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商业财经 -> 李宁考虑将公司私有化,已与高瓴资本等接洽,港股李宁涨幅一度扩大至 20%,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正文阅读

[商业财经]李宁考虑将公司私有化,已与高瓴资本等接洽,港股李宁涨幅一度扩大至 20%,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每经AI快讯,据报道,前奥运会冠军李宁正考虑将其同名运动服装公司私有化。消息人士称,李宁考虑领导一个财团收购香港上市的李宁有限公司。李宁已与包括TPG…
有传闻说李宁可能私有化,受到传闻影响李宁盘中股价大涨20%,收盘涨8%
私有化的传闻会导致李宁大涨是因为私有化一般来说是公司觉得资本市场给予的估值太离谱了
并且交易太低,企业觉得上市没什么意思,还不如私有化退市算了
按照这个逻辑来讲,会选择私有化的企业都是估值很低的企业
这就是为什么李宁会股价大涨,但目前私有化的传闻还不是很靠谱
只是说有这种可能性,李宁正在对接TPG、PAG和高瓴在内的多家全球和地区私募股权公司
希望有一个财团收购其创立的运动服装公司“李宁”,考虑从港交所私有化
如果确实有这件事,那么潜在收购中将目标定为较当前股价大幅溢价
这当然也能刺激到股价大涨
李宁1990年创立,创始人李宁持股10%左右,股价最高100多,前段时间最低价14元,跌幅86%
确实是跌幅特别夸张,主要是因为业绩增长遇见压力,李宁的高端战略发展的并不好
2023年前三季度,李宁的网店销售均呈下降态势
第一季度为高单位数下降
第二季度有所好转,低单位数下降
到了第三季度,下降幅度增大




当然李宁这些年确实是没有太尊重消费者,总是想通过“中国李宁”这张牌把普通的东西卖奢侈品的价格
性价比越来越低的李宁,导致消费者对李宁的喜好度在慢慢下降
在天猫平台,去年李宁三季度销售额同比降幅达13.1%,是运动品牌中降幅最高的
还是唯一一家连续三个月均同比下降的品牌,所以李宁四季度的经营策略是加大折扣力度来清理渠道库存
李宁前不久下调了去年业绩增长目标,下调到了10%以下
花了很多钱投入在打折方面,相当于变相承认高端化失败,开始想走性价比路线
但依旧库存挤压严重,和22年比李宁的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255天上升了57天
说明降价消费者都不买单,李宁的品牌力在下降
这样下去李宁最终可能走向末路,或被其他集团并购
私有化并不能帮助李宁好起来,正视消费者才能让李宁好起来
这个消息一度推动港股李宁暴涨20%。港股收盘后,李宁发布公告回应了私有化传闻。
李宁称公司股份于联交所的价格及成交量有不寻常变动,董事会确认其并不知悉该等变动的任何原因或为避免公司证券出现虚假市场而必须公布的任何资料。
这是一句车轱辘话,看不出是有意还是无意私有化。
但是假设是真的要私有化,过程也会非常漫长。
从有意向的消息到有意向,再从有意向到真正落地,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中间随时都有可能一个细小的环节导致功亏一篑。
不过,李宁的股价,很可能被低估了。
2023年以来,李宁的股价跌了超过70%。
这大概也是李宁私有化的原因。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私有化有两种原因:
一是股东们认为股价被低估了,主动私有化,然后重新包装上市。比如当年360从美股私有化退市,回到A股借壳上市;
二是经营不善被动私有化。
假如李宁私有化的话,很显然是第一种。
很多人从李宁最近的营收发展趋势断言,公司到了成长瓶颈期。
其实我不这么认为,运动服装市场空间非常大,8亿人口的县域经济充满着巨大的商机,李宁下沉市场做的并不太好,在主打高端市场的时候,几乎放弃了低端市场。
安踏在这一点做的就比李宁好的多,通过并购高端品牌来和原有品牌形成差异很营销,互相促进。
李宁的问题是同一个品牌中高低端都要打,就会很被动。
本来我也以为是李宁被严重低估了,但是结合多家上市公司的情况一看,李宁确实有些被低估了,但问题出在它自己,并不是在于市场!
回A股,只是想骗更多迷信品牌的傻瓜而已。
下图我统计了一下几家龙头服装企业的财务情况,主要包含市值、市盈率、失效率和利润状况,其中安踏和李宁是在港股上市的,其他几家都是A股上市。


从这张数据对比图中能看出几个消息
一、服装股估值普遍较低
图表中我基本上整理了国内几家大企业,大多数市盈率处于20倍左右,市销率在2倍左右;
二、李宁市盈率确实明显偏低,被低估了
即使是在A股市场中,李宁估值水平也明显偏低了,市盈率仅为12.6,如果李宁市盈率达到20倍,那市值也差不多接近1000亿了,但PE仅仅只是估值的一个参考维度,对于零售行业,市销率估值也非常重要,李宁销售额并不高,你要说李宁是走的高端系列,毛利润高,好像和安踏比起来又不是那么回事,安踏销售额、利润双高,难怪人家配得上26倍估值,销售单价比你低,利润率又比你高;
三、李宁私有化,恐怕对自己的估值不止1000亿
看李宁股价走势图,是从21年的106开始跌下来的,跌了差不多80%,事实上处于低估值的状态也没多久,如果是正常的大企业,一般会等一段时间,估值自己就恢复了。


李宁这么快就要私有化,可能是觉得估值短期内根本回不去,又或者觉得就算回到1000亿市值也不够,还不如私有化后回A股捞一笔大的。
目前A股对于这些大品牌是有估值溢价的,在港股市值500亿,回来立马翻到3000亿,估值恐怕比安踏还要高很多。
这也从侧面反馈出A股对于大企业才是真的福地,一级市场才是捞钱大户!
私有化是什么意思?
这是资本市场的一个特殊并购操作,目的是收购市场上流通股然后退市。正规描述为:由公众持股变为私人公司。
更直白来讲,就是控股股东把小股东手里的股份全部买回,最终实现这家公司在交易所退市。
这里,大家明白了吧。不是李宁是公有的,而是上市是募集资金,用的是出卖股份的形式。而私有化,就是把大家持有的股份买回来,最终实现退市。
相对于强制退市来说,这属于有良心操作了。至于退市后如何操作,是不是回A股再融资,这个看公司的规划了。
所以,这个操作会让股价上涨。因为,确定后就要悉数收回……
目前李宁没有正式回复,只是市场的消息而已。不过,股价这么大波动,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李宁品牌,是中国“体操王子”李宁在1990年创立的专业体育品牌,公司以经营李宁品牌专业及休闲运动鞋、服装、器材和配件等运动产品
于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是第一家在港股上市的中国内地体育用品企业。据2022年年报显示,创始人李宁持股10.5%。
据李宁去年第三季度运营状况数据显示,零售表现方面,第三季度李宁销售点(不包括李宁YOUNG)整个平台的零售流水按年录得中单位数增长。
线下渠道(包括零售及批发)录得高单位数增长,其中零售(直接经营)渠道录得20%至30%低段增长及批发(特许经销商)渠道录得低单位数增长;电商虚拟店铺业务录得低单位数下降。
据李宁半年报,去年上半年,李宁集团实现营收140.19亿元,同比增长13%。集团权益持有人应占净溢利同比下跌3.1%至21.21亿元。
李宁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赵东升在财报媒体沟通会上表示,上半年营收增长,主要由于国内市场整体逐渐复苏以及产品矩阵专业性增强等影响;而净利润下降主要由于费用率略有上升且政府补贴等其他收益下降。
展望未来,李宁电商将持续布局专业运动领域,同时,进一步加强线下门店的全域流通体系建设。


消费降级,李宁真实的品牌力已完全撑不起自身的高定价。留给经销商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继续降价内卷,渠道商互相拼低价出清库存,要么就是闭店
虽然今天李宁股价大涨,但距离其股价巅峰时期依然相去甚远,2021年9月,李宁的股价曾一度超过105港元每股
现在的股价不到23港元每股,只有不到巅峰期的四分之一,暴跌75%以上。李宁的最高市值超过2800亿港元,现在只有571亿港元,市值蒸发超过220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000亿。


前奥运会冠军李宁正考虑将其同名运动服装公司私有化
李宁认为公司在香港股市被低估,并在潜在的收购中将目标定为较当前股价大幅溢价。不过,李宁没有立即计划让公司在内地重新上市
目前李宁已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面对adidas和Nike以及安踏等竞争对手的强势进攻,以及不愿意为品牌高端化策略买单的消费者,比起盲目投资买楼,李宁当务之急是重建品牌力。
2022年以来,“我把李宁当国货,李宁把我当大佐~”等吐槽频繁在社交平台上出现。




这事儿整的,真的太伤害人民感情了,作为一个中国知名的国货品牌,设计出这样的衣服真的太掉价了,以后也别再说是什么“国货之光”了,真是有些掉价。


强烈对比~


有网友放出了鸿星尔克的设计,鲜艳的中国红、金色的“中国”字样,这才更符合咱中国人的审美啊!虽然本人一般不太会穿大红色的衣服,但这鸿星尔克的造型设计确实好看,不仅看着鲜艳明亮,而且非常有活力!


广告
鸿星尔克绝尘2.0男鞋运动鞋专业竞速跑鞋网面透气减震
拼多多
拼团价¥399.00
去购买?


广告
特步一体成型专业竞速跑步鞋男款马拉松舒适缓震防滑耐
拼多多
拼团价¥439.00
去购买?
先说结论:大概率李宁是放私有化消息炒股票,而不是真的想私有化。
信息总结一下就是:由于李宁认为现在估值过低,李宁正在牵头几家投资机构进行私有化。包括外资TPG、PAG、高瓴。现在仍是早期阶段,具体细节仍未确定。
近两年,由于港股表现低迷,流动性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的确有不少大股东趁机在公司被低估时发起私有化要约。
虽然李宁称考虑私有化是因为被市场低估了,但大多数投资者并不接受这一说法,因为李宁大概率拿不出大股东们想要的溢价。
为什么得出这结论呢?从李宁现在面临的处境来看,参与私有化的财团大概率不愿意出高价买李宁的不确定性。
1、假设李宁真要私有化,截止目前市值为523亿人民币,由于去年销量复苏不及预期,存货增多、渠道窜货、打折力度加大给利润产生了更大的压力。
取市场预期的中位数来看,机构普遍将24年营收预期从双位数增长下调至单位数增长,而盈利预期中位数为33.6亿元,即对应着15.5倍PE左右。
从历史动态PE来看,现在的确是过去5年来,李宁最便宜的时候,动态PE为13倍,远低于去年20-35倍PE。在之前讨论过,由于销售压力加大,这会与存货形成负反馈,现有销量减少,就要用更大的折扣去清理旧库存,这使得现有盈利预期是不确定的,利润率可能会比预期更低。而去年Q2以来,李宁已经被机构下调了2次盈利预期,每次下调都是给李宁的暴击。
2、截止去年上半年,李宁还有21.2亿的存货,在利润同比下滑3%之后还是没消化多少库存。另外,截止去年上半年李宁手上只有64亿现金,而去年下半年折扣力度加大,应该也难有多少增量,更不用说公司刚斥巨资22亿港元在香港买楼设做集团香港总部。
截止去年前三季度,李宁的销售流水仅录得单位数增长,去库存仍是最大问题。


3、李宁持有公司10.5%的股份,BlackRock持有5.96%,美国私人银行Brown Brothers持有5.02%,3位主要大股东持有21.47%的股份。


粗略估算,假设就以今日523亿市值来看,不溢价的话,李宁需要410亿人民币私有化公司。若真提出私有化,假设给出现有10-15%的溢价,市值去到600亿,那就是18倍PE左右,且还有盈利下滑的可能性。
同样,根据港交所规则,若有10%的散户投反对票,私有化要约将被否决。更何况自去年1月以来,李宁跌了70%以上,大多数股东都是亏损的,在大市情绪刚转好,若没有一个好的价格,又如何私有化呢?
当然,这是基于现有盈利预期来看,若李宁和财团们对后续业务有信心,给出不错的价格私有化,过两三年再上市也是成立的。但盘后,李宁发布公告称对今日的股价大涨是不知情。
泼天富贵都接不住的品牌,股价从106跌到14.94,怎么做到的?




老师:随便写点什么都能过。
李宁:阅卷老师是傻(哔—— 消音中)
当时新疆棉事件,我都准备好钱去逛李宁了,准备从一身耐克换一身李宁。突然李宁迷之操作,把当时大众口诛笔伐的肖战搬出来当代言人。
大家都在猜测,李宁的市场部签约肖战后知道自己错了,一直没敢官宣,突然新疆棉事件,破天富贵洒头上,大家都在买李宁,赶紧趁着大热把错误抖出来,想让自己的错误淹没在热度里。
顿时跟吃了屎一样。
最大的幸运是李宁搬出肖战的操作太快,我还没下单。
后来李宁的管理层出现严重问题,被各种人群渗透。
首先被女泉渗透。女泉高管签约杨笠。杨笠当时骂男人普信男骂的正欢,他们就用这种方式侮辱自己最大的顾客群体。对于消费者来说,代言人就是你崇尚、奋斗的目标,我??烧饼吃多了我的目标是普信?
然后被日本人渗透。推出几套大佐风格,跟侵华日军一样。
再到后来分化出中国李宁系列,别的李宁三百多就能买到,中国李宁不下1000。硬生生把自己抬高成奢侈品。
与此同时,安踏还在走平民路线,闷头发大财,而且收购了始祖鸟和斐乐走高端,效果出奇的好,把要死的FILA救活了。大家就是冲着安踏买斐乐。
鸿星尔克几场捐款直接成为国民爆款。现在销量不行了,因为大家囤了一堆鸿星尔克一直穿不坏。能把鸿星尔克穿坏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因为又能买鸿星尔克了。
然后就没李宁什么事儿了。
自己本身又不是什么高级玩意儿,借着爱国营销火了一把,还认不清自己地位,认不清自己主流消费者是谁。
几十年的品牌底蕴,被李宁的高管挥霍一空。后来李宁的股价一路暴跌。
正好,大家需要李宁这样的笑料,李宁虽然快死了,但换来的却是大家的开心,用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娱乐了大众。
在这一点上我们还得感谢李宁。
哦不,中国李宁。
目前该消息的真伪还有待验证,根据媒体的跟进报道,李宁公司回应称不知情,李宁本人则未做出回应。李宁公司股价也从一度上涨超20%,回落至7-8%的涨幅。
如果这条消息是真的,那么说明李宁(本人)认为李宁公司的股价被严重低估了。
李宁公司市值一度突破3000亿港币,但目前则只有500-600亿港币,而其竞争对手安踏估值则仍然高达2200亿港币。
而两家公司的财务表现却没有那么大的差距,从市盈率上看,李宁的动态市盈率只有12.43,安踏的动态市盈率则有22,李宁似乎是被低估的一方。
市场之所以如此定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李宁的品牌战略失误(李宁的单一品牌战略和安踏的多品牌战略,此前已经有很多答主分析过了,就不再赘述),以及舆论的推波助澜。
抛开成长性这种不确定性的因素,单从市盈率上看,李宁认为公司股价被低估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从李宁公司股东的角度出发,如果公司股价太便宜,则意味着市场上的某些投资者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分享公司的发展和经营成果,包括分红。(李宁近年来有在年报季分红派息的传统,去年还进行了年中分红)
除此之外,股价被低估还容易面临一个风险,就是竞争对手或者第三方的恶意收购,致使实控人丧失公司控制权。
从经营上讲,股价太低会导致公司本身很难依靠【增发股份】来进行再融资,不利于公司的扩大经营。
而私有化则成为终结上述风险和困境的一个可行选项。
在公司股价被低估的状态下,大股东联合财团,以低成本完成公司的私有化和退市程序,然后再以新的估值(正常化估值,自由现金流模型下)进行市场化融资,就可以做到:原有股东稀释更少的股份,而换来更多的融资额度。
何乐而不为呢?
我相信李宁公司的大股东及战略投资者都是支持李宁公司私有化的。
除此之外,上市公司私有化对于香港资本市场来说,或许不是个好消息。因为香港资本市场向来被诟病缺乏流动性,最近几年由于外资流出等各种因素导致资本市场回报率极差,很多知名企业股价都被低估,包括腾讯。
如果李宁公司起了【私有化】的头儿,不排除有其他企业跟风,形成羊群效应,届时香港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将大打折扣。
让我们蹲一个后续吧。
李宁这个品牌在经历2019年至2021年的三年黄金增长期后陷入了发展瓶颈,2020年的利润同比增长近50%,2021年的利润同比增长更是超过100%。
但是进入2022年以后,由于市场的消费潜力被榨取殆尽,李宁的利润陷入了停滞增长的状态。这一现象同样延续到去年,去年上半年李宁的营收虽然增长了13%,但利润却还有所下滑。从预估财报来看,去年全年的营收和利润也基本会和2022年持平。
李宁的高端定位和目前消费降级的大环境并不相适应,这是李宁进一步扩张店铺的重要阻碍。好在过去两年直播带货爆发,给了李宁这样的大牌更多的曝光机会,从而找到了新的销售渠道。
不过这并不能保证李宁的长期稳定运营,它的高端定位使得自身天然隔绝了一部分用户群体,如果还想在利润层面有所突破,需要向下渗透去挖掘中低端市场;或者延申自己的业务结构,在其他领域去开辟自己的业务线。
而无论哪个决策的实行,都需要私有化的配合。因为对于原股东而言,有一部分人肯定是想守住成果而不想开拓的,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说这样想也无可厚非。不过对于试图继续进击的群体来说,【那些保守派】会成为巨大的阻力。所以想要实现业务的变革,首先需要加强集权,即完成私有化。
不过即便完成私有化,李宁能否有进一步的突破也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首先这类企业并没有什么技术层面的垄断优势,相反它是很容易被同行替代,所以在拓展业务这个层面,李宁将会面临非常大的困境,甚至是无业可拓;
其次,如果选择向下兼容那便会遭遇非常大的市场风险。向下兼容意味着放弃品牌战略定位,虽然这符合当下的消费结构,但一方面可能会让李宁失去原本冲着高定位而来的用户群体,另一方面也未必竞争得过已经根植许久的其他品牌。
由上而下跟自下而上不同,前者很难得到原用户群体的认可,而后者则会轻易获得市场认可,这也是李宁的成长空间没有安踏大的原因。
至于私有化后能够实现业务变革,目前来看可能只有持中性偏下的态度。但还是希望李宁能够开辟出新的道路,实现市场和企业的双赢。
不是我不支持你 .上学时穿李宁掉价感觉.几十一百二百.
现在好了 价格涨上来了 买不起了
同样的价格我可以买耐克阿迪彪马李维斯
最近几年就买过李宁的一件卫衣和游泳套装
套装才100 卫衣800多 好是好 不过你不值那个价阿
穿李宁是人都长大了 你应该这样营销
光靠价格 我一般都买安踏了 比你便宜你们档次野一样
上市公司私有化是常见的操作。
不谈那些争议性事件,就从商业角度来看这件事。
近年港股私有化案例的动因一般有:公司战略选择、避免同业竞争、节省维持上市所需费用、股票流动性有限、估值与股价低迷等。
从李宁的股价来看,距离2021年最高点,跌掉了80%,且持续低位运行。


为了保住股价,李宁也做过一些努力,
12月13日晚间,李宁发布股份回购公告,公司花费1.03亿港元(约合0.94亿元人民币)回购549.65万股。该公司12月12日已公告称,将在未来6个月,花费不超过30亿港元(约合27.42亿元人民币)回购不超过约2.64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0%。李宁将以现金储备和自由现金流回购股份,回购后的股份将被注销。
李宁2023年已先后6次回购股份,意在对外释放积极信号,依然难挽股价整体向下的颓势。
所以,私有化可以算作是终极版的回购。
公司私有化其实是一种主动退市的行为。只是暂时的离开股市而已。
就拿阿里来举例。
2007年,阿里巴巴的B2B业务就曾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场反应热情,开盘报30港元,相比13.5港元的招股价暴涨122%,成为当时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
但辉煌时刻并没有持续多久,阿里巴巴高开低走,在2008年3月即跌破发行价。屋漏偏逢连夜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全球经济衰退,阿里巴巴股价更加低迷。
最终,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启动香港上市B2B业务的私有化,以当初上市时的招股价格每股13.5港元进行回购,曾经的“香港股王”黯然离场。
相当于免费向投资者“借”了5年的钱。
2019年11月26日,阿里重回港股。
我关注的是:这牌子什么时候消失。
至于这牌子干了些什么事,有兴趣自己搜索就懂。
早就不买了,以后更不买
签肖战,新疆棉趁机涨价,大佐事件!活该你卖不出去!
3月12日,路透援引知情人消息称,创始人李宁正考虑将公司私有化,沟通对象至少包括TPG、PAG、高瓴等机构,看他们是否有兴趣作为投资者加入,一起将市值500多亿港元的公司纳入麾下。
受这一消息影响,12日李宁股价上涨8%至22.01港元,市值攀上570亿港元。不过,将公司私有化的讨论还在早期阶段,细节并未最终确定。李宁公司也发布公告称,“不知悉该等变动的任何原因。”
过去30多年里,李宁经营中数次起落:曾是第一运动品牌,2012年的行业库存危机中,李宁资金链受损、巨亏;直至2015年创始人回归后才扭亏为盈。2018年纽约时装周,李宁一战成名,设计“脱胎换骨”,成为国潮崛起的典范。
2021年,外资品牌势微之时,安踏、李宁、鸿星尔克等品牌进一步迎来巅峰。但在2023年,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较弱的终端需求,给企业带来新的难题;李宁还要处理渠道库存过高与窜货难题,以及新兴平台冲击着自营电商,大店模式伴随着成本压力与风险。
私有化就是退市。
这里讲一个自己的悲惨遭遇。之前投过一家美股上市公司Eargo,缺乏经验,就因为大佬的推荐就出手了,并未认真分析,连财报都没看,股价14美元的时候高位接盘,事后看真的是接盘,当时该公司做了一个拆股的骚操作,我那时候都没引起警觉,接盘以后就一路狂跌,我又不肯止损,最后一路跌倒2块多,最后宣布退市……
整个过程把一个傻瓜能犯的错误全都完美地犯了一遍。
回到李宁的事情上来,如果退市的事情板上钉钉,股价应该会趋于稳定,也就是趋近于收购价格,那么在这个阶段手上还持有该股票的人可以考虑割了,不会有太大波动了。因为如果万一退市失败,股价还会下落。
不过不排除有人真心热爱李宁,觉得它是中国自己的运动品牌,不输Adidas,Nike,扬眉吐气,至于股价涨跌什么的无所谓……那就一起陪它走到最后吧。
经济低迷时代,服装运动鞋行业走快销设计第一的原则很重要。例如泡沫经济破裂时代的日本优衣库的成功经验。便宜、年轻化、流行IP加持比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路更好。从抖音的李宁直播间冷清的样子可以看到李宁在短视频板块的热度不够。


这私有化的理由是不满股价被低估?A股被低估的公司也不少啊。


财报中披露的利润只到2023.6,预计2023的利润会小于2022年度。一年能赚40亿的企业,股价连续下滑确实让人绷不住。有近两年股市整体下滑的原因,也有公司增长预期下降的原因。


长期低迷可能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
市场竞争激烈:李宁面临着内外品牌的强力竞争。国际品牌如耐克、阿迪达斯拥有强大的全球营销网络和品牌影响力;国内品牌如安踏、特步等也在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市场竞争环境复杂。消费者偏好变化:消费者对于运动品牌的偏好不断变化,对产品设计、功能、品牌故事等有更高要求。品牌如果不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容易失去市场份额。经营管理挑战:企业内部经营策略、产品创新能力、供应链管理等也对股票价格有重要影响。如果管理层无法有效应对市场变化或内部出现问题,也会影响公司业绩和股价。宏观经济环境:全球经济环境的波动,如经济增长放缓、消费信心下降等,都会影响消费品行业,进而影响股价。特定事件:如品牌形象受损、重大财务问题公开等事件,也会短期或长期影响股价。
这题很好答,照抄农夫山泉就行。
《又一个民营企业被民粹毁了》


私有化后,希望李宁可以好好反思,至少别再舔小粉红出《中国李宁》的衣服了,小粉红又没钱。有精力多出点我们哥哥爱穿的吧,姐妹们肯定买买买。


做了十九年的股票投资,我可以说说:
投资如果仅具备普通人的分析能力,那是肯定要亏钱的,也是远远不够的,每次危机到来,很多人就像那个故事里的老奶奶,一直提醒路过的人墙快倒了,结果把自己活埋了,更多人像是看客一样麻木,他们不知道自己是来做投资的,像阿Q一样幸灾乐祸看热闹,这种心态的人做投资是没法进步的,另外一些人就只有恐惧的不知所措,危机危机,肯定是危中有机,股票投资是需要掌握“第二层次思维”的,今天我们聊聊价值投资上的三次行业危机的异同。
我们所熟悉的第一次危机就是国产奶,那时候直接导致伊利腰斩,蒙牛易主,三元接盘三鹿,最后大家报以很大希望的三元、光明,以为咸鱼要翻身了,结果咸鱼翻身还是咸鱼,这里面涉及到行业格局的问题,两家独大,而且有些事情大家觉得众人皆知,其实更多时候并没多少人关注,因为牛奶是大众消费品,大家已经理所当然选择品牌,名声再好渠道沉不下去也没用,这就是渠道的优势,其实选择性并没那么大,最后头部两家还是遥遥领先。
第二次危机是白酒,这是是把整个行业打趴的一家不剩,茅王都扛不住,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喝酒的人都有自己的口味,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忠实用户,喝酒的人对自己的品牌比什么都门清,就像现在的数码发烧友一样抢新品,茅台什么纪念酒新品一出,还没到市场就在圈内抢光了,那有些人会说哪有那么夸张,对,牛栏山影响不大,因为平价酒确实喝的就是酒,没关注那么多品牌消息,负面消息一过,所有的品牌也都满血复活了,所以,为什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第三次危机就是医药了,这是个特殊的行业,并不是产品本身问题,而且也不是行业整体问题,为什么?药品不是标准通用品,不是随便就可以代替的,该用还得用,能上市的基本是单品龙头,风波一过反而出清了没上市的竞争对手,连销售费用都省了大半,那么整体利润就释放出来了,而且以后新品开发流程也变得更顺畅了,这对整个行业其实是利好的,这次整治的并不是医药行业,而是医疗队伍,对个体公司哪怕涉及到,长远看也还是利好,挨几个板子就过去了,以后还能踏踏实实做产品,公司焕然一新。
三个板块都简单说完了,现在知道为什么出问题后市场表现相差很大吧?不是市场错了,是不明就里的人错了,每一次危机都让一大批价值投资者脱颖而出,同时消灭了一批批韭菜,我一直反复强调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你得认真研究公司的价值,而不是盯着股价涨跌看,你得具备发现别人看不出的异同点分析能力,也就是要具备第二层次思维,最后,还是用丘吉尔那句名言结尾: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每一次危机,都隐藏着机会,危机越大,机会也就越大。危机,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脱颖而出的机会。真正的聪明人,决不会放过任何一次危机。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商业财经 最新文章
一个普通家庭,一年存款多少算合理?
美国为何频繁炒作“产能过剩论”?
4月18日晚间至19日凌晨,多位美联储高官密集
日元会崩吗,日本会成为第一个被端上桌子的
如何看待本次日元做空?
继德国总理之后,德国最大反对党也来中国了
东亚人为什么活得累?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女儿宗馥莉成为接
新能源车「一年跑 2 万公里被拒保」,业内称
国家统计局发布「3 月份 CPI 同比上涨 0.1%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13 11:53:41  更:2024-03-13 12:07:39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