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证监会集中发布四项政策文件,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严禁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证监会集中发布四项政策文件,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严禁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证监会集中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等四项政策文件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
这次官方信心十足,还专门说了,力争5年形成“教科书式”监管模式和行业标准
听其言,观其行,让我们拭目以待,希望未来的A股市场可以越来越好
不过确实IPO利益链应该严查一波,而且建议最少倒查10年
把最近10年IPO利益链上面违法乱纪的情况都严肃处理,这样才能起到威慑作用
企业来上市,获得融资,然后做大做强,还可以提供就业,带动经济发展,这本来是好事
但很多企业是纯粹来圈钱的,什么好事没做,最终带着钱跑路,这种情况就肯定要严查
当初是怎么上市的?各个环节出了什么问题?都值得深究
这次官方聊了很多对IPO发行方面的内容
基本上方方面面都有提到,看后面具体执行情况
尤其是处罚力度,希望大幅提升,这样才是真正的利好


这次官方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
还有《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
《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
《关于落实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全面加强证监会系统自身建设的意见》
从上市公司,IPO,金融机构,自身多方位出发,来提升对股市的监管,这个肯定是好事
其中专门提到8项政策措施
1,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
2,是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
3,是突出交易所审核主体责任
4,强化证监会派出机构在地监管责任
5,坚决履行证监会机关全链条统筹职责
6,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衔接
7,规范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8,健全全链条监督问责体系




其中最重要的细则是,综合考虑二级市场承受能力,实施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
也就是说熊市会减少新股,牛市增加新股,保持一个动态平衡
新股可以发,关键是质量和速度问题
官方还专门提到了下一步将全面完善减持规则体系
防范各种可能的绕道违规减持行为,其中包括明确离婚、控股股东解散这些情形的减持规则
对于违规减持,会及时责令购回并上缴价差
对于拒不改正的会严厉处罚
总的来说方方面面需要提升的都有聊到
后面就是执行力的问题,还有如果有问题怎么处罚的问题
只要执行力到位,处罚到位,我相信未来的A股肯定会比过去好很多
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三件事:分红回购、退市、违规处罚,就足够了。
我们还是来做个简单对比:
一、违规处罚方面
安然财务造假,公司虚增6个亿的利润,处罚结果是:
CEO判处监禁24年,
负责上市发行的保荐机构花旗银行、摩根大通和美洲银行向安然破产案受害者赔付43亿美元;
投资者集体诉讼,获得71亿美元赔偿;
安然公司破产,
公司造假、保荐机构、承销商、审计都要负责,而且还是巨额罚单。
再看咱们这边,
索菱股份财务造假,证监会进行罚款60万,顶格处罚,
东方金钰财务造假,对公司罚款60万、警告;对公司的负责人罚款30万、警告,事件的直接责任人罚款5-20万不等、警告;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还是顶格处罚60万;
獐子岛的扇贝跑了又游回来,跑了又游回来,如此玩了7次,证监会还借助北斗卫星,戳穿了黄海“冷水团”的谎言,
结果呢,还是顶格处罚60万,
现在獐子岛还在上市,市值还有25亿。
紫晶存储财务造假,好了,这次金额高了,公司处罚9492万,但是,责任人的处罚也就是终身禁入证券市场,轻一点的5年禁入证券市场;
……
好了,我不举例了,看完我都觉得这不是真的,感觉在说故事,
颇有点荒诞主义的味道。
二、退市
沪深两市年平均退市率长期低于1%,上市公司总数逐年递增;
纽交所年平 均退市数约为 130 家,年平均退市率约为 5%,上市 公司总数维持在 2300 家左右; 纳斯达克年平均退市 数约为 300 家,年平均退市率约为 9%,上市公司总 数稳定在 3000 家左右。
三、分红回购
美股2023年回购1.26万亿美元,分红7780亿美元,IPO融资239亿美元;
2023年全年,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2.13万亿元,回购股份累计超868亿元 ,沪深交易所IPO募资合计3417.57亿元。
“严禁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确实是要做出点改变了,
建议从上述三个方面着手。
这点才算是抓住要害了,其他的什么转融通都是癣疥之疾。
看看下面这个票


股价巅峰就是20年刚上市的时候,然后一路跌到今天。这种一看就是上市前虚增利润,财务造假,美化数据,勾结保荐机构和监管层,用超高价发行,然后买通基金,让他们和散户接盘。 并且公司所有人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永不停歇的减持,争取把公司完全奉献给社会。
为什么A股永远3000点,就这么来的。海量的上市公司从一开始就是来A股卖公司的。这里面的利益又太大了,说出来都是天文数字。公司所有人,机构,监管,都有着十足的动力进行造假,做高发行价……
一边大量高价发行,一边大量的僵尸股不肯退市,整个市场臃肿,膨胀,指数只能长期围绕3000点波动。
新领导上来后的实质性利好还是不少的。
这四个文件信息量很大,涉及IPO、减持、分红(回购)、市值管理、公募基金等市场关注的领域的系统性规定。
具体而言,《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着眼于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全面从严加强对企业发行上市活动监管,压紧压实发行监管全链条各相关方责任,维护良好的发行秩序和生态。值得注意的提法包括:严禁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过度融资;用好以上市公司质量为导向的保荐机构执业质量评价机制;综合考虑二级市场承受能力,实施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
《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着眼于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和加强投资者保护,重点在打击财务造假、严格规范减持、加大分红监管、加强市值管理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提法包括:将减持与上市公司破净、破发、分红等“挂钩”;责令违规主体购回违规减持的股份并上缴价差;对多年未分红或股利支付率偏低的,加强监管约束;压实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主体责任,推动优质上市公司积极开展股份回购,引导更多公司回购注销。
《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聚焦校正行业机构定位、促进功能发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监管效能。值得注意的提法包括:坚持机构罚和个人罚、经济罚和资格罚、监管问责和自律惩戒并重,对无视、损害公众投资者利益的机构与个人依法坚决予以严厉打击等。
《关于落实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全面加强证监会系统自身建设的意见》则主要是证监会系统内部建设的。
答主比较关注对上市公司造假等方面的监管。对上市公司的严厉监管和动真格的严厉处罚,是目前A股制度性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股市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传统上A股对财务造假的处罚偏轻,在事实上导致,在二级市场中小投资人和公司实控人之间,严重偏向后者。
在A股,很多财务造假,都是以罚款甚至“警告”了事。比如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西陇科学出于增加贸易规模以扩大市场影响力和便利融资等目的,通过虚构乙二醇、甲醇等贸易业务虚增收入及利润,累计虚增营业收入28.41亿元,虚增利润2326.41万元。而有关部门的处理措施,则是对西陇科学处以120万元的罚款,对公司董事长、总裁黄少群等4人处以50万元到80万元不等的罚款,以上罚款合计390万元。
作为对比,同样在国内,刑法上诈骗5000元就够得上“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5万元以上就是“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在境外市场,财务造假是可以直接退市的,甚至相关的券商、会计师事务所也会遭受灭顶之灾。
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在2020年4月因虚增零售交易额22亿人民币被美国证监会处以退市处罚,且赔偿1.8亿美元。这是近期大家非常熟悉的案例。
同在美国上市,安然的财务造假导致公司被罚款5亿美元,CEO判刑24罚款4500万美元,创始人罚款1200万美元,连财务都罚了50万美元,几十人被提起刑事诉讼。 审计公司安达信也被牵连倒闭,“五大”直接变成“四大”。
愿景是好的,口吻是严厉的,内容是务实的。
那么怎么执行呢?
描述中也提到了,内部健全制度,加强监管,外部加强审计。
作为一名老财务,咱给各位看官掰碎了说说。
首先,各位需要明确一个事实,作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者说实控人,明面上是有两个利得的。一个是上市公司经营分红利得,另一个是股票上涨带来的资本收益利得。这两个利得是所有上市公司利得中最合法的,也是几乎所有上市公司实控人完全看不上的。那么,什么是他们在意z的呢?
1、股票套现收入,公司上市之前都是“估值”,可认可也可以不认可,完全没有流动性。举个例子,我家楼下小卖铺,可以估值1亿。但实际值不值1亿,有没有人买就两说了。上市就不一样了,那是有实打实的市值的。还是这个小卖部,通过运作成功上市,发行100万股,每股100块,那这个小卖铺就是实打实的值1亿。股票是可以在股市上流通的。作为小卖铺老板,只要成功的把这100万股都卖出去,那就是实打实的亿万富豪。所以,对于上市公司的实控人,把自己手中的股份卖给接盘侠,才是当务之急。尤其是实控人本身对市场、公司前景都不太看好的情况下。那么,为了找到接盘侠,就必须在股票未脱手的时候,对公司进行包装。就是文中所说的“经营能力”问题。实控人会通过各种“包装”将实际的问题掩盖或者美化,让公司看起来更健康,经营能力更强,这样手里的股票也更容易脱手。
2、上市公司本身的现金流。公司上市就是筹资过程,上市成功就会给公司带来大量的现金流。比如上面那个小卖部,通过发行股票,公司账面上就可以多出大几千万的资金,理论上说,这部分钱是用于公司运营的。但对于公司实控人,那就是摆在狗嘴边上的骨头。同时,上市公司本身经营也有资金流水,比如小卖铺日常卖货、进货,都有大量的资金往来,上市之前,小卖铺是实控人自己的,进货、卖货都是自己的钱,上市之后就不一样了,变成股东的了。原本自己碗里的肉,就变成了锅里的肉。所以,对上市公司的实控人来说,怎么把锅里的肉变回碗里,也十分重要。这就是文件中所说的“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
既然我们明确了,股票套现收入、上市公司本身的现金流才是真正的“肉”。那么,大股东或者说实控人怎么把肉吃到嘴里呢?
1、在股票解禁期钱粉饰业绩,等接盘侠;
2、通过关联交易,将上市公司的现金流转移到实控人的关联公司。
这时候就有人说了,上市公司的财报都是公开的,可以查。这么说吧,小弟不才,只知道9种让你查不出来的方法。虽说比不上老江湖的九九八十一变,但糊弄个一般审计绝对够用。至于说拿着手机炒股的各位韭菜,都用不到这么高端手段。能把财报看明白就算是高人了。
所以,在政策中会强调加强监管、加强审计、甚至提到了“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审计”等等。会有效么?
以笔者的经验看。完全没用。
天朝的上市公司,有一家算一家绝对都是“一言堂”,公司的规章也好,制度也罢,都是给打工人看的。您要是老板,那么好了,您的话就是规章、制度。什么总裁、总监,CXO,老板让你三更走,谁敢留你到五更?就说笔者见过开会一半直接辞退的,让老板拿水杯砸的,述职报告没作为就让滚蛋的。这些人还都是人五人六的“高管”。既然如此所谓“加强公司治理”,就是一纸空谈。加强打工人,没用。需要加强的是老板,但却没人敢去加强。
再说“内审”,“内审”的核心是谁业绩造假骗了老板,谁贪了老板的钱,谁把老板的公司挤出去用了自己的公司。至于老板的事,给他八个胆子他也不敢问。内审的人不傻,端谁的碗,吃谁的饭还是心里有数的。举个例子,多年前笔者为了让业绩好看做了手脚,业绩是实打实的,钱是进来的,只是换个地方对公司更有利,更好看。内审查出来了,然后呢,聊了半个钟,吐了半天苦水,并在某个非正式场合进行了全员分享。你看,这就是内审。
那么“内审”不行了,还有“外审”,外审的公信力与支付的审计费挂钩,公司支付的审计费越少,公信力越前。外审真这么专业、中立的话,四大事务所应该是“五大”。外部机构,最不会得罪的就是金主。之前恒大信用评级是几个S来着?
既然如此,这份文件有啥用呢?
给股民看的。天朝的股民一直让当猴耍。股市本身不生产财富,股市只是财富的搬运工。天朝这个搬运工又努力又智能。将平民散户那点积蓄全搬走了,主打一个颗粒归仓。现在韭菜觉醒了,不玩了。所以经济稳中向好,股市节节败退。就好像强壮如施瓦辛格一样的巨人,但是却阳痿。所以,就需要弄点壮阳药。先下个方子,有没用的再说,总比底下那话越来越小强。万一那天那话彻底掉了,这不是又少个镰刀不是。房已经不能用了。股再出了问题,这刁民们存在银行里的银子就更不好套出来了。到时候增发加通胀这个原子弹一出,那谁都不好受。
所以,趁着现在没完全掉,出个文件。意思是我们会出手,大家放心投,5000点不是梦,破万也不是不可能。钱都别存着啦,现在利息低,存着也是赔钱,来股市吧。三年有房有车,五年会所嫩模。
大概如此吧。
证监会目前最应该做的,就是对于上市公司“两头控制”:
最关键的就是入口关:新上市企业预计继续缩量,强调优中选优
IPO进程目前已经非常缓慢,这对于二级市场是利好,但是对于一级市场则存在退出难题。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对于IPO入口审查严格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趋势。即便后续IPO节奏加快,审查也不会就此放松。
直接的结果是新上市公司数量及融资金额降低,市场得到一定的维护。
但是,只喊口号是不行的,具体要落到实处。
哪些募资行为应当被禁止呢:
1、上市圈钱:典型例子,就是上市前突击大笔分红,然后来IPO碰运气。如果运气好,在资本市场赚2道,即便失败了,过一段时间再来,或者去港交所。
目前,上市前突击分红,掏空公司,再上市圈钱屡见不鲜。但是为什么这么多企业愿意铤而走险?一是之前有侥幸通过的案例,二是监管部门出发力度不够。
而令人失望的是,部分上市保荐券商,不仅支持这类上市公司明目张胆的圈钱行为,还用自己所谓的“专业性”,为其保驾护航。这类情形一旦被发行,应当对于保荐券商进行严惩。
2、带病闯关,一检查就撤材料:很多券商的保荐经不起检查,这已经是行业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他们依然减持“带病闯关,一查就撤”,给市场造车恶劣影响。对于撤单率较高的保荐机构也应当进行调查。
因此,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需要监管层,拟上市公司,券商等积极配合,才能有所承销。中国资本市场如此孱弱不看,投机取巧的券商们需要负主要责任。
我是沉浸在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多年的交易者了。对金融市场有一定的理解。只是狠惭愧,我一开始跟师父学交易的的时候,师父就给我严格限制所学的东西,一切以价格波动为主体。次要的才是国家的宏观政策和细节政策,至于上司公司发的公告,从来都是不闻不问,也不看的。也正是因为这种信仰,我避开了非常多的陷阱,而且都是致命的陷阱。。虽然也失去了很多盈利的机会,但是相对于致命的金融陷阱来说,几次盈利算什么,忽略不计的。
2023年,是股票市场非常困难的一年,我公司的33个雪球产品全部被敲入了。我们原先预测可能会留下三五个,最后因为那极端的行情,导致一个也没有留下,这个雪球的部门已经门可罗雀了,我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撤销了。。。其实2023年国家发布了非常多的政策,证监会也发布了非常多的政策,具体的可以知乎搜索《2023年A股大事记——改革风起云涌》,这里记录了所有的政策发布,我说句实话,这些政策的力道真的比证监会发布的强大,但是现实你看见了,该往下还是要往下的,时代势不可挡,趋势势不可挡,非人类意志能够转移的。
证监会集中发布四项政策文件,分别是:
一、《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
二、《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
三、《关于加强证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
四、《关于落实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全面加强证监会系统自身建设的意见》。
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和证监会为了股票市场操碎了心,也在为了市场的安全和稳定,不要发生系统性风险而努力奋斗,现在的经纪形势越来越严峻,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证监会通过这些细则,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违法违规的成本,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不良风气,长期来看是向好的,或许在未来的经纪发展中能体现出来,但明确的是时间是非常漫长的。
目前股市透资,我还是会以价格波动为主旋律,一切交易都建设在价格波动的基础上,国家政策为辅助验证,共振的话就会加大投资力度。
纵观近几年的全球股市,美股出现的新高,日本股市股市也走出过去30年的阴霾,冲上了历史以来的最高点,相比之下,我国的经济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但股市仍然停留在3000点左右,这用正常的经济学逻辑解释不通。
一方面,像阿里,百度,腾讯,京东等科技企业都在美股上市,国内大把赚钱给美国股东;另一方面,国内众多上市企业频繁爆出造假丑闻,严重伤害了股民的积极性。这在整体经济有衰退迹象之时,必须要刮骨疗毒。
证监会已经迎来了新一任主席,更多的股民希望有更多的措施能够规范市场,在以往违法成本太低,对违规减持,违规代持,内幕交易等的处罚不痛不痒,这是股市上各种乱象层出不穷的根本原因。


理论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会逐渐发展壮大,然后广大的居民,也能够通过股市投资分享到社会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红利,但实际上,国内资本市场规模确实不断扩大,真正给投资人带来收益的公司却极少。
这就带来一个疑问:A股到底能不能做价值投资?
在过去的企业上市制度下,很多的规则其实并不明确,这就给那些造假上市,上市圈钱者可乘之机,根据以往的情况来看,各届证监会主席也试图扭转这种乱象,但因为触及的利益群体过多,效果不大。
此次发布的四项政策文件,对企业IPO规范上市做了很多细致的规定,如果能真正执行到位的话,以国内市场经济的体量,以及增长潜力,A股还是大有钱途的。
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位委员曾经说过:要允许改革失败,但不允许不改革。
只有不断的探索改革,A股的路才会越走越顺。
给吴主席上位这短短两个月就干了一件事:A股拨乱反正!
在山东有个老板,小学没毕业,做餐具消毒生意的,也就是各位在中小餐馆吃饭的时候,看到的那种塑封包装的碗筷,他那个工厂,一个厂房,两条清洁线,几十辆车,一年2000万左右的产值,在本地应该算是绝对的头部。
这种生意,利润也很稳定,生产很稳定,人员也很稳定,老板几乎是甩手掌柜的状态,但是,这个老板一闲下来,就不安分,他感觉,自己如果把着一整套的管理,生产,销售做成方案,然后去整合临近城市的类似工厂,通过换股等协议,打造一个餐具消毒大集团,就能IPO!就能赚大钱。
这种老板,这种生态,敢跟你谈IPO,谈北交所上市,敢让你联系上市辅导机构。
就很离谱你懂嘛?
但这种离谱的事情,还真有人敢接你信吗?
并且这老板就明说的,我上市,圈一笔钱,就可以退休了,到时候我质押一下股份,全球旅游!
还有一个公司,叫房车宝,如果在中介行业的,应该明白是什么事。三道红线以前,整个房产市场可以说是红红火火,各地的中介赚的盆满钵满,最厉害的,就是贝壳嘛,那时候的贝壳,7000亿美金市值啊!
在2020年的时候,恒大已经有些危机了,为了能通过融资渡过难关,恒大开始整合全国的小中介公司,具体数量我忘了,也是通过换股的方式,把一群小老板聚合在一起,准备上市圈钱。
各地中介老板本来就被贝壳搞得难受,这一通忽悠下来,只要房车宝愿意,他们就换,更有甚者,没有收到邀请的,去恒大找关系想上车。
这事,如果不是三道红线下的快,很有可能就成了!
这就是这几年排队上市的公司质量。
整合点资源就想IPO,搞了点产业也想IPO。似乎所有的公司目标就是IPO,IPO已经不是个手段了,已经是一个终极目标了,只要IPO,股东全部财务自由,然后企业能不能活,能活成什么样,跟公司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在这种市场里,你别说散户,就是机构,也想的是割韭菜,整个A股的风气就是这样,大家都明白,打新赚钱的概率就是比白马强,什么价值投资,什么长线战略,你不打新,早晚全赔进去!
而今年,我真的感觉变了。
接下来我非常想知道,吴主席会不会把国内的那些互联网巨无霸企业,全拉回到国内,别什么美股上市了,也别港股上市了,就A股上市,优质资产当质子给美国,已经有先例了,现在放香港,效果也不咋地,而随着金融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外资完全可以流入A股,有必要说自己落后嘛,四十年改革开放积累的财富,撑得起几万万亿的楼市,你说撑不起几千点的股票?
可能么?
连特么印度都撑得起破万点,凭什么A股就撑不起了!
房产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抗风险性确实强,但流动性差啊,股票投资,抗风险性确实弱,但流动性强啊!我们缺的,不就是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嘛。
炒股的这群人,我太了解了:
一天赚三位数,中午盒饭就得加个鸡腿;
一天赚四位数,晚上洗脚必须安排;
一天赚五位数,打开汽车软件就敢选车。
四项政策文件,与此前吴清主席两会记者会上的主张“证监会要做好入口监管,企业IPO不能以圈钱为目的,要全力把造假者挡在资本市场门外”一脉相承。
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2024年以来,证监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以投资者为本,夯实上市公司质量就成为重中之重。
投资者是通过买卖上市公司股票赚钱的,无论怎么样,上市公司不能是一堆垃圾。把各类圈钱的垃圾清理走,纠正市场风气,让投资者赚到钱才不是一句空话。
近几年,对A股的反思越来越多。其中,A股究竟能不能做价值投资,一度引来很多讨论和争议。争议背后,揭示的恰恰就是上市公司质量问题。
价值投资,归根结底先要有人创造价值;如果上市公司不能有效创造价值,自然就没有价值投资的土壤。
就A股上市公司来说,5000多家公司,一棍子打死肯定不对,但为数不少的上市公司,把圈钱当做了主要目的,搞得股市乌烟瘴气,甚至劣币驱逐良币,把整个方向都带偏了。
就各行业的龙头白马来说,还是踏踏实实求发展的,但就创造价值的能力来说,远远谈不上优秀。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前十大重仓股贵州茅台、中国平安、宁德时代、招商银行、美的集团、五粮液、长江电力、兴业银行、紫金矿业和中信证券,都是龙头,也都是优秀公司。
但相比标普500的七姐妹(Meta,苹果、亚马逊、微软、英伟达、特斯拉、谷歌),一是太传统了,高科技企业几乎没有,太过稳健,估值上不去;二是赚的都是国内的钱,在国内卷来卷去,不能分享全球经济的果实,天花板有限;三是对股东回报不太重视,一心想着做大规模,在回购、分红上不舍得花钱。
此外,相比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的编制也更科学,可以提升好公司的权重占比。标准普尔500指数以500家公司为样本,其中400只工业股、40只公用事业股、20只运输股和40只金融股,选择成份股不完全取决于市值,产业中的代表性和产业变动反应的敏锐程度同样重要,此外,成份股的净资产回报率是指数最重视的硬指标。
当前,7家科技龙头在标普500指数中的市值占比高达27%,近两年科技龙头贡献了指数的主要涨幅,使得标普500指数可以在加息环境下屡创新高。2023Q4,7家科技龙头股收入、经营性现金流和净利润占标普500非金融板块的比重分别为12%、22%和21%。
事实就很清晰了。
A股中的好公司,与国内经济密切捆绑,周期性比较强,涨涨跌跌,同时回报股东意识不强,只要求募资的权利,不注重分红的义务;A股中的坏公司,则一心想着圈钱,想着弄虚作假,骗死人不偿命。
价值投资的土质比较差。
反观美股、日股,都有一批中流砥柱的龙头公司,盈利能力强,赚全球的钱,还乐于与回报股东,乐于回购、分红。
资金是有腿的,可以全球流动。国际资本纷纷追逐美股,形成了正反馈循环,优质上市公司也更愿意去美股上市;对比之下,A股的生态就更差了。
未来的出路,只有改革,才有生机。
改革方向,就是夯实上市公司质量。
在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中,证监会开始旗帜鲜明地表态把“以投资者为本”理念贯穿全流程各环节。同时,开始强调“严厉打击操纵市场、恶意做空、内幕交易、欺诈发行等重大违法行为”,并罕见提出“让造假者倾家荡产、牢底坐穿”。
2024年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注重投融资动态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对此,新任证监会主席吴清给出的答案是建设“一个基石”和“五个支柱”,一个基石是指高质量的上市公司,五个支柱则是指更合理的资金结构、更完善的基础制度、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更优质的专业服务和更严格的监管执法。
同时,吴清强调,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最重要的核心任务,也是资本市场监管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直接体现。
关于市场监管的未来方向,吴清还提到“两强两严”的工作方针,强本强基、严监严管,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源头活水;严监严管是依法从严监管市场,依纪从严管理队伍。
千头万绪,只能回归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本源。
当保护投资者利益不再是一句空话,各种问题、各种乱象就会失去滋生土壤,投资者信心回升,中长期资金才会加大流入力度,A股市场也能随着GDP的持续增长而走出长牛、慢牛行情。
A股苦IPO发行久已,我曾经多次发文说过,A股长期不涨的根本原因就是IPO融资规模过高,表面上每年就从股市抽走几千亿,实际上企业上市之后还要定增、还要发行债券,大股东还要减持,每年实际上从股市中拿走的钱超过2万亿,是压制A股估值的一大原因。
而因为A股存在的意义就是为实体经济融资,说白了股市存在的价值就是抽钱的,只要这个定义在,就无法扭转A股疲软。
这一次的文件虽然没有改变A股定义,但是破天荒的提出了一个逆周期调节,简单来说就是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多发行一点股票,行情差的时候少上市一些,已经算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了,对股市是利好。很多朋友不知道,新股IPO实际上包含了很多博弈,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地方与中央的博弈,很多城市直接把今年IPO多少家企业定为今年核心目标,你如果缩减IPO规模,地方肯定就完不成,小城市也就罢了,如果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城市直接摆放你,就问你压力大不大。


所以尽管这次对于IPO定义没有根本性扭转,但是把股市承受能力考虑进去了,让IPO存在减少的可能,算一个比较大的利好。
二、严禁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过度融资,严查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
这两个点实际上是比较小的点,但是在股市负面影响颇大。就比如过度融资,去年8月,一个名叫华虹的半导体公司IPO募资了212亿,是去年IPO规模最大的一家企业,并且融资规模远超第二的110亿,结果刚上市没几天,这货就发了个公告,把210资金拿去买了理财。


好家伙,投资者为什么要把钱给企业?不就是希望企业拿去投资经营,创造更大的价值吗?结果企业转手买理财,吃利息,是股民不会买理财还是你买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更高?
这件事在当时影响颇大,网上骂声一片。




清仓式分红也是如此,很多企业在IPO上市前直接大额分红,把公司现金流分光了,拖着一个空壳上市,肥了少数人腰包,让大多数股民付费。还有离婚式减持,去年上半年A股就出现9起离婚式减持的事件,假离婚,真减持事件直接让监管规则形同虚设。
这样的事并不是一两次,发生的次数多了,别说普通散户对市场绝望,就连一些专业机构投资者都对市场绝望,感叹这个市场就是专门为一级市场准备的,他们是二十年大牛市,二级市场上的,都是活雷锋!这次监管新规把这些点罗列出来了,目前看来也算一个利好,但是这些事吧,发生了算利空,没发生也算不上利好,这些是监管层以前就该做的,只是放到这一任才开始做。
中国需要一个健康的大A,
目前国内国外双循环市场,我们刺激国内消费,比如汽车,智能家电,
但是这需要老百姓有钱。
老百姓收入往往分2种,1工资收入,2财产性收入,
老百姓觉得自己总资产增长了,他就会消费。
我举一个例子,你今天买茅台股票,涨了1万,
你开心了你就会去下馆子,吃一顿,花500元,
女士买工商银行股票涨了3万,会买一件1000元衣服,
这就刺激了消费。
你股市严重不行,房市也严重不行,
老百姓疯狂去抢国债,短时间还好,
时间一长,只能国家负债去拉动基建,拉动经济,
比较好的结局是日本。
证监会发这几个文件,目标也很明确,
比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比如严禁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过度融资
去年华虹的半导体公司IPO募资了212亿,结果它把210亿拿去做理财。
这可是212亿啊。
比如加大监管,包括财务造假,违规代持和利益输送的行为进行打击,
比如违规减持,
常见如离婚式减持,这个其实好解决,但屡见不鲜,
还有上市前,突击分红,把公司现金流用掉9成,肥了大股东,损害股民利益,
接下来看行动吧,看处罚力度,
资本只要可以赚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
核心是要监督到位,处罚到位,
你违规获利10000万,我罚款你20亿,核心人员坐牢,
这样敢违规牟利就少。
今天下午A股市场还是反应很迅速,新村长的面子是必须要给的。同时,村长上任的这一个月,说实话市场行情的变化还是很明显的,K线图前后一对比,那真是个立竿见影。




虽然可能用词不当,很可能得罪贬低前任,下午证监会连发四文颇有点“乱世用重典”的意思。而且让我感到惊讶的,意见稿里的措施几乎包含了这2年股票市场的热门话题,比如IPO、分红、财务造假、违规减持、退市……看来大家在互联网上的怨气真的能够升腾到“天庭”。这四个意见稿分别针对的事IPO、上市公司、机构和作风建设,在对于机构的意见稿中,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有关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的意见。
……坚决纠治拜金主义、奢靡享乐、急功近利、“炫富”等不良风气,坚决破除“例外论”“精英论”“特殊论”等错误论调……
估计是,前段时间X金的某员工家属炫富,惹了很大的麻烦,让上面的人头痛。
顺便,吐槽对比一下我所在的房地产行业,某些政策出台得叫一个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即不管企业的私活,也没有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好了,此时此刻是不是和去年8月的某个周末很像,也是周末来了降印花税等四大利好,而这次是4个小作文,哦不应该是大作文。那在座的各位下周跟还是不跟,跟了又怕获得一个纪念碑。
这个算是利好消息吧。治标不如治本,A股受到诟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外围市场都疯涨,我们的不涨,为什么手段一次比一次严,依然有各种欺诈,说明,资本市场还没有真正规范起来,只有从源头上治理上市公司,还投资者一个清白。
证监会集中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等四项政策文件,来得正是时候。官方的消息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精神,推进建设中国特色资本市场,证监会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牢牢把握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落实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要求,突出“强本强基”和“严监严管”,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会同有关方面制定出台了《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以及《关于落实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全面加强证监会系统自身建设的意见》等4项政策文件。
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就相当于企业申请银行贷款,能不能被准入,跟申报资料有关系,也跟审查者的人品有关系。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其中提到,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我们都知道,有的公司上一市就圈钱,圈完钱就跑路,就ST,就退市,这就是把投资者当做肥猪,这说明源头上存在巨大的漏洞,让公司带病上市,谁得了好处?
负责审核的人要不要承担连带责任?把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用于自己捞钱的资本,让投资者家破人亡,这种人是不是罪大恶极?
压实拟上市企业及“关键少数”对发行申请文件特别是经营财务等方面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的第一责任。督促拟上市企业树立正确“上市观”,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保障,促进企业做优做强,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严禁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过度融资。要求拟上市企业充分配合中介机构核查和发行监管工作,确保所提供材料真实准确完整。
一是督促“关键少数”增强诚信自律法治意识,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运行,按规定接受内部控制审计。二是要求拟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准确真实反映企业经营能力,严审“伪科技”、突击冲业绩等问题,对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粉饰包装等行为须及时依法严肃追责。三是研究要求拟上市企业的有关股东在招股说明书中承诺,上市后三年内业绩出现大幅下滑的,采取延长股份锁定期等措施。
对提振股市信心是利好,但想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肯定需要一个过程。
文件零零总总说了一堆,关键还是落实问题。
比如说规范上市企业的“上市观”,希望他们不以圈钱为目的,上市后依旧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和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
但企业凭什么理会这一套?凭什么放着快钱不挣,和市场上的韭菜分钱?
给出的首要办法,还是加强教育力度,激发企业的责任观。
这个自然是排第一位的,也是大家能理解的。
但除了这个意识上的引导,文件还明确提出其他辅助措施。
比如禁止过度融资,确保企业经营财务等方面信息的真实性。
这个落实到行动上,就是加强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督,要求企业财务数据,必须准确且真实反映企业经营能力。
如果出现造假,追责力度远超之前,这就可以防止“空壳”骗局。
文件专门提及了“伪科技”、突击冲业绩、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粉饰包装等行为,显然是对点打击,震慑不轨。
除了这些信息上的监控,最令人期待的,还是“股份锁定”这一项。
要求拟上市企业的有关股东,在招股说明书中承诺,上市后三年内业绩出现大幅下滑的,采取延长股份锁定期等措施。
这对上市割韭菜的企业,绝对是大招,以前上市就跑路,现在被锁了三年,而且三年内如果乱运营,股票依旧不能卖。
这就逼着那些企业上市以后,把心思放在经营上,否则啥都捞不到。
其实老猫更期待倒查,毕竟先前很多腊鸡企业上市就跑路,把股民反复当韭菜割。
这帮人清算一下,能极大缓解股民的情绪。
不过考虑到经济大环境,采用“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也没问题,只要以后能坚决执行即可。
除了对企业严格要求外,本次还专门强调了中介和交易所的审核责任。
中介乱推荐,要承担责任;交易所乱放行,也要承担责任。
这一块执行难度恐怕大一点,但如果能完全落实,则A股必然迎来一个新气象。
希望新文件下去后,一切都能换个模样!
中国制造业为什么不赚钱,有个角度挺好,就是头部不指望制造业赚钱,而是通过玩金融赚钱,通过制造业产生的现金流去拉贷款,用贷款炒房、做资产配置。大厂商通过不断的压低价格,让自己和竞争对手都没有利润可以赚,然后通过市场规模向银行申请贷款,几乎零利率的周转资金,用来撬动房地、债券等资产。自身的制造业不赚钱,但是靠产生的现金流,每年赚5%以上。
比起这种还是是文明人,还是没有股市更加暴力。
股市中有一种玩法叫做供应链金融玩法,申请上市前三年,通过第三方撮合,借别人的订单过来,激增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然后,因为有业绩,所以股价估值就会较高,一次性募集大量资金。上市募集完成资金,过了限售期,立马大量抛售股票。然后再把借来的业务,转回去 ,营业额就降下来了。如此一操作,立刻获得大量的资金,大股东套现离场后,才发现这个企业一文不值,广大股民血本无归。
玩供应链金融的也不算最牛的,大股东和庄家联合才是最坑人的。
大股东通过控制的公司,不断释放利好消息,造成股价猛增,庄家出售。
然后再释放利空消息,股价下跌,庄家再买回来,赚差价。
接着再进行新的一轮操作。
当然这个也和新股IPO没有关系。
那么问题来了,不以上市圈钱为目的,那么以什么为目的?
扩大企业规模?好像很久没有看到上市为了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了。
督促拟上市企业树立正确“上市观”,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保障,促进企业做优做强,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严禁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过度融资。
以前的IPO的上市观是什么呢?是圈钱,是融资,所以你就看到了一个特别奇葩的现象,等待IPO的企业呼吁尽快过会,声称如果再不能上市,公司就要倒闭了,并且列举出公司融资不畅,裁员,年终奖取消等事实。他们把这种劣质资产卖给中小投资者觉得理所应当,这也是为什么A股被诟病为缅A的一个主因:
活久见!有IPO公司爆料:再不批准上市,我们就要倒闭了!
至于过度融资这块,A股之前一直充斥着各种超募,超募之后上市就破发,套牢投资者,这种招数你玩个一次两次还可以,你屡禁不止成为传统艺能,哪里还有那么多韭菜去给你割?
以超卓航科为例,这家神奇的公司承认内控违规,6000万银行存款不翼而飞之后,公示的信息让人啼笑皆非:
经自查及向银行问询得知,该存款账户下存在以公司名义开具的共计2.398亿元银行承兑汇票的开票记录,出票日期为上述资金存入的前一日,截至目前5995万元银行承兑汇票显示已承兑,但超卓航科表示,对资金存入前实施的开具银行承兑汇票行为并不知情,并已报案。
去年公司募集资金2个多亿,结果超募5个多亿,前后募集资金8个多亿,感情就是放在银行吃利息。怎么了,是投资者不会买银行理财呗 ,所以把钱给你上市公司让你示范存银行的具体步骤。
事实上,超募这种事情在A股的新股,屡见不鲜。去年前3季度,A股IPO超募家数、超募金额分别达到151家、761.08亿元,占同期IPO项目数、募资总额的比例分别可达到57.20%、23.52%。
与此同时,超募金额占募资总额比例超过5成的新股并不在少数。去年前3季度超募比例超过50%的新股数量高达26只。其中,绿通科技(301322.SZ)、威士顿(301315.SZ)和日联科技(688531.SH)的超募比例包揽了前3名的宝座,分别达到74%、73.97%和70.44%。
在市场整体表现欠佳的背景下,新股超募与机构“报高价”不无关系。但是市场并不对定高价的行为“买单”。
Wind数据显示,2023年前3季度上市的新股上市5日、15日、30日破发的比例分别为73.95%、75.30%和74.68%。
超募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自由支配这部分资金,所以很多公司都有超募的动机。而且,IPO前期审核过程中募资额如果太大,募资的合理性、必要性就会被质疑。与其这样,不如战略性降低募资额,等到后期定价高一点的话,额外的融资可以通过超募来实现。
过去23倍隐形发行市盈率之下,企业难以超募,但这衍生出来的结果是“无脑打新”;伴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推进,企业和机构有了更多的定价权,但机构为了“博份额”入围报高价,不合理的价格导致破发频现。
中国股市“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困境仍待破局。
就在去年八月份,华虹公司计划募集资金约180亿元,最终以52元/股的发行价格,34.71倍发行市盈率,实际募集资金合计212.03亿元,超募32亿元。而公告计划把210亿存银行,直接把上市公司超募和无脑募资给推到了风口浪尖。
自从新村长上任以后,看出是有决心要变革过去股市的种种不合理,但是变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政策文件落地的执行,才是投资者真正关心的。就像新的证券法刚刚严格规定了上市企业违规信息披露,转头就有不少上市公司直接骑脸输出,变着法的违规信息披露盈利。能否彻底改掉“罚责过轻”,而不是一时热度,这是大家拭目以待的事情。
这个态度是入市态度,这有一定作用,而且必然有部分想上市圈钱的企业退出上市,但是这并不是目前股市的根本问题。这个就像中国的大学目前入学较为严格,但是毕业较为宽松一样。真正的难题是作假后的惩罚力度和退市机制。
一个健康的股市就像一个健康的人体,有吃进去的东西,也有拉出来的东西。上市公司造假就应该直接退出并高额罚款,并且补偿股民损失,这其实一点都不复杂。
1 2023年中国退市了46家企业,中国股市上市公司总数是接近4700家,可以认为每年退市的企业数量是1%。同比美国退市了多少家呢933家,美国股市上市公司总数是4878家。可以对比。难道中国公司质量比美国更好吗?当然不是。严格的退市制度并执行是能让美国健康的很重要因素。10年来,美国一共退市了4300家上市公司,接近于整个A股的上市公司数量。严格的上市后把控是美国健康的根本原因。
2 对财务造假的0容忍,而且真金白银进行举报奖励。SEC向举报人发放了总额近6亿美元奖金,其中一名举报人获得创纪录的2.79亿美元奖金。美国证监会2023年共收到创纪录的超1.8万起举报,较上一财年高出约50%。真金白银的鼓励,发动群众举报,这种效率远远超过其他监督方案。特别是最高举报人获款超过20亿人民币。这可比分赃获得的利润可高多了。对财务欺诈的举举报奖,举报者可获得罚款金额10—30%的奖金。我们可以对比,中国A股有历史以来可有一个人因为举报造假而赚钱的?不被打黑枪就不错了。
3 刑事处罚力度的巨大区别。安然事件的警示导致美国于2002年颁布了萨班斯法案,该法案在法律层面大大提高了财务欺诈的违法成本。萨班斯法案规定,对编制违法违规财务报告的刑事责任最高可处20年监禁;对篡改文件的刑事责任最高可处20年监禁;对证券欺诈的刑事责任最高可处25年监禁;对对举报者进行打击报复的刑事责任最高可处10年监禁。中国股市惩罚是什么?罚个30万-1000万?
对犯罪的容忍就是鼓励犯罪,我一直认为美国人天生道德不可能比中国人高尚,人都是一样的,都拥有一样的人性。但是对于犯罪的处罚是导致后果的唯一原因。
4 对会计公司,保荐机构的同样处罚。要知道安然公司造假案,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2名会计师同样判刑,保荐的摩根斯坦利同样处罚。会计师签字是具备刑事责任的,中美两国都相同。但是实际处罚天差地别。光说不做,是导致今天A股一泄如注的根本原因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这个现状从1980年代到今天没有根本变化。
中国经济中国股市从来不是用嘴巴能唱垮的,一直维持在3000点,只有真正刮骨疗毒才能完全改变。


股市搞不搞得好,在过去高增长的时代,其实并不是一个要紧的问题。
高增长这个事实本身,就是『经济预期向好』的一种体现。
但是,在当下这个时期,美股日股不断走高,我们的GDP平减指数为负的背景下,『信心』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用来修复『信心』的配套措施,也就开始不断推出了。
客观上讲,搞好股市,比搞好房地产市场还是要容易一个数量级的,关键是各方对于『搞好股市』的重视程度和认真程度。
上市就是圈钱,这不是什么新问题。
2010年,乌有之乡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市场就是捞钱,上市就是圈钱》;


2011年,第一财经有一篇报道《只顾上市圈钱,分红显寒酸,中字头公司最猖狂》。


十几年过去了,这些问题还是『涛声依旧』,这一次证监会发布了四项政策文件,分别是:
《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
《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
《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
《关于落实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全面加强证监会系统自身建设的意见》
这些标题写的很长,但是主要的词汇是『严把』『加强』『落实』『全面加强』等等。
这些文件的主语都是『意见』。
从文件的标题写法,可以看出来,股市搞不好长期无法解决的原因在于,监管和日常的执行做的不到位。
正是因为『执行不到位』,所以才需要『严把』『加强』『落实』和『全面加强』
我很期待这一次,四个文件可以发挥出四大天王的效果,用雷霆之势,横扫一切牛鬼神蛇。
当然,说出上面这句话,我都觉得,这会显得我不信邪大魔王很幼稚。
中国股市搞不好,很多人都『信了这个邪』
不过,人总是需要相信点什么东西,相信自己国家的金融市场会变好,如果在多数人看来是一种幼稚的体现,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有一句话,叫做哀莫大于心死。
趁着股民的心没有死透,证监会还是应该『撸起袖子加油干』,也变得『幼稚』一点,『本真』一些,变得『不信邪』一点。
这样才能把中国股市的长期积弊清理干净。
最后引用一下2011年中国新闻网上这篇报道[1]中,刘俊海(人大商法研究所所长)的一段文字做为这个回答的结尾:


在A股市场,股东回报文化的缺失已经成为这个市场最为让人痛恨并饱受诟病的现象。
“股权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股东主权理念。”曾参加《公司法》、《证券法》等商事经济法律研究、起草和修改工作的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表示。
所谓股东主权就是彻底确认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主人翁地位,全面尊重股东依据法律和章程所享有的各项权利和利益,尤其是知情权、决策参与权、分红权、监督权与转股权等。
“这意味着,股市就不再仅仅是上市公司和发行人的圈钱工具,而是投资者取得投资回报、分享中国资本市场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成果的聚宝盆。”刘俊海认为。
A股“重融资、轻投资,重圈钱、轻回报”的游戏规则必须转变,而“重投资、重保护、重回报”的股东主权旗帜,应当取而代之并高高飘扬。参考^A股上市公司21年累计圈钱4.3万亿 分红仅5千亿(3) https://www.chinanews.com.cn/stock/2011/09-19/3335943_3.shtml
政策是好的,不过咱能不能把你要做的 处罚说清楚。
造假几百亿,罚款60万这种有什么意思吗?
违法最严就是谴责加禁止入市,有什么威慑力吗?
公司不分红,你批评他们有什么用,直接告诉他们三年不分红直接退市不就行了。
别光说不练假把式,直接上大的,2亿股民支持你。
鉴于有人质疑我,特贴出一个最近的例子
其中,2017年、2018年、2021年、2022年,金通灵虚增营业收入分别为5.01亿元、5.5亿元、6893.07万元、1530.85万元,虚增利润总额分别为1.46亿元、1.48亿元、7398.71万元、4332.73万元;2019年,金通灵虚减营业收入1.97亿元,虚减利润总额3852.77万元;2020年,金通灵虚减营业收入537.68万元,虚增利润总额5730.08万元。
2017年至2022年,金通灵虚增或虚减利润总额分别占公司各年度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103.06%、133.10%、31.35%、101.55%、5774.38%、11.83%,导致公司相应年度年度报告涉嫌存在虚假记载。
因此,江苏证监局决定:对金通灵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
金通灵时任董事长、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季伟决策并组织实施上述违法行为,时任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袁学礼组织、参与上述违法行为,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总经理助理、时任董事许坤明,监事、财务部长冒鑫鹏参与、执行上述违法行为,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考虑到本案当事人存在主动供述监管局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主动减轻危害后果等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和积极配合案件调查工作等酌定从轻处罚情节,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结合相关规定,江苏证监局决定:对季伟、袁学礼、许坤明、冒鑫鹏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200万元、100万元、60万元、60万元罚款。
此外,深交所也对金通灵及相关当事人下发了给予纪律处分的决定和两份监管函。
深交所决定对季伟给予公开认定十年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处分;对袁学礼给予公开认定五年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处分;对许坤明、冒鑫鹏给予公开认定三年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处分。
我真不知道说什么,造假六年,出事以后就这点处罚,然后要股民去起诉找回损失。
真不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一个普通家庭,一年存款多少算合理?
美国为何频繁炒作“产能过剩论”?
4月18日晚间至19日凌晨,多位美联储高官密集
日元会崩吗,日本会成为第一个被端上桌子的
如何看待本次日元做空?
继德国总理之后,德国最大反对党也来中国了
东亚人为什么活得累?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女儿宗馥莉成为接
新能源车「一年跑 2 万公里被拒保」,业内称
国家统计局发布「3 月份 CPI 同比上涨 0.1%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16 20:57:17  更:2024-03-16 21:15:21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