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1-2 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11842 亿元,同比下降 9.0%,如何看待这一数据?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1-2 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11842 亿元,同比下降 9.0%,如何看待这一数据?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842亿元,同比下降9.0%;其中,住宅投资8823亿元,下降9.7%。1-2月份,新建商品房销…
国家统计局用数据狠狠的打脸了所谓楼市“小阳春”的报道。
标题没好意思展示更代表性的数据:
1-2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13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4.8%。新建商品房销售额10566亿元,下降29.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2.7%。
这个数据严重吗,真的挺严重的,看看下图就明白了:


也就是1-2月的跌幅已经是创下来近1年以来的最高峰,而且是断崖式的下跌。
所以,也能理解2月20日,为啥国家立马降低LPR25个基点,力度之大,也是因为房价降幅已经超出预期太多。
显然1月份春节前,北上深率先打开限购的口子,推出的一系列放开限购政策是失败的。
不痛不痒,不但没起到作用,反而进一步加深了市场的焦虑和等待情绪。
跌幅高达2位数以上,不是2024年才有的,最近一次是2022年疫情的最后一年。
随着2021年最高光的房地产时刻暴雷频繁,2022年的楼市也开始断崖式下跌。


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2024年楼市和2023年截然相反,表现极为恶劣。
在这样的背景下,房企销售低迷,万科屡陷暴雷传闻,也是情理之中了。
99%的房企,尤其是规模类,全国类的大房企,现在这2个月,入不敷出是大概率的事情。
不仅如此,今年3月份还是2024年还债的大月。
除了万科以外,还有将近500多亿债务到期,涉及房企几十家。
其中不仅是民营企业,也包括了大量的央企和国企。


不过3月早就过半,从现在的市场反馈来看,基本没有大规模的问题发生,属于该处理的基本都处理了。
一方面,该暴雷的基本在去年也都暴雷了。
目前的做法当然也就是继续摆烂而已,太多经验可以参考。
另一方面,万科和金地,国家队和金融资本显然已经出手。
万科是银行和国资委出手救赎,大概率今年是不会有问题。
比较关心的是金地。
凌克甩锅退休后,前几天金地刚刚换了1把手和2把手,原财务投资富德生命人寿开始占领管理层,从实际的财务融资变成了实控人。
显然已经做了某种交换,金地原班人马退出。
……
2024年还债压力比2023年小,政府救市融资的力度更大,但显然市场端刺激不够,消费者并不买帐。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还会有大动作。
比如继续降息,以及一线城市全面放开限购应该是大概率的事情!
这个速度降的有点慢了吧?朋友
咱们猜猜未来楼市的走向,一定和你想的不太一样
你以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就是经济崩兮兮?以为新房销售价格回暖就是信号?
看!多么魔幻,但是,咱定眼儿,综合一看
往往隐含着对接盘者的圈套
那现在到底该不该碰楼市呢?这完全取决于你对“它”的定义?和..你到底要干嘛?
是拿来赚钱的? 「当然还可以操作,但方法可能比过去复杂一点」
那还是买来住的?
买来住?以后不再卖,哪怕等大哒哒哒~!部分人上车后,有重税来袭,如同90年代日本制定“房子继承”会让后代一无所有的黑手税,那你该买,买你的
不然花钱享受的是啥?一个是时间衰减后的未来价值,啥意思?
居民杠杆低位+储蓄高+长端利率不断抬升,时间衰了,但是购买力还没释放,你会得到一个未来打工人的时间折现
换句人话就是:如果一个经济体,人们借钱的还算不多,没啥负债。人们还挺能攒,经济增长还在高速爆发,不管是内部给予的,还是外部分配给予的!那你现在的动作只需要加杠杆买就完了。
可相反的是:现在的剧本是啥?
居民杠杆高位,储蓄低,但储蓄率高,长端利率不断下移,那翻译成人话就是:幸福感确实有,但损失的也比较多,房子越来越能买的起的,但不是从商品房开始爆,而是政策房不断入手先抢租赁市场,托住因为经济减速而衰减的薪酬,给予打工人生活租赁支撑,反馈到市场中的楼市,那就是:让你不疼不痒觉得它能涨,但永远跑不赢通胀!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都通缩呢? 怎么通胀的起来? 这就有一个说了会毙的话题,向上通胀,向下通缩,再说就不能说了,想想全世界发大饼跟你有关系没?
所以买来是投资坐等升值的,大部分买盘已经明白所以消失
而刚需追求幸福感的也有另外一条途径,政府指导的房子未来会慢慢越来越多,新加坡组屋为例
那商品房、和豪宅咋办呢?
它会变成:企业经营中的信用抵押物,从而可以借到便宜而多的钱,哪怕套利到远端国债,也就是久债上,都会获得一个长债利率下行,价格上涨的溢价收益
比如很现实的久债5%,-3%的贷款成本,=2%的利差,这就是未来套利交易的主线
当然这没说其他资产呢,但从负债端的资金来说,房子就是那个信用抵押物,它更多的就是加大“负债端资金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手里有现金的聪明人,你就不难理解他们到底在等什么了,到底还能套利点啥呢?
哈 哈 哈
就酱!
再开始这个讨论之前,我们先贴一个日本当时经济过热和出清的亲身经历者所著,《失去的三十年》中的一段话:


日本的经济的复苏来源于工业化下的生产力大幅提升,同时非常依赖人口红利创造出大量的财富,原则上生产力极大丰富,居民应该过上更富裕,闲暇福利更好,社会保障更高的生活,但由于经济过热和泡沫经济带来了财富分配的极大不平衡,一些人的负债是另一些人的收益,让其国民还没享受到富裕的生活(实际上当时的人均GDP已经超越美国),就早早跌落谷底,人们除了房子只剩下无尽的负债,尤其是这种庞氏结构急需后来者(年轻人)不断负债才能维系,导致的结果就是市场自发的出清,也是债务支撑繁荣下理所当然得事情。至于有人说“好怀念泡沫时代,希望再来一次”,这确实是多么愚蠢的想法。
回到该问题,房地产需求不是没有,只是价格远超居民能承担的范围,且经济是一个整体,过度透支居民负债,必然导致消费能力下降,居民抗风险能力下降,且发展阶段来看,还没有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且人均GDP或者人均GNI,转化成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有分配的过程,我国则恰好符合发展中国家占比低的特征,居民负债水平又达到了发达国家的行列,消费不足和房地产投资后劲不足是必然的结果。
其中1~2月的住户部门贷款增加疲软就是典型的代表,个人按揭贷款2214亿元,下降36.6%,这还是在这几年已经大幅下跌的情况下的同比表现,你不能指望经济泡沫下已经完成了数次财富再分配以后,居民还能提供什么能力。而居民端一旦停止扩张信贷,一条链你指望谁来提供收益,除非把房地产彻底玩成以贷养贷的庞氏结构,那整个金融体系剩余不多的抗风险能力来抗?怕也是得不偿失吧。
至于很多人关注的新开工面积下降导致的未来供给下降,日本当时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但真正出问题的不是新房,而是库存和投资的房子涌入市场导致的踩踏,我们不止有新房库存,有二手房投资抛售,还有特色的房企信用崩溃问题,楼花是真不好卖了,神奇的是房企暴雷还出现在房地产普跌之前,这就是特色预售制寅吃卯粮的结果,现在信用更是一败涂地,怎么可能既想维系特色预售制的风险收益剥离,又想居民不顾风险的加杠杆维系现金流。
最后,房地产出清属于各个经济体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要总是觉得天就要塌下来了,经济只有经历了出清才能迎来新生,也才能迫使政策作出让步,比如加强对购房者权利的保护,再比如让市场逐渐接过定价主导地位,堵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反而让未来的风险堆积越来越严重,疏通好则可以降低冲击的同时,给居民在未来经济复苏时留够启动资金,一味的鼓励加杠杆事实证明是失效的,市场压力不断增加,政策转向或许就在这几年。
王克丹:堵还是疏-房地产刺激政策选择
周末到一个四线城市参加省考,观察后发现,目前房子真的太多了,郊区鸟不拉屎的地方,建个医院,学校,高铁站,估计吃饭都找不到地方,然后就是一栋一栋的高层住宅,晚上一片漆黑,这种都不知道以后谁去接盘。
另一个离谱的是,这样的小城市,物价完全不输广州,甚至还更高,一碗面加点料就20多,豪华一点,四五十也不奇怪。
买房人骤减,房地产市场开始快速枯竭,房地产商面临破产潮,开始降价销售,投资骤减拼命想要回款解决资金链断掉的危机。
但是现在一切都太迟了,从2015年那轮涨价去库存开始就已经把一个很大的泡沫吹成了必须破灭的超级泡泡。
现在泡沫破灭,一地鸡毛,未来的经济数据不用看也知道:cpi 继续为负,PPI继续下跌,房价下跌,消费信心指数不断下降,失业率继续创历史新高。
2024年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年,这一年我们会看到大部分城市的房价会继续腰斩,总跌幅来到70%,大部分人未来20年都不会再购买房子,房子彻底成为负资产,大量老破小老破大的高龄房子过几年就成为无人问津的贫民窟,而且没有房地产商去拆迁去修新房子。
这一切在2008年那轮4万亿开始推动上百万亿的基建房地产泡沫的时刻就注定了。
过去20年的泡沫经济周期彻底结束,迎接我们未来的是30年新的通缩周期,是所有人从未体验过的痛苦且漫长的经济萧条。
跟大家说个“断崖五年”的概念。
就是大概几年后,中国会出现四到五年减少一亿人的千古奇观。
那时候,才是房价可能阶段性到底的时候。
现在的下跌只是开胃菜。
说明连开发商都不敢看好楼市,说明楼市现阶段进入了去库存的周期,说明楼市仍在下跌通道内。
尽管许多城市的新房开盘价依然保持坚挺态势,但从销量上来看,房子的确已经卖不太动,新盘处于了有价无市的地步,新盘的销售面积下滑了30%。


如果再看到房企的融资数据,则更加可以反映整个楼市处于产业收缩时期,且毫无缓和的趋势。所以此时楼市的风险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试图在眼下进行抄底纯粹就是赌博行为,没有任何的逻辑支撑。即便侥幸买到最低点也纯粹运气,且收益率会相当有限,有这运气不如干点别的来钱更快。
同时和3年前相比,如今的民营房企几乎快要失去对楼市的投资兴趣。在2020年,全国共有13家千亿级别的房企,其中一半是民企;但如今千亿房企仅剩6家,其中4家是央国企。
客观地说,如今的楼市投资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带有浓厚的【任务色彩】,可以说属于无效投资。例如城投公司,它们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为地方政府融资,买地方政府的土地,为地方财政输送血液。
地方财政缺钱时,可以通过卖地来增加收入。但在楼市低迷时期,许多土地会无人问津从而导致流拍。于是本就属于地方国企的城投公司便会加大参与土拍的力度,尽量拍下政府出让的土地。
当然了,城投公司也可能没钱,甚至可以说大多数城投公司的现金流并不充裕。但是它们可以凭借国企的身份向银行或其他机构进行融资,然后用借来的钱参与土拍。这样一来一回,钱就从金融机构手中跑到了地方政府手中。
而到了还钱的时候,如果地方政府的财政充盈,那么便会为城投公司兜底,帮助它们偿还欠款(毕竟你是为了我才借的钱);但如果财政不充盈,那么就只能要求中央财政或是中央银行进行兜底。而为了防止国企破产这类恶性事件发生,中央财政和中央银行一般最后也会为城投公司的债务兜底。
例如前年,贵州的头部城投企业遵义道桥,由于已经失去了经营能力,其超过150亿的欠款彻底无法偿还。为了避免遵义道桥破产,银行方面给予其债务20年的展期便利,且不增加利息。这样的优待一般企业可完全享受不到。
并且该事件必然有中央银行的插手,因为150亿的展期可能会让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逾越监管红线甚至违反《巴塞尔协议Ⅲ》,所以该银行一定会获得中央银行其他方式的现金流补充。
通过这个运转模式我们可以知道,城投企业的拿地成本其实就是零,它们借钱拿地,最后又不还钱,而借来的钱则进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最后债务又要地方或中央兜底。
且,这个兜底的钱,那么是来自于我们的纳税人(财政结余);要么就是央行增加货币供给量(牺牲人民币币值,增加通胀隐患),无论是哪一种最后都让老百姓买了单。
这种模式本来无可厚非,它推动了房地产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但不好的则是过度让社会资源集中到房地产身上,从而挤压了其他行业的发展空间,造成了产业发展失衡的局面,这也是如今我们进行产业转型困难的原因,也是芯片半导体技术被国外卡脖子的原因。
通过以上轮式可以看到,在本就下滑的房地产投资中,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不是市场行为,所以真实的房地产投资意愿比数据中反映的要更加低迷。
进一步说明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因为数据对比之下凸显我国对地产依赖的减轻。
首先咱们来说2024年,天风证券发布报告,估算1-2月月度我国GDP同比增速或在4.2%左右,与此同时我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842亿元,同比下降 9.0%,这种趋势的差异性证明了地产对我国的GDP影响不仅不像过去那般大,放在统计学中A变量下降9%,但是B变量增长4.2%,这两个变量都得不到正相关联性的结论,甚至是负相关性。
如果再把目光看向刚刚过去的2023年,会发现这是我们取得卓越成绩的一年,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同时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增长6.3%,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比上年下降9.6%,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16.9%至8055亿元;住宅投资和办公楼投资则分别下降了9.3%和9.4%至83820亿元和4531亿元。
所以从历史数据来看,我们在1-2月取得的成绩并不是偶然,而是过去一直在进行降低房地产依赖伟大工作的延续,以后再有专家学者鼓吹“地产支柱论”,在这些数据面前就会显得非常荒谬。
如果不出意外,2024年我们一定还能继续在地产下降,GDP与人均收入上涨的同道中,如果能再加上CPI稳定甚至微跌,那真的可谓是完美之局。


连知乎的热榜都可以这么割裂,上下分层,在怎么写新闻上其实给我们上了一课。当然在怎么理解房产上,也是可以给我们启示的。
不得不引用下:
这个月以来,无论是看房还是购房人群已比2月份有了明显增加。”
3月15日,每经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在第三方平台上咨询时,西安远洋?未央华府一置业顾问表示:“上周末我们就成交了10多套房源,其中一套88.1平方米的房源,客户仅看了一天就火速成交。”
从2月全国70城房价数据来看,整体下跌态势依然明显。具体来看,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与上月相同;二线城市新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只有8个,比1月减少了3个;下跌城市达到59个。
在新房价格整体呈下滑态势的情况下,西安以新房同比涨幅4.8%领跑全国,环比涨幅0.3%,仅次于无锡、天津的0.4%,位居全国第二。


再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13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4.8%。新建商品房销售额10566亿元,下降29.3%。
销售额比面积下降的速度快很多,说明了价格跌的很厉害,跌的速度应该也是比较快。
局部地区的一点反复,根本代表不了整体的状况。熊市中,也有几只妖股的。整体的趋势就是往下,再往下,至于多少下到底,不用去猜。只是现在对于刚需可能有点好处,选择余地大些。风险么应该还好,现在还在造的房子,烂尾的概率可能比前几年的要好些。
看这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的断崖式下跌,难怪网传某人要吃安眠药。出现这样的同比数据除了行业销售情况确实进一步拉胯外,去年春节因为疫情管控开放,楼市有一波小反弹,也对今年春节的同比数据有些影响。


再结合最近的新闻解读,说12家银行筹资800亿救万科,不过只是权宜之计,只能救到期的短债,长期靠输血是挽救不了万科的销售下滑的。更何况还有这么多其他房企,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包括大家以为还能稳住的央企们,万亿级市场规模的锐减哪个银行敢兜底。并且目前的销售数据是包含了工抵房的,真实的销售数据还的打折。
销售端的下滑也带来了新开工和拿地端的数据下滑。下表中,新开工面积的同比下跌幅度已经超过销售数据了,但存量数据即待售面积还在增加,说明市场还没有完全出清,还有下探的空间,并没有到底。


后续的变化,我感觉各种政策能出台的也已经出台得差不多了,后续无非是数字的变化,比如进一步下调贷款利率,首付比例等,但对比一下香港楼市的“撤辣”政策,内地的措施有点像挤牙膏式的,让潜在购房者一直有观望的情绪。
另外,表格中有个数据的变化值得注意,在销售数据中,商业和办公楼的数据已经出现正向的增长,目前我们还不能判断是什么原因,只是我个人的行业消息是,这两年不少其他行业的财团或者资产公司在收购这类商业资产。要知道去年办公和商业的数据还是负增长的。


如果投资仅仅下降了9%的话,简直根本不像一个房地产熊市周期。正常的房地产熊市投资(不是房地产价格)起码调整30%-40%。
所以只能说寒气没有传导到投资,还在正常调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这个数据能吓傻一堆人,这个下滑速度远超过市场预期,虽然有赶上春节的因素,但是销售额下滑29.3%这么大的幅度是最近几年都不曾有过的,把全部原因归结于春节因素是掩耳盗铃。


1—2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6193亿元,同比下降24.1%。其中,国内贷款3144亿元,下降10.3%;利用外资5亿元,增长7.4%;自筹资金5374亿元,下降15.2%;定金及预收款4630亿元,下降34.8%;个人按揭贷款2214亿元,下降36.6%。
定金及预收款的下滑是34.8%,超过销售额的下滑速度29.3%,也就是说后续销售额还得继续下滑,甚至可能是更大比例的下滑。


新开工面积大幅度下滑(29.7%),销售面积大幅度下滑(20.5%),但是待售面积却是大幅度上升(15.9%),也就是说市场的供需矛盾非但没有改善,供大于求的趋势还更加明显,需求下滑的速度是远超供给下滑的速度的,在这种趋势之下市场还得继续加速下滑,而且之前市场销售额的下滑是10%以内的下滑,这次是破天荒的第一次20%以上的速度下滑,这个下滑速度会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市场的悲观和观望情绪,在这种悲观情绪下一切预期范围内的房地产刺激政策都无法扭转市场颓势,都是“给癌症患者喂中药”。
面对如此严重的下行行情我就看国家统计局怎么来解读这个数据吧。


这个1-2月的新房销售数据,跌穿了啊。。。。
怎么会这么惨,我看到之后还以为看错了,回去打开数据库对了下历史数据。
还真是下滑了这么多。
而且这个销售额和销售面积除出来的均价也太夸张了。
2024年1-2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13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4.8%。
2024年1-2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额10566亿元,下降29.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2.7%。
销售额比销售面积下滑的幅度大多了,均价明显下滑。
如果2024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的下滑幅度和1-2月相似,那么全年的新房销售均价,将从2023年的1.03万元/平米,下滑到0.9万元/平米,下滑幅度超过10%了。


而且这就出来明显的头肩顶结构了。
炒股的人看见这个图形,本能反应就是要逃命了。
头肩顶,右肩往下溜,套你没商量。


其实1-2月的开发投资数据下滑的幅度还没那么大,就是这个销售数据,实在是掉的太快了。


开发投资数据还像是在稳步撤退。
这个销售数据直接就是夺路而逃了。






购房者的这个跑路速度,跟股民都有一拼了。
数据是诚实的,行动是诚实的。
2023年1-2月的地产销售数据,就是个正常的数据,也没有高基数,所以2024年的这个下滑,想编理由解释吗,都编不出来。
太难了,圆都圆不回来。
一线城市限购还不放开?
在等什么呢?
或者说,真的有人相信放开限购,就有用吗?
挖掘被忽视的经济数据,解密被隐藏的金融真相。我是三人禾,持续更新经济,金融方面干货,求关注。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用,麻烦轻轻点赞,谢谢。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可以看作是房地产行业的先行数据、信心数据。
直白一点说,如果市场好,那么买房人买房的就多,房价就大概率会上涨,开发商的收益就会增加,那么开发商就会有信心去拿更多的地建更多的房。这个「拿更多的地建更多的房」,就可以通过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表现出来。
同理,市场差,房价跌,开发商赚不到钱,没有信心,那就不会去拿地不会去建房。
这个时候,咱们再回来看这些数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842亿元,同比下降9.0%;其中,住宅投资8823亿元,下降9.7%。1-2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13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4.8%。新建商品房销售额10566亿元,下降29.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2.7%。1-2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6193亿元,同比下降24.1%。其中,国内贷款3144亿元,下降10.3%;利用外资5亿元,增长7.4%;自筹资金5374亿元,下降15.2%;定金及预收款4630亿元,下降34.8%;个人按揭贷款2214亿元,下降36.6%。
咱们普通人没必要做定量的分析,做定性的判断就成。
从数据里的「同比下降」,能显而易见地读出来,开发商的信心是不足的,也能够间接反映出来市场确实也并不算好。至少在过去的2024年的1-2月份,是如此的。
我再拿些更多的新房相关数据: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因为过去都是走的城镇化路线,所以房价上涨通常说的也是新房上涨,现在开发商拿地热情没有以前足,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还是说明当下的房地产市场不好。
但是啊,房地产市场不好这件事,不是门口扫大街的大妈都能看出来的事情了么?这还需要那么多的数据干嘛?
因为大家在公式的前提下,是在等待「转变」,等待「变盘」,才会持之以恒的去看各种数据,各种先行指标。
嗯,目前,汇市稳定了、债市走牛了、就连股市都已经反弹了,现在大家就在看楼市什么时候触底了。
而目前的各种数据来看,楼市,仍未触底。
房地产开发的降幅,也反映在了地产相关商品价格的下跌。
例如,造房子原材料“螺纹钢”:


焦煤期货:


因此,商品价格和官方数据都指向了“楼市尚未触底”的事实。
数据很难看,总体库存还在上升,我猜后续应该各大城市想办法给新房涨价了,比如地价上升,或者控制供应,然后最后再来一波“涨价去库存”。
吸毒吸到爆炸,万劫不复。。。
~~~~~~~~~~~~~~~~~
补充: 不过为什么政府认为新房涨价才能去库存,可能是有2015年成功的经验,引导大家预期,让大家产生以后房子越来越贵的预期,然后二手才有人愿意接盘,越有人接盘,越有人愿意买新房投资。
不过我认为,这次如果继续这么搞,真的会万劫不复……
1-2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13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4.8%。新建商品房销售额10566亿元,下降29.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2.7%。
所以万科真是欲哭无泪,不是哥们不努力,是大环境实在不行,然后就被市场把自己的债券给爆了。事实上,万科的销售排名并不低,根据公司披露的月度报告和市场机构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1月和2月,虽然万科在销售榜都位列第二位,但是万科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32.06%、53.50%至194.5亿元、132.1亿元。
所以就明白为什么国有银行开会,一起贷款800亿帮万科度过难关了,从销售数据来看,万科真的不是住建部长口中“严重资不抵债的房地产公司”。
不过这个结合2月份70城房价数据来看,就非常有意思了。前段时间蠢蠢欲动的地产人,又开始周期性的宣传房地产的小阳春。
北上广深二手房成交回暖,业内人士「小阳春行情可期,但不一定能到以往水平」,如何看待当前二手房市场走势?
然后我们就看到,在“小阳春”的驱使下,有三个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一是杭州全面放开二手房限购;二就是2月份的70城房价,二手房价格还是同比全部下降,无一上升;三是整个1-2月全国房地产不论是成交面积还是投资金额都下降明显。
结合2023年的数据来看,房地产的下行趋势并没有发生改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8.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8.2%;商品房销售额11.66万亿元,同比降6.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6%。对比历史数据来看,202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是自2012年和2016年以来的新低。
最后还是回到房地产债券的话题,现在不论是债务展期,还是借新还旧,背后的逻辑,都是在期待房地产市场能够在未来1-2年摆脱寒冬,尤其是预期接下来房地产销售能出现边际改善,缓解公司偿债压力。但是就像克而瑞研究中心所说,当前,房地产行业仍处于风险出清期,市场信心和行业预期修复尚需时日,需求和购买力依旧低迷,短期内市场不会明显回暖。
目前来看,房地产市场的寒冬,还在继续。
晚买一年房,少打十年工
房价回到2016年以前才正常,本来就是翻了一倍的。
先别说卖了多少,说说按期交房的有多少,烂尾了多少!


今年前两个月,全国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每平米 9653 元,再次降至万元以下,而此前一年半都处于万元以上的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 8.6%。
2023 年,受成交结构变化的影响(高价房成交占比提高),全国新房成交均价出现异常同比上涨。然而,在今年年初,就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今年 1-2 月,全国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 24.6%,而去年 1-2 月同比仅微降 0.6%。
这意味着今年前两个月明显逊于去年同期,而去年同期与前年同期相比表现平稳。
今年新房销售开局不佳,因此房企的资金状况更加紧张,万科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么说吧,房价不降,我就要想法省钱去买房,省钱还贷,要是房价降,我就有盈余去旅游啊消费啊,这难道不是真正的刺激消费吗?
房价下跌,刹不住车。
官方领导的发言很有意思,各位感受一下,原话是这么说的:房地产市场目前仍然还是处于调整转型中。听明白什么意思了吗?
调整转型中。调整,房价向下调整;转型,房地产企业赶快转型。为什么要说调整转型?因为房地产的数据,已经跌麻了。
今年1-2月份,新房销售面积1.1亿平米,同比去年大幅下降20.5%。
去年新房销售本来就是很低的水平,只有11亿平米。从2021年最高点算起,去年已经下跌40%,跌到地板了。
但是今年1-2月,又在去年大跌的基础上,继续下跌20.5%。这完全就是刹不住车的节奏。


按照现在20%的下跌节奏,今年新房销售很可能只有7-8亿平,跟2021年的18亿平相比,下跌幅度高达60%,腰斩之后还在继续斩。
这几天有媒体报道楼市出现“小阳春”。房地产哪还有春天,这分明是天寒地冻的大冬天。
最重要的是,新房房价,今年加速下跌。
买过新房的朋友都知道,这几年的新房一直都有限价政策的保护,不允许房企打折销售。
去年有几个城市打折卖房,就被紧急叫停,所以这两年新房价格一直比较稳定。
去年新房销售面积一直在下降,但房价不但没有下跌,还在逆势上涨。


违背市场规律,限制房价下跌,能限制一时,但限制不了一世。今年1-2月,销售金额大跌29.3%。
很明显,房子的单价在降低,新房的房价终于下跌了。
最后还有一个好消息。商品房待售面积高达7.5亿平米,同比大增15.9%。
待售面积,就是房子盖好了、等待销售、还没有卖出去的面积。
我查了数据,7.5亿平米的待售面积,已经超过2016年最高点,创造历史记录。


现在的情况是,房子很多,待售面积创历史新高。但买房的人少,销售面积倒退16年。
今年的房子,明显是供给大于需求。
房价下跌,今年恐怕很难刹住车。
--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
李大人剖析室(ID:ldrpxs)
第四阶段:也许当初能做点什么,但现在已经太迟了…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一个普通家庭,一年存款多少算合理?
美国为何频繁炒作“产能过剩论”?
4月18日晚间至19日凌晨,多位美联储高官密集
日元会崩吗,日本会成为第一个被端上桌子的
如何看待本次日元做空?
继德国总理之后,德国最大反对党也来中国了
东亚人为什么活得累?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女儿宗馥莉成为接
新能源车「一年跑 2 万公里被拒保」,业内称
国家统计局发布「3 月份 CPI 同比上涨 0.1%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19 12:29:13  更:2024-03-19 12:38:55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