,拿地溢价率再创新高。但依然是熟悉的套路:央国企下场,推高地价,左手倒右手为当地财政收入“输血”,同时对房市进行“预期管理”。
而且随着民营房企倒下的越来越多,今后土地供应市场的主角,必定都是央国企性质的房企,过程中也必定“地王”频出:


而这必定又将加重房企依靠销售回款缓解财务问题的压力。最终只剩下能够依靠国有银行系统,持续获得流动性支援的央国资性质的房企。
待到合适时机,央国资房企再用借来的钱,收购现有的无法销售的、和已经实质上烂尾的资产,作为所谓的“保障房”、“保租房”。
届时,“新的底部”便稳定下来了,实现了房地产的“软着陆”。
理论上看,好像是蛮“美好”的。
但无法解决造成眼下房产销售萎缩、以及本轮经济下行的根本问题:全社会面的收入预期的下降。
该来的还是来了。。。
小阳春别想了。。。
开始断崖式下跌了。。
经不起查账的,财务造假的不止碧桂园一个,恒大碧桂园等仅仅是先走一步而已。
万科公布2023年业绩归属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暴跌46%,降幅远超分析师预期的下降14%。万科取消了2023年的现金或股票分红,这是该公司自1991年上市以来首次没有分红。雪球上那些顶着万科的头像把万科当爹看的,如丧考妣。
万科前两月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34.7亿元,同比暴跌41.6%在不考虑明股实债等表外负债的情况下,2024年内万科旗下境内外面临到期或回售的债券本金在第二季度压力为年内最大。目前万科即将到期的境外债价格在“中国银团800亿资金”的假消息过后继续暴跌,而且长期债券价格依然暴跌而不见赎回。房子卖不出去,万科就是下一个恒大碧桂园。
自身难保的深圳地铁做股东的万科,也要经受市场化法制化的房地产行业大地震,万科嘴上喊活下去但是也仅仅是说说而已,行动上依然是高杠杆的激进债务规模扩张,过去四年中有2年高价拿地第一有1年拿地第二,别的房企卖不出去的房子,万科照样也卖不出去,债务堆积越来越多,借新还旧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美联储加息导致高利率美元利息都还不起了,万科必然是下一个恒大碧桂园。
万科一直打着国资的旗号,背后干着给职业经理人输送利益的买卖。一是万科背后有大量的影子公司,这些公司由万科现员工、前员工持股,这些影子公司中有些万科还持有小股,干的事情包括万科产业链上下游的买卖、买卖万科股票、投资参股项目公司、购房尾款及往来款保理等,通过这些方式在体外形成了巨大财富,由万科管理层控制;二是万科体外有大量的表外负债,包括上面说的保理融资、影子公司的融资等,以及大量不并表合作项目下的负债,包括与各地本土开发商合作的小股操盘项目,与曾经从万科出来的人搞的项目等。万科搞这些事是有传统的,田朴珺跟王石谈恋爱时,就在外面洽谈各种地产项目,意图很明显。上梁不正下梁歪。万科表外的资金池及负债最多时都在千亿级别以上。所以万科的账经不起查。
住建部部长:对严重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该破产破产!穆迪:下调万科评级至垃圾级,且评级还有继续下调风险!标准普尔下调万科信用评级至负面!惠誉下调万科评级至BB+垃圾级!房子卖不出去,债务堆积如山,万科就是下一个恒大碧桂园。
据统计全中国有将近14亿人口,平均每两个人就有1个人知道中国房地产彻底崩盘了,我们的问题是,怎么让剩下的那个人也知道。所有数据截至2月:香港距离其高点(2019.6)下跌23%,房价回到2015年7月的水平;深圳距离其高点(2021.5)下跌35%,房价回到2016年9月的水平;上海距离其高点(2022.6)下跌20%,房价回到2016年7月的水平;广州距离其高点(2022.6)下跌20%,房价回到2017年11月的水平;北京距离其高点(2023.5)下跌19%,房价回到2016年12月的水平。
中国房地产已经彻底崩盘,中国进入房贷债务通货紧缩周期,社会上到处都是失业裁员降薪收入下降和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通货紧缩的时代现金为王,长时间的通货紧缩,房贷就是最大的负债,房子是最大的负资产,负动产长年累月持续不断吞噬房奴的现金流!这个月房贷还了吗?
人最宝贵的是青春,青春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人的青春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买房接盘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当过房奴而羞耻;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青春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刺破中国房价泡沫而斗争!”
鼎益丰爆雷对深圳炒房杀伤力巨大,深圳土著房东们都信这个神棍,多年来手里有点钱都投给他,资金规模数以千亿。鼎益丰爆雷对深圳房东群体后果是灾难性的,连锁反应会非常恐怖。大量深圳房东从2020年开始贪便宜从银行套经营贷然后投给鼎益丰,挣幻想中的30%高额回报,2024年大量深圳房东经营贷爆雷,资金链断,房价又同时暴跌,这下可就全完了!深圳房价因为鼎益丰爆雷而继续暴跌,量价齐跌还无人接盘。深圳房租也跟着暴跌。
香港北部都会区吸引250万人口的科技生活区,跟雄安吸走北京天津人口一样吸走深圳和香港人口,增加深圳和香港的土地供应,降低深圳和香港的房价。同理上海临港新区、广西北部湾区,新疆自由贸易区等。互联网对土地的平权效应导致中央商务区CBD的没落和核心区域房价的长期下跌,城市核心区域原本就已经缺乏活力,商业面积严重过剩,新冠大流行期间更加死气沉沉,新冠加速了这一趋势。滴滴共享汽车的商业模式,远程办公、居家办公的新生产力都已经打破了地域壁垒,互联网最新形态元宇宙也加剧了房地产行业的长期萎缩。
你知道考试成绩该公布了,孩子回到家没提这事,你觉得考的好还是差?
恐怕
碧桂园很可能步恒大后尘
艹,无语了。我一同事1万多单价入手的。随便找的公开的。


房企的销售数据一直是楼市的敏感话题,诸多开发商和中介为了寻找看涨的理由不得不将到访人数、排号人数这类可以找托的数据一再强调。
碧桂园的退步
由于2023年的年报还未彻底出炉,我们取2023年上半年的年报。2023年上半年碧桂园的销量约为1200亿,同比继续大幅下滑30%以上。
要知道在2020年上半年,碧桂园的销量超过3700亿,冠绝全行业,其销量是现在的3倍有余。并且2020年还因为疫情爆发封控了两个月,如果不是这样碧桂园在2020年上半年的销量妥妥会超过4000亿。且在这一年,恒大和万科的半年销量同样突破了3000亿。
而反观2023年上半年的销售冠军保利,其销售金额仅有2300多亿,连当年碧桂园的脚趾头都碰不到,这足以说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销量已经大幅萎缩。
纵观整个行业,2023年百强房企上半年销售总额只有3.56万亿,但2020年同期,这一数据达到了5.12万亿。也就是说,三年时间里,百强房企的销售额下滑了31%,如果再算上那些濒临破产或已经破产的中小房企,这一下滑数据将会更加夸张。没有成交量就无法促进商品价格的上涨,从销量来看,房地产的低迷几乎是不可扭转的。
财务问题
此外,恒大前段时间才被爆出2019-2020年期间存在虚增收入5600亿的违法事件。当时我们就得出过结论,碧桂园可能紧接着也会有类似的问题。证监会拟决定对许家印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恒大地产处以 41.75 亿元罚款,将带来哪些影响? - 我是V的回答 - 知乎
果不其然如今碧桂园如今推迟发布财报,不得不让人猜想是否也有虚增收入的嫌疑。如若成真,又将对房地产市场带来打击,使得本就低迷的楼市雪上加霜。
债务问题
除此以外,碧桂园4月初又将面临一笔5.5亿美元债的偿付。虽然金额不算很大,但因为是境外债,所以暴雷风险反而更大(关于海外债比境内债更容易暴雷的原理就不再重复赘述了)。


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可能瞬间将碧桂园肢解。如果没有政策性的接盘方来重组债务并承担海外债券,那么碧桂园恐怕将在今年全面暴雷,走向恒大的老路。
而碧桂园之后,下一个面临同样问题的便是万科,楼市的动荡期仍未结束,即便除去人口和收入水平这类基本面的利空因素,都不应该在这个阶段盲目看多。利空仍未出尽,甚至还在前期......
碧桂园即将成为下一个恒大,大概率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早先上方所说的,欠债规模大,且缺乏运营,造血能力的,该破产就破产,大概率指的就是他们。
毕竟,碧桂园的主业没有别的,就是住宅地产。
和万科不一样,万科的物流,购物中心,产业园,长租公寓这几个分支都已经做到了国内领先。
而碧桂园除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四五线住宅地产布局,以及烂尾的机器人项目,什么都没有。
商业地产,不但不赚钱,还在前2年大规模轻资产拓展,想找业主要钱,希望上市圈钱。
其他的我是真的数不出来有啥了。
这曾经是碧桂园最骄傲的地方,快周转,聚集住宅,聚焦农村包围城市,现在看起来全是坑。
这也说明,企业发展过程中,真别把时代红利当作了自己的战略眼光。
这么多年来,无论是业内还是消费者一直批评碧桂园房子质量差。
碧桂园早就失去了品牌光环。
战略全是坑,品牌没有光环,这样的企业,还哪里来的造血能力呢。
所以,接下来,它的命运大致和恒大一模一样。
此次年报延期公布,只是一个简单的导火索。
在这样的背景下, 已经不是碧桂园想公布就公布的了。
真实反映,只会让碧桂园彻底暴露,死的更快;
而不真实反映,哪个审计事务所敢胆大妄为。
更别说,此次的审计又是普华永道,这可是恒大的御用审计。
恒大造假几千亿,普华永道的关联责任还没清算,现在难道还敢造假?
因此,不公布是死,公布死的更快。
那么大概率就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了。
碧桂园的结局也许注定,但创始人和其女儿的命运,则要自己来决定了。
是主动吐出利润,保交楼,减少老百姓损失;
还是像恒大许家印一样,老婆和大孩子携百亿巨款逃亡国外?
现在是留给他们做选择的时候,且时间拖不了多久了……
捐给自己 慈善基金的几十亿物业股,自己能用到多少呢,打个大大的问号!
丑媳妇也要见公婆,再差的业绩,早发晚发,早晚要发出来吧。
有没有一种可能,本来财报已经做好了,但因为做做了和恒大类似的事情。
现在恒大已经被祭旗了。
有了“前车之鉴”的普华永道,现在估计也如履薄冰。这个关头连续两次出现问题意味着什么,不用多说了。
而普华永道同样也是碧桂园的审计机构。
所以,普华永道是否把审计好的项目推倒重来,就不得而知了。
碧桂园的官方解释是,
由于行业持续波动,该公司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该公司需要收集更多信息以做出合适的会计估计及判断。
同时,由于该公司债务重组工作仍在进行,鉴于该公司项目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相关尽职调查涉及的工作量大、复杂度高,该公司需要更多时间去收集相关财务资料。
理由其实很牵强。
行业持续波动是真的,但现在要做提2023年的年度业绩,已经过去了整整三个月,行业波动也只是过去的波动。
当然,真实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碧桂园的业绩不好,只能暂缓发布。
为了转移公众注意力,也开始说一些稳中向好的情况。
比如累计完成交付房屋超过60万套,累计交付面积7162万平方米,范围涉及全国31省249个城市
比如继续切实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转并完成保交楼任务。
比如公司正通过盘活大宗商业等资产、压降各项非核心非必要的经营支出等方式,稳守保交付底线并设法改善流动性状况。
但作为碧桂园的投资者们来说,这些都是虚的,
投资者们只关心公司的经营情况。
当然,碧桂园的业绩不好,大家有心理准备了,到底是有多不好,你碧桂园倒是拿出来看看嘛。
别人万科都把财报公布了。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欲握玫瑰,必承其伤
以恒大债务爆雷为标志,楼市已经下行两年左右
碧桂园坚持到去年8月才启动债务重组,已经比大多数房企要坚持的久
截至目前,碧桂园已经完成9笔境内债展期,涉及本金合计147亿余元
境外债也有新进展,碧桂园宣布聘请毕马威(中国)公司为主要财务顾问,推进境外债务重组
碧桂园所有的努力,都是在“保交付、保信用”


自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以来,诸多房企遭遇流动性困难,碧桂园并非首家宣布延迟发财报地产公司,此前已有包括当代置业、中原建业、上坤地产等约40家宣布,拟延期发布2023年报的情况。
从新年伊始,碧桂园(http://2007.HK)的掌舵人、“二代”杨惠妍就毫不手软的“卖、卖、卖”
魄力能与当年意气风发之时毫掷百亿“买、买、买”匹敌
但是令人唏嘘的是,如今碧桂园是壮士断腕,为了自救不得已而为之
1月22日,广州产权交易所公告显示,碧桂园转让位于广州的公寓、酒店、办公楼及商业等5项物业资产,合计金额38.18亿元,均为碧桂园的优质资产
因此被媒体评价为“碧桂园拿出压箱底”
另一方面,碧桂园甩卖资产的资金大部分用于“保交付”
根据碧桂园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年,全国31个省249个城市,累计交付超60万套房屋,累计交付面积7162万平方米
按此数据来看,为全行业“保交付”第一名
目前碧桂园今年的重点工作还是努力保交付,截至3月15日,已有272个项目被纳入“白名单”,获批贷款约17.32亿元。


但目前情况仍不乐观
据天眼查公开显示,碧桂园3月13日及3月21日被冻结了多条股权,冻结金额从0.39亿元至67.05亿元不等,合计超百亿元
涉及被执行的企业包括广州粤东碧桂园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汇信二十二号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帕拉丁五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广州碧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其中,深圳市帕拉丁五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涉及的冻结股权金额最大,为67.05亿元
执行法院均为山东法院,分别为山东省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山东省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
为了自救,碧桂园正在努力降本增效。去年12月12日,碧桂园公告,杨惠妍、莫斌、杨子莹、非执行董事陈翀等高管主动提出降低薪酬请求,最新年度薪酬调整至12万元,即月薪1万元。调降幅度最大的是,碧桂园总裁莫斌从年薪300万调至12万元。


目前碧桂园集团董事会及公司管理层正致力于继续积极与债权人洽谈有关债务重组问题
停牌不会对公司运营产生实质影响,当前境内保交楼工作及境外债务重组工作均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得到了包括各地相关政府、境外债权人等在内的利益相关方的大力支持
碧桂园原定于3月28日召开董事会,对2023年的业绩进行审议,但却意外“落空”。


本来是要在在3月28日的深夜,碧桂园发布公告,坦言由于行业的起伏不定,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再加上债务重组工作的推进,手头项目数量众多,尽职调查任务繁重,公司可能无法在上市规则规定的3月31日前发布2023年的年度报告。
同时碧桂园还透露,若真的无法在规定的期限内发布年度业绩,那么公司预计在4月2日上午九时暂停在交易所的股票交易,以此等待2023年度业绩公告的正式发布。


截至3月28日,碧桂园收于0.485港元/股,总市值135.7亿港元。
从曲线看出,碧桂园股票不容乐观啊。
碧桂园在公告上主要说行业持续波动,公司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需要收集更多信息以做出合适的估计及判断。
还有债务重组工作仍在进行,项目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相关尽职调查涉及的工作量大、复杂度高,需要更多时间去收集相关财务资料。


估计碧桂园是真的害怕股票停的要退市啊,业绩估计真的非常差糟糕,现在碧桂园项目基本已经停止,没有新的项目开工,也就没有新的血液进行补充,但是抢救机会还是比恒大好很多,尤其手上的物业服务公司,现在还是在手里,还是不肯大规模出售,估计还想等着政府抢救。


3月初获得了一些融资,但是对于碧桂园也就是杯水车薪啊,上次看新闻说预计今年交房48万套,可以看出,现金流有多么匮乏。


没有新的造血功能,然后每年就靠着交房缓解一点点压力,得到部分尾款,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想当初都快爆雷了,还在收购物业等资产,估计也想着从这些优质的物业服务资产会点血,否则有可能就真的活不下来了。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一个普通家庭,一年存款多少算合理?
美国为何频繁炒作“产能过剩论”?
4月18日晚间至19日凌晨,多位美联储高官密集
日元会崩吗,日本会成为第一个被端上桌子的
如何看待本次日元做空?
继德国总理之后,德国最大反对党也来中国了
东亚人为什么活得累?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女儿宗馥莉成为接
新能源车「一年跑 2 万公里被拒保」,业内称
国家统计局发布「3 月份 CPI 同比上涨 0.1%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4-01 22:05:21  更:2024-04-01 22:13:36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