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前两月社融金额新增8.06万亿元,人民币贷款新增6.37万亿元,2月M2同比增长8.7%,如何解读?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前两月社融金额新增8.06万亿元,人民币贷款新增6.37万亿元,2月M2同比增长8.7%,如何解读?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一、广义货币增长8.7% 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99.56万亿元,同比增长8.7%。狭义货币(M1)余额66.59万亿元,同比增长1.2%。流…
M2在高基数下长期维持高增长并非正常现象,不管你怎么刺激信贷来增加货币投放,居民私人企业部门的参与度降低,必然导致经济循环低效。去年从加杠杆结构上就能看出来这个趋势,居民企业主要的两个参考利率大幅下降,比如创新低的房贷利率和企业的加权平均利率,但居民杠杆变化不大,而政府部门杠杆增速超过5%,而08年到19年的平均增速也不过1%,企业中有包括大量的城投和国企等举债,这个结构不透明,我们也只能大概从各地城投大量托底土拍上大致推测,这个计入到企业债里面的政府债这几年增速也非常快,更详细的讨论可以参考下方的链接。
王克丹:经济杠杆走势-大周期与小变化
和这个问题有什么关系呢?
货币和信贷是一体两面,想增加货币供给,你得知道谁有加杠杆的需求,现在看来,居民部门几乎没有什么潜力了,尤其是疫情冲击以来,人们深刻意识到什么叫做风险和压力,越高杠杆风险越大。房地产的庞氏结构维系必然要求更后来者加更多杠杆来维系,这个从2020年居民不加杠杆,整个链条就出问题了,即便这几年为了让居民加杠杆的刺激政策很多,但似乎很难复刻15~16年的涨价去库存,要知道当时刺激政策之前,也不过30%多的居民杠杆,到2020年就干到60%,哪还有什么潜力。今年这个情况依旧没有缓解,支撑房地产和居民消费最重要的居民贷款,呈现出极大的收缩,住户贷款增加389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34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234亿元,这还是两个月综合的表现,2月数据更惨淡,房地产成交根本不可能好看,除非突然一些手握全款的人大量的购入房地产。
现在的情况还不明朗,但越来越像去年关于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一个回答,我国的特色的混合所有制,且兜底机制差异下很难出现日本那种企业居民共同去杠杆的情况,而是典型的二元结构,不需要为自己杠杆负责的会继续不顾代价的举债,这些又多计入到企业部门的杠杆,企业部门的杠杆还在扩张。而要为自己负债负责的,则在经济增速放缓后收缩开支和信贷,从而降低自身的风险,比如民营企业和无限责任的居民,出现了极具特色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辜朝明称中国或有「资产负债表衰退」风险 ,财政政策要发力而非在改革上浪费时间引发激辩,如何看待其理论?
最后再看预期,难怪1月2月连发高幅度的货币政策,这一两个的社融表现较弱,一个是0.5%的降准,释放约1万亿基础货币,另外一个是2月的5年期25bp降息,都是宽松货币政策,期待把货币供应增速拉起来,也就是刺激信贷,但现在,或者说很长时间的问题早就不是利率,而是货币的传导和如何打破小循环而惠及大循环的问题,居民很现实,看不到预期得不到实惠,怎么可能在诸多不利的因素下去把钱交出去,把债接过来呢?
如果计算单月数据,2月份,住户贷款负增长5907亿元,大家都把年终奖,一年攒的钱一股脑儿的提前还贷款了。
往年是过年消费,今天趁着过年,提前还掉将近6000亿的贷款,其中,短期贷款还了4868亿,中长期贷款还掉1038亿。
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2万亿元,同比多增162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980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52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27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3.8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3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973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49亿元。(1-2月),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37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89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34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234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4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9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6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25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294亿元。
搞得人行写新闻稿的时候,都不得不花点技巧,将1月和2月合起来写,2023年的时候,可是单月计算的:
(2023年)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592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08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1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63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6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78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98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73亿元
难,太难了,
朝廷有朝廷的难处,民间有民间的智慧,
很好,颇有生存哲学。
居民部门只是冰山一角,管中窥豹的话,信贷需求大幅下降,
2月社融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6万亿元;
2月信贷增加1.45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400亿元;
2月居民短期贷款减少4868亿元,同比少增6086亿元;2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1038亿元,同比少增1901亿元。
尽管,房地产政策不断放松,
尽管,大造声势,营造楼市“小阳春”的热烈氛围,
局部地区热不热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大范围降温,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总体继续收窄、同比继续下降。
2024年2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成交套数为403.66万平方米、3.74万套,分别同比下降64.15%、63.22%。
这大概也是(居民部门)住户贷款减少6000亿的原因吧,
而随着信贷需求的降低,
银行也面临着流动性充裕的问题,
从而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比mlf还要低27个BP,
银行间借钱比找央妈借钱还要便宜。
唉,2月底,M1增速又掉回去了,都散了吧,散了吧。
本来一月份M1增速翘尾,M1增速-M2增速的剪刀差出现了逆转,大家都觉得活钱终于出来了,股市有希望了。
结果2月份的金融数据一出来,大家明白了,就是春节错位效应啊,根本没有什么活钱。
2月底的这个M1增速,又打回原形了,跟2023年简直一模一样。




M2增速上面,2月底M2增长8.7%,这个反而没什么好看的。
实际上M2增速对我们分析经济来说,能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了。
因为M2增速可以是空转出来的,大行的资金低利率贷款转出来,高利率存款再存到小银行里边去。
或者,从各种实业结算出来的资金,卖了房子得到的钱款,都没有再投入到实业和楼市中,反而全部存入了银行定期存款中。
后者也是一种空转,是一种完全不打算投资的空转。
货币源源不断的供应出来,但是没有几分钱流到实体经济中。
空转,都是空转,这就是现在M2增速和M1增速反映出来的问题。
社融增速方面,也没什么可看的,2月底社融存量增速下滑到9.0%。
其实这个数字肯定是要慢慢下滑的,社融存量增速是要跟GDP增速匹配的,今年的GDP增速可能要比2023年稍微低一点,那么社融也稍微低一点,都是合理的。
否则就是有意放水了,目前看起来,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人民币贷款方面,2024年1-2月:
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37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89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34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234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4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9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6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25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294亿元。
我们对比下2023年1-2月情况:
2023年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
2023年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5928亿元。
4.9亿元+1.81亿元,合计是6.71万亿元,所以2024年1-2月的6.37万亿元,还同比下滑了。
这次1-2月的金融数据合起来看,还真的是不怎么样,我都开始担心这个金融数据对下周股市的影响了。
实体经济上面的贷款需求,投资需求还是很弱。
有些事情,看来不光是金融部门的事情,经济需求疲弱,各部门都应该形成合力。
否则,这种资金空转的情况,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附上我之前写的M2增速和物价、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回答,供大家参考:
为何会出现M2增加,CPI下降的通缩现象?226 赞同 · 33 评论回答


挖掘被忽视的经济数据,解密被隐藏的金融真相。我是三人禾,持续更新经济,金融方面干货,求关注。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用,麻烦轻轻点赞,谢谢。
最直观的一个数据感受,就是我们常说的M2和M1的剪刀差走阔,这大概率意味着意味着实体经济的投资和消费意愿不高,资金活跃度欠佳。
事实上,2月份的贷款数据是低于市场机构预期的。在之前财新作了调查,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测均值为1.47万亿元。而最终的数据只有.45万亿。
从结构上来看,2月住户部门新增信贷较去年同期减少5907亿元,同比少增798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4868亿元,同比少增6086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038亿元,同比少增1901亿元。
在居民消费、购房环境没有显著改观情况下,2月住户端融资降幅较大。其主要原因是,2024年开年后新房销售仍处低位,中长期融资需求整体不足;同时,年终奖效应带来居民存款增加,早偿压力有所抬头,按揭贷款环比回落。
这个在房地产销售数据上体现的非常明显,克而瑞数据显示,1月至2月百强房企累计销售操盘金额4209亿元,同比下降48.8%,其中2月单月销售金额1859亿元,同比下降60%。据中金公司银行组测算,剔除春节因素后,商品房销售数据仍低于去年同期,1月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早偿率为11.1%,高于历史同期水平。
同时也印证了我们之前的一个观点,今年一月份居民信贷的超预期增加应是消费贷刺激短贷、经营贷刺激中长贷的结果,并不表明居民开始恢复“加杠杆”,所谓的房地产“小阳春”纯粹就是无稽之谈了。
此外,和前几个月类似,政策驱动力托底企业中长贷增长。主要体现在2023年增发的万亿国债资金和2024年年初的抵押补充贷款(PSL)投向具体项目后,拉动配套融资需求,带动基建相关贷款投放,在中长贷这块算是作了托底和遮羞布。
我们反过头来看,怪不得之前杭州取消了二手房的限购,也怪不得刚刚公布的2月份70城房价,商品住宅价格继续下跌。不论是从社融数据还是房地产销售数据来看,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减缓下滑的迹象,同时在居民消费意愿低迷的背景下,城市开启了房地产存量购买力的竞争,在接下来,预计会有更多的政策用于刺激房地产销售,今年更大的风险可能在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的购买力被一线城市虹吸后,大概率面临人民币换房容易,房子换人民币难上加难的境地了。
2月M1和M2剪刀差扩大,说明1月社融数据比较好看主要还是因为季节特征
其实我国贷款增量一直存在比较明显的季节特征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一季度新增贷款会多一些
尤其是1月份会增加的更加明显
4 月、7月、10月则是贷款小月,就会数据差一点
这个和银行内外部考核以及融资需求特征有关
所以虽然1月份确实社融数据不错,M1数据快速翘头
但历年来都是如此,2月份开始社融就有点乏力,所以还需要观察,经济复苏还需要时间
中国1-2月新增社融8.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1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6.37万亿元,2月M2增速8.7%
中国2月新增社融为1.56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45万亿元
前两个月住户中长期贷款增加5234亿元,住户存款增加5.73万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4.6万亿元


2月末M2余额299.56万亿元,同比增长8.7%
M1余额66.59万亿元,同比增长1.2%
M2-M1剪刀差为7.5%,较上月的2.8%大幅扩大


2月新增信贷符合预期,但结构上居民信贷明显被1月虹吸,企业中长贷保持高增以及非银贷款突然放量对冲居民信贷需求的回落
2月新增信贷14500亿,同比少增3600亿
2月居民新增信贷-5907亿,同比多减7988亿明显走弱
其中居民短贷新增-4868亿,同比多减6086亿
居民中长贷新增-1038亿,同比多减1901亿,同比回落或与今年1月信贷冲量有关
2月企业中长贷仍维持高位,新增12900亿,同比多增1800亿,或持续投向“三大工程”和基建项目
社融方面不及预期,主要源于对实体信贷的明显收缩,政府债券发行仍缓,企业债券及未贴现汇票被信贷替代也是社融回落的主要因素
2024年2月新增社融15583亿,同比少增16027亿,明显低于预期
所以1月M1增速较高更多源于企业节前发放年终奖的需求,而非经济活跃度提升
M2和M1之间的差是结果而非原因,我们更应该关注居民消费、购房等行为的变化,而非M1增速本身


看社融其实主要看M1的变化
M1和M2的剪刀差越来越大,就说明经济,消费没有回暖,实体经济的钱流动性没有增加
M1的变化是经济里的“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个鸭子没有主动增长,没有翘头,那么经济情况就差不多
M1什么时候连续翘头的说明经济确实改善了,实体中的钱流入越来越多的
那么经济当然会好起来,经济基本面,CPI,内需什么的方方面面都会有改善
M1这个鸭子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这个鸭子没有动作,所以社融情况变化不大的
我们从最近一年的社融数据都可以看出来,主要都是M2在增加,说明市场非常保守
大部分人不敢投资,也不怎么敢消费
所以放水很多,但没有流动起来,没有灌溉到M1
实体经济就还没有复苏,M2确实洪水滔天但是敢于借钱投资,消费的人依旧不多
目前社融规模和M2同比增速还有信贷增速总体仍较大幅度高于名义经济增速
未来主要工作是怎么盘活存量,M2是非常非常充足的
如果从后面开始M1可以慢慢改善,才能说明经济恢复情况有所好转
这些是未来需要观察的
不用看,不用解读。只有一个地方在说实话,其它地方说实话的,说的太直白的都被禁了。
那个说实话的地方是哪?
那就是大A啊,各路资金用逃命的方式表达了对现在和未来的悲观。
政策?
往好了说就是政策战略定力强。
另一种说法就是:政策躺平程度让人对未来失去信心。
以后看大A就好,那是成千上万人,用自己的钱对现在和未来投票。。
“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99.56万亿元,同比增长8.7%。狭义货币(M1)余额66.59万亿元,同比增长1.2%。”
M2的增速还是远远大于M1的增速,说明还是存在通缩的风险,大家通常把M2和M1增速的差称为剪刀差:
当M1增速>M2增速时,是正剪刀差,此时说明市场上的“活钱”增多,大家对经济的预期相对比较乐观,更多的钱愿意拿出来消费或者投资,经济活力会增强;
当M2增速>M1增速时,是负剪刀差,此时说明市场上的“死钱”增多,大家对经济的预期相对比较悲观,不愿意投资或者消费,更愿意拿到稳定的利息,经济活力就会减弱。
从人民币贷款和存款的部门结构来看,现在是居民端手上有钱不敢用,而企业端是真没有钱了。
“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37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89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34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234亿元”
“前两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4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7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85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480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71万亿元。”
贷款一共增加了6.37万亿元,其中居民端贷款仅增加了3894亿元,占比仅6.1%,但是增加的存款6.45万亿元,居民端是5.73万亿元,占比88.83%。
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居民来说还在使劲压缩债务,降低负债、降低杠杆,增加存款,所以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是如何让居民把这5.73万亿元花掉。
一月份居民贷款增速非常好,我还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想明白了,是银行去年底没有投放规模,把一些业务挪到今年一月放了。果然二月就跌了这么多,接下来看三月数据吧,三月社融再不行,lpr能降低一些。
至于企业端贷款,目前没啥参考意义,现在还在大量融资的企业,除了国企我也想不出其他主体。国企的融资嘛还有很多非市场化因素的在里面。
房产市场确实是凉了。
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基本就是房贷,前两个月增加5234亿元,假设一套房平均贷款100万,也就是普通居民购买了不到6万套房,平均到278个地级市,每个地级市只有216个普通家庭买房,差不多能住满一栋高层住宅楼。
嫌贫爱富,总有看走眼的时候
这年头,哪怕看头猪都眉清目秀!
不过今天这数据,贫僧还是很开心的,成龙来了,都得叫一声大哥!
3月15日,央行数据显示,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85.72万亿元,同比增长9.0%,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前2个月累计新增8.06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次高水平。
字越少,信息量越大,数据背后无非想传递的是这三件事!第一,投资、消费、出口增加
社会融资规模的大幅增长意味企业和消费者对资金的需求增加,是由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扩大、消费增长或出口增加等因素推动。从过去两个月的数据来看,今年春节消费需求释放,全年消费有望回升。春节期间,电影票房创造了新的春节档纪录;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春节消费回暖,推动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略有上行。其中,2月旅游价格同比增23.1%,达2002年1月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值。还有比方说现在不是说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吧,搞科技能不烧钱么,马斯克昨天的“星舰”第三次试飞不得烧他个几百亿。
第二,政策支持力度更大了
这样的增长也是由于我们最近实施了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和应对可能的经济下行风险。你比方说超长期特别国债对吧,一方面,1.4万亿特殊再融资债的发行在短期内有效化解了地方债务风险;另一方面,1万亿特别国债中有5000亿结转2024年使用,为财政政策发力提供了资金支持。
第三,实体经济需求增加,春天来了
前两个月的社融数据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5.82万亿元,同比少增9324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980亿元,同比多增801亿元。这说明社会融资主要流向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较强,由于企业需要资金进行生产扩张、技术升级、库存补充等,居民部门也可能增加消费信贷以支持消费增长。
总之,春天来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开卷季节,大家努力加油干,赚钱的日子又来了,我现在强的可怕!
想了解更多私募相关内容:收藏和关注下面四个专栏:
量化私募解析,请关注专栏:打开量化投资的黑箱
甄选优质私募,请关注专栏:优质私募甄选计划
更多私募尽调,请关注专栏:私募尽调日记
了解真实私募,请关注专栏:走进私募圈
更多私募领域相关话题——往期回答:
消息称「女星江疏影投资爆仓」,机构紧急回应,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量化基金今年遭遇巨大亏损和回撤,有几家小型机构都已经清盘解散了。怎么看待大批量化基金堪称全军覆没?
什么样的私募基金千万别碰?
如何看待今年以来百亿私募业绩排行榜:量化完胜主观??
学习量化投资怎么入门,有哪些参考书籍?
为什么回测效果非常好的策略实盘却不行?
为什么有些小私募公司总是做不大?
2024年有哪些私募策略值得投资?
私募的中性策略为什么今年这么火?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嘛?
高频和中低频量化研究有什么区别?
说说你都知道私募圈子里有哪些水下的规则?
量化私募把一些好的自营策略用来专门做员工内部基金,这样做到底好不好?
为什么现在期权套利策略做不出收益了?
800万如何投资能确保年化6%的收益?
似乎信托比基金更容易暴雷,请大家分析一下原因?
期货真的可以做到长期稳定盈利吗?
期权卖方为什么是高胜率?
私募年化10%为什么没人买?
多家信托踩雷杭州私募跑路事件,知情人士称最大的一家 30 亿左右,监管已启动调查,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完了。M1悲剧了!
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299.56万亿元,同比增长8.7%,这反映出货币供应量保持稳定增长。同时也说明当前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的基础上,适度加大了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狭义货币(M1)余额为66.59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相对较低。M1主要包括企业活期存款,其增速较低可能表明企业投资意愿不强或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未来政策可能需要进一步关注企业资金状况,以促进投资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复苏迹象还是没有看到,那么星期一的消费股肯定有下跌的苗头,后面的经济复苏需要后续的政策支持。
前两个月净投放现金7566亿元,显示出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方面的努力。这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政策也需要关注现金投放的节奏和结构,避免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
其实真没什么好看的。
经济遇到一些问题,很多人认为是经济结构不合理,过渡依赖大投资大基建,资源分配过渡倾向体制内和少数龙头企业。
但经济越是有问题,政策上也就不得不把资源更多的投向大投资大基建,进一步鼓励龙头赢者通吃。因为这个效果最明显,最确定,最能托底短期目标。
近来的经济数据,无不体现这个特点。
居民加了二十几年杠杆,已经榨不出啥了。地方突飞猛进二十几年,也没后劲了。后面的,就是看更高层面发力了。国债,财政赤字,还有很大的空间。
数据刚好看没多久,又暴露出了之前的问题——资金空转、货币政策效率低、居民没有信心。这体现了趋势不以短期的利好为转移,也可能说明了“春节效应”。
该说的话我在2022年底就已经说了。
我从2022年底就开始预警包括A股在内的国内人民币资产,可以说是国内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吹哨人了。从2023年开始股债汇房四杀,大量高净值人群和中产返贫,就业形势更严峻,已经完全应验了。近一年多越来越多的人感谢我,看了我的贴子避免破产。
中国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了吗——基于我的“黑洞资产”理论355 赞同 · 59 评论文章
经典回顾——美股已经到了熊末,别人恐慌我贪婪24 赞同 · 12 评论文章
经典回顾:再论美股和加密货币的熊末——基于一个新视角24 赞同 · 0 评论文章
周五我身体恢复之后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些见闻虽然是管中窥豹,但也印证了一些判断。
评美联储FOMC声明及鲍威尔发布会——如我所料,一场决定今年收益的中线交易机会正在酝酿65 赞同 · 15 评论文章


复盘2023,从A9到A10;展望2024,迈向A11的新征程428 赞同 · 96 评论文章


我又又又收割了华尔街,送加密货币多头去美团,然后开启新一轮上涨74 赞同 · 18 评论文章


SEC通过比特币现货ETF,ETH系的行情来了,我的资产又新高了63 赞同 · 14 评论文章




3月15日下午,央行公布了2月社融及新增贷款规模等金融数据。数据显示,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2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45万亿元,M2货币供应年率为8.7%,M1供应年率为1.2%,M0供应年率为12.5%。


细分来看,2月的社融增长,信托贷款以及企业债券净融资成为本次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其他方面则显示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上月超预期增长的M1,2月并没有延续超预期增长的势头。M1-M2剪刀差再次走扩。该指标仍需持续留意和关注。
整体来看,受去年1月金融数据超高基数、春节错位等因素影响,2月的金融数据虽然并没有延续1月如此亮眼的增长,但整体规模仍属于历史数据的高点水平,同时部分数据依然可圈可点。
其中,前两个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43万亿元,尤其是中长期新增贷款4.6万亿元。这在整体金融数据中,显得较为亮眼,这显示企业的中长期信贷需求和投资信心可能正重新被点燃。
往前回顾,前期的央行PSL投放、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LPR等操作,为市场提供了较为宽裕的流动性,在流动性较为宽裕的背景下,无论是市场利率还是贷款终端利率,对企业来说是有着更大的吸引力。进而带动释放企业端潜在的信贷需求。
而往后展望,随着房企融资白名单融资机制的完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落地等效果进一步显现,对于带动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复苏、企业中长期投资需求,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为房地产相关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实际上对于整条地产链上下游都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企业新一轮的中长期投资需求来推动设备更新。这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条,一是企业自有资金,其次是来源于信贷资金。
换言之,预计白名单融资机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给信贷需求以及社融数据提供一定的潜在支撑。至于潜在的支撑力度和时间有多大。这需要留意政策后续的配套和其他支持措施是否能够带动起企业端的投资意愿。
同时,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提到预期在未来几年持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先发行一万亿,另外安排地方专项债3.9万亿元,同比多增1000亿。换言之,在今年的后续时间中,政府性融资会对社融构成潜在的强力支撑,可留意相关的发行时间点。
另外工作报告中也提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同时结合央行后续在相关会议的表述中,预计后续若经济超预期波动或相关金融数据显示仍需政策措施进一步发力,相信仍有可能通过进一步向市场提供流动性、调整利率等方式来刺激潜在的信贷需求和投资信心。
具体来看,后续可留意房地产销售端在前期一系列刺激措施下的复苏状况是否达到预期,各地是否会在大规模设备更新中为当地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支持,以及商业银行端是否会对存款利率再次进行调整。
前期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组合拳,叠加一起来看,可能会有超出市场预期的放大效应,另外结合近期CPI、进出口等数据观察,基本面仍有可以值得关注留意的积极变化。
同时近期资本市场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持续反弹,资本市场的走势对于引导和改善预期有一定积极意义,进而传递到实体经济。换言之,对于后续预期,市场投资者可以比以往更为积极。
完,感谢你的阅读和支持,图源公开资料
疫情前不到200万亿,现在差不多300万了。
这几年的经济好不好不用多说,这个增速我是看的头皮发麻。
可惜人太穷,不然怎么也得买几公斤黄金留个保底。
普通人的思维,会比较理想化,而一般能做生意,或者说,能搞起来的人,他们的思维,会比较现实。
就像这个农业税一样。
普通人的想法,会比较理想化,他们会觉得因为某件事,导致了这个农业税就取消了,这种思维方式,体现在很多方面。
但实际上,有没有这些事情,农业税,都会取消,放开,也会放开的。这是趋势,不是因为一件事,就能改变的。
取消农业税,是因为农业税,违背的税收的基本原则。税收有四个最基本的原则。
一、平等原则,人和人之间都要平等,大家都要交税。
二、确定原则,也就是要确定税率,怎么收,至少大家都要知道该怎么收。
三、便利原则,也就是收起来要方便,好收。
四、成本原则,也就是收税的成本,要高于收上来的税。
当时2006年的时候,全国农业税占比全国税收的比例,从一开始的半壁江山,已经下降到了非常少的地步了,而且,征收房地产税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农民抵触情绪,越来越高,本来种地就不挣钱,你还收税,矛盾激化,那个时候,就违背了最重要的原则,也就是第四个,为了征农业税,下面投入的越来越大,收上来的钱,已经不够成本了,所以才取消的。
现实是比较残酷,很多事情,都是现实逼的那么做,不是说,那么一件事,就能引起那么大的效果。
为什么所有的专家,都说房地产税一定会出,就是因为房地产税代替土地财政,是一个必然趋势,这是避不开的,不会因为大家喜欢,或者不喜欢,它就不出了。你不喜欢白天,但是白天每天都会出现,白天不会因为你不喜欢,它就没有了。
房地产税的落地,也会遵循上面的四个原则,框架还是能猜出来的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一个普通家庭,一年存款多少算合理?
美国为何频繁炒作“产能过剩论”?
4月18日晚间至19日凌晨,多位美联储高官密集
日元会崩吗,日本会成为第一个被端上桌子的
如何看待本次日元做空?
继德国总理之后,德国最大反对党也来中国了
东亚人为什么活得累?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女儿宗馥莉成为接
新能源车「一年跑 2 万公里被拒保」,业内称
国家统计局发布「3 月份 CPI 同比上涨 0.1%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17 11:44:44  更:2024-03-17 11:57:32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