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我国货币总量突破 300 万亿,这对于我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我国货币总量突破 300 万亿,这对于我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老钱日日谈(ID:tobeoldmoney),作者:老钱,原文标题:《我国货币总量已突破300万亿》,题图来自:视觉中国根据最新的…
1、水流从上至下,上胀却下缩,中间打马赛克;特殊部位,少儿不宜;
2、货币背后,是离谱的债务(杠杆率)——


债务吞噬利润,压制经济的自然利润率,利率向下;
3、对外利差影响汇率;
4、在全要素生产率有质的拉升前,“新增债务货币”还是经济支柱。
应崩尽崩
乐子人以为自己在看乐子,却不知道大家都在看他,因为他就是最大的乐子。
有乐子人说,中国M2已经超G7国家货币量总和了,可依旧通缩,还不如日本。
即便他看到了他所理解的“货币总量”与通缩之间显而易见的矛盾,但宁可认为这是中国的乐子,也不愿意稍微审视自己的观点。
这就是典型的乐子人,他们一定要假设中国不行,然后再反推理由。
即便自相矛盾,他们也宁愿说,这就是因为中国不行,所以才矛盾。
从建国开始,秉持着“中国崩溃论”的乐子人们,已经被打脸70多年。
可他们依旧不抛弃,不放弃,脸都肿了,依然战斗在唱衰最前线,这是怎样一种精神?
回到这个问题,中国突破300万亿的是M2,广义流通货币,而不是货币发行总量,这两个数之间差着十几倍杠杆呢。
美国M2的统计,跟中国完全不同,甚至从M1开始就已经不同了。
美国M1不包括财政部、美联储及存款货币机构手中的现金与存款。
M2中的定期存款只包括10万美元以下的存款,零售货币基金也只包含10万美元以下的机构货币基金。
也就是说,中国M2中的几个大头,美国都没有统计进去,当然就比中国小。
本来这玩意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根本不算个问题,人家知道对比货币发行量,看央行资产负债表就完了。
美联储去年从4万多亿直接暴涨到近9万亿美元,同期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大概在40万亿人民币左右。
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都在谴责美国滥发货币的原因。
但2024年,美联储在缩表,现在已经从9万亿缩减到了7.5万亿美元。
中国也在同步缩表。
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比值,基本就是围绕GDP比值波动。
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央行紧盯美联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美联储保持美元稳定的能力。
而且,滥发货币会增加M2,但未必导致通胀,日本这几十年的量化宽松就是最好的例子。
想弄明白货币机制,你必须先弄明白这几个概念。
假如银行顶格发贷款,100存款,发放了1000贷款,准备金率10%,准备金100。
那么如果央行“降准”1%,银行就会释放10元准备金。
反过来看,这10元准备金还在准备金账户,因此银行可以多发放“多余准备金除以新准备金率”,10除以9%,约等于111元一次贷款。
一次贷款出去的钱又被存回来,再二次贷款,根据乘数效应,最终可以撬动1200元新增贷款。
中国存款总规模将近300万亿,准备金率在低位,7%到8%左右,准备金总额20多万亿。
如果降准0.25%,根据上面公式,理论上将增加3%到4%的一次贷款,也就是大几千亿。
但是因为乘数效应,最后理论上可以放大到几万亿,都是市场上凭空出现的钱。
反过来,如果升准,市场上也会减少几万亿流通空间。
央行就是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货币量的。
当然,这是理想情况,现实情况就复杂得多。
人家贷款未必存回来。
你想带给人家,人家也未必要。
所以,这个乘数永远不可能达到理论最大值,而且大小不可控,市场说了算。
央行只能根据市场数据,及时调整。
所有这些钱,统称为M2,也就是广义流通货币。
M2包括M1加上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以及证券保证金。
M1则包括M0加上单位活期存款。
M0则是流通中的现金,包括现钞,即纸币,和现汇,即银行账户里随时能花的活钱儿。
看得出来,M0的流动性最好,随时想花就能花。
M1次之,单位活期存款想要花,需要内部审批流程,动辄几个月,并不是想花就花。
M2就是最广义的货币了,什么样的流通性都包含进来了,股票债券这些,也算在里面。
这三个里面,能够形成消费的只有M0。
或者说,M1和M2想要形成消费,都要先转化为M0。
这个好理解,付款都得是现金,没人拿存单或者股票买东西。
但是央行通常并不能直接影响M0,而只影响M2。
但M0才影响通胀率。
央行无法直接影响M0,也就无法直接影响通胀率。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能直接影响,像美国那种,直接往居民银行账户打钱,就可以影响M0,直接刺激消费,从而增加通胀。
但在中国,就未必行得通,钱发下来,没准儿转头人家又存定期了。
所以,中国很多地方采用了发购物券的形式,只有你消费了,这笔钱才补贴给你。
除了这种极端方式,央行想要影响M2到M0的转化,最常用的手段是利率。
这个好理解,利率高,大家喜欢存钱,利率低就不喜欢存,负利率,理论上就都不存了。
但这招儿也不是100%管用,像日本已经超低利率,甚至负利率很多年,可M0就是转化不过来,大家就是不消费,通胀始终起不来,一直面临通缩风险。
因为M2中,除了存款,还有证券保险这种蓄水池。
降准也好,降息也罢,逼出来的贷款,很多进了股市债市,就是不向M0流通。
其根源还在于社会预期。
企业预期不赚钱,自然不会把贷款投入生产,不如在M2里面转,吃吃息差,炒炒股。
再向下追溯,回到个人预期。
大家都预期通缩,自然就不会花钱,等明年物价更便宜了再买,不香吗?
结果通缩更严重了。
反过来,大家预期通胀,自然没人存钱等着贬值,取出来都花了,物价自然要涨。
结果通胀更严重了。
这种预期一旦形成,便如瘟疫般蔓延,政府很难干预。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了,为什么通胀和通缩都难以控制?
因为央行只能间接影响M2,也就是货币供应总量。
但由于乘数效应,微小的降准,可能撬动巨大的货币增量。
而这个乘数政府无法控制。
同时,政府无法影响M2向M0的转化。
货币量再小,一旦大规模转化为M0,一样会产生通胀。
最后也是最玄的,就是社会预期,一旦预期通胀,就会形成踩踏,根本遏制不住。
最后还是奉劝乐子人一句。
找乐子,可以,但千万别碰专业领域,别碰带数字的。
以你们的能力,看看“江苏球迷辱骂辽宁球迷”这种简单点的,不用量化,甚至没有复杂原因,情绪上来,喷就完了。
而对于那些想深入了解世界真相的同学,我劝你们,也别盯着美国找乐子。
尤其美联储这种专业机构,人家现在的能力,确实比咱们强。
人民币想要全球化,我们得跟人家学。
后面有机会讲讲美联储,人家的“预期管理”可谓登峰造极。
既让你相信政策可预测,又从来不让你预测对,比我们这边有些部门“辟谣第二天打脸”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这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你如果非要看乐子,倒是可以看看民选总统的乐子。
这帮人乐子多,且不容易打脸。
很多人当总统前,就是个网红或者演员,连个村都没管过,你说出乐子的几率有多大?
而且人家也不在乎,哄着选民高兴就完了,日子好不好也都是你们自己选的。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讲个笑话美国21万亿美元的货币总量,美债却有35万亿美元。
财政货币化是很大件事,甚至说是底线。我国人民银行法历经数次修订,但央行不能直接购买国债的条款一直保存,反应了较强的定力和清晰的认识。这相当于无锚印钞直接注水。
但是如果出现自己给自己印钱的直接购买国债。物价飞涨,储蓄一下涌入市场寻求避险资产。最近没有利息的黄金白银疯长。就是这样的情绪催生的。黄金白银信用货币的看门人。此消彼长。
先上结论:巴菲特想和和张磊换家 ,来搞些舆论欺诈,玩弄张磊。
美国的问题的逻辑链条是啥。
美元计价的资产,最终还是由美元计价资产作为生产资料,未来所制造的产品,能否卖出去,卖出去多少来决定的。而能否卖出去,卖出去多少,还是由美国人的购买力,以及全球的购买力来决定的。
美元加息,意图是吸引资金从美国以外的地方抽逃,阻断这些地方的发展;然后资金跑去美国,美国用造假的数据提升资本对美国经济的未来预期,然后加大对美国的投资,从而拉开美国和美国以外地区的未来发展差距。
但现在的问题是,资金回到美国之后,它真的投资了吗?
加息的本质就是将整个美国未来的收益,更多地分配给金融资本,那分配给居民的就少了,加息压制美国居民的未来购买力。如果说,美国的加息引流回美国的资本真的集体相信美国的未来是如此美丽,然后加大投资,那么投资转化成了美国居民的未来收入的增长,那么,美国居民的购买力增长真的可以把“对美国未来经济的良好预期”这个事给整得逻辑自洽起来。
但是,金融资本之所以叫金融资本,就是因为它特别强调自己的流动性,特别强调自身可以在货币周期、政策周期、资产配置周期里边,搞各种转换,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美国这种金融收益最大化的制度环境下,资本没法转化成产业投资沉淀下来。
那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只要美国不货币宽松,美国居民的未来购买力是指定萎缩的,那么美国资产的价值也必然是萎缩的。
打败美国的,不是美债危机,不是美国银行危机,这些危机都可以使用美联储的定向扩表魔法来掩盖。打败美元的是逻辑。
一切资产的价值,最终还是由未来居民的购买力来保障的,你搞加息搞紧缩,既压制全球未来的居民购买力,也把原可以分配给居民的财富拿去补贴金融资本。并且,美国并没有把富集美国的过剩资本从金融资本转换成产业投资的能力——那么,这些过剩资本就没有能够实现对经济的进一步开发,它无助于改善居民的未来购买力,所以,美国未来必然是经济衰退,除非它进一步宽松。
而正是因为美国没有在加息周期实现对社会生产的扩张——大家都在炒美股的七朵金花,而这些金花们在现实中却在裁员,所以美国未来的经济供给能力没有丁点的改善,所以美国就没有宽松的条件。
以前美国的宽松条件在于:美国把所有的社会生产扩张的活,都外包给产业资本,比如中国,让中国持续不断地投资,然后无偿或低价地把这些投资地结果——更多的工业品,投放到美元循环中来,并且,美国人通过美债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来回收由产业国赚走的美元,从而使得产业国即便赚走了美元也不能扩张自己的购买力,这样,就可以实现“宽松美元+有序通胀”的组合。
现在这个条件没有了,美债不能回收中国的美元,也不能回收俄罗斯和沙特的美元,它自己又早已经放弃了对产业生产的直接组织,现在也拾不起这个活了,美国人只要宽松就一定是通胀。
通胀不仅仅是大宗的上涨,产业能力也将变成稀缺品。
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南方世界不是没需求,是没有发展工业化的启动资金,美国人加息搞金融紧缩不给它提供资金,同样,美国人搞金融紧缩也限制了中国向这些国家投放人民币,因为在美元加息的环境下,向南方世界借出去的人民币太多会造成人民币汇率波动。如此,南方世界的需求因为缺乏资金而被抑制,中国的产能显得过剩了。
但是,一旦美国因为遭遇自身矛盾——加息抑制美国居民消费力,压制美国资产价格,造成经济衰退,使美国经济无法兑付高息,不仅中国的内需会复苏,整个南方世界的资金紧缩问题将进入完全不同的上升结构中——抑制资金向南方世界投放的美元紧箍咒再也不存在了,那么中国的产能不再是过剩的,而是稀缺的。
美国的通胀的本质不是因为美元印多了,不是,而是因为中国崛起颠覆了全世界的权力格局,中国人和南方世界人民第一次在世界中作为人活着,而不是猴子活着。
以前,美国人是世界第一公民,全世界的产能和资源产出首先满足美国人,然后才是欧日这些不缺乏美元流动性的国家,剩下些残羹剩饭才轮到因为发展或者外债问题而患有“美元饥渴症”的第三世界人民,整个世界的购买力被美元的不均衡流动划分成了三个圈层,才实现了通胀在全球的不均衡分布————这个东西又造成了全球不同货币的投放的不均衡,从而使得”发达金融国家不搞生产,却一直滥发货币,并且还用货币主义的狗屁去教导产业国家必须紧缩本币”这种荒诞事情一再发生。
现在,美元加息不能伤害中国,但却抑制了南方世界的发展,而南方世界发展被抑制,就封闭了中国作为产业国的发展上限,从而导致中国没有发展空间并且预期一致向下,进而自我预期实现——中国真的会停滞。
但是随着中国在美元加息周期里日拱一卒式的扩展一带一路贸易圈,而维持住了中国产业的基本盘,以上那种结构就不会实现。
中国既然不敢在美元正式开启宽松之前,向南方世界和一带一路投放人民币,那就先用内需扩张来提升中国经济发展预期——因为内需循环中的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外流是受限的。
只要让那些持有美元的人觉得,中国经济向上的可能性>美国经济即使不结束紧缩也不会衰退的可能性,那么,美国金融资本内部就会出现裂缝,有些人就会卖掉美股换掉美元来中国,美元环流就会逆转,一旦逆转,美国为了保住它的金融体系不出现系统性的坍塌,它也必须再次宽松,保债务,保资产价格。
而这种逆转一旦发生,就将是历史性的不可逆——美元再也不会开启下一个强美元环流了,美元贬值成墨西哥比索。因为美国人的产业体系在过去的三年没有实质性增长,它的未来供给能力不能匹配它为了保住债务体系和金融体系而必须施行的货币宽松.
现在中国的投资者还是认识不到中国产业的价值,而大多看好大宗商品,本质上仍旧是在表达它们对中国经济的看空,它们认为通胀会惩罚中国。大宗成了它们所认为的“中国经济的照妖镜”。纯粹扯犊子。比亚迪>铜。
未来是增量世界!增量的根源是世界换了个新主子,新主子有世界利益共容机制——弃绝金融,立足产业。
假如你是巴菲特,你需要干啥?
你需要和张磊换家,让住在新加坡的张磊放弃它在A股和美股之间的均衡配置的路线,转而全力投向美股,为巴菲特套现当耗材,从而为巴菲特“弃美就中”的世纪调仓创造条件——英伟达出货给张磊,然后买入张磊卖出的比亚迪。
那么怎么才能达成这个企图呢?
那就是赶在美联储今年的降息之前,拼命造谣中伤中国经济和人民币,以及中国股市。
中国想要启动内需对不对?好,那就说你人民币今年要超预期宽松,人民币要贬值。
中国要整顿证券业和基金对吧,每一次整顿我都写个小作文,草木皆兵杯弓蛇影,引动市场恐慌。
拜托,中国这几年最大的问题不是印钱太多,而是太少。人民币印的少,新增需求少,才导致市场预期差,大家都不投资,中国经济能够给产业资本提供的未来利润期许就少。产业国提供的产业利润要比金融国提供的利息要高,才能引导资本安心作为产业资本沉淀在东方。
之前啰啰嗦嗦讲一堆,就是要说明:在美元势不能穿鲁缟的临界时刻,中国先用内需启动引导美元持有者之间的利益分歧(卖美股,买a股),就可以给予美元资产以反戈一击,从而迫使美元宽松(多种因素共振的结果,美元资产泡沫破裂只是最后的一根稻草),到时人民币可以向一带一路国家释放贷款引导丝路贸易圈爆炸式增长,到那时,人民币币缘圈能够提供的资本收益远远大于左支右绌用5%的利息挽留美元持有者的美元币缘圈。
巴菲特懂这个道理,张磊不懂这个道理,因为巴菲特比张磊更了解英伟达是怎么回事。
1948年11月黄百韬为果脯殉葬,而建丰同志三个月前就在上海搜刮黄金和美元,为逃亡做准备了,看到了吗?“他们”永远比“你们”,更早了解“他们”自己是个什么结局,“他们”总会比“你们”更早地为“逃亡”做准备,而“你们”呢,还在痛骂tg当李涯呢。
你们在2024年嘲讽中国m2,有多可笑,了解了吗?
一个国家可以发行多少货币,不是由这个国家的gdp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决定的(工业生产能力包括自主技术,产业规模和可获取的资源三个要素)。
人民币需要将自己的货币发行量扩张3倍,美元需要贬值90%。
美国波音飞机代表了美国自主产业技术的真实内幕。
美国的工业用电量是中国工业用电量的1/7。
美国连下场乌克兰和保护以色列都做不到,它在全世界获取资源的能力骤降。
一个人在1948年听了果脯的战报新闻之后,总结出了tg必败的十点,这个人的结局,不是留在国内死于三反五反,就是跑去美国养鸡。
当前这个时间节点,美国人会利用远程养殖舆论、地缘冲突、美联储的新闻发布会来搞各种偷袭,来骗,遥想当年美元的那些大开大合的套路,如今已经可悲到要像一个下沉到城乡结合部去做直销诈骗老头老太太的草台班子团伙一样,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这是最后一波了,巴菲特要是不能和张磊换家,白皮和尤太几百年积攒的家当就要像烈日下曝晒的三体人一样了。
美国人已经派出了他们的先遣队来拜码头了。
欧洲人还在做整合欧洲的努力——孩子都生出来了,奈子还没长出来,好笑不。
美国的财经舆论,一会唱多A股,一会唱空A股,差点没把“努力听它指挥”的新加坡资金给跑死。
多么熟悉的1948呀。
M2这个词,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货币供应指标
一般而言,世界上用M0到M3根据货币属性以及范围来划分货币供应,全世界统计口径不一样,但是大致来说:M0是流通中的现金,比如说你拿的纸钞硬币都属于这个范畴。
M1等于M0再加上可交易用的存款,比如说企业的活期存款和支票存款以及信用卡存款等,这些钱在你买东西进行消费的时候都可以立即拿出来支付。
M2是M1再加上非交易用存款,比如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公司、企业、机构的定期存款,定期不能立刻就拿出来去进行消费支付。
M3是M2加上其他的货币性短期流动资产,比如国库券金融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你只需要记着数字越大的M它所包含的范围也就越大,那么M2大于M1和M0。
因为各个国家的金融状况不一样,货币体系以及央行制度不一样,所以也就造成在各种M的统计上标准和口径不一样。
中国和美国之间在M2的统计上有相当大的差别。
美国的M2包括M1+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小于10万美元)、零售的货币市场基金。
着重要注意,存款里大于10万美元以上的没有算。
而中国的M2包括M1再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和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
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是企业、机构、事业单位、军队、政府、学校、科研单位等定期存款,只这一个数字就和美国的M2就拉开了非常大的距离,因为企业和机构的存款才是大头,而美国恰恰把这个存款刨除在外了。
再简单一点说,中国的M2包含了所有的存款,包括个人存款和企业存款、人民币存款和外汇存款。
美国的M2不包含10万元以上的大额存款以及外汇存款。
这就造成了中美之间M2统计上非常大的差异,
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离岸人民币存款余额是1.5万亿,处于历史高位,
离岸人民币可以大致理解为可以在国际上自由兑换的人民币,
1.5/300=0.5%,
这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真相
一个思想实验:假设一个国内的富豪,好比拿100亿人民币在国内换成美元移民了,你会不会恨得牙痒痒,痛斥他中国赚钱美国花,
而,若是这个富豪拿100亿人民币换成卢布移民了,你是不是就没那么恨了,
所以,无论宣传美国如何如何的放水收割,什么各国去美元化云云,其实在你心底,是不是还是把美元真正当成“钱”呢?
反过来,假设一个美国的富豪,好比拿100亿美元换成了人民币来中国投资,美国老百姓会不会痛斥他“转移资产”,群起而呼“不要让他跑了”呢?
所以,什么是国际化、美元霸权,你有点感觉没?
每次中国减持美债的时候,一群货币战争型媒体就在吹去美元化,那么问题来了,国内富豪拿人民币换美元带走出去的时候,这帮人又怎么吹“别让他跑了”呢,不是去美元化吗?
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
23年,我们足足印了28万亿,这是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印出个德国。平摊到每个人手中,也有2万块。
但是,市场毫无波澜。
股市没眼看,一度击穿2700点。都说男人不重情,可是看看这些股海沉浮的男人们,正应了那句话:任你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你如初恋。
男人们对A股的望眼欲穿,6字总结:深情,专情,痴情。
房价一路降,企业没招工,工资更没涨,裁员在持续,年底钱包空。
28万亿去哪儿了呢?
这些钱是用来支持实体,激活经济的,目标非常好。
到了企业手里就可以扩大就业,持续发展,连锁正向带动。
可惜预期没有如愿实现。
反而23年有不少企业没有撑住,走上了倒闭破产的道路。
大家熟知的威马汽车、有着24年辉煌历史的厦门微创微、黄光裕出狱后蹭高调创办的真快乐APP;知名餐饮、建筑企业等等,更是数不胜数。很多吸纳主要就业人群的小微企业,正面临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企业经营的艰难,伴随着频频裁员,降薪,消失的年会,无论国企还是私企,多少都有影响。
可是钱呢?
28万亿的巨大体量,怎么可能无影无踪?
倒闭边缘的私企,眼巴巴盼从28亿资金里贷一点出来救命,急得直跺脚也贷不到,银行不敢啊,风险太大,毕竟要赚利息。
搞不好利息没了,本也飞了,这买卖银行也不敢做。
负债人数我就不提了,之前说过,这大几亿人征信大概率有问题,不可能贷出钱了。
以目前房价的趋势,也没多少人敢贸然买房,多方因素综合,使得银行的贷款客户数量巨降。
银行也急啊,风险大的不敢贷,有实力的人家不缺钱不愿意贷款,老百姓呢?都想着怎么活下去呢,断供一大堆,紧衣缩食,谁敢贷款那真是骨头硬,头更硬。
所以,这钱只能在银行空转,银行抓着这些钱手发烫心在慌,贷不出去还得给央行利息,有的只好硬着头皮还给央行了......
不过话说回来,2008年的4万亿,效果堪称灿烂辉煌,经济突飞猛进,经历过那段时期的人们,感受一定很深刻。
可23年的28万亿,08年的7倍之巨,悄无声息,石沉大海。
这钱已经印出来了,银行又不好往出贷,不能回炉吧,那怎么办?
各地城投债规模,已经突破了65万亿,很多地方已经资不抵债了,于是,借钱还债吧......
你们说这28万亿还债够不够呢?循环能不能一直持续?
当然,良性借贷是件好事,有很正面积极的作用。
有人说,老百姓都这么艰难了,为什么不发钱渡过难关?
作为消费主体的大部分普通人,如果没钱消费的话,28万亿即便各有归处,扩大生产投资等,其实也没多大作用,还可能死得更难看。
产品的终端,只能是消费者,消费者没钱,等于死局。
如果把钱发到老百姓手里,一可增加信心,二信任度上升,三确实可以快速拉动内需,消耗库存,社会氛围振奋等。
可是,突然有专家跳出来说:“都发钱,等于没发钱。”
假设一个人发2000,可以让这个人至少生存情况好一点。不过这2000块在专家眼里可能也就1块钱的感受,他看不起,不需要,但也不想让别人白白得到。
放眼远望其他国家,靠给百姓发钱,支撑起了内需稳定了秩序,发食物必需品也经常有做,可见,这是国际惯用解决困难的手段之一。
一直在用这样的方法渡过暂时的难关,那就说明这些国家认为此法可行,有效。
可是我们的部分专家认为,中国是最勤劳的民族,从来不养懒汉。结合种种推测,发钱的可能性不大。当然我是很希望发的,可惜我说了不算。
百姓手无寸金,存款微薄,还得警惕被裁员,仅有的资产一降再降,只能紧衣缩食应对风险。
上有老人,下有子女,中间被鼓励二三胎,还被刺激着消费,再刺激就得喷血了。
很多负债的老板们(非老赖),技术在,经营能力在,人脉渠道都在,非常需要一笔贷款来翻身,但是征信黑了,限高了,甚至银行卡退休金都被冻结了,生存都有问题,还想翻身?
这部分老板其实有着较高的概率能够快速翻身。
可惜世事残酷,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被迫卡在了原地,动弹不得,好似老孙被压在了五行山下,一时没个好招数对付了。
一边逼着还钱,一边限制赚钱,方式独特且耐人寻味。
银行为了自身利益,也为了促进消费,降息再降息,希望大家取点钱出来花花。
老百姓也是绝了,说不取钱就不取钱,任你天花乱坠东西南北风一顿吹,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怕是打掉两颗牙也不松口。哪怕用六位数的密码,保护着不到五位数的钞票,挺壮烈的。
就这么僵持着呢。能还得起钱的,人家说死也不借了,借来扩大生产等于活腻,提前体验寻死的刺激感,他们不想体验,主要是不蠢。
不过也有例外,那个许家印就挺厉害,借钱疯魔,还总能借出来,然后哼哧一顿分红,再跑去美国申请破产,这一套玩的够花哨,最后还不是贷款的百姓哀嚎遍野。
让银行无息贷款?低息贷款?想啥呢,你喝西北风,也不能让银行喝西北风。
这个局面,就好像一套机械齿轮,本来环环相扣运行稳定,可就是有那么一环几环出了点故障,整套装置就得被迫停摆。(划线的一环几环不明说了)等到必须解决的那一刻,把故障解除掉,才能继续良好运行起来,希望这一天不要太久,大家真的撑不了多久了。
西北风,它不好喝啊,不管饱,还没味儿,肠胃不行的人还得腹泻......
原创:猫姐杂谈


现在还没无锚印钞,起码还要过一层,但也只能说要脸,但是要的不多。
为什么能印到这么多钱,原因是很多资产被估到了一个夸张的价格。高速铁路大桥之类的玩意天知道抵押的时候估了多少。而城投3.0就更有意思了,可以圈一块荒地,然后找有帽子的人说这一块地未来一定有发展,接下来就可以抵押给银行了。
就是不知道有一天需要出清的时候这些流动性极差的资产还值多少钱。
我们中国人有属于自己的恩情
看见先锋队替我们辛苦地保管劳动成果
这不令人感到无比的自豪吗


贫富差距如此之大的社会,1%的人占据了90%的财富,恐怕是千古未有
。。。居然给我关了评论区,好怕怕
一个科级,轻轻松松抓走几个亿,几百万亿哪里够老爷们分的
秦始皇摸电门……赢麻了
人均2万,
算错了,人均20万……
大家是有钱故意不花,专家说的很对,大家都有钱
这表示你手里的钱随时可能变废纸,只要开闸泄洪,瞬间一泻千里。
千万别太敏感,以下,就是一个“等比级数”初中数学题。
在别的问题上,从来不敢说自己是先知,但这个问题,我就是先知!
下一个100万亿,就是M2 400万亿,在2027年4月底之前胜利完成!如不能完成伟大目标,提头来见!
事实证明,M2年率,绝对不敢小于8.7%!
今年底,326万亿;
明年底,354万亿;
后年底,384万亿;
2027年4底之前,400万亿,伟大目标完美实现!
2030年底前完美完成500万亿!
M2 = 》 8.7% ,就是一个等比级数!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很快就game over 了!
北朝鲜2023年3月23日,货币改革,10000=1
一个人只能换最多15万新朝鲜元!
乌拉!
近两年增印的货币总数超过了G7之和,略低于美欧日之和…
超过了GDP增长很多啊,这样都能通缩…
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富人的消费能力是有上限的,而穷人的消费能力在萎缩,进而需求不足(也可以说是生产过剩),资本投资回报率不足以覆盖风险和成本,结果就是经济危机。这事印再多钱也没用。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偷偷救助银行等金融机构77000亿美元,当年,美国国债才9万多亿美元。
这个数据是彭博信息公司3年后,在联邦法院打了一场官司后才拿到的。这时,银行等金融资本家们的资产在危机中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长了39%。
这些天量美元,绝没体现在M2上,否则,彭博信息公司也不用处心积虑打一场官司了。
另外,美国M2和中国M2相比,统计口径过窄,根本没有可比性。
有人能否根据下面数据得出,2011年巴西、印度、俄罗斯的货币要美元、日元、英镑等更坚挺吗?2011 年 11 个国家 M2 对 GDP 的比值的百分比,如下:
日本:237,西班牙:203,德国:180,英国:171,中国:167,法国:152,意大利:151,美国:83,印度:72,巴西:69,俄罗斯:48?
一、对经济学一知半解还愿意胡说八道的人可真多,都愿意蹭蹭热点。
二、现在的很多经济现象,用西方传统经济学早已解释不通了,反倒用政治经济学能解释得通。以前的马哲、毛概、政经真有用啊!当年的自己真肤浅!
三、人和资金,都是分层次的。不能沟通流动有时候还真不是坏事。
M2包括公司和个人存款,理财,截止2023年10月末,我国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了287.28万亿元,其中个人存款余额134.98万亿元 ,知乎的人难道不知道?
全世界有两个主要的国家是最不喜欢用放水来解决问题的,然后全世界还有一个国家呢,他是非常害怕说不放水的,遇事不决就放水。前两天很多自媒体包括一些经济学家都在探讨,说中国的这个M2货币总量突破300万亿了,全世界最高。说中国大量的放水之类的。讲到这儿我实在是有点儿绷不住。
中国这些年放的水其实不是太多了,反而是太少。你知道全世界有两个主要的国家是最不喜欢用放水来解决问题的,一个就是中国,还有一个是德国。然后全世界还有一个国家它是非常害怕不放水的,遇事不决就放水,那就是美国。
美国有一句话说,人类的行为模式都是他在过去自己经历的一种反思,这个在国家政府上也体现得非常非常明显。为什么中国和德国这么害怕去大量的放水呢?这都是有深刻的历史记忆的。
大家都知道,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的占领区,法币的通货膨胀造成了民不聊生,最后政权都丢了,跑到台湾了。德国也是一样,德国在30年代共和国政府时期,也是恶性的通货膨胀非常高,间接导致了民选希特勒的上台,间接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而美国就正相反,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时,政府一开始非常谨慎,觉得这只是小问题,很快就会过去,所以坚持不放水。但是后来却发现形成了通货紧缩,造成了恶性循环,全球性的大萧条和经济危机,GDP大幅下跌。后来罗斯福上台后,痛定思痛推行了罗斯福新政,新政的核心就是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扩张政策。企业和家庭不消费,那政府就来修路修桥,雇佣大量工人,配合印钱,把美国经济带出了通缩。
所以美国觉得,以后发生经济危机,就靠印钱来解决。你看08年金融危机,QE一轮两轮三轮,最凶的是不是美国?包括前几年的疫情,中国遇到疫情第一个想的是控好钱袋子,把钱有效的花;而美国遇到疫情就大量印钱发钱,当时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在疫情期间一年之内就翻倍了。这真是一个什么级别的钱啊!包括财政政策,也是发得非常凶。
前几年在美国生活的朋友都知道,美国对普通人可真是每个家庭直接发现金,狂消费。我们有一个客户是做旅游区的越野车的,当时他的公司越野车销量在疫情期间翻了10倍。所以其实按道理来说,中国经济在疫情期间遭遇了这么大的冲击,应该是要发一些钱来缓解一下的。但实际上这些年,发的钱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现在中国经济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地方政府真的没钱,公务员的工资都开不出来了。
中国经济结构里有很多企业和家庭都是直接拿政府的订单,或者间接接受一些政府的投资,跟地方政府开支关系非常大。那地方政府都这么穷,怎么给你接新的订单项目呢?老的工程做完了,款压着,他们确实是没钱。所以前一段时间,外媒就报道了一个事情,就是要求人民银行下场买一些国债。
这个事情我看经济学家刘玉辉讲得挺到位的,他说央行下场买国债本质上是把资源的分配权导向了财政体系。国债是财政部发的,然后包括财政要怎么花这个钱,这是财政部说了算的。但这个事儿,我觉得是一个好事儿,因为现在这个阶段,确实是财政政策不太给力。整个经济卡在一个卡点,其实就是卡在财政政策上,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太谨慎、太保守了。
那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说做私募基金,看的核心变量其实就是地方政府财政会不会获得中央更多的转移支付,获得中央更多的一些发债权限的放开。如果这个事情形成了,那我觉得其实中国经济很多的卡点都是迎刃而解了。所以今年大家自己做生意的,包括手里有很多股票、有基金的这些高净值家庭的投资者,大家如果只看一个变量,我告诉大家就看地方政府财政政策会不会继续进行更大的扩张,这个是最重要的重中之重。
今天简单的聊一聊中国经济,聊聊宏观面。
2023年底,中国存款总额已经是287万亿了;前段时间M2接近300万亿又刷屏了。
很多名词,大家不懂,我也就不去解释这么多了,主要是水平不够,很难让大家听懂。
存款总额和M2,是非常接近的,所以300万亿,没什么可惊讶的。大家疑惑的只有一个,参考下图:


首先大家自己有多少钱,多少负债,大家自个清楚。今天聊宏观,钱去哪了?问题是钱去哪了?钱哪也没去,在顶层空转套利。
怎么转呢?网上有个最近两年的经典名场面:去银行取钱,银行工作人员问:钱取出去做什么用?经典回答:取出来存对面银行!
什么是空转?车挂空挡,加油门,车子不走。市面上现在其实是很缺钱的,但银行根本不敢把钱贷出去,上面又逼着把钱贷出去,于是主要把钱放给了不缺钱的国、央企,大民企,他们也不敢拿去投资、扩张,于是又通过一些手段操作又把钱存回了银行,并且还有利可图。于是钱就在那空转,没有流入社会、市场、实体经济。
具体是怎样的操作,我就不说了,水平有限,说不明白;讲两个名词:承兑汇票、大额存单。接触过,玩过吗?如果没有,那就结束了,聊不明白。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最最近几年,啥都没涨,就是放了这么多水根本就没流到市面上,通胀没有发生,反而是通缩了。
股市没涨,楼市没涨。现在这样,未来几年也依旧会是这样。所以现在就是未来,没什么变数。现在钱流不到市场,未来几年依旧是这样流不到。
而实际上,大家都是被平均的那个,压根没钱,老一辈被啃老,掏空6个口袋,年轻一代被消费主义洗脑,一屁股债。现在各种抽贷,房子高危接盘,断供就在眼前或者已经断供了,各种烂事都集中暴雷。说不定现在可能都已经失业了,你说这些事怎么破?压根无解。
事实就是把低息的钱借给不需要钱的人,把高利贷借给穷人。这是现象,也是事实,是有经济规律的,我不是在折射任何东西。
替穷人说话,为富人办事。这同样也是现象,也是有经济规律的,而且无法改变。
是不是很没有新意,但这是事实,就跟你的工资一样,这个月,下个月,明年可能会有啥变化吗?微乎其微,放水放不到你家田里,所以跟你没啥关系。这一点你自己也清楚,就是不愿意去承认,心里总期待着天降横财,一夜暴富。
咋的?10万中彩票2.2亿,官方都辟谣了,合理合法,你还想一夜暴富?
这样吧,我这有个大项目,甘蔗壮阳,10块1斤,咋说甘蔗这形象,包装一下,跟壮阳还是很沾边的。看到商机了没?
好了,睡吧,不逗乐了~
底层穷咕噜,关心啥国家大事,宏观经济。躺着就行,我们已经全面小康了。
民生物资没怎么涨价,房价还在下行,大A还是要死不活。印这么多钱到底去哪里了,这300w亿,到底影响不影响我月薪3000啊?
这是不是个怪现象,2023年中国M2增加25.8万亿人民币,但既没有推高资产价格,也没有拉升通胀;美国M2减少5043亿美元,但金融资产创新高。
问题的关键在于,钱从哪来,钱去哪儿了?
简单来说,中国是从银行到银行,在银行里面流转,美国是从政府到居民,形成循环。
这个过程可以参考这个回答里面的Part1:
钱都去了哪里?美国消费(投资),中国存款(又回到银行)。
所以:
美股还会涨!美联储会适度降息,目前的共识是6月之后。中国国内居民定期存款量还会增加。循环路径:路径① 支付员工工资与退休补贴→居民定期存款;路径② 大型国有银行低息贷款→中小银行定期存款;路径③ 往期债务还本付息→企业部门定期存款。正如上面那个回答所说过的,信贷增长主要流向企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信贷货币并未完全流向实体投资。
就酱。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仓库里的粮食都发霉了,吃不过来。
与此问题相伴的是另一个问题:为什么M2总量如此之多的情况下,物价没有明显上升?回答了这个问题,就能基本搞清楚了300万亿M2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因为房价没有计入CPI,这就是答案。而超发的天量货币被“定向”注入了房地产、大基建、大工程以及金融业务,吹大了泡沫。仅此而已。
从结果上看,催生出了很多原本没有的产业和行业,而和民生息息相关住房、医疗、教育等一路飙升。综合生活成本相比真实的可支配收入,被推高到了一个可怕的水平,同样的还有居民债务率。很多商品、服务、资产的价格,相比起品质或投资收益,超出了其应有的正常水平,比如股价。
同时造成各地的财政收入严重依赖土地财政和卖地收入,产业发展和人均收入严重滞后于城市基建水平。基建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使用,是要钱的,特别是很多项目被包装成有收益的专项项目,这些收益从哪来?只能向使用者--当地居民和企业收取。
从历史角度,看过去二十年M2的增长历程:
2003年M2才19万亿人民币;
2013年M2突破第一个100万亿;
2020年M2突破第二个100万亿,用了7年;
2024年M2到300万亿,突破第三个100万亿,只用4年。
说明我国的经济总量“含币量”越来越高了。


天量的M2从何而来?银行的贷款派生。换言之,巨大的经济总量建立在巨大债务基础上。这也是为什么疫情3年,造成社会面现金六断裂后,经济下行如此明显的原因,因为债务的存量太大了,仅仅支付利息都很吃力了,就像房地产一样,最终的结果只能债务爆雷。即便继续放水,也只是把泡沫继续吹大,延缓危机的爆发时间。
同时造成,货币政策彻底失灵,因为只能用来置换地方债务,或继续投入到已经对GDP增长贡献率开始下降的大基建、大工程中,而不能可能也不愿流入居民和企业手中,缓解其债务压力、提升收入预期,从而真正提升内需规模。
之所以社零还在增长,只是其中的构成因素之一:政府消费还在增长,这个因子也是所有消费项目中,对经济总量拉动最大的一个。
你以为的刺激内需是:发钱提升收入,或者提升就业率,刺激消费意愿。
它们说的内需是:增加包含政府消费的消费的总量规模罢了。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就是300万亿M2的综合影响:前1/3时间段利大于弊、后2/3时间段弊远大于利。这还没提分配机制和法治效力的失衡。
美国是全球第一货币滥发国,向世界转嫁危机


















都怪你们阴阳怪气,让我评论都被关掉啦
这里有两个重要的东西要普及。
货币总量增加不等于通胀
这个观点我写过无数遍,纠正“印钞通胀论”许多次,但个人的力量有限。
说整体,为什么货币总量增加不等于通胀呢!用老百姓的话解释
官方找银行借一百块钱,修路,一年后债务到期还不起了。
开发商找银行借一百块,买了官方的地,两年后债务到期还不起了。
老百姓找银行借一百块,买了开发商的房,三十年后才需要还清。
你注意,这里面本来一分钱没有,是官方借钱,银行印了一百块,开发商借钱,银行又印了一百块,老百姓借钱,银行把官方还的一百块拿了出来,没印钱。
这个过程,实际诞生了二百块钱,货币总量增加了,可是,倒推一下。
老百姓借的钱给了开发商,开发商还了银行的债;开发商借的钱给了官方,官方还了银行的债;官方借的钱修了路,参与修路真正拿到钱。
实际上,真正流出去的钱只有一百块,另外一百块在银行里。
修路的工人能拿着一百块钱买到两百块钱的东西么?当然不能。
所以,货币总量不等于钱到了你手里,只要它锁死在银行,你不能花,物价怎么会上涨呢?




从数据可以看出,M2增速远大于M1增速,说明印的钱没有完全流入到市场里,大部分锁死在银行。
所以物价没有出现M2那般疯狂的增速


没有滥发货币
通胀真正要看的是M1和GDP,我们常说的流通货币和生产总值。
(这里有人认为M0才是流通货币,实际M1才是,M0叫流通现金,M1中有活期存款,活期存款能实时交易影响物价,过去技术达不到实时交易,所以活期存款不算流通性,知识要更新)




拿2023年举例,货是钱的1.85倍左右,比我们常对比的美国安全许多,它差不多是1.3倍左右。
这里要着重讲一下
为什么美国用了“差不多”,因为美国M2是可以减少的,月度数值上下波动,无法准确计算,只能大概估算在1.3左后。
为什么美国用M2,不用M1,因为美国的M2几乎就是流动性,可以完全影响物价。
但,必须搞清楚,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2不等于M1,用老百姓的话解释,南方豆腐脑是甜的,北方豆腐脑是咸的,中间还有清水豆腐也叫豆腐脑,谁也不能说别人的不是豆腐脑,当地情况不同,所以豆腐脑就不同。
M2也是这个道理,美国经济体系、规则乃至社会都和我们不同,它们认为那个是M2,我们认为这个是M2,大家都摆出来给投资人、决策者看,你不能说跟你不一样就不是M2,如果跟你一样,却没能反映美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投资吃亏了,决策失误了,请问,你负责吗?
所以这没必要争,看钱货币比就知道货币到底多不多。
那么300万亿M2代表什么呢?
上面说了,银行不会自己印钱放金库里摆着玩。钱很大概率是因为债务循环被锁死在银行里了。
M2总额越高,与M1的差额越大,越说明债务危险,通过正常还债根本还不上,只能借新还旧,拖延债务到期的时间。
我们嘲笑美国债务崩溃的同时,也应该看看自己的债。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称,我国债务规模在350万亿
虽然对于“债务”认定,经济学跟老百姓的认知不同,但实际债务可见一斑。
如果货币剪刀差再这么持续下去,我们不应该担心通胀问题,而是应该担心债务能不能维持下去。
我个人看法,以货币剪刀差做前提,近些年消费增长不够强劲的话,最好别买债券,少做债券类的理财,因为很可能是想赖你的帐去还不能赖的帐。


说明贫富悬殊,导致大量资金郁结于个人。大众没哈。所以物价平稳。不稀释便是经济危机,在人口红利(奴役)消失后。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全球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一季度订单远低于市场
美股纳指收跌逾 2% 创二月来新低,英伟达大
国家统计局发布 3 月份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
私有制是否保护了人格平等?
如何看待英伟达股票2024年4月20日跌停10个点
埃尔多安为什么被叫做经济学毁灭者?
网传南京有中介恶意做空楼盘房价,业主发起
2024 年 10 月我国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将结束
如何评价国际评级机构穆迪(Moody s)下调万
死过人的房子可以买吗?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4-01 22:05:21  更:2024-04-01 22:12:30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