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华为去年销售收入超 7000 亿元,实现超 9% 的增长,研发投入总额排名全球前五,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华为去年销售收入超 7000 亿元,实现超 9% 的增长,研发投入总额排名全球前五,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3月14日,华为2024年合作伙伴大会在深圳召开。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在主题演讲中表示,2023年,华为公司经营基本回归…
历史雄辩地证明,美国掌握其他国家科技发展命脉,只需要发布几个行政命令就能决定一家大型科技公司生死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很多人对华为的研发投入没有概念,我来直观的说一下。
华为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826亿,占营收的26.79%,若华为在2023年下半年继续保持此投入,则华为一年的研发投入会超过1600亿,2022年,全国,注意,这是全国,研发总投入30870亿,华为一家的研发投入占比5.23%。
也就是全国一年的研发投入也就是20个左右的华为。


然后再看下面一张图,从2017年到2022年华为研发投入占全国的比例,最高时接近5.95%。


全国一年的研发投入也就只有20个华为,你这么一想的话,瞬间感觉全国的研发投入真的不多啊。
在我之前的文章里面,我说,要是中国每个省都有一个华为级别的企业,那就是大约30个华为,30个华为每年投入的研发就超过全国研发总投入了。
华为研发投入高,我国其他企业的研发投入太低,这才是问题。
华为研发投入去年排名全球第五,大家注意,这是统计的投入总额,但是我们要知道,华为的研发强度(即研发投入跟营业收入的比值)连续3年是20%以上,2023年研发强度25%以上,在这个榜单上有几个研发20%以上的?


光这个研发强度就够值得尊敬了。
华为解决了芯片问题之后,营业收入会快速增长的。因为之前华为营业收入的下降原因主要就是手机业务极速萎缩导致的。
解决了芯片问题之后,很快就能提升到2019年的水平了。
由于华为在这3年多的时间里表现出来了强大的不屈精神,全国人民又不是看不到,对华为买买买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华为手机业务增长迅速,同样,华为的汽车业务增长只会更迅速。
昨天享界S9曝光,北汽股价直接涨停,说明消费者和资本都非常看好华为造车业务,很多人不理解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华为造一款车就火一款车。
华为可不是自己造车,他是联合了国内很多车企一起造车,一汽二汽长安这些都会加入造车联盟,华为汽车达到年销上百万辆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么大的规模,这也是华为新的增长点,用不了几年,华为营收就会过万亿了。
很多人就知道华为手机,实际上,华为更类似于三星,业务非常多,华为在汽车、消费电子、芯片设计和制造、服务器、AI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布局,前段时间英伟达把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捋了一遍,捋完发现,哪个领域都有华为……


要是华为这样的企业真正的成长起来,你想想华为会是什么规模?
友情提示,目前英伟达的市值大约为2.22万亿。


为知友们提供更多信息:
华为重磅消息!2023年销售收入超7000亿元,研发投入总额排名全球前五
每经编辑 黄胜
3月14日,华为2024年合作伙伴大会在深圳召开。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在主题演讲中表示,2023年,华为公司经营基本回归常态,整体经营稳健,全球的销售收入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实现了超过9%的增长。其中华为中国区的企业业务收入取得了超过25%的快速增长。


图片来源:现场直播截图
另外,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华为公司始终保持对研发的强力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来构筑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竞争力。2021年至2023年,这三年的研发投入占比公司收入均超20%。2023年,华为的研发投入总额排名居全球前五。


图片来源:现场直播截图
据联合国公众号3月13日消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2023年,中国和美国仍是国际专利体系的两个最大用户。
产权组织的数据显示,2023年,PCT申请总量为27.26万件,同前一年相比下降1.8%。中国仍然是PCT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有69,610件申请。美国的申请量位居第二,有55,678件,同2022年相比下降了5.3%。
中国电信巨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PCT申请量仍位居榜首,在2023年公布了6,494件PCT申请。大韩民国的三星电子位居第二(3,924件申请),紧随其后的是美国的高通公司(3,410件)、日本的三菱电机(2,152件)和中国的京东方科技(1,988件)。在前十位申请人中,中国的宁德时代增长最快,2023年公布的申请量增加了1,533件,排名上升了84位至第八位。相比之下,排名第一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2023年公布的申请量同前一年相比减少了1,195件。


2023年国际专利申请量前十的公司 图片来源:联合国公众号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公开资料、联合国公众号
呵呵,我觉得华为这研发投入太没性价比了。
知名企业家雷不群曾经说过,他们这些人都是做过研发的,科研并不是投入越多越好。
小米明确给中国的民营企业打了个样,贴着国家高科技企业的认定线即可。多一分都缺乏性价比。
这才是真研发,新国货。
。。。。。
这么多年,小米花了个零头就研发了澎湃芯片,让自媒体每年都澎湃一把。让高通乖乖地和小米联合研发芯片,还自研手机操作系统。白璧微瑕的是,澎湃白皮书没用正版ocr识别软件编撰,搞得白皮书抄袭他人的时候漏洞百出,影响了澎湃系统的效果。
另外,小米虽然只有三千工程师,却实现了全栈自研,从电机到压铸机再到隐藏式门把手都是自研,性价比逆天。
美中不足的是小米绝口不提自己的智驾来自英伟达,也许是小米用极少的投入扶持了英伟达,但是不想千亿营销罢了。
雷总果然要让全世界人民享受科技的乐趣。
不像华为,华而不实,为所欲为。
2023年,华为中国区的企业业务收入取得了超过25%的快速增长。第四季度,华为手机出货量同比上升47%,排名第四。
Mate 60 Pro通过自研麒麟芯片以及卫星通话等创新功能,成为拉动华为出货复苏的领军机型。时隔10个季度重回中国市场出货前五榜单。
3月13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2023年,中国和美国仍是国际专利体系的两个最大用户。
2023年,PCT申请总量为27.26万件,同前一年相比下降1.8%。中国仍然是PCT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有69,610件申请。美国的申请量位居第二,有55,678件,同2022年相比下降了5.3%。
中国电信巨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PCT申请量仍位居榜首,在2023年公布了6,494件PCT申请。大韩民国的三星电子位居第二(3,924件申请),紧随其后的是美国的高通公司(3,410件)、日本的三菱电机(2,152件)和中国的京东方科技(1,988件)。
在前十位申请人中,中国的宁德时代增长最快,2023年公布的申请量增加了1,533件,排名上升了84位至第八位。
华为一家就占中国PCT申请总量的9%。
最需要关注的是,2023年,中科院研发费1708亿,华为1600亿。华为研发投入总额排名全球前五。2021年至2023年,这三年的研发投入占公司收入均超20%。
正是因为多年在科研上的大量投入,华为取得了大量领先的成果。网上有文章称,华为凭借一己之力,挑战整个美国高科技企业,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科技的崛起。
华为5G全球领先。
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单挑特斯拉。世界自动驾驶领域特斯拉是领军人物。华为也在自动驾驶领域积极布局,凭借其在通信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为自动驾驶提供了强大的网络支持。
华为在芯片领域单挑高通、联发科。华为在芯片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麒麟芯片性能卓越,功耗控制出色,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华为的芯片设计能力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华为在移动操作系统上单挑谷歌。Google的安卓系统是全球最流行的移动操作系统,而华为的鸿蒙系统也正在逐步崭露头角。华为的鸿蒙系统不仅在功能上与安卓系统相当,而且更加安全、稳定。
华为在数据库上单挑甲骨文和微软。这两家企业是世界数据库和操作系统的翘楚,而华为的鲲鹏系列服务器和数据库产品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华为的数据库产品性能卓越,稳定性高,而且易于扩展。
华为手机挑战苹果,原本已经超过,美国玩不起,禁了华为手机的芯片。这次是卷土重来,势不可挡。
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名前十名只有一家中国公司,就是华为,有六家是美国公司。希望更多的中国科技公司能转变思维,敢于在研发上加大投入,形成中国的科技强军。
你甚至可以说,
整个A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三分之二的动能都是
“交易华为线和华为线预期”
剩下三分之一,是高息避险
没有美国市场,也可以增长,都来学华为,让美国禁这限制那,大不了都不和你玩!
华为牛就牛在是在市场上拼杀出来的,而不像一些大企业都是靠垄断……
全球研发投入 40 强排名出来了!中国有 4 家公司上榜,华为更是牛气冲天,直接冲进前五名!


看看这排名,美国的公司可真是厉害啊,上榜 18 家,多得都快数不过来了!德国公司也还不错,有 7 家上榜。
前五名里,美国占了 4 家,华为就像一匹黑马,杀进了第四名!中国还有 3 家公司也很厉害,分别是阿里巴巴、腾讯和中国建筑集团,排名 17 和 18。


华为已经开发出了 EDA 软件, MetaERP 企业管理系统软件,鸿蒙( HarmonyOS )系统,麒麟9000手机芯片,卫星通讯技术等等……
华为还在手机屏幕上,使用了自研的昆仑玻璃( Kunlun Glass ),提高了手机的耐摔性和耐刮性。华为的手机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了100% …
美国想永远站在食物链的顶端,靠科技霸凌剥削其他国家,靠一轮又一轮割韭菜,是不会长久的。


如果没华为那些国之重器们突破创新,高端技术利润定价权等就垄断在美系国里,就永远不可能有其他相对的低价性价比降价等!
总之就算不真金白银去支持,但如果信口开河的去黑自家国产特别国之重器的人非坏即蠢……
制裁后的第 4 年,华为熬到了公司经营基本回归常态。


根据华为此前公布的财报,2023 年前三季度,华为总营收分别为 1321 亿元、1788 亿元和 1457 亿元。全年营收超 7000 亿元,意味着华为四季度的营收超过 2444 亿元,这一数字同比去年增长了约 25%,远超 2023 年前三季度的增速,后者分别为 1.04%、4.81% 和 0.84%。


从 2022 年开始,华为更多以产业区分,将营业收入划分为 ICT 基础设施、数字能源、云计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和终端业务这五大板块。在各个业务板块中,ICT 基础设施和终端业务一直是华为的收入大头,二者加起来基本能占到华为全部营收的八成以上。


按照 2023 年华为第三季度财报公布的财报来看,华为前三个季度总营收4566亿元,那么华为第四季度销售收入应该最少在2434亿元。
手机业务和汽车业务,给华为带来了四百多亿收入
Mate 60 系列在 9 月底开售,这部分的销售收入也主要记在四季度。招商电子的研报判断,华为 Mate 60 系列 2023 年内终端出货预期有望达 600 万。根据郭明錤的数据,2024 年 Mate60 下半年出货量约 600 万部。按照每台售价 5499 元计算,粗略估计,Mate60 系列的销售收入贡献将超过 300 亿元。
从 10 月到 12 月,AITO 问界系列的交付量分别为 12.7 万辆、18.8 万辆和 24.5 万辆,其中问界新 M7 分别达到 1.05 万辆、1.52 万辆和 2.06 万辆。按照每辆 30 万的价格计算,问界系列对第四季度终端业务销售的贡献约为 167 亿。
除此之外或许华为最大的盈利点就是昇腾显卡了,还是有点好奇华为到底是怎么做到第四季度一下子营收暴涨一千多亿的,毕竟第三季度华为营收才1457亿,期待财报中能详细说一下
附华为近五年总营收
2019年营收:8588亿,
2020年营收:8914亿
2021年营收:6368亿
2022年营收:6423亿
2023年营收:7000亿
想起来曾经回答的一个有趣问题。


中国为什么拿不出钱来搞科研?81 赞同 · 0 评论回答
最近发现有几个知友,喜欢在谈到华为的问题下,把很长很杂的“华为黑料”图文作为回答,说是要大家认清华为的嘴脸,哪怕答非所问。
他们坚称自己所发都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一副替天行道、伸张正义的样子。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种境界和感觉真的能令人陶醉,但愿长醉不愿醒!
可是昨天我仔细看了一个很自信的哥们列举的“事实”,其中有一个事实是这样的:图中余承东说任正非的家属都用了华为手机,然后下面两图分别是二公主用苹果手机发ins和大公主在机场被搜出一台苹果手机。他觉得这不就是余承东撒谎吗?
问题来了:以上证据真的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吗?
我回复他,余承东只是说用了华为手机,不是说“只用”华为手机,谁规定一个人不能用两台或多台手机?不需要多富有吧?哪怕苹果就是主力机,华为是备用机,那又如何?
想要打别人脸,最好还是拿出一些没有逻辑漏洞的证据,实打实地打脸。当然,无论什么回答都复制粘贴那些所谓黑料,像机器人一样,就真的很low……
等会儿,不是四年前就掐脖子了么,怎么还没翻白眼?
当然,有些人还会说996、251、孟晚舟的别墅……然后问我,这是不是事实?
我需要告诉你,说事实并不必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举例很容易,舌战群儒读过吧,张昭说的话都是事实,你说哪一句不是事实?然而他得出的是错误的结论。
2023年华为营收7000亿接近2018年的水平,最高峰是2020年的8900亿,华为的营收增长只有2021年一年同比下滑28.56%,其它时候都是增长的,2022年增长0.87%最低。


华为增长和衰退的原因都很简单,主角是以手机为核心的终端业务贡献的,2020年是美国禁止台积电给华为代工那一年,华为的麒麟芯片无法生产,手机销量大幅滑坡,所以2021年暴跌28.56%。
去年全新的麒麟芯片随着Mate60系列一起上市,根据最新的消息Mate60系列和Mate X5的总销量已经过千万。


根据Canalys的报告,2023年Q4海思芯片的出货量就有700万,采用海思芯片的手机贡献了70亿美元的营收,均价1000美元左右,出货量大概是高通的1/10,手机贡献的营收是高通的23%,恐怖如斯。


今年所有手机的发布开始正常起来,绝对会有更大的增长,可能会恢复到2019年的营收水平,
此外还有两个业务可能会有很大的增长,就是车BU和AI芯片业务,虽然智选车不算华为的,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咋回事儿,问界就不用说了,后面还有3个界。AI芯片业务简直是美国逼着华为赚钱,禁止英伟达的目的好像就是为了成全华为海思一样,雷蒙多到底收了多少代言费。
真希望华为、胖东来这样的企业多一点
为什么?
因为我们这些打工者太难了
多点这样的企业我们日子也会好过点

也有点人的尊严
不然
在那些垃圾企业中被所谓的人力资源人员看不起
被各种职场明争暗斗消耗的心死
被压榨的精疲力尽
拿着每月3000多的人民币
活的像狗一样
老婆娶不起
恋爱不敢谈
孩子不敢生
只每天苟且着...........
华为巅峰时期营收8914亿,后面下降到6300亿,现在慢慢回升到7000亿
华为从19年被美国打压开始,其他业务都已经回暖的不错,就是高端手机这一块还没有恢复到巅峰
华为22年营收6423亿元,增长0.9%
去年半年报营收3082.90亿元,同比增长3.2%
去年全年增长9%,说明去年下半年经营情况更好,中国区的业务收入增长25%
从这个趋势就可以看出来,华为在稳步复苏,正在走出被制裁的阴霾
只要华为的高端手机业务可以慢慢回暖,经营方面就没什么压力,现金流会越来越好


华为2021年——2023年,研发投入占比公司收入均超20%
2023年,华为的研发投入总额排名居全球前五
华为在被制裁的这些年里面,研发费用的投入还在不断提升,并没有在研发方面省钱
加上去年上半年投入的826亿,华为研发费用10年已经破万亿
如果没有这么恐怖的投入,也不可能在科技方面一直突破


2023年华为的PCT申请量6,494位居榜首
三星电子位居第二(3,924件)
高通公司(3,410件)第三
三菱电机(2,152件)第四
在前十位申请人中,宁德时代增长最快




以前专门分析过华为的财务报表,华为就是从19年被美国制裁开始现金流压力越来越大
华为最受伤的就是消费者业务,其实就是手机
只要华为手机重新崛起了,华为的赚钱能力就会回来
那时候华为就能有更多钱投入研发当中
对于高端芯片的突破速度会越来越快


华为22年营收6423亿元,增长0.9%
从营收来看,华为22年就触底了


华为22年营业利润422亿
21年是因为华为有出售资产,所以数据比较突兀
直接你20,19,18年都是700亿左右营业利润
22年营业利润就只有400亿了,营收其实已经比21年提升了一些
我们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来,华为的困难就是在利润


华为22年营业利润率6.6%
21年也比较特殊,有出售资产所以不算
20年营业利润率:8.1%
19年营业利润率:9.1%
18年营业利润率:10.2%
这就越来越明显了,华为的赚钱能力大幅下降了
华为22年净利润356亿元
一样先排除21年的数据
20年净利润:640亿
19年净利润:620亿
18年净利润:590亿
华为18年——20年的净利润是上升的,赚钱能力没有任何问题,22年净利润几乎腰斩
营收和18-20年比下滑了2000亿
但是净利润几乎腰斩
这就可以看的清清楚楚,华为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没有过去赚钱


华为22年总资产10600亿
21年:980亿
20年:876亿
19年:858亿
18年:665亿
华为资产规模在慢慢提升,没有什么影响,就是赚钱能力下滑


大家看了华为以上数据就明白,华为体量在继续成长,赚钱能力才是未来最需要提升的
华为运营商业务在继续成长:增长0.9%
企业业务也在继续成长:增长30%
但是终端业务在下滑:下滑11%
不赚钱就是因为终端业务,这个是华为赚钱的核心业务
终端业务不赚钱其实就是手机业务下滑
其实就是高端机被制裁了,导致失去巨大的现金流,赚钱能力砍半


我们还可以来对比一下每年的华为业务占比
21年消费者业务占比49%


20年消费者业务占比54%


19年消费者业务占比54%


18年消费者业务占比48%


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巅峰就是19年左右,现金流也很强,那是赚钱能力最强的华为
随着华为消费者业务的下滑,赚钱能力大幅下降
华为的企业业务从18年到现在都快翻倍了
华为最大的经营压力就是高端机少了2000亿收入
导致赚钱能力在砍半的同时,现金流少了几倍
19年现金流900亿,22年现金流178亿
华为目前体量稳住了,也在继续成长,但失去高端机市场的华为,每年少赚现金500-700亿
我们也可以看到华为去年半年报的财务报表
货币资金继续增加
资产继续增加


包括现金流也在增加


所以华为真的是韧性十足,慢慢经营好起来了,而且在高端手机领域也了起色
华为目前其他业务都在稳定增长,未来其实就盯着华为的高端手机,高端芯片就可以了
华为只是渡过最艰难的时刻,公司基本回归常态,后续必然高速增长。
华为到底是聚焦主航道,还是像现在一些网友位列出的多项业务对标国际一流大公司?可能还是取决于中美的合作状态。
如果是像之前的全球化分工合作,那么更倾向于聚焦主航道,只要几项业务做到全球顶尖的位置,就是超一流大公司了。
那么现在感觉什么都做,多项业务对标国际一流大公司,其实也是基于现在美国的小院高墙、脱钩断链。那么很多业务就无法找国外公司全球分工合作了,华为不得不自己去做,或者协同国内合作伙伴一起发展。但同时,国内的市场也空出来了。
而华为,一方面是很刚的企业,另一方面,又是韧性特别强的企业。无论是合球分工合作,还是中美脱钩断链,无论是他聚焦主航道,还是多项业务综合发展,他都能搞定。
所以,接下来,华为一定会重回高速增长的状态。手机业务回归正常,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车业务,也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英伟达那么高的营收和市值,但美国限制他把有竞争力的产品卖到中国,那华为相关业务哪怕只有他的几分之一,也同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等等等等。。。。。
别忘了,中国在很多领域的需求量,都是在全球都是占有极大市场份额的。
事情就是这样子的,美国也没办法既要又要,你既然控制很多产品不能卖到中国,那中国人自己必然会去做。
未来,华为高速增长是必然的,从本质上讲,前几年最艰难的时期,其实也是华为状态转换的换档期,现在状态转换完成了,当然是高速飞奔咯。
看了下华为2023年财报还没发,目前的消息是比较简略的,所以我就简单说几句。
在数码圈发言多了,我不止一次被打成“知名海军”;
去年年中的时候,我曾明确表示:
下半年华为全面回归,对营收会有明显提振,而且长期看菊厂重返高速增长是必然的;
但我认为,短期内财务报表很难有极其显著的改观。
如今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麒麟9000s横空出世,菊厂吹响了反攻的号角。
菊厂的财务情况,目前看比预期还要更乐观一些。
毕竟临近四季度才全面回归,2023年全年能取得营收同比增长9%的成绩,已经是相当出色!
想想也正常,麒麟回归大大提振了士气,Mate60 Pro长期供不应求;
华为智选车也迎来爆发,问界新M7和M9均已成为爆款;
光伏、AI、云计算……诸多领域全面推进,对菊厂的营收都有助益。
研发投入方面,华为近几年的风格一直是“打光最后一颗子弹”:
2021年至2023年,华为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均超过20%。
2023年,华为的研发投入总额排名全球前五。
正是凭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长期巨额研发投入,才有麒麟芯片、昇腾计算卡、自动驾驶等等领域的大放异彩!
更进一步说,当初我回答中对菊厂未来营收增长点的预测如下:
未来华为的业务发展,我个人最看好以下三个领域:
一是终端业务,这是一目了然的事。
即使各方面还存在一定掣肘,但我相信菊厂全面回归仍然能震撼整个业界。
二是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尤其是智选车模式的问界。
下半年问界的轿车和问界M9应该都会发布,这两款车均配备鸿蒙智能座舱和华为ADS高阶辅助驾驶,我个人很看好两款车的销量表现。
三是云计算业务,尤其是AI相关方向。
别的不说,倘若真的全面回归,光卖计算卡都能对营收有一定贡献了。
未来盘古大模型的部分能力下放手机,也会对相关业务有一定拉动。
现在回过头看,目前的情况是不是一步步在走?
终端方面,手机业务王者归来,平板/鸿蒙PC等等新品也是蓄势待发;
问界销量已经爆发,鸿蒙智行的阵容也在扩大,麒麟车机芯片和MDC算力套件都在大规模出货。
更值得一体的是企业业务,2023年中国区企业业务同比增长25%!
说起来,每次看“华为手机/汽车靠爱国营销”,我都觉得无比可笑。
当初华为海外营收占比近半,欧洲市场份额超越苹果逼近三星,欧洲人爱中国?
如今企业业务超高速增长,怎么?一个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企业老板也被“爱国营销”洗脑?
其实说白了,企业业务主要还是车BU和AI计算卡的贡献。
尤其是AI计算卡领域,美国断供英伟达计算卡的所谓“制裁”,属实是荒谬儿戏:
这种举动既伤害英伟达苦心栽培多年的CUDA生态,更是白白把市场让给海思昇腾。
知乎上更有从业者现身说法,本来采购昇腾还需要向上头解释理由,现在反而要担心昇腾能不能按时交货且不要涨价;
如今下游大量企业已经全面动员起来,与海思驻场人员通力协作,完成昇腾生态下大量算子的重构;
最近这段时间,昇腾生态的发展简直是日新月异。
几乎所有一二线互联网大厂,都加大了对昇腾计算卡等国产替代产品的采购;
这些在业内基本上都已经是人尽皆知,一些知名外媒甚至还有专题报道,连国内某巨头下单昇腾910系列的数额都爆出来了……(虽然具体信息未必准确)
当初麒麟9000s横空出世后,我写过几千字的长文,其中有这么一段:
手机、平板、电脑……这些现代人日常生活必备工具,核心芯片都需要先进制程;
当代移动互联网依赖的通信基站,核心芯片也在逐步走向先进制程;
大国重器的科研仪器、超算,长期看也还是需要先进制程;
我国汽车产业借助智能电动车的产业革命,成功实现大跨越,对产业升级也做出了极大贡献。
但整车智能化的物理底座——车机和算力芯片,已经以极快的速度迈入先进制程。
如果不能突破先进制程的限制,本能够带动庞大就业的智能电动车产业链就可能发展受阻。
甚至连最近大火的AI领域,美帝也已经禁售中高端计算卡,试图通过卡住先进算力的方式打击中国在AI、流体力学、工程仿真等等领域的科技研发。
之前分析菊厂业务时,我曾说过一句话:
就像《三体》中地球基础科技被智子锁定一样,如果芯片代工问题得不到解决,菊厂在各个业务线都会撞上先进制程这堵墙。
更进一步说,这段话固然是针对华为海思,但又何尝不是整个中国产业升级的缩影呢?
所以说,先进制程不仅对未来高新技术发展至关重要,更是对各行各业都有巨大影响,堪称我国产业升级最大、最核心的瓶颈。
反观海对岸,我相信有一点再铁杆的美分也必须承认:
现在的美国,早已不是二战后制造业如日中天的美国了。
某东方大国的崛起叠加美国自身的去工业化,美国的立国之本被严重侵蚀,曾经的优势产业大量流失。
如果不是马斯克搞出来特斯拉和Space X,情况还会更糟糕。
即使如此,翻翻美国上市企业的财报,究竟是哪些巨头撑起了纳斯达克的辉煌?
苹果、谷歌、微软、高通、英特尔、英伟达……正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科技公司,成为美国利润和工作岗位的最大提供者。
所以说,半导体及ICT产业已经是美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最核心的基石,夸张点说甚至算得上当今美国的立国根基。
一旦半导体及ICT产业失守,对美国来说可谓是不能承受之重。
中美两方面的信息结合,情况还不够明显么?
华为、中芯国际、长江存储……正是国内半导体产业链顶尖公司的共同努力,为我国的产业升级做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
现在看也是一样的道理,自主先进制程供应搞定,太多太多的高附加值业务可谓全盘搞活。
最后,再说点题外话:
来知乎创作这么多年,我深知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一个平凡的自媒体创作者。
虽然看到知乎关于华为乃至中国产业升级的回答充斥着情绪宣泄和谩骂,有时候难免心累。
但我很庆幸自己当初坚定支持和看好华为,也很欣慰自己对未来的判断一一被事实验证。
至于某些上蹿下跳恶毒诅咒菊厂该死且必死无疑,甚至嘲讽攻击中国产业升级前景的人,我只能说:
让你们失望了,菊厂不仅活下来,而且还会活的越来越好。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先回顾一下2022年的收入及各大业务板块的收入占比:
收入6,423亿元
ICT基础设施业务收入2839亿元终端业务收入2,145亿元企业业务收入1331亿元


简单归纳一下2023年的收入数据:
全球销售收入超7000亿元人民币增幅超9%中国区企业业务收入增速超25%最近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超20%研发投入总额排名全球前5。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申请量全球第1
华为2023年的年报好没有出来,具体业务收入占比还不是很清楚,但此前轮值董事长胡厚崑的2024新年致辞已经有分享了大致的收入分布:
ICT基础设施业务保持稳健,终端业务好于预期,数字能源和云业务实现良好增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竞争力显著提升。
运营商业务确实稳健,2023年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总量下滑5%,但华为不降反升,增长了2个百分点,达到30%,是第二名爱立信的2倍还多一点。
运营商业务收入2022年是3540亿元,2023年估计有很微小的增幅,3000亿元以内吧。


终端业务2022年是2145亿元,2022年的产品状况是很不理想的,尚能达到这个收入水平,那2023年增长30%应该是有可能的。2023年的两个旗舰产品P60系列和Mate60系列销量增长都很明显,前几天公布Mate60系列和Mate X5系列的总出货量突破了1000万台,均价按9000元/台计算,大概有900亿元左右。
终端业务收入2023年估计有25000亿元左右。
特别提到的企业业务收入高增长,这会是未来几年的一个新亮点。华为企业业务都做些啥呢?目前很多城市和大企业在搞的“智慧XX”就是其中一个代表性产品,此前成立的华为煤矿军团、港口军团等,也是以企业业务为主线。


2022年华为企业业务的收入是1332亿元,企业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在国内,所以中国区企业业务增长25%,也就约等于整个企业业务高增长了一把。
企业业务在2023年的收入可以预估约为1500亿元。
2023年的主要增长点是来自终端业务的复苏和企业业务的高增长。但运营商业务是华为真正的压舱石,增幅小,但跌幅也小,是保持华为整体平稳向前的“核心肌群”。
华为的经营没有秘密,就是舍得给员工发钱,舍得投钱做研发。
技术研发的重要性每年都在说,但每年都只是说说。
你给其他企业说研发要舍得投入,他给你说“那是华为”。
你给其他企业老板说要对员工好一点,多发钱,他给你说“那是华为”。
但其他企业的老板转身又会说:你们为什么这么早就回家?就不能学学华为的员工都加班到很晚吗?
散了。
国内的营收部分,大部分区域zf业务,支持力度很大,还是给了华为首选的,比如sz搞光储一体化,大型公共建筑屋顶太阳能工程,让华为优先。
我只是有点好奇,有没有人能回答一下。
华为不是上市公司,他的财报有必要对外公布吗?如果他想公布的话有人监督吗?还是说他想公布多少就公布多少?
个人感觉是不是应该公布纳税额更合适一点?
在3月14日举办的“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4”上,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作了“因聚而生,数智有为”的主题演讲,他表示:
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和可持续化为千行万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机会和经济价值,智能世界正在加速到来。
我们将构建更加紧密的‘伙伴+华为’体系,对于加速增长型伙伴,贡献越大,收益越多;对于协同作战型伙伴,能力越强,机会越多。
我们期待与千行万业的伙伴们互相扶持,彼此成就,共同拥抱行业数智化转型的星辰大海,一起实现中国政企业务的快速增长!
以下为汪涛演讲要点:
因聚而生 数智有为


去年,我们把大会主题定位为“因聚而生,众志有为”,是希望一起聚首鹏城,与众多伙伴共志向、共作为。
今年我们把大会主题升级为“因聚而生,数智有为”,是希望与伙伴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强化“伙伴+华为”体系,帮助客户抓住数智化转型的巨大机遇,加速迈向智能世界。
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我们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2023年公司经营基本回归常态,整体经营稳健,全球销售收入超过7000亿元,实现了超过9%的增长。其中,中国区企业收入取得了超过25%的快速增长。
华为公司始终保持对研发的强力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来构筑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竞争力。2021到2023年这三年的研发投入都占收入的20%以上,2023年华为研发投入排名全球第五。
当然,能取得这样的增长,仅靠华为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华为的企业合作伙伴已经超过4万家,同比增长超过15%。正是广大合作伙伴的支持与信任,构筑了政企业务持续发展的牢固基石。


2023年,我们在三类市场的投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带来了更多伙伴、更多客户、和更多的业绩增长:
NA 市场:
中国区收入增长率超过20%;新发布69个行业解决方案;累计赋能898家专业化伙伴,新获取2.3万华为认证。
商业市场:
中国区收入增长率超过100%;新发布72个场景化解决方案;累计发展了7000家商业市场伙伴。
分销市场:
帮助中国区伙伴SO增长了20%;上市了287款华为坤灵产品,上线了首个在线交易平台;累计发展了600+分销金牌,6700+分销精英伙伴。
整体上,中国区与我们交易的伙伴数量超过12000家,增长32%,其中,规模过10亿的伙伴8家,过亿的伙伴也有90多家,同时带来客户数量的增长,超过1.8万家,同比增长47%。尤其是商业市场,经过我们的持续投入,支持伙伴做广市场,伙伴数量增长超过30%,交易客户数量增长60%,收入增长超过100%。这些进展说明我们对“伙伴+华为”开放合作体系的坚持和投入是正确的,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加大投入,不断提升“研营供销服”的能力,为伙伴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我们正处于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前沿,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而可持续化也正给中国政企市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
数字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深水区,正向行业更多场景深度融合,更多传统行业渗透;智能化:随着生成式AI技术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智能化探索,积极拥抱智能化转型。在最近的政府报告中,也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低碳化:最新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全球130多个国家签署了承诺,到2030年要发展3倍可再生能源,这意味着全球低碳化转型按下了加速键;可持续化: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大量的产业创新升级机会,这将迎来算力、运力和存力的高速增长空间。
根据IDC报告,预计到2027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投资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16.1%;全球AI投资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6.9%;中国ICT市场总支出规模将达到6888亿美元。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企业对加速数智化转型的坚定决心和巨大投入,千行万业正在加速数智化转型升级。
在全球数智化转型的大趋势下,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客户的转型进程不同,需求也存在差异。为了更好满足不同客户的数智化转型需求,我们面向NA、商业、分销三类市场制定了差异化的业务战略,坚持“一个深耕、两个扩张”,即,深耕NA市场,扩张商业市场和分销市场,通过深入理解客户需求和持续技术创新,提供领先的产品、产品组合和行业解决方案,来加速各行业的数智化转型。


面向NA市场的客户
如银行、公共事业、电力等,通常业务场景复杂,需要精准满足需求的多业务场景化行业解决方案。华为积极匹配客户的业务战略,携手伙伴深入行业场景,将ICT技术与客户的具体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共同探索数智化转型的最佳路径,助力客户业务成功。
面向商业市场的客户
如大学、医院、工厂、酒店等,业务场景相对简单,需要高效解决问题的场景化方案及高性价比的产品。华为支持伙伴主导,基于行业打造场景化、轻量化的解决方案,提供更适销的产品和数字化作战平台,赋能伙伴数智化能力,帮助百万中小企业客户实现数智化转型的目标。
面向分销市场的客户
如中小微企业、中小学校、 经济型酒店等,业务场景更加简单,需要可敏捷交付的高度标准化产品,对产品的易安装、易维护、易使用等要求高,安装一个ICT产品就要像安装家电一样简单。华为以工程商为中心,在构建更健康有序的分销伙伴体系的基础上,围绕华为坤灵品牌打造“6易”产品和数字化作战平台,助力中小微企业更轻松地实现数智化转型。
为了更好地以客户为中心,我们基于企业业务的全生命周期旅程与关键合作点所需的能力,将伙伴分为两大类:加速增长型伙伴、协同作战型伙伴。对于加速增长型伙伴,贡献越大,收益越多;对于协同作战型伙伴,能力越强,则机会越多。


加速增长型伙伴:
包括总经销商、经销商、注册销售伙伴、分销商等,是专注于向客户销售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伙伴。我们倡导一份贡献,一份收益,从以往不细分伙伴贡献,同质化对价转变为:基于贡献差异化对价,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差异化对价机制,鼓励伙伴逐渐加大商业和分销市场的投入。同时在能力发展上强调一分提升,一分回馈,在单一证书要求的基础上叠加了实操能力、整体组织能力的要求。
协同作战型伙伴:
是在行业咨询、解决方案、服务、运营等特定领域,有成熟能力和业务经验沉淀的伙伴。华为基于自身资源与能力,使能和支持好伙伴,实现能力与资源的互补;伙伴能力越强,资源投入越多,则合作机会越多。华为和众多协同作战型伙伴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共同为客户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数智化转型。华为与伙伴在模式、能力、资源三方面进一步提升协同的深度和广度。
模式协同:从以华为主导的作战模式,扩展到华为主导,加联合协同作战型伙伴两类模式,共同拓展和交付项目,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场景化解决方案;
能力协同:从关注伙伴产品专业化能力认证,扩展到行业专业化能力认证,牵引伙伴提升行业解决方案规划、设计、销售和交付等端到端能力;
资源协同:从联合解决方案开发伙伴的资源,扩展到联合咨询与规划伙伴、解决方案开发伙伴、服务伙伴和业务运营伙伴的资源,覆盖客户数智化转型全生命周期。
2024年,我们将继续与伙伴一起深入理解行业场景,精准把握客户需求,共同服务好客户的数智化转型,并对伙伴提供三大方面升级支持:


政策升级:在NA市场,我们与伙伴联合拓展,让贡献大和能力强的伙伴获得更多的回报;商业市场我们坚持以伙伴为中心,支持和服务好伙伴,通过资源的倾斜和政策的牵引,鼓励更多的伙伴与华为合作;在分销市场上我们加大出货激励与营销支持,强化分销市场的秩序管理,保证分销业务健康快速的发展。工具升级:我们持续优化伙伴数字化装备,为伙伴提供更全面、更开放、更高效、更协同的数字化工具,包括面向各类伙伴的伙伴官网和“华为亿家”APP,面向商业伙伴的“亿企飞”平台,以及面向分销伙伴的华为坤灵官网和华为坤灵APP,让伙伴跟华为做生意更简单、更高效。产品和方案升级:我们将新发布270+产品,110+产品组合,80+行业解决方案,使能伙伴快速构建,基于华为领先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技术能力,帮助客户更便捷的获取数智化技术,获得商业成功。
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和可持续化为千行万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机会和经济价值,智能世界正在加速到来。
在加速行业数智化转型的旅程中,华为将面向三类市场构建更加紧密的“伙伴+华为”体系,不断提供最领先、最丰富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数字化工具,使能好伙伴,最终服务好广大客户的数智化转型。
未来五年,我们期望中国企业业务实现每年超过30%的快速增长!我们期待与千行万业的伙伴们互相扶持,彼此成就,共同拥抱行业数智化转型的星辰大海,一起实现中国政企业务的快速增长!欢迎更多的伙伴加入我们!
点击关注,第一时间了解华为云新鲜技术~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一个普通家庭,一年存款多少算合理?
美国为何频繁炒作“产能过剩论”?
4月18日晚间至19日凌晨,多位美联储高官密集
日元会崩吗,日本会成为第一个被端上桌子的
如何看待本次日元做空?
继德国总理之后,德国最大反对党也来中国了
东亚人为什么活得累?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女儿宗馥莉成为接
新能源车「一年跑 2 万公里被拒保」,业内称
国家统计局发布「3 月份 CPI 同比上涨 0.1%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15 14:40:44  更:2024-03-15 14:45:09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